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田

動中禪始祖---隆波田

隆波田的生平

這兒先介紹動中禪的創始者隆波田禪師的生平和禪修經歷:


1911年9月5日,隆波田生於泰國東北部雷府(Loei)羌堪縣(Chiangkhan)的布洪鎮(Buhom),他有4位哥哥和一位妹妹。10歲時出家當沙彌,學習寮國語、唸「佛陀」以及數息的禪修方法,一年半後還俗。20歲時短期出家當比丘,繼續學習禪修,半年後還俗,學習了當地的唸咒法門等。22歲時結婚,育有三男孩。為了便於小孩上學,隆波田搬到較熱鬧的羌堪市,他沿著媚公河以汽船做生意,來回在泰國羌堪府、農開府(Nongkhai)和寮國首都萬象(永珍)之間,賺了不少錢;他並向遇到的禪師們學習傳統的禪修方法。隆波田說:


以前,我學習許多種的「業處」,例如,入息時唸「佛」,出息時唸「陀」,以及坐地盤腿並閉上眼睛,像這樣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學習內心誦著「samma araham」。我也練習腹部上升和下降的方法:這是入出息的一種方法。接著我練習數息,這是入出息的另一方法。然後我練習「入出息念」,知道短的入息、短的出息,以及知道長的入息、長的出息。我練習這些方法,並沒有使我擁有內觀的智慧。這些方法導致寧靜,但它是不同於我所要尋找的寧靜。


隆波田約43歲時,去寮國辦一個供養法會,一些事情使他心中感到生氣。以前他並不知道生氣是一種巨大的苦,現在他覺得自己有如身在地獄,他下定決心要戰勝這種苦,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的念頭。他逐漸減少買賣,停止一切事業。

1957年隆波田46歲,此時已經處理完所有事務,知道以往雖做了不少功德,內心仍有煩惱未斷除,因此決心離家尋找滅苦的方法。他到泰國東北部農開府的珠光寺(Rangsi mukda)參加夏安居的禪修課程。有一位名為阿姜潘‧阿難陀(Achan Pan Anando)的比丘,從曼谷的Mahathat寺被邀請到珠光寺,他會以小參的方式來檢驗禪修者的進展。阿姜潘是寮國人,曾經在緬甸學習默唸手部移動的「動-停」以及腹部「起-伏」的禪修法門(其後他被邀請住在寮國首都萬象的Buddhavongsa Sokpaluang寺)。


1957年8月8日是禪修的第一天,隆波田先練習傳統的禪法和阿姜潘所傳的默唸手部移動的「動-停」(阿姜潘教完有事去寮國幾天),隔天隆波田將禪修的技巧改成單純地覺知肢體的動作,以此方式一直練習下去。


8月10日是禪修的第三天,早上五點,隆波田作手部動作時,體會到了「名色」,並知道功德與過失之後,生起了一種智慧,卻將覺性推到外邊,並未覺知身體。到了黃昏,隆波田晚上洗過澡後,在兩棵樹之間來回經行。走了一會兒後,「念頭」第一次生起,並沒有覺知它;念頭第二次生起時,隆波田覺知到了它;第三次的時候,他已經能夠看見、知道、明瞭念頭。此後每當念頭生起,就放下它,一次又一次,隆波田在來回經行一陣子後,生起了真正的內觀智慧而有第一次的大證悟,如實看清了事物(Vatthu)、真實存在(Paramatta)和變易(akan)。


到了晚上,隆波田繼續看念頭,又有第二次的大證悟,他看見、知道、明瞭了貪、瞋、癡,因而「受、想、行、識」不再是苦,他忽然領悟了這條聖道,感覺到體重似乎消失了百分之六十。


1957年8月11日是禪修的第四天,早上隆波田經行時,有第三次的大證悟,不久就體證到「生盡」,此後內心不再有苦和煩惱了。


隆波田開悟後,接著接受阿姜潘老師的檢驗:


阿姜潘問他:「鹽是否鹹?」

隆波田回答:「鹽不是鹹。」

「為什麼?」

「鹽不在我的舌頭上,所以如何會是鹹?」

接著阿姜潘問「胡椒是否辣」,和「糖是否甜」的問題,隆波田對這些問題給了相同方式的回答。

接著阿姜潘又問:「在黑色之中,何種較黑?」

隆波田回答:「黑色就是黑色,沒有黑色能超越黑色。白色就是白色,沒有白色能超越白色。紅色以及其他東西也是如此――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它自己。」


阿姜潘沈默了一段長時間後,他再問:「假設這裡是一片森林,有一個人來看我而後走回去。這人回去時帶著槍,途中碰到一隻老  虎,他開槍射擊。這隻老虎受了傷,變得非常兇暴。如果我已告訴這人要你來這裡看我,你會來嗎?」阿姜潘用故事提出一個深義的問題。


