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措Ajahn Chob

阿姜曼神通第一大弟子

法談

Devas anumodana when we chant 天神在誦經時隨喜功德 

"When we do chanting, whether aloud or silently in our hearts, the devas above and around can hear us. This is due to their divine ears and eyes. And they will anumodana with us."

Once when Luang Pu Chob Thannasamo and his companions were at Baan Yaang Daeng in Burma, the temple they stayed in only had one pavilion. He related the following:

"This Sala hall only had a single pillar supporting it in the middle, and so we used it to divide the place into two. One part of the room was where we slept in, and the other part of the hall was where the Buddha altar was. There was one Buddha image, about a cubit high, and made of teak wood.

So everyday we would suad mon wai phra, or chant and pay respects to the Buddha.

That night we were praying as usual. When chanting the Dhamma Chakrawattana Sutta, around the part of 'Jatumaharashikadewa Sattha Manussawesung Jata Maha Rachikan Devanang Sattha Suthawa' there was a loud noise and shuddering throughout the air. It was a sound that thundered from the sky. The sala hall where we sat and prayed to the Buddha image had a trembling sound. Swaying back and forth as if the earth shook.

So we stopped praying for a while to figure out what was going on. In our hearts we went, ′′Ho! What's happening here. Loud sound and everything is shaking. It is as though the Sala is going to fall apart!′′ So we extinguished the candle lights in front of the Buddha statue."

When the noise was gone, Luang Pu continued to chant. When they got back to the verse about the devas crying out (cf. Dhamma Cakkappavattana Sutta), the noise came back again. We all grumbled, "Damn, what on earth is going on here!" As soon as the noise subsided, we went back to chanting the sutta again. This time, we were able to go through all the different heavens without any incident taking place. After that, we went back to our quarters to continue sitting in meditation.

Only later I realised when you sit and chant, the rumbling sound of which resembles the heavens collapsing on the ground is actually the anumodana salutation of the devas and angels. They heard us chanting to the Buddha. When they listened, they experienced great joy and contributed their voices of anumodana.

The voices of devas are very loud and powerful, until the land we live on may shake and shudder. Sometimes they will make us aware of their presence..."

Luang Pu Chob

Wat Pa Sammanusorn, Loei

Luang pu Boonsong had learn from Luang pu chob. Luang pu Chob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disciple of Luang pu Mun.

“当我们念诵经文时,无论是出声念诵还是默默地念诵,周围的天人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由于他们具有天眼、天耳的缘故。他们会随喜我们的功德。”

有一次,Luang Pu Chob Thannasamo和他的同修们在缅甸的Baan Yaang Daeng。他们住的庙只有一个亭子。 他叙述了以下的故事:

“这个戒堂只有一个支柱支撑着(整座建筑物),所以我们用它把这个地方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睡觉的地方,另一部分是佛坛的地方。 那里有一尊佛像,高约一肘,由柚木制成。

因此,每天我们都会向佛像顶礼,在佛前诵经。

那天晚上,我们像往常一样祈祷。 念诵《转法轮经》时,在念诵到“ Jatumaharashikadewa Sattha Manussawesung Jata Maha Rachikan Devanang Sattha Suthawa”的时候,忽然响起巨大的声音。巨大的声音划破了天空,使得整个戒堂开始摇动,如同大地震动一般。

我们的念經声停止了一会儿,我们试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心想:''天啊!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声音很大,一切都在颤抖。 好像戒堂要坍塌了一般!''因此我们熄灭了佛前的蜡烛。”

声音消失后,我们继续念诵经文。 当我们念诵到诸天高呼的地方时(请参见转法轮经),声音又回来了。 我们所有人都抱怨道,“真是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声音消退后,我们又回到诵经处。 这次,我们能够念诵所有不同诸天高呼的部分,而没有发生任何动静。 之后,我们回到了住处,继续静坐。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当我们坐下来念诵时,那些隆隆的震耳之声仿佛天碎为微尘一般,实际上这是对诸天的随喜赞叹声。 他们听到我们在佛陀前念经。 当他们听到后,心生欢喜而发出随喜的声音。

诸天的声音非常响亮有力,以至于我们所居住的土地可能因此震动。 有时,他们想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

龙普Chob

黎府Wat Pa Sammanusorn

文颂大长老曾经在隆普卓下学习。隆普卓也是隆普曼的第一代弟子。

Cr: Chin yong, LP Doo admin and Ted


他們都證阿羅漢了

Luang pu mun首位弟子 Phra ajhan phom 證阿羅漢。

Luang pu mun 告訴 他的弟子LP chob 說

LP phom 達到彼岸了,他已經是光明了。

我們也了解 Luang pu mun說的話,隨喜功德。

當 Aj te 證道了,接下來是 luang pu waen 證道,年齡58,地點在清邁 Mae teng  ,當時 luang pu waen 證道時 LP chob 和 aj kao ,aj lian ,lp Wong 正在森林行腳,當時大地強大的在震動,aj kao 問發生什麼事情大地在震動?

Luang pu chob 就告訴aj,kao 老人家LP waen 證道了,這是吉祥的事情,luang pu chop 和 aj kao都隨喜功德說 他老人家在今世已經離苦了。

Luang pu chop 講述

2/10/2018翻譯

Bro Teoh


"Why do I become deaf?" 耳疾業因

中English ไทย:

阿語譯之耳疾業因:

耳聾居士請問(有神通的)尊者龍補 湊:

龍補,我是造了什麼惡業,導致我耳聾的?我從前曾經作了什麼惡因,使我耳聾的?

龍補 湊:

從前有僧眾正在居士聚集的法殿裡開示說法,你不但沒用心聆聽開示,反而在大殿週邊吹笙、擊鼓、敲鑔的,有美女經過還故意吆喝調戲她,最終導致正在開示的僧眾必須從頭開始唸南摩打薩~(巴利文)重新開示,這就是你現在耳聾的原因。

A’s Dhamma Translation:

"Why do I become deaf?"

- Question: Venerable Sir, is it due to some past kamma? Why do I become deaf ? What kind of past kamma have I committed?

- Longpu Chob : there were many devotees sitting and listening the dhamma talk in the Dhamma Sala , but you were not interested in listening .Moreover, you were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 bamboo mouth organ ,drum, small cymbals ) around the Dhamma hall while others were listening to the Dhamma. You even flirted with young ladies, and when the young ladies flirted back, they went off together, causing the venerable one lose concentration, forgetting the sermon and have to restart the Pali Chanting for the dhamma talk twice. It causes your  kamma of ears as deaf  .

หลวงอาแปลธรรม:

"ทำไมผมจึงหูหนวก"

- คำถาม : หลวงปูครับ เป็นเพราะกรรมอะไรหรือ ทำไมหูผมจึงหนวก ผมเคยได้เคยทำกรรมอะไรไว้บ้างครับ

- หลวงปู่ : แต่ก่อนเวลาพระกำลังเทศน์ มีญาติโยมนั่งฟังอยู่หลาย ที่ศาลาโรงธรรมแล้วบ่สนใจฟัง ซ้ำยังเป่าแคนตีฉิ่ง ตีกลองมารอบศาลาที่พระเทศน์ให้โยมฟังอยู่ แล้วเว้าหยอกผู้สาว เวลาผู้สาวเหลียวมาก็พากันเฮ จนพระที่กำลังเทศน์อยู่เสียสมาธิ ทำให้ลืมคำเทศน์ ต้องตั้งนโมขึ้นใหม่ ตั้งเทื่อสองเทื่อ(ครั้งสองครั้ง) กรรมอันนี้จึงทำให้หูหนวก ..

หลวงปู่ชอบ ฐานสโม

หนังสือ ฐานสโมบูชา หน้า ๒๕๔

Cred. To @ajito thera


努力去修福 Endeavouring to tamboon

不要認為自己福報不夠、運氣不夠,

這麼說只會讓自己退縮,

這麼想是不對的。

如果覺得自己福報不好,

那就趕緊努力去修福報,

讓福報越來越圓滿,

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有智慧的人就會努力付出,

沒有智慧的人只會等待命運的擺布,

浪費時間,也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與好處。

~Luangpu Chob


Don’t ever think of yourself

As being boon-noi, watsana-noi

[Little merit and little fortune]

Speaking of oneself like that

Will make you down hearted

Thinking in this way is incorrect

If you think that you are

Boon-noi and watsana-noi

Then you should hurry up

To build up your baramee

To the best of your ability

As an offering to oneself

The wise are people

Who make the right causes

Those who lack wisdom

Merely wait for the right weather

And waste their lives in vain

Luang Pu Chob Thanasamo

Wat Pa Sammanuson, Loei Province



Ajahn chob 證阿羅漢果的因緣  The cause Ajahn chob becomes an arahant

Disciple: “We have so much faith in Luang Pu. All of us want to make merit together with Luang Pu. But no matter how many meritorious activities we do, we still feel that it is not enough. Why is this the case Luang Pu? What did Luang Pu do so that all of us have so much faith in you?”

信徒:我們對Luang pu( 尊貴的爺爺)有很大的信心。我們所有人都希望一起喝luang pu 一起 做功德。 但無論我們做多少有功德的事情,仍然覺得不夠。什麽是這個的原因呢?Luang pu 做過什麽讓我們所有人都對你有那麽大的信心呢?

LP Chob: “Well I went to help build Phra That Phanom together with Phor Chiang Mun. In that previous life, we were friends. Together we help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at Phanom. We donated 50 satang and white cloth fabric.”

LP Chob:嗯。 我和 Phor Chiang Mun一起去幫助起建Phra That Phanom。在那個過去世,我們是朋友。我們一共捐了50 satang和白布

Disciple: “Luang Pu, did you adithan? And if you had adithan-ed, what wish did you make when you gave that donation?”

信徒:luangpu,那時你有沒有決意?假如你有決意,當你佈施時你發了什麽願?

LP Chob: “Yes I did make a wish. I adithan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rdain and practice to be free from suffering.”

LP Chob: 對我發了願。我決意要有機會去梯度然後修行來解脫苦

Disciple: “Was 50 satang a lot of money at that time?”

信徒: 在當時,50 satang是否很多錢?

LP Chob: “Yes it was.”

LP Chob:對,那是的

Disciple: “Was Phra That Phanon as high as it is currently now? How old was Luang Phor when you helped to build it?”

信徒: Phra That Phanon 在當時是否和現在一樣高?那時你多少嵗?

LP Chob: “Tall. Was already elderly, around 70 years old. I was Laotian and I came over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bank.”

LP Chob:高,已經老人家了,大約70嵗。我是遼國人然後越過河的另一邊

Luang Pu Chob Thanasamo,

Wat Pa Sammanuson, Loei Province


How did Towkay Meng get rich and become a millionaire (setthi)?

How did Towkay Meng get rich and become a millionaire (setthi)?

Luang Pu Boonyarit brought Hia Meng to meet Luang Pu Chob Thanasamo.

Luang Pu Boonyarit asked Luang Pu Chob,

“Who was Tokway Meng in his past life? When he was 15 years old, he was still a child worker riding a bike to deliver bread. Why has he become a setthi nowadays?”

Luang Pu Chob replied, “In the past, Towkay Meng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and became a beggar in ancient India. The rich philanthropist Anathapindika, had set up almshouses throughout the region to provide free food.

Once Anathapindika had invited the Lord Buddha and his disciples to a meal. At that time Tokway Meng was a beggar asking for food from the almshouse. He recollected that he had a lowly rebirth, don’t have much at all, and had to carry a coconut shell to go around begging for food to eat.

But he had a lot of faith in the Buddha and the Sangha. He wanted to bring the cooked rice he had collected to offer to Gautama Buddha and his Sangha. The Lord Buddha formed one rice ball [to eat] for Towkay Meng to see.

Towkay Meng’s mind was filled with joy of the merits he had made. He made a wish, hoping that he will not need to starve and go without for this life and the many lifetimes to come.

The merit he had made enabled him to become Tokway Meng in this life.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never throw away the behaviour of dana and keeping sila, and you will not starve in your future lives.”

Recorded by: Kruba Kluay (Phra Weerasak Teeraphatto)


Ajahn chob 傳

阿姜措傳奇/摩訶布瓦尊者的序言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我現在要敘述有關阿姜措的傳奇事蹟,他是阿姜曼的一位戒臘很資深的弟子,有很多與阿姜曼一樣類似的經歷。當你在讀這一章節並已經開始想著他的經歷到底是真是假的時候,你是從你的角度去讀某人的經歷而不是你自己的經歷,你應該試著想像一下如果是你自己遇到這類的事情,你又會怎麼想?又有何感受?所以當你繼續讀下去的時候請牢記這一點。

    這一位尊者天性喜歡在山林間行腳,而不喜與其他的比丘及沙彌有過多的互動。因為對他自己及其他神秘的非人而言,例如天王、諸神、帝釋、梵天、鬼、龍及阿修羅等等,他深明在深山叢林中獨居靜修的好處。這些都是人類的凡胎肉眼所看不到的有情,因此在人間與「三界」中,似乎沒有意義,也彷彿不存在一般。

    這些非人懇求尊者慈悲祂們,祂們說祂們跟人類一樣,也相信善業與惡業、功德與惡法、天堂與地獄及涅槃。但祂們沒有辦法顯現自己,也沒法將他們所知道的都給呈現出來,無法像活在人世間的人類一樣以一種公開、清楚的方式讓世人了解祂們,祂們只有在極罕見的情況下會遇到極少數有「遙視」的人(也就是指對萬物存在的整體性能以客觀、不帶成見的態度,能以特殊奇異的方法來獲取靈界的訊息),這種人有時會承認祂們的存在。

    祂們又說:「這些非人眾生都不喜與人類接觸,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樣,因為人類的身體粗惡,心中潛藏著攻擊性,無法帶給與他們一起生活在世上的其他有情信任及免於恐懼的自由,只有那些心中有『戒法』(慚愧心)的人除外,因為即使他們的身體是粗惡的,對於必須臣服於業力因果法則的人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事。對於這樣的人,沒有天神會反感,因為這樣的人世間稀有,他們以各種方式帶給他人平安的美德也同樣帶給了我們平安。但他們無法直接知悉我們的存在或與我們接觸,我們之前唯一的聯繫就是美德。」

    「這樣的人,以直接、間接的方式,以明顯或隱晦的方式,不受時空限制且無限地為世人帶來了廣大的平安。當這樣的人不斷迴向他們的功德時,即使在鬼界中,善業夠大的鬼,也能從中獲得平安,而有天神之身的有情則會一直隨喜(anumodanā)他們的迴向,祝願他們富裕、健康與長壽,並期盼他們在離世並安享他們自己珍貴的天界財富之前能持續幫助這個世界。」

    「但,尊者,就您本人而言,您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因為您的戒行與修行圓滿,您的心因見法且具有法的功德而明亮,值得受到最高的禮敬與信仰,我們大家懇求您長期駐留在此護佑我們,以您的慈悲來幫助不幸的非人,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來親近您,聽聞您的開示,大幅的增長我們的『清淨功德』(puññā–pāramī/波羅蜜),成為我們未來『道』、『果』、『涅槃』之路的助緣。」

    阿姜措說,他住在偏遠的山中時,來與他接觸的非人,從遠處或近處的天神、空居天與地居天,甚至龍族與孤魂野鬼等通通都有,祂們幾乎每晚都會來訪,但他還是能在適當的時間規律地從事他的修行,他自己能找時間休息,並沒有甚麼困難,他能不斷地接待他的神祕訪客。不管是白天或黑夜,他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然而比平時更加順利。比起跟眾人、比丘及沙彌在一起及互動的時候,他反而更難得到平靜。但與住在各種天界的天神互動時,不管來訪者有多少,宛若無人一般,他向祂們開示佛法的時候,全憑心中的意念,不需要用到肢體上的動能。事實上,他向祂們開示佛法之際,就一般人的感覺,彷彿身體根本不存在,因為只有「覺知」與「法」的交會及顯現,而傳法給聽眾的同時,倦怠感也不會產生。

    阿姜措結束開示之後,這些非人眾生都歡喜隨喜,同時讚頌了三聲:「善哉!」,讚頌之音迴盪在一切的世間(loka–dhātu),阿姜曼也曾跟我說他有跟這一位阿姜幾乎一模一樣的經歷。

    這些非人在聞法的當下,目的是為了獲取正知見,猶如有人走在一條他從未走過的路上,擔心自己可能會走錯路,非常關心自己是否正走在正道之上。有一些非人會使用一般「意念的語言」來交談,而有一些非人則使用佛陀時代的巴利語,但阿姜措能聽得懂這些巴利語,因為這就跟「意念的語言」情況一樣。

    阿姜措說當他出定之後,他試著用巴利語寫下這些天神經常提出的問題,阿姜曼還在世的時候,阿姜措會把這些問題拿去請教阿姜曼,但阿姜曼說:「雖然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巴利語文字都有其特殊的含意,然而從意念心中自動生起及諸神提問時所使用的巴利語詞卻都是一種很特殊的情況,都只能適用在那個時空下彼此相互溝通的當事者之間,若將其與人間通用的巴利語作一個連結可能就會非常的不適當。因為就算用人間的巴利語去翻譯,翻譯出來的意思可能很有意義,也很清楚,但從特定的人的意念中自動生起的巴利語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其意義也只與那個特定的人有關,而不能適用在一般其他的地方。所以就算我把某句話翻譯給你聽,也很可能不符合你從巴利語辭彙中所理解的意思,如果是這樣,我乾脆就不翻了。因為從心中所緣生出的語言,不管是巴利語或『意念的語言』,也不管是給予警告、勸戒或其他,可能只能單獨被那個人所理解及確認,其他的外人也只能試著去解讀當事者所欲表達的意思,但這樣做很容易曲解說法者的真意。」

    「從我心中發出的意念去對諸神及其他能與之溝通的非人所說的法,我都非常的了解,因為這些『法』都從我心中不斷地生起,如果把這種不斷生起的『法』說成是禪修的補充,這種說法也沒有錯。但類此的『法』也可能在其他的時間生起,比如有時在經行中生起,或平時坐下的時候,或托缽行進間,或進食之際,或與朋友及同修談話時,或停下來時,或說法期間稍停片刻,它們不分時間、地點或情況而生起,但若說它們是來自於我的性格,對我來說這種說法似乎不是很正確,因為當我開始修行的時候,我曾苦苦摸索掙扎,當時也沒見這些『法』生起過,只有當我的修行到了某一階段並有些許的領悟時,它們才開始出現,就從那時起一直到我的心識開發出定與慧,直到現在,隨著心識越來越強,這些『法』也逐漸變成了固定的伴侶。」

    「現在,這些『法』無止盡的、無時無刻不斷地生起,而且是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比如並不需要在特殊的情況或某地點,因為它們可以在任何特殊的情況或地點生起,一般來說,我會認為它們是一種個人的『法』,只有我自己才能理解,我從沒想過請別人來幫我翻譯,除非我想知道別人翻譯出來的意思,拿來跟我自己的理解做一個比對檢驗,並不是我不了解法義,而事實上我完全了解別人和我自己心中的一切法。」

    「因此我不想為你們翻譯,因為就算我是你們的阿姜,你們對於從心意中說出的『法』所應理解的基本意義,會比我的翻譯更有價值。」

    「他從未翻譯過。」阿姜措說,「但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阿姜說的絕對都是真的,我肯定都同意。」


阿姜措傳奇/天神來聽阿姜說法

阿姜措說,諸神會來聽他說法。有的時候來的很多,有的時候來的很少,但一般來說,來參訪阿姜曼的天神為數並沒有很多,有時介於五十到六十之間,有時一百到六百,有時在極少數的情況多到一千。

    「不管是空居天或地居天,諸神身上所穿的天衣都一樣,或白或紅,但都不會顯得太突兀或標新立異。不管是哪一群天神,也不管祂們來訪得有多頻繁,祂們當中都沒有任何一個天神配戴珠寶首飾或化妝,因為祂們來參訪的是一位具足戒德與修行的比丘,祂們都會抱著高度的敬意與信仰而來,諸神的領導也會提醒祂們參訪比丘的時候不要化妝或配戴任何裝飾品,祂們的穿著應符合佛教居士的禮儀,要得體與端正。祂們的言行舉止都非常得優雅引人,令人目不暇給,且讓觀者久視不厭。這也是給我們人類在參訪比丘或僧團時的一個極佳的範例,從而給人一種有禮貌的觀感,不會讓人看了以後會產生一種難以抹滅的冒犯或強烈的反感。」

    「但又有誰有這個能力來告訴人們有關諸天神的事情,好讓大家相信與學習,並進而以祂們為榜樣?又有誰有這個勇氣敢承接這樣的任務?因為一旦有人提到諸神、鬼神、孤魂野鬼等這一類的超自然現象,不論是出於開玩笑或嚴肅的討論,都會被嘲笑。至於有人提出人類的世界應採用天界社會的行為準則,此人一定會被說是瘋子或精神錯亂,就算精神病院也很收治這樣的病人,因此難道你們不覺得此人因罹患神經病而死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長老說完之後,我們都笑了起來,並停頓半晌,之後我還是忍不住出聲,半開玩笑地說:「我覺得應該由阿姜自己來向人們介紹天神的禮儀,因為您真的見過祂們,所以人們憑甚麼說您瘋了?人間的人們,如果到各個國家看到不同的事物,回國後跟其他人談論他在國外的所見所聞,並引進一些外國新鮮的事物來改善或解決家鄉或城鎮的問題,因此他引薦了外國的法規或風俗習慣供家鄉的人遵循,比如說,在泰國,男女老幼的服裝風格都幾乎都受到外國的時尚影響,變成外國的樣式。因為我們泰國人很容易受教,不像其他國家的人那樣冥頑不靈,他們擁有的服裝配飾的風格愈多,他們就愈喜歡,他們也複製了其他人的風格,甚至青出於藍比原創還更好,他們對於任何奇異、新鮮及有趣的所見所聞,也都保有最美好的記憶。現在一提到天界的服飾風格,大家誰也都沒看過,甚至連在虛空中飛翔的天人也沒人看過,因此毫無疑問的,只要將天神的風格向世人展示,大家一定能領會並欣賞,如果以這種方式呈現給世人,我認為應該有很多人會感興趣,因為這是上流社會的風格啊。」

    當我說完後,我們兩人都笑得很開懷,之後長老回答道:「你說的東西,就跟平時一樣,都太誇張了。如果我真照你說的那樣去做,我一定沒法在泰國活下去,我肯定會被放逐到鬼神與孤魂野鬼的非人世界裡,為大家會指謫我是這些非人的一員,並肯定將我趕去跟鬼神與孤魂野鬼一起住,至於說把我給送到欲界天及梵天,肯定是沒希望的,因為這些天神的地位都非常崇高尊貴,但肯定會把我給送到鬼神與孤魂野鬼的世界裡,因為這些非人的地位卑下,沒人會尊重祂們。萬一發生這種情況,你說該怎麼辦?」

    我們又再一次大笑了起來,阿姜繼續說:「拜託不要叫我去跟世人介紹諸神與梵天的生活習慣,因為人們仍尊重佛教與世尊,且抱有崇高的敬意,而我們所討論的法也可以在他們的內心找到,如果有人對修行很感興趣,可供人使用的一切佛法都不缺,除非,此人太過愚蠢。但我跟你說的只適合你一個人聽,我不認為適合其他人,那麼當我告訴你發生了這些事,你便立即要求我向世人傳授天神的習慣與生活之道,那麼對於任何開始想教導世人這些微妙的生活之道與習慣的人來說,這將是莫大的不幸。恕我辦不到,事實上,我甚至連想都不該想。」

    我回答:「我只是一時衝動提出這個建議,如果您不喜歡,就不要勉強。」

    我們就像完全信任對方的比丘以親切輕鬆的方式獨自交談著。

    很多在不同情況下來參訪他的天神,各自都有其喜歡的主題。有一些喜歡在聽法前先受戒,有一些喜歡直接就聽法,也一些喜歡較高深或較淺顯的繫縛的法[1],但大多還是喜歡淺顯的。有一些喜歡聽《轉法輪經》[2],有些喜歡聽《慈經》,還有一些喜歡聽僧伽彼此相互幫助的僧合和法。

    他說祂們各自有各自的喜好,都不一樣,但如果來的天神很多,祂們都會按照大多數天神的意願決定祂們想聽的法。祂們就跟人類一樣,都是根據自己的性向喜好而選擇祂們喜歡聽的主題,有的喜歡聽四梵住[3],有的喜歡聽連我自己都從未聽過的經文,我只好跟祂們說我沒讀過這些經典,於是乎祂們會要求聽其他祂們喜歡的經典。

