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語摘要

如是語摘要 (正智居士 陳孝準著)

Iti.1 貪經 Lobh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貪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貪,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貪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貪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2 瞋經 Dos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嗔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嗔,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嗔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嗔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3 癡經 Moh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痴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

1.            義註:痴包括:在苦上無知,苦集上無知,苦滅上無知和在苦滅之道上無知。

2.            它以心的盲目狀態為相。無知為相。不穿透為味,覆蓋所緣的性質為味。不正確的行儀為現起,黑暗為現起。不如理作意為近因。一切不善之根應被看見。

3.            這裡是指與貪嗔相連的痴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痴,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痴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痴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4 憤怒經 Kodh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憤怒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憤怒,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憤怒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憤怒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5 藏惡經 Makkh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Makkho義註: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義註:這裡顯示的是嗔)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Makkho,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Makkho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Makkho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6 慢經 Mānasutta摘要

佛陀說,捨斷慢的話自己保證我們會是三果聖者。

1.            義註:對於慢,舉起為相,自我主義為味(作用),資助為味,腫脹為現起,想要變得重要的慾望為現起,見不相應的貪為近因。就如瘋狂—這應被看見。

2.            有幾種三果聖者:

3.            中般涅槃者:從無煩天等出生不超過壽命的一半而證悟涅槃

4.            生般涅槃者:出生到無煩天等超過壽命的一半而證悟涅槃

5.            有行般涅槃者:誰有行地過多努力,帶著困難去般涅槃

6.            無行般涅槃者

7.            上流到色究竟天者:

8.            這裡有去到更高的生命界最後去到色究竟天者;去到更高的生命界但最後不去到色究竟天者;不去到更高的生命界而去到色究竟天者;不去到更高的生命界也不去到色究竟天者,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慢,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慢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慢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a.            義註:一切自讚毀他,對應敬重者的禮敬,侍奉,禮敬,皈依等的不作,出身的慢,身為男人的慢等,進入疏忽大意的因的狀態,如是這些等都離開。反對它們的壞處,離開樂於慢,考慮到利益。就如賤民在集會的節日抵達,比丘現起的低劣心透過培育觀暫時捨棄。透過不還道去除

 

Iti.7 遍知一切經 Sabb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一切,未遍知一切(義註:一切色,一切受,一切現在存在的身體,法上)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Iti.8 遍知慢經 Mān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慢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這個時代的人被慢繫縛,喜樂於有

2.            只要不遍知慢,都會繼續投生。反之則會解脫一切苦

 

Iti.9 遍知貪經 Lobh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貪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貪,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貪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貪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10 遍知瞋經 Dos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嗔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嗔,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嗔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嗔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11 遍知癡經 Moh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痴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6.            義註:痴包括:在苦上無知,苦集上無知,苦滅上無知和在苦滅之道上無知。

7.            它以心的盲目狀態為相。無知為相。不穿透為味,覆蓋所緣的性質為味。不正確的行儀為現起,黑暗為現起。不如理作意為近因。一切不善之根應被看見。

8.            這裡是指與貪嗔相連的痴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痴,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痴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痴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12 遍知憤怒經 Kodh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憤怒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憤怒,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憤怒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憤怒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13 遍知藏惡經 Makkhapariññ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未證知和遍知Makkho義註:貶低他人的美德為相、摧毀為作用、覆蓋為現起)者,在那裡心未離染者、未捨斷者,是不能夠滅盡苦的。反之則能

1.            義註:證知—‘這是善,這是不善,這是有過失,這是無過失,這是五蘊,這是12處,18界,這是苦聖諦,這是集聖諦’

2.            遍知:有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

3.            什麼是智遍知?一切三界的名色 ‘這是色,這麼多是色,不從這裡有更多。這是名,這麼多是名,不從這裡有更多。’ 淨色等分類色,觸等分類名,以相,味,現起,近因定義。那裡以無明為緣而遍取。這是智遍知

4.            什麼是審查遍知?如此判定一切都是無常,苦,病等42種行相

5.            什麼是捨棄遍知?如此審定後透過最上道而捨棄一切願欲

 

接著誦偈,大意如下:

1.            因為makkho,人們墮入惡道

2.            完全明白makkho後,修觀者便捨斷它

3.            捨斷makkho後便不回來這個世界(義註:欲界)

 

 

Iti.14 無明蓋經 Avijjānīvaraasutta摘要

 

-佛陀說,他不見還有如無明蓋的其他蓋而覆蓋人們,讓他們長久地輪迴

 

Iti.15 渴愛結經 Tahāsayojanasutta摘要

 

-佛陀說,他不見還有如渴愛結的其他結而結縛眾生,讓他們長久地輪迴

接著說偈,大意:

1.            渴愛是苦的起源--知道這個過患後,離渴愛、不取著,比丘應該具念地遊行

 

Iti.16 有學經第一 Pahamasekhasutta摘要

 

-佛陀說,對於還未但想達證涅槃的有學比丘來說,他不見還有如理作意這內支以外那樣多所助益

 

Iti.17 有學經第二經 Dutiyasekhasutta摘要

 

-佛陀說,對於還未但想達證涅槃的有學比丘來說,他不見還有善友誼這外支以外的那樣多所助益

接著說偈,大意:

1.            比丘有值得順從敬重的善友後,執行朋友的言語,有念,正知,這樣便能達證涅槃

 

Iti.18 僧團分裂經 Saghabhedasutta摘要

 

-佛陀說,當世間出現僧團分裂這一法時,便會為眾人帶來不安樂,無利益,苦,未淨信者沒變得明淨,淨信者中信心變異。

接著說偈,大意:

1.            分裂僧團者涅槃被剝奪

2.            會在地獄被折磨一劫

 

Iti.19 僧團和合經 Saghasāmaggīsutta摘要

 

-佛陀說,當世間出現僧團和合這一法時,便會為眾人帶來安樂,利益,快樂,未淨信者變得明淨,淨信者中信心增強。

接著說偈,大意:

1.            和合僧團者涅槃不被剝奪

2.            會在天界欣悅一劫

 