隆波田回答:「會的,我會來。您要我來,我就會來。如果我不來,就對您不恭敬。」


「但是你若來,這隻老虎會咬你。」

「哦,我沒有看到這隻老虎。」

阿姜潘問:「你將走大路還是走捷徑(穿過森林)?」

隆波田回答:「我不會走捷徑,我會走大路。我走大路時,這隻老虎一來,我就看到牠並能避開牠。如果我不走大路,老虎來時我看不見牠,因而不能避開牠。」


此後阿姜潘就沒有說什麼了。


隆波田繼續停留到十月底禪修結束後才回家。回家後開始於雷府的羌堪市教導親友動中禪。他的太太經過三年的練習,有一天早上在菜園摘菜,突然覺得整個身體都失掉「味道」,就像醃牛肉的收縮(It shrank like beef being salted!)。隆波田叫她不用管它,放下它,不久她告訴隆波田她內心不再有苦了。


1959年,隆波田回到老家雷府的布洪鎮,公開舉辦第一次十日的禪修課程,有三四十人參加,隆波田提供食住。不久在當地成立了二個禪修中心。


1960年2月3日,隆波田48歲,他在家鄉的吉祥昆芒寺(Sri khun muang)出家受比丘戒,依止戒師(勝利法師)一年。


1962年到1963年,隆波田到寮國傳動中禪。


1964年,隆波田指導摩訶布阿通學習動中禪。


1966年,隆波田在雷府蓋建佛禪寺(Paphutthayan),成為動中禪的一個主要中心。早期的大弟子,如摩訶布阿通、布曇長老(Boomtam)、康懇長老(1936生)、隆波通(1939生)等來此學習動中禪。


1971年,隆波田在泰國東北部孔敬府(Khonkaen)蓋建解脫森林寺(Mokkhavanaram),為動中禪的另一主要中心。


1973年,重要弟子阿姜達(1951生)來解脫森林寺學習動中禪(阿姜達三年後滅苦,後來常在此寺教導動中禪)。


1974年,隆波田到寮國首都萬象(永珍)傳動中禪。


1975年,隆波田受邀到泰國中部鄰近曼谷的暖塔武里府(Nonthaburi)的Chonlaprathan寺,指導禪修,遇到學問僧歌維法師(Kovit Khemananda)。歌維法師發覺了動中禪的奧妙,經由他的推介,隆波田的動中禪引起各界的注意和廣泛學習。


1976年,隆波田在曼谷近郊蓋建南來寺(Sanamnai),為動中禪的另一中心。(此寺於1985年起由隆波通作住持)


1982年,隆波田到新加坡二次,傳授動中禪,此期間隆波田出現胃癌的症狀,隆波田依然於孔敬府解脫森林寺指導禪修,此時大威瓦(1950生)、尼羅多法師、甲仁長老(1928生)都來此學習。

1983年到1986年,隆波田在家鄉雷市蓋建佛法島(Ko Phutthatham)踏名款寺(Thap mingkhwan),為動中禪另一重要中心。

1985年,隆波田於南來寺,指導安嘉利老師(1945生)於家中修習動中禪。

1988年,隆波田9月9日回到雷市的「佛法島」,於9月13日下午仍做著手部的移動,這是他「最後的教導」,隆波田於6時15分入滅,享年78歲。



轉載自

林崇安 《內觀雜誌第60期》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170

動中禪要點

隆波田說:

我們必須自我學習。我們必須自我教導。

我們必須看自己。我們必須知道自己。


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我們必須自己做。

所以,您不應對其他感興趣。

只要多做移動的練習。做它好像沒什麼特別的。


做它,不要倉促,不要懷疑,不要猜想。

做它,不要期望結果。


要簡單,只要移動。一次一個移動,並且要知道。

當您不知道時,讓它通過。當您知道時,讓它通過。

有時您知道,有時您不知道,如此讓它通過,但要知道。

當身體動時,知道它。當內心動時,知道它。

這是一個一天24小時的實踐。

下決心真正地實踐,并且舒適地實踐。


隆波田說:

如果您正確地開發正念,最長實踐時間是不超過三年、中等時間是一年和最快時間是一天到九十天。

法談

為何修行

用心聽啊!各位出家的比丘、沙彌、比丘尼:

