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摘要 (正智居士 陳孝準著)

MN1 Mūlapariyāyasuttaṃ根本法門經 摘要

 

-事緣有一群精通吠陀的婆羅門比丘出家後,很快便掌握了許多佛語,於是開始對佛陀不尊重。連佛陀説法也常常不去聼。於是佛陀便召喚他們,教他們一切法的根本法門,以此除去他們的傲慢,否則他們將不能取得道果涅槃。

 

-一般人不知道佛法,他們會以邪見(這個東西就是我)、慢(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渴愛(這是‘我的’然後或會守護)思量以下的東西,爲什麽?佛陀說因爲他們未遍知(遍知即貪嗔癡的滅盡SN22.23/以觀智遍知)

1.       四大

2.       各種生命

3.       所聼、所聞、五根所覺、意根所識知

4.       單一(入定的狀態)、種種(非入定狀態)、一切

5.     涅槃 (有些外道錯認爲具備五種欲、或到達禪那就是涅槃 )

 

 

-希望取得涅槃的有學比丘(指未成爲阿羅漢、在修習增上戒心慧學的行者)不會有以上的思量,他應該遍知這些

 

-阿羅漢也不會這樣思量,因爲他已經遍知、已經滅盡貪嗔癡

 

-佛陀也不會這樣思量,理由是佛陀沒有微量的行種類未被智看見、作證,因而遍知一切。(這是佛陀優於弟子的)

 

-佛陀提出另外一個他不會這樣思量的原因:他知道對那些(1-5)歡喜是苦的根---因爲存在業有,所以有生,繼而有老死。  佛陀已經滅盡一切渴愛,成爲無上的圓滿覺悟者。

 

-説完之後那些比丘卻因爲不理解而不歡喜佛陀所説。但據説後來他們都破除傲慢,成爲擁有四無礙解的阿羅漢。

 

 

 

MN2 Sabbāsavasuttaṃ一切煩惱經 摘要

 

-佛陀說:對有知、見者能滅盡煩惱。怎樣知、見呢?透過如理作意(無常的看作無常等..)。不如理作意時,煩惱將會增多;如理作意時煩惱減少

 

-佛陀總結

1.       有煩惱應該以見捨斷

2.       有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

3.       有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

4.       有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

5.       有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

6.       有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

7.       有煩惱應該以修習捨斷

 

應該以見捨斷煩惱

 

-有些人不了知佛法,因而不知道哪些法應該被作意,哪些不應該。如上面所述,假如作意時,感官之欲、有、無明等煩惱增多,就不應作意那些法,如此類推。

 

注釋書說,當他作意五欲中的樂時,感官之欲的煩惱增多。當他作意禪那之樂時,有之煩惱增多。當他作意行法的常樂我净時,無明增多

 

-他不應生起以下的想法、或有這些疑惑(注釋,這些不如理的疑惑加深再下面的六種邪見):

1.       我過去世存在嗎? (義注:在常見和無因無緣見中搖擺)

2.       我過去世不存在嗎?

3.       我過去世是什麼呢? (義注:是婆羅門?王族?等等)

4.       我過去世是怎樣的呢?(義注:依靠形狀而問是高是矮?或依靠主宰者創造論而問是誰作而形成過去的(我)這樣地疑惑那個的因)

5.       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

6.       我未來世存在嗎?(義注:依靠常斷見而問存在和不存在)

7.       我未來世不存在嗎?

8.       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

9.       我未來世是怎樣的呢?

10.   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

11.   我存在嗎? (義注:是指這一生由結生到死亡)

12.   我不存在嗎?

13.   我是什麼?

14.   是怎樣的呢

15.   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當不如理作意、並思維以上的想法時,將會產生以下邪見

1.       有我的自我(常見)

2.       沒有我的自我(斷見)

3.       我就以自我認知自我(以想蘊為首認知其餘諸蘊為真我)

4.       我就以自我認知非自我(以想蘊為自我,認知其他四蘊為非自我)

5.       我就以非自我認知自我(以想蘊為非真我,其它四蘊為真我)

6.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自我,而這個我的自我是常的、永久地住立(抓住整個人為我的常見)

 

-被這些邪見束縛的人不能解脫生死、各種苦

 

-但當他不作意這些後,他的三種煩惱將會減少

 

-而哪些法應該被作意,令到煩惱減少?四聖諦

-當這樣作意後,三結(有身見、疑、戒禁取)被斷除

 

----------

應該以自制捨斷煩惱

 

-當我們不守護根門時,煩惱就會生起。因此要守護根門來讓煩惱不生起

 

-----

【應該以受用捨斷的煩惱

 

 

這樣如理省察後使用四資具後,就可以捨斷煩惱

 

1.       衣服只是爲了禦寒暑、蛇蟲鼠蟻、遮蔽私處

2.       食物不是爲了享樂、滿足自我、得到美貌,而是爲了使身體延續下去、沒有飢餓、安穩地生活

3.       住處只是爲了禦寒暑、蛇蟲鼠蟻、惡劣的氣候

4.       藥物只是爲了治病、維持健康

 

 

 

 

【應該以忍受來捨斷的煩惱】


這樣如理省察後忍受以下這些,就可以減退、消滅煩惱:

-對寒暑、飢渴、蛇蟲鼠蟻、難聽的説話、身體的痛苦---的

 

【應該以迴避捨斷的煩惱】

 

這樣如理省察後避開以下這些,就可以減退、消滅煩惱:

危險的東西、不適當的座位(上座的座位)、地方、惡友

 

【應該以除去捨斷的煩惱】

這樣如理省察後除去以下這些,就可以減退、消滅煩惱:

三不善尋

 

 

 

MN3 Dhammadāyādasuttaṃ 法之繼承人經 摘要

 

-有一次一班比丘因爲托僧團之福拿到許多必須品,而興高采烈。因此佛陀說此經

 

-佛陀教誡他們不要成爲他財物的繼承人,而要成爲法的繼承人。不然,佛陀和弟子都會被人所指責。佛陀也出於悲憫,希望他們成爲佛陀法的繼承人

 

-接著佛陀說,假如有天佛陀已經吃飽東西,他留下一些食物。這時來了兩位飢餓無力的比丘。佛陀對他們說,假如他們有需要可以吃,不然就要丟了他們了。

 

-其中一位想到佛陀上面的説話,要成爲法的繼承人,而不是財物的繼承人,於是不吃。飢餓無力地度過整天。第二個比丘則吃了那些食物,去除了飢餓,有力地度過整天。

 

-佛陀說,第一位比丘反而更受佛陀的尊敬和讚賞。爲什麽?因爲他少欲知足、儉約、易養、奮發精力。

 

-説完之後佛陀就離開了,舍利佛就趁機教訓比丘

 

-舍利佛尊者說,怎樣為之不隨著學習遠離呢?

1.     作爲獨住的佛陀--他的弟子,卻不跟隨學習要遠離

2.     凡佛陀所說要捨離之法(下面會講到),他們不捨斷

3.     奢侈的、(在教導中)鬆散、率先墮落(注釋書:到五蓋)、把獨居的責任放到一邊

 

-無論是上座比丘(注釋書:從受戒起渡過超過10個雨安居)、中座比丘(5-9個雨安居)、新比丘(少過5個雨安居),他們做了上面的就應被呵斥,反之,則被讚賞。

 

-舍利佛尊者繼續説,下面這些法是惡的

1.     貪與瞋

2.     憤怒與惡意(敵意為相、不能捨棄敵對為作用,不停憤怒為現起)

3.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4.      嫉妒、慳吝

5.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heyya(炫耀自己不存在的美德為相、說出來為作用、身體的外相虛僞地作為現起)

6.     thambho(心膨脹為相、叛逆為作用、不柔軟為現起)、sārambho(勝過為相、敵對為作用、不尊重為現起)

7.     慢、極慢(舉起為相,極度自大為作用,自負為現起)

8.     迷醉、疏忽大意(心丟棄到五欲為相、丟棄為作用、無念為現起)

 

-爲了捨斷他們,是有一條中道的---八正道

 

 

MN4 Bhayabheravasuttaṃ恐怖與害怕經 摘要

 

-有一次,若奴索尼婆羅門去見佛陀,說對於那些跟著佛陀出家的人,佛陀對他們很大幫助、是他們的先導和勸導者。他們都跟著佛陀的見。--佛陀認同

-若奴索尼再説,沒有定的人是難以處在森林等的偏僻地方的,也難喜樂。(因爲會有草葉猛獸的聲音,擾亂他們的心)--佛陀也認同

 

-佛陀接著說,任何修行人以下這些未清净的,他們居住在森林等偏僻地方都會喚起不善的恐怖與害怕。但佛陀還是菩薩時,以下這些通通都清净,因此去到林野居住時更加安心。

1.       身口意業(注釋書:‘我之前作了惡,無論別人知不知道,苦難怎樣都會來的!‘因此聽到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擔心報應來臨)

2.       生計清淨

3.       五蓋(混亂的心對少量的東西都容易顫抖,見到繩子都以爲是蛇)。期中疑蓋為對所緣不能夠確定

4.       自贊毀他(想:我這樣做別人會譴責我的—然後害怕)

5.       恐懼

6.       渴望恭敬、利養、名聲 (會怕天神等來懲罰)

7.       (對要修習的所緣)懈怠、缺乏活力(同3的解釋)

8.       念已忘失、不正知(同3的解釋)

9.       不得定、心散亂(同3的解釋)

10.   劣慧(同3的解釋)

 

-佛陀提到,人們都傳聞每月十四、十五與半月的第八日,如果住在那些讓人恐懼的塔廟等,就會見到可怕的東西。

-於是當時還是菩薩的佛陀心想:假如去那些地方,或許就能見到可怕的。於是就去挑戰試試看。

 

-後來發現,那些恐怖的,其實只是野獸走來,孔雀使薪木落下,或風使樹葉動而出聲。

 

-那時菩薩心想:‘爲什麽我要期待恐懼呢?‘ 於是何時恐懼來臨時,菩薩既不站著,也不坐下,也不躺下,持續經行直到調伏那恐怖的感覺。

-----

-佛陀提到,有一類修行人,會把白天當成黑夜、黑夜當成白天來去除恐懼。但這種行爲被佛陀批評為癡迷。佛陀白天就會認知為白天,黑夜為黑夜。佛陀確實是不癡迷者,爲了利益大衆而出現於世。

 

-那時菩薩在覺悟前修習禪定到四禪。在初夜取得宿命通,中夜取得天眼通,後夜取得漏盡通,成爲佛陀。

 

-佛陀叫若奴索尼不要認爲他住林野,是因爲還未離貪嗔癡,而是因爲兩個原因

1.     爲了當下的安樂 (任何姿勢、就算是大小二便都安樂/因爲無人打擾,可以輕易取得禪定之樂)

2.     悲憫後人(讓他們模仿)

 

MN5 Anaṅgaṇasuttaṃ 無穢經 摘要

 

-有一次舍利佛尊者召喚比丘們説到世間上有四種人

1.       自己存在污穢而不自知

2.       自己存在污穢而自知 ,比1好

3.       自己不存在污穢而不自知

4.       自己不存在污穢而自知,比3好

 

-這時大目犍連尊者就問,爲什麽 2比 1好,4比3 好?

 

-舍利佛尊者就回答:自己存在污穢而不自知的話就不會努力去除它們,將會有著污染心而死。知道的話則會努力去除

 

-自己不存在污穢而不自知的話,他就能被預期作意净相(如留意異性的美麗之處),那樣貪將使心墮落,繼而引發貪嗔癡、帶著污染心地死。知道的話則會小心不作意净相

 

-這時大目犍連尊者就問舍利佛尊者‘污穢‘的定義。舍利佛尊者回答為被惡不善欲求的界地。

 

-以下這些就是惡不善欲求的界地

1.       犯了過失,但卻願比丘們不知道自己犯了過失。假如其他比丘知道後就會被激怒、不滿—不善的欲求和不滿兩者都是污穢

2.       想 ‘如果犯了過失,比丘們應該私下呵叱我,而非在僧團中‘ .假如其他比丘知道在僧團中呵叱他後,就會被激怒、不滿—不善的欲求和不滿兩者都是污穢

3.       ‘如果犯了過失,同輩應該呵叱我,而不是非同輩‘…(同上)..

4.       願大師一再反問我而教導比丘們法,而非其他比丘‘

5.       願比丘們一再安排我在最前面,然後為食物進入村落,而不是其他比丘…..

6.       願我在食堂中得到第一個位子、第一個用水、第一個供食,而不是其他比丘…..

7.       願我在食堂中食後祝福,非其他比丘

8.       願我教導到僧園的比丘們...比丘尼們…男居士…女居士們法,非其他比丘….

9.       願比丘們...比丘尼們…男居士…女居士們…恭敬、尊重、尊敬、崇敬我,而非其他比丘….

10.   願我得到好的四資具,而不是其他比丘……

 

 

-舍利佛尊者繼續說,假如這些特質被人知道,即使他生活簡樸、住在林野中,同修也不會尊敬他,因爲他未捨斷這些。相反,則會敬重。

 

-這時大目犍連尊者提出一個譬如。邪命外道玻度未出家時是一個造車師之子,他看到同樣是造車師之子的瑟密在造車輪時深思車輪應該怎樣做。後來瑟密果然照著他的意思來做,讓邪命外道玻度很高興,說—他真的知道我的心啊!

 

-同樣地,舍利佛尊者也好像知道他的心那樣,剛巧說出這個法來教訓同場的一些差劣的比丘們。同時,這個法讓那些好的修行人聽見後,也會稱讚—因爲讓修行人從不善中出離。

 

 

 

MN6 Ākaṅkheyyasuttaṃ希望經 摘要

 

-佛陀說,假如比丘們想取得以下的成果,他們必須持好戒、修習止觀。

1.       被同修尊敬、喜歡

2.       得到四資具

3.       親友臨死以净信心憶念他時有大利益

4.       能夠征服樂與不樂

5.       能夠征服怖畏

6.       輕易進到四種禪那

7.       證得無色界禪

8.       取得四沙門果

9.       取得六神通

 

MN7 Vatthasuttaṃ衣服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說,就如一件被骯髒的衣服,無論染工將它放到什麽顔色,都很難將它染好。同樣地,當我們的心被污染的時候,就能預期投生到惡道。反之則投生到善道。

 

-佛陀接著介紹什麽是伴隨著心的雜染

1.     (貪著自己的財物)不正貪(貪別人的財物)

2.     憤怒與惡意(敵意為相、不能捨棄敵對為作用,不停憤怒為現起)

3.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4.      嫉妒、慳吝

5.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heyya(炫耀自己不存在的美德為相、說出來為作用、身體的外相虛僞地作為現起)

6.     thambho(心膨脹為相、叛逆為作用、不柔軟為現起)、sārambho(勝過為相、敵對為作用、不尊重為現起)

7.     慢、極慢(舉起為相,極度自大為作用,自負為現起)

8.     迷醉、疏忽大意(心丟棄到五欲為相、丟棄為作用、無念為現起)

 

-比丘知道它們是伴隨著心的雜染之後,捨斷它們。

 

-之後他具備對三寶的不壞净信心(以聖道來達至不壞)。因爲這樣,當他憶起自己具有三不壞净、已經捨斷煩惱的煩惱時,生起這個意義(因爲省察不壞净)的情操、得到法(因爲省察已經捨斷的煩惱)的情操,從而得到法的欣悅-(接著生起)->喜-->身輕安-->樂-->入定

-像有這樣的戒德、法(相應的定蘊與慧蘊)、智慧的比丘,即使吃好的,也不會有障礙。

 

-當他修習四梵住後修觀,接著了知四聖諦,就能解脫。

 

-這時坐在不遠處的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聽到後(注釋書說佛陀說這篇經文是爲了引起他注意,因爲他遇見他會出家成爲阿羅漢),便問佛陀是否要去巴乎迦河洗澡,因爲那條河有福德,人們都在那裏去除惡業。

 

-佛陀於是批評這種看法,說笨人在那些河中洗澡,但罪業卻沒有洗净。清净的人卻有著清净的業。於是教誡他不要殺、盜、妄語、吝嗇、要有信。假如這樣的話,水井也是他的巴乎迦河。

 

-説完孫陀利迦婆羅墮若婆羅門皈依三寶、出家,然後成爲阿羅漢

 

 

 

MN8 Sallekhasuttaṃ削減經 摘要

 

-有一次,大純陀尊者打坐後見佛陀,問,種種關於與我論有關的(20種有身見)、世間的論(我與世界是常、斷等八種邪見),剛剛開始修、未達到初果的比丘能夠捨棄這些見嗎?

 

-佛陀於是回答,在這些邪見生起的地方、隨眠的地方(應指意門)、執行的地方(在身與語門上執行),假如以正確的(觀禪)智慧如實看待:‘這不是我的(注釋書:否則則是[108種]渴愛的表現),我不是這個(否則則是慢的表現),這不是我的自我(否則則是[62]邪見的表現)--是可以斷除這些見的。

 

-------

-佛陀說,有些比丘進入八種禪那之後,可能會覺得自己正處於削減的狀態。但佛陀說,在佛教中這些不叫削減,而是處於當生的快樂(色界禪)、寂靜(無色界禪)當中。

 

-佛陀接著說比丘反而應該削減這些

1.     十惡

2.     八邪道+邪智、邪解脫

3.     五蓋

4.     憤怒與惡意(敵意為相、不能捨棄敵對為作用,不停憤怒為現起)

5.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6.      嫉妒、慳吝

7.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

8.     thaddho硬的(=thambho心膨脹為相、叛逆為作用、不柔軟為現起)

9.     極慢(舉起為相,極度自大為作用,自負為現起)

10.  頑固(不能忍受難聽的説話)

11.  惡朋友

12.  疏忽大意(心丟棄到五欲為相、丟棄為作用、無念為現起)

13.  無信

14.  無慚、無愧

15.  少聞

16.  懶惰

17.  忘念

18.  愚蠢

19.  染於世俗不放捨

-佛陀接著說,假如心生起善法已經很有用了,更不用說做和說出來。因此應該離開上面那些

 

-佛陀說,就如我們回避那些不平的道路,我們也要回避以上這些

 

-任何不善法都朝向下方,任何善法都朝向上方。因此,正在做上面那些的,爲了向上應該戒絕他們

 

-自己陷入泥沼是不可能拉其他陷入泥沼的人出來的。

-自己未調御、受訓、般涅槃的人是不可能使他人調御、受訓、般涅槃的

 

-因此爲了般涅槃,要戒除上面這些。

 

-最後,佛陀說因爲他憐憫弟子,所以勸誡他們要到空屋、樹下、等等禪修,不要疏忽大意、不要之後後悔

 

 

 

MN9 Sammādiṭṭhisuttaṃ正見經 摘要

 

-有一次舍利佛尊者提到聖者會有的正見,有這些正見的人將會去除貪、厭惡、‘我是‘之見和慢、捨棄無明、生起明,當生得到苦的終結。當說完一個之後其他比丘都很歡喜而追問還有沒有其他,舍利佛尊者一一回答。因此而讓這篇經文比較長。以下是這些舍利佛尊者提到的正見:

 

【善不善】

1.     不善:十惡

2.     不善根:貪嗔癡

3.     善:十善

4.     善根:無貪,無瞋,無癡

 

【食】

1.     食:存續已生的衆生、資助出生,有四種

a.     或粗或細的物質食物:(注釋書:時節生、心生、食生、業生)食素資助色身,生起食素第八色法

b.    觸:為名身、(三種)感受的食物

c.     意思:思心所纍積業,為(結生)識、三有的食物

d.    識:為(結生)名色的食物

2.     食集:渴愛

a.     因爲渴愛而生起結生時的(心生、業生)食素、觸心、思、結生識

3.     食滅:渴愛滅

4.     食滅之道:八正道

 

【四聖諦】

1.     苦:一切負面情緒、碰到不愛的、與喜歡的分離、求不得。總而言之,能成爲執取目標的五蘊是苦(SN36.11 說,行無常故是苦—他們是有著被破壞的、衰老的、讓人離染的、讓人想滅盡的性質)。

2.     苦集:導致再生、伴隨著貪喜的渴愛—欲愛(享受六塵的渴愛)、有愛(對不同存在體的渴愛)、無有愛(想不存在的渴愛)

3.     苦滅:渴愛滅掉

4.     苦滅之道:八正道

 

【老死】

1.     老死

2.     老死集:生

3.     老死滅:生滅

4.     老死滅之道:八正道

 

【生】

1.    

2.     生集:(業)有—造各種業

3.     生滅:有滅

4.     生滅之道:八正道

 

【有】

1.     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2.     有集:取集(强化版的渴愛)

3.     有滅:取滅

4.     有滅之道:八正道

 

【取】

1.     取:

a.     欲取:事欲(五欲所缘)、感官享樂的物質基

b.    見取:(62邪見或執著一般的見解)

c.     戒禁取:法集論1222、分別論938 說牛戒、牛禁戒爲善---這是戒禁取或外道的沙門婆羅門他們的戒為

d.    我論取:指20個有身

e.      

2.     取集:渴愛集

3.     取滅:渴愛滅

4.     取滅之道:八正道

 

【渴愛】

1.     渴愛:對六塵的渴愛

2.     渴愛集:受集

3.     渴愛滅:受滅

4.     渴愛滅之道:八正道

 

【受】

1.     受:六觸所生的受

2.     受集:觸集

3.     受滅:觸滅

4.     受滅之道:八正道

 

【觸】

1.     觸:六根的觸

2.     觸集:六處集

3.     觸滅:六處滅

4.     觸滅之道:八正道

 

【六處】

1.     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2.     六處集:名色集

3.     六處滅:名色滅

4.     六處滅之道:八正道

 

【名色】

1.     名色:名=受、想、思、觸、作意。色=四大與四大之所造色

2.     名色集:識集

3.     名色滅:識滅

4.     名色滅之道:八正道

 

 

【識】

1.     識:六根的識

2.     識集:行集

3.     識滅:行滅

4.     識滅之道:八正道

 

 

【行】

1.     行:身行、語行、心行

2.     行集:無明集

3.     行滅:無明滅

4.     行滅之道:八正道

 

 

【無明】

1.     無明:對四聖諦的無知

2.     無明集:煩惱集

3.     無明滅:煩惱滅

4.     無明滅之道:八正道

 

【煩惱】

1.     煩惱:欲的煩惱、有的煩惱、無明的煩惱

2.     煩惱集:無明集

3.     煩惱滅:無明滅

4.     煩惱滅之道:八正道

 

 

 

 

 

MN10 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 念住大經 摘要

 

-佛陀在這篇經文裏提到,爲了衆生的清净、超越憂悲、到達涅槃,只有四念住一條路。有四個面向,但都要熱心、正知、有念:

1.       在身上隨觀身

2.       在諸受上隨觀受

3.       在心上隨觀心

4.       在諸法上隨觀法

 

 

【身】

1.      入出息念

2.  清楚知道行走、站立、坐著、躺著的行動

3.  正知各種行爲:例如説話、沉默、吃、拉….

4.  不净觀:觀察身體的各種組成部分、器官

5.  四界分別觀

6.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腫脹、青瘀、腐爛,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7.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被各種生物啃食,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8.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有血肉、連著筋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9.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無肉、沾血、連著筋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0.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無血肉、連著筋的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1.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散亂於四處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2.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類似螺貝顏色的白骨,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3.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堆過一年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4.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腐爛成粉末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但觀身時除了可以觀自身,也可以觀外在的身(注釋書說,這是指其他人的身體),或觀内外之身。

-可以觀身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存在身體’這樣現起念,只是智和憶念的程度,不依附、不抓取世間的事物。

 

 

【受】

-每當感受餌(義註:連接六門、受污染)和離餌(義註:連接六門、不受污染)上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都知道

 

--但觀感受時除了可以觀自身,也可以觀外在的受,或觀内外之受。

-可以觀受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存在受‘這樣現起念,只是智和憶念的程度,不依附、不抓取世間的事物。

 

 

【心】

 

當心有貪時知道有貪的心,如此類推也這樣看離貪的心

有瞋的心,離瞋的心

有癡的心,離癡的心(注釋書:癡心是指以痴為根而與疑/掉舉相應的

收斂的心(昏沉、睡眠之心),散亂的心

廣大的心(指色界心與無色界),不廣大的心(欲界心)

有上的(注釋書說欲界心。意思是還沒有達到世間最高層境界的心,或者還能夠再提昇的),無上的(是指色界或無色界心,它們是已達到世間最高或最妙境界的

 

專一的(具有近行定或安止定者的心),不專一的

解脫的(是指透過如理作意而從煩惱中暫時解脫或在定中透過降伏煩惱而暫時解脫的),不解脫的

 

 

--但觀心時除了可以觀自心,也可以觀外在的心,或觀内外之心。

-可以觀心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存在心‘這樣現起念,只是智和憶念的程度,不依附、不抓取世間的事物。

 

 

 

 

【法】

 

-五蓋:當自己有個別的五蓋時知道自己有個別的五蓋,當沒有時知道沒有。未生個別的五蓋生起時知道,已經滅去的五蓋也知道

 

-五取蘊(能成爲執取目標的五蘊):知道這是個別的五蘊,個別的五蘊的集起、滅去

 

-六内外處:了知個別的六處,了知個別的六塵,了知緣於這兩者生起的結縛,、了知未生起結縛之生起而,了知已生起結縛之捨斷,了知已捨斷結縛未來不再生起

 

-七覺支:當有個別的七覺支時知道自己有個別的七覺支,當沒有時知道沒有。未生起的七覺支生起他了知,已生起的七覺支修習完滿他也知道。

 

-四聖諦:佛陀這裏有非常詳細的個別解釋、開展

 

 

--但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可以觀法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存在法‘這樣現起念,只是智和憶念的程度,不依附、不抓取世間的事物。

 

------

 

佛陀說:任何人(正確)修習四念住七年,可以證得阿羅漢果或三果。不要說七年了,假如這樣修六年、五年….七個月,,,,七日,他也可以證得阿羅漢果或三果

 

對於義注對以上四念住修法的詮釋,請觀看書末

 

 

 

 

MN11 Cūḷasīhanādasuttaṃ獅子吼小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比丘們可以這樣地作獅子吼:除此教義之外,沒有[第一]沙門(初果聖者);第二沙門(二果聖者);第三沙門(三果聖者);第四沙門(阿羅漢)

 

-其他外道可能會質疑:我們是憑什麽這麽說呢?

 

-這時可以答。佛陀宣説四法,我們在這裏都看見有這些特質的出家人和在家人

1.       有净信

2.       對法有净信

3.       有完滿的戒

4.       如法、合意、可愛

-外道可能會再質疑:我們也有這些啊!你們和我們有什麽分別呢?

 

-這時可以順序反問以下這些,假如外道正確回答時將會回答後者

1.       究竟的目標是只有1個呢?還是有多個呢?

2.       那目標是有貪的或是離貪的呢?

3.       那目標是有瞋的或是離瞋的呢?

4.       那目標是有癡的或是離癡的呢?

5.       那目標是有渴愛的或是離渴愛的呢?

6.       那目標是有取著的或是離取著的呢?

7.       那目標是智者的或是無智者的呢?

8.       那目標是同意(貪)與反對者(嗔)的或是無同意與反對者的呢?

9.       那目標是樂於虛妄、好樂虛妄者的或是不樂於虛妄、不好樂虛妄者的?

 

 

-佛陀繼續説,有兩種見:有見(常見)與無有見(斷見)。執持著其中一種見的人會反對另一種見的人

 

-假如不如實知道這兩種見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的修行人,他們都有1-9的前者特質,不會從生老死、一切負面情緒中解脫—因此佛陀說他們不從苦中解脫。反之則能

 

-佛陀接著說有四種取,一些人雖然自稱遍知一切取論,但只能說出以下1/1-2/1-3 的取的遍知

1.     欲取:事欲(注釋:五欲所缘)、感官享樂的物質基

2.     見取:(62邪見或執著一般的見解—只有這是真實的,其他是空虛)

3.     戒禁取:法集論1222、分別論938 說牛戒、牛禁戒爲善---這是戒禁取或外道的沙門婆羅門他們的戒為

4.     我論取:指20個有身

 

-在這樣的教團之中,人們雖然有以下的特質,但他們不被說為正行者。因爲他們的教導是惡的、不導向出離、涅槃的。

1.       對大師有净信

2.       對法有净信

3.       有完滿的戒

4.       如法、合意、可愛

 

-佛陀的教導當中,有以上特質的人就是正行者。

 

-佛陀於是向比丘們介紹這四取的根源:渴愛<-(的根源為)—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對捨斷無明、生起明的比丘來説,他不會執取以上四種取。因爲不執取,他不會(有恐懼、渴愛的)顫抖,因而自證涅槃,自知不會再出生

 

 

 

MN12 Mahāsīhanādasuttaṃ獅子吼大經 摘要

 

-有一次離車人的兒子善星還俗之後(可參考DN6,DN24),在毘舍離人集會處誹謗佛陀沒有屬於聖者的智見、過人的特質,他以理論、辯才説法。但他的法卻能滅盡所有苦

 

-舍利佛尊者聽到之後回來跟佛陀匯報。佛陀便說,善星確實帶著憤怒想要誹謗佛陀,但其實這樣說反而在稱讚佛陀,因爲他説佛頭教導的法能滅盡所有苦

 

-善星沒有以推論而知道佛陀其實擁有

1.       十個名號的特質

2.       如意通

3.       天耳通

4.       他心通

 

-佛陀繼續說,佛陀具備這如來十力,因而自稱最上,所以在大衆中作獅子吼。

1.       如來如實知道可能為可能、不可能為不可能(知道這個是這個的因緣,那個不是那個的因緣)

2.       如來如實知道過去、未來、現在業所帶來的果報,它們的原因 (某些惡業果報可能因爲投生到天界而沒有機會成熟)

3.       如來如實知道導向一切處之(例如殺生者會因爲這個思[動機]而出生到地獄、動物的領域’)

4.       如來如實知道世間的許多界與不同(例如眼界、欲界的許多

5.       如來如實知道眾生的不同決意/勝解(adhimucca)

6.       如來如實知道其他眾生、其他個人的根之優(信、精進、念、定、慧等五

7.       如來如實知道禪那、解脫(八解脫)、定、等至(九次第)的雜染(退)、明淨(進步或變得優)、出

8.       宿命通

9.       天眼通

10.   漏盡煩惱

 

-佛陀說,就如戒定慧具足的人當生證得涅槃,不捨棄像善星的那種言論、見解或心的話,將會去到地獄。(接著每說完一個過人的特質時,都會重複這句)

 

-佛陀接著說他有的四無畏。無論是沙門、婆羅門、天、魔、梵、世間上的任何人都不能夠如法斥責他以下四樣東西

1.       當你自稱為遍正覺者時,你對這些法未現正覺

2.       當你自稱為煩惱已盡時,這些煩惱未被滅盡

3.       凡被你說是障礙法者,不足以障礙那些從事者

4.       當法被你教導時,它不會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的目標

 

-佛陀記得他曾帶著這四無畏去到以下這八眾那裏見面、共坐、交談,從來沒有恐懼進入他心中

1.       剎帝利眾

2.       婆羅門眾

3.       屋主眾

4.       沙門眾

5.       四大王天眾

6.       三十三天眾

7.       魔眾

8.       梵天眾

 

 

-佛陀接著宣説有四種胎

1.       卵生胎:破卵殼出生者

2.       胎生胎:破胎膜出生者

3.       濕生胎:在腐魚中出生,或在腐屍中、腐粥中、污水坑中、淺水坑中出生者

4.       化生胎:天神、墮地獄者、某一類人、某一類墮下界者

 

-佛陀接著宣説有五道。佛陀完全知道它們、導向他們之道、和了知那樣的行者,他們死後會投生到這些道中。并以不同譬如闡述,説明佛陀以他心通知道這些人的行徑後會知道他們的去向。過些時候再以天眼看他們的狀況的確如此。除了這五道,佛陀還提到第六種人,即進入滅盡煩惱之道、最後成爲阿羅漢的人。

1.       地獄

2.       畜牲界

3.       餓鬼界

4.      

5.      

 

-佛陀接著說,他過去具備最高形式的這四部分修行

1.       苦行:許多不同形式的自我折磨,例如裸體而行、七天才吃一餐等

2.       粗糙:塵垢在他身上堆積多年,甚至生起皮苔,菩薩也沒有掃除

3.       謹慎:具念地前進後退,即使甩掉水滴,憐愍也生起不想對微生物帶來險難與殺戮

4.       獨居:避開任何人,不想他們見到他

 

-佛陀說,他還是菩薩時曾經試過

1.       吃牛屎、甚至自己的糞便

2.       進入可怕的叢林,無論任何未離貪的人都會身毛豎立

3.       在寒冷的天氣、炎熱的天氣中仍舊住在屋外、叢林

4.       在墓地準備臥床,以骸骨為枕頭。牧童來了後,對他吐口水、小便等但菩薩從不對他們生起惡心

 

-佛陀接著親身駁斥一些理論

1.       以食物而清淨

a.       佛陀曾經試過各種外道提倡的食物,然後一天只吃一個棗子/綠豆/芝麻/米粒;弄到身體極端消瘦,毛髮之根敗壞掉落、摸腹部的皮膚時也可以碰到脊椎骨等。但依然沒有得到任何屬於聖者智見的過人之法。因爲沒有苦滅之慧

2.       以輪迴而清淨

a.       除了淨居天之外,不容易得到他沒有輪回過的生命狀態。(如果一去到淨居天就不會再回來欲界了。)

3.       以往生而清淨(同上面解釋)

4.       以牲祭而清淨

a.       那麽長的輪回,佛陀曾生爲王族、有大會堂的婆羅門,但不容易得到他沒有做過的牲祭

5.       以火祀而清淨(同上面解釋)

 

-有些人可能會説,當佛陀年輕時他具有最高的聰明智慧,但當他老了,他的聰明智慧就會衰退。但佛陀叫舍利佛尊者不要這樣想。

 

-接著提到,假如有四位能活到一百嵗的弟子,他們有著最高的記憶力、行爲、能量、清澈智慧。如果他們一直問佛陀有關四念住的問題,佛陀一一回答他們,他們也記住佛陀的答案,不再問第二次。除了用餐、大小二便、睡覺、休息的時間之外,佛陀一直答。但佛陀的教導方法、法的文句、答辯還未耗盡,而他的四位弟子就已經死了。

 

-即使佛陀臥床要弟子照顧,但佛陀的聰明智慧不會改變

 

-假如有人說,有位無癡的有情悲憫世人、爲了衆人的利益、快樂而出現在世間—佛陀說,那就是佛陀。

 

-那額三瑪拉站尊者聽完之後身毛豆竪起來了

 

 

 

 

MN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苦蘊大經 摘要

 

-有一次,一群比丘去道其他外道遊行者們的園林。那些外道說,佛陀宣説他完全了知欲、色(物質)、受,他們也這樣說,那麽佛陀所說的和他們所說的有什麽分別呢?

 

-那些比丘沒有對外道的談論起反應,接著去到佛陀那裏匯報這件事。

 

-佛陀知道後就對比丘們說,外道應該被反問:什麽是欲、色、受的樂味、過患和出離?這樣問時,外道將不能解答,會困苦。因爲這不在他們的範疇之内,佛陀見不到任何衆生--除了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或已經從這裡聽聞以外--- 他們的解答能夠使人滿意

 

【欲】

 

樂味:五欲所生起的快樂

過患

1.       以不同的工作維生,因而要面對寒、暑,與蛇蟲鼠蟻的接觸、飢渴、死亡等困苦

2.       努力後卻得不到財富而傷心

3.       爲了守護財富而傷心

4.       當財富消失時傷心

5.       和別人吵架、互相攻擊

6.       雙方交戰

7.       侵略別人/受侵略

8.       造作各種惡行二倍國王判以刑罰

9.       因爲身口意行惡而死後到達惡道

出離:在諸欲(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上離貪

 

【色】

 

樂味:青春美麗的少女,因爲美色而生起快樂

過患

1.     因爲年老而美貌消失

2.     因爲生病而美貌消失

3.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遺體腐爛、美貌消失

4.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被各種生物啃食、美貌消失

5.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有血肉、連著筋的骨頭、美貌消失

6.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無肉、沾血、連著筋的骨頭、美貌消失

7.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無血肉、連著筋的的骨頭、美貌消失

8.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散亂於四處的骨頭、美貌消失

9.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類似螺貝顏色的白骨、美貌消失

10.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堆過一年的骨頭、美貌消失

11.  死亡後遺體被丟到墓地、腐爛成粉末的骨頭、美貌消失

 

出離:在色上離貪

 

 

 

【感受】

 

樂味:進入四種禪那之後不意圖加害自己,也不意圖加害別人,也不意圖加害兩者。不加害是感受最勝的樂味

 

過患:感受是無常、苦的、變異的

 

出離:在感受上離貪

 

 

 

-----

-佛陀接著說,任何人假如對色、受、欲不如實了知--樂味為樂味、過患為過患、出離為出離。他們自己想要完全了知它們,或以真理勸導他人實行後完全了知—是不可能的。反之,則是可能的

 

 

 

 

 

MN14 Cūḷadukkhakkhandhasuttaṃ苦蘊小經 摘要

 

-有一次,釋迦族人摩訶男對佛陀說,他雖然知道佛陀的教導:貪嗔癡是伴隨著心的雜染,但有時貪嗔癡仍會持續占據他的心。因爲沒有捨斷什麽法,而讓貪嗔癡持續占據自己的心呢?

 

-佛陀說,就是那個法(注釋書說貪嗔癡)還沒有被斷除,所以貪嗔癡持續占據自己的心。假如把它斷除,他就不會像現在住在家中受欲樂了

 

-佛陀說,即使聖弟子以正確的智慧(觀智或初果、二果聖者的道智)如實見到『欲是少樂味的、多苦的、多愁的,那裡存在更多的過患。』--但在他還未證得在惡不善法之外的喜與樂(初禪二禪),或其他比之更寂靜(三禪或以上的禪那/更高的果位),這樣他還會被感官欲樂所誘惑。

 

-佛陀還是菩薩時,就因爲未如實見到感官欲樂的樂少苦多,和更高的喜樂寂靜而不自稱不被感官欲樂所誘惑。但對現在的佛陀來説,他不再受誘惑

 

-接著佛陀便開始描述欲了

 

【欲】

 

樂味:五欲所生起的快樂

過患

1.       以不同的工作維生,因而要面對寒、暑,與蛇蟲鼠蟻的接觸、飢渴、死亡等困苦

2.       努力後卻得不到財富而傷心

3.       爲了守護財富而傷心

4.       當財富消失時傷心

5.       和別人吵架、互相攻擊

6.       雙方交戰

7.       侵略別人/受侵略

8.       造作各種惡行二倍國王判以刑罰

9.       因爲身口意行惡而死後到達惡道

出離:在諸欲(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上離貪

 

-------

 

-佛陀提到,有一次,許多尼乾陀外道在修苦行受許多苦。

-當時佛陀就問他們爲什麽要這樣做呢?

-他們就回答佛陀,尼乾陀若提子自稱是全知的,無論在什麽時候他的知見都一直現起。他說,因爲過去做了惡業,所以要以苦行來滅盡他。這樣做時又不作新業,那麽未來就不會流出,因此而滅盡所有業。他們所以跟著奉行。

 

-佛陀就反問他們

1.     你們知道們以前存在、非不存在嗎? 答:不

2.     你們知道:「我們以前作惡業;非不作。」嗎?答:不

3.     你們知道:「我們以前做如此、如此的惡業。」嗎? 答:不

4.     你們知道:「這麼多苦已滅盡,這麼多苦應該被滅盡,當這麼多苦被滅盡時,一切苦將被滅盡。」嗎?答:不

5.     你們知道在法上不善法已經去除、善法具足嗎? 答:不

 

-佛陀於是便說,那麽來到尼乾陀那裏出家的人,前世一定是那些凶殘惡煞之人

 

-尼乾陀外道回應:透過樂不能證得樂的,假如如此,摩揭陀王斯尼耶頻毘沙羅就已經證得樂了。而且國王被佛陀有更多快樂

 

-佛陀於是便說他們沒有經過省察便說話。他們應該問,是佛陀的快樂多些呢?還是耶頻毘沙羅王呢?  外道也承認他們説得不夠周詳,接著便跟佛陀的問法而問佛陀。

 

-佛陀於是反問:耶頻毘沙羅王能夠不動身體、不説話,連續7天7夜都保持快樂嗎? 外道答:不

 

-佛陀說,他能夠不動身體、不説話,連續7天7夜都保持快樂。這時尼乾陀外道不得不承認佛陀有更多的快樂

 

 

 

MN15 Anumānasuttaṃ 推量經 摘要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說。假如比丘們是不服從、具有(不受諫而)難以說諭之法、不能忍耐、接受教誡但不尊重。那麽即使他自恣(邀請)其他比丘說他的過失,其他比丘也不會認爲這個人應該被說、教誡、信賴。

 

而什麽是(不受諫而)難以說諭之法呢?

1.       惡欲

2.       讚賞自己、輕蔑他人者

3.       易憤怒者、被憤怒征服者

4.       易憤怒、因易怒而懷恨

5.       易憤怒、因易怒而固執者

6.       易憤怒、說近乎憤怒的説話

7.       被呵責者呵責時,他與呵責者對抗者

8.       被呵責者呵責時,他貶抑呵責者

9.       被呵責者呵責時,他對呵責者頂嘴者

10.   被呵責者呵責時,他避开话题(誰犯錯?犯了什麽?犯了哪個?誰說的?說了什麽?),驅除現在的話題而說其他(我今天得到豬肉、去了王宮),而现忿恨、瞋恚

11.   被呵責者呵責時,不能解釋自己的行為(哪時做了什麽?他做了什麽?在哪裏做?--他不能解説)

12.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13.   嫉妒、慳吝

14.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saho (欺詐為相)

15.  thaddho硬的(=thambho心膨脹為相、叛逆為作用、不柔軟為現起)、極慢(舉起為相,極度自大為作用,自負為現起)

16.  迷醉、疏忽大意(心丟棄到五欲為相、丟棄為作用、無念為現起)

17.  染於世俗不放捨

 

 

-但假如比丘們沒有以上這些,其他比丘也會認爲這個人應該被說、教誡、信賴。

 

-比丘們也應該自己推量自己:假如人們有這些特質,我也不喜歡。這樣知道後,心中應該生起捨棄以上特質的期望

 

-比丘也應該自己省察自己,反問自己是否有以上這些特質,假如有的話應該爲了斷除那些惡不善法而努力。假如沒有的話,那就可以歡喜而住,繼續在善法上練習

MN16 Cetokhilasuttaṃ心荒蕪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任何未斷五個心荒蕪五種心繫縛的比丘,他不可能在這法、律中成長、完滿。

 

五個心荒蕪

1.       對佛陀懷疑,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2.       對法懷疑,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3.       對僧懷疑,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4.       對(三)學懷疑,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5.       對同修憤怒、傲慢,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五種心繫縛

1.       對欲(事欲,感官享樂的對象)未離貪,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2.       未離貪,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3.       有身未離貪,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4.       吃飽後致力於睡眠之樂,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5.       想透過修行而成爲天神,因而不熱心勤奮修行

 

-假如去除以上這些,加上修習以下這五支共15支,就能(以智慧)破壞煩惱、證涅槃

1.       四神足

a.       意欲定勤奮之行的神足

b.       活力定勤奮之行的神足

c.       心定勤奮之行的神足

d.       考察定勤奮之行的神足

2.       努力

 

-就如母鷄好好地臥在鷄蛋上,就算母鷄沒有想著要孵成小鷄,他們也會自己平安地破殼而出。

 

MN17 Vanapatthasuttaṃ 林叢經 摘要

 

-佛陀說,當比丘依止某個人、某個居處時在念、定、滅盡煩惱上沒有進步,而且他難以得到四資具。那時就應該離開

 

-當比丘依止某個人、某個居處時在念、定、滅盡煩惱上沒有進步,卻很易得到四資具。那時就應該離開,因爲我們不是爲了四資具而出家的。

 

-當比丘依止某個人、某個居處時在念、定、滅盡煩惱上有進步,卻難以得到四資具。那時就應該留下,因爲我們不是爲了四資具而出家的。

 

 

-當比丘依止某個人、某個居處時在念、定、滅盡煩惱上有進步,也容易得到四資具。那時就應該終生留下

 

(總結:在考慮應不應住在某個地方、依止某人時,衡量念、定、滅盡煩惱上有沒有進步優於其他因素)

 

MN18 Madhupiṇḍikasuttaṃ蜜丸經 摘要

 

-有一次,釋迦族人但達播倪(手持杖者)見佛陀時問佛陀是論説什麽的?

 

-佛陀說他是這樣論的:在包括有人和天神的世間中,他保持不和任何人爭吵,他已離欲樂的束縛、離疑惑、後悔、對有和非有離貪愛、諸(虛妄)想不潛伏

 

-但達播倪卻不認同後離開。

 

-之後佛陀就在傍晚和比丘們說這件事。一位比丘便追問這句話的意思。

 

-佛陀回答,那是由於虛妄想(注釋書:貪、慢、邪見的想)的部分生起。假如在這裏(注釋書:十二處中)沒有歡喜、歡迎和束縛,他就能夠結束以下七種隨眠,同時滅掉打鬥、吵架、離間、妄語等。説完就離開了

1.     貪煩惱潛在趨勢

2.     嫌惡煩惱潛在趨勢

3.     見煩惱潛在趨勢

4.     疑煩惱潛在趨勢

5.     慢煩惱潛在趨勢

6.     有貪煩惱潛在趨勢

7.     無明煩惱潛在趨勢

 

-那時比丘們便請教大迦旃延尊者。尊者一輪推搪之後也願意為他們解答:

-虛妄想(貪、慢、邪見的想)的部分生起:因爲六根與六塵,六識生起--> 觸-->受-->認知(想)-->尋思(vitakketi)-->作虛妄

 

-因爲作虛妄,因而對過去、現在、未來的六塵生起虛妄想

 

-接著大迦旃延尊者便再次說,因爲有六根、六塵、六識時,就能安立觸……(一直到生起虛妄想)…

-如果沒有六根、六塵、六識時,就不能安立觸……(一直到生起虛妄想)…

 

-説完之後便叫其他比丘如果希望就去再次問佛陀。後來佛陀也認可了,讚美大迦旃延尊者是大智慧者,假如自己說也會如這樣所說。

 

-因爲阿難尊者聽後,比喻聽了後就像飢餓的男子得到蜜丸。所以這部經叫做蜜丸經

 

 

 

MN19 Dvedhāvitakkasuttaṃ二種尋經 摘要

 

-當佛陀還是菩薩時,生起把諸尋(想法)分成兩種的念頭。於是他把

1.       欲尋、惡意尋、加害尋分爲一類,

2.       離欲尋、無惡意尋、無加害尋分爲第二部分

 

-當佛陀努力修行時,欲尋、惡意尋、加害尋生起。以下這三類想法出現:我的這個尋生起,它

1.       生起自己的傷害

2.       生起別人的傷害

3.       生起自己和別人兩者的傷害

4.       滅掉智慧、是傷害的同伴、不導向涅槃

 

-當以上四個想法生起時,那三個不善尋都滅去了。因此,佛陀就以這樣的方法去除它們

 

-佛陀說,任何東西,只要比丘多隨尋思、多隨伺察,就會成爲内心的傾向。那些不善尋也一樣。這猶如牧牛者因爲害怕刑罰而會守護、約束牛隻。佛陀見到不善法的過患、善法的效益後自制。

 

-當佛陀在努力修行時生起三善尋,他知道這些會是上面1-4的相反,因爲一日、一夜都在想著和1-4相反的效益,佛陀看不見恐懼。

 

-然而,當過長時間地隨尋思、隨伺察時,他的身體會疲倦、心會散亂,這時心是遠離定的。這時菩薩就修定,因爲不想心散亂。

 

-就如牧牛人守護牛隻時會生起應作的念‘這些牛’。 同樣地,佛陀那時生起應作的念‘這些法(注釋書:止觀)’

 

-當菩薩發起精力、現起念、(名)身輕安冷靜、心一境而得定時,他取得了四種禪那。

-在初夜取得宿命明

-在中夜取得天眼明

-在後夜滅盡煩惱

-佛陀接著說了一個譬喻。在山邊林野中有大低窪沼澤1,大鹿群2依止它來居住。假如有個想陷害他們的男子3出現,他會關閉快樂之道,打開邪道4,放下(誘餌的)公獸5、母獸6。這樣鹿群來到時就會經歷不幸。

1.     大低窪沼澤=欲

2.     大鹿群=眾生

3.     想陷害他們的男子=魔

4.     邪道=八邪道

5.     (誘餌的)公獸=歡喜與貪

6.     母獸=無明

 

-相反一個爲了鹿群快樂的男人1來到時,就會開啓快樂之道2,關閉邪道,破壞誘餌。

1.     爲了鹿群快樂的男人=佛陀

2.     快樂之道=八正道

 

-佛陀說,現在他就如那個爲了鹿群快樂的男人。因爲悲憫弟子,因此告誡他們要在樹下、空屋内禪修、不要疏忽大意和後悔。

 

 

 

MN20 Vitakkasaṇṭhānasuttaṃ尋之止息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修習更高的心(十善業/止觀的心)之比丘們應該時時作意五相

1.     當因爲作意某個相而生起與欲、瞋、癡有關的惡不善尋(想法)時;這時應該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這時或許可以去除那些尋,心或許能夠定下來

a.     注釋書:生起與欲有關的尋時,作意不淨相

b.    面對條件組合的現象()時,作意無常相

c.     當對眾生生起與瞋有關的尋時,作意慈相

d.    面對條件組合的現象()時,作意界之相

e.     當在某處生起與癡有關的尋時,可以依止老師、追究不明白内容之意思、聽聞法、追究其因

2.     假如仍然生起不善尋時,可以審察那些尋的過患:他們是不善、有罪過的、會帶來惡報。這時或許可以去除那些尋,心或許能夠定下來

3.     假如仍然生起不善尋時,應該不去念、作意那些尋(返回自己的業處)。就如閉起眼/看其他東西

a.     注釋書給了幾個例子,例如大聲背誦法談

b.    拿火具出來—默思這個上、這個下

c.     拿工具出來—這個剪刀、釘子—善安排資具

d.    做善業

4.     假如仍然生起不善尋時,應該作意尋行止息

a.     就如一個人走得快時作意自己慢慢地走 (注釋書:比喻這個尋行的斬斷)

b.    接著作意站住(注釋書:比喻這個尋行的斬斷後返回根本業處)

c.     接著作意坐下(注釋書:比喻觀增長而到達阿羅漢之時)

d.    接著作意躺下(注釋書:比喻進入以涅槃為所緣的果定)

5.     假如仍然生起不善尋時,應該緊扣牙齒、舌抵上顎後,應該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 (注釋書:以善心抑制不善心)

a.     猶如一個大力的人抓住較弱男子的肩膀、脖子那樣。以‘寧願只剩下皮膚、肌腱、骨骸;要身體的血肉枯乾’(AN2.5)的大活力抑制不善尋

 

-佛陀說以這樣的方法來做,他被稱爲一個熟練於尋的法門之人。他可以控制自己想什麽、不想什麽,能夠抵達涅槃

 

 

 

 

 

 

 

MN21 Kakacūpamasuttaṃ鋸子譬喻經 摘要

 

-有一段時間,摩利亞帕辜那尊者和比丘尼們過度交際。因而當有任何比丘指責摩利亞帕辜那尊者時,比丘尼們就會被激怒、不快地爭論;對比丘尼的指責亦是這樣。於是比丘們便向佛陀匯報

 

-後來佛陀也接見了摩利亞帕辜那尊者問起這件事,後者承認了。

 

-佛陀說,出了家的比丘和過度比丘尼過度親密是不恰當的。因此,假如任何人在他面前斥責比丘尼,他應該捨斷連接著家(注釋書:五欲)的願欲、尋思。他應該學習讓心不變異,不説惡語、保持利益、悲憫別人,慈心而沒有嗔心。

 

-就算有人用各種武器攻擊那些比丘尼,他也應該保持上面那種心態。

 

-同樣也應用於假如他被別人斥責、以武器攻擊。

 

---------

【往事】

 

-佛陀提到有一次比丘的行徑讓他歡喜。佛陀召喚他們要只享用一座食(日中一食),因爲這樣做讓他少病、少苦、身體輕快、有力、安樂住。佛陀不需要多作教誡,那些比丘們就生起應做的念。因此,他叫比丘們應該捨斷不善的、在善法中努力,這樣他們就能在法、律中成長

 

-------

-佛陀提到,從前在這個舍衛城中有位屋主之婦名叫偉蝶希葛。她有很高的名譽被傳開:柔和、謙遜、平靜。

 

-偉蝶希葛有個女僕叫黑,她聰明、勤奮、善工作。她想試試女主人是否真的沒有憤怒?還是内在有,但因爲自己工作得好而不顯露?

 

-於是她故意遲起床了三次,想多次觀察女主人—結果三次女主人都生氣了,女僕因此知道偉蝶希葛是存在憤怒的。第四次她還是這樣做,主人終於忍不住了,打破了女僕的頭。女僕隨後向鄰居訴苦,偉蝶希葛的坏名聲隨此而傳開

 

-佛陀在説了這個故事後,說:當難聽的説話沒有接觸到比丘時,他還是柔和、謙遜、平靜的。但要等到有難聽的説話接觸到比丘時,才能知道他是否真的有這些特質。

 

-佛陀不會因爲一個比丘獲得四資具而順從,因此而說他為順從、柔和的人。因爲當他不獲得四資具時就不是了。

 

-佛陀告誡比丘,當他們敬重法時而順從、柔和,他才會說他是順從、柔和的人。

 

-佛陀說,有五種説話的方式

1.     以適當時機或以不適當時機

2.     以真實的或以不真實的

3.     以柔和的或以粗暴的

4.     以伴隨利益的或以不伴隨利益的

5.     以慈心的或以內瞋的

 

-然而,無論如何,他應該學習讓心不變異,不説惡語、保持利益、悲憫別人,慈心而沒有嗔心。以慈心遍滿他、整個世間

 

-就如一個人拿著鋤頭想盡辦法想摧毀大地、拿顔料想在天空上畫出東西來、用火炬燃燒恆河、拿木棒讓柔軟的貓皮袋啪啦作響。比丘們應該學習以上面這些特質應對別人的語言。

 

-佛陀最後說,就算假如別人用鋸子把比丘的肢體一個一個地切開,加入心因此而憤怒,也不是佛陀的教導。因此比丘們應該學習以上的特質。

 

-佛陀問,假如比丘們時常作意這樣的教導,會不能忍受別人的言語嗎?答:不

-佛陀因此叫比丘要多作意這樣的教導,會對他們有長久的利益。

 

 

 

MN22 Alagaddūpamasuttaṃ 蛇譬喻經 摘要

 

-有一次,名叫阿哩得的比丘生起邪見,他覺得從事佛陀所教導的障礙法(如注釋書以下所説)時,不會成爲障礙

1.     五逆重罪

2.     沾汙比丘尼之業會對解脫作障礙,不會生天

3.     定邪見

4.     黃門(沒有生殖器的男子)、畜生道兩者為投生的果報障

5.     侮辱聖者又不求懺悔

6.     但這裏是說五欲

 

-其他比丘知道後勸他不要毀謗佛陀,因爲佛陀不曾這樣說的。他們引述佛陀說欲(應指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的過患:他們是樂少苦多、多過患的 (MN54).然而阿哩得卻沒有捨棄他的邪見。

1. 骨頭:狗啃吃卻不能充飢

2.     肉塊:咬著肉塊的鳥被其他鳥啄著,假如不快速放棄肉就會死亡

3.     草炬:拿著草炬逆風而行,假如不立即放開就會被燒傷、死亡

4.     炭火坑:想活命的人知道跌下去就會死亡

5.     :醒來不見任何東西(短暫之義)

6.     借用物:有男人乞求高級的車輛、耳環等走到市場被人所羡慕,但當物主看到後就會收回東西。讓他沮喪

7.     樹果:一個男人見到樹上結出果實、於是爬上樹。恰巧另一個人來到也想吃果實,決定把樹斬下來。假如第一個男子不落下來就會死亡

8.     肉刀和切割板:(應指會被屠宰)

9.     長矛:穿透之義

10.  蛇頭:危險、恐怖的

 

-佛陀知道後便召來了阿哩得質問,後者也承認了。佛陀於是說,他錯誤把握法義並誹謗佛教,是在傷害自己,產生了許多罪業、會帶來長久的苦。佛陀繼續問其他比丘,比丘們也確認佛陀沒有説過這些邪見。

 

-佛陀說,在貪欲、欲想、欲尋之外追尋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是不可能的

 

-佛陀說,有些人學習佛法,但不以智慧考察法義(意義的理由)、審察而接受(不明白、不來到識域—例如戒、定、觀、道、果、輪回、離輪回—如是不能知道)。他們只想找別人錯處而來學法,這樣將會為他們帶來長久的不利—因爲他們對法把握錯誤。反之則會為他們帶來長久的快樂。

 

-佛陀接著給了一個譬如:一個男子因爲想要逃離令人恐怖的此岸,到達安穩的彼岸,因而收集材料做了一個筏,然後渡過了大河。他問比丘們—如果他因爲覺得筏子有用,而到了彼岸後仍然想把它扛在頭上,這樣是否適當? 比丘答:不

 

-佛陀因此而帶出,我們是爲了越渡而使用佛法,而不是爲了握持它。我們應捨斷法,何況非法?

 

-佛陀說,有六見處。一般人不了知法,會認爲以下六個為 ‘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1.    

2.    

3.    

4.    

5.     所見、所聞、(五根)所覺、(意根)所識、所到達、所尋找、被意所隨行的一切

6.     這個見: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間,死後我會成為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我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反之,了知法的人會認爲以上六樣東西為‘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這樣認爲時,他不會對不存在有(渴愛、恐懼的)顫抖。

 

-佛陀提到有對於外部不存在的顫抖。一些人認爲某些東西是他的,然後當它們不存在時就會悲傷。

 

-對於内部的不存在為秉持著上面第6的邪見。當他們聽聞佛陀或佛弟子教導滅絕一切(邪)見、隨眠、行、依著、渴愛的法時,他認爲‘我’將消失了(,持著這樣的斷滅見)而悲哀。

 

-佛陀接著說,比丘們可以拿取常、穩定、永恆、不會變異、永遠住立的東西,但他們見過這樣的東西嗎?比丘答:沒有。 佛陀說,他也未見過這樣的東西。

 

-佛陀說,比丘可以執取那個執取時不會生起苦惱的我論取(20種身見),但他們見過這樣的我論取嗎?比丘答:沒有。 佛陀說,他也未見過這樣的我論取

 

-佛陀說,比丘可以依止那些依止時不會生起苦惱的見(62種邪見),但他們見過這樣的嗎?比丘答:沒有。 佛陀說,他也未見過這樣的見之依止

 

-佛陀繼續說:如果有我,就會有我的嗎? 比丘答:是的

-如果有我的,就會有我嗎?比丘答:是的

 

-佛陀說,當不存在牢固 的 ‘我’ 和 ‘我的‘;那麽有這個見:’彼是我者彼即是世間,死後我會成為常的、堅固的、永恆的、不變易法,我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不是愚人的教導嗎? 比丘答:是的。佛陀也認可

 

-接著佛陀逐個五蘊的部分問比丘,引導他們了知它們是無常的,無常故是苦。無常、苦、變異的東西是不適合説成 ‘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的。

 

-因此佛陀總結,任何種類的五蘊,應該以正確的智慧看他們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的。

 

-這樣看的聖弟子便會對五蘊厭離(注釋書:頂點的觀智)--> 離染(到達聖道)-->解脫(到達聖果)-->有‘這是解脫‘的智慧(省察,知道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

 

-這樣的阿羅漢有以下稱號

1.     障礙已除去:無明被捨斷

2.     溝已填滿:再生被捨斷

3.     柱已拔起:渴愛已被捨斷

4.     無門閂:五下分結已被捨斷

5.     是聖者旗已落下、負擔已卸下、已分離的:我是之慢已被捨斷

 

-所有大威力的天神也不能找到阿羅漢的識依止在哪裏。

(注釋書解釋,因爲

1.在究竟意義上並沒有衆生

2.觀智心、道心、果心等的所緣,即涅槃,不能被凡夫所了知

3.無餘涅槃後不再出生,如何找到新的結生識呢?)