Iti.20 邪惡心經 Paduṭṭhacittasutta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一個懷著邪惡之心的人,他如果這時死了,會投生到地獄。這是因為他的心是邪惡的

-因為心罪過,所以眾生死後會投生到惡道

 

Iti.21 明淨心經 Pasannacittasutta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一個懷著明淨之心(義註:對(三)寶有信,對業果有信)的人,他如果這時死了,會投生到天界。這是因為他的心是明淨的

-因為心明淨,所以眾生死後會投生到善道

 

Iti.22 慈經 Mettasutta摘要

 

-佛陀叫比丘不要害怕福德(義註:三界善業),因為那是怡人,可愛,讓人高興的同義詞

-自己曾修習慈心七年後

1.            七個大劫不回來欲界

2.            世界毀滅時,自己到達光音天

3.            世界形成時,成為大梵天王

4.            當過帝釋天36次

5.            成為轉輪王好幾百次

6.            成為地方國王許多許多次

 

後來他省思:是什麼的業導致現在那麼大神通威力呢?於是便知道是由於三種業

1.            布施

2.            調御 (damassā)

a.            義註:調御眼等根,在定的範疇中調御貪等煩惱

3.            節制 (sayamassā)

a.            義註:節制身語,在定的範疇中調御煩惱,這是禪修的功德,指的是慈梵住。在近行安止的兩種分類裡到達安止的階段

 

Iti.23 兩利經 Ubhayatthasutta摘要

 

-佛陀說,在善法上不疏忽大意時會得到當生與來世的利益

 

Iti.24 骨骸堆積經 Aṭṭhipuñjasutta摘要

 

-佛陀說,輪迴一劫後,如果骨頭不消失而堆積,將會堆積大如毘富羅山

-如果正確看見四聖諦,最多便只投生七次,最後便能終結苦

 

Iti.25 妄語經 Musāvādasutta摘要

 

-佛陀說,放棄他世(義註:人,天,涅槃的成就三樣成就也不看見),故意妄語者沒有他們不會做的惡業

 

Iti.26 布施經 Dānasutta摘要

 

-佛陀說,如果眾生如他自己那樣知道布施分享的果報(義註:例如布施給動物後會體驗100世快樂),慳垢不會持續遍取他們的心。

-如果有施與的對象在,即使是他們的最後一口食物,也不會不分享而自己吃

-但因為他們不如佛陀明白布施的果報,所以慳吝纏繞他們的心,不布施而獨食。

接著說偈,大意如下

a.            往聖者處布施有大果

b.            在應被供養者上布施許多東西後,死後往生天界享樂

 

Iti.27 慈的修習經 Mettābhāv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作為再生基礎的福德事,全部都不及慈心解脫的16份1

接著說偈,大意如下:

1.            誰修習慈,無量(義註:不作限制地散播慈心)具念,結會變薄(義註:以慈心禪那作為基礎後修觀,漸漸地會滅除再生的基礎,到達阿羅漢的狀態)

2.            對一個眾生無嗔散播慈心,便因為那個而善(義註:已經累積了大善)

3.            對一切眾生憐憫的話(義註:就如對親生兒子那樣佈滿利益),便作了大量的功德(義註:會導致緊接的64個大劫的相續果報,強力崇高的功德,帶來聖者般清淨之心)

4.            無論作什麼祭祀,都不及慈心的16份1

 

 

Iti.28 苦住經 Dukkhavihārasutta摘要

 

-佛陀說,具備二法的比丘當生住於苦,死後能預期下惡道

1.            不守護根門

2.            在飲食上不知適量

 

Iti.29 樂住經 Sukhavihārasutta摘要

 

-佛陀說,具備二法的比丘當生住於樂,死後能預期去善道

1.            守護根門

2.            在飲食上知適量

 

Iti.30 造成懊惱經 Tapanīyasutta摘要

 

佛陀說,某人是不作好的、作惡的,這時他就會有兩法造成自己懊惱

1.            善的沒被我做

2.            惡的被我做

這樣的愚人死後便會往生地獄

 

Iti.31 不造成懊惱經 Atapanīyasutta摘要

 

佛陀說,某人是作好的、不作惡的,這時他就會有兩法不造成自己懊惱

1.            善的被我做

2.            惡的不被我做

這樣的智者死後便會往生天界

 

Iti.32 戒經第一 Pahamasīlasutta摘要

 

-佛陀說 ,具備惡戒,及惡見者會被置於地獄之中

 

Iti.33 戒經第二 Dutiyasīlasutta摘要

 

-佛陀說 ,具備吉祥的戒,以及吉祥的見會被置於天界之中

 

Iti.34 熱心者經 Ātāpīsutta摘要

 

-佛陀說 ,無熱心、無愧的比丘不可能證得涅槃,反之則可能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具備以下的人不能夠證悟涅槃

a.            無熱心者

b.            無愧者

c.            懈怠者

d.            缺乏精進者,

e.            多惛沈睡眠者

f.              無慚者

g.             無敬意者

2.            具備以下能證悟涅槃

a.            具念者

b.            賢明者

c.            禪修者

d.            熱心者

e.            有愧者

f.              不疏忽大意者

 

Iti.35 非欺瞞經第一 Pahamanakuhanasutta摘要

 

佛陀說,這梵行不是為了

1.            欺騙別人 janakuhanattha(義註:‘啊!先生戒禁成就,少欲知足,有大神通大力量。’)

2.            奉承別人janalapanattha(義註:透過別人的淨信心‘布施給如此名字的尊者有大果報!’)