    他說諸神都非常敬愛他,不希望他去別的地方,祂們希望他留下來長期跟祂們在一起,因為祂們說有他在的時候祂們的心就會非常的平靜祥和。夜間的時候,祂們會聆聽他吟誦經文並沐浴在他散發的慈心中,祂們都深受影響,所以都不希望他停下來。他說他念經時也只是在心裡默唸,並沒有出聲,但當諸神來參訪他時,祂們會請他唸

各種經文,讓祂們歡喜,也會令祂們更喜歡這些經文。當他吟誦的當下,祂們都全神專注聆聽,他問祂們:「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在唸這些經文?」祂們馬上回答:「您吟誦經文的聲音響徹十方,我們怎麼可能聽不見?」

    法是非常的微妙與精緻,當它透過唸誦被傳達出來的時候,必然會響徹諸方所,令世上一切有能力聽得到的人都聽到。


阿姜措傳奇/阿羅漢來開示佛法(1)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阿姜一直住在一個山上的石窟裡,某個深夜,就在他禪修之際,一位名叫巴庫拉的阿羅漢以慣用的方式憑空出現在他的禪境中,他的身材高大,膚色明亮、俊美,讓人見之心生歡喜及信心。


    曾經有一天,阿姜弄丟了某樣東西,他怎麼找都找不到,當晚,就在他坐下來開始禪修的時候,阿羅漢於虛空中出現,他降落下來坐在他的面前,說道:「你今早是不是弄丟了某樣東西?」


    阿姜回說沒錯。阿羅漢指著某處說道:「就在那邊,東西沒丟,你只是忘記你放在哪兒了。」


    第二天一早,他去察看阿羅漢所指的地點,果真找到他的遺失物。阿姜非常的訝異,因為他根本沒有請求幫助,而且甚麼也沒說,他心裡納悶著:「阿羅漢是怎麼知道的?我真的在他所指的地方找到東西,真是太神奇了!」


    阿羅漢來拜訪阿姜的時候,遵守頭陀的方式對他表達敬意,並高度讚揚他的律儀及修持都很好,也都很真實,正是因為這一點才吸引他來參訪阿姜。


    接著,阿羅漢開始說法,並喚醒了阿姜心中的法喜,他告訴他在維繫頭陀行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不移。他說:「你一定要堅持頭陀的修持,直到你的修行變得穩固與強大,絕不能使其退墮。頭陀行的退墮敗壞就等於佛教的退墮敗壞,就算這世上還有佛法的書籍可以閱讀,但對於那些無法以應有的態度對其感興趣的人來說,它們不太可能有真正的價值。頭陀的義務是法的最高形式,任何堅持不懈的人都肯定擁有高尚聖潔的心。」


    「你應該知道:所有不同成就的聖人都源自於這些頭陀的修持,因為這些頭陀的修持都是摧毀一切煩惱的修行方法。因此,頭陀行對於聖道果及聖人(puggala)來說都是一條必經之路,但對於不能夠遵守頭陀行的人來說,實際上就等於完全沒有實修。他們就像一處無人居住的鬼村,當它被閒置荒廢的時候,就算再好也吸引不到任何人。所以你一定要堅持頭陀行,也就是煩惱的毀滅者。你務必時時刻刻看顧好它們,使它們變好、變茁壯,不要讓你的人生故事變得空洞與乏味,以至於在通往道、果及涅槃的路上流失殆盡,道、果及涅槃才是你應抵達的彼岸。」


    「一切諸佛、聲聞及證得解脫的人,都會受持並維護頭陀行。但那些放逸並認為它們不重要的人都會失去他們內心重要基本的資產,因此你必須以頭陀行來守護好你內心重要的資產,具足頭陀行的人,不論在內或在外,都會有一種神奇、微妙、相當迷人且難以解釋的力量與權柄,這樣的人在整個宇宙的天界中都會鶴立雞群、出類拔萃,不論是天神或人類,都會對受持頭陀行的人禮讚與尊敬,不管他走到哪裡,都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任何的傷害,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都是平靜與安詳。」


    「頭陀行是微妙法,雖然打從一開始它們便已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但還是很難體會其重要性。因為頭陀行是佛教的主流,而那些將頭陀行內化為內在性格的人都深明這些在他們的心中是何其的重要,且會守護好內心,他們都值得我們由衷的禮敬與讚嘆。」


    「具足頭陀行的人對一切蒼生都滿懷慈悲心,只要哪個地方有人在修持頭陀行,佛教就必然會在那個地方繁榮興盛並開花結果。因為頭陀行是可匯聚各層次道(Magga)與果(Phala)的修行方法,只要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切實奉行頭陀行,就沒有任何的時間、地點或其他事物能成為通往道、果及涅槃路上的絆腳石。」


    「你要好好留意有關頭陀行的一切,讓它融入你的心中,思惟它,咀嚼它,直到解脫。之後,無論你身在何處,或前往何方,平安與喜樂都將與你同在,都在你的心中,因為這些頭陀行是一切法緣起之源。」


    這一位阿羅漢說完之後,便與阿姜道別,然後飛到空中消失不見。阿羅漢離去之後,他徹底省思阿羅漢為他開示的一切,他驚嘆不已,因為他作夢也沒想到一位已臻解脫的尊貴阿羅漢竟如此特別費心,帶著慈心現身來教他頭陀行以及諸多其他的法,他對於各種面向的法都深具信心,並確信自己沒有辜負生為人身的機緣,他對這位慈悲來教他的無上智者讚嘆不已,因為他是從虛空中現身來教他的『Khīnāsava』[1](諸漏已盡)之一。」


    「我大概還有一些波羅蜜(vāsanā pāramī)吧,才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異相,聽到完全出乎意料的聲音,這些都是我作夢想像不到的事物,打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可以看到或聽到這些不可思議的事物。以佛教的標準來看,我的修行應該很不好,不然這一位聖潔的阿羅漢又何必浪費時間從虛空中現身,這麼慈悲的來眷顧我?」


    那天深夜時分,他從他一直禪坐的地方走出來經行,他覺得他的身體輕盈,彷彿要飄在天空之中,直到他能步上阿羅漢所走過的路。在努力修行的過程之中,他既沒有感到疲累,也不會覺得痠疼或僵硬,雖然他仍有雜染煩惱,但道、果及涅槃似乎已近在眼前、觸手可及。他的心平靜祥和,身體輕安,目光所及的一切都已遠離危險,清明及寬廣開闊,彷彿已再也沒有任何事物或惱人的對象纏縛心識、糾纏心識、擾亂心識、為心識製造麻煩,猶如過去的魔羅(Māra)惡勢力所為一般。


    他持續經行,直到黎明拂曉,絲毫沒有感到一點疲憊或僵硬。他告訴我,這讓他想起他以前所讀過的一段《法句經》偈語:「得飲法水者,心清而安樂」(Dhammapīti sukhaṁ seti),意思是指一個有法喜之人,將可以喜樂地生活與睡眠。而且,那一晚,對他來說,都變得非常的清明。


    聽了阿姜的話,作者的汗毛不禁因喜悅之情而豎立了起來,阿姜以出世的波羅蜜開展出修行解脫之道,直至道、果及涅槃都呈現在他的眼前,聽了阿姜的這一番經驗,令作者歡喜不已。因為外有至尊的阿羅漢飛下來慈悲眷顧他,而內心則「飲用」了法水,法味似已遍及整個身心,這是一種極其罕見且難以形容的寧靜安詳。這般滋味非世上的任何一處、非空中或遠方所能找得到,除非以修行之道努力不懈的自我鍛鍊才能體會,也唯有真正以此方式努力過的人,才有可能有朝一日獲得這樣的體驗,因為唯有在「法」中才能緣生出這樣的經 驗,「法」就在心中,永不可分割,也絕不會留在它處。


    看來,這一位阿姜可說是阿姜曼的弟子中最傳奇的一位,因為他遇過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大多都涉及艱困、缺乏物資,以及與老虎或其他野生動物相遇等,這也代表著這些經歷將他給推到了生死交關的險境中。由此所緣生的結果,就像珠寶一般,裡裡外外裝飾並豐富了心智。外在是指他能看到並聽到超乎常人所知、所見、所聞的神祕靈異事件,因為從一開始他便不斷看到與修行密切相關的這類事情;而內在是指「法味」始終在心中現前。


    就從這裡開始,讀者可自行發揮想像力,持續追蹤我們繼續要講述的阿姜傳奇。

阿姜措傳奇/阿羅漢來開示佛法(2)

 這一位阿姜住在山上的石窟中為解脫修行而精進不懈,而且住的地方與村莊的距離相較於以往還要更遠,他每天幾乎都要花2小時以上來回托缽,當他回來的時候都已汗流浹背。但他卻甘於接受現狀,從不覺得艱困與不便,因為他樂在禪修,從不感到枯燥乏味。某一天夜裡,他的心靜下來沒多久,一位阿羅漢從空中現身,站在他的前方,然後很像剎車般緩緩而降,他很輕柔地直接降落到地面,然後很莊嚴地坐在他的面前,這一位尊者的法號叫迦葉,他面帶微笑,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神態與舉止都自然流露出慈悲與溫柔。他就像是一名對病患充滿關懷的醫師,詢問他情況如何,急於盡最大的努力為他開處方並提供其他協助,而這一位阿羅漢便是如此。

    這一位阿羅漢一坐下來,整個儀態流露出慈悲與想要在修行上協助阿姜的意願,他輕聲地問道:「五蘊與生死輪迴的禍首(心)之間可好?你的心能否清楚看到生死的禍害?有沒有感到厭倦?我很替你擔心,擔心你長夜習於睡眠不肯清醒的心不想醒來去領悟正向解脫之道。因為對於不想從睡眠中清醒的凡夫俗子來說,這是一塊神秘的領域。這種睡眠就是自甘耽溺於一切迷惑欺騙他們的事物之中,而這些事物一直都存在於世間,世間的凡夫情願醉心於這些迷惑人心的事物,而不願去覺悟在相同的世間裡可被發現的實相。」

    「這就是我來此的因緣,現在我在這裡,我要隨喜讚嘆你目前的信力與精進力。」

    以上這些都是阿羅漢出於對阿姜的關心和慈悲最初所說的幾句問候的話。就阿姜的角度而言,他在禪境(bhāvanā–nimitta)中彷彿站了起來,然後以至誠的心向阿羅漢頂禮,而事實上他的心識仍處在禪定中。

    在回答從天而降的阿羅漢第一個問題之後,他在禪境中說:「我能以世人必須忍受的方式忍受五蘊,但若談到了『心』,我仍努力拚搏,為的是想看一看自我迷失、耽溺於伺機欺騙我、讓我陷入迷惘等等的內心各種煩惱有多麼的糟,傷害究竟有多大。因此,在我的正智與正念所能及的範圍內,我獲得了一點平靜,能洞察到輪迴的禍害。」

    當阿姜說完之後,阿羅漢開始為他開示佛法,特別著重在頭陀行,跟前一位阿羅漢大致相同,最後以對戒律的解釋來結束開示。

    這一位阿羅漢對阿姜開示的主題是基於阿姜所正確修持的頭陀行,內容如下:「你現在所從事的修持是八正道中的正業(sāmīci–kamma),世尊及其所有的聲聞弟子這些最完美的人,都樂於住在孤寂的森林、洞穴石窟、懸崖峭壁、樹蔭底下、茂密的叢林中,又或者住在墳塚間,可讓他們修『念死』,每一天當地居民都會來這裡處理大體後事,這些大體不分男女老幼。而如今你在此以正念與正智探尋這些一直都在發生的事,如此一來正念與正智自會找出讓你覺醒的方法。古代的比丘跟你現在的生活與修持一樣,所以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就其本質應該是如法正確的,就不會被那些增加生死輪迴的苦因所擾,不會在心中累積苦因而找不到地方放下重擔。然而事實上,世間的眾生卻從未想過要放下重擔。相反的,他們各自以『囤積及開發』的方式思考,從而『苦』及『苦集』(苦因)增加,直到變成大苦聚(mahanta–dukkha)。因此,世上眾生的出生與死亡在世界各地持續不斷地上演著,而一心貪愛生死的眾生的火葬場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地方,甚至我們現在所坐的這整個地方也是各種有情的墳場,其實可以這樣說,無處不是眾生的墳場,就連你自己的身體也是一處墳場,那麼,當各地都充斥眾生的生死,我們又能在何處尋得平安與慰藉?」

    「你可曾觀照過就連你自己的身體也是各種眾生生死的墳場?如果還沒有,就代表你的觀智還不夠仔細,讓你害怕輪迴,因此你另尋出路,這樣它就不會來騷擾你,讓你一次又一次無止盡的出生與死亡,這在有智之人的眼中是何其愚痴與可悲的事。」

    「觀智是指心獨有的善巧與能力,它能洞悉一切,即便像小鵝卵石及砂粒,這些都不出世間相對因緣法(sammuti),也會使人深陷與耽溺在執著之中。因此,有無上之智的人會照見到它們並將其給徹底連根拔除。」

    「你是頭陀比丘的一員,頭陀比丘對於想要證得苦邊盡的決心都堅定無比,而你正以最高尚聖潔的補特伽羅(Ariya Puggala:聖人)所樹立的修行之道修行,所以你應以同樣的方式善用正念與正智,那麼你的修行就是正確的,並且符合頭陀行的最初本旨。因為這些頭陀律儀最初創設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修行人的正念與正智,並激發出他們的善巧,好讓他們能夠徹底洞悉『根』、『塵』、『識』之間的方方面面,並將其中所緣生的貪愛都給一一連根拔除。」

    「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只是以一種懶散放逸或消極被動的方式來看待這些頭陀行而不知其所以然,必須了解其背後的目的,並了解每一種頭陀行所對治的心靈煩惱及黑暗面為何,並且知道每一種頭陀行各自可以帶給正確修持的修行人甚麼樣的功德與利益。因為事實上,每一種頭陀行各自都有其目的與功德,也就是治癒、拔除及擺脫自己內心中的根本雜染煩惱。無論世人心中的煩惱有多千奇百怪,只要能全面並正確的了解頭陀行的目的與功德,這些頭陀行都能將之給徹底斷除,因為這些頭陀行都曾經是淨化過無數的人的方法,並將其變成完美與不凡的人。」

    「你現在所修持的頭陀行值得受到讚揚,而這個額外的解釋是為了使你的正念與正智持續增長,且越來越茁壯。因為這與頭陀行相應,頭陀行是使人超凡入聖的方法,使人越來越聰明及睿智,而不應僅僅執著於『護持頭陀』的字面文義及概念而已,如果這樣做就是愚痴與自以為是,也是不思尋覓善巧及能使自己充滿睿智的觀智之道。」

    「每一支頭陀行都有其微妙的意義,很難全面去了解。因此,你應善用正念與正智,一一仔細地去審視與照見它們,如此,你便能從頭陀行中獲致無量的功德,身為一個弘揚佛法的代言人,即使是解脫涅槃,也不會超出這些相同的頭陀範圍。」

    「所有的聖者都很珍惜這些修行的方法,他們將自己的生命與心都託付給頭陀行。他們也讚揚致力於頭陀行的人,並稱這樣的人將可獲得功德助緣,引領他們走向覺悟,而不會遇到障礙。這樣的人也能維持聖者的傳承,因為這就是聖者的傳統,是聖者們在每個時代、每個時期都曾修行過的傳統。這是真的,這不僅僅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佛教如此,而是不論在哪一個時空下,只要有任何一尊的佛陀出世,而一直與佛教配對而生的頭陀行也始終會在那個時空存在。」

    「你不應該認為這些頭陀行只存在於某一尊佛陀的佛教中,事實上它們在每一尊佛陀的佛教中都存在,每一尊已徹底斷除煩惱、已臻清淨心的佛陀,每一次出現在這個世間時,都肯定會以同樣的方式教導其弟子們頭陀行,因為頭陀行對於受具足戒的出家眾來說是最適合的修行方法,那些急於解脫的人都會以堅定的決意去奉行頭陀行,以此清除他們心中的煩惱。只要種下了『因』,不會拖太久,不用等很久的時間,『果』就會立即緣生。」

    阿羅漢停頓了片刻,阿姜趁機問了一個問題:「有些人會懷疑,自佛陀般涅槃[2]迄今已超過兩千多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樹上的果實及世上其他的事物根據無常的法則都已凋零逝去,即便是枯木也都消失不見,什麼也沒留下。像工業、商業、商店等世上的其他事物,都一一傾倒敗壞,不留一物。即使穩固如山陵,也都會改變,全都逃不出無常的法則。因此當我們思惟在那個時代已覺悟的佛陀與聲聞弟子所證悟的『法現觀』(Dhammabhisamaya),到今天也應該連『道』、『果』及『涅槃』的架構都不留痕跡才對,善良正直的人應該也沒辦法透過他們所修持的方法來品嚐法味。『法』極可能已逐漸消退,直到它跟世上的其他東西一樣都消失不見。」

    「對我來說,我沒有足夠的智慧以圓滿的方法去矯正這種錯誤的觀念,但今天我有最美好的機緣與意想不到的好運,能得遇從空中現身的尊貴阿羅漢慈悲地來眷顧我,所以在您離去之前,我想問一個心中的問題:有關佛教中的道、果及涅槃,這些都是世間法的對立面,請問這難道也會隨世間的無常法則而消失嗎?又或者有其他不一樣的情況?我的意思是,當世間改變,正法也隨之改變嗎?當世間敗壞時,正法也會敗壞嗎?當世間消失時,正法也會消失嗎?當一切諸法都變得沒有意義時,正法也會變得沒有意義嗎?這些變異是否會影響『道』、『果』及『涅槃』,令其注定終結?被阻斷而消失?整個環境是否會隨佛陀般涅槃而緣生同樣的結果?不然應該是怎樣呢?」

    「就我個人的理解,世尊的般涅槃只與世尊有關,與世尊為了幫助弟子獲得『道』、『果』及『涅槃』所制定的戒律及教導的法是兩回事,兩者間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也有人懷疑,自從世尊般涅槃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推移,是否已影響了『道』、『果』及『涅槃』?比如他們會說世尊入滅迄今已超過兩千多年,世尊的教法已逐漸退墮敗壞,因此迄今也不會再有什麼『道』、『果』及『涅槃』了。而且,就算去修行,也只會困難重重、徒勞無功而已,根本不會有任何成就。這就是我聽過的說法,我覺得與佛陀說的大相逕庭,可以預見這很可會造成沙門與佛教徒對於佛教的信心搖擺不定,產生懷疑與不確定感。這樣的知見對任何都沒有好處,只會擾亂佛教與人心,並使人憂鬱與迷惘。」

    阿羅漢回答:「如果說正法與樹上的果實、工業、商店、房屋及世間的一切萬物都一樣,都受無常法則的拘束,那麼正法早在很久以前就該消滅了。這樣,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受持正法並以心去品嚐法味,那怕只是片刻也不可得。諸佛與任何一位聲聞弟子也就沒有機會在這個世間出現,即使在未來際無數的人也都不可能解脫,也就是未來不可能再有聖人的出現及聖人的特質,聖教的傳承也必將斷滅而歸於虛無。但事實上,過去及未來的諸佛、聲聞弟子仍不斷地出現在這個世間,一個接一個,穩定地出現,他們的根基與法源都不會有任何的損害與消失。看起來,美德與良善,不凡的人,仍持續出現,直到今天他們依然會受到世人的殷勤尊敬與供養,這是因為正法與建築物、房屋及其他事物的性質不同,因為那些東西都只是在等待毀滅它們的因緣,為此萬物都受制於無常。」

    「『正法是永恆的(Akāliko)。』這句話的意思如果不是指絕對清淨的法超越了相對、世俗的世間法的侷限,那麼法的本質又該做何解釋?永恆的法是真正的法,無法在『善法』與『惡法』的有限因緣中找到,因為善法與惡法都跟世上的其他事物一樣不離無常。因此,我們說『法增長』及『法衰退』是依循世間通用相同的法則而言,但在『法的本質』中卻沒有這種空間,諸如世尊及一切覺悟的聖者心中的法,彼處唯有永恆的法,沒有任何法則或因緣可以影響或傷害它。」

    「這種法才是法的真正本質,沒有因緣聚合及緣起一切的有為法,諸如我們在世間可接觸的一切現象,無論諸法如何改變、失去意義、敗壞及消失,法依然是法,法爾如是,不管有沒有尊敬它或相信它,它都一樣。法依然能持續其圓滿,恆久地安住於不待時節、當下、不受時間限制的法。諸佛及聲聞弟子都向此法頂禮致敬,而世人也憶念此法並向其頂禮,諸佛的般涅槃,不是只有某些譬如喬達摩佛才有的成就,而是三世諸佛都共有的解脫成就,這些只與遵循三法印[3]的肉身有關,而三法印也適用於世上各地的一切有情,因此,他們離開了這個世間。但這絕不會影響『清淨解脫心』,這也是法的真正本質,既不會造作改變,也不再敗壞或消滅。」

    「無論何時何地,諸佛般涅槃都不能擾亂道、果及涅槃,也就是修持八正道的人在未來際所應證得的成就。換言之,凡是依照佛陀的教誡修持八正道的人都可以相同的方式從自己的修行中期待看到成果不斷的產生,就像佛陀還在世一般。沒有甚麼東西真正的改變,因為就算是一萬年或更久遠以前的般涅槃也都不過是世人所堅持的相對因緣的有為法。至於這個『法』,它獨立於時空,正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樣,因為『法』只依靠『法』,它不依靠其他的支柱或正法特質以外的因緣。」

    「這個『法的特質』可謂世上最神奇之物,不管有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都一樣。但至於『法』究竟為何物?是否存在於世間?法就是法,法爾如是,只存在於其本質中。」

    「因此,所謂『在兩三千年前已般涅槃的佛陀,其道、果及涅槃都已退墮且已失傳,所以不論修行有多麼精進,其結果也都徒勞無功、一事無成。』,說這種話的人,都不符合佛陀的本懷,也不符佛陀所教授的『正法』(Sacca–Dhamma),也不符已斷除一切煩惱、已臻無上菩提的大師佛陀所贈與我們的沙門之道及目的。凡對大師佛陀、正法及受持的戒律有信心的人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想這些事情及為自己製造困擾,因為這不會帶來任何的成果,不是佛教的宗旨。事實上,正是這種思維與學習成為了修行路上的絆腳石,使人走入死胡同裡。因此,凡對大師佛陀所教授的法有信心的人都不應該這樣說,這猶如刺在他們自己身上的荊棘床一般。因為這就像是已自我放棄,明明還有出路,卻找不到擺脫困境的路一般,於是他變成了一個可憐、絕望、自憐自艾的人,雖然他還活得好好的,明明有能力也應該趁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阿羅漢繼續以鼓舞他的語氣對他說:「難道你不知道還有很多人在等機會想成為佛教沙門的領袖,想成為世間的大師,儘管這些人事實上充滿著煩惱與愚痴?這個世上還有很多人的心裡有這種荒淫不淨之物,那麼你呢?你是不是也是一個在等待機緣想成為淫師的比丘呢?」

    阿姜回答:「就我自己而言,我從未被這樣的言論所擾或動搖,可以說連想都沒想過。我的身與心在各種不同的境遇下,都保持高度的專注與喜悅,經由『已善說之法』(Svākkhāta Dhamma)[4]的方法,無時無刻都穩固地安住於『道』、『果』及『涅槃』之上。我之所以恭敬地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這在我看來是有必要的,因為我想盡一己之力去幫助世人,但如果我完全只靠自己,我怕我自己沒有能力替世人指引明路並為那些心中有這種想法的人解惑,畢竟這是一種深深影響佛教界以及與在家居士有關的事情。因此當我看到這樣一個好機會的時候,我就把握機會恭敬地向您請益,因為沐浴在您的慈光之下,這樣的因緣就像為我及為那些耳聰目明的人照亮方向的一盞明燈。因為您尊者,最尊貴的聖者之一,以慈悲眷顧了我,您對於世間難遇的法已全然洞悉。」