 

-有些人會誹謗佛陀安立斷滅論:衆生的斷滅、消失。但佛陀說,他只是安立苦與苦的滅而已。(有些人會認爲有個實在的‘我‘消失,其實所謂的衆生只是不斷生滅的名色而已)

 

-有些人或許會對佛陀辱駡、傷害,但佛陀沒有不滿和憤怒;另一些人會尊敬佛陀,佛陀也不會得意。因爲佛陀知道他們只是在對待五蘊,而非‘我‘。 他也告誡比丘要這樣去想

 

-佛陀叫比丘們要捨斷不是他們的東西,是什麽呢?五蘊(不是自殺的意思,而是要對它們去除貪執)。

 

-佛陀問:就如在這個祇樹林中,假如有人拿走草木等,比丘們會認爲自己被人拿走嗎? 比丘答:不,因爲它們不是‘我‘或’我的‘ 。佛陀因此繼續引導他們要捨斷對五蘊的貪愛

 

-佛陀說,法已經被自己詳細解釋了,造就了不少人:

1.     阿羅漢

2.     三果聖者

3.     二果聖者

4.     初果聖者

5.     隨法行者:

a.     必至涅槃

b.    義注:取得入流道的人

c.     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慧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見成就’

6.     隨信行者:

a.     必至涅槃

b.    義注:取得入流道的人

c.     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信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信解脫‘

7.     對佛陀有一定程度的信心、情愛的人會投生到天界

a.     義注:修行觀禪、而還未取得任何出世間成就的人。他們因爲修行觀禪而確立對佛陀的情愛和信心

 

 

MN23 Vammikasuttaṃ蟻丘經 摘要

 

-有一次,一位身光明亮、容色絕佳的天神來到見鳩摩羅迦葉尊者。注釋書說他曾在迦葉佛時代是尊者的同修,而且是位三果聖者。後來尊者也因爲這經文的内容而禪修成爲阿羅漢

 

-天神説了一輪譬如,是關於一個夜裡冒煙,白天著火燃燒的蟻穴。一個婆羅門於是叫善慧者用刀把它挖開,遇見了以下不同的奇怪事物。

 

-後來天神叫鳩摩羅迦葉尊者去問佛陀,因爲他不見全世界除了佛陀、佛弟子、聽過的人能夠解答得讓人滿意。説完就消失了

 

-佛陀於是解釋各個譬如所代表的事物

1.     蟻丘:四大之身

2.     夜裡冒煙:在夜裡隨尋思、隨伺察(應指做夢或一般所思所想)關於白天的業(所作所爲)

3.     白天著火燃燒:夜裡隨尋思、隨伺察後,在白天以身、語、意從事的業

4.     婆羅門:佛陀

5.     善慧者:有學比丘

6.     :聖慧

7.     挖開:發起活力

8. 遇見橫木:無明(注釋書:在門前的橫木阻礙別人開門,無明也阻礙別人證得涅槃)--要捨斷它

9.     遇見(因憤怒而)腹脹的青蛙:憤怒憂患--要捨斷它

10.  遇見分岔路:疑惑--要捨斷它

11.  遇見牛奶過濾器:五蓋--要捨斷它

12.  遇見龜:五取蘊(注釋書:因爲龜有頭和四肢,像五蘊)--要捨斷它

13.  遇見肉刀和切肉版:五欲(注釋書:衆生在事欲[即感官欲樂所緣]的肉版上被感官享樂之欲所切)--要捨斷它

14.  遇見肉片:歡喜與貪--要捨斷它

15.  遇見龍:煩惱已盡的比丘—留下它,不要冒犯,要對它作尊敬

 

 

MN24 Rathavinītasuttaṃ接力車經 摘要

 

-有一次,有許多比丘在雨季過後來找佛陀。佛陀便問,在他們出生地中有誰被這樣尊敬:

1.     自己少欲,也和其他比丘作少欲論

2.     自己是知足者,也和其他比丘作知足

3.     自己是獨居者,也和其他比丘作獨居

4.     自己是不交際者,也和其他比丘作不交際

5.     自己活力已發動,也和其他比丘作活力已發動

6.     自己戒具足,也和其他比丘作戒具足

7.     自己是定具足者,也和其他比丘作定具足

8.     自己是慧具足,也和其他比丘作慧具足

9.     自己是解脫具足者,也和其他比丘作解脫具足

10.  自己是解脫智見具足者,也和其他比丘作解脫智見具足

11.  他是同梵行者的教誡者、指導者、開示者、勸發者、鼓勵者、令人喜悅者

 

-於是比丘們都推舉一位叫滿慈子的尊者。當時舍利佛尊者聽到這段對話,於是從此便渴望和滿慈子尊者見面。

 

-後來,滿慈子尊者聽説佛陀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真的來見佛陀了。從佛陀那裏聽完法之後去盲者的樹林獨坐。舍利佛被一位比丘通知後便拿著坐墊,緊緊跟著滿慈子尊者。

 

-雙方在林中獨坐後,舍利佛尊者便去問他以下的事項

1.     是在佛陀那裏行梵行嗎? 答:是的

2.     爲了戒清净而在佛陀那裏行梵行嗎?答:不是

3.     爲了心清净(注釋:各種禪定)嗎?答:不是

4.     爲了見清淨(注釋:名色分別智)嗎?答:不是

5.     爲了度疑清淨(注釋:緣攝受智嗎?答:不是

6.     爲了道非道智見清淨(注釋:觸知智稚弱生滅智嗎?答:不是

7.     爲了道跡智見清淨(注釋:強生滅智、壞滅智、 怖畏智、 過患智、厭智、欲解脫智、 審察智、捨智、隨順智 [種姓智—這個不歸入任何清净])嗎?答:不是

8.     爲了智見清淨(注釋:道智果智察智)嗎?答:不是

 

-舍利佛尊者繼續問既然滿慈子尊者連番否認上面的問題,那麽他是爲了什麽而在佛陀那裏行梵行?答:無取著的般涅槃。

 

-舍利佛尊者問:那麽這七清净、七清净之外是無取著的般涅槃?答:不  (注釋:因爲連道智果智察智等也是條件組合的)

 

-舍利佛尊者問爲什麽他會這樣答。滿慈子尊者答:因爲如果他說是,就等同於佛陀把--存在於有取著之人/條件組合的七清净,安立為無取著的般涅槃。假如說在七清净之外是無取著的般涅槃的話,便等同於凡夫都般涅槃了

 

-接著滿慈子尊者就舉了一個譬如:猶如住在舍衛城的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爲了處理在娑雞多城發生的急事,在這兩地之間叫人準備了七輛車子接力。最終以第七輛車子到達娑雞多城的內宮門。

 

-同樣地,戒清淨---是為了-->心清淨-->見清淨à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道跡智見清淨-->智見清淨-->無執取般涅槃。他是為了無執取般涅槃在世尊處梵行被生活

 

-之後,他們互相交換姓名、互相讚美

 

 

MN25 Nivāpasuttaṃ餌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對比丘說,獵人對鹿群下餌時會想讓它們好,而是希望鹿群會(因貪愛)而迷醉地吃-->醉慢-->疏忽大意-->讓自己爲所欲爲

 

-獵人和這樣做後,第一群鹿子真的如獵人之願那樣做,不能逃脫獵人神通威力。

 

-第二批鹿群見到第一群鹿子的困境後聚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避開那些餌食,去林野那裏住下來。然而到了夏天最後一個月,水和草都耗盡,它們身體消瘦、沒有氣力,最後不得不回去食餌,像第一批鹿子那樣。

 

-第三批鹿群見到第一、二群鹿子的困境後聚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依止那獵人布下的餌做棲息處,但不(因貪愛)而迷醉地吃,也不入侵那些餌(不留下綫索)。他們這樣做後獵人果然找不到他們的栖息處,於是獵人和獵人的隨眾以網圍繞這些餌所在的地方。如此做後便發現了鹿群的住處

 

-第四批鹿群見到第一、二、三群鹿子的困境後聚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在獵人去不到的地方作栖息處,同時不(因貪愛)而迷醉地吃,也不入侵那些餌(不留下綫索)。獵人們像對第三批鹿兒那樣做,但仍然找不到他,於是決定不理睬他們—因爲假如驚擾第四群鹿後他們將會驚擾其他鹿兒,最後全部離開。

 

-佛陀接著説明不同事物的譬如

1.     :五欲

2.     獵人:魔

3.     獵人的隨眾:魔眾

4.     鹿群:沙門、婆羅門(修行人)

5.     第一群鹿:迷醉於世俗食物的修行人

6.     第二群鹿:有見第一批修行人的過患後,進入森林吃粗陋的食物。但到食物不足時身體消瘦、力氣、精力、原本住森林的決心褪去,重蹈第一批修行人覆轍

7.     第三群鹿:他們克服第二批修行人的過失,卻抱持以下的邪見

a.     『世界是常恆的』--把修遍禪的遍相當成是我

b.    『世界是非常恆的』

c.     『世界是有邊的』

d.    『世界是無邊的』

e.     『命即是身體』

f.      『命是一身體是另一』

g.    『死後如來存在』

h.     『死後如來不存在』

i.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

j.      『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8.     第四群鹿:克服第三批修行人的過失,修習八定讓魔與魔的隨眾沒路可到。之後進入滅盡定後發展觀,成爲阿羅漢-->令魔盲掉

 

 

 

MN26 Pāsarāsisuttaṃ陷阱堆經 摘要

 

-一班比丘已經許久沒有聽過佛陀說法了,於是請求阿難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聞法。阿難尊者便請他們去勒麼葛婆羅門的草庵

 

-後來世尊與尊者阿難一起去東門屋洗澡,過後阿難尊者成功請到佛陀到勒麼葛婆羅門的草庵。

 

-佛陀等那些比丘們談論完畢後故意咳嗽並敲擊門閂。坐下後問他們在談論什麽。答:關於佛陀的事情。

 

- 佛陀告誡他們對出家人來說,當集會時只應做兩件事

1.       法的談論

2.       聖沈默狀態

 

-佛陀說,有這二種遍求:聖遍求與非聖遍求。

 

-非聖遍求:某人是生、老、病、死、愁、雜染法,同時遍求生、老、病、死、愁、雜染法

1.       他自己本身是生、老、病、死、愁、雜染法 (本身有這些過患)

2.       執著妻、子、奴婢、牲畜、金銀等是生、老、病、死、愁、雜染法 (會帶來他們)

 

 

-聖遍求:知道自己本身是生、老、病、死、愁、雜染法,看到這些的過患後,遍求無上安穩的涅槃

 

------

【談往事】

 

-佛陀提到他以前還是菩薩時,他曾從事非聖遍求,後來經過一輪反思之後轉而聖遍求

 

-他在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跟隨阿拉勒-葛拉麼修習梵行。不久就以背誦、復述的程度掌握老師的教義。菩薩不滿足於只是這樣,於是尋求親證老師的法—無所有處定。他很有自信,認爲不只老師有五力,自己也有。因此經過一輪努力之後不久就證得無所有處定

 

-老師知道菩薩已經掌握所有自己所知道的,於是邀請菩薩和自己一起統領大衆。然而,他菩薩並不滿足,認爲此法不導向涅槃,後來離開了

 

-之後菩薩找了精通(世間最高禪那)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巫大葛-辣麼之子。同樣的劇情也上演了

 

-離開後,菩薩在摩揭陀國遊行,最後抵達優樓頻螺的謝那鎮。那裏環境合宜,適合努力。菩薩就在這裏證得涅槃。

 

-覺悟後的佛陀認爲自己所證悟的佛法非常深、難見、超越推論、逆流而上。而世間的人喜愛執取的快樂,難以知道緣起、涅槃。假如教法而別人不理解,那會很麻煩和疲勞。(注釋書說,有人會質疑爲什麽佛陀修習了那麽久的菩薩道,而竟然會不想説法?答:這是因爲當佛陀覺悟後,才知道人們的煩惱有多厚,法有多深。加上他想讓受盡當時人們尊敬的大梵天王邀請,這樣就能讓大衆了解到法是多麽的寶貴)

 

 

-大王娑婆 (應是整個初禪天或以下地位最高的天神)知道佛陀的心思後嘆息—世界毀滅了,因爲佛陀不說法。於是便去請佛陀説法

 

-佛陀經過勸請後因爲對衆生的悲憫,所以以佛眼觀看世間衆生的根器,最後決定説法。

 

-佛陀之後思索,應對誰說法好呢?

1.       無所有處定老師 -阿拉勒-葛拉麼:因爲他有智慧、少塵垢、很快就能證悟。但天神卻匯報說他已死七天了,佛陀自己也生起這樣的領悟

2.       非想非非想處定老師--巫大葛-辣麼之子:有如阿拉勒-葛拉麼的特質,但也是昨晚已死去了

3.       五比丘

 

-佛陀以天眼知道五比丘在波羅奈鹿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後,便慢慢從優樓頻螺走去波羅奈。

 

-途中遇到邪命派外道巫玻葛,他見到佛陀諸根明淨,膚色清淨,便問佛陀他是跟哪位老師學習的?

 

-佛陀說,他已經征服一切、知道一切、因為滅盡渴愛而不沾染一切、證得涅槃。沒有他的老師,沒有人和他等同。他將要轉動法倫

 

-巫玻葛認爲假如真的是這樣,佛陀就是無邊的勝利者。 佛陀確認,因爲自己滅盡煩惱、征服惡不善法

 

-巫玻葛沒有認同,搖搖頭就走了。 (據注釋書説,他後來娶了獵人之女,婚姻卻不愉快,回到僧團那裏出家。出家後他證得三果,並在無煩天證悟阿羅漢果)

 

-信奉苦行的五比丘在遠處見到佛陀之後互相商議不要歡迎、向佛陀聞訊。但應設立座位,佛陀想坐就坐。但當佛陀來到,他們卻違反了自己的約定,對佛陀表示尊敬。雖然如此,他們叫佛陀道友。

 

-佛陀叫他們不要這樣叫他,佛陀是阿羅漢、圓滿覺悟者。他已經證得不死,會教導法。假如他們正確實行之後就能親證它。

 

-然而,五比丘卻說,以佛陀之前那種劇烈程度的苦行尚且不能證悟,何況現在奢華而不努力呢?佛陀重複上面的内容。

- 如此劇情上演了兩次,到第三次時,佛陀反問:你們記得我之前有這樣説過嗎? 答:不。 佛陀成功説服他們

 

-佛陀於是開始教導他們。有時兩位、有時三位,其餘的比丘就負責出去托鉢給包括自己一共六個人帶來食物。不久五比丘都證悟阿羅漢果了

 

 

-----

-佛陀提到,有五欲。假如比丘在這裏執迷,不見過患、沒有出離的智慧地享用五欲的話,就已經遭遇不幸、被魔王爲所欲爲了。就如鹿兒陷入陷阱那樣。相反,則不會遭遇不幸

 

-佛陀繼續說,透過進入八定,魔王就看不見他們。進入滅盡定之後以智慧考察,成爲阿羅漢後,這就讓魔王盲了。他可以很有自信地行動,因爲他不在魔王的領域之内

 

 

 

MN27 Cūḷahatthipadopamasuttaṃ象足跡譬喻小經 摘要

 

-有一次,若奴索尼婆羅門坐著馬車看見遊行者必羅低葛,便問他從哪裏來—原來從佛陀那裏來。

 

-若奴索尼婆羅門問必羅低葛關於佛陀的聰明智慧,後者不斷稱讚佛陀,說自己不會知道佛陀的智慧,因爲像佛陀那樣的人才會知道佛陀的智慧。

 

-若奴索尼婆羅門便好奇爲什麽他會有這樣的淨信心。必羅低葛便說就如熟練的捕龍象師在林中看見大象的足跡,就會下結論道它是頭大龍象。

 

-同樣地,他看到四個理由而說佛陀是圓滿覺悟者,法被佛陀善說,佛陀的弟子僧衆是善行道者

1.       一些聰明、熟悉其他學説的刹帝利籌劃問題想要論破佛陀,但見到佛陀後佛陀以法說讓他們歡喜、教導他們,如此他們反而成爲佛陀的弟子

2.       …婆羅門..

3.       …屋主…

4.       …沙門…

 

-若奴索尼婆羅門聽後便從馬車落下來,尊敬地合掌,禮敬佛陀三次。自此便渴望見到佛陀和他共語

----

-之後,若奴索尼婆羅門去見佛陀。告訴佛陀有關他和必羅低葛的對話。佛陀便評論說,必羅低葛有關象足的譬如還不是完整的。於是就開展了以下的譬喻

 

-熟練的捕龍象師假如見到以下這些,不會下結論道‘這確實是頭大龍象啊!’ –因爲有名叫高母象,他們也有如此的特徵

1.     大的象足跡

2.     高處有牙齒的撕裂痕

 

-唯有真的看見了一頭龍象,才能下結論

 

-同樣地,一個人聽聞佛陀出世,於是在佛陀坐下出家。他具備戒、各種禪那、各種神通慧。直到最後成爲阿羅漢,滅除一切煩惱,而說佛陀是圓滿覺悟者,法被佛陀善說,佛陀的弟子僧衆是善行道者—這樣來到結論才恰當。

 

-聽完後若奴索尼婆羅門對佛陀一番讚美,成爲佛陀的在家男居士

 

 

 

MN28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ṃ象足跡譬喻大經 摘要

 

-有一次舍利佛尊者對比丘們說,就如任何生物的足跡都包含到大象的脚印之中,同樣地任何善法都包含在四聖諦中。(注釋書提到,有人會質疑,苦聖諦存在善、不善、無記;苦集聖諦只存在不善;苦滅聖諦存在無記法;道聖諦存在善法—那麽爲什麽說全部四聖諦呢?因爲善的部分[1.5個諦]確實包含在内)

 

-舍利佛尊者接著介紹苦聖諦-->五取蘊-->色取蘊(四大與四大之所造色)-->四大

 

【地】

-接著介紹自身内的地界。並說應該以正確的智慧來看--這不是我的(離貪愛),我不是這個(離慢),這不是我的自我(離邪見)-->厭離、離染。

 

-有時外部水界洶湧,將會摧毀地界。那麽大的地界都是無常的,何況這個被渴愛執著、只存在一會兒的身體呢?『我(邪見)』、『我的(貪愛)』、『我是(慢)』是不會存在的。

 

-假如他被人辱駡,他會知道。因爲耳觸而生的苦受是有條件的,緣於觸。 因此以下的都是無常的

1.    

2.    

3.    

4.    

5.    

-以地界為條件,他的心因而躍入、得到確信(於這些法)

 

-假如他被攻擊,他要想,這個身體就是有這個被武器接觸的特質啊!

 

-他要憶起佛陀在 ‘蛇喻經’ (MN22)那裏說的道理:就算有人把我們的肢體一個一個地切開,假如心被染污,也不是佛陀的教導。

 

-他寧願要讓武器接觸身體,也要發起精力、現起念、讓(名)身輕安、心一境地得定

 

-當一位比丘這樣回憶佛、法(蛇喻經的教導)、僧(蛇喻經描述的那位比丘德性)時,他所依止的(觀禪的平靜/阿羅漢面對六塵的平靜)不確立,他應該感到畏懼,就如媳婦見到家翁那樣--因爲這是他的損失。反之,則應感到欣慰,因爲他(在修行上)做了許多

 

 

【水】

 

-接著介紹自身内的水界。…同上…

 

-有時外部水界洶湧,冲走國土。但有時卻發生乾旱。…同上…

 

…同上面的闡述…

 

【火】

-接著介紹自身内的火界。…同上…

 

-有時外部火界洶湧,燒掉國土。但有時卻要人們以雞毛等生火。…同上…

 

 

…同上面的闡述…

 

【風】

-接著介紹自身内的風界。…同上…

 

-有時外部風界洶湧,吹掉國土。但在夏季最後一個月時卻要用扇子求風,連茅草也不被吹動。…同上…

 

 

…同上面的闡述…

 

----

-舍利佛尊者繼續說,緣於各種建築材料圍繞虛空而有‘屋子’的名稱,我們的色(身)也是這樣。

-識的出現以下的東西缺一不可

1.     六根不被破壞

2.     外部的六塵來到領域

3.     對應的注意

-如是各種蘊包含在這個五取蘊之中。 一個人知道五蘊就是這樣聚合的。

 

-佛陀說:「凡見緣起者則見法;凡見法者則見緣起」。而這些五取蘊即是緣所生的

 

-對五取蘊的貪愛是苦集、對五取蘊貪愛的調伏是苦滅。

 

-這樣知道的比丘(在修行上)做了許多

 

 

MN29 Mahāsāropamasuttaṃ 心材譬喻大經 摘要

 

-有一次,在提婆達多走後,佛陀傳召比丘們說關於他的事。

 

-有一些人,他出家是因爲看到自己陷入生老病死、負面情緒、苦之中,想要終結整個苦堆。

1.       但是當他獲得名聞利養,就滿足、自贊毀他。他因爲名聞利養而陶醉-->疏忽大意-->在苦當中。佛陀形容他雖然想得到樹木的芯材,卻只拿到(梵行的)枝葉

2.       避開上面的過失後…持戒、有善法…只拿到(梵行的)外皮

3.       避開上面的過失後…得定者、心一境者…只拿到(梵行的)內皮

4.       避開上面的過失後…得到智見(獲得神通)…只拿到(梵行的)膚材

5.       避開上面的過失後得到道果涅槃,而且不可能衰退。這就真的是得到芯材,梵行的核心

 

 

MN30 Cūḷasāropamasuttaṃ心材譬喻小經 摘要

 

-有一次,賓額勒苟車婆羅門去見佛陀,並問六師外道是否真的如自己所宣佈那樣證知?

 

-佛陀阻止了他的問題,並直接教導他法。

 

-一個大樹有五個部分:心材、膚材、內皮、外皮、枝葉。

 

-有些人想得到心材,最後拿取以下的東西認爲是芯材

1.     枝葉:比喻一個出家想滅苦的人,獲得名聞利養,就滿足不再為其他更高的修行成就而努力、並自贊毀他。他因爲名聞利養而陶醉-->疏忽大意-->在苦當中

2.     外皮:避開上面的過失後繼續努力,成爲持戒、有善法者。之後就滿足不再為其他更高的修行成就而努力、並自贊毀他。他因爲持戒、有善法而陶醉-->疏忽大意-->在苦當中

3.     內皮:避開上面的過失後繼續努力,成爲得定者、心一境者…

4.     膚材:避開上面的過失後繼續努力,成爲得到智見(獲得神通)者…

5.     心材:避開上面的過失後繼續努力,成爲得到八定者。之後更加進入滅盡定,繼而修觀,成爲阿羅漢

 

-説完賓額勒苟車婆羅門大爲感動,成爲佛陀的在家男居士

 

MN31 Cūḷagosiṅgasuttaṃ牛角小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從獨坐出來後去牛角沙羅樹林園見三位尊者:阿那律、難提、金毘羅

 

-當時守園人阻止了佛陀,叫佛陀不要打擾三位尊者。阿那律尊者聽到後便制止守林人,並通知另外兩位尊者。

 

-佛陀在問候了他們的生活後便問阿那律尊者是否和睦地對待對方。尊者答是。

 

-佛陀接著問他們是怎樣做的?尊者答,

1.       他會覺得和這樣的同修一起是他的得益

2.       他對兩位同修無論公開與私下都現起慈身口意三業

3.       把自己的心放在一邊,順從其他尊者

 

-難提、金毘羅尊者也都給了同樣的答復

 

-佛陀於是問,他們有否不疏忽大意、熱心、自我努力?是以什麽方式的?阿那律尊者答

1.     他們第一位托鉢回來之後設置座位,供給剩餘食物、準備水

2.     如果有剩餘的食物,最後一位回來的同修如果想食就食,不食就丟棄

3.     最後一位回來的同修收拾座位和其他的東西、打掃食堂

4.     假如看到水甕空缺,他會填補,假如辦不成,就會招手叫同伴來幫忙—而不打破禁語

5.     每五天整夜共坐法談

 

-佛陀讚賞他們,並問他有沒有證得聖者的過人智見。阿那律尊者答,他們取得九次第定,並以智慧滅盡煩惱

 

-佛陀讚賞他們,並以法談讓他們歡喜。

 

-後來難提、金毘羅尊者問阿那律尊者是怎樣知道他們有這些成就的?他們從來沒有告訴過他。阿那律尊者說,他是以他心通知道的。

 

-這時長敵對夜叉(出現過在DN32) 去見佛陀,說跋耆人得益,因爲佛陀和三位尊者都在這裏。

 

-聽到長敵對夜叉的聲音後,整個地居天以至梵天界都轟動附和。

 

-佛陀也認可了,並說,任何衆生有淨信心地回憶這三位善男子,都會有長久的利益。三位尊者確實悲憫衆人,是爲了天神與人類的需要而行啊!

 

 

 

 

MN32 Mahāgosiṅgasuttaṃ牛角大經 摘要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在傍晚時從獨坐出來去見大迦葉尊者,和他一起從舍利弗尊者那裏聞法。

 

-後來離婆多與阿難尊者也加入了

 

-舍利佛尊者見到他們後,便開始問每個人:怎樣的比丘能輝耀沙羅樹林園呢?

 

-阿難尊者答:一個比丘

1.       多聞法義

2.       憶持法義

3.       纍積所聽聞的法

4.       以語背誦、以心考察、以(正)見穿透這樣的法義;

5.       然後以圓滿、連貫的文句向四眾說法,使他們根除不善的潛在趨

 

-離婆多尊者答:一個比丘樂於獨坐、在空屋修習止觀

 

-阿那律尊者答:一個比丘以清淨、超越常人的天眼觀察千世界

 

-大迦葉尊者答:一個比丘

1.     自己是住林野者,並且是對住林野狀態稱讚者

2.     自己是常乞食者,並且是對常乞食狀態稱讚者

3.     自己是穿糞掃衣者,並且是對穿糞掃衣狀態稱讚者

4.     自己是三衣者,並且是對三衣狀態稱讚者

5.     自己是少欲者,並且是對少欲稱讚者

6.     自己是知足者,並且是對知足稱讚者

7.     自己是獨住者,並且是對獨住稱讚者

8.     自己是離群眾者,並且是對離群眾稱讚者

9.     自己是活力已被發動者,並且是對活力激發稱讚者

10.  自己是戒具足者,並且是對戒具足稱讚者

11.  自己是定具足者,並且是對定具足稱讚者

12.  自己是慧具足者,並且是對慧具足稱讚者

13.  自己是解脫具足者,並且是對解脫具足稱讚者

14.  自己是解脫智見具足者,並且是對解脫智見具足稱讚者

-大目犍連尊者答:兩個比丘談論阿毘達磨答問不中斷,而且是如法的

 

-舍利弗尊者答:比丘自在地轉起心,比丘不被心自在地轉起。可以隨意進入他希望的禪那

 

-他們每個人都説完自己的見解後,舍利弗尊者便提議找佛陀,並記下佛陀所說的。

 

-當佛陀聽完每個人的答案之後也都讚美他們,因爲他們每個人都有這些特質。但佛陀也提出自己的見解:一個比丘用餐後來禪修,並想『只要我的心沒不執取後從諸煩惱被解脫,我將不打破這盤腿(姿勢)!』這樣的比丘能輝耀沙羅樹林園。

 

 

MN33 Mahāgopālakasuttaṃ牧牛者大經摘要

 

-佛陀說,具備十一支的牧牛者不能守護牛群

1.       牧牛者不是色的知者、

2.       不是特相的善巧者、

3.       不是蠅卵的去除者、

4.       不是傷口的包紮者、

5.       不是作煙熏者、(注釋:雨季時有許多蚊子。假如不作烟熏蚊子等會不斷叮他們)

6.       不知渡水處、(注釋:那些不平的渡水處有許多石頭會讓牛隻受傷。太深的話又可能有鰐魚)

7.       不知已經喝了水沒有的、(注釋:不知道哪一隻牛已經喝了水,哪一隻沒有。不知道應該給隻去飲水)

8.       不知路徑

9.       不是牧場的善巧者、(注釋:那個牧場已經去了,但是依然帶領牛隻去,令到草都吃光了)

10.   是不留殘餘的擠牛乳者、

11.   不是那些應該被尊敬供養的公牛、牛父、領導牛群的特別尊敬者

 

同樣的,比丘們!具備十一法的比丘不能在這法、律中來到成長

1.       比丘不是色的知者

a.       任何色是四大及四大之所造

2.       不是特相的善巧者

a.       愚者有行為的特相[身口意行惡],賢智者有行為的特

3.       不是蠅卵的去除者

a.       不去除三不善尋

4.       不是傷口的包紮者

a.       不守護六根

5.       不是作煙熏者

a.       自己所學得的法不教導別人

6.       不知渡水處

a.       不經常去請教那些多聞佛法的人有關法的意思

7.       不知已經喝了水沒有的

a.       聼法後沒有取得義、法的宗教情操、沒有喜悅

8.       不知路徑

a.       不如實知道八支聖

9.       不是牧場的善巧者

a.       不如實知道四念住

10.   是不留殘餘的擠牛乳者

a.       不知適量地領受四資具

11.   不是那些應該被尊敬供養的有經驗且已長久出家之上座比丘、僧團父、僧團領導者的特別尊敬者

a.       不以慈身口意的業來對待他們


 

 

MN34 Cūḷagopālakasuttaṃ牧牛者小經 摘要

 

 

-佛陀對比丘們說,從前在摩揭陀國有個沒有智慧的牧牛者。他在雨季最後一個月的秋天時不觀察兩岸,然後帶牛從不是淺灘、渡場 來渡去北岸的善毘提訶。於是便出事了。

 

-同樣地,佛陀其實是比喻一些對這世間(注釋書:蘊、處、界)、對其他世間、對魔之領域(注釋書:三界)、對非魔之領域(注釋書:九出世間法)、對死之領域(注釋書:三界)、對不死之領域(注釋書:九出世間法)是不善巧的修行人。凡去相信、想聽聞他們的人將會為自己帶來長久的不利與苦。

 

…之後佛陀便說一個有智慧的牧牛人和善巧的修行人…

 

-佛陀之後以不同牛過河來形容不同的人

1.     公牛、領導的牛 到達彼岸:阿羅漢

2.     大力、已受訓的牛群到達彼岸:三果聖者

3.     斷奶的小牛到達彼岸:二果聖者

4.     消瘦無力的牛到達彼岸:初果聖者

5.     剛出生幼小的子牛依著母牛叫聲,漂浮著到達彼岸:隨法行(爲了證悟初果、慧根利的行者)、隨信行(爲了證悟初果、信根利的行者)

 

-佛陀說,他對這世間(蘊、處、界)、對其他世間、對魔之領域(三界)、對非魔之領域(九出世間法)、對死之領域(三界)、對不死之領域(九出世間法)是善巧者。那些想聼、相信佛陀的人將會有長久的利益和安樂。

 

-接著佛陀說,他已打開涅槃之門,依次就能取證涅槃。請比丘大大地欣悅吧!

 

 

 

 

 

 

 

 

MN35 Cūḷasaccakasuttaṃ 薩遮迦小經 摘要

 

-有一次,一個聰明、被公認為有德行的辯論家--尼乾陀的兒子薩遮迦在大衆中說:他不見任何出家人、領導者,就算是圓滿覺悟者,假如與他辯論而不會發抖、腋下流汗的。就算是無意識的柱子和他辯論也會是這樣,何況是人?

 

-當時,阿說示尊者經過薩遮迦的地方。薩遮迦便問他佛陀是怎樣教導弟子的?阿說示尊者便回答,佛陀教導五蘊、一切法都是無常、無我的。 説完後薩遮迦便說他聽到難聽的東西,希望能和佛陀見面,然後讓他離開邪見

 

-之後薩遮迦便去見那些離車族人,發豪言說,假如佛陀真的像阿說示尊者那樣理論的話,便會把佛陀玩得團團轉。

 

-當時離車族人有些覺得薩遮迦會贏,有些覺得佛陀會贏。

 

-薩遮迦和一大群離車族人去到大林後去見佛陀。一輪寒暄之後便希望詢問佛陀問題。佛陀同意

 

-他問佛陀是怎樣教弟子的?佛陀便真的如阿說示尊者那樣說。

 

-薩遮迦於是給了佛陀一個譬如。就如任何草木都依止土地後生長、需要力量做的工作都是依止土地而作的,同樣地,五蘊性的(執取『五蘊是我』後住立)個人住立於五蘊,產生福與罪業。

 

-佛陀便質問道:那你豈不是說五蘊是我的自我(屬於邪見)?

 

-薩遮迦便確認了,並說大衆都這樣說的。佛陀叫他不要和大衆扯上關係,叫他自己論説。薩遮迦再次確認他的主張。

 

-佛陀於是便反問薩遮迦。王帝能夠在自己的領土上行使權力,殺掉自己想殺、沒收財物自己想沒收的、驅逐自己想驅逐的嗎?答:是能夠的

 

-佛陀問:那麽當他說色是我的自我時,他能夠行使權力,希望色是這樣、不要這樣嗎? 。這時薩遮迦沉默了。

 

- 這樣的情形再重複了一次。佛陀便對他說,現在不是沉默的時候,因爲任何人被佛陀詢問有理由的問題但三次都不會答的話,他的頭便會在原地裂成七片。這時金剛手夜叉(注釋書說是沙迦天帝,但筆者存疑)拿起燃燒的金剛杵站在薩遮迦上方,想,假如佛陀問到第三次他也不答,自己就把他的頭打裂成七塊。佛陀和薩遮迦都見到這個夜叉

 

-這時薩遮迦怕了,去佛陀那裏尋求庇護,請求佛陀再問他,他會回答。

 

-於是佛陀便繼續問他上面那個問題,而他說不。 佛陀便指出他前後矛盾。接著論述其他四蘊。

 

 

-經過這輪問答之後,佛陀繼續引導他了知五蘊分別是無常、無常故是苦、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不適合認爲它們『這是我的(貪愛),我是這個(慢),這是我的自我(邪見)。』

 

-佛陀問,執著苦,認爲苦為『這是我的(貪愛),我是這個(慢),這是我的自我(邪見)。』的人,能夠遍知(貪嗔癡的滅盡)自身的苦、滅盡苦嗎?答:不

 

-接著佛陀便說他確實執著苦了。

 

-佛陀說,就像人們想從芭蕉樹那裏找到心材,卻發現那是空的。同樣地他的理論在佛陀追問底下也是空洞的。而且他之前說的豪言卻自己吃了—他前額的汗濕透上衣後滴到地面,而佛陀身上卻沒有汗。薩遮迦因此很羞愧

 

-這時離車人的兒子督姆卡看見後,便對佛陀説出譬如:就如一隻螃蟹被人打斷所有手脚後不能入以前跳入蓮花池,同樣地薩遮迦的歪論都被佛陀擊破了

 

-薩遮迦這時叫他不要吵,他們是在和佛陀交談,二不是對他。

 

-接著薩遮迦問佛陀,什麽弟子實踐佛陀的教誡、已經沒有疑惑,不再依賴其他人呢?佛陀便回答:他這樣的弟子對所有的五蘊都以正慧如實看待--『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接著薩遮迦問阿羅漢是怎樣的?佛陀也回答上面的答案,但說他們這樣看後不執取後成為解脫者

 

-佛陀說,阿羅漢有三種無上

1.     見無上:阿羅漢道的正見

2.     道跡無上:剩餘的道支

3.     解脫無上:阿羅漢果

 

-這樣的阿羅漢會尊敬佛陀:已經具備以下特質的佛陀,教導別人爲了以下的法

1.     覺悟

2.     調御

3.    

4.     度脫

5.     般涅槃

 

-薩遮迦說,他們真的是大膽啊。攻擊以下的可能是安全的,但攻擊佛陀不可能使安全的

1.     發情的象

2.     已燃燒的火團

3.     猛毒的蛇

 

-於是邀請佛陀來應供。他召喚那些離車族人爲他準備食物供養僧團。

 

-隔天,在供養後,薩遮迦便對佛陀說,希望佈施的人都有快樂。

 

-佛陀便説,有(像薩遮迦)那樣未離貪嗔癡的受施者,也有像佛陀那樣離貪嗔癡的受施者—那是屬於薩遮迦的。 (意思是,離車族人實際是佈施給薩遮迦,而薩遮迦則是佈施給佛陀。後者功德大於前者)

 

 

MN36 Mahāsaccakasuttaṃ薩遮迦大經 摘要

 

-有一次,辯論家尼乾陀的兒子薩遮迦來到大林重閣講堂。阿難尊者離遠看到他,便請佛陀爲了他的利益稍留片刻(如此薩遮迦便可以聽聞佛法),因爲他要來誹謗三寶。

 

(據注釋書説薩遮迦經過上次[MN34]辯論被擊敗後,準備了另一個問題[最後關於睡眠的問題]來問佛陀。因爲害怕當衆丟臉,所以獨自來找佛陀)

 

-薩遮迦說,有些出家人致力修習身而非心,當他們接觸身體的苦受時,他便發瘋、散亂。他的心被身所影響

 

-薩遮迦說,有些出家人致力修習心而非身,當他們接觸心的苦受時,他的腿麻痺,心臟裂開,熱血從口中湧出,因而發瘋、散亂。他的身被心影響。

 

-然後,薩遮迦說,他見到佛弟子確實只修習心而非身。

 

-佛陀於是反問薩遮迦,他聽説的身修習是怎麽樣的?答:各種苦行

 

-佛陀於是反問,他們單單只靠那些節食的苦行來生存嗎? 答:不,他們有時會吃好的食物來補充。

 

-佛陀便説,他們這些是捨斷後又積聚,身體也是減損和積聚(不是在修身)。於是問薩遮迦修心是怎樣的?薩遮迦卻不能回答

 

-佛陀評論道,薩遮迦提到的身修習並不是聖者的法、律中的身修習。

 

-一般人當接觸樂受時貪著它,心被樂受佔據—這被稱爲身未被修習(注釋書:未修觀)。

-一般人當樂受滅去苦受生起時,悲傷、哭鬧、迷亂,心被苦受佔據--—這被稱爲心未被修習(注釋書:未修止)。反之則是是身已修習與心已修習。

1.     義注:內觀是樂的對敵苦的鄰近者、。定是苦的對敵、樂的鄰近者。怎麼說?坐修內觀時,隨著時間過去,〔身體〕各處像有火生起一樣,汗從腋下滲出,好像熱氣從頭冒出,所以心受惱害、煩惱、掙扎。如此,內觀是樂的對敵、苦的鄰近者。再者,當身苦或心苦生起時,就入定而鎮伏苦的人而言,在定中時,苦遠離,樂到來。如是,定是苦的對敵、樂的鄰近者。

 

 

-聽後薩遮迦確信佛陀身已修習與心已修習。佛陀說雖然他的言語具攻擊性,但他認可薩遮迦的話。

-佛陀說,自從他出家後,苦樂已經不可能持續佔據他的心。

-----

 

-他在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跟隨阿拉勒-葛拉麼修習梵行。不久就以背誦、復述的程度掌握老師的教義。菩薩不滿足於只是這樣,於是尋求親證老師的法—無所有處定。他很有自信,認爲不只老師有五力,自己也有。因此經過一輪努力之後不久就證得無所有處定

 

-老師知道菩薩已經掌握所有自己所知道的,於是邀請菩薩和自己一起統領大衆。然而,他菩薩並不滿足,認爲此法不導向涅槃,後來離開了

 

-之後菩薩找了精通(屬於世間最高禪那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巫大葛-辣麼之子。同樣的劇情也上演了

 

-離開後,菩薩在摩揭陀國遊行,最後抵達優樓頻螺的謝那鎮。那裏環境合宜,適合努力。

 

-這時佛陀生起三個譬如

1.     被放置在水中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而不離的人

b.    放置在水中:身心不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2.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而不離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3.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的乾枯柴而能夠生火

a.     乾枯柴:離染欲於事欲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能生火:被劇烈的苦受襲擊而可能覺悟

 

-那時,佛陀努力地修習,遇到以下苦況,但他發動精力、現起念。雖然身體因爲努力而激動、不安息,但苦受不持續佔據心。

1.     緊扣牙齒、舌抵上顎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以善心抑制不善心)時,汗從腋窩釋出

2.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風從耳孔出來的激烈聲音

3.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穿過頭

4.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頭中有激烈的頭痛。

5.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切開腹部

6.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身體裡有激烈的熱病

 

-有一些天神見到佛陀這樣後以爲佛陀死了、瀕死,有些則說佛陀沒死,阿羅漢是這樣的

 

-當時,佛陀想斷食。有天神請佛陀不要斷除所有食物,他們可以把天界的營養液注入佛陀的毛孔中讓佛陀生存。佛陀拒絕了,因爲他自稱全面禁食。於是他決定只吃一點點

 

-佛陀當時身體虛弱得有如下表現

1.     肢體的關節猶如八十歲的關節、死時的關節

2.     『我要摸腹部皮膚。』就碰到了脊椎骨;『我要摸脊椎骨。』就碰到腹部皮膚--腹部皮膚被黏到脊椎骨

3.     想大小二便時,(身體無力得)面朝下躺下

4.     當安撫身體時,身毛都因爲敗壞而掉下來

5.     佛陀那遍淨的、皎潔的(金)膚色被破壞

 

-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修行人有比這更高的苦受了。但佛陀依然不能證得屬於聖者智見的過人法。於是思索:有其他道路嗎?

 

-佛陀於是憶起在他小時候父親在農耕節工作的時候,他就在閻浮樹下盤腿(而取出入息)進入初禪。他立即知道—這就是覺悟的道路了。爲何要害怕欲、不善法之外的快樂呢?

 

-佛陀知道以這樣的身體狀況難以得到禪樂,於是便開始吃飯粥固體食物。當時熱心於修苦行的五比丘因而對佛陀產生厭惡,覺得他放棄努力、轉爲奢侈。

 

-佛陀吃了食物之後恢復力氣,獲得四禪、三明、解脫。

 

-----

 

注釋書:這時薩遮迦不耐煩了,他只是問佛陀一條問題,而佛陀卻答了那麽多,所以佛陀說以下的内容)

 

-佛陀說,有人可能會以爲,佛陀(在大衆中)説法只是爲了自己。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佛陀教導法只是爲了讓他們知道。當法談結束後,他就會再次入空定(透過觀禪而進入的、無我角度的定)

 

-薩遮迦待佛陀説完信任佛陀真的是阿羅漢。然後挑戰佛陀—爲什麽他白天睡覺?一些人說這樣是癡迷的表現

 

-佛陀於是說,凡未捨斷任何帶來污染、再生、苦的煩惱,這才被稱爲『癡昧』。而佛陀已經根絕一切煩惱。

 

-薩遮迦於是便讚美佛陀,他記得之前一再誹謗和攻擊六師外道時,他們會憤怒與不滿。但佛陀卻膚色遍淨,臉色明朗,就如阿羅漢、圓滿覺悟者那樣。

 

 

 

 

MN37 Cūḷa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ṃ渴愛的滅盡小經 摘要

 

有一次,天帝去見佛陀問:扼要地說,什麽樣的比丘是滅盡貪愛而解脫、絕對終點、永久地離依附、永久的梵行、永久完滿、人天最上呢?

 

-佛陀回答:比丘聽聞‘一切法實不值於貪著’之後證知一切法(注釋書:以無常、無我、苦的角度知遍知而證知)-->遍知一切法(注釋書:三遍知/滅盡貪嗔癡)

 

-->對所有三種感受隨觀著無常、住於隨觀著離貪(《無障解道》:見到行法的過患而離貪)、住於隨觀著滅(《無障解道》:見到行法的過患而欲止息它們)、住於隨觀著捨棄(《無障解道》:看到有爲法的過患後遍捨五蘊/煩惱/跳入涅槃)

 

-->在世間不執取任何事物-->不戰慄(渴愛/害怕)-->自證涅槃-->知道『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

 

-以上就是了。天帝聽後很歡喜,作禮後便離開。

 

-那時大目揵連尊者在不遠處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想知道天帝是否真的領會佛陀所説而隨喜,於是便以神通去到33天中。

 

-那時天帝正在一座蓮花園中享受五欲,看到大目揵連尊者後請他過來坐下。大目揵連尊者便伺機問天帝佛陀剛才因應渴愛的滅盡而解脫—説了些什麽。

 

-天帝便推搪,說自己很忙,所有所聼、理解的都很快消失了。接著轉移話題,叫大目揵連尊者參觀因爲打勝阿修羅而起建的最勝殿。尊者同意了

 

-天帝帶尊者四處游歷,大目揵連尊者也讚美這座建築物的美麗,説是天帝福報的結果。

 

-這時大目揵連尊者覺得天帝太疏忽大意了,爲了激起他的急迫感,他以腳拇指使到大殿劇烈地震動。那時天帝釋、毘沙門大王、三十三天的天神們都嘖嘖稱奇。尊者知道天帝怕了,就再問他剛才的問題,而天帝這次也答了

 

-大目揵連尊者隨喜天帝的答案之後便回到人間的東園鹿母講堂。見到佛陀之後和佛陀確認剛才聽到的

 

-而天帝的隨從也問天帝尊者是否他的老師。天帝回答:不是,是同修。其他天神便說,那是天帝的得益,有這麽大威力的同修,更何況是佛陀?

 

MN38 Mahā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ṃ渴愛的滅盡大經 摘要

 

-有一次,一個漁夫的兒子,名叫沙低的比丘生起邪見,認爲是同一個識在輪回

 

-許多比丘聽到後便來勸服他:佛陀說識是緣起的,在緣之外沒有識生成。但不能讓他捨棄邪見

 

-於是比丘便來告訴佛陀。佛陀也傳召沙低,問他是否真是這樣。在後者確認後,便問他那是什麽識呢?  後者答:那個識就是能講話、感受、經驗善惡報的識。

 

-佛陀聽後便呵斥他的見解,再次提到識是緣起的,錯誤把握佛法還要誹謗他們,為自己產生許多罪業和長久的不安。接著問比丘他是否在這個法、律上已經變熱(注釋書:有可能和條件取得道果)呢?比丘答:不

 

-於是便開始教導比丘,讓沙低知道自己的錯誤。佛陀教導,緣於六根和六塵,而六識才生起,就像緣於柴而火燃燒,才能稱爲‘柴火’。

 

-接著問比丘,他們看見『這是已生者(已生的五蘊)。』、『這是那個食的生起。』、『以那個食的滅而已生者成為滅法。』嗎? 答:是的

 

-問:他們懷疑以上時,疑惑會生起嗎?答:是的

-問:當他們以正確的智慧看見以上三樣時,疑惑會被捨斷嗎?答:是的

-問:他們對以上三樣無疑惑了嗎?答:是的

-問:他們對以上三樣以正確的智慧(以觀智)善見了嗎?答:是的

 

-佛陀於是引導他們,叫他們連這些清净的見解,也不要粘著、執著為‘我的‘。這樣就會了知他在蛇喻經的筏譬喻法(MN22,大意是造筏只是爲了渡河,而不是到岸也要扛著他走)

 

-佛陀接著教導四種食:存續已生的衆生、資助出生

1.     或粗或細的物質食物:(時節生、心生、食生、業生)食素資助色身,生起食素第八色法

2.     觸:為名身、(三種)感受的食物

3.     意思:思心所纍積業,為(結生)識、三有的食物

4.     識:為(結生)名色的食物

 

接著考究食的因,得出 : 食<--渴愛<--受<--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接著順推苦蘊的集:無明-->…-->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

 

-繼續問比丘:是否’以生為緣而有老死?’……. .是否‘以無明為緣而有諸行‘?   比丘對前面的全部都贊同。

 

-佛陀聽後便說好,他也是這樣說的, 接著便由有無明開始總結整個苦蘊的生成。

 

- 再由無明滅開始總結整個苦蘊的滅

 

-説完就再問比丘們:是否『以生滅而有老死滅』?…… 是否『以無明滅而有行滅』?比丘對前面的全部都贊同。  佛陀聽後便說好,他也是這樣說的, 接著由無明滅開始總結整個苦蘊的滅

 

-佛陀問:(注釋書:因渴愛、見而)你們會跑回過去、現在、未來嗎?答:不

1.       我們過去世存在嗎? (在常見和無因無緣見中搖擺)

2.       我們過去世不存在嗎?

3.       我們過去世是什麼呢? (是婆羅門?王族?)

4.       我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是大是小?形狀?)

5.       我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

6.       我們未來世存在嗎?(有可能會構成常斷見)

7.       我們未來世不存在嗎?

8.       我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

9.       我們未來世的情形如何呢?

10.   我們未來世會是什麼,[以後]又變成什麼?

11.   我們存在嗎? (是指這一生,也有可能會構成常斷見)

12.   我們不存在嗎?

13.   我們是什麼?(出家人意志不穩定想要還俗:我們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

14.   我們的情形如何?

15.   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佛陀問,這樣知、見的他們會有以下的表現嗎?

1.       尊重大師(佛陀)而說這個(不動的狀態、涅槃) 答:不

2.       沙門說這個,我們也是沙門所以說這個。答:不

3.       指定其他大師。答:不

4.       返回一般沙門婆羅門的禁戒、祭典、瑞相為核心。答:不

5.       只依自己所理解、所知、所見而說。答:是

 

-佛陀讚好,他説就是因爲這樣,而說法是‘直接可見的、無時間性的、請你來看的、能引導的、應該被智者各自經驗的‘

 

-佛陀說,有三個條件而有胎的顯現

1.       父母的結合

2.       母親在受胎期

3.       乾達婆的現起(在那時進入的眾生[死亡心後延續的名色相繼流])

 

-母親帶著大的憂慮而懷胎9-10個月,嬰兒出生後,以自己的血(在聖者之律中=母乳)養育兒女。

 

-隨著孩童成長,他的六根成熟,他擁有玩具,和五欲。

 

-接著,他們對可愛的六塵貪著、抗拒不可愛的;未建立身念和少心(注釋書:不善心),不如實知道心解脫、慧解脫—即惡不善法滅盡處(注釋書:果定)。他生起贊成與反對(注釋書:貪與嗔)

 

-當他生起苦、樂、不苦不樂受時,他歡喜、歡迎、持續固持那個感受(苦受可以這樣理解:當受苦時會覺得有‘我‘的苦而高興/ 享受按摩的酸痛感/被虐狂)-->歡喜感受=取-->有-->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 (整個苦蘊的集)

 

-接著佛陀說一個人出家然後具備戒、定蘊。後來以六根接觸六塵之後,住立於已建立的身念、無量心(注釋書:出世間心)。如實知道心解脫、慧解脫 (注釋書:即果定),不生起贊成與反對(貪與嗔)

 

-他對任何感受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歡喜被滅-->取滅-->有滅-->生滅-->老、死、愁、悲、苦、憂、絕望滅 (整個苦蘊的滅)

 

 

MN39 Mahā-assapurasuttaṃ馬城大經 摘要

 

-佛陀有一次對比丘們說,人們稱呼他們為沙門,當被人問到時,他們也自稱沙門。

 

-那麽他們真的要具備沙門與婆羅門之法,這樣他們才貨真價實。而且他們的施主才有大果報,他們的出家才有成果。

 

-哪些是沙門和婆羅門所作之法呢?佛陀每説完以下一個都叫比丘不要就此滿足,還有下面的要做,不要讓沙門性衰退

1.     慚與愧

2.     身體的行爲要沒有缺陷,而且不因此自贊毀他

3.     語言的行爲要沒有缺陷,而且不因此自贊毀他

4.     意念的行爲要沒有缺陷,而且不因此自贊毀他

5.     生命的維持的行爲要沒有缺陷,而且不因此自贊毀他

6.     守護六根

7.     飲食知量,而且如理省察地吃

8.     專修清醒,把心從五蓋中清净

9.     具備念與正知

10.  離五蓋後(佛陀用了還清貸款的人、生病痊愈的人、從監獄出來的人、離開奴隸狀態的人、拿著財物而順利越過荒野—來形容離五蓋的人),取得四禪和三明

 

-這樣的比丘被稱爲以下

1.     『沙門』:污染的、再有的、有憂苦的、苦報的、未來導致生老死的惡不善法被[他]靜止

2.     『婆羅門』:惡不善法被[他]排斥

3.     『沐浴者』:惡不善法被[他]沐浴

4.     『明智者』:惡不善法被[他]知道

5.     已學習者』:惡不善法流走

6.     『聖者』:惡不善法被[他]遠離

7.     『阿羅漢』:惡不善法被[他]遠離

 

 

 

 

 

 

MN40 Cūḷa-assapurasuttaṃ馬城小經 摘要

 

-佛陀有一次對比丘們說,人們稱呼他們為沙門,當被人問到時,他們也自稱沙門。

 

-那麽他們真的要具備沙門與婆羅門之法,這樣他們才貨真價實。而且他們的施主才有大果報,他們的出家才有成果。

 

-哪些不是沙門適當的道跡行者呢?有以下這些而不捨斷它們。他們被稱爲沙門之中的污垢、墮苦界者。就如一個兩邊被磨得鋒利的武器被(出家人的)大衣蓋著那樣。

1.     貪、嗔害

2.     憤怒與惡意(敵意為相、不能捨棄敵對為作用,不停憤怒為現起)

3.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4.      嫉妒、慳吝

5.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heyya(炫耀自己不存在的美德為相、說出來為作用、身體的外相虛僞地作為現起)

6.     惡欲(沒有那種素質卻想別人知道)、邪見

 

-佛陀說,沙門的身份不是因爲以下而得到。假如可以經以下的途徑而獲得,那麽他的親屬就會一出生就爲他或勸他做以下這些來斷除上面那些壞素質。因爲佛陀見到做下面的人依然有上面的壞素質,所以佛陀說沙門的身份不是因爲以下而得到。

1.     穿著大衣

2.     裸行

3.     (苦行而纍積身上的)塵垢

4.     水浴

5.     住樹下

6.     住露地

7.     常站立

8.     定期受食

9.     誦咒

 

-而怎麽樣的人是沙門適當道跡的行者呢?

1.     斷除以上那些不善法

2.     當他看到這些不善法被斷除後就會生起欣悅(注釋書:輕微的喜)-->喜-->(注釋書:名)身輕安-->樂-->入定

3.     之後修四梵住,把這些無量心遍滿四周、讓自己和所有衆生有情感上的聯繫、廣大、崇高、無量、和順、無惡意而遍滿

 

-佛陀說,就如有一個大蓮池,假如任何方位的人來喝水,都會因此而驅除口渴。同樣地,任何種性的人來出家修這個四梵住,而得到内在的寂靜,佛陀都會說他是沙門適當道跡的行者

 

-無論任何種姓的人成爲阿羅漢,他都是煩惱滅盡的沙門

 

 

MN41 Sāleyyakasuttaṃ沙拉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和比丘僧團到達名叫沙拉的憍薩羅婆羅門村落。那些村民聽見佛陀的好名聲都來見佛陀。

 

-他們問佛陀,什麽因緣導致一些人去善道、有些去惡道呢?

 

-佛陀先說投生到惡道的因緣

1.     殺生

2.     偷盜

3.     邪淫(和以下類別的人性交)

a.     被母親守護 (沒有父親,而被母親用衣食等照顧)

b.    被父親守護

c.     被父母守護

d.    被兄弟守護

e.     被姊妹守護

f.      被親族守護

g.    被氏族守護

h.     被法守護

i.      主人的(注釋書:同家庭達成關於肚内嬰兒的協議:假如是兒子就是我的,假如是女兒就是你的)

j.      有懲罰保護 (注釋書:假如誰碰這個女人,就施予懲罰)

k.     乃至被套過花環(已訂婚)那樣的女子 (注釋書說,想:這個是我的妻子)

4.     妄語

5.     離間語

6.     粗惡語

a.     刺耳、粗暴、對其他人尖銳[注釋書:不悅耳、引起憤怒的]、靠近憤怒的、不導向定的語言

7.     閑雜語

a.       不適當時機之說者

                                                               i.      AN3.70複注:在適當的時機之前或之後說

b.       非事實之說者

                                                               i.      複注:說不存在的

c.       意義之說者

                                                               i.      複注:有理由的不說,說無理由、無用的

d.       不如法之說者

                                                               i.      複注:不説實相,說非實相、不如實之義

e.       不如律之說者

                                                               i.      複注:不説節制的律

f.        說不值得收藏的話

g.       說沒有理由

                                                               i.      MN42 義注:空於經文陳述

h.       沒有邊界

                                                               i.      義注:原本在說經但是突然越説越遠,直至完全不想關

i.         沒有利益

                                                               i.      AN4.22義注:依止世間出世間的利益

8.     貪婪

a.     想把別人的東西占爲己有

9.     憎恨的意向

a.     願他消失、死亡!

