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50 力相應 Balasaṃyuttaṃ 摘要
SN50.1-6 摘要
-佛陀說有五力
1. 信力
2. 精進之力
3. 念力
4. 定力
5. 慧力
-佛陀說,就如以下的河是斜向東邊的,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是斜向涅槃的
1. 恒河(SN50.1,50.6)
2. 耶牟那河(SN50.2,50.6)
3. 阿致羅筏底河(SN50.3,50.6)
4. 薩羅浮河(SN50.4,50.6)
5. 摩醯河(SN50.5-6)
-怎樣修習而是傾向於涅槃的呢?
-那就是比丘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7-12 摘要
-佛陀說,就如以下的河是斜向大海的,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是斜向涅槃的
1. 恒河(SN50.7,50.12)
2. 耶牟那河(SN50.8,50.12)
3. 阿致羅筏底河(SN50.9,50.12)
4. 薩羅浮河(SN50.10,50.12)
5. 摩醯河(SN50.11-12)
-怎樣修習而是傾向於涅槃的呢?
-那就是比丘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13摘要
-佛陀說,在以下的眾生之中,佛陀被說為他們之中的第一
1. 無足的
2. 二足的
3. 四足的
4. 多足的
5. 有色的
6. 無色的
7. 有想的
8. 無想的
9. 非想非非想的
-同樣地,凡任何善法,那些全都以警覺為根、會合,它被說為那些法中第一的。
-警覺的比丘能被預期必將修習、多作五力
-而警覺的比丘怎樣修習、多作五力呢?他
1.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而修習
2. 為了貪、瞋、癡之調伏的完結而修習
3. 為了不死的立足處、不死的彼岸、不死的完結而修習
4. 傾向涅槃而修習
信力到慧力
SN50.14-22 摘要
-佛陀說,就如
1. 任何叢林中生物的足跡,全部都容納在象足之中,象的足跡以大的狀態在它們之中被說為第一(SN50.14)
2. 任何重閣的椽都傾向屋頂,屋頂被說為它們中的第一(SN50.15)
3. 任何香根,黑鳶尾草被說為它們中的第一(SN50.16)
4. 任何香樹心,紫檀被說為它們中的第一(SN50.17)
5. 任何香花,茉莉花被說為它們中的第一(SN50.18)
6. 任何小王,一切為轉輪王的從屬,轉輪王被稱為王中之第一(SN50.19)
7. 任何星光的光明,那些全都不及月亮光明的十六分之一,月亮光明被說為它們中的第一(SN50.20)
8. 晴朗無雲的秋天,日出時,陽光輝耀,驅散空中一切黑暗(SN50.21)
9. 任何編織衣服,迦尸衣被說為它們中第一的(SN50.22)
-同樣地,凡任何善法,那些全都以警覺為根、會合,它被說為那些法中第一的。
-警覺的比丘能被預期必將修習、多作五力
-而警覺的比丘怎樣修習、多作五力呢?
-他會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而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23-25 摘要
-佛陀說,猶如
1. 任何應該用力而作的工作,它們全都依止/住立於土地後而作(SN50.23)
2. 任何種子/草木都依止土地而成長/成滿(SN50.24)
3. 依止喜馬拉雅山山王後,諸龍使身體生長、獲取力量,之後進入小池、大池、小河、大河、大海,牠們在那裡以身體來到巨大狀態、成滿狀態(SN50.25)
-同樣地,比丘依止/住立於戒後,修習/多作五力
-是怎樣修習的呢?比丘
1.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
2. 為了貪、瞋、癡之調伏的完結
3. 有不死的立足處、不死的彼岸、不死的完結
4. 傾向涅槃地
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26摘要
-佛陀問比丘們,就如樹木是傾向東邊的,假如它被切斷根的話會往哪邊倒下?
-比丘回答:往斜向處
-佛陀說,同樣地,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是傾向於涅磐的
-而怎樣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是傾向涅槃的的呢?
-比丘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27 摘要
-佛陀對比丘們說,就如倒下的瓶子吐出水,不逆吞回
-同樣地,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吐出諸惡不善法,不逆吞回
-而怎樣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吐出諸惡不善法,不逆吞回呢?