3.            利得恭敬名聲利益

4.            ‘人們會這樣知道我’ (義註:他有如此的梵行 ‘這位有戒有善法’,讓人知道後尊敬)

 

而是為了

1.            自制 savara

a.            有五種自制:

b.            波羅木叉自制

c.            念的自制 (義註:守護根門)

d.            智的自制

e.            忍耐的自制 (義註:忍耐冷熱)

f.              精進的自制(義註:不忍耐生起的欲尋)

2.            捨斷 pahāna

a.            有五種捨棄:

b.            暫時的捨棄

c.            壓制的捨棄

d.            根斷的捨棄

e.            平息的捨棄

f.              出離的捨棄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梵行不是傳聞,被佛陀教導而導向涅槃

2.            凡實行它者將能終結苦

 

Iti.36 非欺瞞經第二 Dutiyanakuhanasutta摘要

 

佛陀說,這梵行不是為了

1.            欺騙別人 janakuhanattha(義註:‘啊!先生戒禁成就,少欲知足,有大神通大力量。’)

2.            奉承別人janalapanattha(義註:透過別人的淨信心‘布施給如此名字的尊者有大果報!’)

3.            利得恭敬名聲利益

4.            ‘人們會這樣知道我’ (義註:他有如此的梵行 ‘這位有戒有善法’,讓人知道後尊敬)

 

而是為了

1.            證智

                                   i.                    義註:善的分類,蘊的分類。透過一切法最絕倫的智慧而不顛倒地知道

2.            遍知

                                   i.                    義註:於三地之法 ‘這是苦’這樣遍知越過。以證智認知,四聖諦的範疇。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梵行不是傳聞,被佛陀教導而導向涅槃

2.            凡實行它者將能終結苦

 

Iti.37 喜悅經 Somanassasutta摘要

 

-佛陀說,具備二法的比丘當生住於豐富的樂與喜悅,以及已開始諸漏滅盡的起源

1.            在能激起急迫感處以急迫感

甲、義註:如生老病死,地獄之苦,過去輪迴的苦,未來輪迴的苦,現在源自找尋食物之苦,

2.            為了急迫感以如理勤奮

甲、義註:以方法努力,恰當地努力。他如是捨棄不善法,完滿修習善法

 

Iti.38 尋經 Vitakkasutta摘要

 

-佛陀說,佛陀自己有二種尋經常想起

1.            充滿和平的尋 khemo

a.            佛陀是樂於、愛好無瞋害者

b.            常常想起:『我不以這舉止加害任何懦弱者或堅強者。』

2.            遠離尋 paviveka

a.            這個尋經常想起:『凡不善的都被捨斷。』

 

佛陀於是也請比丘們要效法自己,唯獨遠離尋那裡改為『哪個是不善的?哪個未被捨斷?哪個我們已捨斷?』

 

Iti.39 教說經 Des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自己順序地教兩種法

1.            『你們要看惡的為惡的!』

甲、義註:知道惡不善法

2.            『看惡的為惡的後,在那裡你們要厭!要離染!要解脫!』

甲、義註:例如知道殺生會導致投生三惡道,短命,因而厭

 

Iti.40 明經 Vijjāsutta摘要

 

-佛陀說,無明是不善法達成的先導,無慚、無愧隨後

-明對善法的達成是先導,慚、愧隨後

 

-佛陀接著說偈:

1.            任何惡道都以無明為根,那是欲求與貪的根源

2.            當他是惡欲求者時(義註:裝著有不存在的美德的欺瞞),便成為無慚者、無敬意者

3.            之後便產出惡業

4.            生起明的比丘則能拋開一切惡道

 

Iti.41 慧殘缺者經 Paññāparihīnasutta摘要

 

-佛陀說,如果殘缺於聖慧(義註:穿透五蘊生滅,穿透四聖諦,遠離煩惱住立於聖,清淨的觀慧,道慧),眾生便是已徹底殘缺,他們當生住於苦,熱惱,死後能預期投生惡道

 

-反之,則善道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是

1.            智慧的減退導致確立於名色(義註:對於名色五取蘊認為‘這是我的’以渴愛見而彎向依附),並認為這是真實

2.            在世間中智慧是最上的,以它我們正確的了知生與有的遍盡

3.            天神與人類都羨慕那些有著最後一生的人

 

Iti.42 白法經 Sukkadhammasutta摘要

 

-佛陀說,慚與愧這兩種白法保護世間,如果沒有,『母親』,或『姨母』,或『舅母』,或『師母』,或『應尊重者的妻子』不被知道,世間將走向混亂

-就如動物一般

-反之,以上的關係界限才被了知道

-接著佛陀說偈

1.            如果慚與愧在一切時刻都不被發現,那他已從白根偏離,導向生死

2.            如果總是有慚愧,便會增長梵行,成為寂靜者,已盡再有者

 

Iti.43 不生經 Ajā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不生、不造作的、無為的東西 (義註:涅槃)

-如果沒有的話,這生的、造作的、有為的出離就不會被發現

-但因為有,所以這生的、造作的、有為的出離才被發現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生的,造作的(註釋:指條件組合的事物)是老死的集合,是病巢是易壞的。

2.            (義註:四)食 (註: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的產生不足以被歡喜

3.            那個的出離是寂靜的(義註:貪等煩惱,一切行的消失,那個平息的狀態,被稱讚的狀態),非邏輯推論的,是穩定的

4.            那是為無憂愁、離塵的境界,苦法的滅

5.            諸行之寂靜為樂

 

 

Iti.44 涅槃界經 Nibbānadhātusutta摘要

 

佛陀說,有分兩種涅槃

1.            有餘涅槃

甲、已漏盡煩惱,成為阿羅漢。

乙、但五根仍然存在,體驗合意和不合意的,感受苦樂

丙、但他已經沒有貪嗔癡的了

2.            無餘涅槃

甲、對於那些阿羅漢,一切所感受的、不被歡喜的將成為清涼

 

Iti.45 獨坐經 Paisallānasutta摘要

 

佛陀提醒比丘們要

1.            成為樂於,愛好獨坐者

2.            內心止的實踐者

3.            不輕視禪那者

4.            具備觀者

5.            依靠空屋者

 

這樣的話便能預期阿羅漢果或三果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具備以下的賢明者

甲、寂靜心

乙、有念者

丙、禪定者,

丁、正確地觀法

戊、在諸欲上是無期待者。

己、愛好不疏忽大意,在疏忽大意上看見可怕者

2.            他們是退失的不可能者,涅槃就在他們面前

 