10.  邪見

a.     沒有佈施(的果報)

b.    沒有祭祀

c.     沒有佈施物

d.    善惡的果報

e.     沒有父、母[注釋書:正行與邪行都無果]

f.      沒有此世

g.    沒有他世(注釋書:斷滅論)

h.     沒有化生的有情

i.      不存在擁有特殊智的正行道修行人宣示此世他世 [注釋書:指全知的佛陀]

 

-然後佛陀再說善道的因緣,即十善業。其中離粗惡語解釋為下

1.       說柔和、悅耳、和藹、走進心的、有禮、大衆悅意的、大衆高興的説話

 

-有這十善業的人,假如他希望投生成爲有錢人、投生到各天界、甚至證悟涅槃,都是有可能的。因爲他是如法行為者、正確行為者。

 

 

 

MN42 Verañjakasuttaṃ威樂若經 摘要

 

-和MN41基本上一模一樣,但本經主角卻是威樂若的婆羅門屋主們

 

 

MN43 Mahāvedallasuttaṃ毘陀羅大經 摘要

 

-有一次,摩訶拘絺羅尊者去見舍利佛尊者,問了一連串問題

 

【智慧】

1.       什麽是劣慧者?

a.       答:不了知—不了知四聖諦

2.       什麽是有慧者?

a.       答:了知—了知四聖諦

【智慧與識】

3.       什麽是識?

a.       答:識知。識知苦、樂、不苦不樂

4.       慧與識是相連的嗎?能夠把他們割裂嗎?

a.       答:是相連的,不能夠割裂。因爲了知的同時都在識知 (注釋書:但識生起時未必有慧)

5.       慧與識有什麽差別?

a.       答:慧應該被修習,而識應該被遍知(注釋書:為無常、無我、苦)

受、想、識

6.       什麽是受?

a.       答:感受。感受苦、樂、不苦不樂

7.       什麽是想?

a.       答:認知。認知不同顔色

8.       受、想、識,這些法相連嗎?能夠把他們割裂嗎?

a.       答:是相連的,不能夠割裂。因爲感受的同時都在認知、識知

【禪那】

9.       已捨棄五根的清淨意識,應該被怎樣理解呢?

a.       答: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b.       注釋書:非想非非想處不被納入,因爲太細微了,不能用來直接修觀

10.   以什麽而能了知(以上)能被理解的法呢?

a.       答:以慧眼

【智慧和正見】

11.   慧的目的是什麼呢?

a.       答:證智(有學以至阿羅漢都可以說是證知)、遍知(只有阿羅漢才適合說這個)、捨斷

12.   為了正見的生起,有多少緣呢?

a.       答:有兩個緣:其他人的聲音與如理作意

13.   正見被多少支資助而有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果)?

a.       戒資助

b.       被聽聞資助

c.       被討論資助

d.       被止資助

e.       被觀資助

【存在】

14.   有多少有

a.       答: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15.   怎樣會未來再生?

a.       答:衆生被無明蓋、渴愛縛、到處歡喜

16.   怎樣不再生?

a.       答:以無明的褪去、以明的生起、以渴愛的滅

【初禪】

17.   什麽是初禪?

a.       答:從離欲後,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

18.   初禪有多少支呢?

a.       答: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19.   初禪有多少支已被捨斷?多少支已具備呢?

a.       答:五蓋被捨斷。具備上面五支

 

【五根、壽、暖與識】

20.   有不同經驗範疇的五根依靠什麽?什麽經驗它們?

a.       答:

21.   五根緣於什麼而住立呢?

a.       答:壽命 (色命根:維持達到住時的業生聚生色法)

22.   壽命緣於什麼而住立呢?

a.       答:暖(業生火界)

23.   暖緣於什麼而住立呢?

a.       答:壽命

24.   爲什麽說這個:『壽命緣於暖而住立。』,又說這個:『暖緣於壽命而住立。』?

a.       答:猶如當油燈燃燒時,火焰緣於光而被了知,光緣於火焰而被了知

25.   壽行是屬於感受法,或者壽行是一,感受法是另一呢?

a.       答:壽行不屬於感受。如果是的話,入想受滅盡定的比丘就不能出定了

26.   當這個身體的什麽離開時,就會被丟下,像無思想的木頭?

a.       答:壽、暖與識

27.   死人和入滅盡定的人有什麽分別?

a.       已死的死者,他的身行(呼吸)已滅、已止息,語行已滅、已止息,心行想與已滅、已止息,壽命已滅盡,暖已被平息,諸根已破壞

b.       入想受滅的比丘,雖他的身行已滅、已止息,語行已滅、已止息,心行已滅、已止息,壽命未滅盡,暖未被平息,諸根是明淨的(平時我們的五根被感官所緣所碰撞,就像鏡子放在馬路上。但入滅盡定後五根變得非常清净,就像把鏡子放到箱子内)

【四禪】

28.   爲了進入不苦不樂的定,有多少緣?

a.       答:四個:

b.       樂的捨斷苦的捨斷  、之前諸喜悅、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捨、念清净的第四禪

 

【修觀而成的禪那】

29.   爲了進入無相定,有多少緣?

a.       有二緣:不作意一切相與作意無相界(涅槃)

b.       注釋:無相定是由無常的角度而切入的果定

30.   為了無相心解脫的持續,有多少緣呢?

a.       有三緣:不作意一切相、作意無相界、先前的準備[決定禪那要持續多久]

31.   為了無相心解脫的出定,有多少緣呢?

a.       有二緣:作意一切相與不作意無相界

 

【高階禪那】

32.   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這些法是不同義理、不同辭句呢?或者是一種義理,僅辭句不同呢?

a.       可以不同義理、不同詞句;另一角度,也可以同一義理、不同詞句

b.       不同義理、不同此句

                                                               i.      無量心解脫為四梵住

                                                             ii.      無所有心解脫:無所有處定

                                                           iii.      空心解脫:到靜處這樣深慮--『空於我或我所』 (果定)

                                                           iv.      無相心解脫:不作意一切相

c.       同一義理、不同詞句

                                                               i.      貪嗔癡為作衡量者(當還未生起貪嗔癡時,看起來就像是聖者。但當生起時,就會知道他是貪者、憤怒者、愚癡者),阿羅漢沒有貪嗔癡。因此所有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阿羅漢果的解脫)是第一

                                                             ii.      貪嗔癡為一件東西、阿羅漢沒有貪嗔癡。因此所有無所有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阿羅漢果的解脫)是第一

                                                           iii.      貪嗔癡是作相者、阿羅漢沒有貪嗔癡。因此所有無相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阿羅漢果的解脫)是第一

                                                           iv.      不動心解脫(阿羅漢果的解脫)空於貪嗔癡

 

MN44 Cūḷavedallasuttaṃ毘陀羅小經 摘要

 

-有一次,毘舍佉優婆塞去見法施比丘尼,問了後者許多問題

(注釋:毘舍佉優婆塞是王舍城的富豪,法施比丘尼(dhammadinnā bhikkhunī)是他的前妻,證得阿羅漢果,而他證得不還果)

 

【存在中的身體】

 

1.     什麽被佛陀説爲‘存在中的身體’ / 有身 呢?

a.     答:五取蘊(能成爲執取目標的五蘊)

2.     什麽是‘存在中的身體 ’之集起呢?

a.     答:導致再生的、與歡喜及貪俱行的、到處尋歡的渴愛。

b.    有三種渴愛:欲的渴愛、有的渴愛、虛無的渴愛

3.     什麽是導向‘存在中的身體 ’滅道跡

a.     答:八正道

4.     執取=五取蘊?或是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呢?

a.     答:執取=/=五取蘊

b.    也非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

c.     對於五取蘊有欲貪,那就執取

d.    注釋:執取只是行蘊的其中一種,即貪心所

5.     什麽是有‘存在中的身體’ 之見/ 有身見?

a.     答:有些人不見聖者、善人,不熟悉法

b.    他們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

c.     …受…

d.    …想…

e.     …行…

f.      …識…

6.     什麽是沒有有身見?

a.     答:沒有上面那些

7.     哪些是八支聖道呢?

a.     答: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

8.     八支聖道是有為的,或者無為的呢?

a.     答:有為的 (條件組合)

b.    注釋:只有涅槃才不是條件組合的

9.     三蘊被八支聖道包含,或者八支聖道被三蘊包含呢?

a.     答:八支聖道被三蘊包含

b.    戒蘊正語、正業、正命

c.     定蘊:正精進、正念、正定

                                          i. 義注:要透正精進的努力義務來實行、念的不漂浮義務來實行,如此就能鎖定在所緣上、處於一境

d.    慧蘊:正見、正思維

                                          i. 義注:單靠正見/正思維獨自一個不能確定無常、苦、無我的法性。要以尋(正思維)來‘敲打’ 、鎖定在(三)相才能夠。就如一個金匠但靠眼不能看到金幣的全貌,要用手指把它反轉才能夠。

10.  什麼是定呢?

a.     答:心的統一

11.  哪些法是定相(促成定的緣)

a.     答:四念住

12.  哪些法是定的資助呢?

a.     答:四正勤

13.  什麼是定的修習呢?

a.     答:多修習四念住四正勤

 

【行】

14.  有多少行呢?

a.     答:有這三行:身行、語行、心行

15.  什麼是身行?什麼是語行?什麼是心行呢?

a.     答:入出息是身行,尋與伺是語行,想與受是心行

16.  為何入出息是身行?

a.     答:呼吸是屬於、依靠身體的

17.  為何尋與伺是語行?

a.     答:要先尋與伺才能迸出言語

18.  為何想與受是心行呢?

a.     答:想與受是屬於、依靠心的

 

【滅盡定】

19.  如何入滅盡定?

a.     答:入滅盡定的比丘不會想 ‘我將入‘、 ’我正獲得‘、’我已入‘ 滅盡定

b.    但他如先前培育心那樣(設定要入多久)導引到那個狀態

c.     注釋:只有三果、四果聖者才可以入滅盡定。禪修者要順次由初禪開始到識無邊處定,每出一個定時要觀禪那的三相,出無所有處定後要先檢查自己的壽命有多長,是否少於入定的時限,之後決意要有無心狀態多久。完成預備之後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經過一兩個刹那後便會進入滅盡定。

20.  滅盡定的比丘哪些法第一個被滅:身行,或者語行,或者心行呢?

a.     答:語行(在二禪時)-->身行(在四禪時)-->心行

21.  如何從滅盡定出來呢?

a.     答:出滅盡定的比丘不會想 ‘我將出‘、 ’我正出‘、’我已出‘ 滅盡定

b.    但他如先前培育心那樣(設定要入多久)導引到那個狀態

22.  滅盡定出來的比丘哪些法第一個生起:身行,或者語行,或者心行呢?

a.     答:心行(出滅盡定之後會先進入果定,這時取涅槃為所緣的想和受生起)-->身行-->語行

23.  滅盡定出來的比丘觸達多少觸呢?

a.     答:三種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 (因爲他們接觸涅槃)

24.  滅盡定出來比丘的心是傾向什麼的

a.     答:心是傾向遠離(涅槃)

 

【感受】

25.  有多少受呢?

a.     答: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26.  對於樂受,什麽是樂?什麼苦?

a.     答:樂受的持續是樂,變易(消失)則苦

27.  對於苦,什麽是樂?什麼苦?

a.     答:苦受的持續是苦,變易則樂

28.  對於不苦不樂受,什麽是樂?什麼苦?

a.     答:不苦不樂受有智是樂,無智則苦

 

【隨眠】

 

29.  樂受潛伏什麼煩惱?

a.     答:貪煩惱潛在趨勢

30.  苦受潛伏什麼煩惱?

a.     答:苦受潛伏嫌惡煩惱潛在趨勢

31.  不苦不樂受潛伏什麼煩惱呢?

a.     答:不苦不樂受潛伏無明煩惱潛在趨勢

32.  貪隨眠潛伏在一切樂受中嗎?嫌惡隨眠潛伏在一切苦受中嗎?無明隨眠潛伏在一切不苦不樂受中嗎?

a.     答:三者皆非 (例如阿羅漢的感受)

33.  在樂受中什麼應該被捨斷?在苦受中什麼應該被捨斷?在不苦不樂受中什麼應該被捨斷呢?

a.     答:分別為 貪隨眠、嫌惡隨眠、無明隨眠

34.  在一切樂受中貪煩惱潛在趨勢都應該被捨斷嗎?

a.     答:不。因爲進入初禪後,在禪那狀態下欲貪隨眠被强力壓制。(之後他發展觀成爲三果聖者,)完全根絕欲貪隨眠。這時沒有貪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所以不用因爲怕欲貪隨眠而捨棄初禪)

35.  在一切苦受中嫌惡煩惱潛在趨勢都應該被捨斷嗎?

a.     答:不。有些人因爲想證得阿羅漢果,因爲熱望而生起憂。但正正因爲這樣他努力地修行直至成爲三果聖者,完全捨斷嫌惡煩惱潛在趨勢

36.  在一切不苦不樂受中無明煩惱潛在趨勢都應該被捨斷嗎?

a.     答:不。因爲進入四禪後,在四禪那(捨、清净的念)之狀態下無明隨眠被强力壓制。(之後他發展觀成爲阿羅漢,)完全根絕無明煩惱潛在趨勢。這時沒有無明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所以不用因爲怕欲貪隨眠而捨棄四禪)

 

【對比】

 

37.  什麼是樂受的對照物呢?

a.     答:苦受

38.  什麼是苦受的對照物呢?

a.     答:樂受

39.  什麼是不苦不樂受的對照物呢?

a.     答:無明

40.  什麼是無明的對照物呢?

a.     答:

41.  什麼是明的對照物呢?

a.     答:解脫

42.  什麼是解脫的對照物呢?

a.     答:涅槃

43.  什麼是涅槃對照物呢?

a.     答:你問過界了!梵行的終結就是涅槃了

 

-於是法施比丘尼叫毘舍佉居士,假如他喜歡,可以去問佛陀他的答案。後者照做。

 

-佛陀聽後,便稱讚法施比丘尼為大慧者,假如毘舍佉居士問佛陀這些問題,佛陀也會如法施比丘尼那樣回答。

 

 

 

 

MN45 Cūḷadhammasamādānasuttaṃ法的受持小經 摘要

 

-佛陀說有四種法的拿取

1.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苦的果報

2.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苦的果報

3.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樂的果報

4.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樂的果報

 

-----

 

1.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苦的果報

-有些修行人認爲在貪欲中沒有過失,於是陷入欲中。他們不明白其他修行人爲何看到在欲中有恐怖而想捨斷它們。他們覺得觸碰女遊行者嬌嫩的手臂是樂的。因爲這樣,它們死後投生到惡道。

 

-佛陀說了一個比喻:在夏季最後一個月,葛藤果莢會裂開,然後會掉種子落某位天神居住的沙羅樹下。那位天神於是感到害怕,而其他天神朋友也聚在一起安慰他—可能有東西會拿走這個種子呢…不要害怕! 。 最後沒有東西移走那顆種子,而種子長成柔軟、毛茸茸的葛藤葛蔓緊密地圍繞那棵樹。那位天神鬆懈了,覺得接觸那個柔軟的葛藤葛蔓是快樂的,爲什麽其他天神那麽緊張呢?後來葛藤長成,罩住樹頂、生出氣根,破壞了那棵沙羅樹的大枝幹,讓那位天神很痛苦。這時他終於明白爲什麽別的天神安慰他了。佛陀以此來比喻那些懷有錯見的修行人

 

2.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苦的果報

 

有些修行人受持苦行,(因爲認爲這樣做時可以升天的邪見),所以死後往生苦界

 

-----

 

3.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樂的果報

 

-有些人很重貪,因爲這樣常感受貪生起的苦與憂 (一見所緣就立即抓取它,然後老師就懲罰他,他因此而傷心)

 

-有些人很重瞋,因爲這樣常感受瞋生起的苦與憂(動不動就生氣,然後老師就懲罰他,他因此而傷心)

 

 

-有些人很重癡,因爲這樣常感受癡生起的苦與憂 (常應作的不作、不應作的不考量,疏忽義務,因爲這樣受到懲罰而傷心)

 

-這些人受了許多苦但卻堅持清净的梵行,死後往生善道

-------

 

4.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樂的果報

 

-有些人薄貪嗔癡、因此不常因爲這樣而生起苦憂。他能得到四種禪那,死後往生善道

 

 

 

 

MN46 Mahādhammasamādānasuttaṃ法的受持大經 摘要

 

-佛陀對比丘們說,大部分的衆生想這樣求:希望不合意的衰退,合意的增長。但實情卻與那些衆生所希望的相反。爲什麽會這樣的?

 

-比丘們請佛陀直接説法

 

-於是佛陀說,無聞凡夫因爲不見聖者、善人,因此不熟知、學習他的法,他不知什麽應被實行,什麽不應;所以會這樣。相反,則會真的不合意的衰退,合意的增長

 

-佛陀說有四種法的拿取

1.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苦的果報

2.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苦的果報

3.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苦,未來有樂的果報

4.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樂的果報

 

 

-因爲無明,不如實知道受持1-4後會有各自的後果,因此實行、不避開1-2,卻不實行、避開3-4,結果就是合意的衰退,不合意的增長。佛陀也說了擁有‘明’的知者,有著和前面相反的下場。

1.       受持什麽法時現在樂,未來有苦的果報?

a.       因爲十惡而現在生起樂,未來投生到惡道

b.       就如想要活下去的人雖然被人提醒,但未經省察地喝下已摻入毒的苦瓜汁

2.       受持什麽法時現在苦,未來有苦的果報?

a.       因爲十惡而現在生起苦,未來投生到惡道

b.       就如想要活下去的人雖然被人提醒,但未經省察地喝下已摻入毒而外相美麗、芳香、美味的飲料

3.       受持什麽法時現在苦,未來有樂的果報?

a.       因爲十善而現在生起苦,未來投生到善道

b.       就如患黃疸病的男子被人提醒後喝下已摻入種種藥的發酵尿

4.       受持這種法時現在樂,未來有樂的果報

a.       因爲十善而現在生起樂,未來投生到善道

b.       就如患血痢病的男子被人提醒後喝下已摻在一起的酪、蜂蜜、熟酥、糖蜜

 

-佛陀說,就如雨季最後一個月的秋天,在晴朗無雲的天空中,太陽升起擊破一切黑暗。同樣地,受持這種法現在樂,未來有樂果報之法的人,他們輝耀、擊破其他沙門婆羅門的異論

 

MN47 Vīmaṃsakasuttaṃ考察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比丘可以利用以下法門檢測一個人是否圓滿覺悟者

1.       佛陀有沒有污染法被看到、聽到的呢?

a.       注釋書:殺生、妄語等能被眼耳識知的惡行

2.       進一步探查:佛陀有沒有混雜法被看到、聽到的呢?(注釋書:好壞交雜)

3.       進一步探查:佛陀有沒有清净法被看到、聽到的呢?

a.       注釋書:清净的身、口、意行與謀生方式

4.       進一步探查:這位尊者是這些善法長時間的進入者,或者是暫時的進入者?

5.       進一步探查:他有因爲得到名聲而被發現有過失嗎?(變得傲慢、攻擊其他人、有不恰當的行爲)有些人還未出名前還好,一出名就變壞

6.       進一步探查:這位大德無怖畏(注釋書說,有四種怖畏:煩惱的怖畏、輪回的怖畏、惡道的怖畏、非難的怖畏)而節制,還是被怖畏節制?他離染而不從事欲、漏盡染嗎?

 

 

-發現佛陀的確像6.這樣後,假如有人問:基於什麽原因而這樣說呢? 這時可以答:

1.       當佛陀獨處或在僧團之中時,無論是那些品行良好、品行不良、教導大衆、注重物質、不注重物質者—佛陀都不會輕視任何人

a.       注釋書說,佛陀對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不論是提婆達多、指蔓尊者、想殺佛陀的Nālagiri大象、羅喉羅

2.       佛陀也親自這樣講過

 

-説後,佛陀也親自確認1-5的答案---佛陀有善法、沒有不善法

 

-佛陀說,對於像佛陀一樣的大師,弟子適合前去聽聞法。佛陀教他佛法,當他證悟後就會有這樣的信心:『世尊是遍正覺者,法被世尊善說,僧團是善行者。』

 

-有這樣(屬於聖者)的信心,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世間中的任何者所動搖

 

 

 

 

 

 

 

MN48 Kosambiyasuttaṃ憍賞彌經 摘要

 

-有一次,憍賞彌的比丘們互相爭吵,於是被佛陀傳召。

 

-佛陀便質問他們:他們爭吵時,他們是不會對同修在公開和私底下現起慈身口意業。他們這樣做會為自己帶來長久的不利與苦的。

 

-佛陀於是教導比丘們和合六法

1.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身業

2.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口業

3.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意業

4.       如法所得的利養和同修平等分享

5.       共同在不破、不穿、無瑕疵、無斑點、(屬於)自由人的、智者稱譽的、不依著的、有助禪定的戒上,保持一致

6.       對聖的(純潔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完全滅盡的見(聯繫道的正見)一致

 

-佛陀說,1-6當中,6是最高的、總括的

 

-佛陀說,有七個屬於聖者、出世間、不共凡夫的智慧

1.       上面6那個(注釋書:入流道)見能夠帶領人們完全滅盡苦。(成爲阿羅漢後)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沒有被以下的東西所纏,心已善朝向於四聖諦的覺。

a.       五蓋

b.       從事對此世、他世的思維 (注釋書沒有説明,應指對這世、他世的期盼)

c.       生起爭論

2.       知道當多修習這個見時(應指聖者之見、對四聖諦的了解),自己會得到止、寂滅(煩惱)

3.       知道除了在佛教之外,其他沙門、婆羅門沒有這種(入流道)見

4.       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初果聖者或以上)具備那樣的法性

a.       犯罪後會迅速認錯、改過

5.       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初果聖者或以上)具備那樣的法性

a.       即使身有應作的事情,他還是會對三學很渴望

6.       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

a.       當佛法被教導時,他會全心全意專心聆聽

7.       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

a.       當佛法被教導時,他得到義理、法上的情操、伴隨法的歡愉

 

MN49 Brahmanimantanikasuttaṃ梵天的邀請經 摘要

 

-有一次,當佛陀住在屋葛桃的幸運林時,巴迦梵天生起邪見,認爲他的梵天生命是永恆的、沒有比這更高的出離了(例如三禪地、四道、四果、涅槃)。

 

-佛陀用他心通知道巴迦梵天的思緒後立刻用神通來到梵天那裏。 梵天看見佛陀後歡迎他,並説起自己的邪見。

 

-佛陀聼後便說,巴迦梵天進入無明了:他將無常的説成常、有比這更高的出離説成沒有。

 

-這時魔王占據某位梵眾天天神的身,並對佛陀說,不要輕蔑巴迦梵天,因爲他是全見、主宰的最高者。魔王表示,在佛陀存在之前,有修行人也斥責、厭惡四大元素和各生命形態,他們死後投生到惡道中。相反,也有修行人讚賞、歡迎以上,死後投生到善道。 他叫佛陀不要逾越巴迦梵天言語,因爲這樣會帶來不幸。他指向梵天眾,說他們也聚集在這裏了 (目的是說,假如你不違抗,就能像梵天神們那樣閃耀)

 

-聽後,佛陀表示不要以爲他不知道,他其實知道是魔王在作怪。大梵天、梵輔天、梵衆天都在魔王的影響當中,但佛陀不會落入魔王的控制。(注釋書說,魔王最多只能上梵衆天天神之身,卻不能夠上大梵天、梵輔天之身)

 

-巴迦梵天說,常的就一直是常的。在佛陀之前已經有許多修行人修苦行長達佛陀的壽命,假如有更上的出離他們早就知道了,如果沒有他們也會知道沒有。他説佛陀將看不到比這更高的出離,只是白費心機而已。

 

-他繼續說,假如佛陀依附四大和各種生命體,就會受他所掌控。

 

-佛陀回應,他當然知道,而且他也知道巴迦梵天的勢力—他的影響力到達1000個世界、知道衆生的勝劣、心靈狀態與來去。(注釋書說,其實在巴迦之上,還有更厲害的梵天,掌控二千、三千、甚至十萬個圍輪世界)

 

-佛陀繼續說,自己知道巴迦梵天的前一生住處—光音天,也知道三禪、四禪天。在證智上,佛陀其實知道得比他多。

 

-而且,佛陀證知四大、各種天界的生命、一切(注釋書說=有身)為它們各自後;在前面所有上,證知不能透過它們性質而經驗的 (注釋書=涅槃)。佛陀不宣稱成爲(注釋書:以貪、慢、見抓取)它們,在它們之中,在它們之外,它們是我的。

 

-巴迦梵天於是挑戰佛陀這句:在一切上,證知不能透過一切之性而經驗的(=涅槃)。

------

 

-於是佛陀便說,識1無限2、不顯現3,光亮遍四周4:這不在一切上,透過一切的性質而能被經驗到。

 

 

注釋書:

1. 這是涅槃 (DN11)/識知 (MN49) /  有關泰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禪師—隆波帕默尊者對涅槃的詮釋,請看最後頁數。

 

2. 在生裏、病裏、住立、變動—這些都不存在(DN11)生滅消失 (MN49)

3.眼識的識域不經驗,1,3兩處都說是涅槃。

4. 涅槃不存在像其他法那樣發亮、潔净、潔白,因此其實不是在一切處發光。這裏的光亮指的是渡場。涅槃就如大海,從哪裏下去大海都能夠到達。對於要下大海,不適當的渡場不存在。同時,要抵達涅槃有38業處(只是例子),不適當業處不存在。

----------

-佛陀說後,巴迦梵天便想從佛陀面前消失,但不能做到。而佛陀卻能從梵天面前消失,同時説出這句:

我見到存在的怖畏,在有中尋求無有

不對任何存在說歡迎,不抓取(對存在的)歡喜

 

(説完佛陀便教導四聖諦,過千位天神都取得道果)

 

-梵天神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在這個喜歡生存的世代當中,佛陀卻把生存之根拔起。

-----

-那時,魔王再次上以爲梵眾天天神的身,叫佛陀不要教法。因爲過去有修行人自稱阿羅漢、圓滿覺悟者,他們教導弟子後生到惡道之中。相反地,那些不教的就生到善道。

-佛陀再次識破魔王,說,魔王雖然好像很悲憫地說,但實情卻是沒有悲憫心。魔王所說的那些修行人並不是真的阿羅漢。佛陀教不教弟子都是那樣,因爲佛陀已經滅盡、根絕煩惱了。

 

-因爲梵天開始邀請佛陀説法,加上魔王不説話了,所以這經叫做‘梵天的邀請’

 

 

 

MN50 Māratajjanīyasuttaṃ 應該被呵責的魔經 摘要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在行禪之時魔王走進了他的腹部。那時,尊者奇怪,爲什麽腹部那麽重呢?

 

-於是,他停止行禪回到住處,並用神通見到了那個惡魔。他警告魔王快點出來,觸惱佛陀和佛弟子將會為他帶來長期的苦痛。

 

-這時魔王想,雖然尊者説出這樣的話,但其實是不知道和看不見他的。就連佛陀也不能立刻知道他,何況佛陀的弟子?

 

-大目犍連尊者以他心通了知惡魔的思緒並將它説出。魔王聽到後從尊者的口中出來,然後又躲在他的喉頭那裏。接著又被尊者發現了

----

 

-大目犍連尊者此時便提起往事,過去,尊者也曾是名叫兜尸的惡魔,那時現在的魔王是尊者的外甥。

 

-當時拘留佛出世。拘留佛有兩位上首弟子:聰慧和復

1.       聰慧得此名,是因爲他説法第一

2.       得此名也有典故。復很容易便入到滅盡定。有一次他入定時人們以爲他死了,便將他火化。(入滅盡定的人身體不會被傷害/受到損害,清净導論更說,連他的所有物也會受到保護)出滅盡定後尊者照樣去化食,他們見到後便說他復活了

 

-兜尸惡魔不知道那些善法比丘的來去,因此便控制婆羅門屋主讓他們辱駡、傷害那些比丘,想著這樣便可以激發起他們的煩惱,自己或許就能得到機會了。(注釋書説明,魔王其實不是控制他們的行爲,因爲如果是這樣的話,只有他要為這些惡業負責,那些屋主不會造惡業。但其實魔王讓在家人想像一些比丘作不良行爲的影像,誘發他們去罵比丘)

 

-那時,大部分人都墮入惡道之中。

 

-拘留佛發現後,便教導比丘們修四梵住,把這些無量心遍滿四周、讓自己和所有衆生有情感上的聯繫、廣大、崇高、無量、和順、無惡意而遍滿。使得他們心能保持穩定。

 

------

-兜尸惡魔知道後也想出對策,他控制居士們照料、尊敬那些善法比丘,(讓比丘疏忽大意、自滿、自大)。那時大多數人都往生善道。

 

-於是佛陀也作出回應,他教導比丘以下的法門 (參考 AN7.49

1.     保持對身體不淨隨觀:(對抗性欲

2.     對食物生厭離想:(對抗對食物的貪愛

3.     對所有世間生不熱衷想(對抗對世間的貪愛

4.     對所有行無常隨觀 (對抗對名聞利養的迷醉)

 

-那時兜尸惡魔還不罷。有一次,他操控一個小孩子使他拿起石子擲破聰慧尊者的頭、流下血來。拘留孫世作出龍象回顧(注釋書:把整個身體轉過去看),並說:這個兜尸惡魔真的不知分寸。説完兜尸惡魔便在那裏命終,墮入大地獄,受了許多苦。 (注釋書說,兜尸惡魔不是因爲佛陀回顧而死,而是因爲自己的惡業)

 

------

-之後,尊者便提到自己有著親身的証,還有以下的成就,提醒兜尸惡魔將要承受許多

1.     見過住世一劫的海中龍

2. 曾受佛吩咐以足指動搖東園鹿母堂 (以警策僧團 [SN51.14]

3. 為警策天眾,曾施神通力以足指動搖天宮勝利殿。

4. 曾在勝利殿問帝釋天王:‘朋友,你知道渴愛的完全摧毀之解脫嗎?帝釋即為如實詳解答。 MN37

5.     曾質問一個梵天, 是否已經丟棄常見。後者答是 (SN6.5)

6.     曾以神通走遍大地

 

-他繼續教訓,火不會想要燒愚人,是愚人自己弄火而被火傷害。魔王也是如此,傷害佛陀和比丘將帶來許多惡業。

 

-説完便使到魔王恐懼,後者也就消失了

 

 

MN51 Kandarakasuttaṃ耿達勒葛經 摘要

 

-有一次,騎象者之子貝色與遊行者耿達勒葛一起去見佛陀。耿達勒葛觀察寂靜的僧團之後便讚美佛陀帶領僧團帶領得很好。並且也說,過去和未來的佛陀也是這樣的。佛陀贊同

 

-佛陀說,在這僧團裏有阿羅漢,也有明智、有戒的有學比丘,他們的心住立於四念住上。(注釋書:這裏是要説明僧團的平靜是建基在四念住之上)

 

-貝色讚嘆佛陀,爲了有情的清净、征服悲哀、消滅苦憂、取得正確的方法、體悟涅槃而教導四念住。他們在家人也常修四念住。

 

-之後貝色繼續讚美佛陀,在這個人類(注釋書:煩惱、性情的)叢林、惡行、詭計當中,知道什麽是對他們有利和不利(的道跡)。他比喻,人間就像是叢林,獸畜卻是明瞭的。他有一次調御象。當騎著他來往瞻波城時,象已經顯現了他所有的歪曲、詐欺了。 相反地,他的僕人們,身、口做是一套,心又是另一套。

 

-佛陀讚同說,人間就像是叢林,獸畜卻是明瞭的。

 

-佛陀提到有下面四種人,問哪種人讓貝色滿意?後者有後面的回答:

1.     實踐讓自己苦的。答:不滿意,因爲他想要樂、討厭苦,卻讓自己苦

2.     實踐讓他人苦的。答:不滿意,因爲別人想要樂、討厭苦,他卻讓別人苦

3.     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答:不滿意,因爲自己+別人想要樂、討厭苦,他卻讓自己+別人苦

4.     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答:不滿意,因爲自己+別人想要樂、討厭苦,他不折磨自己+別人

 

-回答完佛陀的問題後,貝色因爲有事忙而早走了。他走後,佛陀對僧團說,貝色是大慧者,假如他等到佛陀詳説這四種人,他會有非常大的利益的。經過僧團邀請,佛陀便詳説以下這四種人:

1.     實踐讓自己苦的:苦行、折磨身體的行爲

2.     實踐讓他人苦的:例如屠宰等職業

3.     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他自己舉行牲祭,强迫下人也一起參與

4.     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在佛教中出家,具備戒定慧、成爲阿羅漢

 

MN52 Aṭṭhakanāgarasuttaṃ八城人經 摘要

 

-有一次,有個叫第十的八城人屋主找阿難尊者,問佛陀有沒有教過一法,假如不疏忽大意、熱心、努力時,就能獲得未獲得的心解脫、滅盡還未滅盡的煩惱、獲得無上的離軛安穩(=涅槃)? 阿難尊者出乎他意料地給了11個個方向:

1.     進入初禪後,他知道這個初禪是有爲的(被造作的)、被思所造的(思或意志是行蘊的主要部分)。也知道:任何有爲的、被思所造的都是無常的、滅法。如果他能在這裏(注釋書:止觀法)上住立,那麽他便會成爲阿羅漢。但假如因爲法貪、法喜(注釋書:在止觀上的欲貪)而未滅盡煩惱,他就會成爲三果聖者。

a.     注:簡單來說,這是先止後觀的修法,出定後觀禪那的三法印

2.     二禪…

3.     三禪…

4.     四禪…

5.     慈梵住…

6.     悲梵住…

7.     喜梵住…

8.     捨梵住…

9.     空無邊處定…

10.  識無邊處定…

11.  無所有處定…

 

注釋書說:非想非非想處定不被提到,是因爲它太微細了,不適合作觀

 

-第十聽後說,這就如他探求著寶藏的入口,卻一次過獲得是一個入口那樣。他於是集合所在地的比丘僧團並作飲食、衣服供養。也為阿難尊者建造價值500貨幣的住處。

 

 

 

MN53 Sekhasuttaṃ 有學經 摘要

 

-有一次,迦毘羅衛城的釋迦族人去見佛陀,並邀請佛陀作爲首位使用他們的集會堂的人。佛陀同意了。

 

-入住的那天,佛陀以法談開示了大半夜。之後因爲背痛,所以把説法的任務交給阿難,並交代了主題—有學的行道。

 

-阿難尊者於是因應‘有學的行道‘而作出一系列要點:

1.       戒具足

a.       持戒、在pātimokkha僧戒中自制

b.       具足正行、行處

c.       在微細的罪中見到懼怕

d.       在學處上受持後學習

2.       守護根門

a.       守護六根,不執取相,讓貪、嗔流入它們

3.       在飲食上知適量

a.       不是爲了嬉戲、陶醉、裝飾

b.       只是爲了延續身體、擊退飢餓、安樂

4.       致力於清醒

a.       在初夜、後夜中都以經行、安坐讓心離(五)蓋

b.       在中夜以右脅作獅子臥,[左]腳放在[右]腳上後,作意何時起來後,具念、正知地睡覺

5.       具備七正法

a.       信:相信佛陀的覺悟

b.       慚:對身口意的惡行

c.       愧:對身口意的惡行

d.       多聞: 會憶持、纍積佛法,並出聲練習、以心隨觀察、(從道理與原因以慧)善見(貫通)

e.       精進:在斷惡修善上

f.        :具備最高的念與聰敏(智慧,被念資助),很久以前的東西都記得

g.       智慧:對於生滅、聖(純潔)、導向苦滅的智慧

6.       隨意獲得作爲增上心與當生樂住處的四種禪

 

-阿難尊者說,這樣的人是有學的行道者,能夠到達涅槃。就如母鷄好好孵蛋,即使她不去想要小鷄破殼而出,他們最終也會。同樣的地,具備上面六種質素的比丘也能夠抵達涅槃。

 

-像這樣的比丘基於(四禪)的捨、淨念,而獲得三明。

-阿難尊者說,上面1-6是行,三明屬於明。具備前面這些為『明具足者』、『行具足者』、『明與行具足者』

 

-阿難尊者這時引用並贊同大梵天常童子的偈頌:

歸屬於種姓的話,剎帝利為人中最上

明與行具足者,在天人中他是最上的

 

-佛陀聽完阿難尊者整篇開示後認可了阿難的話

 

 

MN54 Potaliyasuttaṃ迫得利亞經 摘要

 

-有一次,屋主迫得利亞去見佛陀。佛陀見到他後,以屋主來稱呼他並叫他坐下。迫得利亞不喜歡被叫左屋主,因此保持沉默。到第三次時,迫得利亞終於和佛陀說,佛陀以屋主來稱呼自己是不恰當的。

 

-佛陀回應,迫得利亞確實有屋主的特徵。

 

-後者卻説自己已放棄全部的工作,已斷絕全部的俗事;將所有資產全部贈予兒子們繼承。而且他再也不教誡、斥責,只是住於上妙的衣食。

 

-佛陀說,迫得利亞說的斷絕俗事是一回事,聖者之律中的卻是另一回事。在聖者之律中以下這八種導向俗事之法應被斷絕。因爲會因爲這些而 a. 自己斥責自己 b. 智者斥責自己 c. 死後去到惡趣

1.       殺生

2.       偷盜

3.       妄語

4.       離間

5.       貪婪

6.       憤怒地斥責

7.       憤怒且煩惱

8.       極慢(舉起為相,極度自大為作用,自負為現起)

 

佛陀繼續說,斷絕上面那些仍未斷絕所有俗事。佛陀以各種譬如比喻欲多苦、多煩惱。因此要回避因種種(五欲)而生的捨,而要依止單一(四禪)的捨。

1.     骨頭:狗啃吃卻不能充飢

2.     肉塊:咬著肉塊的鳥被其他鳥啄著,假如不快速放棄肉就會死亡

3.     草炬:拿著草炬逆風而行,假如不立即放開就會被燒傷、死亡

4.     炭火坑:想活命的人知道跌下去就會死亡

5.     :醒來不見任何東西(短暫之義)

6.     借用物:有男人乞求高級的車輛、耳環等走到市場被人所羡慕,但當物主看到後就會收回東西。讓他沮喪

7.     樹果:一個男人見到樹上結出果實、於是爬上樹。恰巧另一個人來到也想吃果實,決定把樹斬下來。假如第一個男子不落下來就會死亡

-佛陀說,聖弟子接著基於基於(四禪)的捨、淨念而最後獲得三明。於是問迫得利亞有沒有好像在聖者之律中那樣斷絕俗事?後者答沒有,連其中一方面也不碰邊。

-迫得利亞說自己之前不帶眼識人,將不是賢駿的其他外道當作賢駿者。並自此皈依佛教

 

 

MN55 Jīvakasuttaṃ耆婆經 摘要

 

-有一次,耆婆去見佛陀,因爲他聽説人們為佛陀殺生,而佛陀知道又接受邀請吃這些肉類。他問佛陀這是否真確呢?

 

-佛陀說,這些人是以不實來指控佛陀。佛陀是不允許以下這些肉的,反之的三净肉則可以吃。

1.     看見

a.     義注:比丘看到爲了獸肉而抓拿、殺害(動物)

2.     聽到

3.     疑慮

a.     義注:對見、聞、或兩者懷疑

 

-佛陀說,比丘修習四梵住遍滿四方。在家人邀請他去應供,而他答應。他不會希望屋主會以美味的食物招待自己,他以不取著、有出離慧地吃那施食。

-他問耆婆,這時那位比丘有否意圖加害自己/他人/兩者 呢?答:不。  

-那位比丘是否無過失地吃食物呢?答:是

 

-耆婆說,梵天是住於四梵住的,而他親眼看見佛陀也是那樣。

 

-這時佛陀說,因爲貪、瞋、癡而會有惡意(注釋書:慈的對立)、傷害(注釋書:悲的對立)、不樂(注釋書:喜的對立)、嫌惡(注釋書:捨的對立)。佛陀已經捨斷貪嗔癡,未來不再出生了。假如耆婆是說(佛陀的四梵住是建立於此的),佛陀便允許。耆婆答:他就是說這個。

 

-注釋書說,佛陀說這個是因爲,梵天只是依靠禪那來壓制各種煩惱。

 

-假如為佛陀或佛弟子殺生,那人會在五個地方產生許多罪業

1.       當他指示別人帶來這個生類

2.       當那生類脖子被縛地帶來、生起苦憂

3.       指示別人殺掉他

4.       當那那生類被殺時,生起苦與憂

5.       以不適當的肉招待佛陀或佛弟子 (注釋書說:使之吃[三不净的]熊肉、豬肉、豹肉、鹿肉後而惱怒:你是什麼沙門,不適當的肉被你吃了!)

 

-説完耆婆大爲感動,成爲佛弟子

 

 

 

MN56 Upālisuttaṃ優婆離經 摘要

 

-有一次,長苦行尼乾陀去見佛陀。佛陀問他,尼乾陀若提子安立幾種惡業?

-長苦行回答,尼乾陀若提子不慣用‘業’,而用‘杖罰’來形容,并且有身語意三種杖罰(應因爲身口意的惡行束縛人於輪回之中/ 傷害別人,所以被這樣形容)。

 

-佛陀問哪種杖罰有最大的惡業?答:身。 佛陀一連問了三次讓他確定

 

-然後長苦行又問佛陀安立幾種杖罰?佛陀也回應他不慣用‘杖罰’,而用業。并且安立意業為最大的惡業。 長苦行也一連問了三次讓佛陀確定。

 

-注釋,佛陀這樣說,可能是因爲思(意志)是造業的必不可少因素,沒有它就不會造業。注釋書則援引 AN1.310: 「比丘們!我不見還有其它一法,這麼應該被大呵責,比丘們!如這邪見。比丘們!邪見是最應該被大呵責的。」

 

-經過這一輪交談後,長苦行回去和尼乾陀若提子匯報剛才發生的事。後者讚長苦行答得妙。

-這時屋主優婆離逞英去想把佛陀論破,但被長苦行反對,因爲他聽説佛陀有讓外道轉投自己的幻術。但尼乾陀若提子堅信優婆離不會中招。這樣重複了兩次,優婆離終於被師父批准去挑戰佛陀了

 

-這時優婆離到達佛陀那裏並再次重申不起眼的意罰比不上身罰。

 

佛陀便和他開始了一番辯論:

1.       不經意殺生

a.       尼乾陀有四種禁戒來防護自己。假如他在行走時踩死許多小生命,有什麽果報?答:非故意沒有大罪

b.       思(意志)屬於哪一種罰?答:意

c.       結論:前後矛盾

2.       意念的摧毀力

a.       有人想用劍把這城市所有人一刹那剁成一堆肉醬可能嗎?答:不可能

b.       有大神通的人這樣做能夠嗎?答:能夠

c.       結論:前後矛盾

3.       仙人的嗔意

a.       聽過爲什麽各大林野現在是林野嗎?答:知道,因爲仙人的嗔意(請看Jat iii.463, v.l33ff., 267; v.144; vi.389, v.267; v.114, 267;Miln 130.)

b.       結論:前後矛盾

 

-優婆離大爲感動,說其實聽到佛陀第一個解答時已經很滿意了,只不過想再聼多幾個答復。説完便皈依三寶。之後發生了兩個個插曲,讓優婆離對佛陀更加滿意

1.       佛陀請有名氣的他慎重考慮皈依的對象:一般人得到優婆離作爲弟子都會大肆宣傳,但佛陀沒有

2.       佛陀請他繼續考慮供給尼乾陀食物,因爲他的家是他們的供給源: 優婆離聽説佛陀說只應該佈施給自己、自己的弟子、佈施給自己的派系有大果報;其他則沒有。所以很感動

 

-佛陀為優婆離説法,讓他證悟初果。之後後者離開

 

-優婆離回家後叫守門人把尼乾陀們關在門外,為佛弟子開門。後來長苦行尼乾陀、尼乾陀若提子親自求證,發現屬實。

 

-平時優婆離會對尼乾陀若提子預備最高的座位,但現在卻自己坐上去。尼乾陀若提子問他是否瘋了,原本要去論破人卻成了別人的弟子,看來他被佛陀的幻術迷惑了。優婆離回答說,佛陀的幻術是善的,假如任何人被這幻術轉向,將會為自己帶來長久的利益。

 

-接著優婆離用譬如說,尼乾陀若提子的教導可以為愚人染色,相反佛陀的教導卻可以為智者染色,而非愚人。

 

-尼乾陀若提子追問,人們都知道優婆離是尼乾陀若提子的弟子,現在他們要認知他是誰的弟子呢?

 

-優婆離於是以種種偈頌讚美佛陀,承認自己是佛弟子。

-尼乾陀若提子問他是何時編了這些稱讚的?優婆離答:佛陀不只有一百項值得稱讚的,誰人不會對值得稱讚者作稱讚呢?

 

-由於不能忍受佛陀獲得的恭敬,尼乾陀若提子的熱血從口中湧出。 (注釋書:不久就死去了)

 

 

 

MN57 Kukkuravatikasuttaṃ守狗禁戒者經 摘要

 

-有一次,守牛禁戒的拘利族人之子富樓那;與守狗禁戒的裸體斯尼耶,一起去見佛陀。

 

-富樓那問佛陀,守狗禁戒的斯尼耶確實長時間守狗戒,他的來世是哪裏? 佛陀拒絕回答兩次。

 

-到第三次,佛陀回答了,假如斯尼耶完全地、不間斷地修習狗的習慣,死後會投生成爲狗。但假如他認爲靠著這狗戒,能成爲天神—這是邪見。邪見只有兩處之一:地獄或畜生。因此假如他的狗戒成功,他會成爲狗,失敗時則會下地獄。

 

-説完斯尼耶便哭了。佛陀便說,他確實得不到富樓那的理解,叫他不要問還是要問。斯尼耶說自己哭不是因爲佛陀說這個,而是因爲他長期完成、受持狗戒。

 

-接著斯尼耶又問守牛禁戒富樓那的下場,佛陀也是相同模式的應對和答案。

 

-之後,富樓那請佛陀教導他們捨斷牛和狗戒。佛陀便為他們開示四種業,並提到:眾生是[自己]業的繼承者

1.       黑果報的黑業:某人作有瞋恚(有苦惱)的身口意行,會投生到有瞋恚(有苦惱)的世界,有瞋恚(有苦惱)的觸會接觸他,他也會感受相應的、一向苦的感受。這如地獄的衆生

2.       白果報的白業:上面的相反,例子是遍淨天(三禪天)的天神

3.       黑白果報的黑白業:例子是人、某些天神、某些墮下界者

4.       滅盡業、有非黑非白果報的--非黑非白業:爲了捨斷有黑果報的黑業、有白果報的白業、有黑白果報的黑白業之思(動機)。 [AN4.234-235說,如修習八正道、七覺支]。

 

-説完後他們都皈依三寶,希望在佛陀面前受具足戒、出家。但佛陀說,一般外道要來出家要經過四個月的觀察期,但佛陀知道個人的差異。

 

-他們出家不久後,就成爲了阿羅漢

 

 

 

 

MN58 Abhayarājakumārasuttaṃ無畏王子經 摘要

 

-有一次,無畏王子去見尼乾陀若提子,他被後者慫恿去論破佛陀,因爲假如成功論破有大威力的佛陀的話,他將會得到大名聲。

 

-以什麽樣的方法去論破佛陀呢?尼乾陀若提子這樣教導王子,去問: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嗎?

1.       假如佛陀回答,他會說,那麽就質問,佛陀和一般人有什麽差別呢?一般人也會對人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

2.       假如佛陀回答,他不會說。那麽爲什麽提婆達多被佛陀記説會墮入地獄持續一劫,而且不可救濟? 提婆達多因此而憤怒不滿

 

-持著這問題,無畏王子便待佛陀到自己家中應供時照樣挑戰佛陀。但當問到時,佛陀便回答,這不能被一概回答。

 

-聽後無畏王子便感嘆到,尼乾陀若提子被擊倒了。經過佛陀提問,便和盤托出。

 

-碰巧有幼兒坐在王子的腿上。佛陀便藉機問:假如你們因爲疏忽,而讓這幼兒抓木片或小石入口,他會怎樣做?  王子答:即使會出血,也會立即取出,因爲對他又憐憫。

 

-佛陀便因而說,他有以下的説話原則,因爲他對眾生有憐愍

1.       別人不愛聼、不真實、不伴隨利益—不説

2.       別人不愛聼、真實、不伴隨利益—不説

3.       別人不愛聼、真實、伴隨利益—適時而說

4.       別人愛聼、不真實、不伴隨利益—不説

5.       別人愛聼、真實、不伴隨利益—不説

6.       別人愛聼、真實、伴隨利益—適時而說

 

-王子繼續問,有些人準備問題來問佛陀,佛陀有事先準備,還是答案立即顯現在心中呢?

 

-佛陀於是反問王子,他對車子各部分的熟練嗎?答:熟練。

-假如有人問王子這個部分叫什麽名字,他會事先準備,還是答案立即顯現在心中呢?因爲他很爛熟,所以答案立即顯現在心中

 

-佛陀說,同樣地,因爲自己已經很好地貫通法界(=一切知智),所以答案立即顯現在心中

 

-説罷王子便皈依三寶。

 

 

 

MN59 Bahuvedanīyasuttaṃ 多種受經 摘要

 

-有一次,木匠五支去見尊者優陀夷。他問優陀夷佛陀說有多少感受?

-優陀夷尊者答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然而木匠五支卻説有兩種:樂受、苦受。這不苦不樂受被説是在寂靜的勝妙樂中。

 

-他們一共重複以上對話三次,互相不能説服對方。

 

-阿難尊者聽到他們的對話,便去見佛陀問個究竟。

-佛陀提到,他以不同的方便説了以下不同分類的感受。假如別人互相不贊同,就會爭執,假如贊同,就會和睦無爭。

1.       二受:身和心/苦和樂

2.       三受

3.       五受:喜、憂(心理上)、樂、苦(身體上)、捨

4.       六受:六觸所生感受

5.       十八受:六觸所生的苦、樂、不苦不樂受

6.       三十六受:住家& 離欲 兩大分類之 ---六觸所生的苦、樂、不苦不樂受

7.       一百零八受:上面再分過去、現在、未來

 

-佛陀接著說出不同層次的快樂,越下面就越勝妙

1.       五欲

2.       初禪

3.       二禪

4.       三禪

5.       四禪

6.       空無邊處

7.       識無邊處

8.       無所有處

9.       非想非非想處

10.   滅盡定

 

-佛陀說,有人可能會問爲什麽滅盡定沒有想和受,仍會說是樂?佛陀不止安立聯繫樂受的為樂,不論以什麽方式、哪裏找到樂,佛陀都安立它為快樂。(注釋書說,如來安立一切無苦的狀態就在樂中。這似乎與木匠五支的説法相應)

 

 

MN60 Apaṇṇakasuttaṃ無缺點經 摘要

 

-有一次,沙拉的婆羅門屋主慕名去見佛陀。

 

-注釋書:佛陀因應他們會進入一個森林過夜,而森林會有許多不同學説的沙門婆羅門,互相自贊毀他,會讓他們非常困惑,不能相信任一教派;因此佛陀爲他們說此經

 

-佛陀問他們得到有理由相信的大師嗎?答:沒有。

 

-佛陀於是為他們說沒有爭議之法,並說假如受持的話對他們會有長久的利益。

 

-佛陀提到有一對學説互相衝突:無他世、有他世。

 

-無他世的内容如下:

1.     沒有佈施(的果報)

2.     沒有祭祀

3.     沒有佈施物

4.     善惡的果報

5.     沒有父、母[注釋書:正行與邪行都無果]

6.     沒有此世

7.     沒有他世(注釋書:斷滅論)

8.     沒有化生的有情

9.     不存在擁有特殊智的正行道修行人宣示此世他世 [注釋書:指全知的佛陀]

 

 

-對於無他世的人,因爲邪見,會滋生以下的邪法:

1.     邪見

2.     邪志:當志向於‘無他世‘

3.     邪語:他説關於‘無他世‘之語

4.     他對那些知道他世的阿羅漢作反對

5.     他教導其他人『無他世』,這是他非正法說服,他以這稱讚自己,輕蔑他人

6.     他先前的善戒被捨斷了,惡戒被現起

 

-智者可以思慮,對於主張無他世的人:

1.       他將會回避身口意善行、受持身口意惡行

a.       因爲看不見不善法的過患、卑下、雜染;善法在出離(不善法)上的效益、在清净旁邊

2.       假如無他世,他就會平安。但假如有,他就會到惡趣

3.       但不論他是否正確,在這世他就會被智者呵斥為惡戒者、虛無論者

4.       他最多只能在一處中安全

5.       而主張有他世的人則兩處都安全

 

-佛陀以同樣的方式論證另外兩對見

1.       『無作業』『有作業』

2.       『無因』、『有因』見

 

-有些人說‘沒有無色界‘ ,有些人則説 ’ 有無色界‘。智者會這樣想:

1.       我沒見過,但假如不清楚就執著一邊的話,那就不恰當。

2.       假如真的沒有無色界,我至起碼會投生到色界天

3.       假如有的話,我就會投生到無色界天

4.       因爲色的緣故,所以才存在鬥爭、諸多惡不善法。無色界則沒有。這樣想的人就會厭離色而行。

(注釋:這特別呼應已經有色界禪的人)

 

-有一些人說:『沒有一切有之滅。(涅槃)』,另一些則說『有一切有之滅。』智者會這樣想:

1.       我沒見過,但假如不清楚就執著一邊的話,那就不恰當。

2.       假如真的沒有涅槃,我至起碼會投生到無色界

3.       假如有的話,我就會當生證悟涅槃

4.       說「沒有一切有之滅。」的人,他們的見解靠近貪欲、取著。

5.       說『有一切有之滅。』的人,則靠近無貪。這樣想的人就會厭離有而行

 

-佛陀說接著說有四種人:

1.     實踐讓自己苦的:苦行、折磨身體的行爲

2.     實踐讓他人苦的:例如屠宰等職業

3.     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他自己舉行牲祭,强迫下人也一起參與

4.     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在佛教中出家,具備戒定慧、成爲阿羅漢

-說後那些沙拉的婆羅門屋主大為感動,最後皈依三寶

 

 

MN61 Ambalaṭṭhikarāhulovādasuttaṃ 芒果樹苖圃教誡羅侯羅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誡自己的親兒子羅侯羅,作出以下的舉動

1.       在水容器中留置少量殘留的水,比喻故意妄語而又不羞恥的人,他們的沙門性就是這麽少量

2.       倒掉少量殘留水…. (同上)..

3.       倒立水容器,比喻故意妄語而又不羞恥的人,他們的沙門性就像這樣被倒立

 

-佛陀以國王的象在戰場上以身體各部分執行任務,卻護著鼻子,騎象者就知道他還未拼命。但假如他不再護著鼻子,就真的在拼命了。同樣地,佛陀說,故意妄語而又不羞恥的人,沒有什麽惡他們不能做的

 

-因此他告誡羅侯羅尊者在開玩笑時也不要説謊

 

-佛陀問羅侯羅,鏡子有什麽用?答:觀察自己。

 

-佛陀說,同樣地,觀察再觀察後,才應該做身口意業。怎樣觀察呢?

1.       會不會傷害自己?

2.       會不會傷害別人?

3.       會不會傷害雙方?

4.       會生起苦果報嗎?

 

-應該竭盡所能不做、捨棄違反1-4原則的。假如做了不善的身口業,就應該向同修公開懺悔,在未來自制。假如沒有違反1-4的善法則相反,在日夜喜悅地隨學善法。

 

- 意業也和前面類似的説明,但佛陀沒有提到不善的意業要向同修公開懺悔,只提到要對他厭惡,在未來自制。

 

-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净化身口意業的人,他們全都像這樣一再觀察而净化的。因此羅喉羅也應該這樣學。

 

 

MN62 Mahārāhulovādasuttaṃ 教誡羅侯羅大經 摘要

 

-有一次羅侯羅尊者緊跟著佛陀, (注釋書:想:‘佛陀的外表優美,我也輝煌;假如他做轉輪王,我也會做將軍’。 佛陀以他心通了知他的想法。為了阻止這些思想發大,讓他陷入困難,也爲了驅除他對在家欲貪,因此說關於色無我的教導)

 

-佛陀回顧並告誡兒子,凡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受、想、行、識---都應以正確的慧看為 『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1.      注釋書:我的=108渴愛思潮

2.      我是這個:慢之執,九種慢

3.      我的自我=62種邪見

 

-羅侯羅尊者想:誰被世尊面對面教誡後,今天還會進村托鉢呢? 於是他來到某顆樹下準備修行。

 

-剛巧舍利弗尊者見到羅侯羅尊者,便教導他修習入出息念,說多修習這個會有大果。(注釋書說,舍利弗尊者不知道羅侯羅尊者已被佛陀給了禪修功課,見到他盤腿以爲他在修入出息念)

 

-那天傍晚,羅侯羅尊者從獨坐出來見佛陀然後問佛陀怎樣修入出息念會有大果?

 

-(注釋書:佛陀上面簡單的開示還未讓羅侯羅尊者去除對身體的執著,因此第一時間不是說入出息念的修習)

 

-佛陀教導羅侯羅尊者無論自身内外的四大、虛空界,都應該以正確的慧看為『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這樣看後,會在四大、虛空界上厭離、離染

 

-佛陀於是教導羅侯羅尊者要修習等同於以下事物的修法,這樣,已生起的合意與不合意觸將不會持續遍取他的心

1.      地:無論人們在地上丟清淨的、不清淨的,地也不會生起厭惡

2.      水:無論人們以水洗滌清淨的、不清淨的,水也不會生起厭惡

3.      火:無論人們以火燒….

4.      風:就算風吹清淨的、不清淨的….

5.      虛空:虛空在任何地方都不被住立

 

-接著佛陀詳説入出息念的16階段修法

 

1.      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

2.      坐下,盤腿

3.      定置端直的身體

4.      建立面前的念後(ajahn brahm: 指將念作為優先事項),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5.      接著學習以下:

 

【身】

1.      當吸氣、呼氣長時,知道吸氣、呼氣長

2.      當吸氣、呼氣短時,知道吸氣、呼氣短

a.      Ajahn brahm: 首兩個步驟可以混為一談。這時你不用控制呼吸,因為控制只會導致不適。只是看著呼吸出入不太有趣,這時佛陀讓我們看呼吸的出入,讓我們可以注意到更多的細節,讓呼吸法更有趣。這時你更可以注意呼吸進,還是出比較長?呼吸進後的停頓,還是呼吸出後的停頓比較長?這會更有趣

3.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一切身

a.      《清淨導論》:呼吸的整個過程

b.      Ajahn brahm: 你看到呼吸進的演變:它到達頂點,然後漸漸退去,到完全褪去。你甚至看見呼吸進和呼吸出之間的停頓。之後你看見呼吸出的醞釀,開展,每一刻的轉變,到達頂點,褪去,褪至虛無。再觀察那個停頓和接下來的吸氣。

4.      當吸氣、呼氣時,使身行輕安

a.      《無礙解道》:平息身體的前屈、搖動、震動等

b.      《清淨導論》:當身心熱惱時呼吸會很粗,反之則會很微細

c.      Ajahn brahm: 當一個人舒適地和呼吸在一起,它會自動平息。或者可以在心裡說‘平靜,平靜,平靜

【受】

5.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喜

6.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樂

a.      Ajahn brahm: 當你的念不間斷地看著呼吸平息,喜樂會自動出現。假如呼吸已經相當平靜,但仍然沒有喜樂,不要驚恐!不要嘗試做任何東西!只是完全地,不間斷地覺知呼吸,呼吸會漸漸平息,喜樂最後一定會出現。

7.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心行

b.      MN44: 想和受是心行。

c.      Ajahn brahm: 此時呼吸會看似消失,剩下喜樂。本身透過觸感來感知呼吸,現在呼吸以喜樂來呈現,轉成以心來覺知。

8.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行輕安

d.      Ajahn brahm: 有時喜樂會變得太刺激,或我們會對這個現象感到害怕。這時請不要忘記喜樂是由平靜,寂靜而生。因此佛陀教導這個步驟

 

【心】

9.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心

a.      Ajhan brahm: 禪相是心的反射。步驟8後,禪修者會看到禪相。但有些卻看不到,這時他們要有耐性,只是等待,漸漸地,心就好像從光亮的地方走進暗的地方,慢慢就會習慣那個暗,然後看見周圍的星星,周圍的事物。比喻禪相會由無變有,暗淡變光明。

2.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喜悅

b.      Ajahn brahm: 心喜悅的時候,禪相會更亮。有時禪相會顯得很髒,這是因為心很髒,戒不清淨,有著污染的身口意,這時要注意持好自己的戒律。就算是好人,有時禪相和心也會暗淡,這時因為他們的心的能量比較低,或許因為健康不佳或過勞。此時可以發展鼓舞人心的禪修,例如佛,法,僧,(戒),施,(天)的隨念。或散播慈心,之後才回到安般念呼吸法。

c.      另有四個方法讓禪相明亮

                                                    i. 專注禪相的中心。禪相的中心一般比四周明亮,專注中心會使中心的光明擴展,接著再專注中心的光亮,接著再專注中心的光亮….慢慢地,暗淡的禪相會變得爆炸性地光亮,讓你進入禪那

                                                   ii. 讓你活在當下的注意力變得尖銳。更加地專注於當下,會使正念變得光亮,使禪相閃耀

                                                  iii. 對著禪相笑。記得禪相是心的反射。對著禪相笑,禪相會回笑。

                                                  iv. 回到美麗的呼吸。先不要理會禪相,回到呼吸,接著禪相會不斷變亮。

3.      當吸氣、呼氣時,集中著心

d.      Ajahn brahm: 延續對禪相的注意。放鬆,要相信禪相,不要控制禪相,禪相自然能夠延續下去。

4.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解脫

a.      Ajahn brahm : 此等同於進入禪那。步驟11後,你會發現自己自己正沉沒或潛入禪相中,或者禪相絕妙的光和狂喜的感受完全地包裹你。此時心解脫於五根,不能聽見或說任何東西,心完全地具念,靜止和穩定。佛陀形容禪那為足以成為聖者的智見特質(MN31), 正覺樂(MN66)

 

 

(Luang ta siri 說身-心的步驟是完成止禪的修行,法念住部分是完成觀禪的修行)

 

【法】

13.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無常

a、     Luang ta siri:當呼吸入就是一個生,呼吸出時就是死。呼吸入就是一個生,呼吸出時就是滅,生滅。這個名色法的生滅。所以觀法如法的意思,就是看到呼吸出入的生滅,或者說這個呼吸出入或五蘊的生滅。呼吸入就是生、呼吸出就是滅,一直看到生滅。好比喻為見到五蘊,這個呼吸入就是生、呼吸出就是死,不斷在生死生死。這個就是關於無常觀。

14.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離貪

a.      Luang ta siri: 接著我們就會對五蘊產生厭離。呼吸入、呼吸出,對五蘊產生厭倦、厭離、離欲

b.      《清淨導論》、《無礙解道》:觀諸行的剎那壞滅/過患後對諸行離貪的欲、勝解生起,心善確立

c.      或指聖道/涅槃

15.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滅

1.      觀諸行的過患後對諸行滅的欲、勝解生起,心善確立

2.      或指聖道/涅槃

16.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捨離

3.      修觀而遍捨諸蘊、煩惱

4.      或指與有為相反的涅槃

 

-佛陀說,假如勤修入出息念,就連最後的呼吸停止時,修習者也會(帶著正念/正知)地知道

 


 

 

MN63 Cūḷamālukyasuttaṃ 瑪魯迦小經  摘要

 

-有一次,瑪魯迦之子想,以下被佛陀擱置回答的邪見,假如佛陀回答,那就繼續跟隨他修行,若不,則要還俗

1.       世界是常恆的

a.       注釋書說,世界指的是修遍處定時出現的遍相,有些修行人誤以爲那是‘我’

2.       世界是非常恆的

3.       世界是有邊的

4.       世界是無邊的

5.       (靈魂)即是身體

6.       命是一身體是另一

7.       死後如來存在

8.       死後如來不存在

9.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

10.   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接著瑪魯迦之子向佛陀説了剛才所思所想。叫佛陀坦白說自己是知道抑或不知道

 

-佛陀反駁:自己有説過,假如瑪魯迦之子來跟自己修行,就會跟他解答這些邪見嗎? 瑪魯迦之子也有對佛陀開過類似條件才跟佛陀修行嗎?  答:不。  佛陀於是便責備他愚蠢

 

-佛陀說,假如有人想,只要佛陀不為他解答邪見,就不跟佛陀修行;那麽這些還未被佛陀記説,那人就死了

 

-就如一個人中了毒箭,他的親屬找來了醫生。但他卻堅持要探究是誰人射了自己、那人是什麽特徵、種姓等等的瑣碎問題,才肯取出這支箭

 

-佛陀說,只要有以上那些邪見,就不會有梵行生活、仍有生,老,死和諸多負面情緒。佛陀説明這些(對我們)的破壞

 

-爲什麽佛陀不記説以上那些邪見呢?因爲那不伴隨利益、不是梵行的基礎,不導向涅槃。

-佛陀記説什麽?四聖諦。原因和上面相反。

 

 

 

MN64 Mahāmālukyasuttaṃ瑪魯迦大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問比丘們有沒有憶持他五下分結的教導?尊者瑪魯迦之子逞英回答:

1.       有身見

2.      

3.       戒禁取

4.       (事)欲的意欲

5.       惡意

 

-注釋書:佛陀知道他雖然這樣說,但認爲只有煩惱顯現是才是結,其餘時間則不是。於是做出以下的批評

 

-佛陀挑戰說,其他外道沒有以嬰兒的譬喻來反駁他嗎?

