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

簡介


阿姜查出生在泰國東北部烏汶Rajathani鎮附近的一個小村莊。 他是阿姜曼的直系弟子 


九到十七歲之間,他是一位沙彌,在還俗幫助父母務農之前的那段時日裏,他接受了基礎教育。到了20歲,他決定回復出家生活,並於1939年4月26日受了比丘戒。  


阿姜查早期的僧侶生活,遵循一種研習佛教教義及巴利經文的傳統模式。在第五年時,他的父親得重病而逝;人命的脆弱和不確定,直接提醒了他。這促使他去深思有關生命的真正目的,因為,雖然他已有多方面的涉獵並且精通巴利文,但對於痛苦的滅除,似乎並沒有更進一步親身的瞭解。厭離之感開始在心中升起,終於(在1946年),他放棄了學業,並開始了托鉢行腳。  


他走了大約四百公里到達泰國中部,沿途睡在森林,行乞於村落。他在一座能夠用心地學習和修習毘奈耶(僧侶戒律)的寺院住了下來。那時,他聽說了有關阿姜曼禪師(Ajahn Mun)的故事,於是、出發步行往東北部去尋找他。


這時,阿姜查正與一項有決定性的問題做掙扎。他研讀過戒、定與慧的教理,雖然那些內文陳述詳盡且細節精細,但他卻不知如何將它們實際地付諸實踐。阿姜滿告訴他,雖然這些教化的確廣博,但在本質上卻很單純;有了「正念」的安置,如果看到了在內心生起的每件事物,當下便是真正的修行之道了。這種簡潔而又直接的教導,對阿姜查來說,是一種啟示,也因此改變了他修行的方法。這條路是明確的!此後,他依循佛教森林比丘的傳統,進入森林地區獨自修行。  


接下來的七年間,阿姜查在這種簡樸的森林傳統方式中修行;為了開展禪坐,行遍鄉間,尋找安靜而隱蔽的地方。他住在老虎和眼鏡蛇成群出沒的叢林,甚至停屍場;利用對死亡的省思來克服恐懼,並洞察生命的真正意義。  


經過多年的流浪,1954年,他受邀返回故鄉的村子,就在一處熱病橫行、鬼魅出沒,稱作「巴蓬」的森林附近住了下來。不顧瘧疾的困境、簡陋的住處以及稀少的食物,追隨他的弟子,人數愈來愈多。現在被人稱為巴蓬寺的寺院就是設立在那兒的,而最後地,分院也在別處被建立了起來。  


在阿姜查寺院裏的訓練是十分嚴厲且冷峻的。阿姜查經常將他們的弟子們推到最極限,去測驗他們耐久的能力,期使他們能開展耐心和決心。他有時發起費時且表面上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工作計劃,由此去頓挫他們對平靜的執著。這重點經常放在屈服於事物的本然樣子,而最大的強調點着重於嚴格的毘奈耶(戒)之遵守上。  


1977年,阿姜查應邀訪問英國,並留下一些比丘僧團在那兒。阿姜·查於1979年回到英國,隨後轉往美國、加拿大去訪問並教學。1981年,再度出遊後,由於糖尿病所致,阿姜查的健康逐漸走下坡,也因此無法於雨季時在巴蓬寺安居。  


當病情惡化,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一種教導「萬物皆無常」的一種活生生的示例。他不斷地提醒人們,要努力在他們自心裏處找到一個真實的皈依處,因為,他不再有很多的時間能教他們了。  


1981年「雨期」結束前,他被送往曼谷做一個手術。幾個月內,他停止了說話,並逐漸失去了對四肢的控制,終致全然癱瘓而臥病在床。從此以後,他被比丘弟子們全心全力地照顧和服侍;他們都感激且樂於有機會服侍曾經如此有耐性和慈悲地引導一條正道給那麼多人的一位老師。  


