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作任何惡》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做了善業,也做了不善業。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
當我們作惡的時候,我們會給智者指責,我們會有不良好的聲譽,我們面對大眾會沒有自信 ,我們會被懲罰,可能會被罰款而失去大量金錢,可能被剝奪一些權利。(Ud.76)
當別人討論一些惡行時,我們便會想起自己也有做過這些行為,心慌意亂懷疑他們是否在說自己呢?
當別人被懲罰時,也會害怕自己是否也很快會被懲罰? (MN129)
最重要的是,我們會後悔,心裡會不安,我們會自己譴責自己(AN2.18)
五戒十善業其實是很基本的,如果持好它們,將會大大減少我們的煩惱。
身體方面,願我們不要殺生,偷盜,邪淫,飲酒
語言方面,願我們不要說謊;離間別人,說粗惡語說粗口,罵人;說無用的廢話,在不適當的時機說不適當的話,要言之有物。
意念方面,願我們不要有任何一刻想佔有屬於別人的東西;不要想別人被打,被殺害,去死,消失;不要否定因果,父母的恩德,輪迴轉世,不要否定這個世界真的有具有神通的修行人宣說有過去未來世 (MN41)
假如犯了以上任何的罪行,過後心清醒,有正念的時候,我們會很慚愧,無地自容;就算沒有人去責備我們,我們也會自己責備自己。
五戒十善其實還不夠。任何不善法都會為自己和別人造成困擾。
有些不善法或惡業,並沒有破五戒十善業,但做了之後自己依然會後悔的。
例如我慢。有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厲害,不尊重別人,不守規矩。有時我們會抬高自己,貶低他人(MN15);有時我們會自我炫耀;有時我們會想表現自己;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有時我們會帶著自我和人比較,會自卑,會覺得自己和人平起平坐。當心靈水平越來越高,再回顧過去,就會覺得羞愧死了。
有時一丁點不太過份的嗔心惡意,連初果聖者都可能有。曾經有在家見法者(他是泰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隆波所認證的弟子之一),曾經惡意說了些話讓競爭對手的心失去力量。過後很快他的心便沒有了力量了足足幾天,就算一直有修行也不能讓心有力量。每當想起此事,可能也會造成一點懊悔吧。
或者一些說話,未到很嚴重的粗惡語,可能是一些諷刺的說話,貶低的說話,取笑的說話,說完會傷害到對方,讓對方難受。或者說是非, 在別人背後說人壞話。過後我們自己的心也不會好受。
或許未到破戒,但我們可能在社會上爭名奪利,自私自利,後來反思也會覺得自己讓自己很沒有面子,別人看來確實是不好看啊!
再比如我們懶惰,發脾氣,生氣,妒忌別人,吝嗇,生起淫欲,沒有責任感,疏忽大意;當正念一強大起來,我們也會覺得很羞愧。
這些不善法,當我們想起,總是會讓我們焦躁不安,悔恨當初。這樣的話,我們的心便不會喜悅和寧靜,心會很散亂,沒有一點平靜和定力。
但假如我們努力去除這些不善法,不讓它們生起;只培育善法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將不會再想起過去所作的不善業,只會想起善業,如此,我們便不會後悔 。
當不後悔的時候,欣悅會生起,喜悅會生起。
然後心會寧靜輕安,快樂,最後定下來。
當心定下來後,不論是達到禪那,還是只是很淺層的近行定,我們將能如實地看見我們自己身心的無常,苦,無我;也能夠如實地看見外在人事物的無常,苦,無我。
這樣下去,智慧累積得夠時,我們便會厭離它們,放下它們,從而證果 (AN10.1)
因此許多大師父都會叫信徒先持好戒,後再禪修。不然每次坐禪時都想起過去的惡業,心怎能夠定下來呢?
所以,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