1.       嬰兒沒有『有身』的觀念,何來存在有身見? 但其實是有隨眠潛伏其中

2.       嬰兒沒有『法』的觀念,怎會對法懷疑呢?……

3.       嬰兒沒有『戒』的觀念,怎會有戒禁取呢?……

4.       嬰兒沒有『欲』的觀念,怎會生起對(事)欲的意欲呢?……

5.       嬰兒沒有『眾生』的觀念,怎會對衆生生起惡意呢?……

 

-這時阿難尊者邀請佛陀說關於五下分結的教說。

 

-佛陀說,無聞凡夫不熟知佛法,被--有身見、疑、戒禁取、(事)欲的意、惡意 –所纏縛、征服,又不如是知道從它們的出離,因此成爲了他們的慣習而不被排除。這樣就是下分結。接著佛陀反面説明聖弟子如何捨斷下分結

 

-佛陀以不同譬喻說,不由特定的方法要想知道、看見、捨斷五下分結是不可能的。

 

-而怎樣是那個方法呢?從1-7定中,觀照四名蘊的以下特徵後脫離它們,心集中到涅槃(為證悟道果的過程),成爲阿羅漢。假如在(止觀)法上有欲貪而為斷滅一切煩惱,也會成爲三果聖者。

1.       無常的

2.       (苦):苦的、病的、腫脹物注釋書:裏面敗壞之物)、箭的(隨射擊生起苦之義)、禍的注釋書:苦之義)、疾病的、敗壞的(破碎之義)

3.       (無我):外人注釋書:非自己的)、空的注釋書:非靈魂實體)、無我的

 

 

-阿難尊者繼續問,既然這是道路,爲什麽某些比丘是心解脫者,某些比丘是慧解脫者呢?

 

-佛陀回答,不同的是他們的根(注釋書有些人偏重心一境,有些人偏重智慧。雖然舍利弗和大目揵連上座都强調止和觀,但舍利弗尊者是慧解脫者,大目揵連尊者是心解脫者。他們一個偏重慧根,一個偏重定根)。

 

 

 

MN65 Bhaddālisuttaṃ 跋大哩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召喚比丘,要他們一座食而食(注釋書:戒律規定比丘們過午不食,但只吃一餐則只是佛陀的建議)。因爲當他這樣做事,會少病、少苦、身體輕快、有力、安樂住。但是跋大哩尊者卻不能夠接受,他說他會因此而憂慮、後悔(--注釋書說,他擔心自己不能夠一整生都維持這樣的梵行)

 

-佛陀於是建議他可以在招待處吃一部分,另一部分帶回去吃。但跋大哩尊者仍然這樣說(--注釋書說,即使這樣做,他仍要在午前把剩餘的食物吃完)

 

-佛陀立下這條戒律之後,跋大哩尊者在僧團中說自己不能夠持這條戒,他也在雨安居整整3個月沒有見佛陀。

 

-三個月後,佛陀即將遊行。其他比丘們便勸導尊者去見佛陀認錯。尊者照做。

 

-佛陀接受了他的道歉後說,罪過的確征服了愚昧的他。他不知道,佛陀、衆多比丘、衆多比丘尼、男女居士、外道修行人都會知道,跋大哩尊者沒有守全部的戒律。

 

-佛陀於是說,對於下面幾種人(MN70),即使佛陀要他們作自己渡過泥地的‘橋’ ,他會否反抗呢?答:不,

1.     俱分解脫者[身+慧]

a.     某人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後,成爲阿羅漢

2.     慧解脫者

a.     某乾觀行者/或某人進入色界定後,成爲阿羅漢

3.     身證者

a.     某人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後,以智慧看見而滅盡某些煩惱(初果-阿羅漢向者)

4.     達到見者

a.     某人沒有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卻成爲初果-阿羅漢向者。他明白四聖諦,並已以智慧檢查佛陀的教導)

5.     信解脫者

a.     某人沒有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卻成爲初果-阿羅漢向者。他明白四聖諦,但以智慧檢查佛陀教導的程度不及4)

6.     隨法行者

a.     沒有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

b.    但他以智慧(觀智)滅掉某些煩惱,也以智慧足夠地審察後接受佛陀的教導

c.     有五根

d.    MN22注釋書解釋為:取得入流道的人

e.     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慧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見成就’

7.     隨信行者

a.     沒有進入無色界定(或滅盡定)

b.    但他以智慧(觀智)滅掉某些煩惱  

c.     有五根

d.    對佛陀有足夠的情愛、信心

e.     MN22注釋書解釋為:取得入流道的人

                                          i. 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信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信解脫‘

-佛陀問他,他那時是否以上七種人呢?答:不。過後跋大哩尊者再次求懺悔,佛陀接受。

 

-佛陀說,一個不完全恪守佛陀教誡的人不會取得1-4禪、三明等任何屬於聖者智見的特質。他也會被以下的人責備

1.     佛陀

2.     同修

3.     天神:(注釋書:天神知道後或會幻化出可怕的所緣讓他逃跑)

4.     自己:(注釋書:反省自己的戒時發現自己的污染衆所周知,於是心亂跑,不能專注業處。然後想‘爲什麽像我的人會住森林?’後悔然後離開)

 

-跋大哩尊者問佛陀,爲什麽僧團一再強制懲治某些比丘,有些則不呢?佛陀這樣回答

1.     某些比丘是慣犯,當被人教訓時不順從,於是其他比丘們便請尊者讓諍訟不急速地平息。反之則急速平息。

2.     初犯、非常犯者也是這樣解釋

3.     某比丘對(導師)有很多信心、情愛。其他比丘便想保護他的信心、情愛,因此不嚴厲懲治他。

 

-跋大哩尊者繼續問,爲什麽以前有較少的戒律,卻有更多的人成爲阿羅漢。現在卻相反?

 

-佛陀回答,當衆生(的德行)減損、正法在消失之時會有更多的戒律,但更少人成爲阿羅漢。

-只要某些以煩惱為基礎的事不出現在僧團,佛陀也不會建立戒律。反之則會。

-當僧團還未壯大、得到最高的名聞利養、博學、有經驗時,就不會出現這些。反之則會,而佛陀就需要建立戒律。

 

----

-之後佛陀問跋大哩尊者,在僧團人還少時,他記得佛陀説過幼駿馬的譬喻法嗎?後者說不記得,因爲他長期不遵從全部佛教。

 

-佛陀說,其實那不是唯一的原因,佛陀長期用他心通知道他沒有用心聆聽教導。但佛陀仍會為他說這篇法。

 

-就如馴馬師得到賢駿馬後會一步步訓練他,直至具備十項特質。這時他就適合被國王所使用。

 

-同樣地,有這十樣特質的人值得受人尊敬、供奉、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1.     無學正見

2.     無學正志

3.     無學正語

4.     無學正業

5.     無學正命

6.     無學正精進

7.     無學正念

8.     無學正定

9.     無學正智

10.  無學正解脫

 

 

MN66 Bhaddālisuttaṃ 鵪鶉譬喻經 摘要

 

-有一次在獨坐時,優陀夷尊者生起這樣的深思:佛陀的確去除了我們許多苦法、不善法;帶來許多善法、樂法。於是他就去見佛陀並說出這番話。

 

-他也説,某時,佛陀叫比丘們捨斷白天的非時食,但他們因爲居士在這個時段準備的美味食物而感到爲難。基於對佛陀的愛與尊重、慚與愧, 他們還是改爲在早晨、傍晚用餐。

 

-之後的一次,佛陀更要求比丘們要捨斷在傍晚吃飯。他們也照著做。因爲這樣,他們避過了許多危機:

1.       有比丘在夜間托鉢而掉入糞坑,掉入污水坑,登上荊棘草叢,登上睡覺的母牛

2.       遇到作壞事或預備作壞事的流氓

3.       他們被婦女勾引

4.       有次優陀夷尊者在夜間托鉢時,有個女子在洗容器時在閃電中見到他,被嚇壞了。她接著咒駡尊者

 

-佛陀提到,然而,有些無用的人會覺得這時很瑣碎的事情,佛陀太苛求了,於是拒絕跟從。

 

-佛陀接著用譬如比喻這看似瑣事也可以對那些頑劣的比丘造成强力的束縛

1.       猶如鵪鶉鳥被繫縛的臭蔓藤束縛,在那裏等死

2.       一個貧窮的人有破屋、破床、平庸的妻子。他見到比丘的生活後向往出家,卻不能捨斷他們

 

-又用譬喻形容這點瑣事對於溫順的比丘不構成束縛

1.       就如王象只扭動一點身體就能擺甩繮繩

2.       一個有錢人有許多資產,他見到比丘的生活後向往出家,卻能捨斷他們

 

-佛陀接著說世上有四種(捨棄被要求需要捨棄的)人

1.       有些人爲了捨斷依著而行,但當有關依著的憶念與意向生起;他卻容忍他們-->被結縛(凡夫至三果聖者)

2.       …他不容忍他們-->依然被結縛 (凡夫至三果聖者)

3.       有些人爲了捨斷依著而行,但偶爾失念,而生起有關依著的憶念與意向。雖然念或生起得遲緩,然而當念一生起就能急速地驅離它們-->依然被結縛(凡夫至三果聖者)

4.       有人知道『依著(注釋書:五蘊)是苦的根。』,於是他成爲阿羅漢

 

-接著佛陀説明各種快樂

1.       五欲:不應實行,應害怕

2.       1-4 禪:應實行,不應害怕

3.       1-8禪:這不足夠,要捨斷,超越他們 (追求更高的禪那/境界)

4.       滅盡定 (再沒有任何結縛不被捨斷[阿羅漢進入的滅盡定])

 

 

MN67 Cātumasuttaṃ 遮堵瑪經 摘要

 

-有一次,以舍利弗、目揵連為上首的五百位比丘,爲了見佛陀而抵達遮堵瑪。但那些外來比丘和原住比丘因爲互相問候等等而變得非常嘈雜。

 

-佛陀於是召喚阿難,弄清是什麽回事。及後便召喚那些比丘們,一輪交談後便遣散比丘僧團,叫他們不要住在自己附近。

 

-遮堵瑪的釋迦族人遠遠地看見那些比丘走來,和他們交談後終於弄清是什麽回事。於是便逞英以讓佛陀喜悅。

 

-他們提到,那些出家不久的新比丘,假如見不到佛陀的話可能會變心。就如當新種子得不到水、幼小牛隻見不到母親。他們請佛陀歡迎、接受、資助比丘僧團。

 

-brahmā sahampati (大梵天王)也下來和佛陀説了同樣的説話。

 

-當目揵連尊者看到這兩件事,又知道佛陀從獲喜悅時,便召喚比丘僧團一起再回到佛陀那裏。

 

-到達後,佛陀問兩位上首弟子,當僧團被遣散時,他們怎麽想?

1.       舍利弗尊者:佛陀已致力於不活動,住於當生樂處(注釋書說果定),自己也這樣做吧

a.       佛陀叫舍利弗尊者尊者不要生起這樣的心

2.       目揵連尊者:自己要和舍利弗尊者一起照顧僧團

a.       佛陀讚好認可

 

-接著佛陀以入水時會遇到的怖畏,比喻在佛教出家會遇到的四種怖畏

1.       波浪的怖畏=憤怒

a.       爲了滅苦的比丘,在家時教訓其他人,這時卻被年輕人教訓,因此憤而還俗

2.       蛟龍的怖畏=飽食

a.       出家後在飲食上有許多限制

3.       漩渦的怖畏=五欲

a.       出家後沒有守護根門、無念,羡慕在家人的五欲、有財富可以作福,於是還俗

4.       鱷魚的怖畏=女人

a.       出家後沒有守護根門、無念,在進入村落時被美色所吸引,繼而還俗

 

 

MN68 Naḷakapānasuttaṃ那勒葛波那經 摘要

 

-有一次,衆多大弟子、僧團聚在佛陀那裏。佛陀問僧團,比丘們是否歡喜於梵行?一共問了三次都無人答復。於是便問阿那律尊者,後者確認。

 

-佛陀滿意於阿那律尊者的答復,並說,歡喜於梵行對於出家人來説是合適的。他問,他們在人生早期出家,不是因爲以下的原因,而是因爲見到苦,想終結整個苦蘊—這樣對嗎? 尊者確認

1.       國王所迫

2.       盜賊所迫

3.       負債

4.       害怕

5.       為生活所迫

 

 

-佛陀說,當這樣的出家人還未取得(禪那之樂)時,五蓋、不悅 (不滿於增上善法)、倦怠會持續遍取他的心。當獲得時,就不會—這是應該做的

 

-佛陀說,他不是因爲煩惱而考量後做下面的事,而是已經捨斷煩惱。

1.       受用

2.       忍受

3.       避開

4.       除去

 

-佛陀說,他之所以為死後的弟子授記各種果位,不是因爲名聞利養、欺騙大衆,而是爲了信心、崇高宗教情操、喜悅的人,讓他們聽後把心集中在在這些聖者的信、施、戒、聞---這樣將為他們帶來長久的利益和快樂

 

 

 

 

 

 

MN69 Goliyānisuttaṃ枸哩亞尼經 摘要

 

-有一次,舍利佛尊者因應住林野的枸哩亞尼比丘(注釋書:貪求資具)之行爲,教導僧團。

 

-舍利佛尊者教導,不論是住林野的比丘,還是住村落邊界的比丘到僧團中,也應該作以下這些。不然就會被人詬病

1.       對同同修敬重順從

2.       不侵佔長老比丘、不排擠新比丘的座位而坐

3.       增上行為法(做好本分)

4.       不過早進入村落、不過晚返回

5.       不應該在用餐前後訪問俗家[是要保護 ‘ 任何比丘假如被邀請到集會堂,但不問而在午前、下午訪問家庭,這時則心墮落’ 這條戒(pāci. 299)]

6.       不掉舉、浮躁

7.       不多言、説話散亂

8.       順從、有善友

9.       飲食上知適量者

10.   致力於清醒

11.   奮起精力

12.   現起念

13.   得定

14.   有慧

15.   努力於阿毘達磨(論藏)與阿毘毘奈耶(律藏)

16.   致力於無色界定

17.   致力於過人法(禪定、神通、果位等)

 

 

MN70 Kīṭāgirisuttaṃ記大其哩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召喚比丘,並建議他們除去晚餐,因爲當佛陀這樣做時,變得少病、少苦、身體輕快、有力、安樂住。他們跟著做也會得到這些效益的。

 

-那時,許多比丘聽後一起去勸説阿說示與晡那玻蘇葛接受這個建議,但是他們以不用這樣做已經有以上效益為由而拒絕。

 

-那些比丘向佛陀匯報,然後佛陀也召喚阿說示與晡那玻蘇葛比丘,並確認了他們這樣的行爲。

 

-佛陀於是問比丘,任何人經歷的感受,會導致不善法減損,善法增長嗎?(指因爲晚間用餐的快樂) 答:不

 

-再問他們(清楚)知道當某人感受某些三受時,不善法增長,善法減損;某些感受則會不善法減損,善法增長嗎?(MN137)  比丘們答:不

 

-佛陀說,假如他不以智慧觸達、了知而說這些,合適嗎?比丘答:不。佛陀說他是以智慧觸達而這樣說的。(這是要説明佛陀的教導是有基礎的)

 

-佛陀接著提到,他不説任何人都有應該以不疏忽大意而作的(修行工作),例如阿羅漢—他們無可能疏忽大意,而且已經完成出家的目的。

 

-接著佛陀說有七種人,除了1-2之外,其他都有應該以不疏忽大意而作的(修行工作)。因爲或許當他們受用適當的坐臥處(例如不是長老就做在長老席位)、結交善友、善統制諸根時,能夠成爲阿羅漢。

1.     俱分解脫者[身+慧]

1.     某人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後,成爲阿羅漢

2.     慧解脫者

1.     不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但單以智慧成爲阿羅漢

                                          i. 乾觀行者/或某人進入色界定後

3. 身證者

1. 某人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後,以智慧看見而滅盡某些煩惱

                                          i. 義注:初果-阿羅漢向者

4.     達到見者

1. 某人沒有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卻以智慧看見而滅盡某些煩惱

                                          i. 義注:初果-阿羅漢向者。

                                         ii. 論藏Pug:他明白四聖諦,並已以智慧檢查佛陀的教導

5.     信解脫者

1. 某人沒有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卻以智慧看見而滅盡某些煩惱,已經確立對佛陀的信心

                                          i. 義注:初果-阿羅漢向者

                                         ii. 論藏Pug:他明白四聖諦但以智慧檢查佛陀教導的程度不及4

6.     隨法行者

1.     沒有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

2.     但他以智慧(觀智)滅掉某些煩惱,也以智慧足夠地審察後接受佛陀的教導

3.     有五根

4.     MN22義注:取得入流道的人

5.     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慧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見成就’

7.     隨信行者

1.     沒有進入無色界定(義注:或滅盡定)

2.     但他以智慧(觀智)滅掉某些煩惱

3.     有五根

4.     對佛陀有足夠的情愛、信心

5.     義注:取得入流道的人。他們為會證入流果而已進入道路的人,他們以信根作先導。當他們成爲初果聖者之後就被叫作‘信解脫‘

-佛陀說,他不説阿羅漢之智是立即成功的。他們是以次第而成的:

1.     生起信心

2.     往見

3.     靠近而坐

4.     傾耳

5.     聼法

6.    

7.     研究義理

8.     審察並接受

9.     生起(善的)願欲

10.  作精進

11.  衡量 (無常、苦、無我)

12.  再努力(以觀審查,以道為首而奮鬥)

13.  (名)身作證究竟真諦(涅槃),以慧(道智)貫通後看見它

 

-佛陀於是反面說,假如沒有1,也不會有往後的。可見他們離這個佛教多遠啊(他們連持晚間不食戒的信心也沒有)

 

-佛陀說,當他教導四句記說時,有智慧的男子很快就會以智慧明白。即使與重物質的大師一起,而討價還價(有這些才做這些),這已經不合適,何況佛陀不與任何物質相雜?

 

- 於是佛陀便說出這四句記說---深入佛陀的教誡,有信心的弟子,以下是如法的

1.       世尊是大師,我是弟子;世尊知道,我不知道。

2.       佛陀的教導是療愈的、滋養的

3.       樂於剩下皮膚、肌腱、骨骸,就算血肉乾枯,只要該達成的未達成,就不會放棄努力

4.       能成爲阿羅漢或三果聖者

 

 

MN71 Tevijjavacchasuttaṃ 三明與婆蹉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佛陀,並問:聽説佛陀自稱全知全見,當行走時、站立時、睡時、醒時,常持續地現起智見—這樣說對嗎? 佛陀說不對。(注釋:佛陀是全知的,雖然這句話部分是對的,但因爲有錯誤的部分,因此佛陀否認。根據上座部的説法,佛陀能夠知道他想知道的,但不是所有知見、在任何時候不斷顯現。)

 

-他繼續問那應該如何說才對呢? 佛陀答:沙門喬達摩有三明

 

-他問:有任何在家人在未捨斷家的結後(對家的所有物依戀),死而證悟阿羅漢嗎?答:沒有

 

-有任何在家人在未捨斷家的結後,死而升天嗎?答:有許多

 

-有沒有 ājīvako (一種非佛教徒裸行苦行者,他們提倡一切都已成定數[宿命論],沒有努力這回事)死後生天嗎? 91大劫以來沒有,除了1位,他(不拒絕)作業論。

 

-那麽他們的理想目的地(天堂)會是空虛的嗎?答:

 

 

 

MN72 Aggivacchasuttaṃ婆蹉火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佛陀,他問佛陀有沒有以下的見解? 佛陀答沒有

1.       世界是常恆的,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a.       注釋書說,外道誤以爲修遍處定時的遍相為‘世界’ 和‘我’

2.       世界是非常恆的….

3.       世界是有邊的

4.       世界是無邊的

5.       (靈魂)即是身體

6.       命是一身體是另一….

7.       死後如來存在

8.       死後如來不存在….

9.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

10.   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婆蹉氏繼續問佛陀,爲什麽當被這樣問到時,全都否認?佛陀見到什麽過患而不接受這些見解?答:因爲這些是惡見、是讓人掙扎、結縛、帶來苦之見,而且不導向涅槃。

 

-問:佛陀有任何惡見嗎? 答:不,佛陀見到五蘊各自的集滅,因此已經捨棄所有錯覺、擾動、建造我(注釋書:見)、建造我所(注釋書:貪愛)、慢的隨眠。佛陀不執取後成爲解脫者

 

-前者繼續問:這樣心解脫的比丘再生何處?不再生?再生且不再生?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 佛陀答:這些形容都不適用

 

-答後婆蹉氏困惑了,先前對佛陀的信心都沒有了。佛陀說,對外道來説這是正常的,因爲佛法很深。

 

-佛陀於是引導婆蹉氏推論:

1.       火在我們面前燃燒,我們會知道

2.       我們知道火是緣於草薪而燃燒的

3.       當火熄滅時,我們會知道它熄滅

4.       假如問火走到哪裏是不適用的,只是知道已經熄滅

 

 

-我們不能用色、受、想、行、識來安立佛陀,因爲佛陀已經斷除了它們、它們的根、未來不再生,因此上面7-10的邪見不適用。 (注釋:加上‘如來’的實體根本不存在,所謂如來只是不斷生滅的名色相繼流)

 

-説完婆蹉氏大爲感動,從此皈依佛教。

 

MN73 Mahāvacchasuttaṃ婆蹉大經 摘要

 

-有一次,婆蹉氏去見佛陀,請他教導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

 

-佛陀於是說,貪嗔癡是不善,相反就是善。十惡是不善,十善就是善。當比丘根滅渴愛、他未來就不再生應作已經作,成爲阿羅漢。

 

-婆蹉氏問佛陀

1.       除了佛陀之外還有其他比丘阿羅漢嗎? 答:有許多

2.       比丘尼阿羅漢?答:有許多

3.       在家三果聖者?答:有許多

4.       已不再依靠其他人的聖者?(二果、初果聖者)答:有許多

 

-婆蹉氏見到佛教在1-4都是成功的,所以梵行駛完全的。佛教所有在家和出家人都傾向於涅槃,接觸涅槃後停止

 

-婆蹉氏聽後大受感動而出家,(注釋書:不久證悟三果),而請求佛陀再教導進一步的法。

 

-(注釋書:佛陀因爲看到他有支持的緣取得六神通,)因此不僅教導他觀,也教導他止。

 

-後來婆蹉氏修成阿羅漢,委托別人去禮敬佛陀時,被佛陀記説為有三明、大神通、大威力

 

 

 

MN74 Dīghanakhasuttaṃ長爪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長爪(注釋書:舍利佛尊者的外甥)去見佛陀。

-他説‘我不接受一切’。佛陀於是質問:他連這個‘我不接受一切’也不接受嗎?

-他說,那都是一樣的。佛陀說,其實世界上更多說‘那都是一樣’ 的人,都會執取自己的見解,而且還要執著其他見解;更少的是放棄兩者。

 

-佛陀說,有以下三種沙門的見解。説完長爪便覺得佛陀在讚他的見解。

1.       我接受一切:這個見靠近貪著

2.       我不接受一切:這個見靠近不貪著

3.       我接受某些,不接受某些

 

-佛陀說,持有以上任何一種見解的智者,他會想,假如他剛毅地執著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才是真實的,其他都是空虛的;那就會和其他兩種見解的人爭吵、產生煩擾。這樣,他捨棄自己的這個和其他的見解。

 

(注釋書:這時佛陀知道他已經捨棄自己的見,因此教導他觀禪)

 

-佛陀教導,應該從以下的角度看待這個由四大所成的身體。如是便會捨棄對身體的欲、情愛、(煩惱)

1.       無常的

2.       (苦):苦的、病的、腫脹物注釋書:裏面敗壞之物)、箭的注釋書:隨射擊生起苦之義)、禍的(苦之義)、疾病的、敗壞的(破碎之義)

3.       (無我):外人注釋書:非自己的)、空的注釋書:非靈魂實體)、無我的

 

-佛陀接著說有三種感受(苦、樂、不苦不樂)。當感受某一種感受時,則不會感受其餘兩種。接著可以從以下的角度觀察感受,這樣看的聖弟子將會在感受厭離-->離染-->解脫-->有解脫智見

1.       無常

2.       有為的、緣所生的

3.       苦:滅盡法、衰亡法、離貪法、滅法

 

-接著說阿羅漢不會同意(常斷見)、爭論什麽。他們說世間的言語但沒有執取

 

注釋書引用 SN1.25 來解釋:

凡比丘已作應該的,漏盡持最後身

我稱他會說,‘我的’他會說

世間名稱善知道,他表達時只是表達這麽多

 

 

-舍利佛尊者心裏想,佛陀的確在說--經過自己證智而捨棄法之語。

 

-這時,舍利佛尊者成爲阿羅漢,長爪成爲初果聖者

 

 

 

MN75 Māgaṇḍiyasuttaṃ馬更地亞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馬更地亞在散步時,來到婆羅墮若姓婆羅門的聖火堂,看見後者設置好看似適合沙門的草蓆後,問這是為誰準備的?婆羅墮若姓便回答,爲了佛陀

 

- 馬更地亞不滿,因爲他認爲佛陀是增長的破壞者。 (馬更地亞的學説認爲,應該不斷增加對六塵的接觸,直到熟悉他們、不依附。有如免疫了一般)。

 

-婆羅墮若姓便叫他小心説話,因爲許多賢智的人都對佛陀非常有信心,是他的徒弟。

 

-馬更地亞說,即使他面對面看見佛陀,他也會這樣說,因爲經典是這樣記載的。並且叫對方可以和佛陀說。

 

-佛陀以天耳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來到問他們是否説了關於草蓆的話。這時婆羅墮若姓確認並身毛豎立起來了。

 

-佛陀問馬更地亞,對於五根接觸五塵的喜樂,佛陀已經調御它們,並且教人自制的方法。他説佛陀是增長的破壞者嗎?答:是,因爲經典是這樣說的

 

-佛陀繼續問,假如以前有人喜歡可愛的五塵,之後他如實知道五塵的集、滅、味、患、離。捨斷對五塵的渴愛之後内心寂靜。馬更地亞有什麽話說? 答:沒話説

 

-當佛陀還是在家人時,他擁有五種欲自娛。他有屬於雨、夏、冬天的三棟高樓。在雨季四個月時他住在雨季的高樓中,被只有女性的樂團圍繞著,不離開。

 

-然而,佛陀已經知道欲(應指事欲,感官欲樂的所緣)的集、滅、味、患、離,捨斷對它們的渴愛之後内心寂靜。當自己看到衆生對欲熱惱,他不會感到羡慕。因爲他得到的喜樂(涅槃、禪那之樂)超過欲、惡不善法、天樂 這些下劣的快樂

 

佛陀以譬如形容欲的下劣

1.       就如一個富翁死後投生到天界後,還會羡慕人間的五欲嗎?答:不

2.       猶如痲瘋病人四肢有瘡,不斷抓癢,也會以火燒身體以減輕痛苦。當他吃藥後痊愈,而看到另一個痲瘋病人,前者會羡慕後者嗎?答:不。因爲有病才吃藥,沒病不會吃

3.       假如那個痊愈的痲瘋病人被拉到火坑,他會掙扎,因爲觸碰到火是苦的。其實以前治療期間和現在的苦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爲以前覺得很癢,觸感被破壞,所以得到樂的顛倒想

a.       同樣地,過去、現在、未來欲的接觸都是苦的、焦熱的,只是因爲衆生被渴愛所食、觸感被破壞,所以得到樂的顛倒想

4.       痲瘋病人不停抓癢,以火燒身,那麽他的瘡口就更加腐爛,只是因爲抓癢而有些微快感。

a.       同樣地,衆生越是沉迷欲樂,對欲的渴愛、熱惱越增大。只是緣於五欲得到某些快感

 

-佛陀繼續問馬更地亞,他有見過、聽過國王或大臣們擁有五欲之樂,未捨斷對欲的渴愛、熱惱後面,能住於内心的寂靜嗎? 答:不。  佛陀說,他也未見過

 

------

-之後,佛陀吟出感興語:

無病是最上的利得,涅槃是最上的快樂

八支之道,導向安穩、不死

 

-馬更地亞感到很不可思議,因爲他也從老師那裏聽過。

-佛陀於是追問他什麽是無病、涅槃?馬更地亞於是指著自己的身體,說現在沒有什麽折磨自己,自己是無病的快樂者

 

-佛陀於是比喻一個失明的人被人欺騙,一件沾了油污的粗衣是潔白的衣服。他是由於無知而在穿上後心滿意足。 同樣地,外道不知道什麽是無病、涅槃而說上面的偈。這其實是以前的佛陀所說的,只是現在被流傳。

 

-佛陀向他解釋身體其實是病、是腫瘤、是箭、是禍、是疾的,説明他的説法不恰當。

 

------

-説後馬更地亞便求佛陀教導能看見無病、涅槃之法。佛陀起先拒絕,因爲這時他不會知道法,就如醫生向失明的病人眼睛塗藥,只會為佛陀帶來疲憊。

 

-當他再請求時,佛陀繼續說,就如那位失明的人,醫生最後醫好他後,他終於見到真相,不再貪愛那件髒衣服了。他會對那個騙他的男子生氣。

1.     同樣地,當佛陀教導法,他就會看見涅槃,同時捨斷對五取蘊的欲貪。

2.     他會覺得長久以來心被欺瞞

3.     當他執取時,只是執取色、受、想、行、識 (當中不是我、我的)

4.     因爲這樣,執取--> 有 -->生-->老死、各種煩惱   (苦集)

 

-他再請求時,佛陀叫他做以下的東西,這樣他就會親自看見真相、滅苦了

1.     親近善人-->聽聞正法-->法、隨法行-->滅苦

 

-馬更地亞聽後大受感動,最後出家成爲阿羅漢。

 

 

MN76 Sandakasuttaṃ散達葛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散達葛請阿難尊者佛陀是教什麽的呢?

-阿難尊者於是引述佛陀講述了有四種非梵行的住處、四種不可靠的梵行。在那裏。智者肯定不會住於梵行,就算是,也不會到達真理、善法。

 

-對於以下這四種見,智者會思考:假如這位大師說的是對的,那麽他的修行時多餘的,因爲過著在家生活的我和他未來都有同樣的結果。

1.       無果、斷滅論:否認善惡業的果報、此他世、正行的修行人能夠親證並説出此他世。死後斷滅、佈施是無果的

2.       無果論:作惡、之時他人作惡都沒有果報,作福無果

3.       不作業論:衆生的雜染、清净無因無緣、沒有努力,只是因爲命運、偶然、自然的成熟而感受苦樂

4.       常見、無惡論、宿命論:七種東西(地水火風苦樂靈魂)無創造者、不會變異。就算殺人也只是從這七種東西的空隙中斬過,因此沒有殺人。所有人經過八百四十萬大劫的輪回後都會解脫苦。沒有修行讓某些業提前成熟這回事。

 

-以下是四種不可靠的梵行。有智慧的人就會嫌棄然後離開

1.       一些大師自稱全知,在一切活動中知見都一直保持顯現。但卻會得不到食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詢問別人的姓名、地方名。他聲稱,這是因爲他被預設要這樣。

2.       一些大師是以口傳為實的傳統主義者,但有些是好的觀點、有些是壞的;有些是真實的,有些不是

3.       一些大師透過推論、考察而敲定理論,並且以辯才教法。但有些推論得好,有些不好;有些是真實的,有些不是

4.       一些大師愚蠢,當被盤問時他言語混亂、詭辯,説出一些模棱兩可的答案:我既不是說「是這樣。」,也不是「是那樣。」、「是其他的。」;我不是「不是。」、也不是「非不是。」

 

-説完散達葛請阿難尊者說出佛陀的説法,確定會讓智者住於梵行,之後達到真理、善法。

 

-阿難尊者便説,一個人跟隨佛教出家,修成戒定慧,最後成爲阿羅漢

 

-散達葛問阿羅漢會不會享用欲(指事欲,即感官享樂的所緣)?阿難尊者答,阿羅漢不可能做以下這五樣東西

1.       故意殺生

2.       偷盜

3.       行淫

4.       故意妄語

5.       好像之前在家那樣儲藏諸欲

a.       注釋書:儲藏諸事欲而享用

b.       例如藏起不同食物然後享用

c.       他自己不可能為自己儲藏,但可能為病僧等儲藏

d.       三果聖者又怎樣?他已經捨斷所有方面的五欲,如法獲得後省察享用

 

-散達葛問,阿羅漢無時無刻都知道自己已盡煩惱嗎?

-阿難尊者反問,一個被斬斷手脚的人無時無刻都知道自己的手脚被斬斷嗎?散達葛答:不,只有在省察時才知道。  阿難尊者補充,阿羅漢也是這樣

 

-散達葛問在佛教中有多少先達者呢? 答:多過五百

 

-散達葛大爲感動,阿難尊者沒有自贊毀他,只是說法與指出佛教有許多先達者。其他已經死去的外道總共只有三個先達者(注釋:這只是他自己認爲

 

-散達葛不能夠放棄自己的名聞利養,但他召喚自己群衆跟佛陀修行

 

 

 

MN77 Mahāsakuludāyisuttaṃ色古巫大夷大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色古巫大夷的群衆正在談論各種無意義的話題時,佛陀突然到訪。

-到訪的佛陀問他們正在談什麽?古巫大夷便說,他們在談的話題佛陀不難聽到。但前幾天各派出家人一起論說,鴦伽人與摩揭陀人確實獲得好東西,以下這些出名的開宗祖師都齊集這裏,誰人被弟子們尊重、依止呢?

1.       富蘭那迦葉

2.       末迦利瞿舍羅

3.       阿夷多翅舍欽婆羅

4.       浮陀迦旃延

5.       散惹耶毘羅梨子

6.       尼乾陀若提子

7.       佛陀

 

-不同的人提到1-6 的大師,都説他們不被弟子恭敬、依止。在教法時,弟子們會認爲大師不知道這個問題,自己知道。雖然大師叫他們不要吵,但依然沒用。更有人論破、如法地罵他們

 

-然而,對於佛陀,當有弟子清喉嚨,也會被另一位同修提醒要小聲。大家都非常安靜、很期待地聼法。就算那些還俗的弟子,仍然稱讚三寶,他們只呵斥自己但不呵斥佛陀—只是自己做得不好而已。他們仍會作僧院隨從、居士、持五戒。

 

-佛陀問色古巫大夷看見佛陀有多少法而被弟子恭敬呢?後者答有以下五種,但被佛陀一一反駁

1.       少食

a.       有弟子只吃半杯的份量,但佛陀有時會吃滿鉢、甚至更多的食物。這樣的話,那些弟子便會不尊敬佛陀了

2.       滿足於任何衣服

a.       有弟子穿糞掃衣等粗陋衣服,但有時佛陀穿在家人佈施的高級衣服…..

3.       滿足於任何施食

a.       有弟子只從事乞食,但有時佛陀會受邀而食….

4.       滿足於任何床臥

a.       有弟子只住露地、樹下等地方,但佛陀有時住在屋中….

5.       獨住

a.       有弟子只住荒地,每半個月才回僧團那裏頌戒,但有時佛陀會被僧衆、外道、國王、大臣等圍繞…..

 

 

-其實,弟子因爲另外五法而尊重、依止佛陀

1.       佛陀有最高的戒蘊

2.       佛陀有卓越的智見,當說知道、看到時真的是知道、看到。佛陀以親身的證智、理由、根據而教法

3.       佛陀有最高的慧蘊。他不可能看不到未來別人駁斥的基礎 & 不可能不以如法的折論來折服已生起的異論。我不期待對弟子們教誡,弟子們一定期待我的教誡

4.       弟子陷入苦,佛陀為他們說四聖諦,

5.       佛陀宣説以下的道跡

a.       四念住

b.       四正勤

c.       四神

d.       五根

e.       五力

f.        七覺支

g.       八支聖道

h.       八解脫

i.         八勝處

j.         十遍處

k.       四禪

l.         名色分別智

m.     意生身

n.       如意通

o.       六神通

 

 

 

 

 

MN78 Samaṇamuṇḍikasuttaṃ沙門木地葛經 摘要

 

-有一次木匠五支去見遊行者巫額哈碼那-沙門木地葛之子。後者說,他安立具備以下四法的人具足最高的善、獲得無上的,是不能被勝過沙門。木匠五支對他不褒不貶。

1.       不以身作邪惡業

2.       不說邪惡語

3.       不以邪惡意向意圖

4.       不以錯誤的謀生方式過活

 

-木匠五支於是對佛陀說起上面的事。佛陀於是便透過以下的内容駁斥

1.       對嬰兒來説,他沒有『身』,除了扭動的程度外,怎樣作身惡業?

2.       對嬰兒來説,他沒有『語』,除了哭的程度外,怎樣說惡語?

3.       對嬰兒來説,他沒有『意向』,除了咿咿呀呀的程度外,將從哪裡意向於邪惡的意向?

4.       對嬰兒來説,他沒有『生活』,除了母乳外,將從哪裡以邪惡生活生活?

 

-佛陀說,(有學)應該知道以下這些

1.       不善習慣

a.       不善的身業、不善的語業、錯誤的謀生方式

2.       不善習慣是從這裡起源

a.       心。但心也有許多種,是指有貪、有瞋、有癡的心

3.       不善習慣是在這裡滅無餘

a.       捨斷1之後,從事相反的 (因爲佛陀說‘滅無餘’,所以注釋書注解為取證初果)

4.       這樣的行者是導向不善習慣之滅的行者

a.       (注釋:爲了達成初果的)四正勤

5.       善習慣

a.       善的身業、善的語業,遍純淨的生活

6.       善習慣是從這裡起源

a.       離貪、離瞋、離癡的心

7.       善習慣是在這裡滅無餘

a.       注釋書說,(阿羅漢)雖然持戒,(但不會想他的德行為‘我’、‘我的’。他的有德習慣不再產生業,所以不能稱爲善,最多為‘美’)

8.       這樣的行者是導向善習慣之滅的行者

a.       四正勤

9.       不善意向

a.       欲的意向、惡意的意向、加害的意向

10.   不善意向是從這裡起源

a.       欲想、惡意想、加害想

11.   不善意向是在這裡滅無餘

a.       注釋書:證入三果的)初禪

12.   這樣的行者是導向不善意向之滅的行者

a.       四正勤

13.   善意向

a.       離欲的意向、無惡意的意向、無加害的意向

14.   善意向是從這裡起源

a.       離欲想、無惡意想、無加害想

15.   善意向是在這裡滅無餘

a.       注釋書:證入阿羅漢果的)二禪

16.   這樣的行者是導向善意向滅的行者

a.       四正勤

 

 

佛陀接著安立具備以下十法的人具足最高的善、獲得無上的,是不能被勝過沙門

1.       無學正見

2.       無學正志

3.       無學正語

4.       無學正業

5.       無學正命

6.       無學正精進

7.       無學正念

8.       無學正定

9.       無學正智

10.   無學正解脫

 

 

 

MN79 Cūḷasakuludāyisuttaṃ色古巫大夷小經 摘要

 

-有一次,巫大夷對佛陀說,尼乾陀若提子自稱全知,而且無論任何活動時都持續顯現智見。然而,當自己問他關於過去的問題時,他就回避、憤怒。

 

-佛陀說,假如他以宿命、天眼通,分別回憶過去、看到衆生依業流轉。那麽他就能問佛陀或佛陀問他有關過去、未來的問題;他們雙方的答案都能讓對方滿意。

 

-但是,佛陀請他停止談論過去與未來,而要教他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巫大夷說,他自己尚且不能記起這生過去的事,又怎樣好像佛陀那樣記起過去生呢?自己連鬼魂也看不到,怎樣以天眼看到衆生隨業流轉呢?佛陀說的有關緣起之法更加讓自己迷惑,不如說關於自己老師的教說讓佛陀滿意

 

-於是他提到,他老師的教義是『這是最高的光澤!』,經過佛陀的追問,他仍然答不到那是怎麽樣的光澤。佛陀於是以一個欲求地方美女的男子,卻不知道美女住在哪裏、叫什麽名字等細節,比喻他所説無意義。

 

-經過佛陀這麽說,他終於說,那個光澤是放在黃毛布上,切割工整、美麗的琉璃寶珠。這樣的光澤是死後無病(注釋書說=常)的自我。聽後,佛陀便引導他接受,有比這更上的光明—越下的越光

1.       黑暗夜裡的螢火蟲

2.       黑暗夜裡的油燈

3.       黑暗夜裡的大火聚

4.       在晴朗無雲天空夜間將亮時的太白星

5.       十五布薩日晴朗無雲天空中半夜的滿月

6.       在雨季最後一個月的秋天中午時,晴朗無雲天空中的全日

7.       衆多天衆

 

-雖然佛陀知道衆多天衆的光明,但仍然不會說『這是最高的光澤』。説後巫大夷知道自己的理論空洞了

 

-接著佛陀問他是否知道有一向樂的世界?存在有根據、能實踐、體證一向樂的世界之道嗎?

 

-他答:有。而且戒斷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苦行—這就是那個方法了。

 

-於是佛陀引導他確認,其實就算做了以上任何一個,那些人都只是苦樂交雜。就這樣,再次擊破巫大夷的論點。

 

-後者於是問佛陀正確的方法,佛陀就答他,應該修到三禪。這時巫大夷的群衆起鬨:自己和師父都滅亡了,他們都不知道這樣更優勝的法。 (注釋書提到,過去的修行人透過修遍相定到三禪然後再生遍净天。但隨著時間推移,方法已經失傳了)

 

-巫大夷繼續問佛陀,怎樣才是已作證一向樂的世界呢?佛陀就答,應修至四禪,然後和那些往生到一向樂世界之天神談話。

 

-佛陀提到,有比這更上之法,正正因爲這,比丘們跟隨佛陀修行。那就是出家修行戒定慧,然後成爲阿羅漢

 

-説後,巫大夷大受感動想要出家,但卻被徒弟勸阻:成爲老師後不要做徒弟!

 

(注釋書說,在迦葉佛時代,巫大夷也曾出家,但他爲了得到另一個和尚的資具而慫恿他還俗。因此他這世想出家時這個業成熟。然而,佛陀之後是教了他兩部長經,讓他未來有條件證悟。在阿育王時期,他成爲了名叫Assagutta的阿羅漢長老,並精通於修習慈心)

 

 

MN80 Vekhanasasuttaṃ偉柯那色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偉柯那色去見,並吟出這首感興偈:『這是最高的光澤!』,經過佛陀的一輪追問,他仍然答不到那是怎麽樣的光澤。佛陀於是以一個欲求地方美女的男子,卻不知道美女住在哪裏、叫什麽名字等細節,比喻他所説無意義。

 

-經過佛陀這麽說,他終於說,那個光澤是放在黃毛布上,切割工整、美麗的琉璃寶珠。這樣的光澤是死後無病(=常)的自我。聽後,佛陀便引導他接受,有比這更上的光明—越下的越光

1.       黑暗夜裡的螢火蟲

2.       黑暗夜裡的油燈

3.       黑暗夜裡的大火聚

4.       在晴朗無雲天空夜間將亮時的太白星

5.       十五布薩日晴朗無雲天空中半夜的滿月

6.       在雨季最後一個月的秋天中午時,晴朗無雲天空中的全日

7.       衆多天衆

 

-雖然佛陀知道衆多天衆的光明,但仍然不會說『這是最高的光澤』。

 

-佛陀(因爲知道偉柯那色很注重欲樂[注釋書])於是教他五欲之樂。但同時說有比這更高的快樂,那就是(涅槃)之樂—這是最高的。

 

-偉柯那色大爲感動,佛陀竟然說到這些。但佛陀說,不同背景的人是難以了知道涅槃之樂的,唯有那些阿羅漢才會知道。

 

-説完偉柯那色生氣,他說有些不知道過去(無宿命通)、未來(無天眼通)的修行人卻宣説自己已經解脫。

 

-佛陀說,對那些不知過去、未來的修行人而宣説已經解脫,是會被如法地折伏的。但他請偉柯那色不要談論過去、未來,因爲任何有智慧、好的男子來,佛陀都會教導他。不久就能親證並解脫於無明的束縛

 

-説完偉柯那色再次感動

 

 

MN81 Ghaṭikārasuttaṃ額低葛勒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和僧團在在憍薩羅國遊行,到達一處時突然微笑。阿難尊者知道佛陀不會無緣無故地笑的,於是便問佛陀是什麽因緣讓他笑呢?

 

-佛陀於是便說起往事。在上一尊佛—迦葉佛—年代,這裏是個名叫威額林額的繁榮城鎮。

-有位名叫額低葛勒的陶匠也住在這裏,他是迦葉佛的首席奉獻者。他也有一個叫周低波勒的婆羅門朋友

 

-額低葛勒游説了周低波勒三次要見佛陀,但後者卻拒絕,認爲佛陀是禿頭假沙門。額低葛勒只好暫時放棄着他朋友到河裏洗澡

 

-到達河裏時,額低葛勒再次游説了周低波勒三次要見佛陀,但後者依然以相同的話語拒絕。接著額低葛勒抓住他的腰帶、抓住他洗好的頭髮—再次説了兩次。 被抓頭髮的周低波勒覺得不可思議,比自己低種姓的額低葛勒竟然敢這樣做,證明這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爲古時候的印度碰比自己種姓高的人的頭,是嚴重的僭越)

 

-周低波勒於是問,夠了嗎?額低葛勒答,夠了。他這樣做事因爲見迦葉佛的確是好的。最後,周低波勒妥協了

 

-去到之後,額低葛勒請迦葉佛向周低波勒説法。聽完法後他們一起離開。

-這時周低波勒好奇爲什麽額低葛勒一直在聼這個法,卻不出家?後者回答,他要照顧年老、盲眼的父母。周低波勒聽後決定出家。

 

-------

 

-後來,迦葉佛到達波羅奈鹿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迦尸國王居記聽説佛陀的好名聲,於是慕名前來。在聼法後他生起信心,並召請佛陀應供。

 

-佛陀用餐後,他邀請佛陀在波羅奈雨季安居,但因爲佛陀已經有了預定的住處,所以拒絕。國王因此而變得憂鬱。

 

-國王問佛陀,有比自己更好的奉獻者嗎?

-佛陀回答,是有的--額低葛勒。以下是後者的美德

1.     就算佛陀不受後者的邀請而雨安居,他也不會憂鬱

2.     已皈依三寶

3.     守五戒

4.     有四不壞净

5.     對四聖諦無疑惑

6.     是一日一食者、梵行者

7.     已放下珠寶、黃金,已離金銀

8.     他不挖地,但搜集一些現成的土壤而製作容器。以此換取食物。 (他已很貼近出家人生活了。注釋書說他不做買賣,只和鄰居作交換。)

9.     扶養雙目失明的父母

10.  他是三果聖者

 

-有兩次,佛陀造訪額低葛勒時恰巧他不在。他的父母請佛陀去鍋子裏拿食物。額低葛勒回來後知道是佛陀拿了食物,高興了半個月、父母則高興了七天---佛陀對自己那麽信賴

 

-又一次,佛陀住的小屋漏雨,佛陀叫比丘們去額低葛勒的住處找草。比丘們匯報說他的家裏沒草,只有屋頂有草;佛陀便叫他們去取。額低葛勒的父母也允許了。

-當額低葛勒回來後不僅沒有憤怒,還非常高興,這次也高興了半個月、父母則高興了七天---佛陀對自己那麽信賴

-因爲這個業的果報,雖然額低葛勒的家屋頂空了整整三個月,但其中竟然沒有下過雨。

------

 

-國王聽後非常隨喜,想送額低葛勒五百車米。但被他拒絕,因爲他現在的資源已經足夠了

 

-那時的周低波勒就是佛陀

 

 

MN82 Raṭṭhapālasuttaṃ 護國經 摘要

 

-有一次,禿勒俱絺羅的婆羅門屋主們聽聞佛陀來到遊行,便慕名去見佛陀。佛陀的説法讓出生於禿勒俱絺羅之最上家庭的護國感動,他在大家走後獨自來見佛陀想要出家。

 

-佛陀說要出家必先得到父母的批准。於是護國便回家請父母批准出家。但三次父母都拒絕,因爲他們都愛兒子,就算死了都不想分開,何況是活著給他出家呢?

 

-這時候,護國便躺在地下,說,不是死、就是出家。他絕食到七餐時,父母勸他吃來吃東西,勸了三次護國都保持沉默。

 

-護國的朋友們都勸他起來吃東西,但勸了三次護國也都保持沉默。之後他的朋友們唯有勸他的父母,不如讓他出家吧,不出家的話他會死;但出家後他們也可以看到他。假如他不滿意出家,除了家裏,他還可以去哪裏呢?

 

-護國的父母終於同意了,但條件是他要回來探望父母。

-得到父母允許後他回到佛陀那裏出家,並證悟阿羅漢果位。

-他請佛陀批准他回去探望父母,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他不可能會還俗後便允許了

 

-當他回到家中,父親認不出他,卻説,我家被我們所愛的兒子跟那些禿頭假沙門出家了。他得不到施食,反而得到謾駡。

 

-當他家的女奴要丟棄昨夜的粥時,尊者便跟她要。女奴這時認得是護國了,於是便回去通知他的父母。

 

-父母看到後也認出了,並可憐爲什麽兒子要吃昨夜的粥呢?他沒有家嗎?後者答,出家人是沒有家的

 

-父母便邀請他去家用餐,但被拒絕,因爲他已經用餐了。父母於是邀請他接受明天的施食。

 

-護國的父母伺機堆積金錢,也吩咐護國的前妻們裝扮成護國喜歡的樣子

 

-護國到來後父母便以金錢引誘,但護國不領情,反而叫他們把這些都丟到河中—因爲這些會引起諸多負面情緒

 

-護國的前期各自拉著他的腿,問他修行爲了的仙女都長什麽樣子的?護國便稱呼前妻們為姐妹,並說自己不爲仙女而修行的。 前妻聽到自己被稱爲姐妹後都暈了

 

-護國這時請父母如果有食物想給就給,不要困擾他。父母便施予他飲食。

 

-吃完後,護國便頌出偈頌,大意是雖然身體被裝飾,卻有許多病苦、不常恆、有許多渴望。這樣被裝飾、不净的身體只能迷惑愚人,而不是求涅槃的人。她們像獵人那樣佈下陷阱,鹿兒卻不靠近陷阱地吃掉誘餌而離開,餘下哭泣的獵人。

 

---------

 

-護國尊者頌完這些偈頌之後便去勾勒比亞王的鹿園。原先國王還想著要去游歷,但知道尊者在後便決定轉而侍奉他。

 

-勾勒比亞王說,一般人出家都是因爲以下四種。但護國尊者這些都不存在,又是爲什麽?

1.      

2.      

3.       財富的衰亡

4.       親戚的衰亡

 

-護國尊者便回答,佛陀說過四法,他知道明白後便決定出家。

1.       世間是不堅固的,我們被(注釋書:老死)帶走

a.       就如大王20多歲時的壯健程度無人能及,但現在已經80雖手脚都不聽指令了

2.       世間無庇護所、無保護者

a.       大王有慢性病,但所有親屬都不能分擔他的苦痛

3.       世間非自己的,應該走向捨斷一切

a.       死時所有的財物、事欲都不能帶走,其他人會接收這些財物

4.       世間是不滿足、渴愛的奴隸

a.       大王假如聽到不同的地方非常繁榮,而自己又有能力征服他們,也會不滿足地一一征服

 

-接著護國尊者便因應剛才的内容吟出偈頌。以下是和上面不重複的要點

1.       世間的愚人得到財富後不佈施,反而貪婪地纍積財富,渴望更多的(事)欲

2.       人們還未滿足對世間的欲就要死了

3.       錢財在人死後只會被繼承人帶走,自己則要跟著自己的業走。不能以財富除去年老、得到長壽

4.       生命是短且無常的

5.       死亡接觸愚人和智者。愚人因爲無知而被打擊,智者卻(因爲死時的善相而)不會發抖。所以智慧被財富更好

6.       人們因爲愚癡而作惡,不斷輪回,自己被自己的惡業所傷害

7.       欲以各種誘人的形式擾亂心,他見到欲的過患,因此出家。

8.       年輕、老人都會死,出家人的身份比較好

 

MN83 Maghadevasuttaṃ麻額提婆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在彌梯拉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某處展現微笑。阿難看到後知道佛陀是不會無緣無故地笑的,於是便問佛陀笑的原因

 

-佛陀於是提到,從前在彌梯拉這裏有一位國王名叫麻額提婆,他是如法者,會在每月十四、十五與半月的第八日入布薩。

 

-就這樣,他持續了好幾千年。他召喚理髮師當看到頭上長白髮就提醒他。又過了幾千年,理髮師發現了頭髮,於是便通知國王

 

-國王知道後便送最好的村落給理髮師,然後和孩子說,天的使者已經出現了,他也已經享受了人間的諸欲,是時候求天樂了。他把王位傳給兒子,然後出家。也叫兒子也要跟隨他的模式,不要斷了這個優良傳統。

 

-就這樣,國王玩了八萬四千年兒童遊戲,作了八萬四千年副王,作了八萬四千年國王,就在這麻額提婆芒果園出家,修習四梵住、梵行八萬四千年,死後往生梵天。

 

--------

-接著,同樣的劇情上演在麻額提婆王的兒子、更多子孫。直至尼彌王是他們之中最後一位跟隨傳統的人。

 

-那時,尼彌王的德行感動三十三天的天衆,大家都想見他。於是天帝便出現在他面前,並邀請他到天界,尼彌王默然答應。天帝於是再派戰車御車手摩得利用天車載他。後者帶他游走天界與地獄,讓他見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到天界時,尼彌王被天帝邀請在諸天中享受天威。但他拒絕,他想會人間繼續持戒。

 

-最後,他依照傳統出家。同樣被告誡的兒子卻沒有

 

--------

-佛陀說,當時設立那個善的行法的麻額提婆王就是自己。但那時所轉起的善法只能到梵天。

-現在他教的卻能帶別人去涅槃。而八聖道就是通往涅槃之道。

 

-佛陀叫他們要在佛陀所設立的善法中依法而行,不要成爲教法中的最後一任。

-佛陀說,這一對人會讓這樣的善法斷絕,他們為最後一人。以下是注釋書的解釋

1.       有德的比丘想自己不能證悟阿羅漢果,於是不努力

2.       墮落的比丘

 

 

 

MN84 Madhurasuttaṃ摩偷羅經 摘要

 

-有一次,摩偷羅國王阿槃提子聽説大迦旃延尊者是位聰明有辯才的阿羅漢,於是便去請教尊者。他問,婆羅門都說,婆羅門是最上的階級,其他都是下劣的--對於這種説法大迦旃延尊者有什麽看法?

 

-大迦旃延尊者便説,這只是世間的説法而已。接著用下面的論據證明這四種階級(婆羅門、剎帝利、毘舍、首陀羅)是平等的

1.       不論種姓,假如任何人有錢,其他人都會侍奉他、看他面色

2.       不論種姓,假如任何人作十惡,都會去到惡道

3.       不論種姓,假如任何人作十善,都會去到善道

4.       不論種姓,假如任何人作惡,大王都會懲治他們

5.       不論種姓,假如任何人出家修行,大王都會護持他

 

-説完大王大受感動,皈依迦旃延尊者、法和比丘僧團。迦旃延尊者卻謙虛地稱不要皈依他,而是皈依佛陀

 

-但這時佛陀已經般涅槃了,國王就説,假如佛陀還在生,無論多遠,他也會去見他。説後改爲皈依三寶。

 

 

 

MN85 Bodhirājakumārasuttaṃ 菩提王子經 摘要

 

-菩提王子名叫紅蓮的宮殿剛完成不久未被任何人住過,於是便召喚散若葛之子學生婆羅門去代他問候並邀請佛陀到那裏應供。

 

-到達紅蓮宮殿時,佛陀在最下面一個階梯附近站立。菩提王子便請佛陀踏上已預備好的布匹,這樣邀請了三次,但佛陀都沒有答應,最後叫他收起來。佛陀爲了悲憫後人,所以不踩白布。

 

-注釋書解釋,菩提王子膝下無兒然後想要個兒子。他聽説人們只要對佛陀做特別的供養,就能滿願。然後他準備白布,並發願,假如我會有兒子,佛陀就踩下去吧,假如沒有的話,佛陀就不踩吧。佛陀以神通知道,因爲他過去世的惡業,這一生注定無兒女,所以才不踩。因爲這件事,他立下戒律,比丘們踩白布,但後來澄清戒律,比丘們可以踏白布祝福屋主

 

-注釋書也解釋,上面那件事發生時,阿難尊者在心裏想:假如這樣做,在未來人們便會只是爲了滿足世俗的願望而來尊敬比丘。假如不能滿足,就會對僧團失去信心。佛陀知道阿難尊者的所思所想,因此說‘悲憫後人’

 

-在佛陀用完餐後,菩提王子便提出,自己想『樂不能經由樂證得,樂能經由苦證得。』

 

-佛陀說,他還未證悟時,也曾經這樣想,於是帶出下面的故事

 

-------

(以下也是MN36 的内容)

 

-他在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跟隨阿拉勒-葛拉麼修習梵行。不久就以背誦、復述的程度掌握老師的教義。菩薩不滿足於只是這樣,於是尋求親證老師的法—無所有處定。他很有自信,認爲不只老師有五力,自己也有。因此經過一輪努力之後不久就證得無所有處定

 

-老師知道菩薩已經掌握所有自己所知道的,於是邀請菩薩和自己一起統領大衆。然而,他菩薩並不滿足,認爲此法不導向涅槃,後來離開了

 

-之後菩薩找了精通(世間最高禪那)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巫大葛-辣麼之子。同樣的劇情也上演了

 

-離開後,菩薩在摩揭陀國遊行,最後抵達優樓頻螺的謝那鎮。那裏環境合宜,適合努力。

 

-這時佛陀生起三個譬如

1.     被放置在水中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而不離的人

b.    放置在水中:身心不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2.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而不離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3.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的乾枯柴而能夠生火

a.     乾枯柴:離染欲於事欲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能生火:被劇烈的苦受襲擊而可能覺悟

 

-那時,佛陀努力地修習,遇到以下苦況,但他發動精力、現起念。雖然身體因爲努力而激動、不安息,但苦受不持續佔據心。

1.     緊扣牙齒、舌抵上顎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以善心抑制不善心)時,汗從腋窩釋出

2.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風從耳孔出來的激烈聲音

3.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穿過頭

4.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頭中有激烈的頭痛。

5.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切開腹部

6.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身體裡有激烈的熱病

 

-有一些天神見到佛陀這樣後以爲佛陀死了、瀕死,有些則說佛陀沒死,阿羅漢是這樣的

 

-當時,佛陀想斷食。有天神請佛陀不要斷除所有食物,他們可以把天界的營養液注入佛陀的毛孔中讓佛陀生存。佛陀拒絕了,因爲他自稱全面禁食。於是他決定只吃一點點

 

-佛陀當時身體虛弱得有如下表現

1.     肢體的關節猶如八十歲的關節、死時的關節

2.     『我要摸腹部皮膚。』就碰到了脊椎骨;『我要摸脊椎骨。』就碰到腹部皮膚--腹部皮膚被黏到脊椎骨

3.     想大小二便時,(身體無力得)面朝下躺下

4.     當安撫身體時,身毛都因爲敗壞而掉下來

5.     佛陀那遍淨的、皎潔的(金)膚色被破壞

 

-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修行人有比這更高的苦受了。但佛陀依然不能證得屬於聖者智見的過人法。於是思索:有其他道路嗎?

 

-佛陀於是憶起在他小時候父親在農耕節工作的時候,他就在閻浮樹下盤腿(而取出入息)進入初禪。他立即知道—這就是覺悟的道路了。爲何要害怕欲、不善法之外的快樂呢?

 

-佛陀知道以這樣的身體狀況難以得到禪樂,於是便開始吃飯粥固體食物。當時熱心於修苦行的五比丘因而對佛陀產生厭惡,覺得他放棄努力、轉爲奢侈。

 

-佛陀吃了食物之後恢復力氣,獲得四禪、三明、解脫。

 

-------

(以下也是MN26 的内容)

-覺悟後的佛陀認爲自己所證悟的佛法非常深、難見、超越推論、逆流而上。而世間的人喜愛執取的快樂,難以知道緣起、涅槃。假如教法而別人不理解,那會很麻煩和疲勞。(注釋書說,有人會質疑爲什麽佛陀修習了那麽久的菩薩道,而竟然會不想説法?答:這是因爲當佛陀覺悟後,才知道人們的煩惱有多厚,法有多深。加上他想讓受盡當時人們尊敬的大梵天王邀請,這樣就能讓大衆了解到法是多麽的寶貴)

 

 

-大王娑婆 (應是整個初禪天或以下地位最高的天神)知道佛陀的心思後嘆息—世界毀滅了,因爲佛陀不說法。於是便去請佛陀説法

 

-佛陀經過勸請後因爲對衆生的悲憫,所以以佛眼觀看世間衆生的根器,最後決定説法。

 

-佛陀之後思索,應對誰說法好呢?