1992年,1月16日,上午5時12分,阿姜·查在他的寺院,泰國烏汶的巴蓬寺,於隨侍的比丘們面前,安詳地離開了人間。

法談 Dhamma

唸 佛

禪修時,心中默念佛號2,直到佛號深入你的內心深處。

Buddho這個字象徵佛陀的覺知與智慧。在修行時,你必須

依賴佛陀一詞甚於其他事物。唸佛所帶來的覺知將使你了解

自己內心的實相。唸佛意味著心中有正念和覺知。

野獸也有某種覺知,當牠們悄悄的靠近獵物,準備攻擊

時,牠們非常專注。即使是獵捕者也需要專心守住被捕獲的

動物,以免獵物掙扎著逃亡,這也是一種專注、正念。因此,

我們必須區分不同種類的正念。唸佛是提起正念的一種方

法,當你把心專注在一個所緣上,心會清醒,覺知讓你的心

清醒。一旦這種覺知透過禪修而生起,你可以清楚的觀察

心。如果心中沒有唸佛,沒有覺知,即使有世俗的正念,這

並沒有覺醒與觀慧,也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益處。

正念來自於心中默念佛號,保持覺知,這必須是清楚的

覺知,這種覺知使心更清明、更光明。清楚的覺知,就像在

暗室燃燈一般,如果室內一片漆黑,放置在室內的任何東西

都難以區別,或因為沒有光而遮蔽了視線。當你增強室內的

亮度,這光會照亮室內各處,讓你能清楚的看到室內的事

物,讓你知道屋裡有哪些東西。

---阿姜查

1 這篇開示的英文標題是 “Reciting ‘‘Buddho’’。

2 在泰國的森林道場,禪修時,禪修者經常默念佛號(Buddho),

吸氣時唸 Bud,呼氣時唸 dho



訓練住心一境:三昧3

當修習禪定時,專注在呼吸上。想像你一人獨坐,旁無

他人,沒有任何事物干擾您。要有這種認知,直到你的心完

全放下俗事與身外之物,只剩下覺知氣息的出與入。心必須

放下身外之物,不要想:有個人坐在這裡,或那個人坐在那

裡。不要讓任何念頭生起,這會使心散亂,最好去除任何念

頭,沒有別人在這裡,你一人獨自打坐。要有這種認知,直

到任何念頭完全止息,而你不再關心你週遭的人或事物。

然後,你只專注在出入息上,正常的呼吸。讓出入息自

然的持續下去,不要強迫呼吸變長或變短,而是正常的呼

吸,讓出入息以正常的方式持續著,然後坐著觀察氣息的進

出身體。

一旦放下外在的事物,這表示你不再被車輛的聲音或其

他噪音所干擾,你不會被任何外在的事物所干擾。無論是色

聲,或其他事物,不會再干擾你,因為你的心不在上頭,而

是專注在出入息上。

如果你的心被不同的事物干擾,你就無法專注在出入息上。此時,試著深呼吸,吸氣直到肺臟,讓肺充滿空氣,然後全部呼出,直到沒有任何空氣留下。這樣做了幾次後,然

後再度讓覺知生起,並繼續培養定力。

當正念現前時,有一段時間心是平靜的,這是正常的,

然而心會改變,並再度受干擾。此時,讓心不為所動,做深

呼吸,讓你肺臟中的所有空氣全部呼出,再將肺臟充滿空

氣,讓正念現前,專注在出息與入息上,繼續保持覺知。

以此方式禪修,在你熟練禪修前,你必須經常打坐,並

且夠精進。一旦精於禪修,你會放下俗事,不受干擾。從外

部而來的外緣,將無法進入你的心中,干擾心。當外境無法

進入心中,你會觀察心,觀察這覺知所緣(object)的心,此

時,呼吸是一回事,心的所緣是另一回事,他們都在覺知的

範圍裡,觀察你的鼻尖,當心非常專注在出入息上,你就能

輕鬆的修習。當心變得非常平靜時,本來粗重的呼吸,會變

得比較細,心的所緣也逐漸變微細,身體比較輕安,心也比

較輕安,沒有牽掛。

此時,你對外在的事物會感到厭煩,並將注意力向內觀

察心。當心非常專注而能住心一境時,在所緣上保持覺知。

當氣息出入時,你會清楚的看到氣息的出與入,正念會變

強,對心所緣(mind–objects )的覺知會更清楚。此時,你會

觀察到戒、定、慧同時生起。一旦定生起,你的心將不再散

亂和困惑,會住心一境,這就是所謂的三昧。

當你住心一境,專注在出入息時,由於正念現前,你的

覺知會生起。當你清楚的觀察呼吸,正念會變強,心會變得

更敏感。你會發現:有覺知,住心一境的心,專注於內而非