    阿羅漢繼續他的開示:「為別人問這樣的問題是對的,也很好。但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去觀察當心識對你自己構成危險的時刻,即使只有一點點的危險,你也應該清楚覺知並知道該如何滅除,因為內心的危險,比如我們之前已提過的,它有能力去造成遠大於外在所帶來的危害,這一點都是最有智慧之人所熟知的。但為了確保你真的瞭解這一點,我將再次重述正法的基本事實。」

    「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東西可以迫使以正業(sāmīci–kamma)修持正法的人最後會變成一事無成,這不僅僅適用於我們之前提到的時空,也適用於任何時空。不管宇宙三界中有甚麼力量,如果他們集結他們的人馬及威勢去阻礙修得很好的人獲得成就,根本就不用擔心他們會成功。『法』始終是『法』,且始終依法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正確、適當的修行,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道』、『果』及『涅槃』的成就。不要因為讓你的思想變得如厚厚的濕泥一般鈍濁而踩在你看不見的荊棘之上,使你痛楚、遍體鱗傷,不要因無明愚痴的極權專治之力而被打趴在地或毀滅。因為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四聖諦』(Sacca–Dhamma),前兩者是苦諦及苦集諦(Samudaya),這兩者能藉由精神的影響力驅使那些不明生死意義的眾生,使他們樂於積聚而不知厭足。換言之,它們才真的是『道』、『果』及『涅槃』的絆腳石,要在還有一點興趣要投入積聚的時候,不要讓它在眾生的心中生起。」

    「每當苦在眾生的心中生起,往往使人失去理性(sati–paññā),原本能巧妙運用的思想都變得完全笨拙、放縱任性與僵化,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那些無力也無心找出正確方向的人一般,在他們向外顯示出痛苦之際,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坐下或躺下看著自己的痛苦。」

    「苦集諦,苦的生起,即再無止盡的變化中生起、成長、發展的妄念,或來自三種渴愛(taṇhā)的各種顛倒妄想,包括對欲界感官(kāma–taṇhā)的渴愛、對色界恆久的渴愛(bhava–taṇhā)、對無色界的渴愛(vibhava–taṇhā),這三者都是嚮導,引領人們無休止地去思考、形成概念及想像,使不滿、不知足在心中燃燒,隨之變成一團大火,使過去已經生起的火及現在的火合而為一變成一樣的火,無法熄滅。又或者,對熄滅渴愛之火沒有興趣,反而去助長它,使其火焰越來越旺,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可能把整個世界都給燒毀,沒有辦法熄滅。Samudaya,苦集諦,苦的生起包括這三種渴愛,就是這三者關上了通往『道』、『果』及『涅槃』之門,成為解脫路上無法達到目標的絆腳石。沒有甚麼特殊的因緣或光明能擺脫這三種渴愛,除了四聖諦之外,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做得到,這才是能確實根除苦集這種黑暗面的唯一方法。」

    「剩下的兩個能治癒的聖諦,就是苦滅諦(Nirodha)及苦滅道跡聖諦(Magga),他們是滅苦的工具。在苦集諦(Samudaya)的整個領域中,『滅諦』及『道諦』是唯一的治癒方法,也只有它們才具有這樣的能力。『滅諦』是苦的止息,藉由『戒』(sīla) 、『定』、『慧』(paññā)所構成的『道諦』之力,依此一點一滴逐漸清除煩惱。當『道諦』之力夠強,煩惱便無處可藏。這就是苦完全的止息,不需要依賴時空或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必要之物而存在。唯有『滅諦』及『道諦』才具有這種摧毀煩惱的功能,除此兩者以外,別無其他。」

    「你之前提過的那些沒有內容、言不及義、只有空談的空洞信仰,如果與我剛剛解釋過的佛陀的四聖諦相比,在結果上有何不同呢?你應該用你的智慧去審視這個問題,並從中獲取『法』的功德。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不該讓它白白空過。如果你還有任何的疑問,現在就趕緊提出來,因為能像這樣討論法義(Dhammasākaccha)的機會,是一種真正的福報,非常的稀有難得。」

    之後,阿羅漢沉默了一會兒,當他看到阿姜不打算再提問題時,他繼續談論有關戒律的議題。

    「戒律是沙門的裝飾,確保其行為舉止的優雅與莊嚴。因為嚴守戒律之人都具有優雅莊嚴的身、口、意,沙門的莊嚴在於其無過失的行為模式,並體現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在生活中及生活方式都與戒律緊密相連的沙門一定是一個處在平靜安詳中的人。獨自生活的時候,他處於平靜安詳;平時與同修或其他人同住時依然處於平靜安詳。當他在山林中或遇到各種危險時,沒有任何東西會傷到他,他不會遇到任何的危險,因為有天神在冥冥之中保護他,眾人也愛戴他,因為戒律既是養分之源,也是防止道與果突然崩塌流失的保護牆。」

    「沙門的生活就是清淨的戒行生活,是一種活潑、喜樂的生活。我們是具有清淨戒行的沙門釋子,因此我們不一定非得出生在佛陀的時代,不管哪一個時代及地方,也不論我們的種族、膚色或國籍為何,我依然是沙門釋子,從最年長到最年幼,乃至剛出生的,猶如有很多出生在不同時代與地方的孩子的父母,而這些孩子們都是同一對父母所生。」

    阿羅漢結束開示之後,出於對阿姜的關心以及對佛教的尊重,他以最感人的方式在臨走前繼續給阿姜最後的教誨。

    「至少,就世俗所理解的概念、畫面及景象而言,現在是我要離去的時候了。你的心中一定要有大師佛陀,也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你的身、口、意都要將『法』和『戒』繫念在前。在獲得解脫這一件事上,沒有甚麼東西能比『法』與『戒』能讓你更確信與產生信心,因為這就是解脫法。除非是因為『法』與『戒』的目的,否則你不該浪費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因為『法』與『戒』是大師佛陀的解脫心。你應該讓他們進入你的心中幫助你,之後清淨與解脫就會成為你個人的無價之寶。」

    就在阿羅漢即將離去之前,他騰空而起飛升到空中,他慈愛地看著阿姜片刻之後,慢慢平緩地飛升,這是一種吸引阿姜注意並讓他留下深刻持久印象的方式,從那一刻起,他便會牢牢地記住(atītārammaṇa)這一個畫面,永不忘記。

    而阿姜這一邊,他懷著信心、思念與不捨的心情盤坐著,透過禪修(citta–bhāvanā)達到了全然專注的狀態,彷彿當時他「內在」的眼睛連眨都沒眨一下,之後阿羅漢的景象在空中消失了,不留一點痕跡,只有記憶中的景象畫面仍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且將在他的餘生中都不會消退,以上就是他以前稀有難遇的奇妙經歷。

    當晚,他修持禪定,一直到黎明拂曉,就跟Bhākula阿羅漢從空中現身來為他說法的那一夜一樣,那一夜迦葉阿羅漢與他共處了將近三個小時,期間他為阿姜開示並進行了一般性的對話。當阿羅漢離開之後,他的心識便從禪定中退出,之後他不斷咀嚼阿羅漢慈悲開示的「法」與「戒」,並一再地回味。當他這樣做的時候,他陷入了全然的專注,喜樂遍及他整個身心,使他在當晚忘記了睡覺。因為他從禪境[5]中所接收到的法非常的深奧,很難正確的敘述其真諦。就算在他沒有入定的其他時候,他也會一直回想著這位阿羅漢,這似乎給他的心識帶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力量與鼓舞。與此同時,他在修行上的表現變得穩固與堅定,似乎他想要達到並證得阿羅漢以慈悲為其闡釋的法庇護,這種決意的力量變得異常的強烈,猶如他在回憶阿羅漢給他教誨的每一刻都將安抵苦邊盡的「法域」。(有些地方阿羅漢所強調的話對阿姜個人來說相當重要,但作者認為將這些部分都給串聯起來很不適當,因為作者擔心這麼做可能會傷害到阿姜並讓讀者感到不適。有的讀者可能喜歡完整版,為此,作者懇請讀者能見諒某些遺漏之處。)

 


[1] Khīnāsava:阿羅漢的一種別稱,通常被譯為「諸漏已盡」,但原本的意思是「截斷洪流」,也就是從心識流向輪迴的生死洪流。

[2] 般涅槃:是指佛陀及阿羅漢死後不會再有來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指五蘊身心的崩解離散,但佛陀及阿羅漢的清淨解脫心並未斷滅,因為它不是無常緣生的有為法。

[3] 三法印的特徵分別是:1、無常:變異、短暫及不穩定;2、苦:不滿、不適、痛苦;3、無我:五蘊的任何一蘊非單獨的我,五蘊本身的組合也不是我,五蘊之內、之中、之外都沒有一個自我的存在。

[4]Svākkhāta Dhamma:已善說之法,係指世尊的教誡。.

[5] 禪相:這是一種精神感知的形式,通常能在禪境中具象化,也可能出現在感官之上。這有點像夢境中的畫面,但通常畫面都相當清晰,而且當事者的意識也都處於正常的狀態,因此禪相看起來也可能是世間的一種物理對象,它的成因有很多種,通常是內心的因素,但有時也可能是外界的因素所造成。


阿姜措傳奇/與毒蛇相遇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這是一則相當奇特且意想不到的事件,它以很不尋常的方式發生:

    阿姜措本打算留在某個特定的石窟裡修沙門法(Samaṇa–Dhamma),但就在他動身前往石窟之前,當地的村民警告他那個洞窟裡住著一條黑色的毒蛇,而且牠盤踞在彼處已很多年。他們說,這條蛇的圓周不及一個手電筒的電池,但身軀非常的長,甚至超過一公尺左右,而且非常兇猛。這條蛇已經傷過一些人,但大家都不敢動牠,因為都生怕牠背後隱藏著某種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最後村民給牠取了一個措號叫「洞主」,他們說沒有人敢去那裡過夜,因為如果有人敢這麼作,這條蛇或在傍晚、或在深夜、或在清晨時分爬出來,昂首吐信,發出威脅性的嘶嘶聲。牠也會咬人,而且被牠咬傷的人很多,人人都很怕牠,沒有人敢在那個洞窟裡過夜。

    然而,阿姜依然想前往該洞窟繼續他的禪修,接著他請村民帶他前往,就算他們告訴他這條蛇有多兇猛且會帶給他如何的傷害,他還是要去。村民極力勸阻他,但阿姜反過來說服了村民,他指出如果一個人的大限壽命已到,那麼就算人在家中躲,禍依然會從天而降,讓他死在家中,而且沒有人可以阻止ˋ逃避這件事的發生。

    「這種事我見多了,我對於業力因緣果報有很足夠的信心,而且這份信念深植我心,此外我也住過很多的洞窟,在洞窟裡住得夠久了,早已習慣,事實上如果可能的話,我的身心早該化為山石的一部分,不用再忍受現在人身的狀態了。即使我前去那個洞窟裡居住,如果我的陽壽未盡,我依然可以繼續過著比丘的生活,就像我現在這樣,我也不可能改行。蛇是一種動物,我是人類,也是一個常嚴守戒律並修行的比丘,我從不嫉妒任何人,也不迫害任何的有情,如我真受到蛇的攻擊而死掉,那也是因我過去的惡行及惡業在今生此時此刻成熟了,這總比擔心惡業隨身並在未來的某一天惡果仍將回到我的身上要好。無上的智者也會讚嘆隨喜我真心信奉業力因緣果報,因此就算我會死,我也還是要去那裡!」

    話說完之後,阿姜措便踏上村民指引他前往洞窟的路上。

    當他抵達並住進石窟,他的身體感覺非常的舒適,便獨自待在那裡,他的心非常的滿足與輕安。到了第二天傍晚,他看見一條黑蛇從石縫中緩緩爬出,當時他在一張小竹台上靜坐禪思,這條黑蛇慢慢爬到他的前面,牠以一種自以為能傷害他人的優勢姿態現身,阿姜措看見這條蛇來勢洶洶趨向他,彷彿要攻擊他一般,他立即想起村民跟他說的,便知眼前的這條黑蛇是傳聞中的「蛇殺手」,不然的話牠不會以這麼囂張的方式現身。

    阿姜心想:「我來這個地方的目的是要修行,沒有傷害任何有情的念頭。就算是很微小的生物,我也依然以慈悲心相待,將它們的生命看成是自己。我從未自恃身為人類而起慢心;與三界中仍被老病死緊緊相隨的其他眾生相比,我也從未因擁有比丘的優越身份而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既然我沒有露出一丁點要爭鬥的跡象,也沒有表現出要傷害或攻擊這條蛇的惡意,那麼這條蛇又憑甚麼這麼堅決想殺害在牠生命中可以當朋友的人?在這座山陵中牠恐怕再也找不到像我一樣能值得信賴的朋友了。當我開始憶念自己清淨的戒德,就像憶念在心中溢滿的慈悲一般,這份功德是經由訓練而開發出的心識力量,如果我都已經做到這樣,這個生物還膽敢殺害我,那就肯定意味著我過去宿世前生也是一個極端凶殘冷血之人,我在前生所造下的孽及犯下的惡業,已重大到連地獄的深淵都容不下,使我不得不承受這樣的惡果報。如果真是這樣,我更該因過去前生的凶殘去面對這條毒蛇,不該逃避,而且事實上也無處可逃。如果我有勇氣去面對牠,就有勇氣去面對我自己的惡果報,這樣我才配稱得上是真心相信業力因緣果報的佛弟子。」

    當阿姜措下定決心之後,開始與這條蛇展開對話,這條蛇就停在他前方約兩碼處,牠展開蛇冠伺機而動。阿姜措開口說:「我來此地,沒有任何的惡意,也沒有傷害任何有情的意圖。我只是很單純為了自己及一切蒼生的福祉而來此修行。不管是誰,或何種形式的眾生,我都會以慈心祝福他們離苦得樂,當然也包括你在內。如果你仍渴望獲得身體的輕安與心靈的平靜,就該敞開心胸接納這一份來自平靜與能融化一切冷酷無情的慈愛,使其融入你的自身,這遠比威脅與殺害他人來得好,因為那沒有任何的意義,也不會使你變得更好、更有道德、更尊貴高尚,也不會讓你變得快樂及趨向更高尚的善趣,反而會使你沉淪在諸如地獄的惡趣苦海之中,因為這就是折磨與殺害他人所緣生出的惡果報。我並不隨喜你所造下的一切惡業,因為這只會增加那些折磨與積壓在你身上的苦痛。我只隨喜不凌虐與不殺害其他有情的善業,因為這些善業並不會為他人帶來恐懼與煩惱。如果內心平靜,自然就會他人帶來平靜,我們應將彼此看成是從遠古歷劫以來就已結下善緣的朋友,看成是曾在生老病死的八苦中互為眷屬,如果我們再互相惱害對方並種下苦的因緣,這就非常的愚痴,因為這只會徒增自己的苦而已。」

    「我來此只是想跟你及其他的有情交個朋友,你應該對我生起慈悲心,因為我是一個忠誠與誠實的朋友,所以請接納我的友誼及慈悲,然後平靜地去過生活吧。以後,如果你偶爾想來看我,歡迎你隨時光臨。我很樂於一直當你的朋友,我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動物而我是一個人類及比丘就瞧不起你,因為我認為我們只是生死輪迴中的朋友,從沒想過誰比誰更優越或誰比誰較低劣。因為,一如既往,每一個眾生心中的波羅蜜都不一樣,這其中的差異便取決於他們各自的精進不同。說不定你比我有更成熟、更強大的波羅蜜,因為每一個眾生都各自有其善惡業,而且都緊密隨身,可能當你此生的壽命結束之後,你便可脫離畜生之軀,轉生到更高級的善趣並再世為人。然後,你很可能比我還要快獲得波羅蜜與解脫成就,因為我現在仍與無明煩惱作戰,而只要你現在不造下會壓垮你的重惡業,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會像我說的那樣。」

    當阿姜措結束與蛇的對話之後,接著便在內心發了一個願,他要在心中產生能護持整個世界的一股壟罩性的慈心力量,他要讓這股慈心之力改變這條蛇的敵意,使之轉化為在修行上的親密善友。就在他這麼做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很難說究竟是甚麼樣的因緣所導致,這條蛇之前的幾秒鐘還打算攻擊阿姜措,但確實有甚麼東西讓這條蛇改變,牠突然改變牠的敵意了。牠立馬收回牠的蛇頭,以一種順服的態度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的維持了將近十分鐘。接著,牠緩緩地轉身,慢慢爬離開,並消失在阿姜措的視線中。

    第二天,那條蛇又來找阿姜措,之後牠每天幾乎都會來找他,但不再表現出第一次現身時那樣的兇猛可怕,牠只是靜悄悄、慢慢地爬出來,爬到牠之前出現的同一個地點,靜靜趴在那裡一會兒,然後便扭頭轉身離開。阿姜措說,在那個時刻,他以一種觸動內心的方式再一次見證並體會到慈心不可思議的力量。

    就從那一天起,阿姜措便與這條蛇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彼此間沒有任何的懷疑與不信任,每當蛇想爬出來在洞口徘徊的時候,牠會以一種很習慣與人相處的方式與阿姜措互動,任何一方都沒有表現出懷疑或警覺的態度。只要牠想出去,牠也會在其他的時間爬出去遊蕩,並不像村民之前告訴他的那樣只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間爬出去。

    關於這一則傳奇的事件,我很早以前就已做好相信這種傳奇事件真實性的準備。就算有人說我是笨蛋,我也有接受嘲笑的心理準備,這是因為我也遇過類似的事件,所有其他的阿姜也都曾遇過,比如阿姜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們經常講述有關各種不怕比丘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喜歡到比丘修行的附近居住的故事。牠們都是成群結隊來,比如有野豬、普通的鹿及山羌等大型動物,還有像花栗鼠、松鼠、果子狸及小蛇等小型動物,因為大多數動物都知道哪些人不會折磨及殺害牠們的本能。

    不管比丘在何處駐留,只要待上一段時間,通常不久之後就會有各類的動物來此居住,並將該處視為聖地。而有慈心的比丘喜歡和牠們一起玩,也會給牠們帶一些食物,比如香蕉、水果和米飯。水是大多數動物的必需品,也因此,當比丘們看見有很多動物在附近居住時,他們便會找一些可裝水的容器,並將其放在動物們可以飲用的適當地點。

    正因為比丘們心中的慈心是以人們及動物都對他們有著一種特殊、親密的信心為基礎,就像是一種和平的召喚,因為比丘們從未對他人構成任何的威脅,因此阿姜措所講述的故事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因為很符合佛教自創始以來其他修行大德的經歷。

    一般而言,勇敢果決的頭陀比丘往往容易遇到各種險境,但他們都可以安然逃脫,不會成為危險的受害者。這促使人們思考並得以確信一件事,那就是那些心中有「法」並努力尋「法」的修行人,當各種驚險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都將因「法」而贏得勝利,幾乎不會有甚麼能傷到他們,也不會使他們敗北並像其他人那樣常受到嚴重的危害。似乎他們的內在有某種難以描述、也很難向他人解釋的神祕超自然潛能,但這是事實,因為作者就是從他的朋友及同修那裡得知他們遇過類似事件。

     阿姜措有堅忍不拔的性格,喜歡獨居靜修,不喜歡跟朋友及同修混雜在一起,他給出的說法讓人感動,他說:「與朋友及同修同住時,難免要交談,也難免有很多雜事發生;然而,當獨居時,只需要照顧好自己,沒有其他同伴會分散注意力。不管身體處於何種姿勢或狀態,都將持續精進於正念相續不斷的修持,只要保持正念、念念分明、繫念在前,便有辦法可以清楚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種狀況。即便遇到了危難的時刻,也不會對他人充滿執著與牽掛,因為他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當他順應自然的定律走到了人生的終點站時,他會以法的方式坦然接受,沒有驚慌、焦慮、擔憂、退縮,那些都是令人煩惱的負擔與包袱。因此,他隨緣接納死亡的到來,放下一切,沒有顧慮與罣礙,瀟灑自在。至於遺體該如何處置,一旦主人已放下了一切的執著與憂慮,從那一刻起剩下的就只是一推沒有用的東西,就像其他東西一樣都被塵土所掩蓋,沒有甚麼特別或不尋常之物留下。」

    阿姜措的一席話意義非凡,很值得聆聽,令人歡悅且深入人心,而這也很符合自稱是「無上佛陀釋迦之子」的性格,這種人都是真心追隨世尊的足跡,世間稀有難得。聽了他的敘述,我們都應牢記在心,令自己心生喜悅,並經由經常憶念來提升自己的心。他的生平事蹟堪為後世的典範,可流芳百世,使頭陀比丘的頭陀行不至被埋沒及浪費,不然這將是令人難過的損失及令人悲傷的因緣。

    他已經證明只要遵循八正道,這世上仍有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實修獲得成果,而那些隨著心與修行的層次不斷更上一層樓而越來越平靜與喜樂的人,這樣的傳承迄今依然不斷。他們從禪定的層次開始,達到觀慧(paññā)的層次,一直到從三法印「Ti–lakkhaṇa」也就是「無常」、「苦」、「無我」這些束縛一切有煩惱眾生的惡勢力中獲得解脫(vimutti)。

    對於讀者來說,那些喜歡住在森林、山丘、洞窟及懸崖下的比丘比那些住在尋常地方的比丘有更多吸引人的傳奇事蹟,也更容易讓讀者們去省思箇中的啟示,就如同我們現在省思阿姜措的事蹟一樣,這正好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我們給他一個別名,稱他為「冒險家」,對他來說一點都不為過,也不會有任何的不敬,因為他的歷險記都是為了拔除「煩惱的雜草」並追尋正法,因此這樣的別名很相應他的修行方式,非常適合一個永不妥協與退縮的戰士或冒險家。對此,可能會有人覺得好笑,因為上述所提到的那些事蹟似乎不值得這樣稱讚,但當他與危機正面對峙的時刻,讀者們應該先想到以下的事蹟與他的反應及態度,然後再判定他到底是不是一名真正的「戰士」。我認為讀者應該可以從接下來的事蹟中欽佩阿姜措無畏的勇氣。


阿姜措傳奇/與各種不同的老虎相遇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有一次,阿姜措住在一個洞窟裡,某晚,一輪明月高空掛,繁星滿天,天氣相當的好,令人心曠神怡,於是阿姜措便在洞口前經行,忽然間,有一隻頭又圓又大的巨虎在距離他的位置大約 20 碼外的地方,以一種令人恐懼和威脅的方式咆哮。這隻巨虎的頭,用大白話來形容,就跟裝水的陶壺一樣的大。接著牠開始咆哮,而且是竭力咆哮,感覺整座山都晃動了起來。牠在咆哮的那一刻阿姜措還沒看到牠,直到牠從他的身後出現向他直奔而來,並衝著他發出怒吼,巨虎就在距離他四碼不遠處停下來,然後彎腰一屁股坐在地上。牠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想要攻擊或傷人的樣子,就只是乖乖地坐在地上,猶如一隻狗乖乖地坐在人的面前。由於他有點了一盞燭燈,並將燈籠掛起來照亮他經行的路徑,因此他現在可以很清楚看清牠的樣子,包括牠身上的條紋和其他的一切。

   當阿姜措看見這隻老虎坐在他的面前,便自忖:「

   這隻大老虎怎麼跑來這裡?這個地區面積很大,應該有很多的空間可讓牠四處遊蕩,牠怎麼不去別的地方?我看牠跑來這裡,顯然是要對那種懼怕老虎的人耀武揚威以此取樂。」

   就在他看著坐在他前頭並盡情咆哮的這隻老虎,他在原地站了一會兒,阿姜措的心裡還是有點忐忑不安,不過只是很輕微的不安,他的外在完全沒有露出一點恐懼的樣子。之後,他慢慢走向牠,並對牠說:「

   這裡不是你遊蕩的地方,這裡是比丘們獨居靜修之處,你來這裡要幹嘛?你應該去可以跟你的同伴們遊玩的地方遊蕩。快點走吧!比丘們可不是磚石打造而成的,他們就跟其他的動物一樣會懼怕恐怖的事物。」

   說完之後,他便朝向那隻老虎走去,他說大概他走到距離老虎一碼之處,那隻老虎突然縱身一躍消失不見,牠已不知去向。事實上,牠就像變魔術一樣消失得那麼快,他四處尋找那隻老虎,讓他驚訝的是他找不到任何老虎留下的足跡,從那次以後他就一直很納悶,因為牠不可能消失得那麼快。他住的地方以及大老虎坐臥的地點,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老虎跳開之後並沒有任何東西會遮住視線,所以他一直很納悶這件事,後來他去參訪阿姜曼時,便將此事的經過向阿姜曼報告,並詢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阿姜曼對他解釋:「

