相應部摘要

SN36 受相應 Vedanāsaṃyuttaṃ 摘要

SN36.1 定經 Samādhi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接著佛陀說偈:

1.       得定的、正知的,具念的佛弟子知道

a.      

b.       受的生成。

c.       被滅之處

d.       導向滅盡之道

2.       比丘以受的滅盡,成為無飢渴者、般涅槃者

 

SN36.2 樂經 Sukh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接著佛陀說偈:

1.     三受都知道---『這是苦的』,是虛假法、壞散的後,

2.     一再接觸後看見消散,這樣在那裡離染。

 

SN36.3 捨斷經 Pahān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對樂受,貪隨眠應被捨斷

-對苦受,嫌惡隨眠應該被捨斷

-對不苦不樂受,無明隨眠應被捨斷

-當比丘做到以上時,就被稱為:『比丘是無煩惱潛在趨勢者、正確看見者,他切斷渴愛,破壞結,從慢的完全止滅作苦的終結。』

 

-接著佛陀說偈

1.       對於樂受、苦受,如果分別有貪、嫌惡隨眠,就是不見出離者

2.       寂靜的不苦不樂被廣慧者教導,如果還歡喜它,便不從苦被釋放

3.       但當熱心的比丘不疏忽正知,從那裡那位賢智者,遍知一切受。

4.       遍知受後,當生成為無漏者,住法者通曉吠陀者以身體的崩解,不來到稱呼(義注:不來到『貪染者、瞋怒者、變愚癡者』的安立)

 

SN36.4 深淵經 Pātāl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無聞凡夫說『在大海中有深淵。』--這是不實的

-佛陀說,『深淵』=諸身體苦受

-當無聞凡夫被身體苦受接觸時,他悲傷。這被稱為:『無聞凡夫在深淵中未起來,以及未得到立足處。』

-但有聽聞的聖弟子卻相反

 

SN36.5 應該被看作經 Daṭṭhabb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樂受應該被視為苦的

-苦受應該被視為箭

-不苦不樂受應該被視為無常的

-這樣的比丘被稱為:『比丘是正確看見者,他切斷渴愛,破壞結,從慢的完全止滅作苦的終結。』

 

-佛陀說偈

1.       那位正確看見的比丘確實遍知受

2.       遍知受後,他當生成為無漏者,住法者、通曉吠陀者以身體的崩解,不來到稱呼(義注:不來到『貪染者、瞋怒者、變愚癡者』的安立)

 

SN36.6 箭經 Sallasuttaṃ 摘要

 

-佛陀問比丘們,無聞凡夫與有聽聞的聖弟子也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他們之間有什麽分別與不同呢?

-比丘們請佛陀開示

-佛陀便說,無聞凡夫當感受到苦受時便會悲傷,他感受到身與心的感受

-當被苦受接觸時,他會嫌惡,他便潛伏對苦受的嫌惡煩惱隨眠

-當被樂受接觸時,他歡喜欲之樂,那是什麼原因呢?

1.       因為無聞凡夫不知道欲樂以外苦受的出離(義注:定、道、果之樂)

2.       而對那位歡喜欲之樂者,他潛伏樂受的貪煩惱隨眠

 

-對於不如實知道那些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者,他潛伏不苦不樂受的無明煩惱隨眠

-對於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他都結縛地感受它。

-佛陀說,他被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結縛;被結縛在苦中之無聞凡夫

 

-有聽聞的聖弟子則相反

 

SN36.7-8 摘要

 

-有一次,佛陀去病房,並開示:比丘應該具念、正知地等待(死)時,這是我們為你們的教誡。

-佛陀接著解釋

1.       具念

a.       具足四念住

2.       正知

a.       對於任何行爲都正知

 

-佛陀說,當那位比丘住於這樣具念、正知、不疏忽大意、熱心、自我努力時,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生起,他這麼知道:

1.       我有這個已生起的樂受,那有緣,非無緣

2.       緣於什麼呢?就緣於這個身體

3.       但這個身體是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

4.       而緣於無常的、有為的、緣所生的身體生起的樂受,將從哪裡有常的呢?

-他在身上與在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上住於隨看著

1.       無常

2.       消散

3.       褪去

4.      

5.       捨遣

 

-當這樣做時,凡在身上與

1.       在樂受上的貪煩惱隨眠

2.       苦受上的嫌惡煩惱隨眠

3.       在不苦不樂受的無明煩惱隨眠

-那個被捨斷

 

-如果他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他知道

1.       它是無常的

2.       是不被固執的

3.       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他都會離結縛地感受它

-當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知道:『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

1.       義注:五根的感受

當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知道:『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

1.       義注:意根的感受

-他知道: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

 

SN36.9 無常經 Anicc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三受是

1.       無常的

2.       有為的(條件組合的)

3.       緣所生的

4.       滅盡法

5.       消散法

6.       褪去法

7.       滅法

 

SN36.10 觸為根本經 Phassamūlak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三受是觸生的,觸為根本,觸為因,觸為緣

-緣於能被感受為樂/苦/不苦不樂之觸,樂//不苦不樂受生起

-就以那個能被感受為樂//不苦不樂之觸的滅,對應的感受被滅被平息

 

 

 

SN36.11 獨處經 Rahoga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一位比丘問佛陀,三受被佛陀所說,但為什麼佛陀也說凡任何被感受的都是苦的?