轉向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會漸漸的從你的心中消失,而

心也不再關心外在的事物。好像你已經回到內在的家,所有

的感官都收斂成為一體。你的心變得輕安,不受外境的干擾。

覺知氣息的出入,久而久之,氣息會更深入的穿透身體

的內部,呼吸漸漸的變得更微細。最後,對呼吸的覺知變得

非常微細,以致於呼吸似乎消失了,不是對呼吸的覺知消失

了,也不是呼吸本身消失。然後,一種新的覺知生起─覺察

到呼吸已經消失。換句話說,對呼吸的覺知變得非常微細,

因此很難去說明。

此時,您只是坐在那裡,沒有出入息,仍然有呼吸,只

是呼吸變得非常微細,似乎不存在。為什麼?因為此時的心

最微細,有一種特別的覺知。只是保持覺知,即使呼吸消失

了,心仍然能覺知沒有出入息。當你繼續禪修時,你以什麼

做為禪修的所緣?以覺知的心做為禪修的所緣。換句話說,

覺知沒有出入息,並保持這種覺知─這種特別的覺知。

16

此時,有些人可能有疑問,因為有禪相會出現,可能包

括色、聲等各種禪相。在修行的過程中,各種無法預料的事

物會生起。如果影像出現(有些人有,有些則無),一定要

如實觀察他們,不要疑惑或受到驚嚇。

在這個階段,你應該讓心不動搖,讓心定下來,具足正

念。當禪修者發現已經沒有出入息時,有些人會震驚,因為

他們習慣於有出入息。當沒有出入息時,你可能會驚慌,或

擔心你要死了,你必須了解:這只是修行進展時的現象。此

時,你以甚麼做為觀察的所緣?觀察這沒有出入息的感受,

當你繼續禪修時,以此做為覺知的所緣。佛陀說這是最穩定

的,無法動搖的三昧。這只有一個不動的心所緣。

當你修習的三昧到了這點,你可以覺知到,心會有許多

微細的改變。此時,感覺身體非常輕,甚至完全消失,你可

能會覺得你好像飄浮在空中,毫無重量,好像你在半空中一

樣,在那裡,你的感官似乎沒有任何作用,即使你知道身體

仍坐在那裡,你體驗到完全的空無。這種空無的感受相當奇

特。

當你繼續禪修時,沒有甚麼好擔心的,不要擔心,讓心

安住。一旦住心一境,沒有心所緣會干擾它。如果您想要的

話,你可以像這樣打坐,你能夠入定而不會痛苦和不舒服。

修習三昧到這個層次,你能夠隨意入定或出定。當你要出定

時,出定自在,您輕鬆的出定,而非因為你懶惰、沒有體力

或疲累,而是因為現在是適當的時間,所以出定,你可以隨

意的出定。

這是三昧:你是放鬆的。你入定和出定都沒有任何問

題。如果能這樣,這意謂著你坐禪和入定只需三十分鐘或一

小時,就能使你保持身心輕安,平靜許多天。如此入定好幾

天,對心有淨化作用─任何你所體驗到的事物都會成為你觀

察的對象。這是修行真正的開始處,這是有了定力的結果。

三昧有個作用,就是讓心平靜下來,而戒與慧的作用則

異於此。你專注的修習禪定,並在修行上形成一個圓。這是

他們在心中示現的:戒、定、慧從相同的地方生起,乃至圓

滿。

當心是平靜的,漸漸的變得更自制、沉著,這是由於智

慧生起和三昧的力量。當心變得更平靜,會產生淨化我們的

戒德的能量。持戒愈清淨,定力就愈強,這有助於增長智慧,

戒定慧彼此相輔相成。當戒、定、慧三學繼續相輔相成,便

形成一個圓,最後產生道(magga)。道,是戒、定、慧三

學一起修習的結果。

當你禪修時,你必須精進不懈,這種精進會讓你沉入內

觀,產生觀智。到了這個階段(此時,智慧已發揮作用,而

不在於心是否平靜),在修行上,智慧能發揮正面的作用。

你會發現:每當心不平靜時,你不該有所執著,即使心是平

靜的,您也不該執著於此。放下這些心中的罣礙,心會因此

更輕安。無論你是否有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心所緣,你都能保

持輕安,如此,心仍然會保持平靜。

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去觀察當你停止禪修時,如果沒有

智慧,你會放棄修行,而沒有進一步的去觀察,培養覺知,

或去想有待處理的工作。事實上,當你出定時,你非常清楚

的知道你已經出定。出定後,繼續以正常的方式生活,隨時