   那不是真的老虎,而是天神以神通變化出來的東西,這些天神具有遠在人類之上的神通,祂們能現身讓你看見,也能隱身,或毫無困難地變化出如動物、老虎、男人或女人等精神意象(nimitta)。有時候祂們來拜訪我的時候,祂們或以各種不同的形貌現身,甚至有時同一個天神在不同的場合出現時會以不同的樣貌現身。所以出現在你面前的那隻老虎,如果牠真的是一隻老虎,那麼當牠出現在人類的面前時,即使包括老虎在內的所有動物都忌憚眼前的這個人,仍會有想吃掉眼前的這個人 的衝動。」

   「有的老虎是在天神的掌控之下,而有的則根本是天神以神通所變現,而來找你的那隻老虎應是屬於後者,這也就是為什麼當老虎一躍跳開的時候會消失那麼快的原因,快到連你都看不見,甚至你都還搞不清狀況,也找不到牠的足跡與蹤影。」

   「我老早就習慣各種動物、老虎、諸神、乾沓婆、飛天女神[1]來參訪我,因為凡是前往山林間居住的人多半都是為了修行,而『法』的力量非常強大,所有的動物都非常敬愛『法』,心中有『法』的人也必然因此強大。但『法』的力量不像世俗的力量那樣會蠢蠢欲動有攻擊性,當人們受到威脅的時候會真的害怕,但人們的內心並不會想屈服於這種力量,所以一旦逮到機會便會伺機報復或反擊,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類的事件經常上演且反覆發生。因此,只有世間的力量而沒有佛法來支撐的話,這個世界便很難維持和平與寧靜。所以世尊教導我們世間應該依法而治,而人與人之間也應該在正道、善良與適宜的宗旨上依法互動自律,而不該胡作非為與顛倒妄想。」

   「『法』並非我們肉眼可見的實物,它不可名狀,因為『法』有最微妙、最深奧的特質,非世間法可言喻。不論心識多麼不可捉摸,『法』也同樣的精妙,心是諸法的住居所。」

   「除了心識以外,再也沒有任何地方適合『法』居住,也因此,就算心中已完全領悟『法』的人,也很難用言語述說『法』。也就是說,除了有修行並且能知道各個階段成就之人才可以彼此進行討論,彼此間也才會有良好的共識。但對於那些已完全知『法』及完全領悟『心』與『法』的人,當他們在討論法義的時候,他們在各個面向及微細的差異上都能十足十彼此充分理解。比如以下的問題:『法的定義為何?』或『在哪裡可以找得到法?』等等,這些問題他們都早已知道答案,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去解釋。而那些仍須依靠問答的人,都仍未了知『法』的真正特質。然而,如果心識有邪見,所緣生出的法就必然是邪法,不管問答的時間耗費多久,也只會得出一大堆的觀點、學說與意見,還有一顆充滿知識概念的藤葛及自以為是的心,這種人永遠不會認同別人。這些都只是『法』的名相與符號,因此這樣的人也只能得到『法』的名相與符號而已,正法將無法注入他的心。大家都可以學習並記憶『法』的名相與符號,因為這些都是應該能記住的東西。但最重要的東西仍是正法,其名相與符號是自然而存,無須透過重複記憶來學習。而這種『法』很難修持,很難見到,也很難了知。」

   「我之所以會說正法很難修持與了知,以及不能藉由問答而產生,這是因為其整體性是真實的,也是所有問題與難題的終點站。此外,此法常駐世間,因為它是永恆的,在任何情況下既不會向上升進也不會向下沉淪。所以當我們談到法的力量,指的就是法的意義,不然還會指什麼呢?」

   「我非常不確定你與其他聽法的人是否能理解並從各個角度遵循我剛剛告訴你們的法,但現在是談論的適當時機,所以有必要這麼作,因為經典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吉祥經》:kālena dhammasākacchā etam maṅgalamuttamaṁ).

   這就是阿姜曼給阿姜措以及其他同修還有其他在場的聽眾的回答與開示,然而我必須根據我從阿姜措這裡所聽到的一切給忠實記錄下來,雖然我可能不是每一句話都聽得懂,但我還是試著把一切都給寫下來,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都不一樣,一定有人能很清楚理解阿姜曼的話,雖然那個人也許不是我。因此,我把它寫下來讓其他人都能了解它的意思,希望可以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幫助。因為像阿姜曼這樣的人所說的話,也許只有短短的兩三句,但一般都是很難得聽聞到的法。也許我並不是很清楚理解箇中的含意,但仍感到很欣慰能聽得到並將其給寫下來,好讓日後有幸閱讀到的人在提升正念與觀智的修行上能某程度對其有所助益。

   阿姜曼的這一類開示還有很多,我會在整本書結束之前都將它們收錄起來,這其中還包括阿姜曼的修行方法的適當內容。

還有另一個跟阿姜曼所住的洞窟一樣的地方,阿姜措在那裡待的時間比其他地方都久。但這裡似乎沒有老虎或其他動物來打擾他,換言之,到他快要離開洞窟去別的地方行腳及尋法之前,他都沒有遇到以上的困擾。

   某日清晨快要到著衣持缽入村乞食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一隻大老虎的吼聲直衝他所在的地方而來,當他看到這隻怒吼的老虎朝他奔來,他嚇到寒毛直豎並渾身顫抖,心跳都快停了。(此時他的心智還不夠穩固強大,但我在寫阿姜措的傳記時,我並不知道事件發生的順序,因為我沒有問他每一個事件發生的時間,我只是按照他們說的每一個事件記錄下來,所以我也不知該按照甚麼順序來撰寫阿姜措的修行過程,因此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讀者們自行掌握每一則故事中的重點。)

   當時的他一定很害怕,因為老虎從森林中走出來,一看到他便正面筆直地朝他迎來,正常情況下老虎第一眼看到他時應該會停下來一會兒,可是牠卻持續前進並一路咆嘯,一直走到離他大概有四碼遠的距離才停下來,然後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一樣坐了下來,直勾勾盯著阿姜措,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但牠既沒有蜷伏在地,也沒有做出要攻擊他的樣子,事實上牠的舉動很像我之前的故事中所提到的那一隻老虎,這隻老虎並沒有表現出想要攻擊他的強烈意圖,但老虎畢竟一種極其可怕的動物,儘管牠目前的行動可能不會讓人感到害怕,但一般人在那種情況下還是會害怕。

   當阿姜措看到老虎正盯著他看,他驚恐地直視了一會兒,然會回過神立即提起正念,他舉起手臂,以手指直指著老虎說:「這裡不是你遊蕩的地方,這裡是比丘禪修之處,還有比這裡更多森林及山陵的地方,你快去那裡吧!」

   但牠就只是坐在那裡盯著他看,並沒有打算離開的樣子。於是阿姜措從地上拾起一根棍子,指著老虎說:「快走開!山上有很多你可以遊蕩的地方,不要一直坐在那裡盯著我看,讓一個比丘心生恐懼。我不是動物,不是肉,我不是老虎的食物,我是一個有戒德與修行的比丘,所以不要坐在這裡讓我心生畏懼,不然的話你死後會墜入地獄的深淵裡,別怪我沒警告你哦!」

   然後他又用棍子指著老虎說:「你現在趕快離開,我很怕你,你有一雙虎眼,犀利異常,如果你再這樣一直長時間盯著我看,會把我給嚇死,那麼你肯定會墜入地獄。」

   說完之後,阿姜措從原來站的地方移動,拿著棍子指著老虎,徑直朝牠走去。老虎立即一躍而起便消失不見,當牠消失之後,恐懼的念頭又再度生起,讓他更加害怕,他心想:「如果我去托缽時牠跟著我怎麼辦?」,因為沿途一路上都是充滿茂密的叢林,但後來他並沒有看到心中所害怕的那隻老虎出現。

當天,恐懼湧上他的心頭,他非常害怕老虎會再次出現,一整晚他的腦子裡都在想接下來的幾秒鐘之內老虎就會來抓他了,他的情況已嚴重到完全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只好幾乎整晚試著寬慰自己,好不容易他終於調伏自己,讓心識進入平靜的心境,之後,他的恐懼在平靜與喜樂中全都消失不見。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都沒有再看到老虎出現,他說那隻老虎又大又長,真的非常嚇人,彷彿牠就是那些神秘的老虎之一,因為牠和之前提過在半夜裡跑到阿姜措身旁的那隻老虎一樣體型龐大,且行為特徵相似,跳起來的速度也一樣快,不由得讓人覺得牠就是天神以神通所變現之物,猶如阿姜曼所說的那樣,讓人一看到就害怕,且怕到失去理智及情緒失控的程度。

   阿姜曼闡釋了在森林中生活的功德利益,以及在面臨各種突發狀況時的心識價值。他的闡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但我沒法記得太多,因為我很健忘。他說,在心智受到各種強迫性壓力的艱困下,他有一種感覺,他感到他的內心有某種神奇且不可思議的力量在保護著他,這種力量無法以言語形容。在那種危急的壓力下,心智可以很輕鬆且快速地成長與開發,而且跟平時的時候很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喜歡住在充滿危險及不確定的地方,儘管他的膽子很小,易受驚嚇且小心翼翼。因為當他面對這些可怕的經歷時,每一次的經歷都可以讓他感到心智朝向更高的境界進展,而這一切都是以最奇異且不可預料的方式發生,讓他感到驚訝不已,因此他其實非常希望能經常遇到這些可怕的經歷,好讓他的心智可藉此助緣自行開展,且越來越進步。

   生活在森林中與山上將會以一種微妙且神奇的方式產生功德利益,而且一般人很難理解,雖然阿姜措壓根就不想跟別人提起,因為住在這種地方只適合天性有這方面傾向的人,就阿姜措他自己而言,一旦他離開森林轉赴別處更普通的地方生活時,他的心智便趨於怠惰懶散、漫不經心且過於自信,他不再樂於精進,以至於應有的明覺則幾乎從未出現。他吃的食物比艱困的時候要來得多,睡得也多,他變得更懶散。接著情緒上的焦慮執著隨著正念與正智的衰退與消失而逐漸生起,且每一天都在增長。綜上所述,他說:

   「生活在一般人常居住的地方,我看不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對我而言住在這種地方只是在等死,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我認為如果不想死得沒有意義,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為了自我救贖而踏上尋法之路。得出結論後,我再次踏進我熟悉的山林。」

   「因為住在山林間、洞窟裡、懸崖下,才能夠生出平靜祥和以及璀璨亮麗、閃閃發光的智慧之心,而且這樣的心不能在狹窄以及『法』所完全觸及不到的地方生長。所以我一定要根據心的本質回到森林與山上,一旦回歸山林,心自然會隨著愉悅的環境感到輕安與自在,完全沒有一絲的勉強。」

   「將修行與身體的各種姿態和諧地調和在一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過去致力於攜手並進的正念與正智,接下來都無須刻意且不費吹灰之力地自行生起,懶惰、貪吃與貪睡的傾向都將自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正法的生起。之後,因生活在一般且較文明之處而難以驅趕的那種不屬於正法的東西,都將不費吹灰之力逐漸離去與消逝。」

   「在進食、睡覺、減少情緒黏著及奮力精進等方面,都在發生改變,而且變得和諧,一切都按照正確的時間與順序逐一完成,這與我住在一般地方的時候大不相同,這令我想到住在森林與山上的時候去執行拔除與斷除無明煩惱的工作會比在較為尋常之處更加容易得多。」

   阿姜措說,依照他在一般普通地方的生活經驗,他發現實際上,在每一個他認為理所當然的姿態與位置中都在累積增長煩惱,並不像他以為的那樣可以拔除與斷除煩惱。他的意思是他吃得太多了,因為貪愛跑來輕悄悄地在他耳邊低語,勸誘他應該多吃點,食物如此美味可口,易消化,對身體的健康有好處,非常相應於煩惱的本質與傾向!既然煩惱這麼喜歡它,所以要多吃點。他睡得也多,因為煩惱跑來悄悄地跟他說他應該多休息,否則會很疲累與虛弱,無法全力以赴精進。但當他該全力以赴精進的時候,結果卻又是在休息。換句話說,他沒有應該起床的固定時間,就只是一直躺著,因為無明從未決定他何時應該起床!而他所謂「全力以赴的精進」也從未出現過,所以可以這麼說他這一天一夜已辛苦了這麼多小時。相反的,無明從他吃過飯之後直到黃昏都在哄他入睡。他並未看到他的精進所應獲得的精進力,也未看透因吃太多所緣生的懶散。之後,他的思慮與念想不斷增加,甚至超出了理性的界線,而且一直都這樣,他的思慮與念想只關注在與貪愛有關的事件,也就是「苦因」(taṇhā–samudaya)。它們在前頭帶路,帶領他瀏覽屬於三愛(kāma–taṇhā欲愛, bhava–taṇhā色愛, vibhava–taṇhā無色愛)的國王及王后的各種宮殿建築、廣場及大廳,且一切都準備就緒,準備好招待這一位因吃太多而肚皮已撐飽的遊客,並安撫他情緒上的困擾。

   懶散就是最明顯的症狀,因為如果頭一碰觸枕頭,所有的煩憂都會立即消失,如果有人或任何事來叫醒他,都沒用。他說:

   「吃得多,躺著睡很多,且變得懶散,三者間彼此一直都是誰也分不開誰的夥伴。懶散是這個群體中最重要的成員,它得到了其他兩個成員的支持,這三個夥伴不管走到哪裡都在一起,且生死相隨,永不分離。如果我不能把它們給淨化,並將之拔除,那麼我就得要走入森林及上山去找隻老虎來幫我把它們給趕出去,並用少食少欲的方法來控制它們。不然的話,我會一直沉淪墮落,到死都困在它們的牢籠中,逃脫無期。」

   「為了壓制它們,削弱它們的惡勢力,我起身反抗心中的慾望,並走進它們不想去的地方,也就是它們所懼怕的地方。然後在各方面,我為了修行所付出的精進都發展得相當順利與穩定,且不管往哪一個方向發展,都是正向解脫之路,不再是我於平常環境中生活時的煩惱與貪愛的方向。因為在那種情況下,無明煩惱可以輕易地掌控住我,而我卻沒有任何機會掌控它們。」

   他說:「我的個性是那種很難訓練與調伏的類型,因此找一處合適的地點與環境條件來幫助我修行,以不同的方法迫使我的個性接受鍛鍊與調伏,這對我來說至關重要。至少,接下來我可以更自在地呼吸,而不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不會一直受到阻礙而無法思考。我的性格充滿著煩惱雜染且智慧遲鈍,而以我習慣的方式生活在森林、山丘、洞窟及懸崖下,我覺得,相當適合我的個性與性情,因為,那樣能帶給我些許的平靜與祥和。

   阿姜措說,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就已非常積極投入持戒的修持,例如齋戒斷食、少食、徒步行腳,以及住在森林及山上,在他的心裡,離開山林,像大多數的比丘那樣前往居住在一般尋常的地方,並沒有讓他感到一絲的輕安自在,而他也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住在一般尋常的地方。住在一般尋常的地方讓他很清楚地體悟到,如果想要讓「道」、「果」及「涅槃」成為他心靈的財富,他就必須接受最嚴格的鍛鍊與紀律。如果他一昧順從貪愛的惡勢力,他就會像一隻沒有主人豢養的動物一般活著,幾天之後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後患。這就是他不能在一般尋常的地方居住的原因。

   當阿姜措在我們之前提過的那種森林環境中修持,他的心趨向寧靜祥和,正念與正知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明且漸趨穩定,並隨著他的鍛鍊與律儀而穩定進步,於是乎他開始體悟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事。這給他的內心帶來了極大的鼓舞與振奮,促使他在必要時能與阻礙他進展的障礙展開戰鬥。到最後,住在這樣的地方帶給一種深深的滿足感,他見證了這些地方是如何矯正他的壞習氣,也看到了它們是如何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變成了「法殿」(Vimāna–Dhamma)這樣一個地方。阿姜措說:「

   時至今日,對那些讓我能以輕安自在的心居住的森林與山陵,我的心中對它們只有禮讚與感恩,我願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就算走到我生命的盡頭,它們也可以成為我的墳墓,因為我不想死在一個充滿煩惱與紛擾的地方。若能死在森林與山中,就等於是了無牽掛地在『法』中安樂地死去,因為紅塵俗事都只是會令人散亂的紛擾而已。之後,心以正念及正智為伴,安住於『法』上,以周延與仔細的方式愉悅地探索與觀照,去證悟居住在心中的四聖諦的因與果。」

   「心與法有著最緊密的聯繫,所以當大限已至,身體及其各部位都將失去生命力,且持續惡化,直到它們按照原本的自然方式被捨棄或丟棄,不分內外,如果能對每一件事都保持著敏銳仔細的正念與正智,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完人,也就不用再從世間的相對因緣法中去追逐、執著或借用一個所謂的「自我」,也就不再是依照世界各地世間法則的那種穿衣裝扮的俗人。之後,經由放下諸蘊並讓它們自然回到原本的狀態,便可放下一直掙扎且背負已久的諸蘊重擔,也就是讓五蘊的基本元素回到它們原本自然的狀態,這就是擺脫執著(anālayo)。不管是誰,對於能做到這一點的人而言,這是一種瑰寶,而且他會守護他的解脫之寶(Anālaya treasure),不論他的過去如何,這都將成為終點,因為如果再去攀緣執著,也只會緣生出更多的麻煩與紛擾,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再無端惹塵埃?因為事實上無明都已終結,因為它們都已從心中被驅離了,就從那一刻起,一切的憂慮煩惱都已徹底止息。」

   這就是阿姜措對於跟自己一樣有相同性格與性情之人生活在森林與山中的美德所做出的讚嘆。直到現在,他依然能從森林中獲得寧靜與喜樂,且從不厭倦。這符合世尊為剛出家的比丘所樹立的教導:

   「到森林中找一處無人閑靜之處,比如樹蔭底下,然後精進修行吧!」


阿姜措傳奇/龍族


阿姜措有神通,他可以感知並看見人類肉眼所看不見的各領域非人眾生,比如餓鬼、孤魂野鬼、天神、天女以及諸龍王等[2],他的感知溝通方式與阿姜曼非常相像,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一起談到那些有精緻飄逸身軀的非人眾生。能夠聽到他們談論這類的話題實在是一件非常棒的事,相當吸引人,讓人欲罷不能,讓人很想要他們一直持續說下去。尤其當他們提到諸神來請法並請益時更值得一聽,因為兩位阿姜彼此都很清楚知道對方的意思而不會有誤解的危險,這就好比具有特定專業領域知識的兩個人可以一起毫無困難地談論該專業領域的特定主題。


   阿姜措就彷彿是一位非常了解在天界生活的天神專家,當我問他這方面的問題,他都能給出非常詳盡的解答,而且都非常的有趣。比如說,當問到與龍王有關的問題時,他說這些龍王每一個都神通廣大、神威顯赫,當祂們來參訪他的時候,祂們都會變化成各種不同的身形現身。有一次,阿姜措請某一位龍王展現祂的神威讓他見識一下,這一位龍王告訴他要變化各種身形對祂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祂們可以隨心所欲變化各種形象。接著,祂就在原地持續展現不同的身形給阿姜措看。祂請阿姜措持續注意看著,祂一下子便消失不見,然後阿姜措看到一位身穿白衣的居士走到他的面前,當祂很靠得很近的時候,忽然又消失不見。緊接著他又看到一位配戴武器的獵人走近,然後又消失不見。之後,又有一頭大象向他走來,諸如此類。這位龍王說,不管祂想以甚麼樣的型態出現,祂都可以隨心所欲,不論是大象、人類或其他東西等等,祂幾乎都可以瞬間辦到。


   有關龍王放毒的能力,阿姜措說有一次他和阿姜曼在湄公河附近行腳,在他們住的地方有一些乾淨清澈的水池,這些水池原本可供飲用及沐浴,但阿姜曼卻不准他們使用這些水池中的水,因為他擔心龍王會將毒噴撒在水中,一旦他們使用或飲用就會發燒生病,四肢無力,全身不適,增加他們的困擾。阿姜曼說:「


   因為這群龍王對我們還沒有任何的信心與敬意,祂們已經連續好幾晚爭先恐後向我們示威,但祂們的邪見很快就會消失,因為祂們沒有辦法抵禦佛陀的正法。這群龍王目前對佛教或我們都還不信任,祂們認為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對付祂們,要驅趕祂們,這就是為什麼好幾個晚上祂們向我們示威的原因,但我一點都不為所動,因為我完全確信邪不勝正這個法教真理,就如同世尊從初轉法輪到般涅槃的期間所宣說過的其他法教真理一般,從未改變或變質,因為這就是一種『法的真諦』,圓滿完善且不可變更。」


   阿姜措明白阿姜曼對他們的警告,因為阿姜措也非常了解龍族,也曾與阿姜曼討論過與龍族有關的事情。然而不久之後,阿姜曼先前的預言應驗了,這些龍開始讓步,並皈依了阿姜曼,也護持比丘們。因為龍族有了信心,歸順阿姜曼,於是成為阿姜曼的護法神,之後阿姜曼問龍族:「


   為什麼你們要在對人與動物都有幫助的水中放毒?如果有人或動物去飲水,難道你們不怕自己所犯下的惡業?就算你們是龍王,也必須為自己的惡業負責,絕對無法逃脫報應,因為這是亙古不變的業力因緣果報的法則。因為業力所招來的報應其威力遠在各地的龍王之上,如果龍害怕惡業及下地獄,就應該趕緊去把水中的毒給解除,把水池的水變回以前純淨的水,到目前為止,我跟比丘們都還沒有去碰水,因為我非常清楚龍王們不懷好意,想將我跟比丘們置於飲用毒水的危險之中。」


   這時,龍王們都完全歸順並認錯了,因為祂們確實幹下那些壞事。祂們沒跟阿姜曼說過,但阿姜曼透過神通早已知悉一切,祂們也都坦承阿姜曼說的沒錯。緊接著,祂們趕緊把水池中的毒全都給抽出來,一點都不剩,然後趕緊回來跟阿姜曼稟告,同時祂們邀請阿姜曼與諸比丘放心的用水,不用害怕危害。這就是那些驕慢及爭強好鬥的龍王歸順阿姜曼的經過,祂們成為阿姜曼的弟子及護法神,以虔誠及堅定的信念跟著他學法及修行。當阿姜曼知道諸龍已臣服並將水池中的毒都給解除,從那時起他便告訴諸比丘可以安心地去飲用水池中的水並洗澡。」


   阿姜曼認為阿姜措對於諸如龍王一類的超自然神祕事件都相當地專業且精通,很難找得到可與之相提並論的人。阿姜曼常教導比丘們與諸神互動時應嚴以自律,比如說,他們在某處暫駐時,幾乎每逢深夜時分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會有諸天神下凡來聽他說法開釋,他不得不提醒比丘們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並要他們先去睡覺,到了深夜時分,他們就應該要起床繼續精進修行,這樣一旦諸神下凡來聞法時,當祂們看到這些比丘如此精進,便會頂禮致敬,並讚嘆這些比丘們的精進。我們不能讓諸神覺得我們常處於嗜睡的狀態,因為這是一種缺乏正念的表現,很可能會有難看的體態。天神們經常向阿姜曼抱怨睡著的比丘及其難看的體態,雖然熟睡中的人沒有辦法以正念來駕馭自己的體態,但比丘們還是可以事前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也就是在天神們一般來訪的時間不要躺下來睡覺。也因此,阿姜曼才會告訴他們在諸神來訪之前先去休息睡覺,之後比丘們也遵照阿姜曼的囑咐行事,而天神們也就沒有再抱怨了。至於有能力接待諸神來訪的比丘們,他們都會遵照阿姜曼的叮囑行事,但那些沒有這種能力的比丘則在諸神來訪時會持續修持他們的禪定。