Iti.46 學的效益經 Sikkhānisasasutta摘要

 

佛陀說,比丘要住於

1.            學的效益

a.            義註:包括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而不是指利得恭敬名聲等

2.            慧的更上

a.            為看見生的滅盡者

b.            義註:以慧為首

3.            解脫的核心

a.            義註:名為阿羅漢果的解脫核心

4.            念的增上

a.            義註:以念作為首要。在四念住上善確立心,考慮心等,從事止觀禪修之義

如此作便能成為阿羅漢或三果

 

Iti.47 清醒經 Jāgariyasutta摘要

 

佛陀說,比丘應該是清醒者

-應該住於

1.            具念的

2.            正知的

a.            義註:四重正知

b.            有益正知-在適當時機大小二便能避免身體不適、疾病

c.            合適正知-在不適當的地方大小便可能會犯戒、有惡名聲、被憤怒的人和靈體危害自己的生命

d.            行處正知-不捨棄業處

e.            無癡正知:例如知道無常苦無我

3.            入定的

a.            義註:近行定,安止定

4.            喜悅的

a.            義註:見到修習的利益後,對於更上的成就發起精進而看見不空,因而有大量的喜悅

5.            明淨的

a.            義註:在修習,三學,修習的導師,大師那裡有大量信心

6.            成為在善法上(義註:例如七覺支)適時得到觀者

這樣能夠預期得阿羅漢果或三果

佛陀接著說偈:

1.            那些在(義註:因煩惱而)睡眠者請你們清晰(義註:透過聖道而清醒),清醒較好

2.            當他專心地審慮法時便能去除黑暗

3.            那些保持清醒,熱心、賢明、得到禪那的比丘,切斷生死,證悟無上正覺

 

 

Iti.48 墮苦界者經 Āpāyikasutta摘要

 

-佛陀說,如果這兩種人不捨斷這些行為,便會墮落惡道

1.            非梵行者自稱梵行者

2.            凡完成清淨梵行的行者他以無根據的非梵行誹謗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許多出家人都是惡法,不自制者,他們以惡業往生地獄

2.            吃滾燙的鐵球比破戒但吃別人的施食好

 

Iti.49 惡見經 Diṭṭhiga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人

1.            有些天-人們黏著

a.            樂於、愛好有的天-人們喜悅於有,當他們被教導有之滅的法時(涅槃),心不躍入、不變得明淨、不住立、不勝解

b.            (因為在涅槃之中沒有任何名色,五蘊的相續在阿羅漢死後停止了)

2.            有些跑過頭

a.            他們厭惡於存有,歡喜於不存在,他們認為當這個我在身體崩解後,便會斷滅消失,不存在。他們認為這是勝妙,真實的

b.            註釋:這是斷滅見。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我,只是五蘊的相續過程,何來有一個我被滅呢?

3.            而有眼者們看見

a.            他們看已生成的為已生成的後,是為了已生成的厭、離貪、滅的行者

 

Iti.50 根經 Mūl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不善根:貪。嗔。癡

它們的生起殺害自己本人

 

Iti.51 界經 Dhātu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義註:涅槃)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遍知色界後,在無色上不住立者,

2.            凡在滅上解脫者,那些人是死亡的捨棄者

3.            佛陀教導無愁、遠塵的境界

 

Iti.52 受經第一 Pahamaved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接著說偈:

1.            得定的、正知的,具念的佛弟子,

2.            他知道受,與受的生成。

3.            以及凡這些被滅之處(義註:這是滅聖諦。註:即涅槃),與導向滅盡之道,

4.            比丘以受的滅盡,成為無飢渴者、般涅槃者。

 

Iti.53 受經第二 Dutiyaved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感受

1.            樂受

a.            應該被看作是苦的

b.            義註:因為轉變之苦,這應該被智眼所看見

2.            苦受

a.            應該被看作是箭

b.            義註:難取出,在裡面穿刺之義,壓迫之義,苦苦的狀況

3.            不苦不樂受

a.            應該被看作是無常的

b.            義註:已存在而後消失

 

如此看時, 他必將切斷渴愛,破壞結,從慢的完全止滅作苦的終結

 

Iti.54 尋求經第一 Pahamaes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尋求:

1.            欲的尋求

2.            有的尋求

3.            梵行的尋求(義註:帶著世界是常等邪見去修行)

 

接著說偈:

1.            得定的、正知的,具念的佛弟子,

2.            他知道尋求,與尋求的生成。

3.            以及凡這些被滅之處(註:涅槃),與導向滅盡之道,

4.            比丘以尋求的滅盡,成為無飢渴者、般涅槃者

 

Iti.55 尋求經第二 Dutiyaes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尋求:

1.            欲的尋求

2.            有的尋求

3.            梵行的尋求(義註:帶著世界是常等邪見去修行)

 

接著佛陀說偈:

1.            對真理的執取(義註:只有這個是真實的,其他都是空虛的)而有(邪)見處的積聚

2.            對於已離一切貪,滅盡渴愛者來說,尋求已滅盡,(邪)見處已根除,成為了離願望疑問者

 

 

Iti.56 漏經第一 Pahamaāsav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漏

1.            欲漏

a.            義註:樂於色等為欲漏

2.            有漏

a.            義註:在色無色有上欲貪,欲求禪那,和常見在一起的貪,願欲有

3.            無明漏

a.            註釋:不知道四聖諦

 

接著佛陀說偈:

1.            得定的、正知的,具念的佛弟子,

2.            他知道漏,與漏的生成(義註:因為不如理作意)。

3.            以及凡這些被滅之處,與導向滅盡之道(義註:聖道。欲漏要透過不還道;有漏無明漏要透過阿羅漢道)

4.            比丘以漏的滅盡,成為無飢渴者、般涅槃者。

 

 

Iti.57 漏經第二 Dutiyaāsav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漏

1.            欲漏

a.            義註:樂於色等為欲漏

2.            有漏

a.            義註:在色無色有上欲貪,欲求禪那,和常見在一起的貪,願欲有

3.            無明漏

a.            註釋:不知道四聖諦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當已經滅盡三漏,便解脫,持最後身

 

Iti.58 渴愛經 Tah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渴愛

1.            欲的渴愛

a、     義註:五欲的貪

2.            有的渴愛

a、     義註:色有,無色有的欲貪,禪那的渴望,連結常見的貪,志向於有的範疇

3.            虛無的渴愛

a、     義註:連結著斷見的貪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渴愛讓人落入輪迴,導致生死

2.            捨斷渴愛後確實已超越世間

 

Iti.59 魔的領域經 Māradheyyasutta摘要

 

佛陀說,具備三法的比丘越過魔的領域後如太陽般輝耀

1.            無學戒蘊

2.            無學定蘊

3.            無學慧蘊

 

Iti.60 福德所作事經 Puññakiriyavatthu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福德所作事

1.            布施

2.           