有些人對 「修行」這個名詞還不是很清楚。「修行」的要點在於 「動

機」─為了什麼而修行?我們應該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明見真理,體

證佛陀的教導而求法 。各位必先立起這點知見,而不是看見他人修就

跟著做,懈怠時停,精進心起就修,一天做一點點,這表示我們的信

心還不夠,道心還不堅強。

我開始修行時,觀念就不正確,認為成果一定有權威或神通,起了錯

誤的觀念,在修行上就會偏差。修行的出發點要向內返照認識自心。

從書本學的知識也一樣,用它來照見自己,不要執著或在文字上打轉,

因為這樣我們就沒辦法認識自心。現在有很多位善知識在教導,每位

的教法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深思他所說的話,是否他能保證自己

所說是絕對的真理,否則的話,表示他所說的還有疑問,是不是因為

他自己本身也是似懂非懂。這點對於初學者非常重要。各位要好好地

思考。

佛陀雖然知識淵博,廣學多聞,但未成道前不曾教化過任何人。後來

自己精進向內觀照培養自覺,見法後對正在生死苦海中輪迴的眾生起

大悲心。他自語:「從今開始我將宣說真理。」當時有位正在求道的

婆羅門叫優婆伽遇到佛陀,請佛陀為他開示真理,但他卻無法理解而

離去。我們現代人也同樣想求真理,但是遇有善知識講真理時,卻聽

不進去;不論任何人,若對他講真理後,他還沈溺於無意義的事,喜

歡玩樂,表示他對佛法不夠理解或還不想從痛苦中解脫。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在課誦時有一段經文說:「吾人勿放逸。」

所謂放逸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也就是不研究自己,能研究自己

就是不放逸的人。

研究自己是指覺知自己的身心。首先要培養自覺,知道身心的一舉一

動,這是研究也是修行,不同於一般的往外研究。所謂研究與修行是

在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正在做、說、想什麼,這點我們要有透徹的

知見,才能真正地了解。

知道、看見、明瞭有二種。聽他人說而知,這只是思想,不足以依賴,

並不能徹底滅苦或解決生命的問題。另一種的知道是從心中生起,叫

做內觀智慧而不是知識;有了覺性,智慧就跟著來,叫做內觀智慧,

也叫毗婆奢那(如實往內正觀),所以能熄滅痛苦。

今天我說的修行法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做得到,有同樣的效果,因為

每個人都有身與心。佛陀的教導,我可以保證,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已

經向我們保證,佛陀的教導非常簡單,就是用來解除自心的苦惱。既

然理明了,就要用它來做消除苦惱的工具,自己滅苦後,也要幫助他

人從苦惱中解脫。

人會痛苦煩惱是因為看不見念頭。其實念頭本身並沒有煩惱存在,會

苦惱都是因為有我在妄想,但卻不知、不見、不明自它,就轉換為貪

瞋癡,痛苦也隨之而來。這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善護念己心。然而

大部分時間我們時常忘記向內觀照,有些人甚至一生從未觀照自己的

心。若往外求法,依照他人所說,到深山修行,閉目打坐,或是禁食

等方法,表示他還不知,因為不知就跟著他人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告訴各位,其實修行不一定要到山洞、深山或道場,重要的是不論到

什麼地方都能隨時覺知自己的身心。托缽時看自心的動態,吃飯時也

如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這就是修行。在家居士也一樣,

工作時觀照自心,休息時也看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正道的修行;若

認為修行就不用做什麼、不用工作、不用謀生,這是不正確的,而這

些我都經歷過。

隆波田問:在座的人現在起瞋心嗎?

聽眾答:沒有。

隆波田問:有的時候你們會生氣嗎?

聽眾答:會。

隆波田問:你們有看見它從什麼地方來?

聽眾答:不知道。

隆波田問:根據佛陀的教導,不知道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的人。

你們持戒,瞋心就沒有了嗎?

聽眾答:還有。

隆波田問:既然如此,你持的戒算清靜嗎?

聽眾答:不算。

隆波田:就是這樣。

「戒」譯為清淨心,現在你們的心清淨平穩,表示你們戒存在著。心

如果不在這種狀態,就是沒有持戒。假使修行禁食禁水,卻不知反觀

自心,那麼,修到死也不會見法。

當我還在家時,齋日就到佛寺持八關齋戒,以為自己有持戒,後來才

知道真正的戒是指清淨心,心不平靜表示沒有持戒;當貪心起,想佔

有他人的東西時,就沒有戒了。瞋心起,忌妒他人也是如此。愚癡不

知事實真相也是如此。各位要有這樣的知見。

戒是指平常心,超越善與惡,現在這個時刻,各位的心無貪瞋癡,就

表示你們此時持戒清淨。沒有戒的保護,就不是真正地活著,無明煩

惱會隨之而起。

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不論是工作、說話、思想絕不會有差錯。心無法

清淨平穩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有百分之百的效益。

隆波田:各位都知道戒是用來消除粗重的煩惱?