阿姜措傳奇/《阿姜措,魯士,和天神的故事》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阿姜曼與阿姜措都說天神跟人類一樣各有其獨特鮮明的個性,大家都各有各的偏好。比如說,有的天神偏愛聽《三轉法輪經》(《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有的就喜歡《應作慈愛經》(《Karaṇīyamettā Sutta》),也有的喜歡聽《阿毘達摩論》(Abhidhamma,Kusalā dhamma, akusalā dhammā…,這是世尊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時所講述的法。),有的喜歡聽《七不退法經》(《Aparihāniyadhamma Sutta》),當然也有的喜歡聽《四梵住經》(《Mettābrahmavihāra Sutta》)。事實上,跟其他佛教經典比起來,大多數諸神最愛聽的還是《四梵住經》。不同的群體、不同天界的天神所喜歡聽聞的經典因祂們各自獨特的個性都有所不同,祂們會請求尊者講述很多不同的經典。然而,我沒有辦法把它們全都臚列出來,因為這些天神們想聽聞的經典,有很多是我沒接觸過、也沒研究過的經典,所以我沒辦法都把這些經典一一列出來給讀者們知道,這一點還請大家見諒。但不管阿姜措前往哪一個洞窟或山林,諸神總是緊緊相隨,並喜歡跟他互動,猶如跟阿姜曼互動一樣。


   有時候,阿姜措會與那些遠離紅塵紛擾、在各地石窟中修行的魯士[1]住在一起,這些魯士所隱居的地點一般距離村莊約4或5公里遠,有的甚至住得更遠,他們都隱居在杳無人煙的深山裡。由於這些魯士並不像比丘們那樣奉行傳統的托缽乞食,因此他們都自炊煮自食,全都自己來。


   當阿姜措暫住在附近的石窟時,他持缽前去向魯士行乞化緣,而那一天剛好魯士煮咖哩豆,魯士便帶著極大的歡喜心與喜樂之情將咖哩豆布施給了阿姜措,阿姜措在敘述這一段的經歷時,他描述的方式非常的有趣,但我們在此不詳加敘述。阿姜措說他在荒野叢林中步行了三天,又餓又累,一路上他都吃得非常少。因為翻山越嶺的過程中,他偶然經過只有由三、四間小房子所組成的小聚落,當地的山地居民完全不認識佛教,而他又不得不仰賴當地居民供給他足夠的食物以維持生命,所以,因長途跋涉之故,又外加在山坡爬上爬下,他早已精疲力竭且飢腸轆轆,比平時的時候更想吃東西。於是乎當魯士煮好咖哩豆,並布施給他讓他飽餐一頓,他將缽裡的咖哩豆及飯都吃得一乾二淨,一點都不剩。可是,他吃完之後,非但沒有恢復體力,反而昏昏欲睡,他只想躺下來睡一覺,因為魯士布施給他的食物實在太可口了。與此同時,魯士看到他把食物都吃光,非常的開心與歡喜,因為他知道他的布施是符合實際需要的適時施,他做了好事,他的心中完全不求回報。而阿姜措發覺自己的狀況不對,覺得自己陷入了昏沉,便起身找一個可以行禪的地方開始經行,一直到下午他才在靜坐休憩。


   就在他靜坐禪修之際,他的心入定了,接著他聽到了天神的鑼鼓聲,因為祂們正在表達接收到阿姜措對祂們慈心迴向的感激,同時祂們也非常隨喜魯士在阿姜措非常飢餓及虛弱之際能供養他食物,因為這樣的善行非常殊勝且難能可貴,功德無量且無法計量。因此,諸神充滿了歡悅與隨喜之情(anumodanā),因為一個在道德與修行方面都完美,且值得以歡喜及恭敬之心對其殷勤、尊重及供養的「聖人」,是非常的稀有難得。祂們對於能在這樣的無上福田種下善果都真心感到開心,因此由衷表達祂們的歡欣與隨喜之情,並祈請能經由隨喜來接收功德的迴向。


   魯士布施給極度飢餓的阿姜措食物並令其飽餐一頓的善舉,居住在山丘附近的地居天神就是這樣表達祂們的隨喜,祂們之所以現身是為了讓阿姜措見證祂們的喜悅與隨喜,同時祂們也請求阿姜措將此事告知給那一位善心的魯士知道,並向他表達祂們對他的感謝與隨喜(anumodanā)。當天傍晚,阿姜措隨順因緣為魯士說法,並以間接迂迴的方式對他說:


   「今天下午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有一大群天神敲鑼打鼓,以此表達祂們隨喜你今早布施食物給我的大功德,同時祂們也祈請能分享這一份緣自隨喜的功德。你肯定已獲得了大功德,所以諸神才會來隨喜並祈請能獲得功德的迴向。」


   當魯士聽聞此言之後,便雙手合十並高舉過頭,以此表達對諸神的迴向,同時也表達對阿姜措的崇敬,他說道:


   「您肯定在內明(ñāṇa)的功夫上已經有很深厚的功夫,如果您在午睡的時候都能聽到諸神的隨喜,那麼您在清醒的時候就一定更厲害,對此我一點都不懷疑,因為打從我第一次遇見您的時候就對您有崇高的敬意與信心,因此我很樂意為您盡心盡力,所以當我看到您能飽餐一頓,令我心生無盡的喜與樂。您能否告訴我這些天神住在甚麼地方,以後我供養食物給您的時候,我好迴向給祂們,並讓祂們可以隨喜功德。我很好奇我住這裡這麼久,為什麼從來沒看過祂們現身過?」


   阿姜措解釋:


   「這些都是樹神,祂們住的地方離我們並不遠。今早,當我在迴向時,我以巴利語吟誦隨喜祝福偈:『Yathā… Sabbītiyo…』,祂們都聽到了,並回應『善哉!』。但如果我們察覺或感知不到祂們,對我們來說祂們就彷彿從來都不曾存在過。」


    魯士對於地居天諸神現身隨喜他「布施」善舉的功德一事抱以高度的興趣,於是央求阿姜措再跟他多說一些這方面的事。接著,阿姜措想了一個辦法好讓魯士開始禪修,這樣一來,他才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安心禪修,不受外界的打擾。於是,他對魯士說:


    「如果你真想親眼目睹餓鬼、鬼魂、男天神、女飛天等非人,你的凡胎肉眼是看不到的,你必須用你內在的心靈遙視去看,也就是得用心靈之眼才能看得到。如果你真想用你內在的心靈之眼去了解不同時空的眾生,你就必須開始精進禪修。當你實際著手禪修時,你可以修持三十二身分觀,以觀智去逐一仔細觀照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位,你也可以持續覺知你的呼吸,又或者內心不斷默念『佛陀』,就是這樣保持下去,不要因其他事情而分心或受其他事情所干擾。當你的心,經由以上的任何一種方法獲得寧靜時,你自己便能看到非人眾生,不需要再經由詢問他人而 去打擾到他人。但如果你放逸懶散,不精進禪修,那麼你肯定將一事無成,甚麼也看不到,而你的心也不會變得平靜與祥和。」


    「想要看到有天人之身的天神,你必須用天眼去看,換言之,你一定要修禪定,並透過禪定之功去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就沒有辦法看到或感知那些生活在其他時空的非人眾生。」


    經過阿姜措的這一番說明之後,魯士非常渴望禪修,因為他非常希望能親眼目睹諸神。之後,阿姜措告別了魯士,這樣他才可以從事自己的修行。當天深夜,諸神又來參訪阿姜措,祂們跟阿姜措詢問了很多事情,包括魯士想知道諸神住在哪裡、魯士想透過禪修去感知諸神、以及阿姜措如何教導魯士禪修的方法等等,於是阿姜措也對諸神說明他教魯士的禪修方法。


   雖然這一位魯士對阿姜措非常有信心,也很依賴阿姜措,不希望阿姜措離開,但實際上阿姜措並沒有跟這一位魯士在一起住得太久。



阿姜措傳奇/《阿姜措和好色女鬼》

還有一次,阿姜措與另外兩位比丘一起住在森林中的某個地方,後來,他們聽村民說,在比丘們所居住的地點附近埋了一具因非自然死亡的女屍,村民稱其死因為「橫死」。這個被埋在森林中的女屍生前是一個已經懷孕的女人,但她不知道生孩子應該注意及照護的必要常識,於是乎大家放任她自生自滅,根本沒有人管她,最終她死得很慘。這就是村民們後來告訴阿姜措的故事,但最初的時候,沒有一個比丘知道這個橫死的孕婦。

   當阿姜措在禪修的時候,這個因橫死而化生的女鬼每晚都在附近作祟並騷擾阿姜措。阿姜措解釋,就他所知,鬼跟凡人在某些地方很像,也就是存在於世間眾生心中的性慾這一點有非常相似的特徵(作者要對讀者先道個歉,這是因為我們有必要了解事件的真實來龍去脈,故而不得不切入這個主題),他說當他和另兩位比丘一起去那座森林的某處禪修時,他就很清楚看到了這一點。一旦夜幕降臨,每當他入定時,他就會看到這個因橫死的女鬼來到他的身邊,並不斷對他做出極具挑逗性的輕挑行為。但阿姜措的心念力非常強大,女鬼根本無法影響阿姜措,她的一切舉動都只是跳梁小丑、枉作小人、以卵擊石而已。有時候,這個女厲鬼又表現出似乎比平時更積極、更具攻擊性,彷彿想要強姦阿姜措,以滿足她內心的性渴望,但她就是沒有辦法靠近他一步。阿姜措對女厲鬼散放慈心,但女鬼就是不接受,因為這個女鬼有很強的執念,一心一意只想滿足性慾的渴求。當阿姜措詢問這個女厲鬼的身世,女厲鬼也很坦白交代她是怎麼死的,而這些 在事後也都得到村民的證實。

   自那之後,女鬼又不斷試著攻擊阿姜措,但沒有一次成功,阿姜措問她生前到底遭遇了甚麼事,怎麼會變成這樣?她告訴他,當她還是活人的時候,她的婚姻破碎了,她的丈夫為了小三而拋棄了她,這對她的打擊非常的大,讓她崩潰,當她即將臨盆之際, 又沒有人在旁照顧她或給予她任何醫療上的照護,她就這樣孤獨地死去,而且她的孩子還沒有出生,這都與村民事後告訴他的內容一樣。事實上,他是因為女鬼作祟,而且每次入定時總會看見她,他才會去詢問村民有關這個女鬼的身世背景。

   阿姜措說,這個女鬼的怨念很深,有很強的惡意,當她沒有辦法傷害阿姜措時,便轉而去對付另外兩個比丘,她在他們睡覺的時候入夢,打算在夢中性侵他們。這兩個比丘在夢中大聲喊叫,聲音大到都可以清楚聽到他們在說甚麼:

   「妳是女人,我是比丘,妳怎麼可以希望我像一個俗人那樣跟妳發生性關係?我不要!妳快點走!在妳犯下更嚴重、足以讓妳下地獄的惡業之前快點走!阿姜啊!快來救我!這個女鬼要性侵我!快來救我!」

   當時他們說的內容就是這些,但他們的聲音都很大,即使他們都仍在熟睡中,猶如有人大喊大叫想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樣。剛和女鬼爭執完而出定的阿姜措,很清楚地聽到了這些奇怪的喊叫聲。於是他趕緊去找那個呼救的比丘,並將他搖醒,當他問比丘發生甚麼事,比丘說他在夢中看見一個孕婦飄向他,彷彿要性侵他一般,她根本不理會他跟她說了甚麼,於是乎他只好向阿姜措求救,好在他及時獲救,及時醒來。阿姜措說他以前從未遇過這樣的事,整起事件非常的詭異。這兩個比丘都做了相同的惡夢,但兩人並不是在同一個晚上同時作夢,當他們都害怕女鬼害他們失去身為比丘身分的聖潔梵行戒(Brahmacariyā)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大聲向阿姜措呼救。某一天的夜晚,兩人當中的一個先喊救,到第二晚就換另一個喊救,就這樣一直交替重複下去。阿姜措在禪修中也受到騷擾,但兩個比丘則是幾乎每晚入睡時都受到騷擾。

   阿姜措說,棘手之處就在於這個女鬼的怨念與執念實在太深,不肯放過她鎖定與執著的被害人,也不肯接受任何慈心的祝福與迴向。這些厲鬼都完全被牠們的貪慾與執念綑綁,不知慚愧與羞恥為何物,致使牠們的思想意念陷入詭異與錯誤的模式,不管這些厲鬼身處的時空、世界或存在的型態為何,都很難改變,情況依舊如此。如果這種不知慚愧、不知羞恥為何物的執念(女鬼)附身在任何眾生的身上,那麼那個被女鬼附身的眾生就會同樣做出她之前對比丘的荒唐行徑。我問阿姜措:

   「那個女鬼作祟的時候,她到底做了些甚麼?」

   阿姜措回答的態度,就好像他還在生那個女鬼的氣一般:

   「你是要我像一艘卡在旱地上的船鉅細靡遺地向你展示一切嗎?我告訴你的都已足以讓我把頭埋在地底裡,我沒有辦法像脫光衣服的人一樣把一切都給暴露出來,我可不像那個厲鬼不知慚愧與羞恥,說一些不得體的綺語,光使用『性侵』這個字眼難道還不夠嗎?你還要我怎麼說?不管是鬼還是人,想必大家都應該很清楚那是甚麼意思吧?」

   然後,我又問了一個問題:

   「難道這兩個比丘不是從禪定中去感知女鬼的存在?如果是這樣的話,一般人都只想睡一個好覺,可為什麼女鬼卻 非要在他們入睡的時候來騷擾他們?」

   阿姜措回答:

   「他們沒有說是否知道女鬼的存在,他們只是在半夜大喊大叫,吵得我受不了,只好趕緊起身去叫醒他們。當他們醒來時,我問他們怎麼一回事,他們都只跟我說有女鬼要性侵他們。」

   「你們在那個地方待了多久?」

   「我們待了幾個月,後來我之所以決定離開那裡,是因為那兩個比丘不想留在那裡,他們說他們受不了這個女鬼一直糾纏他們,所以我們只好去別處。」

   「餓鬼不是都會接受慈心功德的迴向嗎?難道這個製造麻煩的女鬼不是屬於餓鬼道的眾生嗎?當有人將善行的功德迴向給其他眾生時,這個女鬼為什麼不歡喜接受迴向呢?」

   「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女鬼到底屬於哪一類眾生,事實上我只知道按照我自己的蠢方法去做,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

   阿姜措微笑並進一步說道:「我對那兩位還很年輕的比丘感到很遺憾與同情,其實他們的修為很好,對『法』也非常的專注與堅定,但因為這個騷擾他們的鬼物讓他們無法安心與自在地待在那個地方,尤其一到晚上,他們似乎便因『苦』與慾望(『苦集』)的思惟而感到焦慮不安。到了就寢時間,他們就會怕女鬼來找他們,害怕女鬼會像以前那樣傷害他們,他們不想繼續待在那個地方,因此我們不得不離開那裡。」

   我又問:「只有女人才會變成這樣的厲鬼嗎?男人死後會不會也變成像這樣的厲鬼呢?」  

   阿姜措回答:

   「就讓我們從性慾(rāga–taṇhā)這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性慾不僅僅會蹂躪女人,使女人苦惱,同樣也會折磨男人及其他一切有情,使男人、比丘、沙彌、餓鬼、孤魂野鬼、男天神、天女等一切眾生都苦惱,因為它是帶給一切蒼生傷害痛苦的罪魁禍首,它從不輕易低頭成為他人的僕人,也不接受任何人當它的老闆受其使換,因此,不論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樣容易受它的影響。但對於整起事件而言,我並沒有批評或譴責女人,也沒有指謫任何一位女性不好,我只是如實敘述整起事件的經過而已。倘若把情況反過來看,假設今天造孽作祟的是一個男鬼,他出現在任何一個女人的面前,又或者如同我講述的這起事件一樣以類似的方式現身在女性禪修者的面前,那麼我相信她一定也會以類似的方式來談論這件事。因此,如果有任何人說我們(或他們)以貶抑歧視的方式來談論女性或男性的名法(心識/viññāṇa),那只不過是這個人個人主觀的看法而已,我也很無奈,沒有辦法。」

   至於性慾渴愛(rāga–taṇhā),我們不應該過度關注它如何影響鬼魂、餓鬼及其他的眾生。去了解牠們到底是一種甚麼樣的有情以及牠們對性慾的反應又是如何等等都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我們人類都是有智慧的有情,即使我們外在沒有表現出來,但我們骨子裡還是有智慧的。比如說我們小時候跟現在相比就有很大的差異,而且是天差地別。你自己去觀察吧,不管是內在或外都很明顯,沒有必要再多說甚麼,因為這種變化全是因性慾渴愛而緣生,且到了幾乎足以焚毀整個世界的地步。一旦有人厚臉皮、忝不知恥地在性愛這一方面誇耀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專業,那麼其他人就會接收這些概念並受其影響,也跟著誇耀這一方面的才智,這種情況就會開始傳播,且越傳越廣。於是乎整個世界便會隨著每一天愈加混亂,因為這種毫無意義的虛榮並沒有帶來任何的好處與利益。正常情況下,性渴愛不但是無常易變,它反倒更像是一種危險物品,例如足以殺傷他人的武器或毒藥。但當人們覺得性愛是一種樂趣,覺得很好玩,並以藝術及現代化的糖衣來包裝它及誇示它,然後又將其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則其強大的威力就會擴散開來,因為人人的內在都有性慾,勢將導致世界的粉碎與毀滅。你自己去觀察吧!如果你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去試試看。你很快就可以看清它的惡勢力有多巨大。但也不用說得太多,也不必看得太遠,因為幾乎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程度的性渴愛,而且對我們而言光從外觀來看,其惡毒的程度至為明顯。可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還要去宣揚它?促進它?讓它發展起來且變得如此強大?甚而最後毀了自己也毀了整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最有智慧的人總是教導人們要非常小心地去堤防它、抑制它及克服它的理由。至少,這可以讓那些聽話照做的人帶來些許的平靜與祥和,足以讓他們放鬆及自在地呼吸。」

   「既然你問起我這件事,我也如實地說出來給你聽,但請不要認為我是在譴責或批評任何人,因為其實過去我也曾受其蹂躪折磨,也曾追逐過它並喚醒過它,因此讓我清楚地領悟如果『我』[2]想要追求至高無上的幸福與安樂,我一定要從另一個方向去進行,不然的話,它會一直在我耳邊呢喃細語,並在我餘生的每一天都把我拖進地獄裡。不要天真地以為性愛可以帶領你們進入平靜安詳的境界,如果你們去觀察性愛的有害黑暗面,你們應該就可以領悟這個道理,因為它本身就是全然邪惡的,而它也就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如果這樣你都還不能確信,那我又還能說甚麼呢?」

   阿姜措說:「鬼神與天神在自以為聰明以及性慾等這些地方跟人類很像,但也並不完全一樣。有些眾生色膽包天、愚不可及,祂們猶如那些色慾衝腦的人類一樣明目張膽公開表達祂們的性渴望,有時候會有某個天女展現出誘人的言行舉止,使盡招數纏住我,然後對我說「她很愛我」。之後我便對這個愚癡的天女曉以大義,讓她恢復理智,之後她才 停止她的蠢行。」。「但是」,阿姜措接著說:

   「都已經到了不顧羞恥死纏爛打的地步,實在很值得讓人省思。畢竟人神有別、人鬼殊途,彼此不該也不能像人類一樣相愛及結婚[3]。但這讓我清楚領悟到性愛這一件事情對一切眾生而言是一視同仁、沒有差別的,因為一旦因緣成熟,誰都有可能產生情愛執著。假設有鬼神或天神來向我求愛,我的粗糙肉身無法明顯地察覺到,可能只有天神的身軀才能知道、看到及感應到天神心中所生起的情慾。但都到了不顧顏面、不知羞恥公開示愛的地步,這實在比有羞恥心的人類還要糟太多。」

   這種經驗在修行者身上很常發生,但一般來說,他們都不打算跟其他人說這種事,除非對方也是修行人,或者是熟到他們可以信得過的人,又或者對方也曾遇過類似的事情。


阿姜措傳奇/《比丘和供天食的女神》

  有一些遠在山區的比丘可能會有鄰近的護法神來保護他們,雖然一般人類的肉眼看不到,然而與諸神互動頻繁的比丘卻能清楚地知道。但他們不像凡夫俗子一樣會去炫耀、裝神弄鬼或故弄玄虛,因為他們都是帶著善意、信念與恭敬心來到這裡,真誠地渴望從事對比丘而言有功德利益的修行。有時候,這樣的比丘可能會禁食很多天,直到他們的身體變得虛弱與精疲力竭為止,儘管他們的心識依然很強大且明亮。諸神看到這樣的情形都會感到難過,可能想要灌輸一些體力與能量給這個比丘。於是乎諸神會懇求比丘允許祂們供養他一些天人的食物來幫助他恢復體力,而這個比丘會看見天女手中所捧的食物,這種食物看起來很像是一種灰白的石灰粉,天女告訴他,這是天神的食物,接著天女問他是否可以透過輕輕塗抹擦拭他身體的方式來供養他這個食物,因為唯有這樣做才能讓天神食物的營養精華注入他的體內,在他的體內迅速擴散並賦予他體力,就像凡人透過食用人間的食物或其他更多的營養品來補充體力一般。然而這個比丘覺得不妥,他認為他不應該答應這種事,因為他很怕有可能會犯戒,加上時間已是下午,對方又是一位天女,而且是獨自前來,萬一被人撞見,恐會招人譏嫌與誹謗[4],至少會批評譴責他們,即使這個比丘完全沒有犯戒。更糟的是,其他人有可能誤會天女是一個普通的人類女子,以世俗的道德規範來譴責比丘,指謫比丘與一個女子孤男寡女同處於杳無人煙的山上,在場又沒有其他的男人當監督者,而具有天人之身的天女卻又被誤會成是向比丘求愛求歡的人類女子,整起事件便會爆發成一樁佛教界的性醜聞,帶來很多的傷害與麻煩,就算事實上他們之間是清白的,沒有任何的不當或不清淨的踰矩行為。

   因此,比丘不讓天女觸碰他的身體,甚至不讓天神所吃的食物在他的身上塗抹。可是天女卻很堅持要供養,她解釋跟天女互動根本不會為他帶來任何的傷害,因為天女的身體是天神之身,而她所帶來補充他體力的食物是天神所吃的食物,根本沒有任何犯戒之處,也不會造成他的困擾。至於有人能看到或聽到他們彼此在一起說話,那應該是指有天眼通與天耳通的少數人才能辦得到的情況,這與粗重肉身的凡胎肉眼所看到與人耳所聽到的情況無關,根本不會對比丘及其戒律構成任何的障礙。天女表示她只是單純地來服侍與協助他,並期盼能透過這一位對正法有著堅定不移決心的比丘來增長她的功德與波羅蜜,她自始至終根本就無意傷害比丘或佛教。

   天女說:「您應該慈悲同意我經由您來獲得那份我該得到的功德,請不要拒絕這個急於成就功德的天女,因為這一份功德必將是促使我來世再投生到更美好的善趣的因緣,並經由此善行使我今生與來世的修行增長。」

   比丘回答說:「就在妳與我同在此地的同時,不論我睜開眼或闔上眼,我都能看得見妳。其他有眼睛的人,只要他們不是瞎子,他們也一樣可以看到我們坐在這裡。妳怎麼看這件事?我們兩個像這樣在一起,對一個女人來說適合嗎?請三思而後行吧!」

   天女解釋:「您在此所見的一切都是用您的心與天眼看到的,而這些都必須透過修行才辦得到。換言之,您是因為有『止』與『觀』的功夫才能輕易清楚地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一切。」

   「就算您可以用您的肉眼看到我,這依然是內觀的功能使然,內觀使您像用肉眼一樣清楚地看到一切,就是因為您的內在之眼使您的肉眼能看見天神的樣貌,而如果您沒有內觀來助您觀看,您是絕對看不到天人之身。為了讓您有信心,您不用害怕會有人來監視和您坐在一起的這個天女,我可以給您完全的保證,這裡除了您以外,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凡人來此,他們也根本都看不到我,而且我保證一個都看不到。因為我有神通法力能遮阻凡人的肉眼看到我,這對我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一點都不困難。唯一例外的情況是那些內心有深厚修行的人,以及能使他們感知到我存在的內觀,我對這樣的人都很恭敬與尊重,我沒有辦法去遮阻他們的感知。但也請您不要認為這個天女是來自某個神祕天界或時空的超自然有情,我就住在人間,我是地居天的天女,我來自熱愛道德倫理、熱愛正法、總是樂於積德行善累積功德、樂於及時助人及適時布施、並將這些善良的品質轉化為習性的人間。因此每當我遇到像您這樣奉行八正道的人,我都會有很大的信心與恭敬心並想要增長功德,不管或多或少,那都是功德與波羅蜜,並將之轉化為構成我性格因緣條件的一部份。因此,您應該同意我的請求並以慈悲心來幫助我做正確與適當的事。我絕不敢對任何一位修行的隱士做出任何不被允許的惡行,因為善惡果報皆由業行而緣生,我非常明白並恭敬這個真理,絕不敢造次。但如今我懇求您接受的一切全都在佛法的情理之中,無關乎戒律,也沒有違反世間的道德規範。就如同當您對我們天女開示佛法,就正法與戒律而言,不管是只有一個人聽法或有多少人聽法,都沒有差別。」