1.       無所有處定老師 -阿拉勒-葛拉麼:因爲他有智慧、少塵垢、很快就能證悟。但天神卻匯報說他已死七天了,佛陀自己也生起這樣的領悟

2.       非想非非想處定老師--巫大葛-辣麼之子:有如阿拉勒-葛拉麼的特質,但也是昨晚已死去了

3.       五比丘

 

-佛陀以天眼知道五比丘在波羅奈鹿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後,便慢慢從優樓頻螺走去波羅奈。

 

-途中遇到邪命派外道巫玻葛,他見到佛陀諸根明淨,膚色清淨,便問佛陀他是跟哪位老師學習的?

 

-佛陀說,他已經征服一切、知道一切、因為滅盡渴愛而不沾染一切、證得涅槃。沒有他的老師,沒有人和他等同。他將要轉動法倫

 

-巫玻葛認爲假如真的是這樣,佛陀就是無邊的勝利者。 佛陀確認,因爲自己滅盡煩惱、征服惡不善法

 

-巫玻葛沒有認同,搖搖頭就走了。 (據注釋書説,他後來娶了獵人之女,婚姻卻不愉快,回到僧團那裏出家。出家後他證得三果,並在無煩天證悟阿羅漢果)

 

-信奉苦行的五比丘在遠處見到佛陀之後互相商議不要歡迎、向佛陀聞訊。但應設立座位,佛陀想坐就坐。但當佛陀來到,他們卻違反了自己的約定,對佛陀表示尊敬。雖然如此,他們叫佛陀道友。

 

-佛陀叫他們不要這樣叫他,佛陀是阿羅漢、圓滿覺悟者。他已經證得不死,會教導法。假如他們正確實行之後就能親證它。

 

-然而,五比丘卻說,以佛陀之前那種劇烈程度的苦行尚且不能證悟,何況現在奢華而不努力呢?佛陀重複上面的内容。

- 如此劇情上演了兩次,到第三次時,佛陀反問:你們記得我之前有這樣説過嗎? 答:不。 佛陀成功説服他們

 

-佛陀於是開始教導他們。有時兩位、有時三位,其餘的比丘就負責出去托鉢給包括自己一共六個人帶來食物。不久五比丘都證悟阿羅漢果了

------------

-菩提王子聽後,便問佛陀,當一個比丘得到佛陀的教導時,他多久能夠成爲阿羅漢?

 

-佛陀於是便反問他

1.     他是騎象而使鉤技術的熟練者嗎? 答:是

2.     假如有人跟他學習,但具備以下的特質,他能夠學成嗎?答:不

a.     無信

b.    多病

c.     偽詐

d.    懈怠

e.     劣慧

3.     假如具備和上面完全相反的特質呢?答:能

 

-佛陀接著說,有五勤奮支。具備這五勤奮支的人能在七年…七個月…七日…,甚至早上被教導,傍晚就能證悟

1.     有信:相信佛陀的覺悟

2.     少病:具備好的消化能力,體溫不過寒、熱,能夠因此而勤奮

3.     偽詐:在老師、有智的同修面前如是、不誇大地表現自己

4.     精進:對於捨斷不善法、具足善法

5.     有慧:生滅之智、導向苦滅之智

 

-説完後,菩提王子很感動,但沒有皈依三寶。散若葛之子便提出質疑。

 

-王子說,他在以下的場合早就皈依了

1.     當他還在母親的肚裏時,母親見佛陀,並已經爲他皈依了

2.     有一次,奶媽以腰帶著他見佛陀,並再爲他皈依

3.     現在,他再次皈依

 

 

MN86 Aṅgulimālasuttaṃ 鴦掘摩羅經 摘要

 

-注釋:鴦掘摩羅是波斯匿王的祭司婆羅門Bhaggava之子;Takkasiā的得意門生,因受同門嫉妒,造謠他與師母通姦,他的老師因此想毀了他,命令他帶一千人的右手手指作為束脩。他就住在Jālinī林中,攻擊過往的旅人,剁下每一個人的一隻右手手指,如花環般串起來戴在脖子上。現在,他只差一位就達殺千人的時候,並且已決定殺下一位來的人。

 

-那時鴦掘摩羅就在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領土中。由於他的殘暴,村落被蹂躪得不像村落。

 

-注釋:佛陀看見鴦掘摩羅的母親已經在去見他的路上,並且知道鴦掘摩羅有證得阿羅漢果的條件,於是,趕在他母親到前阻止他。

 

-途中,有許多人來勸阻佛陀,但佛陀保持沉默,沒有理會。

 

-這時鴦掘摩羅看見正從遠處走來的佛陀,於是就想取佛陀性命。佛陀顯現神通,使他不能追到自然行走的自己。

 

-這時鴦掘摩羅覺得不可思議,自己平時能夠追到並抓住在奔跑中的鹿兒,但卻不能追到這位修行人。於是便叫他停止。

-佛陀便回答,我已經停止了,你也要停止。鴦掘摩羅非常困惑,佛弟子都是說真實語者,但他明明在行走,卻說已停止?

 

-佛陀便說,自己已經停止殺害衆生,但他未停止。

 

-這時鴦掘摩羅知道眼前的是佛陀了,於是捨棄惡行,懇求出家。

-佛陀便說:來!比丘! (注釋書:因爲過去的業,鴦掘摩羅自然具足比丘的衣鉢),示現比丘相

 

-當時,波斯匿王的內宮門前有群眾聚集,請國王制止鴦掘摩羅。國王於是帶兵出征,途中拜見佛陀。他向佛陀表明這次出征的原意。

-佛陀問,假如他看到鴦掘摩羅出家並持戒,他會怎麽樣?國王答:會護持他

 

-那時鴦掘摩羅就在他們的不遠處,佛陀便指向他—那位就是了。國王立即感到非常害怕,但被佛陀保證沒有危險

 

-之後國王和鴦掘摩羅交談,再三確認真的是鴦掘摩羅後,便邀請他受供養

 

-國王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尚且不能以武器將他制服,但佛陀卻能把他調御。

---------

 

-之後,鴦掘摩羅尊者在托鉢時看到某位分娩困難的婦人後,他感到悲憫。回來後和佛陀匯報。

 

-佛陀便教他去見那位婦人後説出這首偈:姐妹,我出生後不證知故意地奪取有情的生命,由於這個真諦,你平安!胎兒平安!

 

-鴦掘摩羅尊者便質疑,那豈不是故意妄語嗎?自己之前故意殺害了許多生命

 

-(佛陀其實指的就是以下内容,爲了讓意思更清楚,他再教導尊者另一句偈頌:)姐妹,我從聖者之生而出生後不證知故意地奪取有情的生命,由於這個真諦,你平安!胎兒平安!

 

巴利文原文:“yatoha, bhagini, ariyāya jātiyā jāto, nābhijānāmi sañcicca pāa jīvitā voropetā, tena saccena sotthi te hotu, sotthi gabbhassā”

 

-尊者照做後,母子果然平安

 

----------

-後來,鴦掘摩羅尊者努力修行成爲阿羅漢。但當托鉢進入舍衛城時卻不斷遭到別人的襲擊。他頭破血流、鉢破大衣裂而去見佛陀

 

-佛陀叫他忍耐,因爲此業,他可以在地獄被折磨許多千年,但現在他只有機會在今生受苦。

 

-之後,尊者在獨處享受解脫樂時,吟出感興語,大意如下

1.     自己之前疏忽大意,後來不了。自己在佛教中努力,使世間明亮、覆蓋了所作的惡業

2.     他希望他的敵人能夠學法、尊敬讓他們接受法的

3.     他希望他的敵人證悟阿羅漢,並不要傷害包括自己的任何人,反而守護他們

4.     不同人以不同方法矯直東西,智者卻調御自己。他自己也不用武器而被調御

5.     他的名字是『無害者』,但他過去的行爲卻和它背道而馳。

6.     現在他成爲阿羅漢了,承受過去的惡業,但不負債地吃食物(因爲他以無學的身份享用)

7.     愚人疏忽大意,但智者不疏忽大意地保護最上的財產(應指各種美德、道果涅槃等)

8.     他請大家不要疏忽大意、親近欲樂、親昵,而要禪修,到達涅槃

9.     他自己已經成爲到達最上目標,而且得到三明

 

 

MN87 Piyajātikasuttaṃ 從可愛者所生經 摘要

 

-有一次,某個屋主可愛、讓人悅意的獨子死了,他自此不工作、也不吃東西,只是去墓地哭泣:獨子啊,你在哪裏啊!

 

-他去見佛陀。佛陀便問候他,爲什麽他的諸根不被心控制?面色不佳?那個屋主便說出自己的慘況

 

-佛陀便開示,愁、悲、苦、憂、絕望從可愛的東西而生。

-然而,屋主聽後卻不歡喜、反駁佛陀所説,他認爲歡喜才會從可愛的東西而生。離開後對附近的賭徒說剛才的事,賭徒也認同屋主。

 

--------

-不久,這件事傳到皇宮,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便召喚茉莉皇后,説出佛陀所説。茉莉皇后不假思索便告訴國王,假如佛陀這樣說,就是這樣了。

 

-國王聽後感到憤怒,因爲不論佛陀說什麽她都隨喜。他命令茉莉皇后走開

 

-茉莉皇后之後召喚管脛婆羅門去問候佛陀,並一問究竟。她特別叮囑婆羅門要記住答案,因爲佛陀不會說不實的東西。

 

-管脛婆羅門到達後問佛陀,‘愁、悲、苦、憂、絕望從可愛的東西而生’ 這句話是否佛陀所説?

 

-佛陀認可。並說出以下故事説明以上道理

1.     從前在這舍衛城中某位女子的母親死了,她於是發瘋,到處行走,問人有沒有見過她的母親。佛陀以同樣的方式講述不同女子死了不同親人:父親……兄弟…姊妹…兒子…女兒…丈夫…

2.     某位男子死了母親…(類似上面)…

3.     從前在這舍衛城中也有發生過悲劇:某個女子投靠親戚的家時,他們想殺掉丈夫然後把她嫁給她不喜歡的人。那個男子竟然把女子砍成兩半後自殺,想要死後一對。

 

-管脛婆羅門聽後隨喜佛陀所説,向茉莉皇后匯報。

 

-----------

 

-茉莉皇后有了佛陀的説明之後便去見國王。問國王假如以下國王覺得可愛的人/物有變異,會否生起愁、悲、苦、憂、絕望呢?後者答:那會是他生命的變異,怎會不生起呢?

1.     哇居莉公主

2.     襪色玻剎帝利女

3.     毘琉璃將軍

4.     茉莉皇后自己

5.     迦尸與憍薩羅國 (那裏出產許多檀香、花環、香料、塗油)

 

-聽完茉莉皇后的説法後,國王便讚嘆佛陀真的以智慧貫通這些道理。並禮敬佛陀三次。

 

 

MN88 Bāhitikasuttaṃ斗蓬經 摘要

 

-注釋:這個故事的背景為Sundari謀殺案。當時外道想要誣告佛陀,於是游說Sundari晚上去祇樹林給孤獨園,破曉才讓人見到回家。讓人生疑,過些時候,她的死尸被發現,大家的矛頭都指向佛陀。一個星期之後,真相才大白。

 

-當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探問阿難尊者,佛陀會做任何身口意的行爲而被其他出家人指責嗎?答:不

 

-波斯匿王聽後很隨喜。他說,對那些不深入了解而讚賞、不稱贊別人的愚人,他不覺得有價值。反之則有價值

 

-波斯匿王接著追問

1.     哪種身口意的行為被有智的沙門、婆羅門指責呢?

a.     答:不善的行爲 (注釋書解説為不善巧)

2.     哪種身口意的行為是不善的呢?

a.     答:有罪過的行爲

3.     哪種身口意的行為是有罪過的呢?

a.     答:有瞋恚的行為 (注釋書解説為有苦的)

4.     哪種身口意的行為是有瞋恚呢?

a.     答:有苦果報的行為

5.     哪種身口意的行為有苦果報呢?

a.     答: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傷害兩者、讓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的行爲

 

-説完後波斯匿王再追問和上面剛巧相反的問題。

 

-波斯匿王問,佛陀只稱讚一切善法的具足嗎?答:佛陀捨棄一切不善,具足一切善

 

-波斯匿王聽後大爲感動,他説假如象馬村落等適合阿難尊者去接受,他會給尊者的。但以上他知道都不合適,所以提出轉送一件阿闍世王韋提希子--送給自己的斗篷。阿難起初沒有答應,理由是自己三衣已具足。但波斯匿王游説,阿難尊者大可以把它轉送給別人。最後阿難尊者接受了

 

-阿難尊者之後將斗篷轉送給佛陀,並告訴剛才發生的事情。佛陀也隨喜說,能見到阿難尊者,是波斯匿王的得著。

 

 

MN89 Dhammacetiyasuttaṃ 法的塔廟經 摘要

 

-有一次,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因爲要做事而抵達一個小城市。當他在園林散步時,看見一顆安靜、適合獨坐的樹,於是想起佛陀。他問長葛辣亞那佛陀在那裏呢?然後得知佛陀在一個名叫昧大魯玻的釋迦族城鎮,離這裏有三由旬,天黑前可以到達。於是國王便出發去那裏了

 

-注釋:長葛辣亞那是國王的首席指揮官。一次,國王透過貪官污吏而殺死了他叔叔Bandhula,和32個兒子。從此,長葛辣亞那串通國王之子Vidudabha,密謀推翻波斯匿王的王位

 

-到達後,國王獨自見佛陀,並以頭落在佛陀的脚上、親吻佛陀的脚,再以手擦拭、告知姓名。

 

-注釋這時,長葛辣亞那遺下國王後,想,之前國王也是見完佛陀之後殺死我的叔叔和他的32個兒子。因此立即回去立Vidudabha為王

 

-佛陀問他爲什麽對自己有這麽高的尊敬?國王對說,他對佛陀有法的推論:世尊是遍正覺者,法被世尊善說,世尊的弟子僧眾是善行者。以下就是他的推論了:

1.     一些外道出家人可能行梵行十年、四十年,但之後就還俗享受五欲。但佛教的比丘卻被自己看到終生恪守梵行—這不再別處看到

2.     不同外道群體互相爭吵,但比丘們卻很融洽

3.     他曾見到憔悴、蠟黃、全身浮現青筋、別人不想看到的外道出家人,想他們這樣一定是因爲不樂於梵行、或藏著好多不善法。但佛教的比丘卻都很喜悅、安心生活

4.     身爲國王,自己有權力殺人罰人驅逐人,但當他在法庭審判時,別人常常打斷他的話,屢勸不改。但佛陀就算對好幾百個弟子説法,不用懲罰群衆卻靜得甚至沒有咳嗽聲或清喉嚨聲。假如有人清喉嚨,同修也會阻止。

5.     不同的聰明人帶著種種問題想要論破佛陀,但當見到佛陀時,佛陀以法談、開示勸導他們,讓他們喜悅。他們沒有問佛陀問題,反而成爲了佛陀的弟子

6.     梨師達多與富蘭那二人是國王的下屬。有一次國王和這兩個人共住以測試這兩人時,雖然他們依靠國王生活;但兩人以法談度過大部分的夜晚後,頭向世尊,腳向自己躺下。

 

-説完後,波斯匿王提到自己和佛陀有以下的特質是相同的。他趁著這個機會向佛陀作最高的敬禮。

1.     都是憍薩羅人

2.     都是80歲

3.     是剎帝利

 

-波斯匿王離開後佛陀便召喚比丘們說剛才的事,將國王説的話安慰‘法的塔廟’ ---(即對法表示尊敬)

 

-後記:國王回到剛才長葛辣亞遺下自己的地方時,見只有一個女僕並最後得知消息。他立即去王舍城尋求未生王的出兵幫助。但因爲來遲了而城門已經關閉。他因爲長途奔波,最後在哪夜、城外的一個講堂因勞而亡。

 

 

 

MN90 Kaṇṇakatthalasuttaṃ 葛那葛得勒經 摘要

 

-有一次,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在巫魯領時,召喚某個下人去問候佛陀,並通知佛陀自己會在吃完早餐後見他。

 

-波斯匿王的兩個妻子--受瑪與色姑—聽説丈夫會見佛陀,也都請國王代他們問候佛陀。國王去見佛陀並照做後佛陀祝願她們兩快樂

 

-國王問佛陀:他聽説別人引述佛陀—沒有全智、全見、無殘漏智見的沙門婆羅門,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説得對不對呢? 佛陀說這樣是錯的,是在誹謗佛陀。

 

-波斯匿王召喚威得堵玻將軍,追究誰人將消息帶進皇宮,將軍報告說是阿葛色氏-色若亞婆羅門。國王於是叫一個下人召喚阿葛色氏-色若亞。

 

-國王再問佛陀,後者有否説過類似的話而讓人誤會嗎?佛陀說—他只是說:『沒有同時(同一個轉向、心)知道一切、看見一切的沙門、婆羅門;這是不可能的。』國王認爲佛陀説得有道理

 

-國王繼續問,四種階級: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羅—會有分別嗎?

1.       佛陀回答:剎帝利與婆羅門被説爲他們中的第一。他們被尊敬

 

-國王說,他不是問佛陀他們當生的差異,而是他們來生的差異

-佛陀回答:有五勤奮支。假如他們都具備這些,就會有長久的利益

1.     有信:相信佛陀的覺悟

2.     少病:具備好的消化能力,體溫不過寒、熱,能夠因此而勤奮

3.     偽詐:在老師、有智的同修面前如是、不誇大地表現自己

4.     精進:對於捨斷不善法、具足善法

5.     有慧:生滅之智、導向苦滅之智

 

-國王問,假如他們都具備這五勤奮支,會有差別嗎?

-佛陀回答,就如兩頭能被調御的象、馬、牛,他們被善調御後,能否有相同被調御的行為?答:對的。

-佛陀接著說兩頭不被調御的象、馬、牛,能否有好像被調御的動物那樣的行爲?答:不

-同樣地,有五勤奮支的人得到的,沒有五勤奮支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國王贊同,並繼續問,假如四個種姓的人都具備這五個勤奮支,而且有(四正勤),他們會有分別嗎?

-佛陀說他們的解脫是沒有差別的。就如人拿了不同的木材生火,他們全都能生火,而且火焰的色與光之間都沒有差別

 

 

-國王滿意答案,並繼續問,有天神嗎?佛陀(知道他明知故問),因此反問他爲什麽問。

國王於是問天神會返回人間嗎?佛陀說,有瞋恚的天神就會,沒有就不會(三果聖者)

 

-這時威得堵玻將軍問佛陀,那些有瞋恚的天神,當返回人間會驅逐那些無瞋恚的天神嗎?

-阿難尊者心想,威得堵玻將軍是國王的‘兒子’,他也是佛陀的‘兒子’,由他回答會是合適的。於是他帶出,波斯匿王在自己的領土内能隨意驅逐出家人。但離開自己的領土則不能。將軍和波斯匿王都聽過三十三天,但不能見到他們,那麽他們何來能驅逐他們呢?

-波斯匿王好奇這位比丘是誰,佛陀便答:是阿難。國王也覺得阿難尊者答得合理

 

-國王以像天神那樣的模式問了關於梵天的問題。佛陀也給了相同模式的答案

 

-這時候阿葛色氏-色若亞婆羅門已到達。國王便問他是誰人將一開始那條問題帶進來的?婆羅門和將軍互推責任

 

-國王沒有多理會他們,總結與隨喜佛陀所説後便離去。

 

 

MN91 Brahmāyusuttaṃ梵壽經 摘要

 

-梵壽婆羅門120歲,精通婆羅門的學識。他聽聞佛陀的好名聲,因此渴望見佛陀。他召喚他的徒弟巫多羅去看佛陀是否被傳言中那麽好。

 

-梵壽婆羅門給出了衡量的標準,具備32相不是在家的轉輪王,就是出家的佛陀

 

-巫多羅帶著這個標準去見佛陀,其中30相都見到了,但見不到--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兩相。佛陀於是示顯神通讓他見到自己的陰部,也吐出舌頭碰到兩邊耳孔、兩邊鼻孔後,以舌頭覆蓋整個前額。

 

-巫多羅確認佛陀的32相後,決定影不離地跟隨著佛陀七個月以觀察他的行爲擧止。

 

-經過七個月後,巫多羅回來見梵壽婆羅門,確認佛陀的好名聲。他報告說,佛陀確實有32相和各種優美的行儀(詳看原經文)。聽後梵壽婆羅門大爲感動,朝著佛陀的方向合掌鞠躬禮敬他。

 

-這時佛陀到達彌梯拉,一些當地的婆羅門、屋主都慕名來見佛陀,當然不少得梵壽婆羅門。他派弟子通知佛陀後就來見佛陀。

-那些群衆見到梵壽婆羅門走來,都卑下地騰出空位,可見他的名望。

 

-梵壽婆羅門也看到了佛陀的30相了,但也是見不到上面那兩相,於是便請佛陀排解自己的疑惑。佛陀也像對巫多羅那樣都讓梵壽看見了。

 

-佛陀說,應該被證知、修習、捨斷的已被知、修習、捨斷,因此自己是佛陀。他歡迎梵壽問任何有關今生或來世利益、安樂的問題

 

-梵壽自己熟練今生的利益,所以決定問有關來生的利益:怎樣才能成爲婆羅門、通曉吠陀者、三明者、聖典學者、阿羅漢、圓滿者、牟尼?怎樣被稱為佛陀?

 

-佛陀回應

1.       牟尼(智者)以證智完成:宿命通,看見天界與苦界的天眼、到生的滅盡的漏盡通

2.       心清净、解脫於一切貪、捨斷生死、梵行完滿、到達一切法的彼岸,就被稱爲佛陀

-聽後梵壽非常感動,他對佛陀施以最高的禮敬,在一旁的群衆都嘖嘖稱奇。

 

-佛陀知道對方已經對自己有信心後,便次第説法,説法完畢後梵壽證悟初果。

 

-過了一會兒,梵壽死了,佛陀記説他已經取證三果

 

 

MN92 Selasuttaṃ謝勒經 摘要

 

-有一次,結髮者給尼亞聽聞佛陀來到自己的城鎮安估搭勒玻,於是慕名而來。聼法後,他請佛陀和比丘僧團明天一起來應供。佛陀叫他想清楚,因爲比丘僧團一共有1250人,而他對婆羅門(教)極有信心。最後,經過他再三請求,佛陀同意了

 

-之後,結髮者給尼亞召集朋友、親屬等一起準備供養。當時謝勒婆羅門見到他們那麽大陣像後,好奇他們究竟在什麽。最後得知原來是爲了供養以佛陀為上首的僧團。 謝勒聽到‘佛陀‘這個字之後非常驚喜,一共問了三次來確認。

 

-知道佛陀現在身在附近綠色的樹林後,謝勒便帶著三百位學生婆羅門去見佛陀

 

-他看到佛陀後便檢測後者是否具備32大人相。其中30相都見到了,但見不到--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兩相。佛陀於是示顯神通讓他見到自己的陰部,也吐出舌頭碰到兩邊耳孔、兩邊鼻孔後,以舌頭覆蓋整個前額。

 

-他雖然看到了32相,但仍然疑惑。他聽説祖師說,只要佛陀被人稱讚自己時,就會表明自己。於是他吟誦出偈頌,大意是讚美佛陀的大人相,問佛陀有這麽美的身體爲什麽不做轉輪王呢?這樣游説佛陀

-佛陀回答,自己也是王,但是法王。他使不能被逆轉的法輪轉起

 

-謝勒說,既然自稱法王,誰是他的將軍,隨轉他的法輪呢?

-佛陀回答,舍利佛隨轉自己的法輪。應該被證知、修習、捨斷的已被知、修習、捨斷,因此自己是佛陀。他請謝勒釋疑,能夠見到佛陀是很難得的,自己是無上的醫生。他已經成為聖潔者,征服魔軍、怨敵,喜悅而無所畏懼

 

-謝勒聽後便決定出家,他叫自己的隨眾想跟就跟,不想就離開。300個婆羅門竟也跟著一起出家

 

-佛陀說:

梵行已被善說,是當下可見的,無時間性的

只要警覺地學習,在這裏出家是不空虛的

 

 

-那夜過後,結髮者給尼亞成功供養了佛陀。佛陀吃後隨喜,說出不同東西之首,其中:願求福德者,供養僧眾為首

 

 

-謝勒和其群衆出家八天内都證得阿羅漢果了,他們去見佛陀,並再次讚美,禮敬佛陀

 

 

 

 

MN93 Assalāyanasuttaṃ 阿攝拉亞那經 摘要

 

-有一次,五百位婆羅門在舍衛城。他們想論破佛陀安立的‘四種階級都(可以)是清淨的’ 這個學説。他們看誰能辯倒佛陀,於是鎖定名叫阿攝拉亞那的學生婆羅門。原因是他已經通曉婆羅門的學識、咒語。(注釋書:他們覺得,出家人都是靠念咒語修行的,阿攝拉亞那已經在實行出家人的行儀,所以不會被打敗的)

 

-他們去游説了阿攝拉亞那三次,但後者都拒絕,理由是,佛陀是如法的說者,對如法的講者來説是難以論破的。第三次的時候,大家請阿攝拉亞不要未戰先降。最後後者妥協

 

-阿攝拉亞去見佛陀後,引述婆羅門都在說:『婆羅門是最上、白净階級,其他都是下劣、黑色階級。婆羅門被淨化,不是非婆羅門。婆羅門是梵天自己從口所生之子,梵天所生,梵天所化作,梵天的繼承者。』---佛陀怎樣看呢?  佛陀於是不斷駁斥這個説法

1.       大家都見到婆羅門是母親生的,何來梵天所生?

2.       一些地方只有兩個階級:主人與奴僕。主人可以變成奴僕,奴僕可以變成主人

a.       注釋書:例如一個婆羅門家庭來到到這些地方經商。他的女兒到了適婚年齡不念及種姓而嫁給一個傭工,那時他的兒子成爲奴隸。但當那個兒子繼承主人的事業後又變成主人。( --一個人的身份可變來變去,因此種姓之說不可靠)

3.       任何種姓的人從事十惡都會下苦界

4.       任何種姓的人從事十善都會去善道

5.       任何種姓的人都能修習無怨無瞋恚的慈心

6.       任何種姓的人都能到河邊洗澡出去污垢

7.       任何種姓的人鑽木取火都能生火,火焰都沒有不同

8.       在種姓制度中,婆羅門與剎帝利生子。那個兒子就能被稱爲『剎帝利』/『婆羅門』兩者。但母馬與驢子交配,他們的兒子不被稱爲『馬』/『驢』,而被稱爲騾。(---可見兒子和父母存在差異,種姓之說不可靠)

9.       有兩位學生婆羅門是同胞兄弟,一位是好學、聰敏者,另一位則相反。經過佛陀引導,阿攝拉亞回答大家都會先選擇好學、聰敏那個人去宴請。因爲對他佈施會比較有大果

a.       注釋:這時阿攝拉亞落入聖典的成就,為決定一個人尊卑的因素

10.   和上面一樣,一位是好學、聰敏、持戒、善法者。另一位相反。阿攝拉亞也選擇前者

 

-到這時,佛陀總結阿攝拉亞安立出身(1-8),之後被佛陀帶到聖典[的學習成就]中(9),最後被帶到道德(10),回歸到佛陀安立的‘四種階級的清淨’。這時阿攝拉亞羞愧得低下頭

 

-佛陀提到往事,從前,有七個婆羅門仙人生起像阿攝拉亞所提到的惡見。阿私陀爹哇拉仙人聽聞他們生起這個見之後就去找他們。他邊行邊呼喚仙人們。這時仙人們發現了他,鄙視他的出身而咀咒他--『成灰燼吧!賤民!成灰燼吧!賤民!』。但阿攝拉亞反而變得更好看

 

-仙人們想,自己的苦行無效了,之前他們咀咒別人那個人就真的變成灰燼,但此人反而反效果。

 

-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安慰他們,他們的苦行不是無效,勸導他們捨棄對自己的嗔念,然後報上名來。

 

-之後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引導他們回答:

1.     他們不知道生下他們的母親只來自婆羅門

2.     他們不知道生下他們的直屬七代母系祖先只來自婆羅門

3.     他們不知道生下他們的父親只來自婆羅門

4.     他們不知道生下他們的直屬七代父系祖先只來自婆羅門

5.     入胎有三個要素:

a.     父母的結合

b.    母親是受胎期者

c.     有乾達婆的現起 (‘一個衆生(世俗諦)’的名法之流現起)

6.     但他們不知道乾達婆的種姓是什麽

a.     注釋:乾達婆是什麽種姓不關父母的事

7.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種姓是什麽

 

-佛陀說,當時那七位仙人尚且不能回答佛陀前生的質問,而阿攝拉亞又怎樣能回答呢?依著老師的他連當時服侍仙人的富樓那也不如呢!

 

-説後阿攝拉亞大爲感動,皈依三寶

 

 

 

MN94 Ghoṭamukhasuttaṃ苟德木柯經 摘要

 

-有一次,苟德木柯婆羅門去見優填那尊者,說自己認爲沒有如法的出家者,或許是因爲沒見到像優填那樣的尊師,或還未在這裡[見到]法

 

-優填那尊者當時在經行,(注釋書:知道將要說一大輪法後就停止經行,)到住處坐下來, 也邀請苟德木柯坐下來。

 

-優填那尊者問,以下這四種,哪種人讓苟德木柯滿意呢?

1.     實踐讓自己苦的

a.     答:不滿意,因爲自己想要快樂、討厭痛苦。卻讓自己苦

2.     實踐讓他人苦的

a.     答:不滿意,因爲他人想要快樂、討厭痛苦。卻讓他人苦

3.     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

a.     答:不滿意,因爲自他想要快樂、討厭痛苦。卻讓自他都苦

4.     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

a.     答:滿意。因爲自他想要快樂、討厭痛苦,而他不折磨自他

 

-優填那尊者繼續說,有兩種群衆

1.       某類群眾對財產染著、欲求他們

2.     某類群眾對財產不染著,捨棄它們後出家。他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

-他問:2那個群衆在哪裏可以看到?

1.       苟德木柯答:在財產不染著、捨棄它們後出家的出家眾中可以看到

-優填那尊者於是伺機反問,那麽你又說看不到?苟德木柯滿意答案了

 

-苟德木柯聽完後請優填那尊者詳説上面那四種人。後者便說了:

1.     實踐讓自己苦的:苦行、折磨身體的行爲

2.     實踐讓他人苦的:例如屠宰等職業

3.     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他自己舉行牲祭,强迫下人也一起參與

4.     不實踐讓自己和他人苦的、當生寂滅清涼:在佛教中出家,具備戒定慧、成爲阿羅漢

 

 

-説完苟德木柯大受感動,皈依優填那尊者、法和比丘僧團。優填那尊者卻謙虛地稱不要皈依他,而要皈依佛陀

 

-但這時佛陀已經般涅槃了,苟德木柯就説,假如佛陀還在生,無論多遠,他也會去見他。説後改爲皈依三寶。

 

-苟德木柯之後來想佈施金錢給尊者,但尊者表示這對他們不合適。最後改爲建造一座講堂。

 

 

 

 

MN95 Caṅkīsuttaṃ鄭計經 摘要

 

-有一次,歐玻沙達的婆羅門屋主們聽聞佛陀來到,便慕名去找佛陀。鄭計婆羅門見到他們去見佛陀,也想去,但被人阻止—因爲他具備種種好的特質。鄭計婆羅門反駁,佛陀同樣也有這些好特質,而且還有更多。因此不應要佛陀來見自己,而自己應盡地主之誼而接待他。

 

-他們去到後,各年長婆羅門便和佛陀交談。但途中葛玻低葛學生婆羅門常常打斷他們的言談,這樣佛陀斥責他,叫他等談論結束才說。

 

-這時,鄭計請佛陀不要斥責葛玻低葛,因爲後者多聞聰明,夠資格與佛陀對論。

 

-佛陀便想,自己應問備受婆羅門尊敬的葛玻低葛—有關關於三明的問題。

-恰巧這時葛玻低葛也想,當佛陀看著自己的眼睛時就會問佛陀問題。佛陀以他心通知道它的想法,因此特意望了過去。

 

-葛玻低葛於是問,對於一直流傳,承載著往昔聖句的婆羅門典籍,婆羅門們絕對地下結論:『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佛陀怎樣看?

 

-佛陀引導葛玻低葛承認以下的事實

1.       現在的婆羅門中,沒有一位真的知道、看見聖典的内容,而說上面的結論

2.       七代的婆羅門老師當中,沒有一位真的知道、看見聖典的内容,而說上面的結論

3.       就連從前編輯聖典的婆羅門仙人們,也沒有一位真的知道、看見聖典的内容,而說上面的結論

-佛陀說,就如領隊是盲人,後面抓著的人也是盲人。他們的信仰是無根據的

 

-葛玻低葛便説,婆羅門不單止透過信仰而尊崇盛典,也透過口傳而尊重。

-佛陀便駁斥,先前他是根據信心而說的,現在卻說是口傳…

 

-佛陀說,這五法都有兩個可能性。

1.      

a.       被善信的是錯的,非善信的是真的 (下面也是類似的推論)

2.       愛好

3.       傳聞

4.       透過推理而檢查

5.       審慮而後接受的見解

 

-佛陀繼續説,保護真理的智者假如下這個結論『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是不適當的

 

-葛玻低葛問,那麽怎樣是保護真理呢?佛陀就説,應該這樣講:‘我的 (上面)1-5 是這樣的’。 然而這仍不是隨覺(明白)真理

 

-怎樣隨覺真理真理?佛陀說

1.       應先檢查這位導師是否有建基於貪嗔癡之法,讓他的心被這些占據後不見而說見,不知而說知,或者慫恿他人做讓他們長久苦痛的事?

2.       他的身、語行爲是否像無貪嗔癡之人那樣?

3.       他教的法是否深奧難見、寂靜勝妙,超越推論、被智者親自體驗,而且教的法不被貪嗔癡者所教導?

4.     之後生起信心

5.     往見

6.     靠近而坐

7.     傾耳

8.     聼法

9.    

10.  研究義理

11.  審察並接受法

12.  生起(善的)願欲

13.  作精進

14.  衡量 (無常、苦、無我)

15.  再努力(以觀審查,以道為首而奮鬥)

16.  (名)身作證究竟真諦(涅槃),以慧(道智)貫通後看見它

 

-佛陀說,這樣只是隨覺(明白)真理[應該是指初果至三果],還未是到達真理[應指成爲阿羅漢]。 想要到達真理就要多修習這些法。

 

-佛陀繼續教導,而努力對到達真理多所助益。因爲不努力是不會到達的。

-而什麽對努力多所助益?佛陀便一直由15推論到5

 

 

-説完葛玻低葛非常隨喜,從前他鄙視佛陀,現在他改觀並皈依三寶

 

 

 

MN96 Esukārīsuttaṃ耶蘇葛力經 摘要

 

-有一次,耶蘇葛力婆羅門對佛陀說,婆羅門安立四種服侍。越下的就越低級,同級的能被同級或較低級的服侍

1.       婆羅門

2.       剎帝利

3.       毘舍

4.       首陀羅

 

-佛陀反問,是全世界都認可這説法嗎?答:不。 佛陀繼續說,這就像把肉片放到一個窮人面前,强迫他吃肉並要他付錢。

 

-佛陀說,他不説『一切都應該被服侍。』也不說:『一切都不應該被服侍。』

衡量一個人應不應被服侍,是:誰人因爲我的服侍而變得更好,而非更惡,那就應該服侍。反之則不應該服侍

 

-佛陀不説高出身、美麗、有錢就是教善、較惡的,因爲他們都可以行十惡、十善。

 

-佛陀也給出另一個衡量應否服侍那個人的標準,在服侍後假如信、施捨、戒、所聞、慧增長,那就應該被服侍。 (這裏沒有提到是自己增長抑或是被服侍者增長)

 

----------

 

-之後,耶蘇葛力再說,婆羅門們安立四種財產。假如各種姓的人輕藐屬於自己種姓的財產,那就是不盡義務者

1.       婆羅門行乞 (古代的習俗是,就算很有錢,婆羅門也會行乞)

2.       剎帝利:弓箭

3.       毘舍:耕作與牧牛  (雖然他們是經商的,但這裏應指他們從事這方面的生意)

4.       首陀羅:鐮刀與打麥棒

 

 

-佛陀反問,是全世界都認可這説法嗎?答:不。 佛陀繼續說,這就像把肉片放到一個窮人面前,强迫他吃肉並要他付錢。

 

 

-佛陀則説,他安立聖出世間法為男子的財產。

 

-然而,憶念著往昔父母的家系,出生到那個族就被稱爲那個種姓的人。

 

-佛陀繼續説,任何種姓的人出家,然後修習十善業,都是正見者,是真理、善法的成功者。接著佛陀以下面的道理加深前面那個主張

1.       任何種姓的人都能修習無怨無瞋恚的慈心

2.       任何種姓的人都能到河邊洗澡出去污垢

3.       任何種姓的人鑽木取火都能生火,火焰都沒有不同

 

-説完後耶蘇葛力大爲感動,皈依三寶

 

MN97 Dhanañjānisuttaṃ 達那若尼經 摘要

 

-有一次,一個剛從王舍城雨安居的比丘去南山拜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順次問候佛陀、比丘僧團、和一位名叫達那若尼的婆羅門。而且還特別問這位婆羅門有沒有不疏忽大意。最後的答案讓舍利弗尊者不滿意,因為他靠國王掠奪婆羅門屋主們。他的有信妻子死了,另外娶了另一個無信妻子。

 

-於是舍利弗尊者便去見達那若尼,問他有沒有疏忽大意。後者回答,哪裏有呢?他要照顧父母、妻兒、奴僕、工人該養,朋友、同僚、親族、親屬、客人、祖先、神祇、盡國王的義務,還有滿足這身體。

 

-舍利佛於是問,假如他爲了以上種種人而作惡,然後被獄卒拉到地獄,他以這樣的理由能夠阻止獄卒嗎?答:不

 

-舍利佛再問,因爲以上種種人而作惡比較好,還是法行、正行比較好?答:後者。於是舍利佛尊者便說,有其它如法的職業,依之而能夠養活他們,而且能不作惡業,以及能走向福德道路。

 

-達那若尼歡喜、隨喜舍利佛所説,便離開了

 

---------

 

-過了一陣子,達那若尼重病,他懇求舍利佛尊者來見自己

 

-一輪問候後,舍利佛尊者得知達那若尼非常痛苦,於是便引導他一步步認清越下面境界的優勝。

1.     地獄

2.     畜生

3.     鬼域

4.     人間

5.     四大王天

6.     三十三天

7.     夜摩天

8.     兜率天

9.     化樂天

10.  他化自在天

11.  梵天世界

 

-之後,舍利佛尊者知道這位婆羅門傾心於梵天世界,於是便教他去梵天界之法,即四梵住

 

-舍利佛尊者離開不久達那若尼婆羅門便死了,並且往生梵天世界

 

-佛陀之後見舍利佛尊者,並問爲何他只是讓達那若尼建立在梵天界呢?還有更多應該要做的(涅槃)

 

-舍利佛便說出自己上面的理由。佛陀沒説什麽,只是說他已經往生梵天世界

 

(佛陀應該是見到達那若尼有潛質證道果涅槃)

 

 

 

MN98 Dhanañjānisuttaṃ 達那若尼經 摘要

 

-有一次,襪謝德與婆羅墮若學生婆羅門一起散步。他們討論如何才是個婆羅門。

 

-婆羅墮若說父母雙方七代的血統都是純正的就是婆羅門。襪謝德說持戒、具足德行才是婆羅門。他們兩者都不能説服對方,於是去找佛陀

 

-佛陀回答,草木和畜生道,他們有各自出生所成的特徵,因此有各種的出生。但人類的器官都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只是名稱,真正不同的是他們的行爲—例如買賣者就是商人。

 

-假如一個人有執著,他只是名稱上的婆羅門,但無執著者就是真正的婆羅門。

 

-接著佛陀説了阿羅漢的許多特徵來形容婆羅門。

 

-一般人被指定名字,但這只是世間中約定俗成的名稱。無知的人會說以出生成爲婆羅門

 

-以以下的方式能成爲婆羅門

1.       注釋書:頭陀支的)苦行

2.       梵行(離性交)

3.       saṃyamenāti(自制:有戒)

4.       damena(調御調御六根)

 

-説後兩人大爲感動,皈依三寶

 

 

 

MN99 Subhasuttaṃ蘇玻經 摘要

 

-有一次,學生婆羅門蘇玻-杜鐵亞之子因爲某些事情而去到舍衛城某位屋主的住處。

 

-蘇玻問屋主,他聽説『舍衛城不缺阿羅漢。』,今天有哪位出家人能夠尊敬?屋主便回答:佛陀

 

-到達後蘇玻對佛陀提出,婆羅門都說:『屋主是真理、善法的成功者,出家者則不是。』佛陀是怎樣說呢?

1.       佛陀回答,他不一概而論。他不稱讚在家出家人的邪行道,因爲透過邪行道他們將不是真理、善法的成功者。反之則是

 

-蘇玻也向佛陀提出,婆羅門都說:有許多工作、勞力的在家工作又大果,相反的出家工作則有少果---佛陀是怎樣說呢?

1.       佛陀也説,他不一概而論

2.       有許多工作、勞力的在家工作—如務農--假如成功就有大果,假如失敗就有小果

3.       有少工作、勞力的在家工作—如經商--假如成功就有大果,假如失敗就有小果

 

-接著蘇玻向佛陀說,婆羅門為福德的行為、善的成就而安立五法

1.       真實

2.       苦行/道德 (tapaṃ)

3.       梵行

4.       研習

5.       施捨

 

-佛陀於是質疑,

1.       沒有任何一個婆羅門以神通確認後宣説這五法的果報。

2.       在七代的婆羅門老師當中,沒有任何一位….

3.       就連從前編輯聖典的婆羅門仙人們,也沒有任何一位….

4.       這樣就像一個失明人一個抓住一個,前中後都看不見。

 

-這時蘇玻因爲佛陀盲人的譬如而被激怒了,而斥責佛陀為惡者。他引述玻科勒沙低-歐玻碼那婆羅門說,那些自稱有足以為聖者智見特質的過人法之出家人,他們的宣稱是無意義、空洞的,因爲人們怎可能有這些呢?

 

-佛陀於是反問,玻科勒沙低有以他心通了知一切出家人嗎?蘇玻否認。這時,佛陀再以盲人比喻玻科勒沙低

 

-佛陀再引導蘇玻贊同以下的語言會比較好。然後再引導他說玻科勒沙低說和以下相反的語言

1.       世間有共識之語

2.       考慮注釋書:衡量後遍取)

3.       省察之語(注釋書:已經知道)

4.       有意義之語(注釋書:有理由的)

 

-佛陀再說,具備五蓋/被五欲繫結,是不可能看見、知道足以為聖者智見特質的過人法的。而玻科勒沙低正正就是這樣

 

-------

-佛陀繼續問,蘇玻認爲緣於草與薪為燃料而生的火,抑或離草與薪為燃料而生的火有較佳的火焰?後者答離草與薪那個較好

 

-佛陀說,離草與薪為燃料而生的火是不可能的,除非用神通。

 

-佛陀比喻緣於草與薪為燃料而生的火—為緣於五欲而生的喜

-離草與薪為燃料而生的火—為緣於離五欲、惡不善法的喜。即初禪、二禪的喜

-------

 

-佛陀再問,婆羅門為福德的行為、善的成就而安立五法中,哪個有最大果?後者答:施捨。

-佛陀於是挑戰,假如有兩個婆羅門一起參加大牲祭。但一個婆羅門想要有首席的款待,但最後卻沒有,他於是憤怒不滿。這樣婆羅門們說有什麽果報?

1.     蘇玻答,婆羅門是不會施予讓人憤怒不滿的佈施的,他們都出於憐憫而佈施

2.     佛陀於是說,那不是安立了第六個福德基礎—即處於憐憫--嗎?答:是的 (可見婆羅門安立的福德的行為五法不具說服力)

 

 

------

-佛陀繼續問,他所説的福德的行為、善的成就而安立五法,在出家人或在家人中可以常看到?

1.       後者答:出家人,因爲在家人有許多工作,因此難作這五樣 (這再次推倒一開始被提到的在家人比出家人更有大果的婆羅門理論)

 

-佛陀說,其實婆羅門們為福德的行為、善的成就而安立的那五法,他說都是心的資具—爲了修習友善、無瞋恚的心。爲什麽?當他們想起自己具備這五法時,就會得到義、法的宗教情操-->得到伴隨法的喜悅。 善的喜悅就是心的資具了

 

---------

 

-蘇玻再說,聽聞佛陀知道去梵天之道。

-佛陀於是給了一個譬喻

1.       對於離這裏很近的爛陀村。假如一個人在爛陀村出生、長大。這時出村不久有人問他去爛陀村的道路,這人會猶豫嗎?答:不

2.       佛陀說,那人可能也會猶豫,但佛陀被問到梵天之道時絕不會遲疑。他知道梵天、導向梵天之道、梵天之道的行者

 

-佛陀接著教導蘇玻四梵住為去梵天之道

 

-最後蘇玻大爲感動,皈依三寶

 

 

MN100 Saṅgāravasuttaṃ 傷歌邏經 摘要

 

-大那若尼婆羅門女對三寶極有信心。有一次她跌倒後便説了皈依佛陀三次。惹來名叫傷歌邏的學生婆羅門不滿。他認爲當存在婆羅門時,大那若尼卻稱讚禿頭假沙門

 

-大那若尼婆羅門女因此回應,假如傷歌邏知道佛陀的戒和慧,他就不會想辱駡、誹謗佛陀。傷歌邏於是請大那若尼,當佛陀來到時就通知他

 

-過了不久,佛陀來到。傷歌邏便去拜見並請教佛陀:有些出家人自稱已經到達最終完美的證智、梵行的基礎。佛陀是他們其中一人嗎?

 

-佛陀回答,那些自稱如是的人有三種

1.       有些婆羅門是傳統主義者,他們單靠口傳便這樣自稱。例如三明婆羅門

a.       婆羅門自己傳承的三明為:「七代血統清淨、誦諸經典、容色端正」

2.       有些出家人只以信心而這樣自稱,如推論者、審察者

3.       有些人親證那些以前沒有聽聞過的法,然後這樣自稱。佛陀是他們其中一人

---------

(以下也是MN36内容

 

-他在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跟隨阿拉勒-葛拉麼修習梵行。不久就以背誦、復述的程度掌握老師的教義。菩薩不滿足於只是這樣,於是尋求親證老師的法—無所有處定。他很有自信,認爲不只老師有五力,自己也有。因此經過一輪努力之後不久就證得無所有處定

 

-老師知道菩薩已經掌握所有自己所知道的,於是邀請菩薩和自己一起統領大衆。然而,他菩薩並不滿足,認爲此法不導向涅槃,後來離開了

 

-之後菩薩找了精通(世間最高禪那)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巫大葛-辣麼之子。同樣的劇情也上演了

 

-離開後,菩薩在摩揭陀國遊行,最後抵達優樓頻螺的謝那鎮。那裏環境合宜,適合努力。

 

-這時佛陀生起三個譬如

4.     被放置在水中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感官享樂的所緣)而不離的人

b.    放置在水中:身心不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5.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濕且帶樹汁的柴不能生火

a.     濕且帶樹汁的柴:染欲於事欲而不離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不能生火:即使被劇烈的苦受襲擊也不可能覺悟

6.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的乾枯柴而能夠生火

a.     乾枯柴:離染欲於事欲的人

b.    被放置在遠離水處:身心遠離染欲

c.     能生火:被劇烈的苦受襲擊而可能覺悟

 

-那時,佛陀努力地修習,遇到以下苦況,但他發動精力、現起念。雖然身體因爲努力而激動、不安息,但苦受不持續佔據心。

7.     緊扣牙齒、舌抵上顎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以善心抑制不善心)時,汗從腋窩釋出

8.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風從耳孔出來的激烈聲音

9.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穿過頭

10.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頭中有激烈的頭痛。

11.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有激烈的風切開腹部

12.  修四禪以上的無呼吸禪,抑止從口與鼻的呼氣與吸氣時,在身體裡有激烈的熱病

 

-有一些天神見到佛陀這樣後以爲佛陀死了、瀕死,有些則說佛陀沒死,阿羅漢是這樣的

 

-當時,佛陀想斷食。有天神請佛陀不要斷除所有食物,他們可以把天界的營養液注入佛陀的毛孔中讓佛陀生存。佛陀拒絕了,因爲他自稱全面禁食。於是他決定只吃一點點

 

-佛陀當時身體虛弱得有如下表現

6.     肢體的關節猶如八十歲的關節、死時的關節

7.     『我要摸腹部皮膚。』就碰到了脊椎骨;『我要摸脊椎骨。』就碰到腹部皮膚--腹部皮膚被黏到脊椎骨

8.     想大小二便時,(身體無力得)面朝下躺下

9.     當安撫身體時,身毛都因爲敗壞而掉下來

10.  佛陀那遍淨的、皎潔的(金)膚色被破壞

 

-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修行人有比這更高的苦受了。但佛陀依然不能證得屬於聖者智見的過人法。於是思索:有其他道路嗎?

 

-佛陀於是憶起在他小時候父親在農耕節工作的時候,他就在閻浮樹下盤腿(而取出入息)進入初禪。他立即知道—這就是覺悟的道路了。爲何要害怕欲、不善法之外的快樂呢?

 

-佛陀知道以這樣的身體狀況難以得到禪樂,於是便開始吃飯粥固體食物。當時熱心於修苦行的五比丘因而對佛陀產生厭惡,覺得他放棄努力、轉爲奢侈。

 

-佛陀吃了食物之後恢復力氣,獲得四禪、三明、解脫。

 

-----------

 

-傷歌邏聽後認可佛陀的勤奮、佛陀的勤奮是善的。他繼續問,有天神嗎?

 

-佛陀於是答:我知道這個情況--有至高天神

 

-傷歌邏聽後便質疑,爲什麽佛陀不答‘有天神’而這樣回答?

-佛陀說,不論回答以上任何一個答案,指著都能能下結論--有天神。而且有天神這個事實被世間廣泛地同意。

 

-説後傷歌邏大爲感動,皈依三寶。

 

 

 

MN101 Devadahasuttaṃ 天臂經 摘要

 

-佛陀有一次對比丘們說,尼乾陀們說:凡人們感受的任何感受,苦、樂、不苦不樂受,全都是因往昔所作。要透過苦行破壞舊業,這樣做時又不作新業,那麽未來就不會流出,因此而滅盡所有業。

 

-佛陀就去問他們是否真的這樣說的,答:是的。佛陀於是反問

1.     你們知道們以前存在、非不存在嗎? 答:不

2.     你們知道:「我們以前作惡業;非不作。」嗎?答:不

3.     你們知道:「我們以前做如此、如此的惡業。」嗎? 答:不

4.     你們知道:「這麼多苦已滅盡,這麼多苦應該被滅盡,當這麼多苦被滅盡時,一切苦將被滅盡。」嗎?答:不

5.     你們知道在、不善法已經捨斷、善法具足嗎? 答:不

 

-佛陀便說,既然他們不知道1-5,而説他們以上的主張是不恰當的。假如知道然後說才恰當的。 佛陀於是用以下故事來加深論證:

1.     一個男子假如被塗有厚毒的箭射穿,而感受苦受。他的箭醫用上各種治療方法,但途中讓他痛苦。之後他痊愈了,反思並知道整個過程。 佛陀說,同樣地,假如他們知道1-5才是適當的

 

-尼乾陀們重申,尼乾陀若提子自稱是全知的,無論在什麽時候他的知見都一直現起。他說,因爲過去做了惡業,所以要以苦行來滅盡它們。這樣做時又不作新業,那麽未來就不會流出,因此而滅盡所有業。他們所以跟著奉行。

 

-佛陀說有以下五法,而他們都各有可能會產生會有兩種結果。尼乾陀們是1-5的哪種呢?這時他們不能如法地反駁

1.      

a.       被善信的是錯的,非善信的是真的 (下面也是類似的推論)

2.       愛好

3.       傳聞

4.       透過推理而檢查

5.       審慮而後接受的見解

 

-佛陀問他們,當他們有激烈的行動時,會有那些辛辣的感受,但當沒有時,會沒有嗎? 答:沒有

 

-佛陀於是說,那麽他們的説法不適當 (因爲他們因爲自己現在的行爲而受苦)。假如他們沒有激烈的行動,而又感受到那些苦時,説法才成立

-----------

-佛陀再問他們以下的問題,尼乾陀們都說不。

1.     凡在當生中應該被感受的業,它可能以手段或勤奮成為來世應該被感受的嗎?

2.     凡來世應該被感受的業,….當生…..

3.     凡應該被感受為樂的業,….

4.     凡應該被感受為苦的業,……

5.     凡已成熟(此世)應該被感受的業,……未成熟……

6.     凡未成熟應該被感受的業,已成熟…?

7.     凡應該被多感受(有想的存在)的業,….少感受(無想的存在)…

8.     凡應該被少感受的業,多感受

9.     凡應該被感受(有果報)的業,不被感受

10.  凡應該不被感受的業,應該被感受

 

-佛陀說,對說這些的尼乾陀們,他們有十種如法的應被呵斥的地方

1.       如果眾生因往昔所作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以前確實作了惡業,因爲他們要受這些苦

2.       如果眾生因主宰者的創造而感受苦樂,那麽尼乾陀們確實被邪惡的主宰者創造….

3.       如果眾生因偶然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確實有不好的偶然…

4.       如果眾生因出身階級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確實有不好的出身階級…

5.       如果眾生因當生手段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確實有不好的當生手段….

6.       如果眾生因往昔所作而感受苦樂,那麽尼乾陀們應該被呵責。假如不是,他們仍應被呵斥

7.       如果眾生因主宰者的創造而感受苦樂,那麽尼乾陀們應該被呵責。假如不是,他們仍應被呵斥

8.       如果眾生因偶然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應該被呵責。假如不是,他們仍應被呵斥

9.       如果眾生因出身階級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應該被呵責。假如不是,他們仍應被呵斥

10.   如果眾生因當生手段而感受苦樂,尼乾陀們應該被呵責。假如不是,他們仍應被呵斥

 

-佛陀接著對比丘們說,假如想手段、勤奮是有結果的;那麽比丘們就不要這樣苦行,不放棄如法的樂(八正道),但也不要着迷於樂。他透過勤奮、中捨地看時(應指觀禪),他的苦因(渴愛)被盡除。(這裏指的是樂速通行的行者)

 

-佛陀說,就如一個男子對女子心生强烈的染著。當他看到那個女子和其他男人一起説話、笑時,他會生起許多負面情緒。那個男子因爲察覺這樣,而除去對那女子的欲貪,當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時,他就不再苦了。佛陀以這個例子來形容上面的手段、勤奮是有結果的。

 

--------

 

-佛陀再說,當一些人在快樂當中,他的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但當他以苦來勤奮時,則相反。因此他苦行。但當他的目標已達成,他再也不用苦行了

 

-一個人出家修習戒定慧直至解脫,佛陀說,這樣的手段、勤奮是有結果的。

 

佛陀說,對自己而言,有十個如法被稱讚的地方

1.       如果眾生因往昔所作而感受苦樂,佛陀以前確實作了,因爲他現在感受無煩惱的樂受

2.       如果眾生因主宰者的創造而感受苦樂,那麽佛陀確實被善的主宰者創造….

3.       如果眾生因偶然而感受苦樂,佛陀確實有好的偶然…

4.       如果眾生因出身階級而感受苦樂,佛陀確實有好的出身階級…

5.       如果眾生因當生手段而感受苦樂,佛陀確實有好的當生手段….

6.       如果眾生因往昔所作而感受苦樂,那麽佛陀應該被讚賞。假如不是,他仍應被讚賞

7.       如果眾生因主宰者的創造而感受苦樂,那麽佛陀應該被讚賞。假如不是,他仍應被讚賞

8.       如果眾生因偶然而感受苦樂,佛陀應該被讚賞。假如不是,他仍應被讚賞

9.       如果眾生因出身階級而感受苦樂,佛陀應該被讚賞。假如不是,他仍應被讚賞

10.   如果眾生因當生手段而感受苦樂,佛陀應該被讚賞。假如不是,他仍應被讚賞

 

 

MN102 Pañcattayasuttaṃ五三經 摘要

 

(這篇可以類比DN1)

-有一次,佛陀說有關---一些外道出家人說關於未來的邪見。他們可以分爲五大類,又可以分爲三大類

 

【未來】

 

五大類

1.       『自我是有想的,死後無病。』

2.       『自我是無想的,死後無病。』

3.       『自我是既無想也非無想的,死後無病。』

4.       眾生死後斷滅

5.       當生涅槃

 

三大類

1.       死後無病的自我存在

2.       眾生死後斷滅

3.       當生涅槃

 

-----

[1.自我是有想的,死後無病]

 

-這個類別有

1.  自我是有色的(作遍相禪的目標),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作意遍相的想)

2.  自我是無色的,死後無病、有想

a.   [注釋書:把無色界禪境看作為‘我’,那個想為我的想]

3.  自我是有色且無色的,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a.   [注釋書:這個是混合1-2,把色界無色界成就匯合為一個‘我’]

4.  自我是既非有色且非無色的,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a.   注釋書說,這個是單靠推論的。有兩個解釋:

b.  它非常微細,不能執行物質的作用,又不能超越色

c.   和3一樣。以這個方式解釋,3在的‘有色’、‘無色’在時間上有分別,因爲一刻不可能同時存在兩種禪境。而4這個則把色界無色界成就當成整個我,這樣的話,說我說是色界禪境説不通,說我是無色界禪境也説不通

5.  自我是單一想的 注釋書:能掌握入定的),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6.  自我是種種想的 注釋書:對於不能掌握入定的人),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7.  自我是少想的注釋書:修遍處定時那個相是少的),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8.  自我是無量想的注釋書:修遍處定時那個相是廣大的),死後無病(常的意思)、有想

 

-或一些人超越這個,宣稱識遍、無量、靜止 (指的是識無邊處)

 

-佛陀說,他證知以上種種,並說,有些人說宣説無所有處定—這是所有想之中最高、最遍淨的了。 (注:非想非非想定雖然還有想,但是極爲微細,細到難以説它為想)

 

-佛陀說它們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

[2.自我是無想的,死後無病]

 

1.  自我是有色的,死後無病、無想 (無想有情天天神)

2.  自我是無色的,死後無病、無想

a.   複注說,它們把想當作我。當死後除了這個想就沒有其他附屬了,因此沒有這個‘我‘沒有其他想-->無想

3.  自我是有色且無色的,死後無病、無想 (將所有色法、無色法當成自我)

4.  自我是既非有色且非無色的,死後無病、無想 (靠推論)

5.  自我是有邊的注釋書:把遍相當成‘我‘),死後無病、無想

6.  自我是無邊的,死後無病、無想

7.  自我是有邊且無邊的,死後無病、無想

8.  自我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的,死後無病、無想

 

-佛陀說,對於主張[2.自我是無想的,死後無病] 的人,會斥責[1.自我是有想的,死後無病],因爲他們覺得‘想是病、腫瘤,箭,但無想是寂靜、勝妙的‘

 

-佛陀回應有關1-4說,識是不可能離開色、受、想、行而來去、增長的。而且它們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

[3. 自我是既無想也非無想的,死後無病]

 

1.  自我是有色的,死後無病、非想非非想

2.  自我是無色的,死後無病、非想非非想。

3.  自我是有色且無色的,死後無病、非想非非想

4.  自我是既非有色且非無色的,死後無病、非想非非想

 

 

佛陀說,主張[3. 自我是既無想也非無想的,死後無病]  的人會呵責主張  [1.自我是有想的,死後無病]   和   [2.自我是無想的,死後無病]的人。因爲他們覺得‘想是病、腫瘤,箭,但無想是麻木狀態,非想非非想才是寂靜、勝妙的‘

 

-佛陀接著形容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不能被所見、所聞、所覺知的(粗大心行)所達到,只能被殘餘、(極微細的)行所到達。

 

-佛陀說,非想非非想處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

[4.眾生死後斷滅]

 

-佛陀再說,那些主張[4.眾生死後斷滅]的人會呵斥 [1.自我是有想的,死後無病]、  [2.自我是無想的,死後無病]和 [3. 自我是既無想也非無想的,死後無病]的人  。

 

-這是因爲1-3都高聲執持 ‘死後我存在‘ ,就像商人在買賣處大呼’透過這些,這個是我的!我會拿到這個‘

 

-他們雖然為斷滅論者,但他們害怕有身/已存在的身體(sakkāya),依然繞著有身跑。就像被皮帶圈綁的狗,被拴在堅固的柱子上,他們只能繞著柱子跑。 (這是無有愛。他們仍執取五蘊身心為我,然後這個‘我‘沒了)

 

 

佛陀說,任何人說關於未來的(邪)見者,都是這5種見的其中一種(參見一開始時的大分類。雖然佛陀還未說 [5. 當生涅槃]論

 

----------------

 

【過去】

 

-接著佛陀說關於過去的邪見。(應透過宿命通追憶、猜想)

 

[自我與世界]

1.       自我與世界是常恆的,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

a.       複注:執取五蘊各自為我為5個有身見

b.       其餘十五個有身見為:

c.       執取其中四蘊為我,其餘一蘊為世間(自己享受的場地)—5個

d.       執取其中一蘊為我,其餘四蘊為世間—5個

e.       我有色..受..想..行..識—5個

f.        或認爲自己的名色相繼流為自我,其餘的為世間

2.       自我與世界是非常恆的….

