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41 質多相應 Cittasaṃyuttaṃ 摘要
SN41.1結縛經 Saṃyojan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衆多上座比丘討論:『結』或『會被結縛的法』,這些法是不同義理、不同辭句?或者是一種義理,僅辭句不同?
-他們各執一詞
-當時屋主質多聽見他們的討論,便說,這些法是不同義理、而且不同辭句
-就如黑牛與白牛被一條繩子綁在一起,假如説黑牛是白牛的結縛;白牛是黑牛的結縛—那都不對
-同樣地,眼/耳/鼻/舌/身/意不是諸色/聲/香/味/觸/法的結縛,但凡緣於那兩者意欲貪的生起,在那裡那是結縛
-説完上座比丘們稱讚屋主的慧眼已走入甚深的佛語中
SN41.2梨犀達多經第一 Paṭhama-isidat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屋主質多問衆多被邀請到他家中應供的上座比丘---什麽為之種種界呢?問了幾次衆多上座比丘都保持沉默
-其中下座梨犀達多尊者便回答六根和六塵界為種種界
-説後屋主質多便隨喜並開始供僧
SN41.3梨犀達多經第二 Dutiya-isidat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屋主質多問衆多被邀請到他家中應供的上座比丘,問以下這些和在梵網中所說的這些六十二惡見,在什麼存在時存在,在什麼不存在時不存在呢?
1. 『世界是常恆的』
2. 『世界是非常恆的』
3. 『世界是有邊的』
4. 『世界是無邊的』
5. 『命(/靈魂)即是身體』
6. 『命是一身體是另一』
7. 『死後如來存在』
8. 『死後如來不存在』
9.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
10. 『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問了幾次衆多上座比丘都保持沉默
-其中下座梨犀達多尊者逞英回答,這些見在有身見存在時存在,在有身見不存在時不存在
-屋主質多繼續問,怎樣是有身見存在呢?
-梨犀達多尊者便回答,無聞凡夫是聖者、善人的未看見者,聖者/善人法的不熟知者,在聖者/善人法上未被教導者,他認爲
1. 色/受/想/行/識是我
2. 或我擁有色/受/想/行/識
3. 或色/受/想/行/識在我中
4. 或我在色/受/想/行/識中
-屋主質多繼續問,怎樣是有身見不存在呢?梨犀達多尊者的回答和上面相反
-後來屋主質多和梨犀達多尊者相認,原來後者是他素未謀面的朋友
-完成對話後屋主質多便開始供僧
SN41.4摩訶葛神變經 Mahakapāṭihāriy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屋主質多邀請比丘僧團到自己家應供。
-當時天氣炎熱,作爲下座比丘的摩訶葛尊者在僧團應供後,對上座比丘們說,如果吹涼風、有雷鳴、天空下毛毛雨,那就好了!
-上座比丘們附和
-摩訶葛尊者於是如是化現神通
-當時屋主質多爲之驚嘆,到訪摩訶葛尊者的住處,請他為自己示現神通
-尊者請屋主鋪設上衣,把草束放在上衣上
-接著回到住處中化現神通:使火焰經鑰匙孔與門閂中間出來後,使草燃燒,不使上衣燃燒
-目睹這一切的屋主質多毛骨悚然
SN41.5摩訶葛神變經 Mahakapāṭihāriy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迦摩浮尊者問屋主質多怎樣看這偈的義理
1. 各部分無缺點的、白色篷子的,單輪輻的二輪車轉動,
2. 請看來者是無惱亂者,已切斷流者、無繫縛者。
-屋主思維片刻後便解釋
1. 『各部分無缺陷的』=諸戒
2. 『白色篷子的』=解脫
3. 『單輪輻的』=念
4. 『轉動』=前進返回
5. 『二輪車』=這父母生成的、米粥積聚的、無常-塗身-按摩-破壞-分散法的四大身
6. 『無惱亂者』
a. 貪是惱亂;瞋是惱亂;癡是惱亂。諸漏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如]已斷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因此,漏盡比丘被稱為『無惱亂者』
7. 『來者』=阿羅漢
8. 『流』=渴愛
9. 『無繫縛者』
a. 貪是繫縛;瞋是繫縛;癡是繫縛。諸漏已盡比丘的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如]已斷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因此,漏盡比丘被稱為『無繫縛者』
-説完尊者便隨喜讚美屋主
SN41.6摩訶葛神變經 Mahakapāṭihāriy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屋主質多問迦摩浮尊者
1. 有幾種行呢?
a. 答:有三種行:身行、語行、心行
2. 什麼是身行?什麼是語行?什麼是心行?
a. 答:入息出息是身行,尋伺是語行,想與受是心行
3. 為何入息出息是身行?為何尋伺是語行?為何想與受是心行?
a. 答:入息出息是屬於身體的,這些法是依靠身體的
b. 先尋後、伺後,之後破開言語
c. 想與受是屬於心的,這些法是依靠心的
4. 怎樣有滅盡定?
a. 答:進入滅盡定的比丘不這麼想:『我將進入滅盡定。』或『我進入滅盡定。』或『我已進入滅盡定。』那時,如之前他的心所修習的那樣(義注:入定者在進入滅盡定前,就先在心中設定要進入多久),導引到那樣的狀態
5. 進入滅盡定比丘的哪些法第一地被滅:身行,或者語行,或者心行?