   這個比丘與天女彼此交談的時間是比丘入近行定的時間,而不是其他正常作息的時間。至於比丘所謂當天女跟他坐在一起時,他不論睜眼或閉眼都可以看得到她,他指的則是從事其他事務的一般其他時間(非入定的時間),而在這種一般的時間,他依然能透過自己特殊的神通去看到或感知這一類的超自然現象。因此,天女祈請比丘接受天神食物的理由便都在情理之中,因為這一切都完全侷限於禪定之心(意)領域中的活動與事件,而比丘詢問天女以及他們彼此間互動的時空背景,這一切都是在禪境中發生並且與正法律相應。然而,在禪境中所做的行為並不違反戒律。

   現在看來當天下午在禪定中的那位比丘,天女將天神的食物塗抹在比丘的身上,而天女所觸碰及塗抹的那個身體實際上應該是比丘在禪定中的禪定之身,而非他實際上的血肉之身。當天女將食物塗抹在他禪定中的身上,他立馬感到無比的輕鬆,當他出定時,他周身感到輕靈安適,比平時更加強健,猶如當天真的服下了天神的食物一般。

   這個比丘說,有好幾天他都可以不用入定便一直能直接看到這個天女。

   但對於剛開始練習禪修的人來說,不管是在禪境中抑或是在平常時以肉眼看到的天女或天神等非人,其實都很有可能是一種自我暗示或幻覺,因此,即使那些與生俱來便有天眼通且有時可以看見許多超自然現象的人,他們的阿姜禪師也必然會警告他們千萬不可一時疏忽讓心識向外攀緣,切不可以習以為常或自以為是的方式去感知這些超自然現象。他們必須在出入定方面都已臻相當自在且熟稔的程度,在面對所經歷的各種超自然現象能明白該做甚麼及如何做出適切的反應,並已相當清楚甚麼是真的甚麼是幻覺,之後,當時機成熟並已臻一定的程度才可以鬆手,但這並非意味著可以放鬆一切的自制自律及不去考慮這種禪定型態是正定或邪定。在修持禪定的人當中,有的人是從他們自己的幻覺與妄想中看見天神等非人,但只要他們能回神繼續專注在正法的修行之上,不起驕傲增上慢的負面心態,也不要輕易相信這些特殊奇異的禪境,不去迷信追逐所經歷的超自然現象,那麼問題便不難矯正。然而問題難就難在那些自以為是且有增上慢的人,一旦遇上其中的任何一種現象,恐怕就會變成一種長期的慢性病,他會對於能矯正他的「藥物」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反而會試著去傳播這種病菌,使之擴散開來,給那些既不知道也不了解這一類現象、也不了解其詭詐虛妄的人帶來傷害與損失,這種疾病非常值得警惕。我並不是天神、餓鬼、鬼魂、或其這一類超自然現象方面的專家,但如果有人以極度浮誇的態度來談論這一類的事,沒有「方向盤和剎車」來保持某種程度的控制,我便會感到擔心與害怕。因為,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很容易感染這種「病」,一旦病菌侵入其生理系統,恐怕就會隨之擴散、增加並失控。

   為了有效對抗這種疾病,我們必須向懂得這一方面事情的阿姜求助,而且這個阿姜還必須對於「定」與「慧」等其他相關的知識也非常了解。如果有人前去向這位阿姜諮詢,假設此人是真心為了修行而對此類議題感興趣,只要他開口說幾句,這位阿姜立馬便知他看到的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並且能當下清楚指出其問題癥結所在,並解決其問題。之後,此人便能依據阿姜的教導正確地修行,而不會誤入歧途。然而,可怕的是有人對於其所見的現象會執著抓取不放,並將其當成「絕對真實的有價之寶」而不考慮其到底是真的或是假的。這種「真實的東西」便會給自己與他人帶來無止盡的困擾與損失,因為這種「真實之物」對於曾經歷過並已超然於外的人而言是最恐怖的,所以修行之人應善用正念與正智來防護這一類的事情,切不可讓這些「真實之物」緣生出來,這也意味著必須謹慎周延了解修行方法的各種面向,這對他們自己及整個佛教而言都是一種福報。

   這位引得天女來照顧他的比丘所講述的故事是如此的引人入勝,讓我深深陶醉在其中。他又提到他去某個地方修行一段期間,那個地方只有兩到三戶農家而已,他每隔四到五天就會向他們托缽化緣,且每一天只吃一餐,僅此而已。然而他的禪定功力卻越來越深厚,而且他也絲毫不鬆懈。他日以繼夜、焚膏繼晷地禪修,但白天的時候天氣較為炎熱,晚上則比較涼爽舒適,他的心識能一次入定持續好幾個小時。如果他因為憐憫天神的緣故,他便會在深夜從禪定中退到某個程度,然後環顧四周,如果他看見有天神來訪,他就會稍微接待祂們一下,然後又以他的方法回頭入定,直到出定的時間已到。之後,他會以觀智去觀照,直到他完成內觀的修行。每晚入定所花的時間共約4到5個小時,白天的話則是2到4個小時,此外他禪修之後還會經行。以上就是他例行的功課,但他對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修行並不關心,因為他在正法與修行的各種不同面向所付出的努力才是他最關心的事。他說,不管有沒有吃東西,他都不覺得餓,雖然身體仍會有輕微的反應,但都不足以帶給他干擾或造成他的麻煩。當天女說這個比丘飢餓,那只是她主觀的假設而已。因為對於這個比丘而言,他並不擔心飢餓,因為他無時無刻都全神專注在能觸動他心靈的正法,而這是一種比任何食物或營養品都還要更精妙的養分。

   這位比丘說,有時候他可以看見這位天女坐在虛空中的一塊岩石上,距離他大約20碼或更遠的距離恭謹地看著他。有時候,天女在中午時分會靜靜地飄向他,就像那一天她現身懇求比丘允許她將天神的食物塗抹在他的身上一樣。有時候,他又會看到已經坐在距離他僅僅4碼之遙的這一位天女。他可以猶如用肉眼一般非常清楚地看見她,可一旦他睜開雙眼,他也依然像閉眼時一樣可以清楚地看見她。因為要接待來自天界訪客的心識必須處於比平時更深的寧靜境界。然而有時候他還是會感到好奇與疑惑,他不禁問天女:

   「妳現在是否變幻出一個猶如人身一般比較粗顯可見的形體?因為我可以同時用『心眼』與『肉眼』清楚地看見妳,就好像我可以看見這世上其他的東西一樣。」

   天女回答道:「我可以毫無困難地變化出精妙微細或粗糙明顯可見的身體。」

   「那麼我現在看到的影像,是精細微妙的身體還是粗糙明顯可見的身體呢?」

   「您現在看的影像是粗糙明顯可見的身體。」

   「那如果萬一有人突然闖進這裡撞見了妳該怎麼辦?」

   「正如我之前跟您說的,我只讓您一個人看得見我,所以請不用擔心。」

   然而,以上的這番對話是經由心靈意念的方式溝通,而不是透過一般言語說話的方式進行交流。

   這位天女有宿命通,她就跟其他有宿命通的比丘一樣,能回憶自己過去前生的業行。也因此,這位天女跟比丘說了有關她過去前生及所造過的業行,但很遺憾,這裡我必須要跳過去,因為我都不記得內容了。

   上揭的內容之所以收錄在此,是為了讓讀者可以省思從過去無始以來每一次的轉世中不斷呈現出的這種或那種生命型態的心識,沒有一刻停歇,不過它會扭曲及反轉。

   但還是會有否認這種說法的人,他們認為死亡就是終結,人死如燈滅,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對於相信這種斷滅論的人而言,斷滅與不斷滅的真諦竟然可以在同一個人的身上矛盾並存。但是,究竟又是誰該接受與承擔其過去前生累世的業行?除了這個同時否認及接受真理的人以外,又是誰得到這種不可改變且回到他身上的真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承擔其他每個人過去生死中所種下的結果,因為這是世上一切蒼生自己注定的命運。每一個人從生到死的一生中所經歷的苦與樂,正是每一個出生與死亡的人必須自己接受的命運。所謂「人死如燈滅」或「死亡即再生」的說法或觀點都不可能替自己承擔業果,也因此,人們主觀且恣意地做出這樣的論點,而不去考慮事情的真相為何。

   心智的修持與開發就是認識自己的方法,特別是對生死的一種領悟。這遠勝於其他任何一種確定此事真偽的方法,因為其他的方法都只會浪費時間,最後仍無法讓人確信,無法使人調御心識,無法使人擺脫對各種抽象、無意義、放逸且無法導向解脫真諦的戲論的耽溺執著。必須面對死後還有來生的是心識,反之,說「人死如燈滅」的也是心識。

   心識是一種最深奧難懂的東西,非常迥異於其他的東西,這種東西應該經由心智修持的方法來加以驗證,而這也才是使人能確實目睹到底實際上發生了甚麼事情的最佳方法。從事心智的禪修時,重要的是讓心越來越往下沉,直到它觸及最初的原點。這樣,它就必然能確實洞悉自己,洞悉領悟關於生與死以及關於不生與不死,而這一切都必須在同一顆心的領域中才能發現。至於人死如燈滅的斷滅邪見,遍尋這顆心中的每一個角落也找不到,就算在世尊的正法中也從未提及過可在心中發現灰飛煙滅的斷滅論。當修持心智的時候,絕不可能遇到任何有關心的死亡及斷滅的現象,假設有這種現象,那也只不過是一種在接續死亡之後又相續重生的現象而已,如果心識已完全了解自己,它就會在心內遇到「不生」和「不死」,但絕不是那種死絕或灰飛煙滅的斷滅。

   然而,在我們的心中卻有一種東西卻一直在強烈地否定這一點,而這個東西對於尋覓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心中且一直公開宣稱自我的「苦因」不感興趣。重點是,這個身為領導人的心識,拒絕去觀照應該從其自身領悟的基礎苦因(苦集諦),那麼就算有成千上萬的人跑來告訴它他們自身實際體悟的真諦,它也無法接受,至少,它不能接受那個能使其向上提升、自我改進的真諦,無法接受自己變成一個理智的人,變成一個能接納並堅持對他來說越來越有價值的真諦。到頭來,他可能會變成一次又一次經歷生死輪迴的人,違逆自己,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顧現在不顧未來。

   這就猶如一個罹患重病的人,不去擔憂自己的病情,卻只想著醫院的病房、他必須吃的藥、醫師及護理師,他想著他們有多麼不好,想著這些醫護人員對他不理不睬,他總是抱怨,不斷呻吟,也一直打擾其他的病人,儘管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一則天女參訪比丘以及該比丘前生事蹟的回憶故事如今已說完了,而作者也結束了死後有來生以及人死如燈滅(斷滅論)的討論,所寫的這些內容對於對這兩種觀點仍有疑惑及不確定的我們而言應該已足以成為一種驗證的方法,我應該自己去驗證。現在我來繼續閱讀其他的內容。


阿姜措傳奇/鬼道眾生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我們必須再次回到阿姜措尚未結束的傳奇事蹟[1]。

       有一次,他暫時駐留在清邁府的一個洞窟裡,而且這似乎對他的修行非常有利。在那個地方,他經歷了各種內外的經驗,而且比之前更多、更廣泛,與他在其他地方所體驗到的經歷截然不同。他很快便看出這是一個能幫助他進步的好機緣,於是他留下來修行了好幾個月。

       他的觀照力日夜精進清明,當地的天氣宜人,洞窟寬敞,空氣一直都很流通,所以他的外在修行因緣相當舒適穩定,都沒有問題。但在那個地方,他在禪修上會感知到有些不尋常的現象,當他在內心觀照時,心識會以一種非常微妙的方式靜止下來,而當他出定去展開觀智,心識會變得靈巧敏銳,沒有一丁點笨拙、遲緩及呆滯,也就是完全沒有昏沉散漫趁隙而入的跡象。

      他說,就在那個時候,有諸多來自不同天界與時空的天神會來參訪他,有的是空居天,有的是地居天,高階諸神與低階諸神都有,但他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比較特別的是,他曾經遇過有為數眾多來自泰國東北各地區的鬼魂與其家人在搬家,祂們打算搬遷到清邁府的山丘上定居。

       祂們騎著馬或牽著牛,帶著祂們的財產,攜家帶眷地搬家,並從他駐留之處的前方經過。就在祂們靠近他的時候,眾鬼的首領要諸鬼眷屬向阿姜頂禮致意,他問祂們為什麼要這樣大舉搬遷?祂們告訴他,祂們要把家人及親屬從祂們過去住的村落(祂們有告訴他村落的名字)搬到祂們所稱的一處清邁府的山上。祂們跟他說,祂們之前住的地方食物很少,生活條件艱苦苛刻,而那裡其他的眾鬼魂也都缺乏道德感及慚愧心(Sīla–Dhamma),祂們經常彼此搶殺擄掠,因為鬼也是人變的,祂們以前也都曾經是人,就算變成了鬼也跟人類一樣有很類似的個性,因此如果祂們生前就缺乏道德感及慚愧心,那麼祂們死後變成了鬼也依然相續缺乏道德感及慚愧心。祂們跟人類一樣,相互折磨、彼此傷害,製造麻煩與混亂,以至於失去了往日的平靜。後來,祂們有親戚來探訪祂們,並從祂們那裡得知清邁的居住環境很好,可以找到安樂,因為當地的人比其他地方的道德水平還要高尚。祂們還聽說清邁有跟祂們很類似不為人類所知的非人眾生,而且祂們都有非常良好的品德,比其他地方更安樂,因此祂們決定聽從親戚(祂們的親戚也都是鬼)的建議,搬去那裡。

       他問鬼首領:「祢剛剛說生活條件困苦,糧食缺少,可是我不明白,祢們並不像人類那樣需要靠吃米飯、魚和其他食物維生,也不需要房子、衣服或其他民生物資,難道祢們也跟人類世界一樣必須辛苦種植和建造這些東西並供給那些偷拐搶騙的人維生?」

       鬼首領說:「只要眾生依然業果(vipāka)隨身,不管他生在何處或在那裡生活,其業果自會資助他,又或者為他帶來痛苦與是非麻煩,就像他當初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眾生一樣。是不是擁有人類的身體或其他非人的身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是否具有善業或惡業。一個有情之所以會在某個特定的地方以某種型態出生或生活,就意味著他必須在那個地方去經歷他命中注定的快樂與痛苦。因此,究竟是生活困苦抑或富足安樂,便端視於這個有情的善惡業而定,而其強弱程度又取決於每一個有情自己過去所造下的前因而定。」

       阿姜問:「祢說有些鬼是有道德(慚愧心)的善鬼,有些不是。難道說鬼跟人一樣也懂得道德(慚愧)的意義嗎?」

       鬼首領說:「道德(慚愧)是放諸四海的東西,不僅人間有,各界都有。在自然之道中的美德與幸福普為世上各地的蒼生所知,只是他們可能會替它取個名字,也可能不會,畢竟眾生所喜歡且必定依靠的是它的特質,所以它的名字是甚麼並沒有那麼重要。美德實際上就是『戒法』(Sīla–Dhamma),從美德所緣生出的歡悅與喜樂也是戒法的一個面向,而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是『因』,後者是『果』。說到有戒法的鬼,指的自然是那些有良好的品格及善待其他諸鬼的善鬼;而另外說到沒有戒法的鬼,指的是那些不善良、不具良好品格及對其他諸鬼不友善的惡鬼。就跟人類的好壞差不多,分別表現在他們的行為差異上。總而言之,何處有道德戒法,何處就有和平;何處沒有,何處就有紛亂。」

      「祢剛剛有提到祢們有親戚,這是甚麼意思?祢們從甚麼時候開始彼此成為親戚的?」

      「鬼的親戚眷屬和人類無異,換言之,當我們前生為人時,我們彼此就像兄弟姊妹一般親近,並像人類一樣相互尊重。後來,當我們死後,我們都變成了鬼魂,然而我們仍清楚記得彼此,所以打從我們生前為人時就已是不可分割的血親,直到有一天業力迫使我們分離,使我們各自投生在不同的地方,那時我們才無法記住彼此。」

       「當你們搬到清邁後,會不會像人類一樣思鄉,想念自己的老家?」

       「沒有甚麼好想念的,因為鬼魂不像人類一樣有自己的農場和家園。我們有的只是一些個人隨身攜帶的微細物品,所以沒有甚麼好想念的。」

      「既然如此,那麼祢幹嘛還要隨身帶這些籃子以及那些把祢全身塞得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為什麼祢們要帶著這些馬和牛?把它們給丟掉不是更好嗎?」

     「這些東西對鬼魂很實用,也是祂們的財富福報,眾鬼對這些東西肯定有執著。又或者,換另一種說法,在鬼界和人界,鬼和人之間在業果上並沒有實質的區別,他們都有各自的業力及與生俱來的業力果報,從而鬼的財富福報與人類並沒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

       「祢們以前住的地方,以及祢們即將前往的清邁,都有房子可住及當地的朋友嗎?又或者祢們當中有某些鬼不一樣?」

       「我們就跟人類和其他有情一樣,都有房子、孩子及親友。因為我們和其他眾生一樣,也是一種生命(有情),但人類和其他某些眾生的肉眼卻看不見我們的身體。雖然我們對於具有天神身軀的眾生來說非常具體可見,而且我們也同樣有歡樂與痛苦,因為鬼的心識與其他眾生的心識都具有相同的業力因緣果報。因此,不論生在何處,或以何種形式出生,都必須像其他眾生一樣經歷其業力果報。」

       阿姜說,當他看到眾鬼舉家搬遷到新地方時,各自攜家帶眷經過他的面前時,跟人類在搬家時的情況沒有甚麼不一樣。

       祂們給人的印象就是身上揹著各式各樣的東西,外觀上表現出痛苦、焦慮及不快樂。祂們就像人類在搬家一樣,也像其他如螞蟻將卵從一處搬到另一處的生物一般,這讓他想起了佛教的教誡:「業力因緣果報以不同的方式安排眾生,使其依據所做所為的業果去體驗不同的事件。無論身處何處或出生於何處,他們都受制於善惡業力的影響,不論是樂或苦都一樣,且沒有眾生可置身於業力因果之外。積德行善者必得樂果,而多行不義者必得苦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法則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一切有情,不論其出生的型態為何。又或者更精簡地說,五蘊身軀只是苦與樂的家園。既然生死一如、平等無二,那麼「生」又有何歡呢?因為不想死卻渴望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出生,到頭來仍除了一死,甚麼也求不得。阿姜說:「對於這些我曾遇過及見過的鬼魂與不同的諸神等非人,我曾思惟過,並將祂們與我自己及其他的有情做一番比較,後來我相當明白大家都捲入了這一團大苦聚中,就像被關在某一處的各種動物。對於我自己及其他蒼生的生死處境,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脫,這一點令我感到悲憫。我越是遇到這樣的事情,那麼在拔除令眾生一再生死的無明這一件事上,我就會越努力於心智的禪修。因為生存及出生,就是緣生出『苦』的直接因緣。因此,想要獲得圓滿無上幸福之人,就不該同時渴望與此目標相互矛盾及背道而馳的出生。因為從心中將這種衝動的種子給拔除,才是真正、徹底及完美的幸福。」

阿姜措傳奇/阿姜曼來教法

他又進一步說,他不僅接觸過餓鬼(Pretas)、鬼魂、天子、諸神,還說:「就算已般涅槃的阿姜曼也經常慈悲地來訪我,通常阿姜曼給我的教導大多強調不要心不在焉,並喚醒正念以確保正精進。他說不只是在靜坐或經行的時候,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正念現前,這才叫做正精進,因為正念現前就是正精進。正念就是覺知法,是抵禦及忍受艱困的法,是戰鬥中用來躲避敵人攻擊的法,是在心識與煩惱的戰爭中勇敢前進、無懼死亡的法。但萬一缺少正念,就必將注定失敗。」

      這就是阿姜曼所教導的,因此修行者必須開展正念,並應在心智的每一個層次與階段中都時時刻刻精進、與「法」同在,以下就是他教的內容:「

     不管是否剛起步修行,或已臻禪定成就,或是否剛開始修觀智、已生起觀智或已臻能善用觀智的善巧或內明的階段,在各種情況下正念都是在修行各階段的必備品。然而,應積極提升正念,直至根深蒂固的程度,使其成為『大念住』[2]( Mahā–sati),這是它本該有的一種模式,因為在修行中,正念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修行者應對其投注最大的心力與關注。

       不管此刻正在做甚麼,無論內身或外身,或粗或細,正念都是基本功,都應繫念在前,都應滲透到其所從事的每一件事中。在每一個階段的禪定與每一個階段的觀智,正念都必須扮演起守護者的角色守護在前。如果缺少正念,還遠不如缺少從事各種形式的修行及不去修行。所以你可以選擇去修行或不去修行,但絕不能失去正念。任何精進培育正念的人,無論他心中的煩惱有多深,都肯定會清除他解脫道上的障礙並持續走下去,直到他獲得成功。這代表各種層次的定與慧都將生起,並緣於正念的強大影響力而能獲取力量,因為正念提供了它們(定與慧)所需的養分,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這種從一開始逐漸正向解脫(vimutti)之道就是正念之道,就是它在資助它們(定與慧)。如果想要修持各種禪定(samatha)與內觀(vipassanā)的人不具正念,他們的禪定與內觀就根本不可能生起。從修行之初一直到最後,我不見一法如正念一般如此殊勝且深入人心。正念是一種守護,是一種養分,是一種預防針劑,可保護各種層次的禪定與智慧,這兩種法(禪定與智慧)唯有依靠正念的照顧與提升才能得以進展並成就,而如果沒有正念,就什麼都不可能。你們都必須諦聽,牢記在心,並善加受持,千萬不要在迷惑之霧中忘記以下的叮嚀:『在修行之道的各項努力,正念一直都是其強大力量的深井,在以任何的方法改變自己的想法或觀點之前,都必須臣服於正念,不論粗或細,也不管是何種層次的修行,都必須要有正念,而這是修行領域中最重要的其中一環。』

      『至於智慧,到了要禪思的時候,就必須窮盡最大的努力而為,不要因為怕智慧「氾濫」而保留其實力。如果在各方面的觀照或禪思的時候,都能保持以觀智來控制其智慧,智慧就不會氾濫而變成沒有意義的廢物。智慧之所以會像洪水氾濫而無法阻止,都是因為缺少正念來駕馭它,之後變成思考記憶(saññā)[3]方面的抽象哲理的妄想,最終使人無法發現實相,然而有正念相伴的智慧就必然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大觀智(Mahā–paññā)。』

      『一旦心識有大念住(Mahā–sati)與大觀智(Mahā–paññā)相伴,那麼即便煩惱厚比山高,也承受不住大念住與大觀智所帶來的摧毀力量。修行大念住與大觀智的時候,不該注意去時間、地點或其他事物,而應該以正念去念住覺知心識與心中的一切生滅現象,同時以觀智去觀照。這就是諸苦中的解脫之道,而苦就是五蘊身心,不是依於身心之外的地點、時代與時間。』

      『然而找一個僻靜之處作為贏得勝利的適合戰場(修行道場)才是修行的正道。但也不可以過於關注在尋找地點這一件事上,到頭來反而變成一種執著或執念,因尋找地點所緣生的焦慮反而會變成一種自尋煩惱的障礙,不過還是應繼續尋找,直到能找到一處滿意的適合地點,找到之後,就應提起正念,並同時以觀智禪思,不可再浪費時間。』

       『四念處與四聖諦(Sacca–Dhamma)就是戰場,在戰場上,必須全力投入正念、智慧、信心與精進。不要懷疑,除了在四念處與四聖諦的領域,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得到「道」、「果」及「涅槃」。以你最大的智慧去覺悟聖諦,這些都是不可動搖的法,都是從無始以來歷代所確認的道與果,而且在任何層次的道與果都能給予完整且完美的保證,沒有任何的缺陷。』