-比丘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28 摘要
-有一次,佛陀說,就如稻穗尖或麥穗尖被手或腳以正確的方向壓踏,是可能破裂手脚、讓其流血對
-同樣地,如果比丘以正確方向的見和道修習,是可能破壞無明,使明生起,作證涅槃的
-怎樣為之以正確方向的見和道修習,破壞無明,使明生起,作證涅槃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以下信力到慧力
SN50.29 摘要
-佛陀說,猶如在虛空中種種風會吹
-對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來說,以下都會修習圓滿
1. 四念住
2. 四正勤
3. 四神足
4. 五根
5. 五力
6. 七覺支
-怎樣修習/多作五力而使它們修習圓滿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0 摘要
-佛陀說,猶如在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塵垢被揚起後,驟雨立即使塵垢消失。
-同樣地,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一一、立即地使已生起的諸惡不善法消失、平息
怎樣修五力而有這樣的效果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1 摘要
-佛陀說,猶如已生起的大雨雲,大風從它的內部使它消失、平息。
-同樣地,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一一、立即地使已生起的諸惡不善法從內部消失、平息
怎樣修五力而有這樣的效果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2 摘要
-佛陀說,對藤索固綁的航海船來說,它的藤索六個月在水中被侵蝕後,冬天被拉上陸地,被風、陽光損耗,再被雨雲下大雨,便不難腐爛
-同樣地,對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來說,諸結不難腐爛。
-怎樣修有這樣的效果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3 摘要
-佛陀說,就如用來接待客人的屋舍,不同種姓的人們從四方八面來住。
-同樣地,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
1. 凡應該被證智遍知的諸法,他以證智遍知那些法
a. 五取蘊
2. 凡應該被證智捨斷的諸法,他以證智捨斷那些法
a. 無明與有的渴愛
3. 凡應該被證智作證的諸法,他以證智作證那些法
a. 明與解脫
4. 凡應該被證智修習的諸法,他以證智修習那些法
a. 止與觀
-怎樣修習五力而有這樣的效果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4 摘要
-佛陀問比丘,就如恒河是傾向東邊的,如果眾人帶來鏟子與簍子後,想要努力將恒河傾向西邊,比丘會如何想呢?
-比丘回答,不容易啊,而且只有疲勞和苦惱
-佛陀說,同樣地,如果國王/親朋戚友以財富引誘一位修習/多作五力的比丘還俗享用與作福德財富,比丘也不可能還俗
-因為比丘的心長久是傾向遠離的
-怎樣修習/多作五力呢?那就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5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三種尋求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該修五力
1. 欲
2. 有
3. 梵行(義註:尋求已考量邪見的梵行)
-怎樣修五力呢?就是
1.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
2. 有貪、瞋、癡之調伏的完結修習
3. 有不死的立足處、不死的彼岸、不死的完結修習
信力到慧力
SN50.36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這三種慢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我是優勝者』
2. 『我是同等者』
3. 『我是下劣者』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7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這三種漏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欲
2. 有
3. 無明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8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這三種有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欲
2. 色
3. 無色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39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苦性:苦苦性、行苦性、變易苦性--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DN33義注:苦苦性-苦受
2. SN38.14義注:行苦性--以有爲的狀態而說是苦的狀態
3. SN38.14義注:變易苦性-快樂變爲痛苦的狀態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0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荒蕪----貪荒蕪、瞋荒蕪、癡荒蕪--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1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垢----貪垢、瞋垢、癡垢--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2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惱亂--貪惱亂、瞋惱亂、癡惱亂--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3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4 摘要
-佛陀說為了這三種渴愛--欲的渴愛、有的渴愛、虛無的渴愛--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5 摘要
-佛陀說為了四種暴流--欲的暴流、有的暴流、見的暴流、無明的暴流--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6 摘要
-佛陀說為了四種軛--欲之軛、有之軛、見之軛、無明之軛--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7摘要
-佛陀說為了四種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論取--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8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四種束縛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貪婪的身束縛
a. 義註:名身的束縛,交織組合的煩惱
2. 惡意的身束縛
3. 戒禁取的身束縛
4. 這是真實之執持的身束縛
a. 義註:拿取邊見而生起‘這是真實的’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49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七種隨眠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欲
2. 嫌惡
3. 見
4. 疑
5. 慢
6. 有貪
7. 無明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50 摘要
-佛陀說為了五欲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51 摘要
-佛陀說為了五蓋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52 摘要
-佛陀說為了五取蘊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53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五下分結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有身見
2. 疑
3. 戒禁取
4. 欲的意欲
5. 惡意
-哪五力呢?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SN50.54 摘要
-佛陀說為了以下五上分結的證智、遍知、遍盡、捨斷,應修習五力
1. 色貪
2. 無色貪
3. 慢
4. 掉舉
5. 無明
-哪五力呢?
1. 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
2. 有貪、瞋、癡之調伏的完結修習
3. 有不死的立足處、不死的彼岸、不死的完結修習
4. 是傾向涅槃的、斜向涅槃的、坡斜向涅槃的修習
信力到慧力
SN50.55-108 摘要
=SN50.1-54,
-但‘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成熟修習信力到慧力’
-改為‘為了貪嗔癡調伏的完結修習信力到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