聽眾:是的。

隆波田:那麼瞋心是粗還是細?

聽眾:粗的。

隆波田:就是這樣。它是粗的,假使有瞋心,你持的戒清淨嗎?當然

不清淨。

定是用來平熄中等的煩惱,也就是散亂心。慧是用來對治細微的煩惱、

癡心。覺知與貪瞋癡是相對的,若有智慧我們稱之為無貪瞋癡。當念

頭生起時,我們能知道、看見,久而久之自然習慣;知道自己的心無

貪瞋癡,因為有注意在保護我們,過境時能及時覺知,懂得如何解決,

這是修行的初步。

所以修行就是要識己心,不要分心想知道外在的事物,想知道天神、

天堂、地獄;凡事不要向外。課誦時,有一段經文:「智者自證」;

從書上知不是真正的智慧,所謂智者是指自知、自見、自證,毫無惰

性,不限時地都能精進用功的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修行不是

光說就可以達到的事。

舉例來說,我們想要有錢,但卻不工作,怎麼會得到錢呢?修行也是

同樣道理,想要體悟佛法,光說不練如何能得。將自己所學過的知識

拿來思惟,不表示真正知道,自己用思想來推測,還不是智慧。念頭

生起,還會生氣,那些所學算什麼?對自己一點也沒有幫助,因為即

使學再多,觸境時仍然會生氣。

隆波田:生氣是苦還是樂?

聽眾:苦。

隆波田:既然是苦,你喜不喜歡?

聽眾:不喜歡。

隆波田:既不喜歡,要怎麼做才不會生氣?

聽眾:提起正念,覺知念頭。

隆波田:這樣就不會生氣嗎?

聽眾:是的。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的開始了!出家做大比丘還會生氣嗎?

聽眾:仍會生氣。

隆波田:身為在家居士會生氣嗎?

聽眾:也一樣會生氣!

隆波田:看見了吧!它手下毫不留情,不管誰都受它影響。有錢人是

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同樣會生氣。

隆波田:窮人是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是的。

這表示了修行不限任何人,出家可以修,在家也可以修,而目的都是

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如果沒有苦惱就沒有必要修行了。現在雖然沒

有煩惱,但境界來時還會被境轉,所以在順境時我們要先修練,當發

生任何事情時,能及時地解決,這才叫做有修行的人。若解決不了,

表示修行功夫還不夠。

教他人前,要能百分之百保證自己所說的話。光是思惟、推測還是沒

有用。我能保證我所教的法,其實不要學得太多,能向內觀照(自己

的身心)就對了!要這樣的修:時時刻刻都保持覺性、覺醒,清楚地

知道身體的一舉一動,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壓抑妄念,念頭生

起讓它起,持續不斷地這樣練習。當覺性強到能知道並看清念頭時,

妄念就不會持續,苦惱也無法生起。

隆波田:譬如我們處在黑暗中,想要光明時,不知道的人用手去摸燈

泡、轉燈泡,燈會亮嗎?

聽眾: 不會。

隆波田:那麼,知道的人用手去按開關,燈會亮嗎?

聽眾: 會亮。

隆波田:貪瞋癡也是如此,不要想對治的方法,只要有覺性,注意自

心,念頭生起時,知道、看見,光明就會出現在心中,不住於黑暗了。

這與持戒或禁食無關。持戒、禁食是好,但還只是修行的外表。如果

能自己知道或有智者指點,體會到修行的要點就能受用,不論做什麼

都應用得到。

隆波田:心起念想偷他人的東西就是犯戒。如果自己被偷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當我們偷他人的東西,他人會高興嗎?

聽眾:當然不高興。

隆波田:啊!看見了!如果我們打人,對方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跟別人發脾氣,受氣的人會高興嗎?

聽眾:不會。

隆波田:那麼別人生氣,我們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我們時時刻刻要有這樣的知見,我很簡單地說

了,接不接受要看個人。

我們說給他人聽,但對方無法理解,反而指責、批評我們,當他指責

批評時心中已有苦惱了,但他卻不明白。被指責、批評時,心能鎮靜;