      『任何缺陷及達到目標的無力都可以在正念、智慧、信心與精進中被找到,而不是在前述中所提到的不可動搖並一直提供確認的法中找到。因此,你必須窮盡你的智力在四念處與四聖諦中去挖掘與尋覓果實,並在這條路上堅定你的心智。那麼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必將經由你的善巧與最出乎預料的方式(而且是前所未見的方式)受贈道與果。』

      『我的解釋就是道與果的總結,而且在別處找不到,你們必須試著去遵循!你必須去除對大師(也就是佛陀,Sāsadā)、法、僧等三寶基本特質((aṅga))的疑惑,並去除對世人所稱已般涅槃的禪師(Gurū–Ācariya)的懷疑。』[4]

     『所謂的涅槃,並不是「世人」所以為或想像的地方,它究竟位於何處?「世人」無法臆測或想像。但在彼處,你會看到涅槃、佛陀、法、僧伽、導師以及你自己就在那裡,之後,所有的疑惑與各種不確定性都將消失。而那個地方到底在哪裡?那個地方就是具有大念住及大觀智的心識,這個心識與四聖諦及四念處同在,它全面深入地挖掘與追尋,直到一切都變成了「法」,且每一部分都變成客觀真實,並在四聖諦與四念處中完全沒有任何錯誤的邪見與認知。之後,它們每一個都是客觀且真實的,也就是說,四念處是真實的,四聖諦是真實的,有智慧的心是真實的。這就是解脫(vimutti)!這就是涅槃!這就是大師佛陀、法、僧伽及已證悟清淨解脫心的阿姜們的住所!』

      『我再說一次,那個地方到底在哪兒?那是一個一切焦慮與煩惱都止息的地方,是一切的無常、敗壞變異及出生都已被捨棄放下之處,是所有的苦都已被捨棄放下之處。只要你肯放下,肯放下所有的一切,涅槃就在那裡!因此,你一定要在彼處努力發展「放下」的修持之道。不要耽溺迷失在臆測或猜測,這只會浪費你的時間,沒有意義,到頭來徒勞無功,一事無成。因為佛法不是給人去臆測或猜測的法,而是肯真正依照世尊的教誡奉行的法,此人無須任何猜測或臆測便能抵達及獲得真實究竟法。』」。

      當阿姜曼慈悲地說完他的教導之後,這一位阿姜便在禪境中向阿姜曼頂禮,然後阿姜曼稍微移動了一下便立刻消失不見。這一次他不是從天而降現身,而當他離去的時候是瞬間即逝。這一位阿姜說,他無法確切事先知道阿姜曼會以何種禪境現身,因為有時候他會在空中飛來飛去,有的時候又會像一般人一樣以走路的方式出現,但他的外表容貌卻跟他生前的樣子一模一樣,並沒有明顯的不同。他說,事實上,每次他來教導他的時候,他的外表都沒變,他經常慈悲地現身來指導他。


阿姜措傳奇/Madrī女士

這一位阿姜的際遇相當的奇特,其中最顯著的便是他最喜歡在山林中生活,喜歡獨自行腳,喜歡各種突發狀況,諸如遇到老虎等等。就算他從森林出來,遇到其他的比丘或朋友,也只是片刻之後,他又會回到森林中。然而儘管他有這些特質,他依然過著安全的生活,並沒有對他造成任何的傷害。

       有一次他駐留一間寺院,某日中午的時候他在一間小禪房裡休憩,當天,他的母親來到寺院,站在他的小禪房前催促喊他:「趕快來大廳(sālā)!因為Madrī女士剛剛來了,趕快過來,快點!」

      他不知是什麼原因使她這樣催促他,但她還是站在他的小禪房前不停地催促他,叫他快點出來,他嚇了一跳,完全清醒,跑出了小禪房。他來不及想為什麼,也不及細想Madrī女士在大廳這一件事是真是假,他想都沒想便跑出了小禪房。然後,最出乎意料及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就在他匆促跑出小禪房大概9碼遠的距離,小禪房前的一棵大樹忽然折斷並直接壓倒在小禪房之上,將整間小禪房都壓到粉碎。如果他的母親沒來叫醒他,他極可能一直睡下去,且永遠再也醒不過來。他說好在保護他的善業還沒用光,不然當天肯定就是他的死忌。

       這件事之後,阿姜便問他的母親為何這麼急切地來叫醒他,讓他來不及細想就直接跑出來,他醒來後,即使樹都崩倒下來,他都還搞不清楚狀況。他的母親說在那個時候她真的看到了Madrī女士就坐在大廳,並對她說她就是Madrī,她覺得冥冥中好像有股神秘的力量讓她覺得必須趕緊把他給叫醒去見Madrī女士,而於是她就想要她的兒子出來歡迎Madrī女士,而直到當時她也只在《本生經》的故事中聽過Madrī女士,她從沒想過會見到她,也沒想過她會像這樣出現並坐在森林的大廳。於是乎她不知所措,只好跑去叫醒她的兒子,並趕緊帶他去見Madrī女士。母親的這一番解釋讓阿姜很吃驚,他說他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如果沒發生的話,當時的他肯定會死。

       聽到這一段事蹟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寒毛直豎、背脊發涼,阿姜還進一步說,這是一則善業(福)護身的真實事件。他的母親跟他說,她真的有看到一個女人坐在大廳,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事實上她從未見過這一位自稱Madrī女士的美麗女子。但就在樹倒塌之後,她回去找這一位Madrī女士,卻已找不到人,只剩一張貴族Vessantar爵士與Madrī女士的合照,而且這一張合照已經擺放在那裡很久了。聽到這一則靈異事件的每一個人都嘖嘖稱奇,驚嘆不已,大家都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阿姜措傳奇/暴風雨

這一位阿姜似乎已多次瀕臨過生死交關的險境,除了前面提到的大樹倒塌在小禪屋的事件,他還多次與老虎面對面相遇,但天神總是冥冥中護佑他安然度險。我們會在下一個故事中來講述他驚險逃脫死亡的事件。

      有一天,這一位阿姜從山丘上下來,並在位於一片廣大林區的村莊附近駐留。他在傍晚時分抵達,並在森林中過夜,天黑後,大約晚上9點左右開始下雨,緊接著颳起狂風暴雨,並下起大冰雹。他找不到其他地方躲避,只好躲在一棵大樹下。當時天太黑,什麼也看不見,暴雨夾帶著冰雹傾盆而下,猶如從山上落下的鵝卵石,一場巨大的暴風雨就此形成。他躲避的那棵樹彷彿會被連根拔起,就在他全身都溼透之際,他一隻手撐起傘帳(klod),他的缽掛吊在他的肩上,他就像一隻在樹下被雨淋的鳥,冷到瑟瑟發抖。接著,他沒想到,突然間,在暴風雨中一根大樹枝從樹上被風吹斷,正好砸落在他的身邊,並砸中他手中的傘帳,把傘帳給砸碎,而他的缽從肩上掉落,裡面的東西散落一地。當時的他只有用他的身軀與生命去抵抗冰冷的天氣,並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他所有的東西都掉了出來,而且他也找不到,因為當時的夜色太黑,雨又下得很大,暴風雨正在肆虐,他伸手不見五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原地,閉上眼睛,觀察自己的呼吸,看它到底什麼時候會停止。他身上僅存的兩件僧袍都浸濕了,冰冷、麻痺與疼痛似乎迅速蔓延全身,當時的狀況實在筆墨難以形容,他一度以為他已死於當時周遍全身的疼痛與折磨。

       他就站在那裡,心中憶念著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他曾經歷過的痛苦與折磨比此刻的他所經歷的一切還要更嚴重。然而世尊並沒有被打倒,他依然有驚無險、平安過關,直到他覺悟並成為天人師(Sāsadā)。

      這一位阿姜如是思惟:「就我自己而言,我遇到了一些痛苦,而這些痛苦也只會持續到雨停為止,如果我連這一點苦都受不了,就沒資格活下去,我根本不該為失去生命而追悔。」

      大約兩小時之後,暴風雨開始減弱,他能更自在地呼吸了,因為他一開始以為他會在暴風雨及冰雹中死去,那一夜他沒有躺下來睡覺,只能蹲下來,等黎明的曙光乍現。而就在下雨的時候,忽然間一條金環大蛇向他爬過來,且不離去。牠爬到他的腳邊,他彎下腰仔細一看,發現是一條金環蛇。他之所以能看得到蛇,是因為當時雖仍下著雨,天色很黑,但烏雲已退去,漸露出月色。他試著想趕走那條蛇,但牠就是不肯走,且就在離他半公尺遠的地方蜷縮起來。這使他隨順因緣,心想:「我現在吃盡了苦,而天正下著雨,這條蛇大概覺得非常舒適,於是爬出來四處找吃的。可是奇怪,為什麼牠現在不去找吃的,反而盤起來靜靜地蜷縮在那裡,而且還離我那麼近,我何必要趕牠走?也許值此最艱困的時刻,牠會變成我的朋友。」

       一旦他接受了這樣的因緣,他就不再試著趕他走,而是讓牠靜靜地蜷縮在那裡。而這條蛇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嚇人的舉動,牠可能只是依照牠的習慣活動,而當天一亮,牠便無聲無息地爬走了。

       當時天太黑,這一位阿姜根本沒辦法離開,他找不到他的東西,也沒辦法點火,因為他的東西都在他的缽裡面,而他的缽已被折斷的樹枝給撞掉了,他找不到他的缽,當然他也找不到缽裡的蠟燭及「布」燈籠,他能做的就只是站著或蹲下,盯著那條環蛇,直到天明。當天色漸明,他趕緊找昨夜弄丟的東西。昨夜被樹枝撞掉的傘帳都被撞碎,他的缽都被樹枝撞到嚴重變形,但還不至於不能修復,他把一些凹痕給敲掉,可用來裝他要吃的食物。

       一大早,一些村民來探望他,他們對阿姜昨夜的慘況感到同情並予以慰問,他們對阿姜說他一定是有很大的功德善業才能使他安然度過悲慘的昨夜,他們向他表達了同情之意。但其實他們也自身難保,因為這一場暴風雨把村裡的許多房子都給摧毀了,許多房子的屋頂都被掀開了。

       如果一個人的大限未到或惡業尚未成熟,那麼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他也會安然度過難關,但又有誰願意遇到這樣的事呢?這就是頭陀比丘的生活方式,也是在每一個頭陀比丘成為能教導弟子的阿姜之前都必須忍受的經歷。就如同上述中我們所見,他們的生活因為充滿著痛苦與磨難而多姿多采。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輕言放棄或鬆懈,因此,我們前面所說「他能做的就只有站著或蹲下,…..在寒冷的夜晚忍耐…」,這就是另一種與敵人作戰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被逼到死角、退無可退的修行方法,因為他已遇到了敵人,也就是狂風暴雨、冰雹、掉下來的樹枝、被樹枝破壞並散落一地的資具。這些都是環伺在他四周的敵人,與他的距離如此之近,令他無處可逃,這就是所謂瀕臨死亡、身陷險境、被逼到死角的作戰方法。然而,他依然能度過難關並存活下來,這就表示他的大限未到、惡業未熟,所以他沒事,而且之後還能成為阿姜禪師,為世人弘法利生。然而他的弟子們聽到「死裡逃生」的修行方法,肯定會想如果他沒有這樣的經歷,今天就不會有死裡逃生的相關法門流傳給我們了。這麼一想,他的弟子們似乎比老師就更有優勢,因為他們不用像那些努力奮鬥的人那樣去親身經歷如此的艱困便可聽聞到這些經歷。

       這一位阿姜打從一開始修行的時候,便遇到了很多的痛苦與艱困,但他的修行水準非常的高深,值得尊敬與讚嘆,堪為我們大家的楷模。時至今日,他依然沒有鬆懈,因為他過去從這麼辛苦的努力中總能獲得成果,且會一直持續下去。他從未看過從軟弱懈怠中可得到任何有益的成果,所以他抗拒趨往那個方向,誠如本書之前的說明,任何從修行方法中見證不凡成就的人都可能會遵循此道。

       這一位阿姜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正面的例子,雖然很難再找到可以作到跟他一樣的人,這樣的心智與修行的層次實在值得尊敬與頂禮,因為他在禪定中能發顯大神通,能在內心感知及用天眼去跟鬼神、孤魂野鬼、天神、龍王等非人溝通,很難找到能像他一樣經歷過這些超自然現象的人。他很能掌握觀智的訣竅,但頭陀行才是他的最愛,而且他一直都維繫得很好。在阿姜曼的弟子中,他的修行成就非常的高,阿姜曼還在世的時候就曾高度地讚揚過他:「他天生就是有能力可以幫助天神,當他提及有關天神、鬼神、孤魂野鬼、龍王的時候,他知道他在說甚麼。他少欲知足,樂居山林,意志堅決,勇敢,能自我砥礪,不隨世間八法而起舞。他聽從老師傳授給他的修行方法,認為森林、山丘、懸崖峭壁一直都是居住與修行的最佳道場,他不是那種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人,也不是處處討好他人的鄉愿。大部分的人只喜歡玩文字遊戲,卻不重視真正的法義,如果打一個比方,就好比只得到資產負債表,卻沒有任何真正的資產可以支撐…..。他完全沒有這些缺點,但他的修行成就卻值得受到尊敬與讚揚。他的不多話也值得稱讚,然而他一旦開口說話,往往能一針見血,他不會喋喋不休或說些雜亂無章的綺語(雜穢語),而他喜歡說真實語,行正行,這就是他的習性。至於他個人的資具非常稀少,但比丘們和他的弟子都很清楚他從不囤積很多的東西,因為他喜歡在山林裡行腳,很少去人多的城鎮。此外,他很少在一個地方待太久,也就是說他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待到讓當地的人都認識他並常來參訪他,他對修行保持興趣與專注,不會介入或關心其他人與他們的布施供養。這一切都成為了他的人格特質,也就是樂於正法,並待在他認為適合並有利於達到修行成就的地方。這一位阿姜平時就喜歡與各種野生兇猛動物有關的精彩相遇,很可能他與這些動物在過去多生多世以前就互為敵人,所以他今生過著比丘的生活,喜歡走在最容易遇到危險的地方,但我們看到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事情,不管這些動物看起來有多麼兇猛,每一次的相遇都會使他的修行進步。而這些相遇也從來沒有為他帶來任何的不幸,也沒有讓他灰心喪志,當然也沒有對他的梵行生活(Brahmacariyā)構成任何的威脅。事實上,這樣的經歷越多,他對於功德善業的信心、對業力因緣果報的信心、對戒德的信心、對正法以及自己心智能力的信心就會越強,如果他沒有這修行經歷,這一切就不會變得比平時更強大。

      這產生了與修行者的直觀一致的猜想,也就是慈心的力量、修行此道的力量、法的力量,這個「法」總能給世人帶來信心與平靜,使人平安無恙,在每一次遇到不同的情況時都能獲得心智的力量。這一位阿姜很可能就是那些擁有強大慈心力量的其中一位修行者,能令所遇到的動物的心中產生不確定感,使其凶暴無情減退和消失,進而在牠們的心中這一位阿姜變成了牠們的親朋友好。不這樣的話,牠們很可能會對他的梵行生活構成致命的威脅與危害,他也就不可能活著被人傳頌他的事蹟,而事實上他到現在都活得好好的。對那些親身體驗過並洞悉「法」的人來說,「法」也因此是最神奇、最不可思議且難以預期之物。然而,這已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範疇,對於不是在這個領域中生活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神祕的謎團。話雖如此,法依然是法,且與世人同在,它的存在並不取決於有沒有人去接觸過它、了解它或相不相信它。因為「法」就其自身而獨立存在,猶如亙古自然法則的唯一道法(Eka–Dhamma),並不依賴任何會影響或左右它的因緣而存在。


阿姜措傳奇/來訪的老虎

這一位阿姜對於我們已經討論過深埋在他心中的各種形式的法的價值肯定有一份良好的信念,因為他喜歡深入林中,心甘情願忍受他在那裡遇到的一切障礙與困難,從不退縮,更從容不迫或削弱這些艱困。事實上,他甘於業力因緣的安排,他越走下去就越心滿意足。每一年雨安居結束的時候,他都會離開僧團,前往山林中實踐他的頭陀行腳,而當他離開的時候,沒有人看到或知道他去哪兒,他以此實際的行動來呈現這一個真諦。他從不會被人看到在人多之處徘徊閒逛,也不會去跟人打交道,一直以來,他都前往山林,為心中的道果而努力奮鬥,從不鬆懈或放棄。他可以帶著明顯的心滿意足的表情去談論各地的森林、山丘、洞穴石窟和懸崖峭壁,如果有人引他更詳盡地去描述這些地方,就會激起聽眾的熱情,他們會變得全神貫注,不希望他停下來。想像自己帶著一顆全然投入及喜樂的心一路前行,彷彿卸下了肩上的各種重擔與包袱,換言之,在他所述的那些地方拋開心中的煩惱。聽了他的話以後,不禁讓人嚮往,會讓人開始想著該怎麼前往並待在這些適合的地方。這一位阿姜所陳述的地方,都是他的修行之處,在那些地方他的心識會比在一般其他地方更容易寧靜與入定,直到他厭倦了那個地方。這位阿姜說:「有時我禪坐,有時可能是睡覺的時候,我不確定是哪一種情況,但夜間有一隻大老虎悄悄地來到我坐臥的小竹台上,而我完全沒有察覺到。但我醒來的時候便發現牠的腳印,因為我每天都會在我住的地方掃地,清掃樹葉及一些穢物,而任何在那裡走動的動物都會留下清晰可見的痕跡。所以一大清早我便在我住的地方發現牠的腳印,我便循著牠的足跡去看牠離我有多近,後來我發現牠都已經爬到我睡覺的平台上,而且不僅距離平台4、5英尺遠,甚至最後一個腳印都距離不到18英吋。牠很可能是跑來聞我,發現我還活著,而且是一個人類,便悄悄地離開了。而當牠離開之後,牠又回到原路上,並沒有在我住的地方出沒徘徊。當我看到牠的腳印,發現牠這麼大剌剌地走向我,我有一點害怕,因為牠的腳印真的很大,遠大於一般平均大小。但牠也只有在那一個晚上出現過,之後便再也沒有見過牠。我在那個地方待了幾個月,而如果牠想把我當成一餐給吃掉,牠很可能會回來。但後來牠並沒有再靠近我,雖然我仍會聽到牠的吼聲,就像我在林中各處經常聽到的那樣。」

       我喜歡提出新奇的建議,所以聽了阿姜的話,我立即用一種鼓勵他的方式對他說:「我覺得牠是來向你表達敬意並讚嘆你的波羅蜜(pāramī),而不是與你為敵。因為牠是一隻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能出家為僧及修行,所以當牠四處遊蕩的時候,碰巧遇到一位心很好的比丘,牠對你充滿了信心,並向你頂禮致意,讚嘆你的功德。但如果牠是在其他的時間來,牠可能會擔心嚇到比丘,所以牠只好趁你睡覺的時候偷偷來嗅你,所以牠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盡情地欣賞你,而不用擔心你會被嚇到僵硬,這樣就不會違背牠來向你頂禮致意的美意。只要他能如願地向你頂禮致意,牠便會立即退出,因為他怕你醒來會害怕,又或者作出某個手印[5]或使用某種神祕的咒語對牠施咒,從而破壞牠對你的好感與敬意。我覺得這是最有可能的解釋,不然的話牠怎麼可能這麼大膽爬到你休息的地方?」

       這位阿姜微微一笑地說:「牠怎麼可能對我有充分的信心與敬意?牠應該是這樣想:『嗯..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零食。』,或類似的想法,當然,這就是牠爬上來看看我的原因。之後,牠查覺到這是一個人,牠便很快地離開,因為打從牠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牠們天生就怕人類。就從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沒看到牠來嗅我或看我的痕跡。」

       他進一步說:「這種動物的奇特之處便在於牠們內心似乎被某種傾向所掌控,驅使牠們來看比丘禪坐、經行、精進修行,或在蚊帳中禪坐或睡覺的比丘。有時候他們在早晨的時候會過來看看我,牠們會像一隻狗一樣趴在那裡,心滿意足地望著你,不會對我作出任何嚇人的舉動。有時候牠們又會在半夜的時候出沒咆哮,然後在我所住的洞窟裡出現看著我。牠一出現的時候,就會像一隻狗一樣趴在那裡看著我,當牠覺得看夠了之後,就會自己離開,完全不會作出任何驚嚇我的舉動。然而我不禁有些害怕,畢竟牠們是很可怕的動物。比較奇怪的地方是,來看我的那些老虎,不管牠們是打哪兒來,或甚麼時候來,都是那種體型巨大的斑紋巨虎,牠們的身體很長,是那種很厲害的老虎[6]。但牠們從未表現出任何讓我害怕的舉動,牠們就只是看著我,看夠了之後牠們就會離開,再也沒有回來過。不管我在何處,或待在甚麼地方,當牠們來看我的時候,牠們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出現,牠們不是來咬我或把我當食物抓起來吃掉的敵人,而是像那種已習慣人類的那種居家寵物。所以牠們從沒有表現出敵對的姿態,但牠們看我的眼神似乎一直都很犀利與難以安撫的樣子,這是牠們的獸性,即使牠們沒有突襲我並將我當作食物吃掉的敵意與飢餓。即使如此,牠們的眼神還是非常的犀利與可怕。」

       我接著問他:「那些老虎來找你的時候,你有沒有跟牠們說過話?」

       他說:「有時候我會說一些話,比如『你為什麼來這裡?這裡不是你找食物的地方,這裡是比丘修行之處,你應該去別的地方,不要來這裡,因為比丘可能會很害怕,以至於你的來訪變成了一種惡業,這可能會讓你下地獄。』。但我說『我可能會害怕。』實際上只是說說而已,因為打從我看到牠的第一刻起就已經害怕了。」

      「當牠們趴在你的面前盯著你看的時候,你有沒有向牠們走近?」

      「有時候我會走近牠們,因為就在我要牠們離開,牠們沒有理會我說的話,而是停在離我6到8碼距離之處,就只是趴在那裡盯著我看,我就會走過去,用手指或一根棍子指著牠們說:『你們遊蕩的地方就在那裡,到處都是森林與山丘,你們愛去哪兒就去哪兒,都比你們在這裡嚇比丘要好得多了。去吧!不要在這裡胡鬧,不要嚇唬正在禪修的比丘,不然你們死後都會下墮地獄!』牠們離去的時候,突然縱身一躍,便悄悄地消失不見。」

      「我想這些老虎可能知道一些比丘的習性,不然牠們怎麼會來我住的洞窟裡找我?因為有些洞窟又大又寬敞,不是老虎喜歡待或爬上去的地方,因為牠們喜歡待在隱蔽處,因為不容易被看見,所以牠們可以按照牠們的習性保存肉類和獵物。牠們肯定知道比丘的一些習慣,才會在日中時分這麼費力爬到這裡來看我。牠們就像小孩一樣認為爬到洞窟去找比丘是一件很好玩的事,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但老虎畢竟跟小孩不一樣,牠們喜歡在晚上或清晨比丘外出托缽前來找比丘。」

      「在這些老虎來找你之前,你有沒有想過,你希望牠們來找你?」

       「我為什麼會希望牠們來找我?就算牠們只來一會兒,也都把我嚇得半死,把嚇得我汗流浹背。要是牠們待著不走了,我肯定會怕到發高燒,有誰會想開這種不正常的玩笑?誰真的會想讓一隻老虎漫無目的地來找他們?」他輕笑著說。

      「我是因為看到你的膽子明明很大,一個人住也不怕寂寞,不怕沒人跟你說話,我就會想可能你希望老虎來陪你作伴,我才會這樣問你。」

       阿姜開懷地笑了一笑,接著說:「刻意地去找麻煩和危險不是正道,誰的膽子這麼大會這樣想?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而且也與『法』不相應。假設牠突然出現,表現出真正的攻擊與殺意,這個膽大妄為的匹夫最後會落得甚麼下場呢?」