 

-佛陀認可,並說那是基於諸行的

1.           無常性(義註:這無常就是死亡。沒有苦比死亡還差,所以是這個意思)

2.           滅盡法

3.           消散法

4.           褪去法

5.           滅法

6.           轉變法

 

-接著佛陀也說,自己也說了諸行的次第滅

1.           入初禪:言語被滅

2.           入第二禪:尋、伺被滅

3.           入第三禪:喜被滅

4.           入第四禪:入息、出息被滅

5.           入空無邊處:色想被滅

6.           入識無邊處:空無邊處想被滅

7.           入無所有處:識無邊處想被滅

8.           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想被滅

9.           入想受滅者來說,想與受被滅

10.       漏盡比丘:貪嗔癡被滅

 

-接著佛陀也說有六種寧靜,為上面1-4、9-10,只不過‘滅’改成安息

 

SN36.12-13 摘要

 

-佛陀說猶如在虛空中種種風吹

-在這身體中種種受生起:樂受生起,苦受也生起,不苦不樂受也生起。

-接著佛陀說偈

1.       但當熱心的比丘不疏忽正知,從那裡那位賢智者,遍知一切受。

2.       遍知受後,當生成為無漏者,住法者通曉吠陀者以身體的崩解,不來到稱呼(義注:不來到『貪染者、瞋怒者、變愚癡者』的安立)

 

SN36.14 屋舍經 Agār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就如有客人的屋舍,在那裡,不同種姓的客人從四面來

-同樣地,在這身體中種種受生起:樂受生起,苦受也生起,不苦不樂受也生起---不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感受也是

 

SN36.15-18 摘要

 

-有一次,阿難尊者(SN36.15-16)/衆多比丘(SN36.17-18)問佛陀以下的問題,佛陀逐個回答

1.       什麼是受?

a.       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2.       什麼是受集?

a.       以觸集而有受集

3.       什麼是受滅?

a.       以觸滅而有受滅

4.       什麼是導向受滅道跡?

a.       八支聖道

5.       什麼是受的樂味?

a.       凡緣於受,樂、喜悅生起

6.       什麼是受的過患?

a.       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

7.       什麼是受的出離?

a.       在受上意欲貪的調伏、意欲貪的捨斷

 

-接著佛陀也說了諸行的次第滅、平息、安息

1.           入初禪:言語被滅

2.           入第二禪:尋、伺被滅

3.           入第三禪:喜被滅

4.           入第四禪:入息、出息被滅

5.           入空無邊處:色想被滅

6.           入識無邊處:空無邊處想被滅

7.           入無所有處:識無邊處想被滅

8.           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想被滅

9.           入想受滅者來說,想與受被滅

10.       漏盡比丘:貪嗔癡被滅

 

 

SN36.19-20 摘要

 

-有一次,木匠五支問優陀夷尊者,佛陀說多少受呢?

-優陀夷尊者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木匠五支不同意,說佛陀說有兩受:樂受、苦受。這不苦不樂受被佛陀說在寂靜的勝妙樂中。

-他們互相不能説服對方

-在一旁聽見的阿難尊者便去見佛陀,把所聼所聞説給佛陀聼

-佛陀便説,存在著理由讓木匠五支不非常隨喜優陀夷比丘,也讓優陀夷比丘不非常隨喜木匠五支

-自己以不同的方式説明有以下受的分類

1.       二受

2.       三受

3.       五受

4.       六受

5.       十八受

6.       三十六受

7.       一百零八受

-當法被佛陀這樣以法門教導時,凡不贊同彼此的善說,他們能預期會生起爭論的

-接著佛陀反面論證

 

-佛陀之後説明遞增的快樂

1.       五欲

2.       初禪

3.       二禪

4.       三禪

5.       四禪

6.       空無邊處

7.       識無邊處

8.       無所有處

9.       非想非非想處

10.   滅盡定

 

-佛陀說,外道可能會質疑,佛陀雖然說想受滅,但卻安立它在樂中,這是為什麼呢?

-這時可以回答,佛陀不只根據快樂的感受描述一個狀態在樂中,但在哪裏樂被找到、不論以何種方式,佛陀就安立它在樂中

 

 

SN36.21 尸婆經 Sīvak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髻髮尸婆請佛陀評論一下這個説法:『凡這個人感受的任何樂、或苦、或不苦不樂,那全是因過去所作。』

 

-佛陀便說,以下的原因讓到某些感受生起,這也是世間認定的真理

1.       膽汁

a.       義注:其中一個情景是,‘膽汁現在違犯我,難知道生命還有多長’ 於是給予佈施、持戒、作布薩業,如是生起善的感受

b.       也有爲了得到膽汁的藥而殺生、說妄語、不予取、作十惡業的。如此不善的感受生起

c.       或者忍耐中捨、連接身體的感受而躺下,如是生起無記的感受

2.      