a. 答:語行第一地被滅,之後是身行,之後是心行
6. 已死的死者,與進入滅盡定的比丘,什麼是他們的差異?
a. 答:死者身行、語行、心行被滅、被止息,壽命被遍滅盡,暖被熄滅,諸根被破壞
b. 而進入滅盡定的比丘,他的身行、語行、心行也被滅、被止息,[但]壽命未被遍滅盡,暖未被熄滅,諸根被變得明淨
7. 怎樣從滅盡定出定呢?
a. 答:從滅盡定出定的比丘不這麼想:『我將從滅盡定出定。』或『我從滅盡定出定。』或『我已從滅盡定出定。』那時,如之前他的心所修習的那樣,導引到那樣的狀態
8. 從滅盡定出定比丘的哪些法第一地生起:身行,或者語行,或者心行?
a. 答:心行第一地生起,之後是身行,之後是語行
9. 多少觸觸達從滅盡定出定的比丘呢?
a. 空觸、無相觸、無願觸
b. 義注:(從滅盡定出定後會進入果定,涅槃為所緣。)以所緣來說,涅槃因貪等空而被稱為空,貪相等不存在[而被稱為]無相,貪瞋癡願求不存在[而被稱為]無願求
10. 從滅盡定出定比丘的心是傾向什麼的、斜向什麼的、坡斜向什麼的?
a. 是傾向遠離的(義注:涅槃)、斜向遠離的、坡斜向遠離的
11. 為了滅盡定,幾法是多助益的呢?
a. 答:止與觀
SN41.7 苟達多經 Godat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苟達多尊者問屋主質多--凡這無量心解脫、凡這無所有心解脫、凡這空心解脫、凡這無相心解脫,這些法是不同義理、不同辭句?或者是一種義理,僅辭句不同?
-屋主質多便說,有法門,由於該法門,這些法是不同義理,也不同辭句。也有法門,由於該法門,這些法是一種義理,僅辭句不同
-有法門,由於該法門,這些法是不同義理,也不同辭句:
1. 無量心解脫:四梵住
2. 無所有心解脫:無所有處定
3. 空心解脫:到林野的,或到樹下的,或到空屋的比丘像這樣深慮:『以我或以我所,這是空。』
4. 無相心解脫:以一切相的不作意,進入後住於無相心定(以無常切入的觀定)
-什麼法門,由於該法門,這些法是一種義理,僅辭句不同呢?
1. 無量心解脫:貪嗔癡都是衡量的原因,無貪嗔癡就是無量。不動心解脫為無量心解脫中的第一
2. 無所有心解脫:貪嗔癡是件東西,無貪嗔癡就是無所有。不動心解脫為無所有心解脫中的第一
3. 無相心解脫:貪嗔癡都是相的原因,無貪嗔癡就是無相。不動心解脫為無相心解脫中的第一
4. (那個不動心解脫,以貪是空的,以瞋是空的,以癡是空的)
-説完尊者隨喜讚嘆
SN41.8 尼乾陀若提子經 Nigaṇṭhanāṭaputt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尼乾陀若提子問屋主質多是否相信佛陀所説有無尋無伺定--有尋伺之滅嗎?
-屋主便説自己不以信而確認這個
-説完尼乾陀若提子便仰視對自己的大衆讚美屋主質多正直
-屋主這時便問智或信哪個比較勝妙呢?
-尼乾陀若提子答:智
-屋主說,自己能隨意進入四種色界禪
-説後尼乾陀若提子便斥責屋主不正直
-屋主這時便反駁尼乾陀若提子前後矛盾,並說他如果了知義理,便反擊這十如法的問題(AN10.27)。
-然而屋主沒問便起身離開了
SN41.9 裸行者迦葉經 Acelakassapasuttaṃ 摘要
-有一次,屋主質多問他在家時的朋友裸行者迦葉。
-他問朋友出家三十年有沒有任何足以為聖者智見特質的過人法、安樂住被到達?
-迦葉答沒有,除了裸行、剃頭、清理座位的刷子外
-屋主質多表示驚訝,因爲他竟然三十年來一事無成
-裸行者迦葉反問屋主質多相同的問題,屋主質多說自己能隨意進入四種色界禪那
-而且如果自己比佛陀先死,佛陀記説『沒有那個結,以該結屋主質多被結縛,再來到這個世間。(成爲三果聖者)』並非不可思議
-裸行者迦葉表示實在不可思議,因爲身爲在家人的屋主質多竟然能有如此的成就,於是便希望在佛教出家
-出家不久,他便證悟阿羅漢果了
SN41.10 看病人經 Gilānadassanasuttaṃ 摘要
-當時屋主質多生重病
-許多樹神集合對他說:請你祈願:『願我為未來世的轉輪王。』
-屋主質多便說:那也是無常的,那也是不堅固的,捨棄後那也應該被行
-那時屋主質多的親戚朋友叫他要使念現起,不要胡言亂語
-這時屋主質多便將整件事和盤托出
-屋主質多的親戚朋友問,樹神們看見什麽理由時這樣做?
-屋主質多回答,樹神們想:『這位屋主質多是持戒者、善法者,如果他祈願:「願我為未來世的轉輪王。」對他,這位持戒者心的誓願將以清淨狀態成功,如法者將獲得如法之果。』
-這時屋主質多的親戚朋友請他也教誡他們
-屋主質多便請他們具備對佛法僧的不壞净,而且要對持戒者、善法者無差別地佈施
-説後便死了