3.            禪修

 

接著佛陀誦偈,大意:

1.            應學習福德,未來生起樂的

 

Iti.61 眼經 Cakkhu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眼:

1.            肉眼

2.            天眼

3.            慧眼

a.            獲得後從一切苦解脫

b.            義註:四聖諦的慧眼

 

Iti.62 根經 Indriy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根

1.            我將知未知的之根(義註:須陀洹道智AN4.138)、

2.            究竟智之根(義註:須陀洹果到阿羅漢道智)、

3.            擁有究竟智的人之根(義註:阿羅漢果智,漏盡煩惱的狀態)

 

Iti.63 時經 Addhā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時:過去時、未來時、現在時

 

接著說偈,大意如下:

1.            宣說東西的有情,在述說(義註:渴愛見的抓取的範疇)上(義註:以貪等的範疇)確立

2.            不遍知宣說的內容(義註:不以三遍知--智遍知,審查遍知,捨棄遍知--而知道),被死神束縛

3.            遍知(義註:透過連接觀,道慧而劃出找出苦)所說的,宣說者不思量(義註:漏盡者不思量,不認為作者就是自我)

4.            當觸及涅槃後,他成就於宣說(義註:出離於顛倒)。他考量法義,極智者不能被定義(義註:因為他缺乏再生,不能獲得人類或天神的定義)

 

 

Iti.64 惡行經 Duccari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身口意三種惡行

不作善業,做許多不善業後,劣慧者便會投生地獄

 

Iti.65 善行經 Sucari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身口意三種善行

不作不善業,做許多善業後,有慧者便會投生天界

 

 

Iti.66 純淨經 Soceyy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身口意三種純淨 (義註:例如戒絕殺生)

接著佛陀說偈:

1.            身清淨(義註:去除一切身惡行)、語清淨,心清淨是無漏者,

2.            清淨者是純淨具足者,他們說是一切的捨斷者

 

Iti.67 牟尼行經 Moneyy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身口意三種牟尼行(道德的完美)

 

 

Iti.68 貪經第一 Pahamarāgasutta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他的貪、瞋、癡未捨斷者,這被稱為被魔繫縛,被魔王為所欲為者。

-但凡已經捨棄以上這些,他便被叫作相反的

 

Iti.69 貪經第二 Dutiyarāgasutta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他的貪、瞋、癡未捨斷者,這被稱為沒渡過有波浪、有波、有漩渦、有水鬼、有羅剎的大海

-但凡捨斷者,則被叫作已渡而到彼岸,婆羅門站在高地上

 

Iti.70 邪見者經 Micchādiṭṭhikasutta摘要

 

-佛陀說,他並不是聽聞其他沙門婆羅門後而說:

-眾生

1.            具備身、語、意惡行

2.            是對聖者斥責者

3.            邪見者

4.            邪見行為的受持者

死後會去到惡道

 

-而是因為他自己親自看見,自己知道,自己發現

Iti.71 正見者經 Sammādiṭṭhikasutta摘要

 

-佛陀說,他並不是聽聞其他沙門婆羅門後而說:

-眾生

1.            具備身、語、意善行

2.            是對聖者不斥責者

3.            正見者

4.            正見行為的受持者

死後會去到善道

 

-而是因為他自己親自看見,自己知道,自己發現

 

Iti.72 出離經 Nissaraiy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出離界

1.            這欲的岀離,即:離欲 (義註:初禪)

2.            這色的岀離,即:無色 (義註:無色界禪那)

3.            凡任何已生成的、所造作的、緣所生的,滅(義註:涅槃)為它的岀離

 

Iti.73 更寂靜的經 Santatarasutta摘要

 

-佛陀說:無色是比色更寂靜的;滅(義註:涅槃)是比無色更寂靜的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不知道涅槃的色界無色界眾生都還是會投生

2.            但(捨棄)遍知色,無色後便等於捨棄死亡

Iti.74 兒子經 Put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兒子

1.            勝生的

a.            父母是不皈依三寶,不持五戒,但兒子卻相反

b.            這是賢智者想要的兒子

2.            隨生的

a.            父母是皈依三寶,持五戒者,兒子也是

b.            這是賢智者想要的兒子

3.            劣生的

a.            父母是皈依三寶,持五戒者,兒子卻不是

b.            不想要,他是家的毀滅者

 

信戒具足者,寬容者、離慳吝者在群眾中輝耀

 

Iti.75 無雨的經 Avuṭṭhik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人:

1.            等同無雨的人

a.            不對任何人布施

b.            他們說他是最下的人。

2.            區域性降雨的人

a.            對某一類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流浪者、乞丐布施

3.            一切處降雨的人

a.            對一切沙門、婆羅門、貧民、旅人、流浪者、乞丐布施

Iti.76 安樂的熱望經 Sukhapatthanāsutta摘要

 

佛陀說,如果熱望著以下,應該守護戒

1.            『願我的稱讚到來!』

2.            『願我的財富生起!』

3.            『以身體的崩解,死後願我將往生善趣、天界!』

 

佛陀繼續說偈,大意:

1.            即使自己不作惡,但結交惡友,依然會在惡上被懷疑,而且不會增長稱讚

2.            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成為那樣

3.            怖畏污穢的明智者,就不會有惡友

4.            與愚者結交,就如用葉片包臭魚,即使是吉祥草也會發出臭味

5.            與明智者結交,就如以蘇芳樹葉,包冷凌香,即使葉子也發出芳香

6.            不應該結交不善者,賢智者應該交往善者

7.            不善者們帶領到地獄,善者們使到達善趣

 

 

Iti.77 易壞的經 Bhidurasutta摘要

 

佛陀說,

1.            這身體是易壞的

2.            識是褪去法

3.            一切依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

 

超越生死,證涅槃的阿羅漢會等待死時

 

Iti.78 界的會合經 Dhātusosasandanasutta摘要

 

佛陀說,眾生由於性情(相同)而會合。

下劣傾向的會與下劣傾向的在一起,

善傾向的會與善傾向的在一起

過去,現在,未來也是一樣

 

接著佛陀說偈

1.            透過接觸而欲望生起,不接觸(義註:透過身遠離)而切斷

2.            由於懈怠者,善生活者也沈沒,因此應該避開懈怠者

3.            應與獨居的聖者們,自我努力的禪修者,常發動精進者,賢智者共住

 

Iti.79 退失經 Parihān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法導致有學比丘退失

1.            喜於、致力工作

2.            喜於、致力談話

3.            喜於,致力睡眠

 

以上三法的相反則導致不退失

 

接著佛陀說偈,除了1-3,也加上掉舉,說這樣的人不能觸達涅槃。反之則能

 

Iti.80 尋經 Vitakk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不善尋

1.            不被輕蔑關聯的尋

2.            利得恭敬名聲關聯的尋

3.            同情他人關聯的尋 (義註:聯繫家的情愛的)

 

如果有1-3,就會從結的滅盡遠離

捨棄子、家畜,以及嫁娶、收集者則能達證涅槃

 

Iti.81 恭敬經 Sakkārasutta摘要

 

佛陀說,眾生被恭敬/不恭敬/恭敬與不恭敬征服而心被遍取,死後會投生惡道,這被佛陀所看見,而非聽其他沙門婆羅門說

 

接著說偈:

1.            對於恭敬不恭敬兩者,有定者不動搖,住於警覺(義註:去除貪等)

2.            那位堅毅的禪修者,賦有觀而見微細

3.            樂於執取的盡滅者,他們說像這樣是善人

 

Iti.82 天聲經 Devasaddasutta摘要

 

佛陀說,天神們會在三個適當的時刻發出天聲

1.            當聖弟子出家時,他們會傳出天聲:『這位聖弟子意圖與魔共戰。』

2.            當聖弟子致力於實踐七覺支時,他們會傳出天聲:『這位聖弟子與魔共戰。』

3.            當聖弟子成為了阿羅漢後,他們會傳出天聲:『這位聖弟子征服後就是那個戰場勝利者,佔有那個戰場的前頭處。』

 

阿羅漢受到天神的禮敬,因為祂們看不見他死亡勢力能到達之處

 

Iti.83 五個前兆經 Pañcapubbanimittasutta摘要

 

佛陀說,每當有天神死時,他們會有五個前兆:

1.            花鬘枯萎

2.            衣服染污

3.            從腋下流汗

4.            身上出現惡色

5.            不喜樂天神自己天的座位

 

其他天神便知道他要死了,並會對他說以下的話。(有比丘問佛陀它們的意思,佛陀隨之解答)

1.            先生!請你從這裡去善趣

a.            人的狀態

2.            去善趣後請你得到善得的利得

a.            當成為人時,在如來宣說的法律上得到信

3.            得到善得的利得後請你成為善住立者

a.            他有已住立、已生根(義註:四入流支)、已確立(義註:證得聖道)、堅固而不能被沙門,或被婆羅門,或被天,或被魔,或被梵,或被世間中任何人動搖的信

天神們會請他也做很多善業,捨斷不善業,請他一再回來

Iti.84 眾人有利益經 Bahujanahit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人當在世間出現時,他們是為了眾人的利益,安樂,為了世間的憐愍,為了天-人們的需要、利益、安樂而出現

a.            佛陀-他教導佛法

b.            阿羅漢-他們教導佛法

c.            多聞、戒禁戒具足的有學行者-他們教導佛法

 

凡在佛陀的教導中不疏忽大意者,他們會作苦的終結

 

Iti.85 隨看不淨經  Asubhānupassīsutta摘要

 

佛陀說,

1.            你們要在身上隨看不淨地住

a.            這樣便會捨斷在淨界上貪的隨眠

2.            你們要給予優先性地善建立自身內的入出息念

a.            這樣,凡參與惱害的外在尋之意向,那些不存在

3.            你們要在一切諸行上隨看無常地住

a.            這樣,凡無明,那個捨斷,凡明,那個生起

 

Iti.86 法隨法行經  Dhammānudhammapaipannasutta摘要

 

佛陀說,對於『法、隨法行』

1.            當說時,他就說法,非非法

2.            當尋思時,他就尋思法的尋,非非法的尋

3.            又或者,回避那兩者後,他住於平靜、具念的、正知的

 

這樣隨念法者不退失正法

 

Iti.87 盲目所作經 Andhakara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這三種盲目所作、不作眼、不作智、令慧滅、惱害的伴黨、不導向涅槃的不善尋

1.            欲尋

2.            惡意尋

3.            加害尋

 

接著佛陀反面說明

 

Iti.88 內部的垢穢經 Antarāmal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這三種內垢、內非友、內敵、內殺害者、內怨敵者:貪嗔癡

 

Iti.89 提婆達多經 Devadattasutta摘要

 

佛陀說,被三非正法征服,心被佔據,提婆達多墮地獄持續一劫,不可救濟

1.            惡欲求(沒有這樣的特質卻想別人知道自己有)

2.            惡朋友

3.            因為一些小成就而[在他們的發展中]來到中途的停止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提婆達多襲擊佛陀,已到有四門的無間地獄

