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三藏

三藏經典的由來

佛教與三藏

在此先介紹一下佛教......


那到底什麼是佛教呢?佛教,巴利語Buddha sàsana。 buddha 古音譯為“佛陀”,有時也翻成浮屠或勃陀,今天的讀音近似為“布特”。 sàsana 的意思是教導、

教法、教誡。所以,Buddha sàsana 就是佛陀的教法、教導,簡稱“佛教”。


不過,在巴利聖典裡多數是用“世尊的正法、律”或“如來的正法、律”來指稱“佛教”。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包含兩大部分,一部分稱為法(dhamma),另一部分稱

為律(vinaya)。 “法”在後世被結集為《經藏》和《論藏》,“律”被結集為《律藏》。


法與律的關係是:法是指佛陀教導的法義、法理、義理以及修行方法。律是行為軌範、規則,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規範,哪些應當做,哪些不能做。因此,法與律是理論指導和生活規則,這就構成了佛陀的教法。在經典裡經常可以看到“於此法、律中出家”,它的意思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和律制來過出家的梵行生活。


佛陀在世的時候,法與律並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在佛陀入滅大概五百年之後才開始書寫成文。第一次書寫成文是在斯里蘭卡。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三藏聖典,是通過歷代的長老們口口相傳,再經過結集、整理成為文字經典,這些都是在佛陀入滅之後才進行的。公元1954 年5 月17日至1956 年5 月24 日,在緬甸舉行了第六次三藏聖典結集。結集就是大長老們聚集在一起背誦三藏,現在所有的經典都是經過結集而來的。我們現在來談一談結集。


~瑪欣德尊者

第一次聖典結集

第一次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入滅三個月之後。佛陀入滅那一年是公元前544 年,佛歷即是以佛陀入滅那一年開始推算。例如公元2006 年是佛歷2550 年,也就是說佛陀入滅已經2550 年了。根據南傳上座部的傳統,佛陀入滅那天是陽曆5 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中國農曆的四月十五日,也就是現在的韋薩卡節(Vesākha Day)。兩個月之後,即7 月月圓日的第二天,僧團開始入雨安居(vassa)。


在雨安居的第一個月時間,僧眾對房子進行修理,準備結集的工作。從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馬嘎塔國(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進行了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漢參加。這些參加者都已經斷盡煩惱,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們都親聞過佛陀的教導,都具足四無礙解智:

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也就是他們通達佛陀的教法,具有高深的智慧,對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從辭、從字、從意義上都精通了解。而且這五百位大阿拉漢是經過精選的,並不是說只要你是出家人就可以來參加。


當時,先由伍巴離尊者(Upāli)誦出《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為什麼在第一次結集時先誦出《律藏》呢?因為在佛陀入滅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並不在場,當時他正趕往古西那喇城(Kusinārā )想見佛陀,結果在半途中得知佛陀已經入滅的消息。那些還沒有離欲的比庫很傷心,但有一個老年出家人名叫蘇跋達(Subhadda),他聽到佛陀入滅的消息感到很高興,說道:“賢友們,你們不要憂愁、不要悲傷,我們已擺脫那個大沙門了,他常使我們起煩惱:‘允許你們這樣,不允許這樣。 ’現在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馬哈咖沙巴尊者聽了之後,決定在非法、非律尚未強大之前,舉行法、律的結集。


到了結集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先徵詢大家的意見:

“賢友們,我們首先結集什麼?是法還是律呢?”

那些大阿拉漢說:“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壽命,唯有律住世時,教法才能住世! ”因此大家推舉持律第一的伍巴離尊者先誦出《律藏》,然後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瑪欣德尊者


第二次結集

第二次聖典結集是在佛滅一百年,即佛陀般涅槃後一百年,約為公元前444 年。地點在韋沙離城(Vesàlã),發起人是亞思·咖甘嗒咖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參加者是七百位阿拉漢。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次結集呢?因為當時住在韋沙離城的瓦基族(Vajjiputtaka)比庫們向在家人要錢。他們在每個月的齋戒日用銅缽裝滿水後,放在比庫僧眾中,開口向前來的在家人要錢:“朋友們,你們給僧眾錢吧!僧眾們需要資財。 ”那個時候,有一位從西方地區來的阿拉漢名叫亞思·咖甘嗒咖子見到之後,對韋沙離的居士們說:“朋友們,請不要給僧眾們金錢,金銀對沙門釋迦子是不允許的,沙門釋迦子不能使用金銀,沙門釋迦子不能接受金銀,沙門釋迦子放棄珠寶黃金、遠離金銀。 ”但那些居士聽了之後,仍然將錢布施給僧眾。