3.      

4.       三者集合

5.       時節變化

6.       不正當的照料

a.       義注:例如背負重物、在不適當的時候行走而遇見蛇、牛虻、井等

7.       突然的襲擊

a.       義注:‘這是盜賊或奸夫’於是抓著他的膝蓋、手肘,用棒打擊

8.       業果報

-説完遊行者髻髮尸婆大爲感動,皈依佛陀

 

SN36.22 一百零八經Aṭṭhasa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比丘們關於108的法門

-佛陀說,因不同的法門而說以下

1.       二受

a.       身的與心的

2.       三受

a.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3.       五受

a.       樂根、苦根、喜悅根、憂根、

4.       六受

a.       眼/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

5.       十八受

a.       六喜悅近伺察、六憂近伺察、六近伺察

6.       三十六受

a.       六依存於家的喜悅、六依存於離欲的喜悅、六依存於家的憂、六依存於離欲的憂、六依存於家的、六依存於離欲的

7.       一百零八受

a.       過去的三十六受、未來的三十六受、現在的三十六受

 

 

 

SN36.23,36.26摘要

 

-有一次,一位比丘(SN36.23)/衆多比丘(SN36.26)問佛陀以下的問題,佛陀隨之回答

1.       什麼是受?

a.       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2.       什麼是受集?

a.       以觸集而有受集;渴愛是導向受集道跡

3.       什麼是受滅?

a.       以觸滅而有受滅

4.       什麼是導向受滅道跡?

a.       八支聖道

5.       什麼是受的樂味?

a.       凡緣於受,樂、喜悅生起

6.       什麼是受的過患?

a.       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

7.       什麼是受的出離?

a.       在受上意欲貪的調伏、意欲貪的捨斷

 

SN36.24 以前經 Aññatarabhikkhu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當他還是菩薩時曾思考以下問題,得出相應的答案

1.       什麼是受?

a.       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2.       什麼是受集?

a.       以觸集而有受集;渴愛是導向受集道跡

3.       什麼是受滅?

a.       以觸滅而有受滅

4.       什麼是導向受滅道跡?

a.       八支聖道

5.       什麼是受的樂味?

a.       凡緣於受,樂、喜悅生起

6.       什麼是受的過患?

a.       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

7.       什麼是受的出離?

a.       在受上意欲貪的調伏、意欲貪的捨斷

 

 

SN36.25 以前經 Aññatarabhikkhu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在以下這些以前不曾聽聞的諸法上,他的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1.       『這些是受。』

2.       『這是受集。』

3.       『這是受滅。』

4.       『這是導向受滅道跡。』

5.       『這是受的樂味。』

6.       『這是受的過患。』

7.       『這是受的出離。』

 

SN36.27-28 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不如實知道三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者

-那些沙門或婆羅門不被他認同為沙門中的沙門,或婆羅門中的婆羅門

-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證智自作證後,在當生中進入後住於沙門或婆羅門利益

-接著佛陀反面論證

 

SN36.29 沙門婆羅門經第三 Tatiyasamaṇabrāhmaṇ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不如實知道

1.      

2.       受集

3.       受滅

4.       受滅道跡

-那些沙門或婆羅門不被他認同為沙門中的沙門,或婆羅門中的婆羅門

-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證智自作證後,在當生中進入後住於沙門或婆羅門利益

-接著佛陀反面論證

 

SN36.30 概要經 Suddhik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SN36.29 概要經 Suddhikasuttaṃ 摘要

 

-佛陀說,

1.       有肉體的喜,有精神的喜,有比精神更精神的喜

2.       有肉體的樂,有精神的樂,有比精神更精神的樂

3.       有肉體的捨,有精神的捨,有比精神更精神的捨

4.       有肉體的解脫,有精神的解脫,有比精神更精神的解脫

-------

肉體的喜

1.       緣於五欲,喜生起

精神的喜

1.       二禪

比精神更精神的喜

1.       當漏盡比丘觀察從貪癡解脫的心時,喜生起

----------

 

肉體的樂

1.       緣於五欲,樂生起

精神的樂

1.       三禪

比精神更精神的樂

1.       當漏盡比丘觀察從貪癡解脫的心時,樂生起

 

--------

肉體的捨

1.       緣於五欲,捨生起

精神的捨

1.       四禪

比精神更精神的捨

1.       當漏盡比丘觀察從貪癡解脫的心時,捨生起

------------

肉體的解脫

1.       連接色的解脫

精神的解脫

1.       連接無色的解脫

比精神更精神的解脫

1.       當漏盡比丘觀察從貪癡解脫的心時,解脫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