2.            以言說傷害如來,其實對佛陀沒有影響

3.            賢智者應該結交像佛陀的人,隨行其道的人會得到苦滅

 

Iti.90 最上的淨信經 Aggappasād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這三個最上的淨信

1.            所有眾生之所及,佛陀是他們之中最高的. 凡在佛上淨信者,他們是在最高的上淨信者,

2.            所有有為或無為法之所及,離貪(涅槃)被告知為它們中最高的. 凡在離貪法上淨信者,他們是在最高的上淨信者,

3.            所有僧團或群眾之所及,如來的弟子僧團被告知為他們中最高的,即四雙八士. 凡在僧團上淨信者,他們是在最高的上淨信者

又,在最高的上淨信者的果報是最高的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在最高的上施與布施時,最高的福德增長,

2.            他會有最高的壽命與容色,隨從成就、名聲、快樂、力量

 

Iti.91 生活方式經 Jīvikasutta摘要

 

佛陀說,托鉢是最下端的生活方式

在世間,這是詛咒:『托鉢者!你手持鉢遊蕩。』

但善男子們為了追求滅苦的目標而出家,不是為了別的

如果他們滿布貪嗔,念已忘失的、不正知的、不得定的、散亂心的、諸根不制御的

那麼他們猶如火葬場中用來燃燒的木柴,它兩端已被燃燒,中間沾了糞,既不能在村落中當木材,也不能在山林中當木材

比喻這人既錯失了在家者的享樂,也沒完成沙門的利益

破戒,不自制者吃熾熱的鐵球比吃別人的施食好

 

Iti.92 大衣邊緣經 Saghāikaṇṇasutta摘要

 

佛陀說, 即使比丘握持大衣邊緣後,是一步步緊跟隨在後者,但他是

1.            貪婪的

2.            在欲上重貪欲的

3.            有瞋害心的

4.            憎恨意向的

5.            念已忘失的

6.            不正知的

7.            不得定的

8.            散亂心的

9.            諸根不制御的

 

-那時,他就在佛陀的遠處,而佛陀對他也是

-因為比丘沒看見法。當沒看見法時,他沒看見佛陀

 

-即使比丘住在百由旬處,但他是以上的相反時, 他就在佛陀的近處,而佛陀對他也是

-那是什麼原因?因為比丘看見法。當看見法時,他看見佛陀

 

Iti.93 火經 Aggi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三種火:貪嗔痴

 

接著說偈,大意:

1.            貪火在諸欲上染著者、迷昏頭者上燃燒

2.            瞋火在瞋害者,殺生的人上燃燒

3.            癡火在不熟知聖法者上燃燒

4.            當不知道這些火時,他們對於存在中的身體大喜樂

5.            殊不知他們在增長惡道

6.            但對於日夜在佛教中努力者

7.            他們以不淨想撲滅貪火

8.            以慈撲滅嗔火

9.            以洞察撲滅痴火

10.       賢智者熄滅它們後證悟涅槃,完全超越苦

 

Iti.94 考察經 Upaparikkhasutta摘要

 

佛陀說,比丘應如是考察,當考察時,

1.            他的識在外不被擾亂

a.            義註:因外在色所緣而生起擾亂

2.            不被分散

3.            在內不被住立

a.            義註:不對業處厭煩

4.            無執取而不會受刺激

5.            不受刺激而沒有未來生老死苦集的生成

Iti.95 欲的出現經 Kāmūpapattisutta摘要

 

佛陀說,有這三種欲的獲得

1.            已現起欲者

a.            義註:有固定的所緣,固定的欲,那個就是人類。或者四層天界,地獄,惡道的眾生

2.            化樂天

a.            義註:他們樂於創造,例如去見阿那律尊者的可意天眾(AN8.46)

3.            他化自在天

a.            義註:他們的欲所緣被其他知道他們愛好的天神所創造。就如廚師知道國王最愛的菜,便會準備給他。根據一些權威,他們的慾望透過單單的看視,笑,擁抱來滿足,但這被古義註所否認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受用欲者不超越輪迴

2.            知道受用欲的過患後,賢智者遍捨一切欲

3.            他們證悟涅槃,完全地超越苦

 

Iti.96 欲軛經 Kāmayogasutta摘要

 

佛陀說,

1.            欲軛與有軛已上軛者,他是返回者,返回此處(欲界)的狀態者

2.            欲軛已離軛者,有軛已上軛者,他是不還者,不返回此處(欲界)的狀態者

3.            欲軛與有軛已離軛者,他是阿羅漢,諸漏已滅盡者

 

Iti.97 善戒經 Kalyāasīlasutta摘要

 

佛陀說,以下的比丘在這法律中被稱為『完全完成者、抵達圓美者、無上人』

1.            善戒

a.            是持戒者。自制於比丘戒律,具足正行行境,在諸微罪中看見可怕

2.            善法

a.            致力於七覺分法的修習

3.            善慧

a.            滅盡諸漏

 

 

Iti.98 布施經 Dān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二種布施:物質的布施與法的布施。後者是最高的

 

Iti.99 三明經 Tevijjasutta摘要

 

佛陀說,他以法安立婆羅門的三明,非其他人僅以虛談所說

1.            宿命明

2.            天眼明

3.            漏盡明

 

Iti.100 婆羅門的法供養經 Brāhmaadhammayāgasutta摘要

 

佛陀說,自己是婆羅門,經常回應乞求者、以親手施與者、持最後身者、無上的箭醫

-比丘們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從口生的、從法生的、從法化作的,是法的繼承人,非財物的繼承人

-有二種布施:物質的布施與法的布施。後者是最高的

-佛陀憐憫一切眾生,因此不吝嗇地布施法

 

Iti.101 易得的經 Sulabhasutta摘要

 

佛陀說,有這四種易得且無罪過的微物,哪四種?