當時,瓦基族的比庫們將所乞得的錢收齊後,再平分給所有的比庫,人人有份,但亞思尊者不肯接受。那些比庫很氣憤,指責亞思尊者罵詈、誹謗有信心的居士,使他們失去信心,要他向居士們道歉,並要舉他的罪。於是亞思尊者到其他地方,邀請了許多長老、上座一起來到韋沙離城,共同裁決這件事情。據說當時前來參加裁決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庫。


由於人數眾多,雙方各選了四位長老作為代表,共同判斷瓦基族比庫們的行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當時,在僧團會議中一共討論了十件有關瓦基族比庫認為是允許的戒律問題。比如將鹽貯存在器皿中,無鹽時可以食用;太陽過了正午二指量還可以繼續進食等,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關於接受金錢這件事。因為那個時候佛陀般涅槃才一百年,還有一位已達上3120 瓦薩(vassa)的地上僧中長老名叫薩拔咖彌(Sabbakāmī ),他還是阿難尊者的弟子,於是請他作為僧中的長老。結果,大長老們一致認為瓦基族比庫所作的這十種行為是邪法、邪律,偏離導師的教導。


當時,參加集會的長老們平息了此事後,決定再結集法與律,於是花了八個月時間重新結集了三藏。


然而,瓦基族的比庫們不肯接受上座僧團的如法決議,他們另外糾集了一萬個出家人,說:“他們既然把這些行為說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們人數更多,我們另作表決。 ”於是他們另立僧團,另行編輯自己的三藏。從那時開始,佛教僧團開始有了分歧。


當時,參加第二次結集的是以上座長老為主,因此稱為“上座部”(Theravā da);而瓦基族方面由於人多勢眾,因此稱為“大眾部”(Mahā saṅghika)。


佛教僧團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是一味的,到佛滅一百年開始產生分歧。上座部堅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維持佛陀教導的傳統;大眾部則認為佛法可以因時因地作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則上開始產生分歧。上座部仍然說:“我們應當堅持佛陀的教導,不得隨意篡改!”而大眾部則說:“佛法可以因時因地做變通和發展。”這種原則性的分歧到了後來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瑪欣德尊者


第三次結集

佛滅二百多年,出現了一位聞名的大王,名叫阿首咖(Asoka)。他統一了整個印度,當時的版圖甚至比現在印度的版圖還要大,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方。阿首咖王早年是個暴君,到處征戰,也殺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最後奪得王位。但是後來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仰佛教之後,投入很多財力和精力護持佛法和供養僧團,成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護法大王。


阿首咖王大力弘揚佛法、護持佛教,對比庫僧團非常恭敬,每天都供養大量食物給佛教出家人。很多外道苦於生計,連吃飯都成問題,於是也剃了光頭,穿上袈裟,冒充比庫來接受供養。這些外道冒充比庫之後,並不是想認真修學佛法,而是把原先的見解和修行方法也混雜到佛陀的教法中來。他們用自己的觀點、方式來解釋佛法,仍然修行外道的那一套。由於佛陀的正法受到擾亂,當時比庫們就不願意和這些假僧人在一起誦戒、一起共住。


阿首咖王知道這件事情后很生氣,想要從中進行調停,結果弄巧反拙。因為當時那些外道實在太多了,據說有六萬人之眾。由於涉及的人數眾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沒有一位大威德、大神通的長老是無法鎮伏的。於是阿首咖王從阿厚岡嘎山(Ahoga ga pabbata)中迎請了當時有名的摩嘎利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大長老前來整頓僧團。


這位阿拉漢名叫帝思(Tissa),因為出生於姓Moggali 的婆羅門家庭,所以叫做摩嘎利子·帝思。


在淘汰外道、整頓僧團之後,摩嘎利子·帝思長老在當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ā aliputta)主持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漢參加。在這一次結集中,完整地誦出了《律藏》、《經藏》和《論藏》三藏。

~瑪欣德尊者


巴利語的來源

南傳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經典語言稱為巴利語。 “巴利”(Pāḷi)原來並不語言,而是“聖典”或“佛語”的意思。