被稱讚時,也能平靜,因為我們知道真正的苦惱不是由他人造成,而

是自己心念所反應出來。他人批評或讚嘆我們時,心不受影響,因為

我們能知見自己的念頭,因而不會有痛苦。這是佛陀的教導,是要點,

是修行時必需要有的知見,如果能明自此點,其他要點就能逐漸了解。

各位不要以為來這裡住,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隨心所欲。不用功修

行是沒有效果的。有人非常認真來求法,但住兩三天後就跑了,這是

不精進的人。精進的人話很少,時間到就很用心練習,和大眾在一起

時也只是默默地修行,覺知自己的心念,不要太多話,有些人只是一

時認真,然後就去找朋友聊天。我們可以用底部破洞的水桶來比喻,

把水倒下去,水永遠也不會滿,因為桶底有漏,沒有水就沒得喝,口

渴想喝水,但卻無法有水喝。會儲水的人(不漏洞)獨處時能有清淨

心,和大眾相處時也能收攝自心,注意觀照心念,不多話,聽朋友說

話也同時注意自己的念頭。我們的心可比喻成水桶或其他水器,倒水

下去能夠存水,因為它已沒有漏洞了。

真正修行應該能持續不斷像環鎖一般。觀察自己的念頭,不是只有一

兩天的功夫。心念連續不斷的生滅就像溪流一樣恆常流動,因此我們

要懂得預防,要及時知道、解決,久而久之自然能突破,能夠清楚地

知道、看見、明白貪瞋癡,這是修行的關鍵。如果突破這一關,我們

才是真正百分之百的出家人。比丘、沙彌、比丘尼可以成為真正的出

家人。居士也可以做出家人。禪宗說五、六歲孩童、九十高齡老人皆

能做出家人。

隆波田: 各位有聽過佛陀時代沙彌也能證果?

聽 眾: 有聽過 。

隆波田: 身出家只是世俗表相。但心卻是超越了表相。身可以出家然

後還俗又再出家,所以說它只是表相。

我們要對表相有相當的認識。大部分人,尤其佛教徒對表相不大理解。

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教法都著重在表相,非常地普遍。我以前還沒

有智慧,以為佛像本身是神聖的東西。現在我對佛像,有也可以,沒

有也無所謂,這些都是表相,佛像本身並不能傳法。

隆波田:各位有看過佛像?

聽眾:有。

隆波田:它有對你開示嗎?

聽眾:沒有。

隆波田:有沒有和它話說

聽眾:不曾。

隆波田:所以佛像有和沒有都如此。重要的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

人。真正的出家人意為聖弟子。佛像不能教我們,因為它只是表相、

是物體。

我們來出家也一樣只是表相,可以用肉眼看得見。能破除貪瞋癡的人

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這境界超越了名相,肉眼看不見,稱之為真理。

它本來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但我們卻沒有注意到。瞋心一動,就隨

著轉,來不及看清,苦惱已經生起。譬如有人罵我們是狗,就認為他

是在說我,但事實上講我們的人才是狗,因為他看不見人是人,他的

內心是狗。因為能有這樣的見解,就能放下,這叫如實正觀;如果認

為他是在說我,就是愚癡的人。

修行的方法其實不多,今天所講的話各位要銘記。簡單的修行方法是

要不斷地練習,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人。身為出家比丘、沙彌、比

丘尼,住在寺裡修行,而在家居士在家裡也能做真正的出家人,這是

通往淨土、走向涅槃的道路。假使身是出家人但仍有貪瞋癡,也會走

向地獄。古人就曾說:「天堂在心,地獄在心。」天堂與地獄都在心

中,但我們卻沒看見。希望各位要好好地理解。

~~摘錄自:自覺手冊

《逆流》

【泰】隆波田

隆波田基金會 譯

引言:這是一份南傳修禪的資料。《法雲》雖然提倡大乘止觀修學,但是,我們也很願意

介紹不同立場 的修禪法門,一方面可以打開視野,一方面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希望

藉此利益讀者。

隆波田( Luangpor Teean,I911-1988 )是泰北重要禪師,他所教授的「動中禪法」

( Dynamic Meditation )在國內外流傳。在他弘法的三十年中,指出人人都具有潛藏的、

認識真理的能力,不論國籍、宗教、性別、年齡,如果修持正確,行者就能發現、認

識,進而明瞭 真理。其方法是從培養覺知入手,通過規律的手部動作及有恆的練習,

智慧將升起,直到煩惱止息。

隆波田出生泰北農家,未受正式教育。曾學習並探究不同的禪法。近四十六歲時,他

決心尋求真正的法。他 離開家,到一間寺院練習一種簡單的肢體動作。但是他沒有跟

著在心中默念:「動-停」,只是覺知身心的活動。幾天裡,他對於這樣修習禪法有了

極深刻的體悟, 後來,他現出家相,傳法直至生命終止。目前傳承隆波田禪法的是其

得法弟子阿姜通。阿姜通稟承師志,至力于動中禪的弘化。隆波田的著作包括《逆流》、

《自覺 手冊》、《致覺知者》等。

世間教師們所傳授之法,繁若森林茂葉,其中可資藥用者,卻寥寥無幾。因此,在你

學習禪觀時,應僅擇取 那不令煩惱衍生於心、能竭煩惱之源、殲除無明之法,採取教

中菁華,所謂法之核心,亦即此法能令你覺知自我,使心寧定、令智慧圓滿者;念起

時,應見念起、知 念起。不論念以何種方式出現,應對其瞭然分明,且知如何不受其

欺矇。在佛陀的教示中,有不少滅苦之道,你應於其中選擇一關涉正念與智慧者。

修學佛法,應明「禪定」,若誤解,則將空延歲月,取證無由。禪定有二途:

一、奢摩他,華譯為「止」,乃制心一處,集中注意,若不具解慧,則為癡定。

二、毘缽舍那,華譯為「正觀」、「慧觀」,乃明確、清楚、如實地覺知。

動中禪可於工作中、坐著時、飲食間......等日常生活裡修此禪觀。不求靜止不動,但須

覺知身心每 一動況,身動時,感受它;心動時,知道它。心動為念,念起時,應立刻

覺、知、透脫。如是持續地修習,直到覺知圓滿,你將親見、親知、親自明覺解脫慧。

所謂正確的修行,指你親自如實地見、知、明,那是不由他悟的智慧。當修行正確時,

無明滅,解慧起;愚 闇失,智慧開;黑暗與不幸消逝,光明與禪定起而代之。

讓我們修習增長覺知,直到其圓滿為止,則貪、瞋、癡將息滅。修行者,不論是出家

或在家,將可正常地生 活、工作、吃飯、行、住、坐、臥,如凡夫常人一般,仍有受、

想、行、識之活動,卻不受其苦。

人人皆具清淨、妙明而寧靜的心,問題端看是否肯修習至離卻執著為止,而離執的唯

一途徑,則在培養增長 覺識,若能肯心自許,將能由貪、瞋、癡、習染、欲、執及所

有業行中解脫自在。

第一項修行方法

修行,必涉事、理。

事,指規律的動作,摩擦手指,來回踱步等方法。有一個方法是設計來使身體不靜止

不動,而得以持續不斷 且清楚地在身體的活動中培養覺知。

至於理,首先應明白,「覺知」乃僅指感受,或察覺動況而已,不可踰越於此。你不

需注意是「在走路」、 「在呼」、「在吸」,那是錯的,只要感受動況便是,覺知身

心的動況:念起時,察覺它;身動時,感受它。其次,應瞭解在任何狀況發生時,但

感受、察覺它升 起,便任其過往,不須分辨其內涵是貪或瞋。例如風吹時,但覺有風

便可,不必知道這叫「風吹」,其至連知道是「風」,尚嫌多餘,只要感受它與常態

無風時不 同,便綽綽有餘,不須再加名相,否則徒增迷惑。

以規律的動作來培養覺知,不應「太」注意你的感受。放鬆!別太勉強。然修行方法

之事、理的瞭解則是非 常必要的,如果僅知事相而誤解了這方法的原理,便不會有結

果;若對原理瞭如指掌,而不會事相竅門,亦不能成功。故欲修習培養覺知,定須理、

事雙全,有技 巧,也徹底瞭解其原理。

總而言之:一、你一定要自己親身培養覺知,直到你知道它、見到它、明白它,在你

的身心中內證它。二、 一定得有方法和理解。三、不要靜止,應不停地動。(編按:

念住於身受心法上,任何波動,心馬上警覺、敏感)四、精進地依法修行而不勉強,

成果自會顯現。

規律的動作步驟:

一、將兩手平放於兩膝上。二、以小指邊為緣,翻右掌(覺,稍停)。三、提右前臂

(覺,稍停)。四、放 右掌,使平貼於小腹部(覺,稍停)。五、以小指邊為緣,翻

左掌(覺,稍停)。六、提左前臂(覺,稍停)。七、放左掌,使平貼於小腹上之右

掌背上(覺,稍 停)。八、抽右掌,平貼前胸(覺,稍停)。九、外伸右前臂(覺,

稍停)。十、以小指邊為緣,垂直置右掌於右腿上(覺,稍停)。十一、平放右掌於

右腿上 (覺,稍停)。十二、提左掌,平貼前胸(覺,稍停)。十三、外伸左前臂(覺,

稍停)。十四、以小指邊為緣,垂直置左掌於左腿上(覺,稍停)。十五、平放左 掌

於左腿上(覺,稍停)。

一再地重覆上述動作步驟的週期。

第二項培養覺知所成慧

你應該修習增長覺知( Sati ),直到它越來越強,禪定( Samadhi )越來越深,則解

脫慧(paññā)顯現,你將自內證真,不假外求。

一、首先,你知道自己即是身與心( rūpa nāma ),心覺受,知道身體之動態;知道

身業及意業,身業如行、住、坐、臥,意業如思想、感受等;知道身病及心病,身病

指頭痛、胃痛等,心病則是念頭,如意、不 如意等。

在了知身心之後,你將知道、明白苦( Dukka )、無常( Aniccam )、無我( Anatta )。

Dukka ,苦,是對身而言,指不堪忍受之蘊聚,指不動不變之不堪忍; Aniccam ,是

無常、不定; Anatta ,是無主、無我。它一直是如此的。

接著,你將了解俗諦( Summuti ),徹底地了解了假名虛妄的一切,例如,你將明白

金錢原來僅是一種被認為是有價值的金屬或紙張,而這種了解便是覺、正定及解慧。

Sacca 中文是 「諦」,是「真」之意。

若是虛妄俗諦( Summuti )有的,你知道;若是意觸真諦( Paramattha )有的,你也

知道。鬼、神、地獄、天堂、罪、福(功德)、皆是虛妄俗諦有的,也是意觸真實有

的。

接著,你知道了宗教非指廟宇,而是一種皈依。佛,是由無明中覺而具解脫智慧者,

因此,皈依佛,則是指 皈依於自覺、正定、解慧、心清淨、妙明、寂靜等人人本具的

覺性,它是智慧的豐碩皈依。

假若你只研讀經論,而不事修習培養覺知,則只是憶念邊事,而非真知實見。當你徹

底地知道、見到、明了 這虛妄的世間,便對俗諦的一切不再執著,這種由培養覺知而

得之智,則是「真」,或觀慧。

二、接著你將了知名色( Nāmarūpa ),心知念起。繼續培養覺知,當念起時,你應

覺照它起,知道它、明了它,但是別注意關懷它,也別任由它干擾了覺知的培養。當

你覺照念頭時,念頭將越來越 短。

在這個層次裡,你知道了境、觸與流轉( Uatthu-Paramattha-Āk ā ra )。 Uatthu 指所

見的事、物,包括心境與物境; Paramattha 指現前當下意觸所見;Ākāra 則是流 轉、

遷移。知道了境、觸與流轉,意指你意觸那流轉不息的所見境。

一旦你清楚地了悟境、觸、流轉時,你將見、知、明和觸知貪、瞋、癡,因為那便是

境、觸、流轉。

三、在領悟此時,心將非常地歡愉,亦可覺知離苦的受、想、行、識(亦即是離垢無

染的生命),樂受( Piti )現前,心地的不同,真知起時,無明頓失。繼續修行,切

莫對樂受產生執著,真智現前時,覺知( Sati )隨減而不若以前的層次中完滿,但所

現之真智則永不復失。

四、繼續地修行,將對身心動況更形清楚,解脫慧將自然顯現,你將知道、見到、明

了、習染、欲望、執著 及業行,如實地真知、實見,而習染、欲望、執著及業行將減

少或消失。當解脫慧現前時,你將對自己所悟產生自信。在了悟這些時,將有樂受再

起,慎勿執著,應 繼續修行,你將了知戒( S īl a )、戒器( S ī lakhandha )、定

器( Samadhikhandha )、慧器( Paññākhandha )。

S ī la , 戒,指離一切過非之正常身、語、意,是無記性。 khandha 是「器」、「種」

之意。

S ī lakhandha ,是承受正常身語意之器。

Samadhikhandha ,是承受寂靜心之器。

Paññākhandha ,是承受解脫慧之器。

戒,是在粗惑如貪、瞋、癡、習染、欲求、執著、業行竭盡時,自然發生的,因此,

我們說:「戒使我們正 常」,並不指戒相條文。

定,是用以除中惑的工具,執著於奢摩他止是 kāmāsava ,為執著所制, Bhavasava ,

為有或煩惱所制, Avijjāsava ,為無明所制。

智慧則是除細惑無明的工具。

在領悟戒、戒器、定器、慧器之後,你將了解有二種靜慮或禪定。

一、奢摩他(止),集中注意,這是不含解脫慧的定。

二、毘缽舍那(正觀),是一種清楚地知道、真實地知道、清楚地見到及真實地見到

的定,由於培養覺知, 定將自然顯現,由於它已經在那兒,不須去造作它,是一種由

貪、瞋、癡中解脫的定。任何事發生在你的身心時,覺知立現。因為覺知、寧定的心

及解脫慧業已在那 兒,所以貪、瞋、癡不起,假若你不增長你的覺知使其顯現,則雖

然它業已在那兒,你卻不能擁有它。

接著,你將知道、瞭解罪與福(功德),如果真有地獄,你將知道每種身、口、意及

三者共的惡業,將墮何 地獄。對於善業,你將知道它為何是福,假設真有天堂,你將

知道因為每一個身、口、意或三者共的善業,你會去那個天堂。

五、當你達到這培養覺知的方法之最後層次時,你將離苦(不堪忍受、煩惱),你將

知道、見到、了解而不 再有任何疑惑,心將經歷最後的改變,只有一清淨、妙明、安

寧的、平等的心,也將終其生與圓覺及解脫慧在一起,因為無明業已不存在了。但是,

他仍有不染煩惱 (苦)的受、想、行、識,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知道,明白地見到,