3.       自我與世界是常恆的且非常恆的….

a.       這裏指4種某部分常見。 這些修行人用宿命通來看前世(參考DN1)

b.       認爲大梵天王是常,自己無常

c.       認爲那些沒有忘記保養身體的天神是常,自己做天神時因爲忘記飲食而死去,因此無常

d.       認爲那些沒有互相妒忌而死的天神是常,自己做天神時因爲妒忌而耗損身心而死去,因此無常

e.       只靠推論,認爲五根無常,但心是常的

4.       自我與世界是既非常恆的也非非常恆的….

a.       這是詭辯者的理論 (參考DN1)

5.       自我與世界是有邊的….

a.     世間,根據複注指的是‘自我’。爲什麽外道會有這些見解呢?根據注釋書,這些看法的根基是作爲禪那目標的遍處相—認爲那是自我。

b.       修禪定時禪修者不能成功擴濶這個遍相到整個世

6.       自我與世界是邊的….

7.       自我與世界是有邊且無邊的….

a.     注釋書:修禪定時禪修者成功擴濶這個遍相到橫向四方,但不能如此擴展到上下方

8.       自我與世界是既非有邊且非無邊的….

a.       注釋書:有邏輯家聽見實修者成功擴濶這個遍相到整個世,因此說,非有邊

b.       之後又聽見實修者沒有擴濶這個遍相到整個世,因此說,非無邊

c.       他透過自己的思維而創造這個理論

9.       自我與世界是單一想的注釋書:能掌握入定的人所說之境)….

10.   自我與世界是種種想的注釋書:對於不能掌握入定的人所說之境)….

11.   自我與世界是少想的….

12.   自我與世界是無量想的….

13.   自我與世界是一向樂的注釋書:投生到第二、三禪天等)….

14.   自我與世界是一向苦的注釋書:投生到地獄等)….

15.   自我與世界是樂且苦的注釋書:投生到人間等)….

16.   自我與世界是不苦不樂的注釋書:投生到第四禪天等)….

 

 

佛陀說,對以上16種見解,除了以下這五個方式來採信,是不可能有清净的智(來証知的)。即使有少量清净的智,也被稱爲取着(見解)。這些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1.      

2.       愛好

3.       傳聞

4.       透過推理而檢查

5.       審慮而後接受的見解

 

 

----------

當生涅槃論】

 

-有一些人抛棄過去的邪見,未來的邪見,有以下的體驗

1.       不住於欲結,進入獨居的喜(初禪、二禪)

2.       不住於欲結,超越獨居的喜,進入後住於精神的樂(三禪)

3.       不住於欲結,超越獨居的喜、超越精神的樂,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受(四禪)

 

-但佛陀知道這些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有些人超越1-3後,便說『我是寂靜者,我是已達涅槃者,我是無執取者。』

-佛陀說他們確實走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但仍在執取以下的東西

1.       欲結

2.       獨居的喜

3.       精神的樂

4.       不苦不樂受

-佛陀說,當他們說‘我是…‘的時候已經在抓取(注釋書說,這是在影射有身見)。知道這些仍是條件組合的、粗的,佛陀宣説相反的涅槃,因此超越以上這些

 

---------

 

-佛陀最後宣説被自己正覺的涅槃之道--即:如實知六觸處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後,不執取、解脫(成爲阿羅漢)

MN103 Kintisuttaṃ如何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問比丘們,他們認爲佛陀是爲了衣服、食物、住處和成為這或那(itibhavābhava 爲了出生到這個生命界而作福) 而教導法嗎?答:不,佛陀是出自悲憫而教導法的

 

-佛陀認可,並說,凡被自己所教導的37菩提道品,他們都應該和合無諍地學。雖然他們和合無諍地學,他們仍然可能有不同的見解 (以下這四種情況);這時他應該去其中一派那裏,對比較順從的比丘說出以下情況正在發生,請他們不要爭論。之後去另一派那裏也是這樣做。這樣,錯誤的把握應該被憶持為錯誤,正確的法、律就應該被說

1.       義理不同、辭句不同

2.       義理不同、辭句相合

3.       義理相合、辭句不同

4.       義理相合、辭句相合

 

-當他們和合無諍地學時,某位比丘可能犯戒,這時應該不要急忙地檢舉。而是根據以下情況

1.       這個人不易怒,不持惡意、不固執見解而善放捨;因此沒有我的傷害;而自己能使他從不善中出罪,在善上確立—這時是説話的時機

2.       雖然這個人不易怒,不持惡意、不固執見解而善放捨;但會有我的傷害;自己卻能使他從不善中出罪,在善上確立。自己被傷害事小,幫助他棄惡立善事大—這時是説話的時機

3.       雖然這個人易怒,持惡意、固執見解而不善放捨;會有我的傷害;自己卻能使他從不善中出罪,在善上確立。自己被傷害事小,幫助他棄惡立善事大—這時是説話的時機

4.       雖然這個人易怒,持惡意、固執見解而不善放捨;會有我的傷害;而自己卻不能使他從不善中出罪,在善上確立—這時不應該忽視沉默

 

-當比丘們和合無諍地學時,某些比丘可能會生起言語上的摩擦、固執己見、心的瞋害。這時應該去其中一派那裏,對比較順從的比丘問

1.       你們現在這樣,佛陀會呵責嗎?他們會答:會的

2.       不捨斷這些,能作證涅槃嗎?他們會答:不會

 

-之後應該去另一派那裏做同樣的事情。

 

-假如有人問調停比丘,是他使到那些比丘們棄惡立善嗎?這時,應該這樣說,如此就不會自贊毀他,如法地回答,不應被呵責:

1.       我去見佛陀,佛陀教導我這個法,我聼法後向那些比丘說,那些比丘聼後棄惡立善

MN104 Sāmagāmasuttaṃ沙麼村經 摘要

 

(DN29也以同樣的事為背景)

 

-尼乾陀若提子死後,他的團體破裂為二,互相爭吵。而他的在家弟子眾因而感到非常失望。

 

-沙彌純陀因而對尊者阿難說起這件事。阿難尊者認爲這事應交由佛陀所評論,因而和他一起去找佛陀。

 

 

-阿難尊者看到佛後便提到他們的對話,並說,他不希望佛陀死後僧團中會生起爭論,因爲這樣會對許多人、天神無利益。

 

-佛陀問阿難尊者,他見到僧團中有兩位比丘對於三十七菩提道品有分歧嗎?答:沒有。但可能有些人對佛陀順從,他們會在佛陀死後會對僧團中極嚴格的生活方式或僧團戒律生起諍論,這樣會對許多人、天神無利益

 

-佛陀說,對於阿難尊者提到的事情是小事,假如在僧團中生起(取得涅槃)之道的爭論,這樣才會對許多人、天神無利益。

 

 

-佛陀再提到,有六爭論根

 

1.     有人憤怒與惡意(敵意為相、不能捨棄敵對為作用,不停憤怒為現起)-->就會對佛、法、僧不尊重和順從、不能完滿(三)學-->在僧團引起爭執。如果見到自己和別人有這些根,應該努力去除他們。如果暫時沒有這些,應該設法根絕他們

2.     Makkho(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paāso(競爭為相、把自己和別人的美德相提并論為作用、量度別人的美德為現起)…

3.     嫉妒、慳吝

4.     Māyā(覆蓋已作的惡為相、掩蓋為作用、障礙為現起)saho (欺詐為相)…

5.     惡欲(自己沒有這種品德,卻想別人知道)/邪見…

6.     染於世俗、固執不能放捨…

 

 

-佛陀說,有這四種諍訟

1.       因爲爭訟

a.       注釋書:對於那些是法、非法的

2.       因爲譴責

a.       注釋書:對於戒、行儀、見、活命等失敗而被譴責

3.       因爲犯戒

a.       注釋書:對於一些僧人犯了戒律卻想要開脫

4.       因爲應作的

a.       注釋書:對於僧團制定的程序

 

-佛陀說,有這七種諍訟的止息法

1.       面對面的去除

a.       對於法、非法有爭論的人集合在一起,以法為引導平息紛爭

2.       記憶的去除

a.       僧人被人誣告,但自己是清白的。他一定要要求僧團對於自己的準確、完滿記憶所作的判決

3.       無癡的去除

a.       一個僧人因爲發瘋而犯罪,恢復意識(無癡)後僧團給予這個裁決。(這裏發瘋的定義為完全忘記當時的行爲)

4.       自己表露

a.       (對於那些能透過懺悔而去除的罪),犯罪者去到更資深的比丘那裏認錯。

5.       根據多數人

a.       一個地方的僧人不能自己解決爭訟,於是去到更多人的僧團那裏,集合在一起,以法為引導平息紛爭

6.       (宣説)這樣這樣的犯罪特徵

a.       透過不斷的迫問找出涉事人的罪過

b.       注:通常是對一些在僧團中挑起爭執、因爲無知而犯許多罪,或和在家人有不適當聯繫的人

7.       草覆蓋

a.       注釋:當僧團有一個大爭執,在途中比丘們犯了許多小罪。因爲要逐一追究這些小罪時會延長爭訟,所以用這個方法止息

b.       所有比丘集合在一起,其中的一個爭執黨派派出一名比丘,然後向僧團表白說--因爲他們爭執而作了許多沙門不應作的事,假如僧團同意的話,赦免除了重罪(pārājikañceva saṅghādisesañca)、與在家人有關的罪(咒駡、輕蔑在家人)  之外的罪

c.       另一個黨派也派出一個比丘,作同樣的程序

d.       注釋:這就像用草來蓋住臭屎,因此說‘以草覆蓋

 

 

 

-佛陀於是教導比丘們和合六法

1.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身業

2.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口業

3.       公開和私下對同修展現慈意業

4.       如法所得的利養和同修平等分享

5.       共同在不破、不穿、無瑕疵、無斑點、(屬於)自由人的、智者稱譽的、不依著的、有助禪定的戒上,保持一致

6.       對聖的(純潔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完全滅盡的見(聯繫道的正見)一致

 

-並提到,受持者六和睦法將能忍受難聽之語,對我們有長久的利益

 

MN105 Sunakkhattasuttaṃ善星經 摘要

 

-有一次,有許多比丘在佛陀面前記説自己已經證悟阿羅漢果。離車人之子善星聽聞後,便問他們,他們真的是阿羅漢,還是屬於增上慢(還未達到但認爲自己已經達到的傲慢)?

 

-佛陀說,這樣説的有些人真的是,有的不是阿羅漢。對於那些增上慢者,佛陀是想教導他們法的,但他們當中有些人(帶著欲望)一再準備問題來佛陀那裏詢問,讓佛陀的想法改變了。

 

-於是,善星便請佛陀說他本來想說的那個法。

 

-佛陀接著介紹五欲。說,某些人是世間誘惑的傾心者,他只說自己感興趣的,不斷想它們、親近同類的人,在那裏找到快樂。就好像一個離開自己村落已久的人,當看到剛離開村莊的同鄉,便會對村落的狀況非常有興趣。當被説到有關不動(無色界禪那)時,他就會不想聼。他這時沒有被不動繫縛。[以下都同前面同樣的開展]

 

-又有些人會對不動(這裏特指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傾心,對世間誘惑不感興趣

 

-又有些人會對無所有處傾心,對不動(這裏特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不感興趣

 

-又有些人會對非想非非想處傾心(adhimutta 勝解),對無所有處不感興趣

 

-又有些人會對涅槃傾心,對非想非非想處不感興趣

 

-有些人想 ‘ 渴愛的確被沙門(佛陀)説爲箭,(人們)因無明毒患、願染、惡意而被壓迫,而我的渴愛箭已被去除,無明毒患已被拿走,我已傾心於涅槃’  ---假如這不是真的,他的六根會從事不適當(對於凡夫會引起煩惱的)的所緣 (而不節制),於是貪會使到心墮落。

 

-假如是真的,則不會。接著佛陀給了一個比喻:一個男子被塗上毒藥的箭射穿,他的親屬為他雇用醫生,那個醫生會以刀切開傷口,之後會以探針探尋箭、拔出箭、除去毒害。之後交代男子要做好日常護理。男子照做後痊愈。以下是對照的比喻

1.       『傷口』=六內處

2.       『毒害』=無明

3.       『箭』=渴愛

4.       『探針』=

5.       『刀』=聖慧

6.       『箭醫』=佛陀

 

-這樣人知道『(注釋書:感官欲樂的)依著為苦的根』後,滅盡依著成爲阿羅漢,他是不可能(注釋書:以依戀)集中到身心的

 

 

 

MN106 Āneñjasappāyasuttaṃ 隨應於不動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各種高等禪那的獲得和修成阿羅漢的方法

 

 

-佛陀給出個種禪那進入時的審慮方向,然後說,不斷修時就會對這境界有信心,當下就會到達相應的境界。假如發展觀慧或能(成爲阿羅漢)。然而,假如他未成爲阿羅漢,他有可能死後投生到相應的天界

 

1.     四禪

a.     聖弟子考慮到欲(欲貪或事欲:感官享樂的目標)的無常虛幻、為魔的領域、產生障礙修行的不善心後;以廣大、崇高之心克服他們。

2.     空無邊處定

a.     考慮到現在、未來的欲、欲想,和色、色想後,(超越他們)

3.     識無邊處定

a.     考慮到現在、未來的欲、欲想,和色、色想都是無常,故不值得歡喜、固持。(因此超越他們)

4.     無所有處

a.     第一個角度:

                                          i. 考慮到欲想、色想、和前面的不動想都是想,他們滅之處(無所有處)會是寂靜勝妙的

b.    第二個角度:

                                          i. 考慮到我或我所是空的

c.     第三個角度:

                                          i. 這樣審慮:看不見自己在任何地方、看不見有自我是屬於別人的(注釋書:e.g.別人的朋友、弟弟..)、看不見別人有一個自我、看不見別人有一個自我是屬於自己的

5.     非想非非想處

a.     考慮到欲想、色想、和前面的不動想、無所有處想都是想,他們滅之處(非想非非想處)會是寂靜勝妙的

-----------

-之後,阿難尊者問,假如有比丘修習以下這個,他會得到捨心(由觀而生的捨/非想非非想的捨),但他能否般涅槃呢?:

不存在,我的也不存在。將不存在,我的也不存在

若果存在,或已存在的(五蘊)—那個捨棄

 

(意思是,假如過去不纍積業,現在的五蘊也不會存在。現在努力的話,那麽就不用帶來將來的蘊、業[SN22.55])。

----------

-佛陀說,對於以上面角度來修的比丘,會得到捨心(應指修觀的同時一起修八定),假如他歡喜、固持那個捨(非想非非想)時,他們就不會般涅槃。假如不執取,就能

 

-佛陀指,執取非想非非想是最殊勝的執取

 

-接著阿難尊者問,什麼是聖解脫?(注釋書說,阿難尊者知道佛陀說了先止後觀的修法,因此想佛陀講關於純觀的修法)

 

-佛陀於是解説,聖弟子會這樣考慮:對於現在、未來的欲、欲想,和色、色想;甚至到非想非非想處想—這些都是有身所及之處。經由不執取而有心的解脫—這才是不死 (涅槃)

 

 

-最後,佛陀提醒阿難和僧團,作爲悲憫弟子的老師,他勸諭他們要禪修,不要疏忽大意讓自己後悔。

 

 

 

 

MN107 Gaṇakamoggallānasuttaṃ會計師目犍連經 摘要

 

-有一次,會計師目犍連婆羅門去見佛陀,並說,不同技藝都有次第的學習道跡,佛法中也有嗎?

 

-佛陀於是宣説他一般對弟子的教誡次第

1.       持僧團戒

2.       守護根門

3.       如理省察後吃食物而知適量

4.       專修清醒

5.       具念正知於各種行爲

6.       到靜處禪修、離五蓋、獲得四禪

 

-對於非阿羅漢,佛陀是這樣教導的,但對於阿羅漢,以上這些能生起當生的樂住(注釋書說果定)、念與正知

-----------

 

-目犍連婆羅門繼續問,是否所有弟子經佛陀這樣教後都能抵達涅槃呢?答:有些能,有些不能

 

-佛陀於是舉了一個例子反問:假如有人問目犍連關於去王舍城的路,後者給出了指示,但他卻取了旁道。另外一位遵從指示成功到達。是什麽緣故讓他們一個不能到達,一個能呢? 答:我能做什麽呢?我只是指路者

 

-佛陀於是也答:我能做什麽呢?我只是指路者

 

-目犍連婆羅門於是便說,佛陀不與坏比丘共住,只與那些好比丘共住。佛陀的教導是目前的教導中最好的。之後他感動而皈依三寶

 

 

 

 

 

MN108 Gopakamoggallānasuttaṃ 守護者目犍連經 摘要

 

-有一次,守護者目犍連婆羅門問阿難尊者,有任何一位比丘具備佛陀所有法嗎?答:沒有,因爲佛陀生起未生之道,宣説未生之道,他了知並熟悉道,弟子只是隨著道而行而已。

 

-當時,摩揭陀國大臣作雨者婆羅門來到並打斷了他們的談話,經過詢問得知他們的對話。

 

-作雨者問阿難尊者,有沒有單一比丘被佛陀、僧團指定為佛陀死後,我們的依靠處呢?答:沒有

 

-作雨者好奇:那爲什麽他們可以在無依靠處底下那麽融洽呢?答:我們不是無依靠處,法就是我們的依靠處了

 

-經過追問阿難尊者解釋,比丘的戒律被佛陀所宣説,在布薩日,他們會集合背誦它,當比丘犯戒時,他們不是被任何老師命令而處理,而是依法處理

 

 

-作雨者再問,有沒有單一比丘被他們尊敬、依止而住呢?答:沒有

 

-阿難回答,佛陀說過,假如一個比丘有十個應被信任的特質,那麽就可以尊敬、依止他

1.       持好戒

2.       多聞:多聞法義、憶持法義、纍積所聽聞的法、以語背誦、以心考察、以(正)見穿透這樣的法義

3.       知足於四資具

4.       不難得到四禪

5.       有六通

 

-之後,作雨者把話題帶到禪定。

-阿難尊者說,佛陀不讚賞所有禪定,世尊也非不讚賞所有禪定。

-佛陀不讚賞被五蓋所纏的定,而讚賞四禪

 

 

MN109 Mahāpuṇṇamasuttaṃ 滿月大經 摘要

 

-據注釋書所説,有位老師比丘因爲他六十位弟子一直禪修都不能取得道果,因此帶著他們來見佛陀。雖然自己沒有疑惑,但希望透過和佛陀的答問讓比丘們明白

 

-那個(老師)比丘問佛陀以下的問題

1.       這些不是五取蘊嗎?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a.       佛陀答:對的

2.       這些五取蘊什麼為根源呢?

a.       答:貪欲

3.       那執取就是那些五取蘊?或者,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呢?

a.       答:兩者都不是。凡哪裏有貪欲,那裏就有執取

4.       在五取蘊上會有欲貪的差別嗎?

a.       答:有的。不同人都希望自己未來有不同的五蘊

5.       在什麽方面諸蘊會有‘蘊’這個名稱呢?

a.       答:凡任何受、想、行、識: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這被分別稱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6.       以什麽因緣而五蘊各自被了知?

a.       色蘊:四大

b.       受蘊、想蘊、行蘊:觸

c.       識蘊:名色 。(這裏的名是心所)

7.       怎樣是有身見?

a.       無聞凡夫沒有學習法,認爲

b.       受、想、行、識是我 (5個見)

c.       我擁有受、想、行、識(5個見)

d.       受、想、行、識在我中(5個見)

e.       我在受、想、行、識中(5個見)

8.       什麽是受、想、行、識的樂味、過患、出離?

a.       樂味:緣於色受、想、行、識而生的快樂

b.       過患: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

c.       出離:調伏對於受、想、行、識上的貪欲

9.       怎樣在自身和身外諸相上沒有建造我(邪見的表現)、建造我所(渴愛的表現)、慢隨眠?

a.       受、想、行、識上以正確的智慧看見:『這不是我的(渴愛的表現),我不是這個(慢的表現),這不是我的自我(邪見的表現)。』

-這時有位比丘心想:既然五蘊無我,我所造的業如何觸達我呢?

-佛陀以他心通了知後說,有可能一些無智、進入無明的人被渴愛支配心,會有上面的看法。於是引導比丘了知

1.       受、想、行、識是無常的

2.       凡無常的是苦的

3.       凡無常的、苦的、變易法的,是不適合看他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佛陀繼續說,要對任何受、想、行、識都以這樣的智慧看待:『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這樣看的聖弟子便會厭離受、想、行、識-->離染-->解脫-->有這是解脫之智

 

-説完後那六十位比丘(抛棄原先的業處,轉爲以佛陀所教導的内容來觀照,在不改變姿勢底下)成爲阿羅漢

 

 

 

MN110 Cūḷapuṇṇamasuttaṃ滿月小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說,非善人是不可能知道這位是非善人或善人的。非善人有以下這些

1.       不正法

a.       無信

b.       無慚

c.       無愧

d.       少聞

e.       懈怠

f.        忘念

g.       劣慧

2.       非善人的尊信

a.       有上面a-g那些特質的朋友

3.       非善人的思想

a.       思考去加害自己、加害別人、加害兩者

4.       非善人的建議

a.       建議去加害自己、加害別人、加害兩者

5.       非善人的言語

a.       妄語

b.       離間語

c.       粗惡語

d.       閑雜

6.       非善人的作業

a.       殺生

b.       未給予而取

c.       邪淫

7.       非善人的見

a.     沒有佈施(的果報)

b.    沒有祭祀

c.     沒有佈施物

d.    善惡的果報

e.     沒有父、母[正行與邪行都無果]

f.      沒有此世

g.    沒有他世(斷滅論)

h.     沒有化生的有情

i.      不存在擁有特殊智的正行道修行人宣示此世他世 [指全知的佛陀]

8.     施與非善人的布施

a.     不細心地給予佈施

                                          i. 注釋書:不尊敬而佈施煮得差、有過失的飯。又或者,邀請比丘來應供前未清净座椅就他們坐下

b.    不親手地作佈施

c.     非至心而佈施

                                          i. 不尊敬

d.    給那些要被丟棄的

e.     以將來無結果的見解而給

 

-接著,佛陀接著說,善人是可能知道這位是善人或非善人的。接著便論説上面的相反

 

 

MN111 Anupadasuttaṃ逐步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在比丘們面前大讚舍利佛是智者,說他有以下的慧[解釋參考無礙解道]。並說舍利弗從跟隨佛陀修學到證阿羅漢果的半個月期間,作逐步觀(觀各禪那的禪支)

1.       大慧Mahāpañña

a.       把握四無礙解

b.       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蘊

c.       什麽是可能或不可能

d.       各種禪那

e.       聖諦

f.        三十七菩提道品

g.       沙門果

h.       神通

i.         涅槃

2.       博慧Puthupañña

a.       把握蘊、處、界、緣起

b.       之後同1.大慧Mahāpañña

3.       悅慧Hāsapañña

a.       四無礙解的智慧

b.       喜悅地完成13. 慧Sīghapañña的内容

4.       速慧Javanapañña

a.       急速地視一切五蘊無常(滅盡之義)、苦(怖畏之義)、無我(不實之義)

b.       視一切五蘊為無常的、有為的、緣起的,是滅盡法、消散法、離貪法、滅法—之慧

5.       利慧Tikkhapañña

a.       對一切惡不善法不容忍而鏟除之慧

6.       抉擇慧nibbedhikapañña

a.       對於一切行驚駭、厭煩、不歡喜,洞察而破壞以前未洞察、破壞的不善法、導向有的業

 

【初禪】

-佛陀提到,舍利尊者進入初禪,然後確定這些禪那之法,然後了知它們的生住滅。然後不被這些限制而去到更上的禪那

1.       禪支:喜、樂、心的專一性,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決意)精進

4.       美心所:念、

5.      

 

【二禪】

1.       禪支:净信、喜、樂、一心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三禪】

1.       禪支:禪支:樂、念、正知、一心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四禪】

1.       禪支:捨、不苦不樂受、(脫離三禪粗的喜後)心的輕安而不思惟、遍淨念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空無邊處定】

1.       空無邊處之想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識無邊處定】

1.       識無邊處之想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無所有處定】

1.       無所有處之想

2.       遍一切心所:觸、受、想、思、作意

3.       雜心所:欲、勝解、精進

4.       美心所:念、

5.      

 

【非想非非想處定】

 

-注釋:因爲非想非非想處太過細微,所以弟子是無法直接直觀的,這是佛陀的範疇

-因此,舍利佛尊者從定中出來後具念的看那些法、和它們未生後生,未滅後滅,然後入滅盡定

-注釋書說這時舍利佛作觀後取得三果

 

【滅盡定】

-從滅盡定出來後作觀,知道沒有比這更上的出離了。

-注釋書說,這時他證悟阿羅漢

 

-在MN74中,注釋書卻說舍利佛在聽MN74經前是初果聖者,在聼完經後證悟阿羅漢果。或許有可能在那時快速進行這裏提到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的止觀法吧!

 

MN112 Chabbisodhanasuttaṃ六純淨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比丘們怎樣驗證一位阿羅漢。

-假如有人自稱已經證悟阿羅漢果,應該對他的話不歡喜、不排斥,而應該問他以下的問題

 

【四種言語】

 

-佛陀説過有以下四種言語,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知、見,讓你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1.       已見的就說已見

2.       已聼的就說已聼

3.       已(五根)覺知的就說已覺知

4.       已(意根)識知的就說已識知

 

-假如他回答了以下阿羅漢如法的回答時,就應該隨喜並繼續問下面的問題

1.       對於所見,我不迎不拒,心不被限制

2.       (其餘也是如是說)

3.       這樣知、見後,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五取蘊】

 

-佛陀説過有五取蘊,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知、見,讓你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假如他回答了以下阿羅漢如法的回答時,就應該隨喜並繼續問下面的問題

1.       五蘊分別都是

a.       無力的(複注:無價值、脆弱、不堅實的)

b.       褪去的 (複注:會崩潰的)

c.       沒有慰籍(複注:無常、苦、會轉變的)

2.       這樣知、見後,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六界】

 

-佛陀説過有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知、見,讓你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假如他回答了以下阿羅漢如法的回答時,就應該隨喜並繼續問下面的問題

1.       看六界為無我的、無依止六界的我,當我完全捨棄六界後,我的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六內、外處】

 

-佛陀説過有六內、外處,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知、見,讓你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假如他回答了以下阿羅漢如法的回答時,就應該隨喜並繼續問下面的問題

1.       對於六根、六塵、六識的喜貪、隨眠都滅掉時,我的心不抓取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渴愛、邪見、慢】

 

-你是怎樣對於這個有識之身、一切外相上根除 ‘我的建造’(邪見)、‘我所的建造’(貪愛)、慢隨眠呢?

 

-假如他回答了以下阿羅漢如法的回答時,這時就應該隨喜他,並欣喜自己看到這麽好的同修

1.       以前我還是在家人時,我是無智慧的。當我聼了佛法後,便生起信。知道在家生活難以行完全清净的梵行,於是出家

2.       之後我完滿戒定慧,去除上面這些

 

 

 

 

 

MN113 Sappurisasuttaṃ善人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比丘們善人法與非善人法

 

-對於以下這些特質,非善人會因爲自己有這些而自贊毀他

-但善人提醒自己不要以這些而讓貪嗔癡使自己衰退,並想,假如任何人是隨法行者就值得尊敬、被讚賞。他只在道跡上做,而不自贊毀他

1.       高貴的出身

2.       從大家族出家

3.       從大富家族出家

4.       從顯赫財富家族出家

5.       有名聲的知名者

6.       是四資具的利得者

7.       多聞

8.       是持律者

9.       是說法者

10.   是住林野者

11.   是穿糞掃衣

12.   常乞食者

13.   是住樹下者

14.   住墳墓間者

15.   住露地者

16.   常坐不臥者

17.   在任何的毯子上睡

18.   一座食者

 

-假如非善人能進入1-8禪,會因爲自己有這些禪那而自贊毀他

-但善人深慮,1-8禪被佛陀説爲無貪愛狀態,無論在何處思量,從那裏都會是別的。(在UD3.10中,注釋書這樣解釋,無論世俗的人如何思量,都會從貪愛、邪見、我慢的角度去看。但實際上它們不是‘我’、‘我的’)。他只無貪愛地做,而不會自贊毀他

 

-當善人超越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進入滅盡定,之後滅盡煩惱。這位比丘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從貪愛、邪見、我慢的角度)思量了

 

 

 

MN114 Sevitabbāsevitabbasuttaṃ 應該實行與不應該實行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以下這些有應該實行與不應該實行的。以下這些都必定隸屬前面兩種之一。於是舍利佛尊者便逞英向佛陀提出他們的詳細解釋,

-應該實行=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

-不應該實行=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

 

1.       身行為

a.       不應該實行

                                                               i.      殺生、偷盜、邪淫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2.       語行為

a.       不應該實行

                                                               i.      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閑雜語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3.       意行為

a.       不應該實行

                                                               i.      貪婪(想將別人的東西佔爲己有)、瞋害(願別人死去)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4.       心的生起

a.       不應該實行

                                                               i.      貪婪、惡意、傷害之心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5.       想的獲得

a.       不應該實行

                                                               i.      貪婪、惡意、傷害之想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6.       見的獲得

a.       不應該實行

                                          i. 沒有佈施(注釋書:的果報)

                                         ii. 沒有祭祀

                                        iii. 沒有佈施物

                                        iv. 善惡的果報

                                         v. 沒有父、母[注釋書:正行與邪行都無果]

                                        vi. 沒有此世

                                       vii. 沒有他世(注釋書:斷滅論)

                                      viii. 沒有化生的有情

                                        ix. 不存在擁有特殊智的正行道修行人宣示此世他世 [注釋書:指全知的佛陀]

b.       應該實行

                                                               i.      離上面這些

7.       個體獲得

a.       不應該實行

                                                               i.      有瞋恚的個體獲得而成爲不終結的 (或指三果聖者以下,再次投生但不努力修行至當生涅槃)

b.       應該實行

                                                               i.      無瞋恚的個體獲得而成爲終結的 (或指再次投生的三果聖者,然後當生證涅槃)

-説後佛陀隨喜並再重複舍利佛尊者的詳細説明

 

-----------

-之後佛陀說能被六根所識知的六塵也有應該聯繫與不應該聯繫的。舍利佛尊者逞英向佛陀提出他們的詳細解釋,

 

-應該聯繫=接觸後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

-不應該聯繫=接觸後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

 

-説後佛陀隨喜並再重複舍利佛尊者的詳細説明

 

 

-------------

 

-之後佛陀說以下的東西也有應該使用、依止、交往,與不應該使用、依止交往的。舍利佛尊者逞英向佛陀提出他們的詳細解釋,

 

-應該使用、依止、交往=使用、依止、交往後善法增長,不善法衰退

-不應該使用、依止、交往=使用、依止、交往後不善法增長,善法衰退

 

1.       衣服

2.       施食

3.       住處

4.       村落

5.       城鎮

6.       城市

7.       地方

8.       個人

 

-説後佛陀隨喜並再重複舍利佛尊者的詳細説明。再說,假如任何人、天神都明白以上的道理,將會對他們有長久的益處。

 

 

MN115 Bahudhātukasuttaṃ 多界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說,凡任何的恐懼、禍害、災禍,都是由愚人所起,沒有是來自智者的。因此,比丘應該要成爲智者、考察者

 

-阿難尊者於是問,什麽是智者、考察者呢?佛陀答,當他們是以下時,就是了,並逐個解釋他們

1.     界的熟練者

a.     十八界: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

b.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

c.     欲界、離欲界、惡意界、無惡意界、加害界、無加害界

d.    欲界、色界、無色界

e.     有為界、無為界(涅槃)

2.     處的熟練者

a.     六內、外處

3.     緣起的熟練者

a.     十二因緣的緣起和緣滅

4.     可能或不可能的熟練者

a.     見具足之人(初果以上聖者)會視任何行為常是不可能的,反之則可能

b.    見具足之人會視任何行為樂是不可能的,反之則可能

                                          i. 注釋書說,阿羅漢以下的人仍然有機會以沒有連接邪見的心認爲行為樂,但他沒有可能有‘行為樂’的邪見。

                                         ii. 他被無明覆蓋後(暫時忘記實相),一反思就會知道剛才那個觀念是錯的了。

c.     見具足之人會視任何法為我是不可能的,反之則可能

d.    見具足之人會犯五逆重罪是不可能的,反之則可能

e.     見具足之人會指定(除了佛陀之外的)其他大師(為最高的精神導師)是不可能的,反之則可能

f.      佛陀、天帝、魔、梵天、轉輪王不可能是女性

g.    惡行不可能會生起讓人想要、可愛的果報,只可能產生相反的果報

h.     善行不可能會生起讓人不想要、不可愛的果報,只可能產生相反的果報

i.      以惡行為緣不可能往生到天界,只可能到惡道

j.      以善行為緣不可能往生到惡道,只可能到天界

 

 

 

 

 

MN116 Isigilisuttaṃ 吞仙經摘要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吞仙山。他問比丘,看到附近的幾座山嗎?答:是的。佛陀接著說,其實這些山也有別的名稱的。唯獨這座吞仙山只有這個名稱。

 

-佛陀說,從前五百位辟支佛久住在這座山。他們被看到進入這座山之後再也沒有走出來了,因此這座山被稱爲吞仙山。

 

-之後佛陀宣説了這些辟支佛的名號。

 

 

MN117 Mahācattārīsakasuttaṃ四十大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凡被有緣由、有資助(注釋:附隨)的心統一,就爲聖正定(注釋:聖=出世間)。哪些緣由、資助?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正見】

-佛陀說,正見先行。而了知正見為正見,邪見為邪見--為正見先行

 

-邪見有以下的内容

1.     沒有佈施(的果報[注釋書]

2.     沒有祭祀

3.     沒有佈施物

4.     善惡的果報

5.     沒有父、母[注釋書:正行與邪行都無果]

6.     沒有此世

7.     沒有他世(斷滅論)

8.     沒有化生的有情

9.     不存在擁有特殊智的正行道修行人宣示此世他世 [注釋書:指全知的佛陀]

 

-正見有分兩種

1.     與漏有關的(例如希求人天福報/福報成熟時引來煩惱)、屬於福德的部分、再生的基礎為果

a.     上面邪見的相反

2.     聖的、無漏的、出世間、(聖)道支

a.     =聖心、無漏心、出世間、具有聖道、修習聖道的---慧、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道支

 

-有三法繞著正見轉

1.     正見

2.     正精進:努力於捨斷邪見,具足正見

3.     正念:具念地到達正見而住

 

----------

 

【正思維】

 

 

-佛陀說,正見先行。而了知正思維為正思維,邪思維為邪思維--為正見先行

 

-邪思維為:欲思維、惡意思維、加害思維

 

-正思維有分兩種

1.     與漏有關的、屬於福德的部分、再生的基礎為果

a.     離欲思維、無惡意思維、無加害思維

2.     聖的、無漏的、出世間、(聖)道支

a.     =聖心、無漏心、出世間、具有聖道、修習聖道的---心的推論、尋、思維、安止、細専注、心的固定、語行

b.    論藏DhsA中   ( 1. cittuppādakaṇḍaṃ.       kāmāvacarakusalaṃ.   Padabhājanī 21)也有提到

 

-有三法繞著正思維轉

1.     正見

2.     正精進:努力於捨斷邪思維,具足正思維

3.     正念:具念地達到正思維而住

 

(在聖道生起之前,正見、正精進、正念可以和正思維不同時間生起,但在聖道生起時是同時生起的,假如道心處於初禪狀態。以下都是如此解釋)

 

--------

【正語】

 

-佛陀說,正見先行。而了知正語為正語,邪語為邪語--為正見先行

 

-邪語為: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閑雜語

 

-正語有分兩種

1.     與漏有關的、屬於福德的部分、再生的基礎為果

a.     戒絕上面那些邪語

2.     聖的、無漏的、出世間、(聖)道支

a.     =聖心、無漏心、出世間、具有聖道、修習聖道的---四種語惡行之遠離、戒絕

 

-有三法繞著正語轉

1.     正見

2.     正精進:努力於捨斷邪語,具足正語

3.     正念:具念地達到正語而住

 

----------

【正業】

 

-佛陀說,正見先行。而了知正業為正業,邪業為邪業--為正見先行

 

-邪業為:殺生、偷盜、邪淫

 

-正業有分兩種

1.     與漏有關的、屬於福德的部分、再生的基礎為果

a.     戒絕上面那些邪業

2.     聖的、無漏的、出世間、(聖)道支

a.     =聖心、無漏心、出世間、具有聖道、修習聖道的---邪業之遠離、戒絕

 

-有三法繞著正業轉

1.     正見

2.     正精進:努力於捨斷邪業,具足正業

3.     正念:具念地達到正業而住

 

----------

【正命】

 

 

-佛陀說,正見先行。而了知正命為正命,邪命為邪命--為正見先行

 

-邪命為

1.     詭計kuhana

a.     義註:透過三個詭計處而矇騙、震驚世間

b.    複注:追求資具而以鄰近之語、模糊之語、作姿勢 –這樣生起惡欲

2.     說不明顯的話爲了祈求lapanā

a.     複注:爲了名聞利養而談話

3.     作預言nemittikatā

4.     權術nippesikatā

a.     複注:爲了得到自己的享樂,咒駡、叱責、輕蔑、磨削、打擊、壓迫

5.     以利求利lābhena lābha nijigisita

 

-正命有分兩種

3.     與漏有關的、屬於福德的部分、再生的基礎為果

a.     戒絕上面那些邪命

4.     聖的、無漏的、出世間、(聖)道支

a.     =聖心、無漏心、出世間、具有聖道、修習聖道的---邪命之遠離、戒絕

 

-有三法繞著正命轉

4.     正見

5.     正精進:努力於捨斷邪命,具足正命

6.     正念:具念地達到正命而住

 

-------

-佛陀再說以正見為先導的另一個理由

1.     正見生正思維,正思維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脫

 

-有學具備前面八支,阿羅漢具備所有十支

 

--------

-佛陀再說以正見為先導的另一個理由

 

-邪見被正見者除盡,且凡以邪見為緣生成的種種惡不善法也被除盡,以正見為緣的種種善法走到修習圓滿

 

-邪思維被正思維者除盡…

-邪語…

-邪業…

-邪命…

-邪精進…

-邪念…

-邪定…

-邪智…

-邪解脫…

---------

 

-佛陀說,自己已經說完大四十法的教說,不可能被任何人、天神所逆轉

1.       二十個善的一邊:正見等為十個+以正見為緣的種種善法等十項

2.       二十個不善的一邊…

 

-任何沙門、婆羅門認為這大四十法的教說應該被呵責、應該被反駁的話,他當生就會受到十種如法的呵斥

1.       如果他呵責正見,則他會尊敬、稱讚那些邪見的沙門、婆羅門

2.     ..正思維..

3.     ..正語..

4.     ..正業..

5.     ..正命..

6.     ..正精進..

7.     ..正念..

8.     ..正定..

9.     ..正智..

10.  ..正解脫..

 

 

-佛陀說,即使歐卡拉(地方名)的瓦砂與巴聶的無因論者、不作業論者、虛無論者,他們也不曾認爲這大四十法的教說應該被呵責、反駁,因爲他們害怕被呵斥、施以憤怒

 

 

MN118 Ānāpānassatisuttaṃ入出息念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在十五布薩自恣日的滿月夜晚,佛陀觀察沉默的僧團後,叫他們要確立心於這個道跡、要努力。並宣佈自己會在舍衛城這裡等待到komudi滿月日,即四個月雨季終結的第四個月。許多比丘因此到來拜見

 

-到了komudi滿月日,佛陀召喚再次觀察沉默的僧團後,讚美這個僧團

1.       如此之眾應被恭敬、奉獻、他們為世間的無上福田

2.       對如此之眾少施即有大果,多施會有更大果

3.       如此之眾是世間難得一見的

4.       如此之眾值得別人背著背包走上幾由旬

5.       這裏初果到四果聖者都有

6.       這裏有比丘致力修習37菩提道品

7.       這裏有比丘致力修習四梵住

8.       這裏有比丘致力修習不净觀、無常想

9.       這裏有比丘致力修習入出息念

 

 

-於是佛陀便教導以下入出息的修習,並說,多修時,會使四念住完成-->七覺支完成-->明與解脫完成.

----------

 

(以下大部分内容也出現在MN62)

【身】

1.       當吸氣、呼氣長時,知道吸氣、呼氣長

2.       當吸氣、呼氣短時,知道吸氣、呼氣短

3.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一切身

a.       《清淨導論:呼吸的整個過

4.       當吸氣、呼氣時,使身行輕安

a.       《無礙解道:平息身體的前、搖動、震

b.       《清淨導論:當身心熱惱時呼吸會很粗,反之則會很微

 

-呼吸屬於身上的某身,以此在身上隨觀身,而且要熱心、正知、有念。這樣就能調伏世間中的貪、憂。

 

 

 

【受】

1.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喜

a.       《清淨導論》入初禪、二禪的喜/  在前面出定後觀察與禪那相應的喜“是衰壞的”

2.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樂

a.       《清淨導論》:1-3禪,如上解釋

3.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心行

a.       MN44: 想和受是心

b.       1-4禪的心行

4.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行輕安

a.       透過進入更高的禪那/ 觀禪

 

 

-在入出息時善作意(注釋書:以無常想從事禪修)受上的某受,以此在受上隨觀受,而且要熱心、正知、有念。這樣就能調伏世間中的貪、憂。

 

 

【心】

1.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心

a.       1-4禪的心

2.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喜悅

a.       《清淨導論》入初禪、二禪的喜/  在前面出定後觀察與禪那相應的喜“是衰壞的”

3.       當吸氣、呼氣時,集中著心

a.       禪那/修觀時的刹那定

4.       當吸氣、呼氣時,使心解脫

a.       禪那:解脫於五蓋/ 低層次禪那的禪支

b.       觀禪:解脫於常、樂、我等邪見

 

-佛陀不説忘念、不正知會有入出息念 (注釋書:心要對呼吸相這所緣有念正知,才能確立、執行在心上隨觀心)。以此在心上隨觀心,而且要熱心、正知、有念。這樣就能調伏世間中的貪、憂。

 

(Luang ta siri 說身-心的步驟是完成止禪的修行,法念住部分是完成觀禪的修行)

 

【法】

1.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無常

2.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離貪

a.       《清淨導論》、《無礙解道》:觀諸行的剎那壞滅/過患後對諸行離貪的欲、勝解生起,心善確立

b.       或指聖道/涅槃

3.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滅

a.       觀諸行的過患後對諸行滅的欲、勝解生起,心善確立

b.       或指聖道/涅槃

4.       當吸氣、呼氣時,隨觀著捨離

a.       修觀而遍捨諸蘊、煩惱

b.       或指與有為相反的涅槃

 

 

-比丘在法上隨觀法,而且要熱心、正知、有念。這樣就能調伏世間中的貪、憂。他以(觀)慧看見、善旁觀(注釋書:以定力旁觀不同俱生的所緣)後, (以觀慧)捨斷貪、憂。

----------

 

-四念住多修習時怎樣完滿七覺支?

1.       念覺支

a.       修四念住時念現起不忘失,那時在修念覺支,讓其完滿

2.       探究法覺支

a.       有念者以慧檢查、調查、完全地檢查那個法,那時在修探究法覺支,讓其完滿

3.       精進覺支

a.       以慧檢查、調查、完全地檢查那個法的那人,他不退縮的精進被發動,那時在修精進覺支,讓其完滿

4.       喜覺支

a.       精進被發動者精神的喜生起,那時在修喜覺支,讓其完滿

5.       輕安覺支

a.       意喜者的(名)身變得輕安,心也變得輕安,那時在修輕安覺支,讓其完滿

b.       根據《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輕安的特相平靜心和心所的不安;作用是破除心和心所的不安;現起是心和心所的安寧冷靜;近因是心和心所。它們對治導致煩躁的掉舉與惡作(追悔)

6.       覺支

a.       身輕安者、有樂者的心入定,那時在修覺支,讓其完滿

7.       捨覺支

a.       心像這樣得定者成為善旁觀者

 

-七覺支多修習時怎樣完滿明與解脫?

1.       修習依止遠離、離貪、滅、捨棄的七覺支成熟時,就會完滿明與解脫

 

 

MN119 Kāyagatāsatisuttaṃ身至念經 摘要

 

 

-有一次,一班比丘引述佛陀而討論說,多修習有關身的念會有大果報。後來佛陀知道他們談論的内容後便教導他們修習身念的具體内容

 

-並說,當比丘這樣住於精警、熱心、堅決時,對於家(五欲)的憶念和思維便會被捨斷。自心固定、安頓、統一、定下來。(注釋:這是和大念住經不同的地方,這裏主要强調止,大念住經强調觀)

 

1.  入出息念

a.       當吸氣、呼氣長時,知道吸氣、呼氣長

b.       當吸氣、呼氣短時,知道吸氣、呼氣短

c.       當吸氣、呼氣時,經驗著一切身

                                                               i.      《清淨導論:呼吸的整個過

d.       當吸氣、呼氣時,使身行輕安

                                                               i.      《無礙解道:平息身體的前、搖動、震

                                                             ii.      《清淨導論:當身心熱惱時呼吸會很粗,反之則會很微

2.  清楚知道行走、站立、坐著、躺著的行動

3.  正知各種行爲:例如説話、沉默、吃、拉….

4.  不净觀:觀察身體的各種組成部分、器官

5.  四界分別觀

6.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腐爛,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7.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被各種生物啃食,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8.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有血肉、連著筋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9.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無肉、沾血、連著筋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0.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無血肉、連著筋的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1.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散亂於四處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2.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類似螺貝顏色的白骨,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3.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堆過一年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4.   墓地篇:觀察外在尸體腐爛成粉末的骨頭,反觀自身也會這樣

15.   (應是指由上面禪法而生的)初禪-四禪

 

-佛陀說,當已多修習身念住時,連接明(神通、觀智等)的善法都會包含在内,魔也不會得到機會;同時,只要他有適當的基礎(對於神通,基礎為第四禪、道果的基礎為觀),只要他把心導向那個向那些應該被證智作證的法時,他都能夠成功。

 

-多修習身念住,有十種利益可以被預期

1.  能征服樂與不樂

2.  能征服恐怖與害怕

3.  能忍耐各種不如意的東西

4.  能輕易獲得四種色界禪

5.  能得到六通

 

 

MN120 Saṅkhārupapattisuttaṃ往生之意志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假如一個人想隨其意欲再生到以下任何一個生命體/達到以下的狀態;要具備信、施、戒、聞、慧,然後在以下的願望上放置、站穩、修習心、頻繁修習—這樣就是方法了

1.       有大財富的剎帝利

2.       有大財富的婆羅門

3.       有大財富的屋主

4.       四大天王天的天神

5.       三十三天天神

6.       摩天

7.       兜率天

8.       化樂天

9.       他化自在天神

10.   初禪天

a.       一千梵天

                                                               i.      注釋書:能把心朝向(勝解)遍佈一千個世界。遍佈有五個意思

1.       遍佈心,能知道一千世界衆生的心

2.       遍佈遍相到一千個世界

3.       遍佈天眼到一千個世界,見到它們

4.       遍佈光(同3,因爲要有光才看得見)

5.       遍佈身光

b.       二千梵天

c.       三千梵天

d.       四千梵天

e.       五千梵天

f.        一萬梵天

g.       十萬梵天

11.   二禪天

a.       光天天神(注釋書說,=以下b-d)

b.       少光天天神

c.       無量光天天神

d.       光音天天神

12.   三禪天

a.       少淨天天神

b.       無量淨天天神

c.       遍淨天天神

13.   四禪天

a.       廣果天天神

b.       無煩天天神

c.       無熱天天神

d.       善見天天神

e.       善現天天神

f.        色究竟天

14.   空無邊處天神

15.   識無邊處天神

16.   無所有處天神

17.   非想非非想處天神

18.   阿羅漢

 

(注釋:要投生到10-17,除了要有信、施、戒、聞、慧,也要有禪那。18則要修觀)

 

 

 

MN121 Suññatavaggo 空小經 摘要

 

-有一次,阿難問佛陀,他曾聼過佛陀說‘我多以空住而住’, 自己有沒有聽錯?佛陀說沒有,過去到現在自己都多以空住而住。

 

-於是佛陀一步步引導阿難尊者去認識空定(透過修習‘無我’ 角度的觀禪而進入的果定/定)

1.       猶如這鹿母講堂空於畜生、金銀、(世俗)男女,只有單一的比丘僧團。比丘不作意村落、人想,只作意、躍入、獻身、站穩、投入到單一的林野想。 由於村落、人想的苦惱(注釋書:貪執和厭逆)都空掉,只有林野想不空-->這是進入空

2.       之後他不作意上面種種想,只作意單一地想。由於上面的苦惱(貪執和厭逆)都空掉,只有地想不空-->這是進入空

a.       地可以作爲遍作禪的業處,由此產生禪那、觀、取得阿羅漢果

3.       ….空無邊處….

a.       他擴大遍相然後移除它,就能得到空無邊處

4.       ….識無邊處….

5.       ….無所有….

6.       ….非想非非想處….

7.       之後他不作意上面種種想,只作意單一的無相心定(透過修習‘無常’ 角度的觀禪而進入的果定/定)。由於上面的苦惱(貪執和厭逆)都空掉,只有關於這個身體的六根與命根不空-->這是進入空

8.       之後,他觀照無相心定為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而任何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都是無常、滅法。這樣觀後,他成爲了阿羅漢。

a.       注釋書說這是逆向觀,即應用觀的原則去觀執行觀職責的心

b.       他知道,緣於無明、有、欲的煩惱、惱患都空了,只剩下關於這個身體的六根與命根不空-->這是他進入如實、不顛倒、清净、無與倫比的空住(注釋書說是阿羅漢的空果定)

 

(以上是其中一個證悟阿羅漢的路徑)

 

-佛陀說,任何過去、現在、未來進入如實、不顛倒、清净、無與倫比的空的修行人,全都進入這個空。因此他叫阿難他們要住於這樣的空。

 

 

MN122 Mahāsuññatasuttaṃ大空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見到釋迦族人葛勒給麼葛所建的精舍中設置了許多坐臥處

-注釋書:他知道僧團聚在一起,並想不同境界的衆生都群居。自己修了這麽久終於成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爲了脫離社群生活,比丘這樣做是會背其道而行。如果自己可以設立一條戒避免兩個比丘聚在一起,他會這樣做,但這不可能。於是就想開示這個大空經,讓自己涅槃後的5000年裏弟子們都能遠離社群,解脫一切苦。

 

-於是,佛陀藉故問阿難尊者是否許多比丘聚在這裏?阿難尊者便說比丘們其實在縫製衣服。

 

-佛陀說,假如比丘樂於群聚(sagaikāti自己人的聚會)、社群(gaoti各種不同人的聚會),以下是不可能的

1.     不難、隨欲得到出離之樂(捨貪、欲樂之樂)、獨居之樂(遠離貪、欲樂之樂)、寂靜之樂(滅除貪嗔癡之樂)、正覺之樂(緣取涅槃為目標的聖道之覺悟之樂)

2.     進入暫時愉悅(色界無色界)、非暫時不動搖(出世間)的心解脫

 

-佛陀(因應群聚、社群的過患而)說,他不見一種色,在該處貪染、歡喜者,以色的變易、變異,不會生起愁、悲、苦、憂、絕望。

 

---------

-接著,(注釋書說,爲了避免無知的人批評佛陀訓誡弟子獨處,但自己卻不以身作則),佛陀便說,他正覺進入後住於不作意一切相(名色)的內空(以無我角度切入的阿羅漢果定)。

 

-就算有大衆來見佛陀,佛陀破除一切漏之心也是斜向獨居(涅槃)、以傾向遣散他們之心開示佛法。(注釋書:佛陀在預定的時間已到後就會遣散僧團)

 

---------

-假如比丘希望進入内空,就要先進入初禪到四禪。之後當他作意以下時,心不在那裏躍入,他在那裏要有正知。 (這是以無我的角度修習觀禪)

1.       内空 (注釋書:自身五蘊之空)

2.       外空(注釋書:他人五蘊之空)

3.       不動 (注釋書:想透過觀照無色界禪的三相而證悟阿羅漢果、俱解脫者)

 

-這樣他再次進入四禪然後再一次作意(直至成功)。成功時,他也正知。

 

-當他住於這個住處(止觀)時,假如其心傾向於行住坐臥,他則這樣做,(在途中假如成就其業處,安住於空時)而知道沒有貪憂等惡不善法不流入時,他也正知

 

 

-當他住於這個住處(止觀)時,假如他傾向於以下無意義、不導向涅槃的談論,他就不説。他這樣正知

1.       國王論 (注釋書:e.g. 獸論=他多麽英俊啊!正語則可以=這麽大威力的人也逃不過壞滅)

2.       盜賊論

3.       大臣論

4.       軍隊論

5.       怖畏論

6.       戰爭論(注釋書:e.g. 獸論=某某人被這樣殺死了!正語則可以=連他們也逃不過壞滅)

7.       食物論(注釋書:e.g. 獸論=這樣的食物是這樣的味道、觸感!正語則可以=我們以前是供這些給師父的)

8.       飲料論

9.       衣服論

10.   臥具論

11.  

12.   香水

13.   親里論(注釋書:e.g. 獸論=我們的親戚是多麽能幹啊!我們以前一起坐這樣的交通工具。正語則可以=我們以前供這些給僧團)

14.   車乘論

15.   村落論(注釋書:e.g. 獸論=這個村子好吃好住!正語則可以=他們有信心)

16.   城鎮論

17.   城市論

18.   國土論

19.   女人論

20.   英雄論

21.   街道論(注釋書:e.g. 獸論=這個街道的人好相處、英勇!正語則可以=他們有信心)

22.   水井論

23.   祖靈論(注釋書:去世的親戚)

24.   瑣事論 (注釋書:不包括在前後文的無意義談論)

25.   世界起源論(注釋書:‘世間是誰做的?愛臆測宇宙的哲學家—‘烏鴉是白色因爲他的骨頭是白的’…)

26.   海洋起源論(注釋書:例如說這些:‘爲什麽叫做海(samudda)?因爲他是海洋神(sāgara挖出來,他對其手的印章對它作了印記(mudda),因此被稱爲海(samudda)

27.   如是有

a.       注釋書:有指永恆、無有指斷滅

b.       有指增長、無有指減損

c.       有指欲樂、無有指苦行

 

注釋書說,佛陀說以上,是爲了守護比丘們的觀禪。並提出七種適當之法

1.       住處(適當的禪修住所)

2.       去處(適當的托鉢村莊)

3.       言論(下面十種適當的言論)

4.       人(善友良師)

5.       適合的食物

6.       適合的氣候

7.       適合的身體姿勢

 

-之後假如他說以下十種導向涅槃的言論,他也正知

1.       少欲論

2.       知足論

3.       獨居論

4.       遠離社群

5.       激發精進

6.       戒論

7.       定論

8.       慧論

9.       解脫論

10.   解脫智見論

 

-假如他的心傾向於不導向涅槃的尋(欲、惡意、加害),他正知。反之,也正知

-----------

【三果】

-注釋書說,此時佛陀已經說了達至初果、二果之路,於是便說出要達至三果的觀智

 

-他應該時常審察自心,覺知自己的心是否會對五欲有動搖,假如還有貪欲,他正知(然後繼續努力)。當(透過阿那含道而)徹底捨斷(並出果定)後他也正知

 

---------

【阿羅漢】

 

-注釋書:這時佛陀要說趨向阿羅漢之道了

 

-比丘應觀察各自五取蘊的生滅。當這樣做時,關於五取蘊的‘是我‘之慢就會在心中根除。這時,他也證知

 

-佛陀說,以上提到的(止、觀、道果等)是絕對善的,而且有以下特質

1.       聖潔 (注釋書:無煩惱且清净)

2.       出世間 (注釋書:這裏指的是出世間禪那)

3.       邪惡者無法接觸 (注釋書:魔王無法看到一個修八定修行人的禪心,以及緣取什麽目標。把禪那作爲修觀的基礎時,魔王更難看到它。)

 

-----------

 

-佛陀繼續說,(社群不是完全沒有益處),當弟子看到一些好處時,就算被老師排斥也值得跟隨老師。

 

-弟子不值得只以經、偈、論而跟隨大師,因爲阿難尊者已經長時間聽了許多、憶持、出聲背誦、以心隨觀察、以見善貫通法。

 

-但,是爲了有助於消除貪欲的上面十種導向涅槃的言論。(注釋書:有些人只聼不做,佛陀希望他們能完滿這些/透過佛陀有關的直接教示而跟著實行)

 

----------

-之後佛陀提到,即使是獨處也有可能有過患

1.       老師的墮落

a.       原本是獨居的,但當遠來的人來拜訪,他就被貪等不善法衝昏頭腦,變得奢華。德行已死

2.       弟子的墮落

a.       仿效著老師獨居,,但當遠來的人來拜訪,他就被貪等不善法衝昏頭腦,變得奢華。德行已死

3.       梵行者的墮落

a.       佛陀自己不會有上面那些過患,但弟子仿效著佛陀獨居。當遠來的人來拜訪,他就被貪等不善法衝昏頭腦,變得奢華。德行已死。

b.       這比1-2更加嚴重,注釋書說,是因爲外道頂多只能修到八定、五神通,假如墮落時只是損失這些。但在佛教卻能得到比這更上的道果涅槃,從這裏墮落因此損失慘重

 

-----------

 

-佛陀說,阿難應該要友善地對待佛陀,不應怨恨,這樣會帶給他長久的快樂。

1.       友善地對待=細心聼、用心理解。怨恨=相反

 

-佛陀再說,自己不會像未經烘烤且濕的瓦壺那樣對待阿難(瓦匠柔和地拿著這樣脆弱易破的濕瓦壺,因爲怕弄破它。意即柔順地對待阿難害怕傷了他的心)。而是會不斷地教訓他。

 

-在他們之中,獲得心材者(注釋書:世俗道德/道果)才會住立

 

 

 

MN123 Acchariya-abbhutasuttaṃ 不可思議-未曾有經 摘要

 

-有一次,比丘們在討論,佛陀竟有這麽大威力而能知道過去諸位佛陀的出生、名字、姓氏、戒、法、慧、住處(注釋書:滅盡定)、解脫  (對照DN14)

 

-佛陀知道後便召喚阿難尊者説出佛陀更多不可思議未曾有法,後者照辦:

1.       菩薩具念、正知地往生兜率天

2.       菩薩具念、正知地存續於兜率天中

3.       菩薩盡其壽命地存續於兜率天中

4.       當菩薩從兜率天死去後入母胎時,極大的光明出現於世,勝過了諸天眾的天威,連日月都照亮不到、世界中間、空缺、不閉的地方,也在這時被照亮,再那裏的衆生都能互相見到對方。也讓一萬個世界都震動

a.       注釋書:這裏的地方是三個圍輪世界合在一起的空隙,有8000由旬的空間。因爲對有德正直的沙門婆羅門、父母造出可怕的罪行,或因爲慣性作惡,如殺生等,讓他們投生到這裏。

5.       當菩薩入母胎時,四位天來守護四方,不讓人或非人或任何東西加害那位菩薩或菩薩的母親。

6.       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成為持戒者

7.       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不對男子生起伴隨欲類的心意、被染心征服

8.       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是得到五種欲自娛

9.       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不生任何病、身體不疲倦、快樂。菩薩之母能越過肚子看見菩薩全部肢體與肢節,不缺諸根

10.   當菩薩出生七天,菩薩的母親死了,往生為兜率天眾。

11.   不像其他女子懷胎九或十個月後生產,菩薩的母親生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的母親懷胎滿十個月後生菩薩。

12.   不像其他女子坐著或躺著生產,菩薩的母親生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的母親就站著生菩薩

13.   當菩薩出母胎時,第一位接他的是天神,人們在後

a.       注釋書說,天子=淨居天的漏盡梵天

14.   當菩薩出母胎時,菩薩未著地前,四位天子(注釋:四大天王)接他後,安置在母親前:「請你喜悅,皇后!你具大威力的兒子出生了。」

15.   當菩薩出母胎時,明淨地出來:不被水、粘液、血液、任何不淨沾污

a.       注釋書:其他有情粘著母親陰道而出生,而菩薩不粘著。

b.       其他有情頭朝下而生,就如掉到百人地獄的懸崖,困難地從鑰匙孔擠出,因此沾染不净。菩薩不是這樣的,而是好像從法座經樓梯下來,雙手雙足伸展地出來,因此不被任何不淨沾污

16.   當菩薩出母胎時,兩道水流從空中出現:一冷一熱,對菩薩與母親作水洗

17.   當菩薩剛剛出生時,他平均地以兩腳牢牢地站在地上,在白色傘跟隨下,面朝北交互走七步,環顧四方,如公牛之語說:「我是世間最高的,我是世間最勝的,我是世間最上的,這是最後生,現在,沒有再有了。」

a.       注釋書解釋每個行爲對應的前兆:

b.       平均地以兩腳牢牢地站在地上=往後取得四神足

c.       面朝北=在大衆之上

d.       交互走七步=往後取得七覺支

e.       白色傘=解脫之傘

f.        環顧四方=往後取得的一切知智

g.       説的話=轉動法輪

18.   當菩薩出母胎時,也出現如(4)那樣的光明

 

-佛陀聽後並請阿難也憶持這個不可思議未曾有法

1.       如來知道受、想、尋的生起、存續、滅沒 (注釋書:弟子不能分析過去一切的受、想、尋,但這在佛陀的領域之中,沒有是佛陀不能觀的

 

MN124 Bākulasuttaṃ 巴古勒經 摘要

 

-有一次,出家前是巴古勒尊者(健康第一大弟子)朋友的裸行者迦葉,去見巴古勒尊者。

 

-他問巴古勒尊者出家多久了?答:80年 (注釋書:長老80歲才出家,現在160歲)

-迦葉問,這80歲裏面他性交過幾多次呢?答:不應這樣問,而應問在這80歲裏面他生起過幾次欲想呢?