1.            衣服:糞掃衣

2.            食物:團食

3.            住處:樹下

4.            藥物:發酵尿

-當比丘以易得的微物為滿足時,佛陀說,這是『沙門支』之一

 

Iti.102 漏的滅盡經 Āsavakkhayasutta摘要

 

佛陀說,知者、見者有諸漏的滅盡,非不知者、不見者

-而知什麼者、見什麼者有諸漏的滅盡

1.            『這是苦』

2.            『這是苦集』

3.            『這是苦滅』

4.            『這是導向苦滅道跡』

 

Iti.103 沙門婆羅門經 Samaabrāhmaasutta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不如實知道

1.            『這是苦』

2.            『這是苦集』

3.            『這是苦滅』

4.            『這是導向苦滅道跡』

那些沙門或婆羅門不被自己認同為沙門中的沙門,或婆羅門中的婆羅門

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證智自作證後,在當生中進入後住於沙門或婆羅門利益

 

接著佛陀反面說明

 

Iti.104 戒具足經 Sīlasampannasutta摘要

 

佛陀說,那些戒具足者、定具足者、慧具足者、解脫具足者、解脫智見具足者、教導者的比丘,

能以下的都已經是多助益的

1.            看見

2.            聽見

3.            往見

4.            侍奉

5.            隨念

6.            跟隨他們出家

 

因為像那樣比丘的侍奉者、親近者、敬奉者,

未完成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也走到圓滿修習。

那些比丘被稱為

1.            『老師』

2.            『商隊領袖』

3.            『捨棄諍論者』

4.            『破除黑暗者』

5.            『產生光明者』

6.            『產生光亮者』

7.            『產生光者』

8.            『持火把者』

9.            『產生光照者』

10.       『聖者』

11.       『有眼者』

 

Iti.105 渴愛的生起經 Tahuppādasutta摘要

 

佛陀說,四種渴愛的生起處

1.            衣服

2.            施食

3.            坐臥處

4.            投生

接著說偈,大意:

1.            渴愛是苦的起源--知道這個過患後,離渴愛、不取著,比丘應該具念地遊行

Iti.106 有梵天經 Sabrahmakasutta摘要

 

佛陀說,以下都是父母的同義詞:

1.            『梵天』

2.            『古天神』

3.            『先師』

4.            『應該被奉獻者』

 

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們是多助益者、養育者、扶養者、使看見這個世間者

 

接著說偈,大意

1.            父母憐憫後代

2.            因此因此賢智者應該禮拜,以及恭敬,侍奉他們

3.            這樣賢智者會讚賞他,死後他也會在天界喜悅

 

Iti.107 多助益者經 Bahukārasutta摘要

 

佛陀對比丘們說,婆羅門、屋主們是對他們多助益者,因為他們為比丘們準備四資具。

-比丘們也對他們多所助益,因為比丘們教導他們法

-這個梵行於是就這樣被互相依止

 

Iti.108 欺瞞經 Kuhasutta摘要

 

佛陀說,凡任何欺瞞的、剛愎的、饒舌的、虛偽的、傲慢的、不得定的比丘

那些比丘不是佛陀的信奉者

那些比丘已從這法、律離開

以及他們在這法、律中不來到成長、增長、成滿。

 

接著佛陀反面說明

 

Iti.109 河流經 Nadīsotasutta摘要

 

佛陀比喻說,就如男子被可愛、合意樣子的河流(這是六內處的同義語)往下運

站在岸上的有眼男子(=佛陀)看見他後這麼說:

『喂!男子!雖然你被可愛、合意樣子的河流往下運,

但在這裡,下方(這是五下分結的同義語)存在有

1.            波浪(這是憤怒與絕望的同義語)

2.            有漩渦(這是五種欲的同義語)

3.            有水鬼有羅剎的湖(這是女人的同義語)

喂!男子!到達那個湖後,你將遭受死亡,或像死亡那樣的苦。』

那時,那男子聽到那位男子的話語後,會以手腳奮力(已發動精進)逆流(=離欲)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對於希望未來離軛安穩的人來說,即使伴隨著苦也應該捨棄諸欲

 

Iti.110 行走經 Carasutta摘要

 

-佛陀說,假如在任何姿勢容忍、不捨斷生起的欲尋或惡意尋或加害尋,他被稱爲無熱心者、無愧者、懶惰的人

 -接著佛陀反面說明

-佛陀說,依戀家庭的尋被稱爲惡尋

-有這些思想的人被稱爲邪道行者,癡迷於這些,而且不能覺悟

-平息(這些)尋的人才能

 

Iti.111 戒具足經 Sampannasīlasutta摘要

 

佛陀說,比丘們要住於戒具足

-之後就應該在一切姿勢中驅離五蓋

-如此精進已被發動成為不退縮的,念已現起成為不忘失的,身已寧靜成為無激情的,已得定成為心一境的

-像這樣行走的比丘被稱為『熱心者、有愧者、經常持續活力已發動者、自我努力者

接著佛陀說偈,大意:

1.            在一切動作都是自制者,對對諸法與諸蘊的生起衰滅是觀察者,心適當地止,經常具念的學習者

2.            這樣的比丘是『常自我努力者』

 

Iti.112 世間經 Lokasutta摘要

 

 

-佛陀說,

1.  [義注:苦諦]

1. 世間被如來正確地覺悟,而自己對世間離繫

2.  [義注:集諦]

1. 世間集被如來正確地覺悟,世間集已被捨斷

3.  [義注:滅諦]

1. 世間滅…..,已被作證

4.  [義注:道諦]

1. 導向世間滅之道,….已被修習

 

-佛陀之所以被稱爲如來,是因爲

1. 佛陀覺悟世間所有衆生所見、所聞、所覺(義注:所嗅、所嘗、所觸)、所識(義注:苦樂等法所緣)、所得 (義注:到達所找尋、不找尋的)、所找尋(義注:找尋已到達或未到達的)、被意所隨行

2. 由佛陀證悟那夜,到無餘涅槃那夜之間,他所說的一切都如實不異

3. 如來行如其言;言如其行

4. 佛陀在世界中是征服者、不被征服者、全見者、權力的支配者

 

-佛陀已滅盡一切業

-皈依佛陀的天和人集合來禮敬他,他們讚美佛陀,說世界中沒有人和佛陀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