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世報的例子
有居士邀請過長龍達斯列去其新屋住一晚,長老說起那些有大屋,豪華,樓層,做到很大型的,過去都是有供養過阿羅漢,辟支佛,佛陀等善業。
他說供養一百位犯戒者,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持五戒者;
供養一百位持五戒者,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持八戒者;
供養一百位持八戒者,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持十戒者;
供養一百位持十戒者,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持二百二十七條比丘戒者。
如果供養初果聖者,即有良好身口意,具足十善業,其功德無量不能計算;
但供養一百位初果,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二果聖者;
供養一百位二果,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三果聖者;
供養一百位三果,其功德比不上供一次四果阿羅漢聖者;
供養一萬,十萬位(聲聞)阿羅漢聖者,其功德比不上供養一次佛陀。
長老說做布施要懂得選擇福田,且提起對阿羅漢所做善惡業也可以做成現世報,更不要說到來世。
他提起在他起建第一座舍利塔時,包工程的工程師說沒有收到其中一條費用,經過其弟子查回帳簿,發現對方是有收到且簽了名,後那工程師說只是試動搖寶座(意即試探出家人夠不夠聰明,有沒有做帳簿),長老說為什麼要如此試他,他也沒有對工程師做過什麼不好,工程師便說只是試其弟子,長老說工作是他吩咐弟子做的,試弟子即試他。
那工程師回到家當日即咀歪,腳瘸,要別人抬上車來向龍達斯列與僧團求懺悔,之後便還可以走起路,但自始後找不到工作做。
龍達斯列說對有戒有德者所做業力可以是現世報,不一定要等下一世。
還有兩位信徒本來幫寺院做淨人負責善款,但偷了大眾供養僧團的善款,最終被發現了偷數百萬泰銖,長老當面說此惡業會影響上下七代,因為偷僧團的東西是非常嚴重,家將住不下,發現不久其家被火燒,由原本做大買賣變租屋賣小食,沒有錢供孩子讀大學,長老也對其反鉢,即已不再受其供養(這是出家人對一些愚痴人的懲罰),長老便說這些都是現世報。
但也有很多是好的例子,請長老去祝福公司開幕與供養,生意做得很好,有一家長老提起要守好5戒,否則生意會慘敗,最終生意做到很大,但包了二奶,也有因緣使全部落重本投資,但却被人騙了7百萬泰銖,損失慘重。
在這裹意思是我們要對有德人,又其聖者或阿羅漢,要非常小心,對他們一舉一動的善惡都可以倍大無量倍。
但更正確的是我們應對一切人於一切時守好自己的身口意,應努力親近的是善知識有戒有德或聖者們,遠離愚痴人,供應供者,佛說最吉祥。
如果我們親近愚痴人,他們沒有能力以平靜的心辨別善惡者,喜帶着自己的情緒去做事,說話,
有時帶着怨恨或妒忌,只要自己不喜歡,無論對方為人或修行是否好或差,有或沒有德行也胡亂批評或說是非,萬一批評的是聖者,我們跟着批評,
便會使我們也一起墮落地獄與惡道,有如佛經中佛陀說有天眼通者可以看到一些人若犯戒,誹謗聖者死後墮地獄與惡道等,這個要很小心。
跟愚痴人一起,他們若批評一些有戒有德或聖者,就算我們沒有跟着批評,但對有德者或聖者的信心也易被動搖,或因此想起他們時是想向負面,或生起輕視或不滿之心,但這也足以開條惡道之門給我們自己。
凡夫的心是易被動搖,遠離一切無戒,身口意非善的愚蠢人,才是明智,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人,身口意惡者應遠離。
且我們不應稱讚愚痴人,也不應指責有德者聖者,否則都會做了很多惡業。
---- 稀師父
“要小心謹慎, 對阿羅漢所作的善業或惡業,其善報或惡報將會來得很快。”
(Luang Bu Seng Yannawaro)
“ ...對阿羅漢所作善行, 其果報會來得很快, 因為阿羅漢的心是福不留,惡也不受。何時作福,便那刻給予,作惡也如此,那個作惡的業力也會很快產生結果,保證我們在這一生中便會見到,不必等到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