巴利語屬於古印度中國(Majjhima janapada,並非現在所說的中國)即中印度一帶地區的方言。


這一帶地區的中心是馬嘎塔國。佛陀在世時,馬嘎塔國的首都是王舍城。往北行是沙利子(Sāriputta)的出生地那喇村(Nālakagāma) , 後來在其附近建造了那爛陀寺(Nā landa),玄奘大師就曾在此留學。再往北是阿首咖王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渡過恒河則是韋沙離。往西北是佛陀圓寂之地古西那拉,還有我們菩薩的出生地倫比尼(Lumbinī )、釋迦國的咖畢喇瓦土城(Kapilavatthu)。佛陀一生主要行化於這一帶地區,包括王舍城、沙瓦提城、布特嘎亞、巴拉納西、高賞比等,古代稱為“中國”。


古印度中國圖

佛陀在世時,佛陀所說的就是馬嘎塔這一帶的方言。

佛陀是反對講梵語的。在《律藏·小品·小事篇》中記載,有兩個婆羅門出身的兄弟比庫向佛陀建議:“尊者,那些比庫由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而出家,他們用各自的語言污損佛語。尊者,請讓我們用梵語來統一佛語。 ”

梵語是高等種姓所說的話,比較高貴優雅,不像低種姓的人所說的方言那般粗俗。那時佛陀呵斥了這兩兄弟,並製定一條學處:“諸比庫,不得用梵語來統一佛語。若這樣做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用自己的語言來學習佛語。 ”從那時開始,比庫們都用方言來傳誦佛語。佛陀當年所說的方言是馬嘎塔一帶的方言,亦即現在所說的巴利語(Pāḷi-bhāsā)或根本語(Mūla-bhāsā )。


我們再來看看,

第一次結集是在王舍城,是當時馬嘎塔國的首都;

第二次結集是在恒河北岸的韋沙離城,是當時瓦基國的首都;

第三次結集也是在馬嘎塔國的首都巴嗒厘子城。在阿首咖王時期,首都雖然已經遷到了恒河南岸,但還是在馬嘎塔國。

當時這一帶地區所使用的語言都叫馬嘎底語(Māgadhī ),即馬嘎塔的方言。


第三次結集之後,以馬嘎底語為載體的佛教經典傳到了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雖然這些地區原來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為了表示對聖典的尊重,當地的長老比庫們不敢隨意改變佛陀的語言,於是直接用馬嘎底語來傳誦經典。乃至到現在,當比庫們在誦經的時候,並不用自己的語言,而是用巴利語。

“巴利語”是佛滅一千多年後才開始使用的名稱,古代一直都叫“馬嘎底語”(Māgadhī bhāsā)或根本語,也叫Buddha-vacana,即佛陀的語言。因為語言經常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馬嘎底語後來在印度失傳了,但是這種語言至今

仍然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被保留和使用著。現在上座部國家的比庫們平時並不是講巴利語,這種語言只是用來記載和傳誦聖典,所以叫做“聖典語”。聖典叫“巴利”(Pāḷi),於是記載聖典的語言就叫“巴利語”,巴利語的名稱是這樣來的。我們看一看佛陀在世時的弘法區域,以及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和第三次結集都在這一帶地區,當時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巴利語。


不過,也有些學者根據對阿首咖銘文等的研究,認為巴利語不是馬嘎底語,而是高沙喇語,或者說是西印度的阿槃提(Avanti)語云雲。巴利語也許受到前往獅子洲弘法的馬興德阿拉漢的母語之影響,因為馬興德尊者出生在阿槃提的伍揭尼(Ujjenī ),但他卻是在馬嘎塔國出家、達上和學習三藏的,所以巴利語略帶有某些阿槃提語音是有可能的。


然而,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古代蘭卡的長老比庫們連經典中的某些地方語音影響都能保持下來,那對於保守法義的精準度就更毋庸置疑了。


無論如何,有兩項事實是不容否認的:

1. 巴利語是佛世時中印度一帶的方言;

2. 巴利語是迄今為止最早的佛經語言,以巴利語記載

的三藏是現存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聖典。


不過,到了佛滅五百至八百年,婆羅門教開始復興,特別是到了笈多(Gupta)王朝,當時的國王信仰婆羅門教,他把梵語當成國家統一的規範語言。那個時候,佛教既要與婆羅門教對抗,又受到國家王權的壓力,於是,印度的僧人們開始將流傳在各地各種語言版本的佛教經典逐漸改寫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羅門的雅語來統一佛經用語。


大家若是學過梵文,又學過巴利語的話,就會發現這兩種語言很相似,但它們還是有區別。巴利語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語言,它屬於民眾語,發音簡單,語法不難,而且變化也很靈活。但是梵文不同,特別講究發音、文法、音韻和格律等,比巴利語複雜得多,讀起來也比較好聽,有很多連讀音。

~瑪欣德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