實在地見到「真如」。

編按:「動中禪」主張正知自己的動作,念念分明,由持續不斷地修習,能親見、親知、

親自明覺解脫 慧。在這個時代為了遷就眾生,提倡簡易的法門,有接引初機修行的作用,

但修一法就有成就的人,是非常少的。《八大人覺經》中說:「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

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佛弟子不應得少為足,才不會因執此一法而忽

略其它經論中的法門。

摘自法雲網http://fayun.org/

問題只因為你不願意  

講一個故事,故事大要是如此:有一個人來找隆波田——  他說:“師父!請你教導我如何解脫。” 隆波田說:“你打算什麼時候解脫?” 那人說:“在我死後。” 隆波田說“你很想快點解脫嗎?” “是啊!師父!” 隆波田說:“那麼你應該趕快去死,這樣你就可以解脫了。” “可是師父!我還想活很久啊!我還不想死。”......  這個小故事顯示:一個人之所以還無法在修行上有成就,很多原因出在他「不想」。這是實話,也是我的經歷。  當我們說:我想涅槃的時候,只是在想我要變得很棒。可是涅槃的意思是“棄絕”,然而我們卻是想“得到”,所以,我們決定,還是以後再涅槃好了;涅槃是“無苦”,結果我們發現佛卻說“樂也是苦”,最後也無樂,因此,我們就決定,還是以後再涅槃好了,因為我們還喜歡樂事。一個人最理想的一生,也許是享盡一生的富貴,占盡一切好處,但最後還是會涅槃,但是貪心的人關心的事情卻是:“如果有天堂,如何永遠呆在天堂?”就算在天堂會無聊也沒有關係的,因為只要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玩耍就又好玩了。  因此,如果你是真想涅槃,是真正願意的話,你會找到很多時間去練習,有的時候就把看連續劇的時間拿來練習禪修以及學習佛法,就可以憑空多出一些時間了;但是,如果你並非真想涅槃,不是真正願意的話,你會寧願去玩耍,也不願意去練習。  有時候我們相信一些信條,這些信念與信條也許很對,因為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在家人,身為在家人跟出家人畢竟是不同的,會害怕自己為了修行而荒廢了該做的事情。譬如說升遷與工作,這是正命的一部份,我也當過學生,我不得不把多數時間拿來應付生活,我相信:如果我都不管該做的事情、整天修行是不可能的。對於這點我真的沒什麼評論,因為這是事實,但是我一直認為可以過的更好,我認為只要肯做,可以越來越好;如果因為要修行而荒廢一些娛樂與交際,那也是幸福的。  對於一個在家人來說,戒定慧三學、最重要的是戒學,光是靠著戒學就可以帶來無數幸福。即使於定慧不足,只要我們能照顧好自身與自身的生活和品格,便即是戒,且將因此而生出無量安樂。  隆波田其實是近五十歲才出家的,我很願意說一說他的故事,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隆波田像是大部份那個時候的人,小時候曾經去出家,在寺廟中學習一些拼寫與佛教教義,然後他還俗後就結婚了,一直到四十幾歲為止。中間他是一個必須養活一家的生意人,每年他都會佈施僧眾;有一天他為了該佈施多少、佈施些什麼跟妻子爭吵,過後他想:他自己曾出家過,也這麼認真持戒修福,如今卻仍會為了小事情而爭吵,那麼,他多年來的學佛經歷到底算什麼?於是他決定外出去尋找真理,沒有找到他就不回家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到了寮國遇到一個緬甸來的比丘,那個比丘教導他一個禮拜就離開了,留下他一個人和其他學習者在那裡,練習現在被稱為「動中禪」的方法。不同的是,那個時候的練習是:一動一停都在心中默念“動、停”,而且動作的速度極為緩慢,有些些像是打太極拳那樣,甚至還要更慢。隆波田覺得應該要用自然的速度來動作,而且不必要默念動停,他照著自然的方法來練習,得到究竟的證悟而回家了。之後又花兩年八個月的時間,以在家人的身分,在家鄉教導他的親人與朋友鄉民等人,然後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