保持正念與覺知。

修習禪定不是只有打坐,三昧意指心不動搖。在日常生

活中,讓你的心穩定,並隨時保持這種穩定做為心所緣。你

必須不斷的培養正念正知。在你從打坐起來,處理日常事物

時,或走路,或在開車等等,每當你的眼睛看到一樣東西,

或您的耳朵聽到聲音,都要保持覺知,因為你碰到的心所

緣,會讓你產生愛憎,試著保持覺知,知道這種心態是暫時

的,不確定的。這樣,你的心就能保持平靜,處於正常狀態。

只要心是平靜的,去觀察心所緣,觀察你的色身。無論

是在打坐,或在家放鬆時,或在外工作,或在任何情況下,

你隨時隨地,以任何姿勢都可以觀察,隨時都可以禪修、經

行,或觀察樹下乾枯的樹葉,這是修習無常觀的機會。我們

與樹葉是相同的,當我們變老時,我們會起皺紋和死去。其

他的人也一樣。這是毗婆舍那的層次,隨時隨地如實觀察事

物的本質。無論行、住、坐、臥,都要保持正念。這是正確

的禪修,你必須隨時隨地觀察你的心,並保持覺知。

現在是晚上七點,我們已經禪修一小時,現在停止禪

修,此時,你的心不再禪修,而不是不再觀察,這是不對的。

當我們停止打坐,我們是停止在團體中打坐,我們應該繼續

修行,繼續培養覺知,不要停止。我經常說:如果你不繼續

禪修,就像一滴滴的水一樣,而不是持續的流水,因為你的

禪修不是持續的,正念無法持續。

重點是:心不修行,則無所事事,身體也跟著不修行。

修行與否,由心主導。如果你清楚的了解這點,你會發現:

為了了解三昧而去坐禪是沒有必要的。心是去修行的修行

者,您必須了解這點,在自己的心中有所體悟。

一旦你能體驗到這點,你會時時刻刻,以各種姿勢在心

中培養覺知,你總是在所有姿勢中保持正知。如果你能保持

正念,如同不斷的水滴,成為流動的水。正念現前是從一剎

那到一剎那,因此,你能隨時對心所緣(mind–objects)保持

覺知。如果你的心是自制的,而且正念相繼,你會知道每個

善與不善的念頭的生起;你會知道心是平靜或是散亂的。無

論你在何處,你都應該像這樣修行,如果你這樣訓練心,你

的禪修將大有進步。

這些日子,人們參加毗婆舍那(內觀)禪修三天或七天。

在禪修時,他們必須禁語,不可做其他事,只管禪修。也許

你已經持續禪修一兩星期,然後回到你的日常生活。您可能

會認為:我已經修過毗婆舍那,因為你知道有關毗婆舍那的

全部,然後你去參加舞會,去狄斯可舞廳,縱情於不同的感

官之娛。當你如此做時,會發生什麼事?這樣修習毗婆舍那

不會有任何成果。

如果你去做各種無益的事,擾亂心,浪費時間。明年又

回來,再參加另一個禪修營七天或數星期,出來後,繼續參

加舞會,去狄斯可舞廳和喝酒,這不是真的修行,這不能讓

修習法(Dhamma)或道有所進步。你必須盡可能捨離,你一

定要觀察,直到你發現如此的行為所帶來的惡果。看看酗酒

的為害與到城裡的害處,觀察各種不當的行為所帶來的害

處,直到它非常明顯。這將為你提供動力,讓你退後一步,

改變你的方式,然後您會發現真正的平靜。要有平靜的心,

你必須清楚的看到這種行為的缺點和危險,這是正確的修行

方式。

如果你參加七天的禪修,在那裡,你必須禁語,或禁止

和他人打交道。離開禪修營後,就去閒談,如此度過另外七

個月,這樣你如何能從那七天的禪修中獲得長久的利益?

我會鼓勵所有為了訓練覺知與增長智慧,而來此禪修的

的居士們去了解這點。試著繼續修習,去觀察不老實修行,

不繼續修行的缺點,試著在修行上,繼續的努力精進。到了

這種程度,那麼就有可能去除你心中的不淨 。

這七天的禁語和不嬉戲,之後是六個月的縱欲,毫無正

念或自制,這只是糟蹋從禪修時所獲得的益處,你將一無所

獲。如果你去上班,一天賺二百銖,而你花費三百銖在當天

的食物和購物上,這樣你如何能存錢?你會把積蓄花光,禪

修也一樣。

3 這篇開示的英文標題是 Developing one-pointedness of mind –

Samadhi. 修習禪定,是以強大的專注力專注在單一所緣上,讓

心平靜下來,住心一境。

----阿姜查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