 

-於是巴古勒尊者便述説自己在這出家80年多個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1.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欲想

2.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惡意想

3.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加害想

4.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欲尋

5.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惡意尋

6.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加害尋

7.       不證知過去接受過屋主[施與的]衣服

8.       不證知過去以刀切割過衣服

9.       不證知過去以針縫衣服

10.   不證知過去以染料染衣服

11.   不證知過去在迦絺那衣的時間縫衣服

12.   不證知過去為同梵行者處理做衣服的事

13.   不證知過去生起過這樣的心:『啊!願有誰能招待我。』

14.   不證知過去在屋內坐過

15.   不證知過去在屋內食過

16.   不證知過去執取過婦女的細(注釋書:個別的)相與(注釋書:整體的)

17.   不證知過去對婦女教導過法,甚至四句的偈頌

18.   不證知過去走近比丘住房

19.   不證知過去對比丘尼教導法

20.   不證知過去對式叉摩那(成爲比丘尼之前、在兩年試用期當中的女教徒,期間須持5戒、過午不食)教導法

21.   不證知過去對沙彌尼教導法

22.   不證知過去令人出家

a.       注釋:對於22-23,這只是長老自己的風格,但他仍安排其他比丘這樣做

23.   不證知過去令人受具足戒

24.   不證知過去給予依止

25.   不證知過去令沙彌伺候

26.   不證知過去在浴室沐浴

27.   不證知過去以肥皂粉沐浴

28.   不證知過去為同梵行者按摩過肢體

29.   不證知過去曾生過甚至擠牛奶的一點點時間的病

30.   不證知過去吃過甚至柯子碎片大小的藥物

31.   證知過去[使用過]床墊

32.   不證知過去躺下過

33.   不證知過去雨季安居進入村落邊界的房舍

34.   只負債地吃國家中的食物七天(因爲非阿羅漢),在第八天就成爲阿羅漢

 

(上面有些只是長老自己的苦行,佛陀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守這些)

 

-聽後,裸行者迦葉便在佛教中出家,不久就成爲阿羅漢了

 

-過些時候,巴古勒尊者通知各位尊者出來,因爲他今天將會般涅槃。之後他坐著般涅槃。

-注釋書說,長老認爲自己一生從未成爲別人的負擔,他不想自己的尸體成爲別人的負擔,因此他進入火定,然後讓身體被火吞噬而般涅槃。只剩下舍利子。

 

-注釋書說,這篇經文是第二次集結的經文。時間點在佛死後100年

 

 

MN125 Dantabhūmisuttaṃ已調御階位經 摘要

 

-有一次,若雅謝那王子聽説:這裏,當比丘精警、熱心、堅決而住,就能觸達心的統一。他問沙彌阿基勒哇大是否這樣?後者答是

 

-於是他請求阿基勒哇教導自己從佛陀那裏所學的法。後者起初拒絕,因爲怕王子不明白而白費心機。後來還是教了王子。

 

-王子聽後還是認爲觸達心的統一是不可能的,接著離開

 

-阿基勒於是去見佛陀並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情。佛陀便評論說,對於充滿欲望的王子,又怎能知道、作證應以離欲而作證之法呢?

 

-佛陀於是用了幾個譬喻來説明

1.     在訓練中的畜生假如已被善調御、教導,是能夠到達已被調御的程度的。反之,則不能

2.     兩位朋友登山。其中一位到山頂後說自己看到讓人愉悅的山林,另外一位在山脚,卻不相信他的話。後來,那位見到的人拉著朋友去到山頂,後者終於看到並相信了:說自己先前被大山擋著

 

-同樣地,若雅謝那王子被更大的無明蘊擋住,充滿欲望。假如阿基勒說這兩個譬喻,將能夠取得王子的信心。

 

-阿基勒便質疑,自己怎樣能生出這樣的譬喻呢?

 

-佛陀於是引用一個譬喻,大意就是一個捕象師一步步訓練林野的大象,直至他能勝任王象的工作。同樣地,一個人出家完滿戒定慧後,也就能承受各種不如意、消滅貪嗔癡、變得應該被尊敬了。

 

-假如任何一個比丘成爲阿羅漢而死,他就被稱爲 ‘是已被調御的死’

 

 

MN126 Bhūmijasuttaṃ 地生經 摘要

 

-有一次,若雅謝那王子對地生尊者引述一些人的説法,說如果做了1-4,梵行是不會有結果的。問他意下如何?

1.       許下願望後行梵行

2.       沒許下願望後行梵行

3.       許下願望與沒許下願望後行梵行

4.       既非許下願望也非沒許下願望後行梵行

 

-地生尊者便説,自己並沒從佛陀那裏聽過解答,但佛陀可能會説,假如做了1-4後不如理行梵行,就沒有結果。聽完後王子認爲佛陀打敗了衆多的沙門婆羅門

 

-過後,地生尊者找佛陀確認答案,佛陀認可。並說,如果做了1-4,但行八邪道,就不會有結果。因爲這是不如理的

 

-佛陀於是用四個譬喻説明道理以上的道理

1.       想弄油的人許願後卻以木桶裝滿沙、以水猛淋地壓迫,是不能得到油的

2.       想弄牛乳的人許願後卻拉母牛角,是不能得到牛乳的

3.       想弄凝乳的人許願後卻倒水入水瓶中以攪拌器攪動,是不能得到凝乳的

4.       想生火的人許願後卻拿了濕且帶樹汁的柴去鑽木取火,是不能得到火的

 

-之後也援引1-4的相反譬喻去說實行八正道,就會有結果。因爲這是如理的

 

-再説,假如對若雅謝那王子說這四個,將能取得他的信心。

 

 

MN127 Anuruddhasuttaṃ阿那律經 摘要

 

-有一次,木匠班奢康伽問阿那律尊者 ‘無量心解脫’ 與 ‘廣大心解脫’ 是否有分別?他認爲 他們只是同一種含意而只是文辭不同。

 

-阿那律尊者便解釋,它們為不同含義、不同文辭。

 

-無量心解脫為:把慈悲喜捨心 遍滿四周、讓自己和所有衆生有情感上的聯繫、廣大、崇高、無量、和順、無惡意而遍滿

1.       注釋:班奢康伽之所以這樣誤解,是因爲聽到形容四梵住的 ‘廣大’ 一詞

 

-廣大心解脫為:為例如把心傾向、遍滿以下的範圍 (注釋書說遍相)

1.     一棵樹下之大

2.     二或三棵樹下之大

3.     一個村落土地之大

4.     二個或三個村落土地之大

5.     一個大國之大

6.     二個或三個大國之大

7.     到大海為止土地之大

 

-阿那律尊者(根據廣大心解脫)說到有四種投生

1.       少光天

a.       死前傾向、遍滿少光

2.       無量光天

a.       死前傾向、遍滿無量光

3.       污染光天

a.       死前傾向、遍滿污染光

4.       遍淨光天

a.       死前傾向、遍滿遍淨光

 

(注釋:3-4都是屬於1-2的天神,只不過他們的身光有差異,而不是有另外兩層天叫污染光天遍淨光天

 

 

-當天神們在同一處聚集時,只能分辨出他們不同的容色,而非不同的光。當他們逐一離開時,卻能分辨出不同的容色和不同的光。就如許多不同的油燈被帶進同一個屋中時,能夠知道不同的火焰而非不同的光,但當逐一被帶走時卻能知道

 

-那些天神不會想自己是常的,但他們在何處停留,在那裏就能得到歡樂。就如蒼蠅(依附著籃子裏的食物)然後被帶走,它們也不會想這是常的,而是在那裏就能得到歡樂。

 

-投生到少光天而不是無量光天,是因爲沒有把心傾向、遍滿於一個大範圍, 注釋書則説是沒有把遍相擴大。

 

-之所以有些天神是污染光,是因爲他們身的粗重(身的懈怠)未被輕安、昏沉睡眠、掉舉、後悔等未被善根除地禪修。因此往生後和遍淨光天神有這樣的分別。

 

-之後,沙比雅迦旃延尊者隨喜阿那律尊者的話。並說,後者並沒有說『被我這麼聽聞。』或『它應該是這樣。』,而只說,『這些天神是這樣,那些天神那樣。』 因此推斷阿那律尊者以前曾與那些天神一起共住、交談。

 

-阿那律尊者認爲這樣問不禮貌(因爲直接問及個人的修證)。但仍然回答,自己以前長久地與那些天神一起共住、交談。 (注釋書:阿那律尊者過去三百世都投生在梵天)

 

 

MN128 Upakkilesasuttaṃ隨雜染經 摘要

 

-有一次,憍賞彌城的比丘們生起爭執。於是某位比丘請佛陀去調停。

-然後佛陀雖然阻止他們爭吵了三次,某位都叫佛陀不要理會,他們自己知道怎樣處理。

 

-於是,佛陀說了有以下大意的偈後便離開了

1.     他們都在爭吵而不覺得自己是愚人,沒有人覺得自己在破裂僧團

2.     隨心所欲地說不是智者

3.     不斷想著別人害自己不能平息敵意,反之則能

4.     要以無敵意來止息敵意

5.     假如誰人知道(死亡迫近),就會止息爭吵

6.     惡人都能互相結交,爲什麽比丘們不能?

7.     假如遇到智者就應該克服一切困難愉悅有念地和他一起行。

8.     遇不到就獨行比較好,因爲不用和愚人一起

 

--------

(以下内容和MN31相類似,只不過MN31的時間點應該是較後的時間點,因爲在那時他們都證悟阿羅漢了)

 

-之後,佛陀去東竹林見三位尊者:阿那律、難提、金毘羅

 

-當時守園人阻止了佛陀,叫佛陀不要打擾三位尊者。阿那律尊者聽到後便制止守林人,並通知另外兩位尊者。

 

-佛陀在問候了他們的生活後便問阿那律尊者是否和睦地對待對方。尊者答是。

 

-佛陀接著問他們是怎樣做的?尊者答,

1.       他會覺得和這樣的同修一起是他的得益

2.       他對兩位同修無論公開與私下都現起慈身口意三業

3.       把自己的心放在一邊,順從其他尊者

 

-難提、金毘羅尊者也都給了同樣的答復

 

-佛陀於是問,他們有否不疏忽大意、熱心、自我努力?是以什麽方式的?阿那律尊者答

1.     他們第一位托鉢回來之後設置座位,供給剩餘食物、準備水

2.     如果有剩餘的食物,最後一位回來的同修如果想食就食,不食就丟棄

3.     最後一位回來的同修收拾座位和其他的東西、打掃食堂

4.     假如看到水甕空缺,他會填補,假如辦不成,就會招手叫同伴來幫忙—而不打破禁語

5.     每五天整夜共坐法談

 

-佛陀讚賞他們,並問他有沒有證得聖者的過人智見。阿那律尊者答,他們在努力時能認知光和看見色,但不久後那些光和色都不見了,他們都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1.     根據清净導論,假如要修天眼先要入基礎禪(四禪),然後通過火遍、白遍、光明遍(最好)三遍之一來修到近行定,擴大遍相、光明,就能在那個範圍看到色。假如光明消失,那就再重複以上的步驟增加光明。

 

-佛陀說,他還是菩薩時也同樣遇到同樣的問題。於是一步步發現不同的問題,越下面的就越後發現,并且每次犯錯後就不犯這個和之前的錯誤

1.    

2.     不作意

a.     注釋書:因見色時疑惑

3.     惛沈睡眠

a.     注釋書:因爲不作意

4.     驚慌失措

a.     注釋書:因爲見到惡魔等

5.     得意洋洋

a.     注釋:因爲不再害怕

6.     粗惡(duṭṭhulla)

a.     注釋書:我的精進緊緊地拿起,因爲這樣我的得意洋洋生起,精進鬆懈,從那裏有身的不安,身的粗惡、身的懈怠

7.     過於發動精進

a.     注釋書:因爲之前懈怠而產生身的粗惡

8.     精進過鬆

a.     注釋書:因爲精進緊緊地拿起,於是鬆懈

9.     欲求

a.     注釋書:因爲看見天界的殊勝

10.  種種想

a.     注釋書:當我作意不同的色時,有時我作意天界、有時人間,因此種種想生起

11.  過度冥思

a.     注釋書:當我作意不同種類的色時不同想生起,於是只作意可意/不可意的一類色,如是過度冥思

 

-佛陀知道以上這些都是心的垢穢,於是捨斷它們

 

-佛陀繼續努力時,有時全天只認知光,沒看見色;有時看見色,不認知光。原因是他只作意其中一相

 

-佛陀繼續努力時,有時認知有限的光與看見有限的色;有時認知無量的光與看見無量的色。這是由於有時只有有限的定-->有限的天眼-->認知有限的光與看見有限的色。反之亦然

 

-佛陀捨斷以上心的垢穢後,修習三類禪定。注釋書說,佛陀在證悟那夜發展這些禪定

1.     有尋有伺之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之定 (禪定五分法)

2.     有喜之定、無喜之定

3.     悅意俱行之定、俱行之定

 

- 之後,佛陀覺悟了

 

 

 

 

MN129 Bālapaṇḍitasuttaṃ 愚賢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愚人有三種特徵,讓智者知道他是愚人、非善人。智者則相反

1.       作惡行

2.       說惡語

3.       想惡思維

 

-愚人在當生中會遭受三種苦。智者則相反

 

1.       當人們討論逆五戒的行爲時,他自己就會想起自己也有這些法

2.       當國王懲罰犯人、施以酷刑時,他會怕國王會發現他然後遭遇同樣的酷刑

3.       當坐下、躺下時,過去所作的身口意惡行會覆蓋他,他會後悔自己沒有作好、只作惡,死後會投生到惡道

 

-而且,佛陀說,愚人死後會會投生到以下的惡道

 

【地獄】

 

-在早晨、中午、傍晚時各刺犯人百槍。那個痛苦和地獄的痛苦相比,就如小石頭比喜馬拉雅山

-在地獄中獄卒們首先會對他們作五種繫縛的刑罰:

1.       使赤熱鐵棒穿過第隻手掌

2.       使赤熱鐵棒穿過兩隻腳掌

3.       使赤熱鐵棒在中間穿過胸部

-之後使他躺臥後,以斧頭削他

-獄卒們腳上頭下抓住他後,以小斧削他

-獄卒們將他套上軛於車上後,使他在燃燒中的地上來回

-獄卒們使他在燃燒中的大炭火山爬上爬下

-獄卒們腳上頭下抓住他後,丟入熾熱起泡的銅鍋之中煮

-之後他被丟到有以下特徵的大地獄

1.       四個角落有四個門

2.       周邊、頂部、地下都由建構

3.       地面被熾熱燃燒到發亮

4.       長100由旬

-一日他的業未消完,他都不會死,一直受劇烈的痛苦

----------

【畜生道】

 

-佛陀說出以下許多不同類型的畜生,說愚人原先還在人間吃好吃的,到畜生道就不能再吃了

1.       草食的畜生:象、馬、牛、驢、羊、鹿

2.       糞食的畜生:雞、豬、狗、狐狼

3.       在黑暗中生、老、死的畜生:昆蟲、蛆蟲、蚯蚓

4.       在水中生、老、死的畜生:魚、龜、鱷魚

5.       在污垢中生、老、死的畜生

a.       在腐魚中

b.       在腐屍中

c.       在腐粥中

d.       在污水坑中

e.       在淺水坑中

 

-佛陀說,他能以許多法門説明畜生、地獄道的苦,但不容易把它們説完

-------

 

-佛陀比喻說,假如大海中有一個單孔的軛,風把他吹來吹去,而那裏有一隻盲龜每一百年才會浮出水面一次。他經過長時間才能剛巧套到那裏。墮入惡道的人要投生為人更難,因爲惡道之中沒有法行、福業,只有互相吞食、弱肉强食

 

-就算愚人好運地投生到人間,他也會出生寒微、過有諸多缺陷的人生。

-假如有一個賭徒在第一次不幸的丟擲中就賭輸了妻兒、資產、自己也失去自由。但愚人行身口意惡行之後投生到惡道是比這更不幸的丟擲。這是愚人最完滿的等級。

-------

 

-之後佛陀以類似的方式説明智者的特徵、當生中會遭受的三種樂(和上面相反)

 

-後來他死後投生到天界,只會得到快樂、合意。轉輪聖王的快樂和天界的快樂相比,就如石頭對比喜馬拉雅山

 

-轉輪王有七寶

1.       輪寶

a.       透過它轉輪王不戰而勝,各地的對手國王都來歸順。轉輪王便教導他們五戒、可以如以前那樣享受食物。

2.       象寶:能行於空中

3.       馬寶:能行於空中

4.       珠寶

a.       光明遍滿全部一由旬,夜晚居民不用開燈也能工作,以爲是白天

5.       女寶

a.       極美麗、比天女遜色一點點而已。身口都散發香味,身體冬暖夏涼,非常順從、讓轉輪王快樂

6.       屋主寶

a.       有天眼,能看到無主人的寶藏然後找給轉輪王

7.       顧問寳

a.       勸導轉輪王什麽應該接近、不接近、建立應該建立的

 

-轉輪王也有四種成就

1.     勝於其他人地英俊

2.     勝於其他人地長壽

3.     勝於其他人地健康

4.     受所有人喜愛,和其他人互相喜愛

 

-在天界投生為人後,他會出生到高貴的家庭,過著美滿的人生

 

-假如有一個賭徒在第一次幸運的丟擲中就得到大財富。智者行身口意善行之後投生到善道是比這更大的幸運丟擲。這是智者最完滿的等級。

 

 

MN130 Devadūtasuttaṃ天使經 摘要

 

 

-就如兩間有門的家屋,一個人站在中間看人著人們出入。佛陀也用天眼看到衆生隨業流轉。

 

-惡人被獄卒們各捉住他一邊手臂後,便帶去找閻羅王,說,這位男子不孝順父母、尊敬修行人和家中的長輩,請大王判決。

 

-閻羅王便質問他有沒有見過第一位天的使者出現在人間?答:沒有

-於是閻羅王便追問:難道沒有見過嬰兒跌倒在自己的大小便中嗎?答:見過

-閻羅王於是訓誡:爲什麽老練的你不曾想,自己也有生法,未跨越生,而要身口意行善?答:我疏忽大意了

-閻羅王總結,他的惡業不是別人所作的,而是自己所作的,他自己要感受那個果報

 

(注釋書:閻羅王是死去靈體之王,擁有天宮。又是他會在天宮中享受欲樂,有時要面對業力。他是位正直的國王。其實有四個閻羅王,分佈在(地獄)的四道門)

 

--------

-其餘天的使者如下:

1.     老人

2.     病人

3.     犯人

a.     他沒有反思,這些犯人現在也會被施以酷刑,更何苦未來世?--因而沒有修善

4.     死人

 

-之後,(假如犯人不能憶起善行),閻羅王就會保持沉默

 

注釋書說:有些人可能沒有這些被盤問的機會,因爲他們作太多惡業了,於是直接掉到地獄。能夠被盤問者都是只作了些微的惡。閻羅王是在引導他記起自己的法性(美德)

 

有些被盤問到第一個天使時就記起,然後再生天界,有些第二…第三….。假如到第五個後依然不能記起,閻羅王就會親自引導。會檢查犯人生前是否有做過功德然後回向給自己: ‘你不是曾經以裝著茉莉花的花瓶恭敬大佛塔,然後把福德回向給我嗎?假如他那時記起,就能去到天界。假如閻羅王檢查不到,就會想‘將會有大苦等著這個有情了!’然後保持沉默

 

--------

 

-在地獄中獄卒們首先會對他們作五種繫縛的刑罰:

1.       使赤熱鐵棒穿過第隻手掌

2.       使赤熱鐵棒穿過兩隻腳掌

3.       使赤熱鐵棒在中間穿過胸部

-之後使他躺臥後,以斧頭削他

-獄卒們腳上頭下抓住他後,以小斧削他

-獄卒們將他套上軛於車上後,使他在燃燒中的地上來回

-獄卒們使他在燃燒中的大炭火山爬上爬下

-獄卒們腳上頭下抓住他後,丟入熾熱起泡的銅鍋之中煮

-之後他被丟到有以下特徵的大地獄 (注釋書說無間地獄)

1.       四個角落有四個門

2.       周邊、頂部、地下都由建構

3.       地面被熾熱燃燒到發亮

4.       各處長100由旬(應指半徑)

 

注釋書說:大地獄長寬都是100由旬(這裏應指半徑)。地下頂部等的墻壁每每都是18由旬。東門的火噴到西門,還要穿透在外100由旬。火焰的範圍寬(複注)超過18由旬、長300由旬 (根據PED,1由旬等於大概7英里)。它的周圍有954由旬,和附屬的地獄一起有一萬由旬。

 

注釋:爲什麽叫無間地獄?因爲在那裏、火焰、衆生、苦都沒有間隔

 

-有時,會有火從東南西北上下噴向對面

-經過長時間(注釋書:百年千年),東南西北方位其中一道門會打開,犯人會迅速地跑去,弄到全身都被燒。當他快要到達時,門又關上了

 

-又過了一段長時間,大地獄的東門打開,這次他逃離了,但卻漸次來到以下不同的地獄

1.     大糞便地獄

a.     在那裏被針口眾生切斷外皮、內皮、肉、筋、骨頭後,被啃骨頭

2.     大熱灰地獄

a.     注釋書說,跌落深100由旬的熱灰

3.     木棉樹林

a.     要爬上一由旬高、有十六指長荊棘、熾熱的樹

4.     劍葉林

a.     (那個樹林看來就像芒果林,當地獄的有情進入並想吃芒果時Sn.v.673; SnA.ii.481)那些被風吹動的葉片就會落下,切斷犯人的身體部位

5.     石灰水河:在那裏漂浮

6.     之後獄卒們以釣鉤拉起他到陸地,餓了就喂他吃熱鐵球,渴了就喝熱熔銅

 

 

-一日他的業未消完,他都不會死,一直受劇烈的痛苦

 

-在過去,閻羅王也曾經想,世界中作惡者都要受這些懲罰,希望

1.       自己能夠成爲人

2.       佛陀出現於世

3.       能夠奉侍佛陀

4.       佛陀能夠教導他法

5.       然後自己能夠明白。

 

-接著佛陀説了有以下大意的偈

1.       雖然被天使催促,但人們卻疏忽大意,到惡道之中憂愁。

2.       善人則相反,不放逸地修佛法

3.       因爲見到抓取導致可怕的生死,因此努力修成阿羅漢,解脫一切苦

 

 

 

MN131 Bhaddekarattasuttaṃ賢善一夜者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説了這篇偈:

 

不跟隨過去而行1,不期待未來2

過去已經離去了,未來還未來

 

當下之法,在那裏觀照

不被征服3、不動搖,智者在那裏隨修習

 

努力於今天的義務,誰又知道明天會否死去呢?

因爲與死亡大軍,的確沒有協議

 

如是住於熱心,日夜不懶惰

寂靜的智者說,他的確是一夜賢善者

---------

佛陀這樣解釋:

1.不導向對過去五蘊的歡喜

2. 不導向對未來五蘊的歡喜

3. 有聽聞佛法的人不會有20種有身見

a)       我是色..受..想..行..識..

b)      我不擁有色..受..想..行..識..

c)       色..受..想..行..識..不在我中

d)      我不在色..受..想..行..識..中

 

MN132 Ānandabhaddekarattasuttaṃ 阿難賢善一夜者經 摘要

 

-有一次阿難尊者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講堂中,教導比丘們MN131的這首偈。

-佛陀問他是怎樣教的?阿難便像MN131那樣說。佛陀最後認可

MN133 Mahākaccānabhaddekarattasuttaṃ大迦旃延賢善一夜者經 摘要

 

-有一次,三彌提尊者在破曉時的溫泉洗澡後,有位天神來找他,問他是否有憶持《賢善一夜者經》的偈、總説與分別?尊者沒有,天神也沒有,於是天神就叫尊者去學,因爲那是梵行的基礎,很有利益。

 

-於是三彌提尊者便去找佛陀,佛陀説完以下的偈後便離開了:

 

不跟隨過去而行,不期待未來

過去已經離去了,未來還未來

當下之法,在那裏觀照

 

不被征服、不動搖,智者在那裏隨修習

努力於今天的義務,誰又知道明天會否死去呢?

因爲與死亡大軍,的確沒有協議

 

如是住於熱心,日夜不懶惰

寂靜的智者說,他的確是一夜賢善者

-----------

 

-三彌提尊者見佛陀沒有詳解偈言,於是便去見大迦旃延尊者,因爲後者被佛陀和同修稱讚。

-大迦旃延尊者起初謙虛地拒絕,後來便説出他的解釋。

 

‘不跟隨過去而行’

a)    不想著自己過去的六根、六塵是這樣的。於是識就不被欲貪束縛

 

‘不期待未來’

a)    不想著自己未來的六根、六塵會是這樣的

b)    這樣心就不會渴望未獲得的東西-->不歡喜於它們-->不渴望未來

 

‘不被當下之法征服’

a)    在當下的六根與六塵兩者,識不被欲貪束縛-->不歡喜於它們-->不被當下之法征服

 

-説完後大迦旃延尊者便説,假如三彌提尊者希望,可以去問佛陀。

 

-後來三彌提尊者去找佛陀,佛陀便大讚大迦旃延尊者為賢智、大慧者,假如自己被問到,也會這樣說。

 

MN134 Lomasakaṅgiyabhaddekarattasuttaṃ羅麼色耿其雅賢善一夜者經 摘要

 

長老偈注釋書:羅麼色耿其雅尊者在迦葉佛時代曾經是一位比丘。那時有另一位比丘聽完這首《賢善一夜者經》後就向當時的羅麼色耿其雅尊者說,但不解其意。於是那位比丘就發願希望未來能教導羅麼色耿其雅尊者這首偈,然後後者也回應:希望自己未來也會問他關於這首偈的意思。那時那位比丘就成了檀香天子

 

-有一次,檀香天子去找羅麼色耿其雅尊者,問他是否有憶持《賢善一夜者經》的偈、總説與分別?尊者答沒有,反問,那天神你知道嗎?

 

-天神有憶持這首偈。原來有一次佛陀住在三十三天的刺桐樹下黃毛石上講解了這首偈的總説和分別。於是天神就叫尊者去學,因爲那是梵行的基礎,很有利益。

 

注釋書:這發生在佛陀覺悟後第七年,當時他現完雙神變後便去到33天雨安居。那時除了教導從十萬個圍輪世界來會集的天神 論藏,也教導這首偈。

 

-羅麼色耿其雅尊者於是去找佛陀,佛陀也依照 MN131那樣去解釋。

 

 

MN135 Cūḷakammavibhaṅgasuttaṃ業分別小經 摘要

 

-有一次,學生婆羅門蘇玻-杜鐵亞之子去見佛陀,問,爲什麽不同人有各種差別?

 

-佛陀回答,這是因爲衆生都有自己的業,他們繼承自己的業。接著開始詳説不同業的後果

 

1.       殺生: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短命

2.       離殺生: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長壽

3.       以拳頭、武器傷害別人: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多病

4.       離以拳頭、武器傷害別人: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少病

5.       易發怒: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醜陋

6.       不易發怒: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英俊美麗

7.       妒忌: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無影響力 (義注:少追隨者)

8.       不妒忌: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有影響力

9.       不佈施: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貧乏

10.   佈施: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富足

11.   傲慢,不對應被尊敬的人作尊敬(如佛陀、獨覺佛、佛弟子):到惡道,再投生為人時會出生到低賤的家庭

12.   尊敬應被尊敬的人作尊敬: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出生到高貴的家庭

13.   不見沙門或婆羅門後發問:

a.       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的?什麼是無罪的?什麼是應該實行的?什麼是不應該實行的?什麼是長時間都在做而對我有不利與苦的?什麼是長時間都在做而對我有利益、安樂的?

b.       因而不知道什麽應被做什麽不應被做(—造作諸惡),

c.       於是下地獄,再生為人會是愚鈍的

14.   見沙門或婆羅門後發問:到善道,再投生為人時會有智慧

 

 

MN136 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ṃ業分別大經 摘要

 

-有一次,遊行者迫大哩之子去見三彌提尊者,並說,自己從佛陀那裏聽過 :

‘身口業是空無結果的,意業才是真實的。

有一種定,入定後感受不到任何事物

(注釋書說,他不是真的從佛陀那裏聼過,而是經傳聞得知的。前面那句是截取自MN56.5 ,佛陀說意惡業在三惡業當中最值得譴責,但明顯被錯解了。第二句截取自DN9中提到的滅盡定)

 

-三彌提尊者於是便叫迫大哩之子不要毀謗佛陀,佛陀不是這樣說的。

 

-迫大哩之子見他那麽守護佛陀,便問他出家幾年了?答:3年。

 

-迫大哩之子說,新出家的比丘已經這樣,更不用說上座比丘了。於是再問,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會感受到什麼呢?

a)       三彌提尊者便答,以身、語、意作故意業後,會感受到苦 (注釋:他混肴了佛陀在SN36.11中說,一切行都是苦,是因爲無常故是苦)

b)      之後迫大哩之子不置可否就離去了

 

-三彌提尊者之後去找阿難尊者,阿難尊者認爲這件事應該去找佛陀討論,於是他們便去找佛陀了

 

-到達安頓後,佛陀說,他其實沒有看過迫大哩之子。何況,他的問題應該被分別回答而不是一概回答。

 

-這時,優陀夷尊者插嘴問:假如他是說『凡任何受都在苦中』呢? (SN36.11) 佛陀沒有正面回應。

 

-佛陀說,對於這三種感受,應這樣回答:

1.       以身、語、意故意作應該被感受為樂的業後,他感受樂

2.       …苦…

a.       注釋書:假如結成果報,在身門上一定會是苦受,其他門則是不苦不樂受。果報成熟時遇到不可喜、中等不可喜所緣,因此(大機會)生起苦(自己的心造作)

3.       ...不苦不樂…

a.       注釋書:例如修四禪(加上四種無色界禪那),然後因而投生到四禪天(或無色界天),結生時產生不苦不樂受

b.       或四種欲界的捨善心,結生時產生不苦不樂受

                                                               i.      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ii.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iii.      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iv.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c.       在論藏中,惡業假如在四時成熟,那個『不善果報推度心』可以作為『結生心』。而這也會在結生時產生不苦不樂受

 

-佛陀說,世間存在四種人,並在經文最後解釋它們的原因(這裏把解釋放到前面)。並説明,他們現在所做的,可能會在當生、下生、或再之後結成果報

1.       作十惡而投生惡道

a.       可能在此之前或之後作十惡/死時拿取邪見

2.       作十惡而投生善道

a.       可能在此之前或之後作十善/死時拿取正見

3.       作十善而投生善道

a.       可能在此之前或之後作十善/死時拿取正見

4.       作十善而投生惡道

a.       可能在此之前或之後作十惡/死時拿取邪見

 

 

-接著佛陀說,有四種沙門:

 

【1. 修禪定以天眼見到人作十惡而投生惡道】

-他說:有惡業和惡業的果報

a)    佛陀同意

-他親眼看到

a)    佛陀同意

-說:所有作十惡的人都會投生惡道

a)    佛陀不同意

-說:這樣知者就是正確地知道了,不同者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只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執著只有這個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2. 修禪定以天眼見到人作十惡而投生善道】

 

-他說:沒有惡業和惡業的果報

a)    佛陀不同意

-他親眼看到

a)    佛陀同意

-說:所有作十惡的人都會投生善道

a)    佛陀不同意

-說:這樣知者就是正確地知道了,不同者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只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執著只有這個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3.. 修禪定以天眼見到人作十善而投生善道】

 

-他說:有善業和善業的果報

a)    佛陀同意

-他親眼看到

a)    佛陀同意

-說:所有作十善的人都會投生善道

a)    佛陀不同意

-說:這樣知者就是正確地知道了,不同者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只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執著只有這個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4.. 修禪定以天眼見到人作十善而投生惡道】

 

-他說:沒有善業和善業的果報

a)    佛陀不同意

-他親眼看到

a)    佛陀同意

-說:所有作十善的人都會投生惡道

a)    佛陀不同意

-說:這樣知者就是正確地知道了,不同者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只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執著只有這個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a)    佛陀不同意

 

MN137 Saḷāyatanavibhaṅgasuttaṃ六處分別經 摘要

 

-佛陀在這裏首先説明以下的内容應該被知道

1.       六內處

2.       六外處

3.       六類識

4.       六類觸

5.       十八種意的近伺(manopavicara)

a.       注釋書解釋,近伺是尋(將心投入於目和伺(保持心持續地投注於目。一個人透過伺來近伺,而尋和伺關聯

b.       它們分別是:六根接觸六塵後建立在喜、憂、中捨的近伺

-------

 

【三十六種眾生位置】

 

注釋:這裏的位置指的是想要繼續輪回的衆生和想要止息輪回的衆生

 

-六種連接家的喜悅

a)       當認爲取得、或回憶起過去--能被六識識知、令人想要、屬於世間誘惑的六塵時--生起喜悅

 

-六種連接放捨(注釋書:依止觀)的喜悅

a)       知道六塵的無常後,以正確的智慧如實看待 ‘以前和現在所有的六塵都是無常、苦、變異法’後,生起喜悅

 

-六種連接家的憂

a)    當認爲未取得、或回憶起過去沒有取得--能被六識識知、令人想要、屬於世間誘惑的六塵時--生起憂

-六種連接放捨(注釋書:依止觀)的憂

a)    知道六塵的無常後,以正確的智慧如實看待 ‘以前和現在所有的六塵都是無常、苦、變異法’後,對想成爲阿羅漢現起熱望,因爲熱望而生憂

 

-六種連接家的捨

a)    愚癡的一般人未征服(煩惱的)限制、[未來]的果報(應因爲非阿羅漢還在造業)、不見過患(應指三相),以六根接觸六塵後生起捨,不超越六塵

 

-六種連接放捨(注釋:依止觀)的捨

1.     知道六塵的無常後,以正確的智慧如實看待 ‘以前和現在所有的六塵都是無常、苦、變異法’後生起捨,超越六塵

2.     注釋書說,這是關聯觀的捨,不會貪可意的目標,也不會排斥不可意的

----------

 

接著,佛陀解釋:『在那裡,依止這個,請你們捨斷那個。』

1.     要依止六種連接放捨的喜悅,捨斷六種連接家的喜悅

2.     要依止六種連接放捨的憂,捨斷六種連接家的憂

3.     要依止六種連接放捨的捨,捨斷六種連接家的捨

4.     要依止六種連接放捨的喜悅,捨斷六種連接放捨的憂

5.     要依止六種連接放捨的捨,捨斷六種連接放捨的喜悅

 

-有依止於種種的種種捨(=在六塵上的捨),和依止於單一的單一捨(=四無色界定的捨)

-佛陀請比丘們依止單一的單一捨,捨斷依止於種種的種種捨

-依止無渴愛後,捨斷依止於單一的單一捨

a)    注釋書:這裏指的是緊接聖道生起之前的觀,因爲這讓我們捨斷無色界定的捨和觀而生的捨

 

--------

 

-佛陀接著解釋:『有三個念住聖者親近,當親近時,聖者足以教誡群眾。』

 

1.       出自憐憫的大師教導弟子法,但弟子不想聽,背道而馳。佛陀這時是不會感受到不快,住於無漏、具念、正知

2.       …..有些弟子不想聽,背道而馳;有些則相反。佛陀這時是不會感受到不快,住於無漏、具念、正知

3.       ….弟子們都想聽,不背道而馳。佛陀這時會感到高興,但依然住於無漏、具念、正知

 

-------

最後佛陀解釋:『對訓練師們來說,他被稱為「應該被調御人的無上調御者。」』

 

-就如象馬依馴獸師所行的單一方向跑,應該被調御的人依照佛陀所行的八個方向跑 (八解脫)

1.      有色者見諸色 (以自己身體的部分作爲修遍處的業處)

2. 內無色想者見外諸色,

3. 只勝解清淨的 (美麗的色遍作相、或四梵住)

4. 空無邊處

5. 識無邊處

6. 無所有處

7. 非想非非想處

8. 滅盡定


(DN15:當比丘能順入、逆入、順逆入、精通這八解脫時,再解脫一切煩惱,他被稱爲俱分解脫者)

 

 

MN138 Uddesavibhaṅgasuttaṃ 總說分別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了比丘以下的法後沒有解釋,就離開進入住處了:

‘’比丘像那樣考察,如是考察時,識不向外被擾亂、散開;不向内固定,不執取而不受刺激(paritassana,DN15注釋書以渴愛、見、慢的刺激來解説)….這樣未來就沒有生、老、死、苦集的生成‘’

 

-那些比丘見佛陀沒有詳解偈言,於是便去見大迦旃延尊者,因爲後者被佛陀和同修稱讚。

-大迦旃延尊者起初謙虛地拒絕,後來便説出他的解釋。

 

【識不向外被擾亂、散開】

-當比丘以六根接觸六塵時,識不隨行於(注釋:以貪等煩惱回憶、追隨)、貪著六塵

 

【不向内固定】

-進入四種色界禪後,識不隨行於(注釋:以貪等煩惱回憶、追隨)、貪著它們

 

【不執取而不受刺激】

-有聽聞佛法的人不認可20種有身見

a)       我是色..受..想..行..識..

b)      我不擁有色..受..想..行..識..

c)       色..受..想..行..識..不在我中

d)      我不在色..受..想..行..識..中

 

-當色..受..想..行..識..變異時,識不(以煩惱)隨著它們轉,而被刺激持續占據。心不被占據時就沒有恐懼、苦惱、渴望。因此不執取而不受刺激

 

-説完後大迦旃延尊者便説,假如比丘們希望,可以去問佛陀。

 

-後來比丘們去找佛陀,佛陀便大讚大迦旃延尊者為賢智、大慧者,假如自己被問到,也會這樣說。

 

MN139 Araṇavibhaṅgasuttaṃ無諍之分別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比丘有關沒有爭執之法。他說了以下的説話,然後再逐一詳細解釋:

 

‘’不應從事欲樂,那是下劣、庸俗、一般人、非聖、有害的;‘’

a)       這法是苦的、有迫害的、苦惱的、燃燒的邪道

b)      反之則是正道

‘’不應從事自我虐待的實行,那是苦、非聖、有害的‘’

a)       同上的解釋

‘’這兩邊不到達,有一條中行道被如來所透徹正覺…它導向涅槃‘’

a)       八正道

‘’既不稱譽、貶低,只教法‘’

a)       說上面這樣這樣做是邪道者—這是在貶抑某人

b)      說上面這樣這樣做是正道者—這是在讚揚某人

c)       因此他只是說這樣這樣是正道、這樣這樣是邪道

‘’應知道樂的判別,知道後從事内裏的快樂‘’

a)       五欲之樂是穢樂、非聖樂,因此不應多作,應對它感到害怕

b)      禪定之樂則是相反

 

‘’不説秘密語 (注釋:在別人不在的時候斥責、說離間語)‘’

a)       不真實、無益的不説

b)      真實、無益的不説

c)       真實、有益的適當時機而説

 

‘’不說公開摧毀之語 (注釋書:雜亂、有污染的。複注:傷害、障礙之語)‘’

a)       不真實、無益的不説

b)      真實、無益的不説

c)       真實、有益的適當時機而説

 

‘’應該徐緩地說,不急忙‘’

a)       身體不疲勞

b)      心也不受損害

c)       聲音也不受損害

d)      喉嚨不受疾苦

e)      徐緩所說的話是清楚的、能被識知的

 

‘’不應該堅持方言,不應該超越通稱‘’

a)       例如某些地方對某些東西,例如『茶碗』、『鉢』等有特有的稱呼,他不執著說—只有這是真是,其他都是空虛的。反之,他會説,這些尊者這樣說,是對應我説的這個。

 

-佛陀說,以上都是正道,導向無爭執之法

 

 

MN140 Dhātuvibhaṅgasuttaṃ界分別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抵達王舍城時去見陶匠薄加瓦,請求他如果不嫌麻煩的話是否可以在那裏逗留一晚。

 

-薄加瓦當然不嫌麻煩,但他說在這裏已經有一位叫補估沙地的佛教出家人先來,如果他允許就行了。

 

注釋書:補估沙地曾是Takkasila的國王,當他經商時遇到了頻婆娑儸王並和他做了朋友。爲了交換禮物,頻婆娑儸王送了一塊刻了描述三寶文字的金碟給補估沙地。當後者閲讀後,他充滿了喜悅,並決定要捨世。他沒有正式出家,只是剃頭、穿上黃僧袍然後想去王舎城見佛陀。佛陀以預知未來之智知道他有能力取得道果,便決定從Savatthl城走來見補估沙地。爲了避免被認出,佛陀用神通遮蔽了自己的大人相,就如一般的雲游僧

 

-到達後補估沙地以賢友"avuso."稱呼佛陀,叫佛陀不必擔心,住在這裏就可以了。佛陀以打坐度過了整晚後,便想考問他。

 

-一輪詢問後,補估沙地表示自己跟佛陀出家,但不會認得佛陀。

 

-佛陀於是便教導他有關界分別的内容之法:

 

【六界】

-佛陀說,這人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

注釋:佛陀以真實存在的描繪不真實存在的。他想帶出,你所認爲的人只是由六種元素組成,實際上沒有人,只有概念

 

【六觸處】

-眼觸處、耳觸處、鼻觸處、舌觸處、身觸處、意觸處

 

【十八種意的近伺察】

-以六根接觸六塵後,以喜悅/憂/捨來近伺察六塵= 6x3=18

 

【四種依處】

 

-注釋書:佛陀知道他已經完滿了道的初始修習,並且能夠透過入出息取得第四禪,於是便直接教導他觀禪

-注釋書:這裏想帶出,這人有六界、六觸處、十八種意的近伺察,當他轉移注意然後取得阿羅漢果,他也是透過建立這四種依處

 

[慧的依處]

1.       上面(六界中的)内外五界都應以正確的智慧如實地看為『這不是我的(貪),我不是這個(慢),這不是我的自我(邪見)。』

2.       對於潔净的識(注釋書:這裏指的是審慮五界的識),它識知三受。

3.       觀受的修法:

a.       緣於能被感受為各自三受的觸,會生起各自的三受,這時他就會知道,自己感受各自的三受。(注釋書:這裏想在‘識’的大標題下指出感受的緣起、無常性。)

b.       當相應的觸滅,相應的受就會滅,這時他就會知道,相應的受已滅

4.       之後,剩下清净、適合作業的捨 (注釋書指這裏佛陀説的是四禪,因爲補估沙地已經取得四禪那並大力地粘著它,所以佛陀首先讚賞四禪然後引導他去無色界禪那和道果)

5.       觀無色界禪

a.       佛陀接著介紹四種無色界禪那並說,假如依戀著它們將會存續很長時間。注釋書指出各無色界的壽命

                                                               i.      空無邊處:二萬大劫

                                                             ii.      識無邊處:四萬大劫

                                                           iii.      無所有處:六萬大劫

                                                           iv.      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四千大劫

b.       接著,佛陀引導他去知道這些定的有爲(條件組合性質)。注釋書說,這是想指出無色界定的危險,因爲雖然那些天神非常長命,但也是無常的,以凡夫的身份死去,依然有機會墮落四惡道

6.       之後,他不造作(abhisakharoti),不透徹地思量(abhisañcetayati)有或無有(不渴望存在或斷滅)

7.       這樣時,他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不受(渴愛、邪見、慢的)刺激-->自證涅槃

8.       接著佛陀介紹阿羅漢的境界

a.       他感受三受並知道它們是無常、不被抓取的、不是尋歡的對象

b.       他離結縛地感受三受,當感受身體界限的感受時(注釋書:五門的感受落下,即死時),他知道。感受生命(注釋書:指意門)界限的感受時,他也知道。

c.       他明白,死後所有被感受、不被歡喜的,都會成爲清涼 (注釋書:指無餘涅槃)

9.       滅盡一切苦之智是最高的智慧依處

 

[真實的依處]

1.       涅槃是最高的真實、不錯誤之法

[捨棄的依處]

1.       捨棄一切的依著是最高的捨棄

 

[寂静的依處]

1.       已經永斷一切貪嗔癡為最高的寂静依處

 

【住立該處者,則思量之流不轉起-->他被稱為「寂靜的聖賢(muni)」】

 

-以下的都是思量(透過貪、慢、邪見的歪曲思量)

1.       我是

a.       根據SN22.89, 有『我是』之慢、『我是』之意欲、『我是』之隨眠

2.       我是這個

3.       我將是(常見)

4.       我將不是(斷見)

5.       我將是有色者

6.       我將是無色者

7.       我將是有想者

8.       我將是無想者

9.       我將是非想非非想者

 

 

-佛陀形容思量是病、腫瘤、箭。超越一切思量的人被稱爲「寂靜的賢智者(muni)」

---------

 

-這時,補估沙地尊者知道佛陀來到了,立即懺悔,因爲一開始他稱呼佛陀為賢友。佛陀接受

 

-佛陀問他是否衣鉢已經齊全?他答沒有。佛陀便説他不會讓衣鉢不全的人受具足戒

 

-在補估沙地尊者找衣鉢時,有隻迷亂的母牛奪走了他的生命。

 

-佛陀記説他已經證悟三果,並投生到(注釋書說無煩天),證悟涅槃了。 注釋書說他一投生就成爲阿羅漢了

 

MN141 Saccavibhaṅgasuttaṃ諦分別經 摘要

 

-佛陀說,在波羅奈鹿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自己轉動了無上法輪--四聖諦。它不能被任何人、天神所逆轉

 

-佛陀叫比丘應親近舍利弗、目揵連尊者。

1.       舍利弗尊者就像親母,在初果上指導他人。注釋書說他的學生證得初果,他就會叫他們自己修行然後教第二批新學生。

2.       目揵連尊者就像養母,在阿羅漢果上指導他人。注釋書說,目揵連尊者則會繼續訓練弟子直至阿羅漢果

 

 

-佛陀說,舍利弗尊者能詳細教導四聖諦,説完就離開了

 

-舍利弗尊者於是開始對比丘教導四聖諦:

 

【苦聖諦】

 

1.      

2.      

3.      

4.       Soka: 經歷不幸時内在的悲傷、心中的炎熱(如以弱火而燒釜中的東西)

5.       Parideva:經歷不幸時的哭泣(如以烈火而燒的東西滿出鑊的外面來)

6.       Dukkha : 身體的苦

7.       Domanassa: 意的苦

8.       Upāyāsa:過度的傷心、心的燃燒 (如不能外出留在釜內而被燒乾了的東西相似)

9.       求不得

10.   簡而言之,五取蘊(色、受、相、行、識)是苦

a.       取蘊是能夠成爲漏、抓取的目標之蘊

b.       注釋:無常故是苦SN36.11

c.       Vism chapter 17: 為生等的種種痛苦所逼迫 (為苦產生的根基)

 

 

【苦集聖諦】

 

導致再生的貪愛,連接喜貪、處處全面歡喜的以下

1.       欲愛

a.       《清淨道論》解釋:貪愛六塵

2.       有愛

a.       《清淨道論》解釋:伴隨常見而貪愛六塵

b.       隆波帕默尊者解釋:得到後想它繼續存在

c.       其他解釋:存在的貪愛。例如貪戀現在、未來的生命

3.       無有愛

a.       《清淨道論》解釋:伴隨斷見而貪愛六塵

b.       隆波帕默尊者解釋:‘不想要’的欲望

c.       其他解釋:不想存在的貪欲

 

 

【苦滅聖諦】

-渴愛的徹底斷滅

 

【苦滅之道聖諦】

1.       正見

a.       對於四聖諦上的智慧

2.       思維

a.       出離、無惡意、無加害思維

3.       正語

a.       戒絕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閑雜語

4.       正業

a.       戒絕殺生、偷盜、邪淫

5.       正命

a.       正確的謀生方式

6.       正精進

a.       四正勤

7.       正念

a.       四念住

8.       正定

a.       四種色界禪那

 

MN142 Dakkhiṇāvibhaṅgasuttaṃ供養分別經 摘要

 

-有一次,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佛陀的養母)想拿一套親自編織的新衣去供養佛陀,但三次佛陀都叫他供養給僧團—這樣佛陀和僧團都會被尊敬。

 

注釋書說,佛陀是想讓她供應的思導向佛陀和僧團,這樣就會導致長時間的福報。這也能啓發後人去支持僧團,延長佛教的壽命。

 

-在一旁的阿難尊者於是勸請佛陀接受,因爲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是佛陀的奶媽、養母。

-而另一方面,佛陀也對讓她有很多幫助。讓她皈依三寶、持五戒、有四不壞净(聖者的特質)、對四聖諦無疑

 

-佛陀附和,並說,假如一個人因爲某人而皈依三寶、持五戒、有四不壞净(聖者的特質)、對四聖諦無疑。前者不易以任何恭敬的行爲、提供四資具等報答後者。

 

佛陀提到有十四種對個人的佈施

1.      動物

a.      會有100倍的果報

b.     注釋書舉例說,假如佈施食物,就會有100世的長壽、美麗、快樂、力量、急才(複注:因爲有上面那些)而不害怕/苦惱nipparitasa

c.      注釋書說只是以美德、幫助(複注:財產、住處)的範疇給予支持而不抓取(複注補充,這是佈施的特徵具足。而不是因爲恐懼、染欲、爲了得到、欲樂、家庭[之束縛]而佈施)。佈施足一口之量的團食而不抓取。

2.      對無德的凡夫

a.      會有1000倍的果報

b.     注釋書說,漁夫等有傷害其他之法來活命者

3.      對有德的凡夫

a.      會有十萬倍的果報

b.     注釋書說,誠實不欺,有不傷害其他之法,從事耕作、經商來活命者

4.      離欲樂的外道

a.      會有萬億倍的果報

b.     注釋書:指相信業力、有世間五神通的外道(正路來説要有禪那才能有五神通)

5.      已進入證悟初果的道路者

a.      會有不能被計算的果報

b.     注釋書:假如以最鬆的標準來説,一個在家皈依三寶的信徒、持五戒、十戒者、即日出家的沙彌、受具足戒的和尚、受具足戒而義務具足的和尚、有觀的人、以至證得須陀洹道的人都算這個類別。

c.      注釋書解釋,向證得須陀洹道的人佈施是有可能的,例如在佈施時恰巧他取得了聖道。

6.      初果聖者

a.      甚至比‘已進入證悟初果的道路者’更多

7.      已進入證悟二果的道路者

8.      二果聖者

9.      已進入證悟三果的道路者

10.   三果聖者

11.   已進入證悟阿羅漢果的道路者

12.   佛陀的阿羅漢弟子

13.   辟支佛

14.   佛陀


 

-接著佛陀提到有七種對僧團的佈施

1.       對以佛陀為上首的兩僧團施與布施

a.       注釋書說,再沒有任何佈施的果報超越這個了

b.       注釋書說,佛陀般涅槃後還是可以做這裏佈施的。可以在兩個僧團面前放置佛像。然後先給予佛陀水等,然後再給予兩僧團

2.       對如來般涅槃後的兩僧團施與布施

3.       對比丘僧團施與布施

4.       對比丘尼僧團施與布施

5.       『我指定僧團中的這麼多比丘與比丘尼』施與布施

6.       『我指定僧團中的這麼多比丘』

7.       『我指定僧團中的這麼多比丘尼』

 

-佛陀說,即使未來世有劣戒、惡法,徒有佛教出家人之人(例如他們在手上或脖子上繫一袈裟斷片後步行,但家門有他們的妻兒,且他們有明顯的農作、買賣等事業),即使這樣,由於供養僧團而對這些人作佈施,福德也是不可計量的。

1.       注釋:因爲整個僧團包括過去所有有德的僧人

 

-沒有任何對個人的佈施比供養僧團的果報大

1.       注釋書:佈施給一個代表整個僧團的無德比丘,比佈施給阿羅漢果報更大

 

 

-接著佛陀說,有四種佈施的清净

1.       由於施與者而非領受者而變成清淨

a.       施與者是持戒者、善法者

b.       注釋書:這裏的清淨指的是有大果,並舉Vessantara王作例子(我們的菩薩最後的第三世)。他將其兒子與女兒(後來的羅候羅及蓮華色Rāhula and Uppalavaṇṇā)布施給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朱加嘎(Jūjaka)婆羅門。佈施後大地震動,聲撼梵天界、震撼諸神之心

2.       由於領受者而非施與者而變成清淨

a.       注釋書中舉一個漁夫的例子:一個住在斯里蘭卡迦牙尼(Kalyāṇī)河口附近的漁夫,三次布施食物給一位證悟阿羅漢果的大長老。臨終時,他憶念起他對大長老的布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現在他的腦海。臨死前他告訴親友們:「那位大長老救了我。」死後他即投生天界。

3.       既非由於施與者也非領受者而變成清淨

a.       注釋書中提到一個獵人的例子:該獵人死後投生於餓鬼道。那時,他的妻子以他的名義布施飲食給一個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比丘,但那餓鬼無法喚出「善哉(sādhu)」。獵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樣的飲食布施,但沒有任何好的結果出現。那餓鬼叫道:「一個無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財富三次。」於是,獵人的妻子布施飲食給一位有德行的比丘。那時,餓鬼即能喚出「善哉」,並從餓鬼道解脫出來。

4.       由於施與者與領受者而變成清淨

a.       可參考AN6.37六支布施經的故事

 

-佛陀於是說有幾種影響果報的因素

1.       佈施者是否有德行

2.       佈施物是否如法獲得

3.       心是否明净(清净無染)

4.       是否相信業果法則

5.       AN6.37則補充說,在佈施前愉悅、佈施時心净信、佈施後愉悅可以增加果報

6.       受施者是否有德行

 

-佛陀說,離貪者(注釋指阿羅漢)對離貪者的佈施而又具備1-4,那個的佈施是最高的佈施。

 

MN143 Anāthapiṇḍikovādasuttaṃ教誡給孤獨經 摘要

 

-有一次給孤獨屋主生重病,於是命人恭請舍利佛尊者來。

 

-舍利佛尊者同意,去到後先問候他,然後以法教導屋主。

 

-舍利佛尊者教導給孤獨長者不要抓取以下,識不要依止它們

1.       六根

2.       六塵

3.       六觸

4.       六識

5.       六觸所生受

6.       四界

7.       五蘊

8.       四無色界定

9.       此世、他世

10.   所見、所聞、(五根)所覺、(意根)所識、所到達、所求、隨所求、被意所隨行

 

-説完後,給孤獨長者不斷哭泣。

-舍利佛尊者便問他是否有染著。長者答沒有,而是長久以來,他雖然侍奉佛陀和僧衆,但不曾聽過這樣的法

 

-舍利佛尊者便說,這樣的法不對在家人開顯,而是對出家人的。長者便請以後這些法也要對在家人說,因爲有些少煩惱的人會因爲未有聽聞這些法而衰退,他們將能了知法。

 

-過了不久,給孤獨長者便去世往生兜率天了。

-成爲天神的孤獨長者來見佛陀,並説了有以下内容大意的偈頌

1.       祇樹林常被佛陀和僧衆所居住,讓他喜悅

2.       透過行爲、明、法、戒、最高的生活(注釋書:有戒的生活)而净化,而不是以財產和種姓

3.       見到自己利益的智者應該如理考察法並因此净化

4.       阿羅漢比丘的戒、智慧、(注釋書:煩惱的)寂靜,最高只能到舍利佛的程度

 

-佛陀認可長者的這首偈後,後者便離去。

 

-過後,佛陀召喚僧團説出了剛才發生的事。阿難尊者一猜就猜到那是給孤獨天神,因爲他對舍利佛尊者有極度的净信

 

MN144 Channovādasuttaṃ教誡闡陀經摘要

 

-有一次,舍利弗與摩訶純陀尊者去探望生重病的闡陀尊者。

 

-一輪問候之後,得知他有著强烈的苦受,而且嚴重到不能忍受。闡陀尊者於是透漏自己想自殺

 

-舍利弗尊者便請他不要自殺,假如他需要任何食物、醫藥、看護者都可以找給他,甚至自己能夠親身照顧他。

 

-闡陀尊者說自己不是沒有上面這些,自己長久以來都尊重佛陀。他叫舍利弗尊者應該記住,他的自殺是無罪的。(義注:因爲不流轉、不再生)

 

 

-接著舍利弗尊者便考問他。問:他認爲六根、六識、六塵為『這是我的(渴愛),我是這個(慢),這是我的真我(邪見)』嗎?答:不,因爲自己在它們上看見、證知滅(注釋:壞滅)

 

義注:就在這個程度,舍利弗尊者和純陀尊者問關於阿羅漢狀態的問題。問完後舍利佛知道他的凡夫狀態,但不表露而保持沉默。純陀尊者爲了讓他知道他的凡夫狀態而教誡他

 

-摩訶純陀尊者也告誡他:

有依著1就會有動搖2,沒有依著就沒有動搖

沒有動搖就有輕安3,有輕安就沒有傾斜4

沒有傾斜5就沒有來6去7,沒有來去就沒有死沒與再生

沒有死沒與再生,就不在此世、他世、與兩者之間8

他棄絕了苦9

 

義注:

1.       貪愛、見等依著

2.       掙扎

3.       身心的輕安,平息煩惱

4.       貪愛的傾斜

5.       沒有被對存在的貪執所纏

6.       再生

7.       死沒

8.       願欲中有。(但其實不是指中陰身,民間所謂的中陰身其實已經是已投生成爲鬼或地獄的衆生了。根據MN130的注釋書,唯獨那些不是作了大惡者,能夠讓閻羅王有機會勾起他們對自己善行的回憶,從而脫離地獄)

9.       輪回、煩惱之苦

 

-説完後,兩位尊者便離開了。而闡陀尊者隨後也自盡了。(義注:然後那一刹那他進入了死亡的怖畏,相出現。他自己便知道了自己的凡夫狀態,被恐懼撼動的心於是確立觀。在行上遍拿取而到達阿羅漢狀態

 

-舍利佛尊者去見佛陀,並問闡陀尊者投生到哪裏。佛陀反問,他不是告訴了你他的自殺是無無罪的嗎?(義注:這裏長老是在凡夫狀態時記説的,但接鄰這個記説後便般涅槃了,佛陀於是根據他的宣言而回應的)

 

-舍利佛尊者就質疑,闡陀尊者之前和親戚等在家人過於親近、應被譴責

-佛陀回答說,的確是這樣。但凡身體倒下又執取另一個身體的人,這樣才有罪過。闡陀尊者的自殺是沒有罪過的。

 

 

MN145 Puṇṇovādasuttaṃ 教誡富樓那經 摘要

 

-有一次,富樓那尊者在獨坐出來後見佛陀,請佛陀能簡要地教誡自己,這樣自己就能根據教導而努力了。

 

-佛陀於是教導,假如比丘歡喜、歡迎、持續綁在—令人想要、合意、伴隨感官欲樂 的 六塵,因爲那個(連接貪的)歡喜生起,佛陀說,以歡喜集而有苦集

 