      「修行比丘所從事的修行,從大多數人的角度來看,肯定看起來非常的冒險與危險。但若站在『法』的角度來思考,對於想從任何特別的方法獲得功德利益並想繼續以同樣方式獲取更多利益的人來看,這就變得非常的正常與自然。所以從這樣的修行方法中獲得好成果的人便很可能會這樣繼續「攀爬上去」,即使會遇到困難,他們也必須忍受各種冒險的痛苦與危險,他們必得在某種程度上忍耐與接納,大部分的修行人都已能在心中建立好穩固的基石,直到他們能成為其他比丘、沙彌、一般大眾的禪師(阿姜),而在此之前,他們都是以上述的方式修行。因此,阿姜曼常說:「法一定是在瀕臨死亡之處找到,如果未曾與死亡正面對峙,就不可能見法。」

      這是因為以堅定不移致力於解脫的心志來面對死亡,從而冒著生命與健康安全的危險,是那些以真實及真誠的方式決意修行此道的比丘所堅持的原則。因此他們在精進修行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一直遇到食物不足及資具匱乏的情況,但因為他們心中有法而感到知足,因為心所在之處,便有平安與光明,不受外界的影響與干擾。


阿姜措傳奇/與老虎相遇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戒寶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阿姜曼是一位具有獨特修行模式的老師,他永遠不會被我們這些曾與他有密切互動的人所遺忘。他的許多資深弟子到今天都還健在,每一位阿姜與生俱來的德行、特定的修行方法都不同,因此他們證得的成就也多少有些不同。早先我曾提過一些阿姜的名字,但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都已經無法確認了。不管怎樣,阿姜曼的傳記已經完成,我還是想要特別介紹他的某位資深弟子,好讓讀者們能從他的修行方法、遇過的經歷、獲證的內明等學到一些東西。阿姜曼的弟子跟隨他的腳步,很多方面都跟阿羅漢弟子追隨世尊的情形一樣,在最後達到跟老師一樣的成就之前,一路上也都歷經了千辛萬苦。他們在修行環境上遇到的情況有多驚險或多恐怖,有很大的程度是取決於他們生活及行腳地點的特質。

這使我想要介紹阿姜曼的某位資深弟子,我對他非常地崇敬。因為這位阿姜的頭陀經歷迥異於跟他同時期的修行人,我這裡要公開他一些修行方面的事件,作為某些超自然現象的可能證據,而且這些都是佛陀時代很常見、到今天可能依然存在的超自然現象。在佛陀時代的某些特定事件 —— 像守護他的大象以及供養他蜂蜜的猴子—— 跟這位阿姜在現代的經歷可能有其相似之處。為了要證明我以下所述事件的可信度,我要介紹這位阿姜的名字,他叫做阿姜措[i],已出家多年,現年約七十歲。他向來喜歡住在偏遠的森林和山區裡,到今天依然沒變。由於他喜歡在夜間的曠野山區長途跋涉,所以他常會遇到像野生老虎一樣的夜行性動物。

某一天的下午,他從碧差汶府的Lom sak縣出發,準備長途跋涉前往北方的清邁府。就在他即將進入一大片森林之前,他遇到了一些當地的村民。這些村民非常擔心他,建議他先在村子的附近過夜,隔天再繼續啟程。他們警告他,他將要走進的森林很大,沒有人能在下午的時候進入,天黑前能從另一邊走出森林。那些天黑後被困在森林裡的人,到最後都一定會成為大老虎的食物。已經是下午了,他也不可能及時穿越森林,一旦夜幕低垂,老虎就會開始出沒尋找獵物,他們認為這些被老虎遇上的人都會成為牠們的食物。由於從來沒有人能活著脫逃,所以村民們都很怕阿姜措會遇到相同的命運。當時已經過午了,所以他們不希望他進森林。他們告訴他已經有貼出一張告示,警告遊客有「森林中的夜叉」,以免他們被猛獸給吃掉。阿姜措感到很好奇,便詢問他們口中的夜叉是什麼,他曾聽過這方面的古老傳說,但從沒實際看過。他們告訴他,那就是他們所說的在夜幕低垂時,如果不能走出森林,會把人生吞活剝的大老虎。他們邀請他跟他們一起回村裡去過夜,隔天吃過飯後再繼續他的行程。

阿姜措告訴村民他無意回村莊,他已決定要繼續前往。他們實在很擔心他,他在白天這麼晚才出發,不管他的腳程有多快,都不可能在日落前穿越森林,他一定會被困在這片廣大的森林中。但是他心意已決,不會打退堂鼓。他們問他難道不怕老虎?他承認他怕,但沒有關係:不管怎樣他還是要走。他們堅稱那裡的老虎絕不會放過任何人,如果他遇到任何一隻,都一定會丟了性命。如果他想要避開會吃人的老虎,就應該等到隔天早上再出發。他回答如果他的業力注定讓他會被老虎給吃掉,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但如果他註定會活下來,老虎就不會來傷他。

阿姜措告別了村民,無懼於死亡,繼續他的行程。他一踏進森林後,便注意到步道的兩旁有老虎劃在土地上的爪印。他還看到老虎的糞便堆在路旁 —— 有的都已經乾掉了,有的還很新。他邊走邊經行,他發現了這些警告他的記號,但他還是不怕。他走到森林的正中央時,夜幕已籠罩了他。

突然,他聽到身後傳來老虎的吼聲,緊接著又傳來另一隻向他走來的老虎吼聲,兩個吼聲在彼此叫喚,因為牠們接近他了。從兩個方向傳來的吼聲愈來愈響亮,直到這兩隻老虎同時在黑暗中現身 —— 一隻距離他只有六呎遠的老虎,另一隻則在他身後六呎遠。牠們的吼聲震耳欲聾。阿姜措眼看事態嚴重,便站在步道的中央怔住不動。他看見在他前面的這隻老虎蜷伏在地上準備伺機撲上來;他向後瞥了一眼,後面那隻也一樣,蜷伏在地上準備撲上來。這時恐懼在心中生起,因為他相信這代表他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嚇得腿都軟了,定在原點,動也不動。但他的正念仍然很強,於是他全心全意集中注意力不讓自己恐慌。雖然他很可能會被這兩隻老虎給吃掉,他還是不允許自己的心動搖。有了這種決意,他將注意力從老虎的那邊給拉回到自己的身上,將意識以外的一切都給排除。那一刻,他的「心」凝神收攝於一境,很快就入深定了。當這個情況發生時,他就知道老虎不會傷他。之後,這世上的一切都消失了,包括他自己以及老虎。他沒有任何身體的知覺,完全不知道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對外在世界的一切知覺,包括他身體的存在,全都消失了,當然這也意味著老虎消失了。他的「心」完全凝神在一境上,進入了甚深的禪定,就這樣在出定前經過了幾小時。

當他最後出定時,他發現他跟之前一樣還是站在相同的位置。他的傘和缽都還是掛在他的肩上,一手仍提著燈籠,裡面的火早已熄滅。於是他又重新點燃燭火,察看老虎還在不在;但老虎已不知去向,他也不知道牠們跑去哪裡。

那一夜他出定後,他再也不感到害怕。他的心充滿著無畏的勇氣,就算當時有上百隻老虎出現,他也依然處變不驚;因為,他完全看到心的不可思議的力量。能逃過這兩隻老虎的虎爪,他感到很訝異 —— 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驚訝。阿姜措獨自站在森林中,突然對這兩隻老虎生起慈愛,在他的心裡牠們已經變成是給他上了一堂佛法課的朋友,上完課就神奇地消失了。他不再怕牠們 —— 事實上,他還非常想念牠們。

阿姜措是這樣描述這兩隻老虎的巨大:每一隻都跟賽馬差不多大,雖然牠的身長已超過馬,從牠們的兩耳之間可以很容易估算出牠們的頭大概有十六英吋寬,他這一生中從未看過有大到這麼奇怪的老虎。也因此,他第一次看到牠們的時候,就像一具屍體一樣嚇得不敢動。好在,他始終保持很強的正念;接著,出定後,他感到喜樂與寧靜。他知道今後不管到哪裡,都不會再懼怕這世上的任何事物。當他與「法」合而為一的時候,他全心全意相信「心」,在全宇宙中君臨天下,他確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傷害他。

寧靜的「法」填滿了他的心,他在森林中又重新啟程,邊走邊經行。在他心中的兩隻老虎依然鮮明,他時常想到牠們。他覺得,如果再看見牠們,他可以很輕鬆地走上前,把牠們當寵物一般摸牠們的背,只是不知道牠們會不會讓他這麼做就是了。

阿姜措帶著一顆喜悅的心,平靜與孤獨地在後半夜中走著。當黎明破曉時,他還是沒有抵達森林的另一頭,一直到隔天上午九點,他才走出森林,抵達另一處村落。他放下了隨身的行囊,穿上了袈裟,走進村裡托缽。當地的居民看見他帶著缽走進村子裡,便呼朋引伴一起供養他食物。他們把食物放進他的缽裡後,有一些人跟在他的後面回到他放置行囊的地點,並問他是從哪裡來的。這些森林的居民對於森林的路徑都很熟,當他們在不尋常的時間看見他從大森林中出現,他們就想要問清楚。他告訴他們,他是從南邊開始出發,整晚在森林中趕路,都沒有睡覺,他想要繼續往北邊行腳。他們對他的說法感到很訝異,因為他們知道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就常識來說,在午夜穿越那裡幾乎就是在虎爪下必死無疑,他怎麼可能避開這些老虎?難道說他整晚都沒遇到老虎?阿姜措坦承他有遇到幾隻,但都沒有被騷擾。村民不太相信他的話,因為眾所周知,在森林中出沒、會吃人的凶猛老虎都會在夜間埋伏伺機抓人。他解釋他遇到老虎的真實情況後,他們才相信他,並瞭解到他的神通是一種特例,不能適用在一般人的身上。

不論是心靈的道路或穿越森林的實體路徑,如果我們都還搞不清楚自己正走上什麼樣的路,那麼必須要走的路程以及沿途潛藏的危險,都可能成為我們前進時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依靠經驗豐富的嚮導以確保我們的安全。正朝向平安、幸福與昌盛的今生與來世邁進的我們,都應該謹記在心。正因為我們都是用特定的模式來思考與作為,所以我們不得不小心假設這不一定是正確的路。事實上,我們既有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往往都傾向錯誤,把我們大多數人帶往歧途。

阿姜措的頭陀生涯中,曾有多次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經驗。有一次他行腳到緬甸[ii],待在一處常有老虎出沒的洞穴裡禪修。雖然這些大野獸在他住的地方自由出沒,但牠們都從未傷害過他,所以他作夢也沒有想過真的會有一隻來找他。就在某日的下午五點左右,當他從禪坐中起身,他瞥見有一頭斑紋大虎接近洞口,牠非常的巨大,而且樣子很嚇人;但阿姜措保持不動 —— 很可能是他已經習慣在所到之處看過這些巨獸。老虎往山洞裡頭盯著看,就像他也在望著牠一樣監視著他。但牠沒有對他示警,也沒有用恐怖的方式發出吼聲,牠就像是一隻家庭寵物一樣,只是乖乖地站在那裡。牠完全沒有表現出恐怖的樣子或張牙舞爪,老虎隨意看了一下,便跳到洞口的一塊平面大石上,離阿姜措站的位置有十八呎遠。牠若無其事地坐在那裡,舔著爪子,雖然牠很清楚他就在洞裡,但似乎對他不感興趣。牠就像一隻寵物狗的樣子平靜地坐在那裡,漸漸地累了,噗地一聲倒下,伸長了腿,像寵物狗一樣舒服地趴在那裡,不停舔著爪子,彷彿無拘無束的樣子。

由於阿姜措的經行步道就在山洞的前方,所以他不敢走上前-- 跟大老虎這麼接近讓他還是有些緊張。他從未看過野生動物會表現得像居家寵物一樣,他的不安因此而加劇。於是他在洞裡的竹台上繼續禪坐,雖不怕老虎可能會跑進來傷害他。牠沒有起身移動的意思,只是滿足地趴在那裡,一段時間後,牠就像個老朋友一樣不經意地瞥了他一眼,阿姜措認為牠最後會離開,但牠就是沒有要走的意思。

起先,阿姜措在蚊帳外禪坐;但一到天黑他便進帳內並點燃蠟燭。當燭火照亮洞穴,老虎仍無動於衷,直到深夜當阿姜措終於躺下來休息,牠還是滿足地趴在石塊上。他在凌晨三點左右醒來,點了一根蠟燭,發現老虎像以前一樣仍無動於衷地趴在原處。他洗了臉,開始禪坐,直到第一道曙光透進來;接著他從禪座起身,收拾蚊帳,他看了老虎一眼,發現牠依舊舒適直直地趴著,看起來就像主人家門前超大的寵物狗。最後,每日的托缽時間已到,可是走出洞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經過老虎,他不曉得經過的時候牠會有什麼反應,當他穿上袈裟,他注意到老虎用一種很溫柔的眼神看著他,就像一隻殷切望著主人的狗。

因為他別無選擇,只好從離牠幾呎的範圍內走出去。他準備好以後,便走近洞口,開口對老虎說:「現在是我早上托缽的時間,就像世上所有的生物一樣,我肚子會餓,需要填飽我的胃。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出去乞食。請你慈悲讓我通行,如果你想繼續留在這裡,我沒有意見;或者,你喜歡到別處找食物,那也不錯。」

老虎趴在那裡歪著頭聽他說話,就像一隻在聽主人聲音的狗一樣。當阿姜措走過去,牠用一種很溫柔的目光望著他,就好像是在說:去吧,不用害怕,我只是來這裡保護你的。

阿姜措走向當地的村落托缽,但沒有告訴任何人有關老虎的事,因為他擔心他們可能會殺了牠。他回到洞窟時,看著老虎原先待的地方,老虎已經不知去向,他不知道牠跑去哪裡了,但之後他停留在洞窟裡的那一段時間,牠就再也沒有來拜訪過他了。

阿姜措懷疑那不是一般的森林動物,而是天神的化身[iii],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牠跟他在一起的那一段期間會這麼溫順與不具攻擊性的理由。他很喜愛牠,而且在幾天之後還是很想念牠的身影。他認為牠還是有可能會偶爾回來看他,但後來連一次也沒有。雖然他每晚都會聽到老虎吼叫的聲音,他卻無法分辨他的朋友是否就在其中。無論如何,整片森林中到處都充滿著老虎,心臟不夠強的人是沒辦法在那裡生存的,但他卻並沒有被這種危險所影響。事實上,那隻看起來很溫馴的老虎,讓他覺得喜愛勝過了恐懼。阿姜措說那次的經歷以一種相當特殊的方式增強了他對「法」的信心。


阿姜措傳奇/暗中來幫忙的天神

阿姜措在緬甸度過了五年的時間,他在那裡學習到的緬甸話就跟他自己的母語一樣的流利,他最後會回到泰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當時英國與日本在緬甸四處開戰 —— 城裡、村落、甚至在山裡。那一段期間,英國指控泰國與日本結盟[iv],因此,他們在緬甸大肆搜索泰國人,要抓到他們施以報復。他們一律處決在緬甸的泰國人,不分男、女或出家人 —— 毫無例外地處決。

阿姜措每天托缽化緣的村民都很敬愛他;所以當他們看到英國軍隊如此猖狂,他們很擔心他的安危。他們趕緊帶他到深山裡,將他藏在一處英國人找不到的地方。但最後就在他向一群村民給予祝福的時候,一整隊的英國士兵還是碰巧看見了他。村民們都嚇得面如槁木,面對士兵的詢問,阿姜措告訴他們他在緬甸已經住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從未過問政治。他說就一名比丘而言,他對這種事情一無所知。村民也挺身為他辯護,說他不像在家俗人,比丘跟戰爭沒有關係,所以無論如何若將他牽扯其中,那就大錯特錯。他們警告士兵,如果他們對他有任何傷害的行動,就等於是傷害無辜的緬甸百姓的情感,不必要地破壞了與當地居民的關係,這將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他們向士兵保證早在戰爭開始前他就已經住在這裡了,而且他根本就不知道國際事件。就算他們的國家目前正處於戰爭狀態,緬甸百姓也不認為這名比丘會是一種威脅;因此,如果士兵一定要傷害他,就等於是傷害緬甸的全國百姓,緬甸人民絕不會寬恕這種行為。

整隊的英國士兵就站在那裡討論該如何處置阿姜措,半小時後,他們告訴村民趕緊把他帶去別的地方,因為如果別的陸軍巡邏隊來這裡看到他,那就麻煩了。如果到時候他們的請求被拒絕,他的性命很可能就會有危險。雖然士兵將阿姜措視為敵人,但他安靜地坐著,散發四無量心並憶念佛、法、僧的功德。

就在軍隊離開後,村民將他帶往更深入的山區裡,告訴他別再回村裡托缽了,他們會在每天早上偷偷帶食物來給他。就從那一天起,英國的巡邏隊會固定來擾民,不久,偵查員每天都會來追問這名泰國比丘的下落,情況變得愈來愈明顯,如果他們找到他,他一定會被殺掉。隨著情勢惡化,村民愈來愈擔心他的安危。最後,他們決定經由一條能穿越深山的偏遠森林古道將他給送回泰國,他們知道這條古道很安全,英國巡邏隊無法入侵。該怎麼走他們都有給他詳細的說明,並警告他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堅持原來的路徑,即使發現有些地方蔓草叢生,也千萬不可嘗試不同的路徑,這條路是被山地部落世世代代所使用的一條古道,最終可直達泰國的邊境。

他有了這些說明後,便開始動身。他日以繼夜不停地走,一路上都不吃、不睡,只有喝水。他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穿越了充滿各種野生動物、到處都能看見老虎與大象的足跡的蔭鬱荒野。他怕他逃離緬甸後無法生存下來;他一直擔心萬一不小心走上了岔路,可能就此絕望地迷失在荒郊曠野中。

在他前往泰國邊界的第四天早晨,某件不可思議的神奇事件發生在阿姜措的身上。各位在讀完整個故事以前,都請勿對這件事妄下論斷。當他攀上了山脈的主峰時,因極度飢餓與虛脫,使他覺得他已經不可能再走下去了。他已經連走三天三夜都沒有睡覺或進食,只有稍事休憩,以減緩這種險峻的旅程帶給身體上的壓力。在山頂上拖著已經沒有力氣的身體,突然一個念頭跑進了他的心中:隨著我每一次的呼吸,冒著生命危險,走了這麼遠的路,來到了高峰,但不知為什麼我還是活了下來。從我開始出發,到現在我都還沒有看到有任何可以讓我托缽維持生命的住家,難道我就因為少了一餐而死得那麼不值得嗎?一路上我歷經千辛萬苦 —— 在我一生中都還沒吃過這麼多的苦,難道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我逃離了戰爭,一種人人都怕的死亡領域,到頭來卻死於跋涉的艱苦與飢餓?如果,真像佛陀說的,在虛空的領域裡真有那種能用天眼與天耳感應遠方的天神,難道祂們看不到這名比丘隨時快要死了嗎?我相信世尊說的,但,從佛陀時代到今天,慈悲護持過這麼多比丘的龍天護法善神,難道對這個比丘就這麼鐵石心腸嗎?如果龍天護法善神的心,事實上沒有那麼硬,那麼請對這個將死的比丘展現慈悲,就讓祂們聖潔的天界美德受到讚揚吧。

就在阿姜措動了這個念頭後不久,神奇且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當他沿著偏僻的山路拖著蹣跚的步履,他看到一位穿著很體面的紳士,樣子一點也不像山地部落的居民,他靜靜地坐在步道旁,將一盤用來供養的食物高舉在頭頂上。這怎麼可能?!阿姜措對看到的景象大吃一驚,這使他雞皮疙瘩、毛髮豎立。他幾乎忘了飢餓與疲憊,看到一名坐在路旁距離他前方約二十五呎的英俊紳士在等著要供養他,他驚訝到不行。

當他走上前,這名紳士對他說:「尊者,請在這邊休息一下吧,吃點東西,舒緩您的飢餓與疲憊。等您恢復體力,您就可以繼續趕路。您今天一定能走出這片荒野。」

阿姜措停了下來,放下隨身攜帶的微薄資具,拿出缽準備接受這位紳士食物的供養,接著他上前接受了食物。他驚訝的是,當食物逐一被放進缽裡的時候,一股甜美芬芳的香氣似乎瀰漫整個森林四周,他供養的食物數量也剛好滿足他的所需,而且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精緻味道。這可能似乎太誇張了些,但就在那個時候他的感官接觸到的事實,就真的是這麼不可思議,簡直難以形容。

當這位紳士將食物都放進了缽裡,阿姜措便問他的家在哪裡,他說他連走了四天三夜都沒有看到一戶人家。這位紳士曖昧含糊地往上指,並說他的房子就在那裡。阿姜措又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準備食物在路旁等候供養一個比丘?他又怎麼可能一開始就知道有一個比丘會來這裡?這位紳士笑而未答。之後,這位紳士說因為他的家很遠,所以他要走了,於是阿姜措祝福隨喜他的功德。這位紳士跟一般人很不一樣,儘管他的話很少,但舉止卻相當莊嚴。他看起就是一個中等身材的中年人,膚色光澤,舉止十分安詳。他告別後,便起身離去。因為很明顯他非常人,所以阿姜措很仔細觀察他。他大概走到二十五呎遠左右,便在一棵樹後停了下來,從視線中消失。阿姜措盯著那棵樹等他從樹的另一端出現,但他沒再現身。這讓他更加茫然費解;於是他站起來走向那棵樹後仔細察看 —— 但沒有人在那裡。如果他還在附近,他就肯定看得到他,但他到處看都沒看到人影,這個人消失的怪異情況更讓他感到驚訝。

儘管是那麼的不可思議,阿姜措還是走回來開始用餐,品嚐他供養的各種食物,他發現它們不同於他平常吃的人間食物。所有的食物都極香又美味,無微不至地照顧到他身體的需求,他從來都沒有吃過這樣的食物。食物的精緻美味在他長時間飢累交迫的身體裡擴散,並滲透在他每一個毛細孔中。到最後,他已經分不清到底是因為極度的飢餓還是食物本身的天界特質才會那麼好吃。他把供養的食物都吃得一乾二淨,而且剛好填飽他的肚子,如果再多一點,他恐怕就吃不下了。

吃完飯後,他再度感到體力充沛、容光煥發,完全不像之前那個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人。他順著路往前走,一路想著那個神秘的紳士,忘卻了旅程的艱辛、還要走的路程、以及路線是否正確等等。當夜幕低垂時,真的就像神秘紳士預言的那樣,他從曠野的另一邊出現。一整天他都帶著同樣喜悅的心情,跨越邊境來到了泰國,先前旅途中折磨他的身心壓力,都在那次的早餐供養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當他終於跨進了泰國,他的出生地,他就知道他肯定可以活下去。

他說他遇到的那位奇怪的紳士肯定是一位天神,不是任何當地的居民。他想到:從他遇見那位紳士開始,到他進入泰國,他都沒有碰過任何一戶有人的住家,他完全想不通整件事。正常來說,在穿越緬甸的整段路上,應該至少可以遇見某些住家才對,但結果事實是:他固然成功逃離了軍隊的搜查,卻遇不到人,也得不到食物,而且還差點餓死。

阿姜措說,他從曠野中幾近奇蹟般逃離死亡,使他懷疑有天神暗中相助。雖然他穿越的那片曠野充滿著像老虎、大象、熊、毒蛇等危險的野獸,但他都沒有遇到,他碰見的都只是些無害的動物。照理來說,在這片曠野中長途跋涉的人應該會遇到危險的野獸,特別是老虎和大象,而且非常有可能會被那些猛獸殺害。當然,他的安全通行要歸功於「法」的不可思議,或天神冥冥中的護佑,又或者兩者都有。雖然幫助他逃離的村民們都十分擔心他會因為野獸的威脅而無法存活下去,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他留在緬甸,戰爭與英國士兵所造成的威脅更迫在眉睫。於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只好幫助他從嗜殺殘忍的人所在的這片土地上逃離,希望他能避開猛獸生存下來,並安享長壽。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被迫踏上這趟充滿危機的長途旅程,而且幾乎要了他的命。

請仔細想一想這些神秘的事件對你們的意義,我把我所聽到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但我不願獨自去評判它們,我比較喜歡你們自己來下結論。雖然如此,對於這些看似不可能實際發生的事情,我不得不說真是不可思議。由於阿姜措頭陀生活方式的嚴格特性,他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經歷,因為他總是喜歡在偏遠的曠野區中生活與修行。由於他都住在森林的深處,很少人敢去參訪他,所以他與社會的互動也非常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