-反之,以歡喜滅就有苦滅

 

-富樓那尊者表示,自己要去有個叫輸南巴蘭陀的地方,

 

-佛陀於是便説,那裏的人凶惡,假如他們辱駡他,他會怎麽想?回答:我會想‘ 他們真的好啊,沒有以拳打我

 

-佛陀繼續追問以下的場景,而後面是尊者的答復:

1.     以拳呢?

a.     會想‘ 他們真的好啊,沒有以土塊打我

2.     以土塊打你呢?

a.     會想‘ 他們真的好啊,沒有以棍棒打我

3.     以棍棒打你呢?

a.     會想‘ 他們真的好啊,沒有以刀砍我

4.     以刀砍你呢?

a.     會想‘ 他們真的好啊,沒有以刀奪我性命

5.     以以刀奪你性命呢?

a.     會想‘有佛弟子對身體感到苦惱、羞恥、厭惡,周圍找可以把人命帶走的刀 ,我不用找就已經得到了(注釋書說,這裏指的是第三個波羅夷大戒成立的事件。當時因爲有比丘修不净觀而對生命感到厭惡,周圍找人殺刀想要殺掉自己)

 

-佛陀聽後隨喜他,具備這個調御(dama) 和平息 ( ūpasamena), 他可以住在那裏。

1.     注釋書以節制根門解釋調御和平息

 

-後來,尊者證得三明,並般涅槃了

 

MN146 Nandakovādasuttaṃ難達葛教誡經 摘要

 

-有一次,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與五百位比丘尼一同去見佛陀。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請佛陀教誡比丘尼。

1.       在AN8.51中,佛陀為比丘尼制定的八敬法當中,每半個月比丘尼應該到比丘僧團冀求二法:問布薩與親近教誡

 

-那些上座比丘們輪流教誡比丘尼們,但輪到難達葛尊者時,他卻不願意教誡比丘尼們。後來經佛陀指示,他還是教法了

1.       根據注釋書,過去世難達葛尊者曾經是國王,那些比丘尼就是他的妃嬪。尊者害怕其他有神通的比丘,在看到他被這些比丘尼圍繞時,會認爲他還未能和前世的妃嬪分開,因此拒絕教誡。但佛陀見到尊者的教導能利益到比丘尼們,因此要求他去教法

 

-難達葛尊者於是引導比丘尼們去了知六内外處、六識 是無常、苦的,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是不適合認為它們為:『這是我的(貪愛),我是這個(慢),這是我的自我(邪見)。』,而要以正確的智慧看待。

 

-尊者繼續引導,因爲六内外處都是無常的,所以緣於它們而生起的三受都不是常的。依止各個對應的緣,就會生起各個受,當各個對應的緣滅,各個受都會滅。接著以以下的譬喻加强論證

1.     燃燒油燈的油、燈芯、火焰、光亮都是無常的。說前面三個是無常,唯獨光亮是常—這是不恰當的

2.     對於有堅實心、站立的大樹,它的樹根樹幹樹枝樹葉影子是無常的。對於前面四個都是無常,說唯獨影子是常—這是不恰當的

 

-尊者給了一個譬喻:

說一個熟練的屠夫,殺牛後以銳利的牛刀四周切開,

a.     『銳利的牛刀』=聖慧

不破壞內部的肉、外部的皮

a.     『內部的肉』=六內處

b.    『外部的皮』=六外處

而巧妙地把所有粘著外皮的肉、筋、連接物切開

a.     『粘著外皮的肉、筋、連接物』=歡喜與貪

取出外皮後,以相同的皮覆蓋在那隻牛上。雖然說牛和皮同樣地連接,但是牛其實和皮分離了

 

-注釋書說,爲了顯示只有單純的智慧不能切斷煩惱,尊者提到七覺支,即還有六種資助的覺悟因素

 

-尊者說,多修習七覺支能夠成爲阿羅漢。詳細解釋參考MN118摘要

1.     依止涅槃的念覺支

2.     …探究覺支 (=智慧)

3.     …精進覺支

4.     ….喜覺支

5.     …輕安覺支

6.     …定覺支

7.     …捨覺支

 

-説完那些比丘尼便隨喜後離開。

-但佛陀表示,雖然比丘尼們對難達葛尊者的法談愉悅,但是還未完滿她們自己的意願 (有些希望從座上證悟初果至四果)。

 

-於是佛陀叫難達葛尊者再次以完全相同的話來教導比丘尼。

 

-隔天尊者去找那些比丘尼,照著佛陀的説話做。

-過後,佛陀記説,那500位比丘尼當中,最差的都是初果聖者,而且完滿了各自的意願。

 

MN147 Cūḷarāhulovādasuttaṃ教誡羅侯羅小經 摘要

 

-注釋書:此經發生在羅侯羅尊者正式成爲比丘之時。約莫20歲

 

-佛陀在獨坐時知悉羅侯羅尊者的解脫成熟法已經成熟了,便去教導他,讓他成爲阿羅漢

 

-注釋書這樣注解解脫成熟法

1.     五根

a.     信根:遠離無信之人;親近有信之人;省察經文(的内容)-這三法讓信根清净

b.    精進根:遠離懶惰之人;親近發起精進之人;省察正勤-這三法讓信根清净

c.     念根:遠離忘念之人;親近現起念之人;省察念住-這三法讓念根清净

d.    定根:遠離不鎮定之人;親近有定之人;省察禪那解脫-這三法讓定根清净

                                          i. 不鎮定之人,複注說,就如混亂搖擺的鹿兒、牛等心流浪

e.     慧根:遠離劣慧之人;親近智者;省察深慧之行為-這三法讓定根清净(pai. ma. 1.185)

                                          i. 劣慧之人,複注說是缺乏對聖法的學習、發問、聽聞、掌握

                                         ii. 智者,複注說是有觀智、道智之人

                                        iii. 深慧之行為,複注說是對蘊、處、界、聖諦、緣起等區塊,為智慧的應該行處

2.     五種作觀的想

a.     無常想

b.    於無常苦想

c.     於苦無我想

d.   

e.     離貪想

3.     在AN9.3提到的五法

a.     善友

b.    持好戒

c.     讓心離蓋的言論

d.    精進地棄惡修善

e.     有生滅、導向苦完全滅盡之慧

 

-當時,好幾千位天神跟著佛陀,他們都知道佛陀要教導羅侯羅尊者成爲阿羅漢

注釋書說,這幾千位天神來自不同天界,在羅侯羅尊者過去世發願要成爲佛陀之子時,他們為羅侯羅尊者的同伴。

 

-佛陀引導羅侯羅尊者了知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所生受是無常、無常故是苦的;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是不適合認為它們為:『這是我的(貪愛),我是這個(慢),這是我的自我(邪見)』的。

 

-佛陀說,這樣看的聖弟子,將會在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觸所生受上厭離-->離染-->解脫-->有知道自己解脫之智

 

-説完這番話之後,羅侯羅尊者成爲了阿羅漢,而那幾千位天神也成爲了初果或以上的聖者。

 

 

 

MN148 Chachakkasuttaṃ 六個六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比丘有關六個六之法

1.       六內處

2.       六外處

3.       六類識

a.       緣於六根與六塵而六識生

4.       六類觸

a.       緣於六根與六塵而六識生,三者會合而生六觸

5.       六類受

a.       緣於六觸生起六受

6.       六類渴愛

a.       緣於六受生起六種渴愛

 

-佛陀說,假如對上面這些說是我,這是不成立的。因爲它們的生起和消散被了知。這樣的話,就變成『我的自我生起、消失了』。所以說,以上這些無我

 

-佛陀說,認爲1-6分別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就是導向有身(已存在的身體)集之道

 

-不認爲1-6分別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就是導向有身滅之道

 

-佛陀說,緣於六根與六塵而六識生起,三者會合而有觸,繼而生苦、樂、不苦不樂。

1.       當接觸樂受時,他歡喜、被綁,這樣就會潛伏厭惡隨眠

2.       當接觸苦受時,他悲傷,這樣就會潛伏厭惡隨眠

3.       當接觸不苦不樂受時,他不如實知道感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這樣就會潛伏厭無明隨眠

-這樣對三種感受都未捨斷相關的隨眠時,又未捨斷無明(注釋書說,這裏的無明指的是輪回之根[MN9說.對四聖諦的無知]),生起明,想將苦終結是不可能的。反之則有可能

 

-佛陀說,這樣看的聖弟子,將會在1-6上厭離-->離染-->解脫-->有知道自己解脫之智

 

-説完這番話之後,60位比丘成爲阿羅漢。

 

 

MN149 Mahāsaḷāyatanikasuttaṃ 六處大經 摘要

 

-在這篇經文,佛陀教導大六處之法。

 

-佛陀說,假如不如實知見(注釋書:以觀智、道智)六根、六塵、六識、六觸,由六觸所生的三受,就會貪著前面那些。

 

-在前面那些上迷戀、束縛、着迷、隨觀樂味

1.       就會纍積未來的五取蘊

2.       且會增長導致再生,連接喜貪、處處全面歡喜的渴愛

3.       增長身(五門)的不安[darathā]、心(意門)的不安

4.       增長身(五門)的燃燒[santāpā]、心(意門)的燃燒

5.       增長身(五門)的熱惱[pariḷāhā]、心(意門)的熱惱

 

-若如實知見它們,則會有相反的下場

 

-像那樣存在的(注釋:連接善心 [複注:出家連接觀的善心] 、樂意向的)見、思維、精進、念、定者 --->為正見、正思維、正精進、正念、正定

 

-加上先前的身業(正業)、語業(正語)、生計(正名)等已經善清净了,八聖道的修習便圓滿了

1.     復注指這處於最高程度的觀(行捨智),發生緊緊在聖道生起之前。這時只有正見、正思維、正精進、正念、正定在運作。

2.       但當聖道生起的時候,八正道就會同時生起完滿

 

-接著以下這三十七菩提道品也完滿

1.       八正道

2.       四念住

3.       四正勤

4.       四神足圓滿

5.       五根

6.       五力

7.       七覺支

 

-之後止觀這兩個雙連法也轉起 (注釋書:他們在聖道一起生起,止在正定的範疇,觀在正見的範疇)。他以證智

1.       遍知那些應該以證智遍知的法 :五取蘊

a.       遍知=貪、瞋、癡的滅盡 (SN22.23)

2.       捨斷那些應該以證智捨斷的法:無明與有愛

3.       作證那些應該以證智作證的法:明與解脫

a.       注釋書說,明:阿羅漢道智

b.       解脫:阿羅漢果

4.       修習那些應該以證智修習的法:止觀

a.       注釋:代表整個八正道

 

-注釋:以上1-4代表聖道的四個任務。遍知苦、捨斷苦因、作證滅、修習道

 

MN150 Nagaravindeyyasuttaṃ 頻頭城經 摘要

 

 

-有一次,佛陀教導頻頭城的婆羅門屋主們: 假如有外道問他們,哪一類沙門婆羅門不應該被尊敬、供養?

 

-這時應該答,對於有以下特徵的沙門婆羅門不應尊敬、供養

1.       那些在六塵上未離貪嗔癡的,

2.       他們内在的心不平靜

3.       時而正時而不正地行身口意

-爲什麽?因爲我們也是這樣,他們沒有比自己更高的正行

 

-至於對於有上面1-3相反特徵的沙門婆羅門,因爲比我們有更高的正行,應該被尊敬、供養的

 

-假如外道繼續問,以什麽理由而你們說這位尊者已經離貪嗔癡,或已進入去除貪嗔癡之道?

1.       這時應該答,在林野、荒林、邊地住處中,沒有被五根識知的所緣能帶來享受的

 

-説完後頻頭城的婆羅門屋主們隨喜並皈依三寶

 

 

MN151 Piṇḍapātapārisuddhisuttaṃ淨化施食經 摘要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傍晚從獨坐出來後去見佛陀。佛陀見他根門那麽明亮、膚色那麽清净,便問他多住在怎麽樣的住處。

 

-舍利佛尊者便回答:空住處 (注釋書:以無我角度進入的阿羅漢果定)。 佛陀聽後隨喜,說這是大人(注釋書:佛陀、獨覺佛、阿羅漢弟子)的住處。

 

-佛陀說,假如比丘希望要多住於空住處,便要省思自己在托鉢的路上,托鉢而行的地點、回來的路上,對於六塵有沒有生起貪嗔癡?假如有就應該精進地捨棄他們,假如知道沒有就應該喜悅而住,並且日夜隨學善法。

 

-佛陀教導,要以同樣的方式審察自己有沒有這些

1.       我已捨斷五種欲了嗎?

2.       我已捨斷五蓋了嗎?

3.       我遍知五取蘊了嗎?

4.       我已修習三十七菩提道品了嗎?

5.       我已修習止與觀了嗎?

6.       我已作證明與解脫了嗎?

 

-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沙門婆羅門,都是像這樣觀察、再觀察後淨化施食(根據MN142注釋書,為讓施主有大果報)。因此現在的比丘們也應該這樣學

 

MN152 Indriyabhāvanāsuttaṃ 根修習經 摘要

 

-有一次,波羅奢耶的徒弟巫多羅學生婆羅門去見佛陀。

 

-佛陀問他波羅奢耶是怎樣教導弟子修習根(門)的?

1.       巫多羅答:他教導弟子不要以眼見色,不要以耳聽聲

2.       佛陀挑戰道:那麽盲人和聾人也是在修習根了

3.       巫多羅羞愧得無言以對

 

-佛陀於是教導聖者之律中的無上修習根

1.       當六根接觸六塵後生起合意、不合意、合意與不合意後,

a.       複注表示,合意=聯繫善或不善心的喜

b.       不合意=聯繫不善心的憂

c.       注釋書和複注表示,合意與不合意=鈍的中捨之心

2.       他知道自己已經生起這些合意等心境,知道它們是有為的(條件組合的)、粗的、緣所生的

3.       知道中捨的狀態是寂靜、絕妙的

a.       注釋書表示。比丘不讓自己的心被貪嗔癡所征服,然後設立觀讓心中捨。複注表示,這是行捨智

4.       於是他能夠快速、不困難地(以正念)滅去合意、不合意、合意與不合意,確立平靜

5.       複注表示這是指凡夫的修行

 

 

-有學行者是怎樣的呢?

1.       六根接觸六塵後生起合意、不合意、合意與不合意。因爲(想好),所以當生起這些時會感到苦惱、慚恥、嫌惡

 

-怎樣是聖者根已修習呢?在以六根接觸六塵後,

1.       他能夠在厭逆上住於無厭逆想

a.       《無礙解道》說,對讓人厭惡的事物遍滿慈心、或把他們作意為可觀的元素(界分別)

2.       在無厭逆上住於有厭逆想

a.       無礙解道》說,對不讓人厭惡的事物,作不净想、無常想

3.       在厭逆與不厭逆上都住於不厭逆想

4.       在不厭逆與厭逆上都住於厭逆想

5.       在厭逆與不厭逆兩者上都避免後住於平靜,是具念的、正知的

a.       接觸所緣後避免喜悅與憂傷

6.       複注表示這是指阿羅漢的能力。但在AN5.144中,佛陀似乎也教導訓練中的比丘透過這些方法來克服貪嗔癡

 

 

-説完,佛陀就叫比丘們要禪修,不要疏忽大意之後來後悔。

 

 

 

 

《隆波帕默尊者對涅槃的詮釋》

 

爲了補充《MN49 Brahmanimantanikasuttaṃ梵天的邀請經》中,佛陀對於涅槃的描述,這裏引用泰國當今極具影響力、而且筆者相信修行有成就的大師---隆波帕默尊者—對於涅槃的形容。

 

隆波帕默尊者說成爲阿羅漢(即心徹見知者的心並將它放下後[2019-6-16])之後,心會轉變為‘識元素‘=佛性[2019-9-17],這是不朽的。那不是知者的心,因爲那仍是生滅的。也不是阿羅漢死後,剩下單一的心(常見)、斷滅空(斷見)。[隆波帕默尊者2018-12-1開示]。

----------

修行,我們無法「統治」涅槃,何時我們修行,心寧靜、快樂,我們的心抵達寧靜與快樂,便不再苦,便會看到——這個世間「空」,空無自我、空無實體、無我、無人、無眾生、無你、無我、無他……內是空的,在「知元素」、法及「法元素」裡,亦是空的,它與世間「空」、宇宙的「空」,完全一體、全然平等。然而,當心尚未抵達及接觸涅槃時,我們的「心」與「外在的世界」,並不平等。 [2021-2-28]

-------

 

(抵達聖道時)會親見到心被漏煩惱包裹的狀態,以及親見到那個包裹心的外殼分崩離析,於是心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心,不再是「顆」與「粒」,無處可安,無來無去,滲透在萬物中,瀰漫於宇宙,無處不在,無須來亦無須去。[2019-6-16]

-------

一旦清除了煩惱(成爲阿羅漢),心就會獲得回報,知元素就會空、光明、愉悅——有的人不是愉悅而是保持中捨的,有的人是愉悅的,隆布敦長老稱之為「心笑了」。笑,表示它(知元素)的存在[2019-7-27]

--------

把心帶領到永恆的元素,那個稱之為佛性,稱之為涅槃。把心帶到這個佛性,而不是把心送出去找佛性。佛性並不在別的地方,這個永恆的元素並不在別的地方;這個識元素(識界)、法元素(法界)並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我們的心裡面。[2019-9-11]

---------

成爲阿羅漢後不會對識元素是常還是無常有興趣,如果有興趣,就從‘識元素‘掉下來了。[隆波帕默尊者2021-1-10開示] 

---------

阿羅漢一入涅槃後,蘊消散了,而永恆的法、永恆的元素是存在的,但是不像我們以為的那個存在方式。不是有許多佛陀聚居那種 [隆波帕默尊者2018-11-25開示] 

-------

有些人修行之後,認為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誰看到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佛陀開示:「心是無常的。」別與「法元素」相混,大家尚未抵達「法元素」,不認識恆常的心 [2021-1-9]

-----------

純淨無染的知元素不老不病不死。老病死的事物是五蘊,是名法、色法。但是純淨無染的知元素就像地大一樣,我們死後,地大依然存在、水大依然存在、火大依然存在,知元素也是同樣的。一旦離散了,知元素會擴散到整個宇宙,其實清除[知者時]就已經滲透到宇宙的每一個地方。知者是有範圍,有來有去的,但是知元素沒有顆、沒有粒,沒有範圍,沒有地方安住,無來亦無去。 [2019-9-17]

----------

所謂出世間,即是指從造作之中解脫出來的狀況。在它抵達這里之前,還有一小段過程:心集中進入安止定,然後在內部開發智慧兩三個剎那,就會看到某些東西生起然後滅去,卻不知道它是什麼,因為在那一瞬間,想蘊僅僅只是在界定三法印,而不會去界定——這是快樂,那是痛苦,這是好的或壞的,是不會從這些角度來界定的;想蘊僅僅只是在界定:某些東西生起然後它滅去了。

 

整個過程只有兩三個剎那。根器利且智慧圓滿者,將會看到兩個剎那;根器不利者,則看到三個剎那。一旦看到,心就會放下世間,跨越式抵達“知元素”——進入出世間。在出世間,心即是知元素(佛)。這個跨越的過程是極短暫的,僅僅只是一剎那而已,一旦跨過去,觸及到包裹著心的漏煩惱,後者就會裂開,裂開,裂開……裂開的這個過程發生在聖道生起的瞬間,是對煩惱的致命一擊。裂開之後,聖果接踵而至。依次生起的首先是“空”,其次是“光明”,最後是“喜悅”。但也有人只是看到“空”和“光明”這兩者,而心是中舍,這樣的情況也有。有些人會看到“空”“光明”“喜悅”三者,這就是隆布敦長老所言“心笑了”。

 

那之後,漏煩惱會捲土重來,重新包裹心,掩蓋知元素。然而知元素本身是不死的,只不過我們視而不見罷了。因為被漏煩惱包裹掩蓋,於是它秒變回知者的心。所以知者的心呢,依然是在漏煩惱的統治之下,尤其是無明漏,無明是諸漏煩惱的匪首。欲漏、有漏、無明漏,這三者都是漏煩惱。

 

如果問說:大家都有知元素嗎?是的,大家都有。狗也有,貓也有,螞蟻也有。精靈鬼怪、地獄眾生、畜生、惡鬼、阿修羅,大家都有知元素嗎?是的,都有。只不過它無法顯現出來,因為被漏煩惱包裹著。 [2019-6-15]

 

------

假設那個外殼它特別地牢,證悟到初果須陀洹道時,這個殼就會破裂,然後光明就會呈現,這個覺知、覺醒、喜悅會出現。這個知元素會現身,然後無點、無來無去,這個沒有任何的痕跡,有的只是它表現它存在。只是一瞬間,這個外殼就會再包裹,這個生起第二次聖道時又會再撥開,然後又第二次再包裹;第三次也是一樣的。

 

隆波曾經請教過隆波敦長老,說,這個狀態一共要出現過幾多次?他年紀已經96嵗了。他就數,數數數,4次,生起四次。不斷訓練,就會知道,這個外殼其實就是漏煩惱,它在包裹。那個行蘊就會造作,我們看到它不斷在造作、工作,那個是非常微細的行蘊,把它翻譯成爲語言之前,把它翻譯成貪嗔癡之前,就會看到很微細的行蘊不斷在造作。這個外殼、這個微細的行蘊怎樣都不會消失,它只透過一個事物而死去,那就是阿羅漢道。除此之外,他就不會死,他會再次出現。 [14-8-22, 36:55-38:32]

-----------







涅槃並不是某個世界,涅槃沒有色法,沒有名法。涅槃就是涅槃。涅槃有什麼特質?涅槃的特徵就是寂靜,是因為什麼而寂靜?沒有煩惱而寧靜,沒有掙扎而寧靜、造作,因為沒有掙扎、造作而寧靜又怎會又名法和色法呢?名色源自於造作,因此沒有造作就沒有色法。




那怎麼會有快樂呢?因為他沒有被刺激,那是真正、最無上的快樂了,沒有誰可以搏擊了。[17-9-22,33:30 -39:52]

 

 

 

 

《巴利三藏義注、複注對四念住修習方法之詮釋》

 

身念住

 

-以下内容均參考MN10,DN22原經文、義注或清净道論 (都爲覺音尊者所著)

 

 

【入出息念】

 

 

準備步驟

1.       到寂靜的地方

a.       因爲噪音是禪定的刺

b.       非城市地區能讓禪修者更容易抓住業處

2.       姿勢

a.       盤腿

                                                               i.      坐姿有三大好處:

                                                             ii.      堅固的姿勢

                                                           iii.      因爲姿勢而有舒適的呼吸

                                                           iv.      方便握住禪修所緣

b.       定置端直的身體

 

修習步驟

1.       當吸氣長時,知道;當吸氣短時,知道

a.       吸氣長,指的是長時間的吸氣

b.       之後他生起讓呼吸便細的欲,每次呼吸時呼吸都變得更細

c.       如此喜便生起

d.       接著轉離呼吸(捨棄尋、伺,沒有思維、依偎著所。應指二禪

e.       心生起中捨(應指四禪,一取得禪那就直接到步驟4)

2.       訓練經驗呼吸的全程

a.       這樣做便不會在呼吸的前中後任何時候擾亂

3.       訓練平息身體的活動

a.       訓練不要動來動去

b.       平息身心的熱惱

4.       進入禪那(到四禪)

5.       分別名色

a.       出定後反思以上的身心活動建基於身體

b.       接著考察五個具代表性的名法:觸、受、想、思、識

6.       考察身心因緣而、滅而樹立緣起正見

a.       ---依靠想動的動機與努力(名法)鼻孔和粗糙的身體等;空氣才進出,肚子、肚皮等才動(色法)。

b.       滅--沒有,空氣就不進出、身體不動

c.       依靠六根、六塵,心和其他心所才生起[馬哈希尊者見解]

d.       如此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只是連接條件的事物

e.       再透過推論/觀察而領悟12因緣 [馬哈希尊者見解]

7.       透過作意身、心、各自緣的三相發展觀 –直至成爲阿羅漢

a.       其中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8.       對於5-7,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

 

【四種身體姿勢】

 

-清净導論在chapter8 說,這是觀的業處

 

修習方法

1.       當行/住/坐/臥時,知道‘我在行/住/坐/臥

a. 這要和一般動物的‘知道’ 作出分別:

b.       動物的‘知道’是認爲有個作者、經驗者在動,而這裏是要去除這種我見,這才是在修念住

c.       要帶著這種‘無我’的認知去修:無衆生在走,只是因爲名法所生的風界散播而動。當在想‘我應走’時,那個想法創造了震動過程而作出行爲。

2.       觀照色蘊的集滅

a.       集:緣於渴愛、業、食、緣起---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業、食素、心、時節)

b.       滅:無明(以緣的角度)、渴愛、業、食之滅/看到變遷、無常

3.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4.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

【正知各種身體動作】

 

-清净導論在chapter8 說,這是觀的業處

 

修習方法

1.       對於往、返都貫徹這四種正知 (這裏的所有正知都連接‘念’)

a.   有益正知

                                                               i.      能讓自己在法上成長的為有益:例如探望佛塔、菩提樹、長老、僧團、墳場(作尸骸觀)-->幫助成爲阿羅漢

                                                             ii.      當有思想時就可實行這種正知,考慮這個念頭有沒有益處,而不是想法剛生起就受影響

b.   合適正知

                                                               i.      有害的就不合適:雖然有些事情幫助法上成長,如探望佛塔。但人非常多時,當碰到合意的東西又沒有如理作意,貪就會生起,不合意時嗔就生起—這時就不合適。又或者可能會犯性交罪、污辱梵行的,這些就不合適

c.   行處正知

                                                               i.      外出返回時都要作意業處

d.   無癡正知

                                                               i.      無我:不要像凡夫那樣有‘我在走’、‘靈魂指令身體走動’ 等邪見

                                                             ii.      緣生:而是要知道當思想產生,就會生起相應的風界帶來身體的行為

2.       對向前、向後看都有四種正知

a.   有益正知

                                                               i.      像難陀長老那樣,他看任何一方之前都會審視是否一定會看,避免貪嗔癡流入心中

b.   合適正知

c.   行處正知

                                                               i.      看之時都要與業處相應(如蘊、處、界、緣起、觀照角度等)

d.   無癡正知

                                                               i.      無我:看的時候知道‘無我’在看,只是心生風界的作用,讓自己眼皮動等

                                                             ii.      (正見/苦/無常)要從以下三個角度正確認知‘看’:

1.       遍知根:看的過程為  有分心--> 轉向心-->眼識-->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這時開始起貪嗔癡

2.       偶然的狀態:速行心就像訪客,訪客不適宜叫原本靜默的主人(速行前的其他心)做任何工作,即不適宜參與其他心沒有的貪嗔癡

3.       暫時的狀態:心刹那生滅,就像在亡者(速行心前已滅去的心)的家中,自己也快要死了,不適宜唱歌跳舞 (類別為起任何貪嗔癡)

                                                           iii.      以蘊、處、界、緣起的角度觀照

1.       蘊:眼是色蘊、見的心為識蘊、連結見的感受是受蘊、認知為想蘊、由觸(等緣起支)開始為行蘊

2.      

a.       眼處、色處、見是意處、感受等是法處

3.       界(同上分析)

4.       緣起:眼是依止緣、色是所緣緣;轉向心是相續、無間、離去、無有緣;光是依止緣;感受等為俱生緣)

3.       對肢體的屈伸都有四種正知

a.   有益正知

                                                               i.      屈/伸太久會讓身體每刻都疼痛,讓禪修退失,難以獲得止觀等。適度的屈伸就不會

b.   合適正知

                                                               i.      就算作伸展都要在適當的地方。假如把手伸展到火堆、蟻穴、毒蛇那裏就遭殃了

c.   行處正知

                                                               i.      屈伸時都不要捨棄業處

d.   無癡正知

                                                               i.      無我:屈伸時要知道‘無我’在屈伸,只是心生風界的作用,讓自己動

4.       穿衣時的四種正知

a.   有益正知

                                                               i.      衣服幫助除寒暑等

b.   合適正知

                                                               i.      太破舊要修補、太貴重可能被搶劫、透過邪命而得的袈裟---這些都不合適

c.   行處正知

                                                               i.      穿衣時不捨棄業處

d.   無癡正知

                                                               i.      無我:穿衣時要知道‘無我’在穿衣,只是心生風界的作用,讓自己動

                                                             ii.      界:覺察衣服、身體都只是(色)界,因此不適合對取得好或壞的衣服而狂喜和難過

5.       用鉢

a.   有益正知

                                                               i.      需要用鉢來托鉢

b.   合適正知

                                                               i.      太重、破爛、難洗、透過邪命而取得的都不合適

c.   行處正知

                                                               i.      用鉢時不捨棄業處

d.   無癡正知

                                                               i.      思考:鉢、身體都只是(色)界,他們都不能想東西,就像用鉗子來那熱容器

                                                             ii.      思考:就如病患不會對藥箱、紗布雀躍,他們只是用來放藥、保護傷口。食物就如紗布,藥箱就如鉢

6.       受用飲食

a.   有益正知

                                                               i.      不是爲了嬉戲、陶醉、裝飾

b.   合適正知

                                                               i.      不論好吃與否,假如引起不適的,都不合適

                                                             ii.      讓不善法增加、善法減少、透過邪命而得的食物都不合適

c.   行處正知

                                                               i.      用餐時不捨棄業處

d.   無癡正知

                                                               i.      觀照‘無我’在吃

                                                             ii.      以地、水、火、風、空、識來審視食物、吃、消化的過程

                                                           iii.      審思食物的不怡人:去獲取食物時、吃的過程、吃下去接收時(在胃部上端的地方時)、肚子、未消化、已經消化、吃後的後果(製造頭髮、疾病)、排除物(汗、屎便)、食物的污染(粘在某些地方)

7.       大小便

a.   有益正知

                                                               i.      在適當時機大小二便能避免身體不適、疾病

b.   合適正知

                                                               i.      在不適當的地方大小便可能會犯戒、有惡名聲、被憤怒的人和靈體危害自己的生命

c.   行處正知

                                                               i.      不捨棄業處

d.   無癡正知

                                                               i.      無我:觀照‘無我’在大小便,只是心生風界的作用,讓自己動

                                                             ii.      無我:大小二便不是我的,他們只是清洗的過程的一部分而已,就如用水洗東西,那些水被丟棄後不屬於任何人。她們是大自然的

8.       在行、住、坐、臥、清醒、語、默時正知

a.       無癡正知(主要)

                                                               i.      行、住、坐、臥、醒來

1.       苦:知道剛才在行、住、坐、臥的身心已經滅了

2.       無我:在睡覺時,一直省察身體和床都無意識。知道睡着。睡醒後立即取回業處

                                                             ii.     

1.       緣起:依靠嘴唇、牙齒等,這個聲音被發出

2.       苦:知道剛才在説話的身心已經滅了

                                                           iii.      沉默

1.       苦:一直在沉默,然後説話,知道剛才沉默的身心已經滅了

2.       界分別:現在生起聲音是色法

b.       行處正知:不捨棄業處

 

-透過注意以上各範疇的四種正知來在身上隨觀身體

-也觀照色蘊的集滅

1.       集:緣於渴愛、業、食、緣起---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業、食素、心、時節)

2.       滅:無明(以緣的角度)、渴愛、業、食之滅/看到變遷、無常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

【三十二身分】

 

(也參考清净導論,義注修法的詳細版

 

-這個禪法的目標,根據清净導論,是要得止禪。但義注引述古代阿羅漢長部頌者大吉祥尊者(Mahāsīva注釋說,佛陀教墓園九相是在修過患隨觀智。因此下面觀照32身分的厭惡相應在修觀

 

-知道身體由以下32個部分組成 (根據清净導論分法)

1.       髮皮組5個:髮、毛、爪、齒、皮

2.       肉腎組5個:肉、腱、骨、骨髓、腎臟

a.       中醫腎主骨

3.       胸部組5個: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

4.       腸胃組5個: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

5.       脂肪組6個: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6.       液體組6個·: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

 

-逐一辨別以上三十二身分的特性,有時輕易可以拿到的身分,例如頭髮,可以直接拿出來審視:

1.      

2.       形狀

3.       方位:在肚臍上方為上,下方為下

4.       確實地點

5.       界限

a.       上下方以什麽為限?

b.       透過相似的東西設限:沒有兩條頭髮是在一起的

c.       透過不相似的東西設限:他和體毛等其他31身分不同

 

-透過以下的方向建立對它們的厭惡認知

1.       :例如在用餐時看到黑色的東西

2.       形狀:例如在用餐時看到不明圓柱體

3.       氣味

4.       所依:它們依靠膿血而生長

5.       處所:在不净的其他31身分上

 

-首先透過口來背誦了解它們

1.       首先順序讀誦髮皮組5個:髮、毛、爪、齒、皮,之後逆誦

2.       之後順序讀誦下一組:肉腎組的5個:肉、腱、骨、骨髓、腎臟;再把髮皮組+肉腎組的那10個逆誦,如「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

3.       如此類推

4.       這樣訓練直至對32身分瞭如指掌

5.       之後可以以心來背誦

 

-訓練的時候

1.       不過急:不會是一步登天的,操之過急會有反效果,不能完全掌握

2.       不過慢:太慢的話雖然可以讀完,但不能精通

3.       不要分心:會忽略所緣的細節

4.       當逐漸精通時,要跨越 ‘頭髮’ 等的名稱概念,直接作意它們的厭惡不净相

5.       有時順逆作意32身分時,有些身分在心中顯現得比較明顯,有些則不然。可以專注那些比較明顯的

6.       專注比較深時,會取得似相。培育與發展似相者可以取得禪那

a.       取相=閉眼時仍然可以以心看見。似相比前者光净得多,它會和原本的業處融爲一體[帕奧禪師。從安般念至色、無色禪]

b.       不要注意似相的顔色、四界,不然就變成修色遍、四界分別。只注意它為禪相而已。接著就有機會取得禪那

7.       任何一個身分都可以取得禪那

 

-多修的人見到任何動物或人都會作意到他們只是許多個組成部分組合在一起

 

-取得禪那(出定)後觀照色蘊的集滅

1.       集:緣於渴愛、業、食、緣起---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業、食素、心、時節)

2.       滅:無明(以緣的角度)、渴愛、業、食之滅/看到變遷、無常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

【四界分別】

 

-清净導論在chapter8 說,這是觀的業處

 

根據法聚論,四界各有以下特性

1.       地界:硬、粗、重、軟、滑、輕。

2.       水界:流動、粘。

3.       火界:熱、冷。

4.       風界:支持、推動。

根據MN28,四界分別如下

1.       地界(20)

a.       髮皮組5個:髮、毛、爪、齒、皮

b.       肉腎組5個:肉、腱、骨、骨髓、腎臟

                                                               i.      中醫腎主骨

c.       胸部組5個: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

d.       腸胃組5個: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

2.       水界(12)

a.       脂肪組6個: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b.       液體組6個·: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

3.       火界(4)

a.       之火

b.       衰老之火

c.       燃燒之火

d.       消化之火

4.       風界

a.       「上行風」──是起嘔吐、打呃等的上升的風

b.       「下行風」──是排泄大小便等的下降的風

c.       「腹外風」──是腸外的風

d.       「腹內風」──是腸內的風

e.       「肢體循環風」──是經過靜脈網而循環於全身的肢體及屈伸等而生的風。

f.        「入息」──是入內的鼻風

g.       「出息」──是出外的鼻風

 

 

 

[利慧者修法之一]

1.       直接感受《法聚論》的四界特性,他們會覺得逐個分析頭髮等的地界是多餘的

2.       接著重複地、逐個界地省察這個身體—照見無我:它不是衆生、無靈魂

3.       逐漸他會得到近行定 (因爲這是在以它們的自性來做所緣,所以不能達到安止定)

4.       之後也可以隨觀身體的集滅法

5.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6.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利慧者修法之二]

1.       根據舍利佛尊者在 MN28中的教導,‘緣於骨骼、筋腱、肉、皮膚圍繞虛空而被以色為名’:

2.       作意這四個以地界為主的身分,照見無我:它不是衆生、無靈魂

3.       逐漸他會得到近行定

4.       之後也可以隨觀身體的集滅法

5.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6.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非利慧者修法之一]

-假如用利慧者的方法不成功(取得近行定),可以逐一辨別以上地界、水界為主的三十二身分的特性,有時輕易可以拿到的身分,例如頭髮,可以直接拿出來審視:

1.      

2.       形狀

3.       方位:在肚臍上方為上,下方為下

4.       確實地點

5.       界限

a.       上下方以什麽為限?

b.       透過相似的東西設限:沒有兩條頭髮是在一起的

c.       透過不相似的東西設限:他和體毛等其他31身分不同

 

-首先透過口來背誦了解它們

1.       首先順序讀誦髮皮組5個:髮、毛、爪、齒、皮,之後逆誦

2.       之後順序讀誦下一組:肉腎組的5個:肉、腱、骨、骨髓、腎臟;再把髮皮組+肉腎組的那10個逆誦,如「腎臟、骨髓、骨、腱、肉、皮、齒、爪、毛、髮」

3.       如此類推

4.       這樣訓練直至對20個地界為主的身分瞭如指掌

5.       之後可以以心來背誦

 

-訓練的時候

1.       不過急:不會是一步登天的,操之過急會有反效果,不能完全掌握

2.       不過慢:太慢的話雖然可以讀完,但不能精通

3.       不要分心:會忽略所緣的細節

4.       當逐漸精通時,要跨越 ‘頭髮’ 等的名稱概念,直接作意它們的界相

5.       觀照這些32身分為無思想、(善惡上)無記、空、不是有情,只是單純的地界/ 水界

6.       有時順逆作意32身分時,有些身分在心中顯現得比較明顯,有些則不然。可以專注那些比較明顯的

a.       不過帕奧禪師不建議,因爲元素失衡時會導致許多身體問題

7.     專注比較深時,有機會取得近行定

 

-以上的内容只在審視地界、水界。接著觀照MN28身體的六種風界為:

1.       無思想、(善惡上)無記、空、不是有情,只是單純的風界

2.     專注比較深時,有機會取得近行定

 

 

-假如以以上方法,還不成功(取得近行定),可以在上面地界、水界、風界的身分/ 部分中--逐一注意它們其餘的三界

1.     例如不僅注意頭髮的地界,還可以注意頭髮的水、火、風界

2.     專注比較深時,有機會取得近行定

 

-原經文提到,也可以隨觀身體的集滅法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非利慧者修法之二]

 

-假如以以上方法,還不成功(取得近行定),可以作意MN28中提到的四界的13個相

1.     它們的語義

a.     地的意思是擴展

b.    水的意思是流動、

c.     火的意思燃燒

d.    風的意思是吹動

e.     被稱爲界因爲它們有各自的自性、(無常故)苦的

2.     為聚集

a.     32身分只是色、香、味、食素及四界八法聚合體。由業而起的,則加上命根和(男女)性根合共十法聚

b.    只是因爲三十二身分其中一界教明顯,因此被歸爲地或水界

3.     細小

a.     粉碎為極微後,地界有一doa量,水界則是一半。

b.    水界粘合、火界守護 (不陷入水界的濕)、風界支撐後,極微不散開

4.     分析特質 (相、味、現起)

a.     地:有堅性的相,住立的味(作用),領受的現起(呈現的體驗)

b.    水:有流動的相,增大的味,粘合的現起

c.     火:有熱性的相,成熟的味,給與柔軟的現起

d.    風:支持的相,使東西動的味,傳達(使到隔壁的地方生起相續的色法)的現起

5.     生起

a.     只時節生色:胃中物、屎、膿、尿

b.    只時節生色和心生色:淚、膏、唾、涕

c.     只業生色:消化之火

d.    只心生色:入息、出息

e.     四種原因混合而生的色:其餘

6.     多樣與統一

a.     相異:四界各有相、味、現起

b.    相同:都是具三相(無常等)、色、大種(因爲組成如大地這麽大的東西、能以神通作大變幻、要龐大的物質維持、有大變異)、界(有自相)、法(保持自相)等

7. 分離與不分離

a.     分離:四界在色八法聚中合在一起,不能分離

b.    但他們有各自的特質等等

8.     類近不類近

a.     類近:地和水類似地重,火與風類似地輕

9.     内外之分

a.     身内、外 (沒有心的作用等)

10.  包攝

a.     心生的地界和其餘三界都同爲一攝,因爲有共生的源頭。其餘業生也如是解釋

11. 

a.     地界等對其餘三界作用、是它們的條件

12.  不思念

a.     不會思考

13.  緣的分別

a.     以24緣來分析四界之業、心、食、時節的四緣

 

-原經文提到,之後也可以隨觀身體的集滅法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

【墓園九相】

 

-對於這個業處,清净導論的教導主要是圍繞修止禪,但義注中阿羅漢長部頌者大吉祥尊者(Mahāsīva)說佛陀教九墳場不淨觀 navasīvathikā asubha)為過患隨觀智,即可以作爲修觀的業處 (這是個特別的見解,即除了無常、苦、無我之外,也可以透過作意不净來修觀。聖僧luang ta siri 也說作意不净能證到三果,之後再作意三相才能成阿羅漢)

 

-禪修者去墓地中

 

觀察以下任何一樣

1.  腫脹的、青瘀的、腐爛的尸體

2.  被各種生物啃食的尸體

3.  有血肉、連著筋的骨頭

4.  無肉、沾血、連著筋的骨頭

5.  無血肉、連著筋的的骨頭

6.  散亂於四處的骨頭

7.  類似螺貝顏色的白骨

8.  堆過一年的骨頭

9.  腐爛成粉末的骨頭

 

注意事項:

1.  不要取異性的尸體來觀察,會勾起貪欲

 

留意尸體的六個特徵來取相

1.      顔色

2.      年輕年老?

3.  形狀:這是頭的形狀、頸的形狀

4.  方向

a.       肚臍上方為上、下方為下

b.      我站在此處、尸體在那方

5.  地點:各部位的位置

6.  界限

a.       頭髮尖為上限、脚板為下限、周圍界限為皮,之内為三十二身分

 

-假如過去有修過,在不斷看的同時,似相會顯現。如果不,他可再領會以下五個特徵

1.  關節:十四個重要關節

a.       左右手各三個

b.      左右脚各三個

c.       頸部一個

d.      腰部一個

2.  開隙

a.       腿部之間的空隙、耳朵等

b.      或開眼閉眼狀態

3. 

a.       眼窩、嘴巴裏面、頸部等

b.      或我在的位置,尸體在凸處

4. 

a.       膝蓋、胸部、額頭

b.      或我在凸的位置,尸體在

5.  全面

a.       觀察屍體全身,把心放在在明顯之處念及‘膨脹相/其他相

 

接下來的步驟

1.  張眼看、又閉目專思多次

2.  直到有取相:閉眼時影像和開眼一樣

3.  透過專注取相而得似相

a.       似相比取相光净得多,它會和原本的業處融爲一體[帕奧禪師。從安般念至色、無色禪]

4.  專注似相就能獲得禪那

-----

 

以上為修止的方法,修觀的方法應為原經文的方法

1.  看見以上不同類型的尸體後,作意自己的身體會面臨同樣的遭遇

a.       義注引述古代阿羅漢長部頌者大吉祥尊者(Mahāsīva注釋說,這是在修過患隨觀智

2.  或隨觀身體的生滅

3.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身體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4.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身體

5.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受念住

 

 

-每當感受餌sāmisa和離餌上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時他都知道

1.       怎樣正確‘知道‘?

a.       無我:一般人經驗樂受等感受時,都覺得有個‘我‘去經驗,但這裏禪修者應去除有人、我、衆生的概念

b.       無常:現在的樂受,透過過去感受的滅而存在,知道感受是無常的

c.       觀受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i.      集: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Vism chapter 20)等---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ii.      滅:緣於無明(以緣的角度)、渴愛、業、食、觸之滅—而滅/看到變遷、無常

2.  餌=連接六門、受污染的

3.  離餌=連接六門、不受污染的

4.       他可以以上述的方法觀照自身的感受、他人的感受、或兩者的感受

 

義注因應受念住而介紹另一種觀照角度

1.       一般精神現象的禪思,有三個主題:觸、受、心

a.       當外塵接觸心時,有些人觸會便變得明顯,另一些人則是受/心

b.       但其實其他精神現象---觸、受、想、思、心--也生起

2.       反思緣起

a.       他反思因爲有身體作依靠才有心(這裏定義比較鬆散,也包含觸、受、想、思),反之,身體也不脫離五蘊

b.       之後探究五蘊的因 (無明等),而知道五蘊受因緣限制、因緣所生起

3.       之後觀照身、心、和讓他們共存的緣---他們的三相而發展觀

 

 

 

心念住

 

 

-當心是以下的狀態時,知道心是以下的狀態

1.  有貪,離貪

2.  有瞋,離瞋

3.      有癡,離癡的心(注釋書:癡心是指以痴為根而與疑/掉舉相應的

4.  收斂的心(昏沉、睡眠之心),散亂的心

5.  廣大的心(指色界心與無色界),不廣大的心(欲界心)

6.      有上的(欲界心。意思是還沒有達到世間最高層境界的心,或者還能夠再提昇的),無上的(是指色界或無色界心,它們是已達到世間最高或最妙境界的

7.      專一的(具有近行定或安止定者的心),不專一的

8.      解脫的(是指透過如理作意而從煩惱中暫時解脫/在定中透過降伏煩惱而暫時解脫的),不解脫的

 

-可以觀心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1.       集: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名色(Vism chapter 20)等---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2.       滅:緣於無明(以緣的角度)、渴愛、業、食、觸/名色之滅—而滅;或看到變遷、無常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心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上也可以應用於觀照自己/別人/自己和他人的心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觀心時除了可以觀自心,也可以觀外在的心,或觀内外之心。

 

 

法念住

 

佛陀在説完前面隨觀色蘊、受蘊和識蘊之後,介紹行蘊、想蘊的觀法

 

【五蓋篇】

 

修法:

 

-當自己有個別的五蓋時知道自己有個別的五蓋

-當沒有時知道沒有

-未生個別的五蓋生起時知道

1. 貪欲生起是因爲不如理作意净相

a. 不如理作意=在錯誤的方向作意 / 作意常樂我净

2.       嗔恚生起是因爲不如理作意(讓人)厭逆的相

3.       昏沉睡眠生起是因爲

a.       大量作意不樂arati、倦怠tandī慵懶vijambhitā、餐後的睡意bhattasammado、心的退縮līnattaṃ

b.       Vibh856-860 不樂= 對某些更高的善法或獨居處不悅、不滿

c.       倦怠=心的無精打采、懶惰

d.       慵懶=打哈欠、彎向前、彎向後、向上伸展、彎曲、身體的慵懶

e.       餐後的睡意=因爲食物的緣故而疲憊、燥熱、不勝任

f.        心的退縮=心的不堪任性、不適業性、遲緩、麻木、收縮、懈怠

 

-已經滅去的五蓋也知道

1.      貪欲不生起是因爲

a.       如理作意不淨相

b.       義注説可以透過不净觀來發展禪那。

c.       義注也提到可以以---傾向不吸引的目標(墓園九相)、以不吸引的目標來禪修、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在努力的善友、適當的話題—來捨棄貪欲

                                                               i.      有些大師說單單飲食知量就可讓貪欲無法生起。因爲他在作意食物的不净(如會變成屎便)

d.       取得阿羅漢道 (因爲整個世間都是貪欲的目標)

2.       嗔恚不生起是因爲

a.       慈心解脫

b.       義注:解脫於惡意。但這裏指的是3禪,複注說,是因爲假如不進入禪那不能取得完全的解脫

c.       義注也提到可以以---傾向慈心禪(近行定或以下)、以慈心來取得禪那、反思業力的主人、大量的反思(業力的主人)、善友誼、適當的話題—來捨棄惡意

d.       怎樣反思業力的主人?義注提到,可以這樣想:你對他憤怒又怎樣?可以摧毀他的美德等等嗎?你不是來去這世皆因業力嗎?對他們憤怒就像拿著熱炭、沾滿屎的鐵棒來打人。

e.       或,他對你憤怒又怎樣?可以摧毀你的美德等等嗎?他不是來去這世皆因業力嗎?他就像給出一個被拒絕的蛋糕、或者逆風抛塵,他的憤怒會留在他身上

f.        更多去除憤怒方法請看 清净導論 298-306,9:14-39

3.       昏沉睡眠不生起是因爲

a. Ārambha一開始的精進,nikkama 驅除懈怠的力量、parakkama更進一步的力量

b. 義注也提到可以以---飲食知量、轉換姿勢、光明想、去空曠的地方、善友誼、適當的話題—來捨棄昏沉睡眠

c.       對於飲食知量,AN1.18義注說,還有4-5口的食物量時就應停止吃喝

4.       掉舉後悔不生起是因爲

a.   心的平息

b.      義注也提到可以以---大量學習佛語、對於適當的不適當的大量探討、精通律然後履行、靠近長老、親近持律善友、說對於什麽是允許不允許、有益的話題來捨棄掉舉後悔 (以上這些都有助避免犯錯引起的後悔掉舉)

c.       義注應該是根據出家人來説的

5.  疑惑不生起是因爲

a.   如理作意

b.       SN46.51說,疑惑可以透過如理作意善不善法、諸有罪過無罪過法,諸下劣勝妙法,諸黑白有對比的法去除

c.       義注也提到可以以---大量學習佛語、大量發問有關三寶的問題、精通律然後履行、大量投入對三寶的信心、親近對三寶有大量信心的善友、說適當的話題(關於三寶的)來捨棄疑惑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可以觀法的集法、滅法、或集滅法

1.    集:上面讓五蓋生起的原因

2.    滅:上面讓五蓋不生起的原因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這些法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複注說,這裏(在教修觀的同時,是在)教導培育止禪。因爲離五蓋就會生起止

 

 

五取蘊

 

五取蘊=能成爲執取目標的五蘊

 

修法

 

-觀照以下

1.      如是是色////

a.       只是色////識那麽多’—只是看他們的自性,如以下:

b.      色蘊:觀照衰滅之相、眼、顔色的自性

c.       受蘊:經驗的自性、愉悅等的自性

2.      如是是色////識的集起

a.       集: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vism chapter20對於前四蘊)、名色(對於識蘊)之生---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3.      如是是色////識滅去

a.        滅: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vism chapter20對於前四蘊)、名色(對於識蘊)之滅---而滅/看到變遷、無常之相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這些法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六内外處】

 

修法:觀照以下

1.   了知個別的六處

a.   例如了知眼這個器官、眼的突出特質

2.   了知個別的六塵

a.   例如了知色是由心、時節、業、食素而生

3.   了知緣於這兩者生起的結縛

a.   例如因爲眼和色而生的十種結,但這裏不是佛陀一般說的十結:

b.   見、疑、戒禁取、妒忌、吝嗇、貪、厭惡、有愛、慢、無明

4.   了知未生起結縛之生起

a.   見:認爲色是常的

b.   疑:這個色法是否衆生?屬於衆生的?

c.   戒禁取:透過這些(無用的)戒律、禁制,我未來能很容易取得這樣的色

d.   妒忌:希望別人得不到這樣的色

e.   吝嗇:吝嗇於分享屬於自己的色法給別人

f.        貪:貪著於碰撞眼門之色

g.   厭惡

h.   有愛:希望未來有某個存在,能容易獲得這樣的色

i.        慢::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能如理考量所緣

j.        無明:和上面的煩惱一起生

5.   了知已生起結縛之捨斷

a.   了知之前十結已經被斷除

b.   或暫時不生起

6.   了知已捨斷結縛未來不再生起

a.   了知它們透過如理作意暫時不生、透過禪那壓制

b.   或透過入流道根斷見、疑、戒禁取、妒忌、吝嗇

c.   一還道淡弱貪、厭惡

d.   不還道根斷貪、厭惡

e.   阿羅漢道根斷有愛、慢、無明

 

 

-觀照上面之法的集、滅

1.       集: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名色(Vism chapter 20)等---而生,或作意生起之相

2.       滅:緣於無明、渴愛、業、食、觸/名色之滅—而滅;或看到變遷、無常

3.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可以歸爲色蘊; 意可以歸爲識蘊;法可以歸爲另外受蘊、想蘊、行蘊

4.      (意門義注以有分心解釋)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這些法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七覺支】

 

-覺支是讓人從愛戀的污染中覺醒、穿透四聖諦的要素

 

修法

1. 當有個別的七覺支時知道自己有個別的七覺支

2. 當沒有時知道沒有

3. 未生起的七覺支生起他了知

a. 增長念覺支的方法:

                                          i. 大量如理作意讓念覺支生起的目標 (如業處)

                                         ii. 伴隨正知的念:為讓人生起知道這些行爲的目的之智—的念

                                        iii. 避免忘念的人

                                        iv. 結交具念勤奮的人

                                         v. 傾向念

b. 增長‘探究法’覺支的東西:

                                          i. 大量如理作意善不善法、諸有罪過無罪過法,諸下劣勝妙法,諸黑白有對比的法---的自性、功能、特徵等

                                         ii. 探究五蘊、界、處、五根、五力、覺支、八正道、禪支、止禪、觀禪—透過經藏、義注、老師

                                        iii. 潔净自身 (清洗身體、衣服等):在清潔的内外環境流出的智會比較純潔

                                        iv. 五根平衡

1. 信心太強智慧過若會變得容易誤信無德、不信得過的愚人

2. 智慧太強信心過弱就會變得奸狡,他覺得只有動機為善就行了,不用去佈施等。

3. 信慧平衡則會相信有理由被相信的人(如佛陀)

4. 定自然地傾向懶惰,太多定、太少精進就會被懶惰征服。

5. 精進則傾向於掉舉散亂。

6. 念則何時都需要不嫌多

7. 這些平衡的話禪定就會生起。例如他會對禪法有信心,然後實踐直到取得禪那,智慧幫他取得觀

                                         v. 避免無者:沒有五蘊等智慧植根於心中

                                        vi. 結交有智慧者:具備生滅之智的人

                                       vii. 省思深奧的五蘊、界、處等:思維和分析

                                     viii. 傾向於‘探究法’覺支:在一切姿勢中

c. 增長精進覺支的方法:

                                          i. 反思惡道的可怕 :如提婆達多的下場,加入不精進就要受了

                                         ii. 見到精進的好處:聖道只有精進才能取得

                                        iii. 反思被踐踏的道路:這條路被所有佛陀、獨覺佛、大弟子踐踏過,也要被你踐踏。要精進的人才能取得

                                        iv. 反思施食:佈施給你的人不是你的親戚、僕人、想要生活投靠你。他們想要佈施得大果。佛陀批准你的住處不是讓你的身體舒適,而是要你完滿沙門的責任然後脫離輪回。要精進的人才能做到

                                         v. 反思遺產:佛陀的遺產,即七聖財,不會為懶惰的人所取得

                                        vi. 反思佛陀的偉大:進入如此偉大的導師而懶惰是不恰當的

                                       vii. 反思種姓的偉大:進入佛教我們就是佛陀之子,不適宜懶惰

                                     viii. 反思同修的偉大:兩位上首弟子和其他大弟子經過大量的精進已經穿透聖道,你是否跟隨著他們?

                                        ix. 避免無精打采、懶惰的人

                                         x. 結交精進、努力於涅槃成就的人

                                        xi. 在所有姿勢傾向於精進

d. 增長喜覺支的方法:

                                          i. 大量如理作意讓喜覺支生起的東西

                                         ii. 佛隨念

                                        iii. 法隨念

                                        iv. 僧隨念

                                         v. 戒隨念:回憶自己長時間持好戒

                                        vi. 施隨念

                                       vii. 天神隨念

                                     viii. 寂靜隨念:回憶自己這些煩惱沒有生起這麽多年

                                        ix. 避開壞人:對佛等不尊敬的人

                                         x. 結交好人

                                        xi. 反思那些讓信心生起的經文

                                       xii. 在一切姿勢中傾向於喜覺支

e. 增長輕安覺支的方法:

                                          i. 依止優質的食物:有益、適合自己的食物

                                         ii. 舒適的天氣

                                        iii. 舒適的姿勢 (對於偉大的人,能忍耐以上這三個的相反)

                                        iv. 反思大家都是自己業力的主人

                                         v. 避免身躁動的人:以武器傷害別人的人

                                        vi. 親近那些身輕安的人:那些安靜的人,因爲他們節制手脚

                                       vii. 在一切姿勢中傾向於輕安覺支

f.  增長定覺支的方法:

                                          i. 潔净自身 (清洗身體、衣服等):在清潔的内外環境流出的智會比較純潔

                                         ii. 五根平衡

                                        iii. 具備拿取所緣的技巧

                                        iv. 偶爾刺激心:當心懈怠的時候帶來探究法覺支、喜覺支、精進覺支

                                         v. 偶爾抑制心:當心過度有能量時,把心帶到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vi. 讓心愉悅:當心因智慧應用得弱、沒有平靜之喜悅時,變得不滿意。這時反思八種讓自己生起宗教情操處—生、老、病、死、四惡道之苦、過去輪回之苦、今生找尋滋養物之苦、尋思三寶的特質

                                       vii. 注視無干擾之心:不作上面三樣的心,而又無懈怠、散亂、不滿。就像車夫看著前行得順利的馬車

                                     viii. 遠離無定之人

                                        ix. 親近有定之人

                                         x. 志向(勝解)於禪那

                                        xi. 在一切姿勢中傾向於定覺支

g. 增長中捨覺支的方法:

                                          i. 對衆生中捨

1. 有兩個培育的方法:

2. 反思衆生都是業的主人。自己生於此時由於過去的業,死後隨業流轉—無我和無常短暫的角度

3. 反思根本無我、無衆生存在,你在依戀誰?

                                         ii. 對物品中捨反思無我、短暫無常:這個僧袍早晚會破爛、腐蝕,假如真是有一個主人,誰人會讓它破呢?

                                        iii. 遠離對衆生和物品有愛執的人

1. 衆生:如愛戀子女、戒師、學生等的人。他們渴望用雙手侍奉他們真愛的人,假如短時間不見,他們會急起來。

2. 物品:就算自己不用,也不肯捨出來

                                        iv. 親近對衆生和物品中捨的人

                                         v. 傾向於發展捨覺支

4. 已生起的七覺支修習完滿他也知道

a. 取得阿羅漢道時

 

 

-要觀照上面之法的集、滅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這些法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四聖諦】

 

修法:

1. 如實知道『這是苦。』

2. 如實知道『這是苦集。』

3. 如實知道『這是苦滅。』

4. 如實知道『這是導向苦滅道跡。』

a. 這些應是指世間智的修習(取得阿羅漢道前)

b.    也可指在取得聖道之時:那時會同時見苦集滅道諦。(SN56.30, Vism  chapter 16 「以智作用」)

5. 要觀照上面之法的集、滅

6. 或觀照無我:建立念而知‘這些法存在’ 但這時以智慧知道無人無我無衆生、沒有東西屬於任何人

7. 以此離開渴愛和邪見,不執取世間任何事物爲 ‘我’ 、‘我的’

8. 觀法時除了可以觀自法,也可以觀外在的法,或觀内外之法。

 

-以下是被知道的内容:

 

[苦聖諦]

 

1.      

2.      

3.      

4.       Soka: 經歷不幸時内在的悲傷、心中的炎熱(如以弱火而燒釜中的東西)

5.       Parideva:經歷不幸時的哭泣(如以烈火而燒的東西滿出鑊的外面來)

6.       Dukkha : 身體的苦

7.       Domanassa: 意的苦

8.       Upāyāsa:過度的傷心、心的燃燒 (如不能外出留在釜內而被燒乾了的東西相似)

9.       求不得

10.   與喜歡的別離

11.   與不喜歡的碰頭

12.   簡而言之,五取蘊(色、受、想、行、識)是苦

a.       取蘊是能夠成爲漏、抓取的目標之蘊

b.       注釋:無常故是苦SN36.11

c.       Vism chapter 17: 為生等的種種痛苦所逼迫 (為苦產生的根基)

 

 

[苦集聖諦]

 

導致再生的欲愛(純粹貪愛)、有愛(伴隨常見的貪愛)、無有愛(伴隨斷見的貪愛);它們連接喜貪、處處全面歡喜於以下

1.       六根

2.       六塵

3.       六識

4.       六觸

5.       對於六塵的想

6.       對於六塵的思

7.       對於六塵的愛

8.       對於六塵的尋

9.       對於六塵的伺

 

 

[苦滅聖諦]

 

-上面那些渴愛的徹底斷滅

 

[苦滅之道聖諦]

1.       正見

a.       對於四聖諦上的智慧

2.       思維

a.       出離、無惡意、無加害思維

3.       正語

a.       戒絕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閑雜語

4.       正業

a.       戒絕殺生、偷盜、邪淫

5.       正命

a.       正確的謀生方式

6.       正精進

a.       四正勤

7.       正念

a.       四念住

8.       正定

a.       四種色界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